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管虎新上映电影《八佰》的真实历史事件是什么
摘要 您好,《八佰》的真实历史事件源自于淞沪会战末期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别小看了这一场战役,它是很重要的一场战役。八百壮士的故事就是从这一场战役中流传开来的。
② 八佰哪个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上海四线仓库保卫战。
详细说明:
八佰真实历史事件是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它的结束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大战役淞沪会战的结束。参加这场保卫战的中国士兵被称为“八百壮士”,他们抵住了日军的多番进攻,这次保卫战的成功,重新振奋了因淞沪会战受挫而下降的中国军民的士气。
1、淞沪会战:
“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全面侵华开始,并将目标转移到上海。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会战中虽然蒋介石调遣70余万国民党军与日本侵略军展开激战,但由于淞沪平原无险可守,装备差距悬殊,两个多月下来,国军伤亡惨重失败已成定局。
1937年10月26日,为保持实力,蒋介石决定撤出上海闸北地区绝大多数部队,去防卫上海至首都南京之间的战略要地。同时命令孙元良的八十八师单独留守抵抗,并希望赢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
2、四行仓库:
实际上,留守毫无胜算并且结局也一定是牺牲,所以八十八师决定只留下五二四团一个加强营,营长为陆军少校杨瑞符,并特派五二四团中校副团长谢晋元作为最高长官。
留守地点选在了四行仓库,原为四大银行的仓库,位于上海闸北区南部、苏州河北岸.曾被用作第八十八师司令部驻地,里边有大量的粮食、救护用品和枪支弹药。
河南岸则是美、英、法、意的公共租界,日军不敢过于集中火力,同时可向全世界广播实况战事,有利于争取同情。所以无论在地理位置上还是防守策略上,都利于退守阻击。
3、“八百壮士”:
守军实际上只有四百多人,为什么叫“八百壮士”?
留守四行仓库的官兵只有四百多人,而面对的日军却有几万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包括了日后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松井石根的第三师团。谢晋元团长为了隐藏自己的实力,迷惑敌人,对外宣称800人。所以日后被称为英雄的“八百壮士”,在历史教科书中也曾提到过。
4、战斗过程:
从1937年10月27日开始,战斗一直持续了四天。日军发现闸北地区已经空无一人后,迅速挺进至苏州河北岸,但不敢越河到租界。当先头部队到达四行仓库时却遇到了猛烈地阻击。
敌人凭借坦克掩护组织多次反击,敢死队成员陈树生把炸弹和手榴弹绑在身上,拉断弹弦从窗口一跃而下,与敌军坦克同归于尽。
期间24岁的女童子军杨惠敏冲破敌人封锁线,为八百壮士送去一面中国国旗,给了八百壮士和全体中国人民最大的鼓励,也成为四行仓库保卫战经久传颂的佳话。
29日,日军派来两艘武装小艇和两架飞机,海陆空力量都用上了。又在仓库西北挖地道,企图炸毁仓库大墙,但都被中国守军击退。
10月29日,英美等国派代表向国民政府递交请愿书,要求以“人道主义原因”停止战斗。蒋介石经过再三考虑,认为坚守四行仓库最初的目标已经达到,于是他下令部队于10月31日撤离仓库。租界方面与日本磋商,让中国军队撤退。
5、战斗后续:
八百壮士撤退到租界后并没有如期与八十八师主力汇合,租界在日本方面的压力下收缴了壮士们的武器。并关押到特定地点,开始了长达四年多的“孤军营”生活。四行孤军纪律严格,作风端正,一直坚持训练等待重新报效国家的那一天。不幸的是1941年,谢晋元在四行孤军营操场被4名汪伪特务收买的兵痞刺死,年仅37岁。
③ 《八佰》感动的不是电影而是原型故事本身,那么《八佰》的取景地都有哪些
取景地四行仓库
是一座位于上海静安区中南部,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西北角的仓库建筑。正门门牌号为光复路1号,它是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占地0.3公顷,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屋宽64米,深54米,高25米。这座仓库创建于1931年,为当时闸北一带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筑物。它原是大陆银行和北四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盐业银行联合仓库,即紧靠西藏北路的大陆银行仓库与紧靠现晋元路的北四行仓库两部分组成的,但一般均统称为“四行仓库”。四行仓库是一座混凝土建筑有很大的厚度,是该地区最高的建筑。日本坦克无法打穿其混凝土墙壁,由于先前被当作第八十八师师部,因此仓库中贮存了大量食物、救护用品及弹药。河对岸是英国租界,所以日本军队不敢用重炮,以及重磅炸弹轰炸四行仓库。
取景地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
这里是电影《八佰》的拍摄取景基地,一片身处残破战损的场地,让人感慨万千。一条苏州河相隔,两个不同世界。一边是天堂,一边就是地狱。在我们现代,高楼繁华的大魔都中,依然挺立着那座布满弹孔的旧址大楼,灰黑破旧的四行仓库,现已改为“四行仓库纪念馆”,纪念已牺牲的抗战英雄!作为中国人,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④ 八百讲得什么故事
很显然,电影《八佰》想表达的是:民族大义和人性光彩。电影表现的抗日战争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当时,上海大部分已被日本军占领,国军已撤退,仅留下一个营400多人在四行仓库抵抗日军。日军一个师团有上万,而且武器精良,士兵战斗力强。
赌场伙计阿飞往日流里流气,此时则像一个侠客,机敏地躲过子弹过了桥。就在他接近仓库大门时,连中两枪,身子在血泊中甩出几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鼓足力气,把电线辊子扔向受军......
他们与四行保卫战牺牲的战士一起,浴火重生,实现了人性的“涅槃”!电影《八佰》也由此实现了对“弱国悲剧”的超越,具有了民族性和艺术化的品位。
谢谢关注,若您对这一话题感兴趣,请分享作者为您奉献的深度描述。
⑤ 《八佰》的历史背景和原型是怎样的
等了一年的《八佰》终于上映了,在影院看了提前一周的点映场,说是点映,排片满满的,不愧是华谊自家的出品,影片制作考究认真,可以说是自《集结号》以来最好的国产战争片。该片上映后,口碑也是非常不错,豆瓣评分来到了8.1,可以说是一部精品之作。
回来查背景,知道这一幕是历史史实,那位勇士叫陈树生。散场回家路上,想到这一幕,又是热泪盈眶,不禁停下来擦泪,心情久久未平复。
⑥ 八佰历史背景
电影八佰历史背景:
一、淞沪会战爆发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当时中国尚未统一,国内还存在很多军阀 一个国家居然存在三个政府,此时日军在上海主动发起攻击。8月14日南京政府发起反击,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时候国人同仇敌忾上下一心决心保卫祖国,各路军阀也都放下昔日的仇恨不再内战枪口一致对外。
淞沪会战打的相当惨烈,在此次会战中中国军队前后共投入75万余人,包括老蒋的精锐嫡系中央军 还有各路地方军阀湘军桂军滇军川军东北军西北军等,日军海陆空共投入30余万人。
二、战争失利掩护撤退
战争持续三个月由于武器装备低劣,老蒋指挥不当还有军阀派系太多不好指挥,地方军战斗力低下等原因,最终以国军损失30多万日军损失5万多的结果结束战争。
在此次战争后期老蒋令88师524团留一个营的人留守四行存库与日军周旋目的。是营造国际舆论的抱到与支持,想取得英法