㈠ 一部电影是怎样营销的从哪些点切入
1、电影本身永远是最先考虑的。
说到营销,总不免有些所谓的成功学灌输类似于”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营销与产品无关”这样的论调,从道德层面讲,这是很可恶的。把不好的产品卖给人们享用这种事本身就不仅仅是忽悠那么简单,那是实实在在的危害消费者。所以,在谈到电影营销时,作为产品的电影本身,永远都应该放在首先要考虑的位置。我们在做电影营销时,第一步不是谈怎么做,预算多少,而是在简短寒暄后直接看电影成片。认真看完之后,不管客户讲得如何,心中都已经有个标尺,好与坏先做判断,然后再决定是否进行营销推广。在这一点上,金钱诱惑往往起到很大阻碍的作用,但为了对观众负责,我们基本上只选电影质量至少合格的做,这是原则,对观众负责,很重要。
2、选择营销平台,主要以新媒体为主。
由于无法和4A公司竞争,也不好和公共机构拼,传统的预告片和广告铺盖以及发布会等公关活动都不参与,专注于新媒体领域,以微博、微信以及社交网络平台为主阵地,展开创意策划,执行营销战略。目前选择的主要平台为新浪微博、微信、豆瓣小站以及部分论坛。这些被称为新媒体的平台很适合主体观影人群的接受品味。
3、研究电影本身,挑亮点和槽点。
你经常在微博微信上看到的某部电影的精彩片段、台词、幕后故事等之类的,都是有经过精心挑选和策划的。比如我们在挖掘出一部好莱坞大片中诸多富有哲理的台词后,通过制作话题以及长微博,集聚所有打动人心的台词,在微博上扩散传播。在影响力没有到位的时候,通过微博意见领袖的辅助发声,迅速让话题得到迅速扩散,实现大量的曝光,增加了电影曝光后,直接让票房大幅提升。当然,也不局限于亮点,电影不是十全十美,必然有不足之处,把它揪出来,通过策划以及完美的文案表现,将槽点制作成全民讨论和吐槽对象,辅之以微博大号的协助推广,形成广泛传播。总之,所有的料都围绕电影本身挖掘,不管电影内容还是主创还是幕后甚至竞品,有料就有聊,策划和创意跟进后,进行平台传播。
4、事件营销热点跟进,让电影大面积亮相。
微博上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热点事件,有正能量的有负能量的有无可奈何的有轻松搞笑的,这些热点吸引着网友的眼球,是一个巨人。我们的工作就是巧妙的把自电影元素和热点事件结合,站在巨人肩膀上。类似于郭美美这样的娱乐事件,是电影最好结合的对象。站好位置取好角度后,积极参与到网友讨论中,发出有特点的声音,从而吸引眼球。实在没有合适的事件结合时,那就创造事件,制造舆论讨论。比如在推广某大片时,同事模仿电影人物造型,形成有趣的模仿热潮,再通过大号的助推,形成自制的微博热点。
5、有节奏的配合电影上映和发行安排,借助资源进行助推。
在关键节点,一定要配合电影整体的宣传计划,大量微博意见领袖和微博大帐号草根大号微博红人等资源的运用,往往使营销事半功倍,覆盖粉丝比广告位更具效果。
6、关于水军和僵尸粉。
不是不用,但一定是有节操的使用,这是一种必需,微博和豆瓣等平台的属性决定了某些策略的产生。当然,所有的前提都是电影本身质量过硬。如前所说,一切都要建立在电影本身。
先回答这么多吧,才疏学浅,资历不深,不到位之处,请多拍砖指正!
【Ronnie Xiao的回答(5票)】:
我觉得电影营销最有趣的地方在于营销的产品本身,他是文化娱乐产品,但是他不同于类似唱片,书籍(不管是电子书亦或是实体书)或者影碟(影碟的营销和电影营销应该是区别开的)或者游戏,因为在影院看电影是一次性的消费,而上述的都还可以重复使用;同时他也不同于类似演唱会,话剧,音乐会或者戏曲等现场演出,因为除了首映会之外的多数演出都不具备在现场观演所有的“看明星“或者是在演出同时你无法在其他演出场所看到的当下的专属唯一性。
而电影产品一次性的消费特色,更让购买冲动显得重要,同时其中也暗藏着(只要把观众先骗进电影院,看过后悔不退票,钱也赚到的这种心态)。所以在做电影营销的时候,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将影片的卖点,关注度,话题性,粉丝效应(针对导演、原著和明星)以及优势无限放大。
目前针对电影营销的主要渠道无外乎传统的预告片(但是预告片的播放媒介选择很重要),一些片花和具备病毒效应的视频(主要通过视频和社交网站传播),传统的平媒以及户外的平面宣传(主要就是海报和各色物料),影片的首映会,合适的新闻点制造和媒体公关稿,通过负面新闻制造关注度(类似绯闻、不和、意外等)。随着现在国内专业化影迷网站和电影网站的成熟(类似时光网、豆瓣),以及社交类网站产生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所谓口碑营销(就是水军)在现下的一段时间也将是各大片方需要攻克的重点,不过由于被开发过渡,目前口碑营销的作用在网民群体里的引起的反抗效应也颇强。
㈡ 结合实例谈新媒体营销在电影中的应用
小时代、失恋33天
㈢ 新媒体营销具体指的是什么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概括来说的话,即:所有以有线或无线网络为载体的数据展示形式媒介通称为“新媒体”
具体也可以参阅网络:http://ke..com/view/339017.htm
关于利用新媒体营销的话,那就要看自身公司的业务影响面,也就是影响广度以及公司具体承受力等一系列具体情况来选取适当的媒介来进行宣传营销
如有疑问,可追问!
㈣ 什么是新媒体营销新媒体营销有哪些优势呢
随着当前新媒体工具的不断的增加以及迭代更新,越来越多的商家喜欢上了新媒体营销,主要是指以移动互联网为中心的营销手段,其中的原因除了方便快捷之外,还具有精准、透明等优点。新媒体营销要求营销者学会抓住人们的心理动态,以及社会发生的新闻事件,以此来进行隐性营销宣传活动。
新媒体营销
由此,每个聪明的营销者都不会轻易放过这个肥腻的市场,做移动互联网的营销首选新媒体是再正确不过,哪怕最初只是以社交为目的,通过这些平台去认识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主动关注你,这也将是营销资源的累积。选择新媒体做营销有哪些优势呢?
一、新媒体有效地降低了营销成本
新媒体不仅使企业宣传品牌的方式多元化,而且更好地降低了营销的成本。比如过去很多企业以为花很多钱建一个官方网站,定期或不定期发布以下企业动态和产品信息,不停的建新网站和推广,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而新媒体提供了更多免费的开放平台,并具资源共亨。比如在开心网建立官方账户,在豆瓣建立兴趣小组,在天涯建立品牌空间,在新浪微博建立官方微博,在网络建立品牌词条,在QQ上建立粉丝群,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建立互动有奖游戏,基本上这些都是免费的。
二、新媒体提升了广告的创意空间
新媒体的发展使病毒营销、社区营销、数据库营销、反向沟通、互动体验、口碑传播、精准营销、焦点渗透、事件营销等各种新的广告形式和营销方法不断出现。在社会化营销中,创意就是我们的弹药,新媒体营销就会发挥出强大的力量。创意可遇不可求,但是一旦拥有了创意,并通过用户的参与,其整个营销的效果就有极大提升。
三、新媒体营销让消费者自主选择、并有效互动
在新媒体之前,过去的营销方式是硬性推广,而新媒体营销则不同,新媒体使得与消费者沟通的互动性增强,有利于取得更有效的传播效果。企业要做的就是让目标用户参与,让品牌融于消费者的互动活动当中,溶于口碑当中,形成另一种传播源,不断向下扩散。那么营销将事半功倍。相反,如果让消费者置身事外,他们将永远无法体味个中滋味,更无法成为营销的“病毒载体”。
在网络时代,泛滥的信息让人们的决策成本空前提高,简单的信息告知传播,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营销期望。因此,让用户成为你营销计划中的一部分,变成营销的“病毒载体”,一并来完成企业的营销拼图,就成了每个企业都望穿秋水的期待。通过它,企业能够与受众实现更多的互动,也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反馈信息。新媒体营销让消费者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在这个崇尚体验、参与和个性化的时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更容易得到满足。
㈤ 电影《西游伏妖篇》泄露了哪些新媒体营销的玩法
新媒体营销玩的就是内容,内容以采用视频、音频、动画、图片、内容等方式展现在用户的手机、平板电脑、电脑、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上。
下面看看《西游伏妖篇》都用到了哪些:
1、预告时,通过情怀和无厘头内容来诉说;
2、上映倒计时海报;
3、主题曲;
4、表情包;
5、拍摄真实场景内容;
㈥ 怎么对电影进行营销容艺教育的新媒体娱乐化营销课程效果如何
电影的成功除了和档期的选择有关,营销、推广和宣传工作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像失恋33天的微博营销、金陵十三钗的饥饿营销都是很成功的案例。另外还有粉丝营销、话题营销等手段。想学好新媒体娱乐化营销,最好能有机会向业内顶级人士请教经验。
㈦ 影视作品常用的营销策略有哪些
1. 开发布会
电影发布会可以说是宣传标配,毕竟它可以一步到位集齐全国主流媒体。
2. 广告营销
前置广告比起院线投放,性价比更高,还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在与电影的相关视频前播放,算是把钱都花在了刀刃上。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仅做到“展示”,把预告片往上一放了事,还要发起行动——跳转官方微博玩电影票抽奖、跳转电影官网看完整预告片等等。尽可能让每次展示都能实现转化。
3. 事件营销
而口耳相传是最好的营销,往往来源于一次成功的传播事件。《权游》推广他们新的一集剧集,在海滩放置了一个小房子那么大的龙头骨,看上去就像是从剧情里穿越到现实。看到这个场景,你会不想拍个照片发朋友圈呢?
4.新媒体社交平台加入你的推广渠道
微博、各视频网站是绕不开的,大平台虽然有强大的用户基数,还可分一些给直播、短视频。这样做有助于形成“怎么哪哪都看到,可能真的不错?买票去看看”的心理。
5.让剧中的角色走出屏幕
这是比较让人迷糊的说法,大概意思就是让影视剧里的人物进入“现实”。比如《后会无期》给马达加斯加开微博,更早的《老爸老妈罗曼史》,巴尼还真的有个泡妞网站呢。
6. 明星、品牌联合推广
可口可乐有7.4亿粉丝,是《007》粉丝数的30倍。于是《007:大破天幕杀机》上映时,就看见这俩频繁地互相调戏了。大腿抱的好,吸粉吸的快。
7.主题曲营销
请当红的大明星演唱歌曲不在讨论范围,那种对电影的精神内核其实没有太大体现,这些需要在前期就根据电影情节去沟通创造了,营销工作负责让更多人听到,喜欢上歌曲。那到底是歌曲成就电影的多还是电影成就歌曲的多?
影视剧营销不是件容易事,抛弃只有大预算才能干大事的迷信。钱是必要的,但创意才是做营销的核心。
㈧ 新媒体环境下对于电影产业的影响有哪些
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和手机终端能够监测受众行为、探究用户偏好,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获得用户的网络行为、上网时间、浏览习惯、访问次数等碎片化信息,再通过分析整理这些数字,就能根据受众的兴趣爱好、习惯、行为特点等筛选出与受众最匹配的营销信息。新媒体这一得天独厚的营销优势,这种追踪用户行为及偏好的数字系统为中国电影营销提供了更多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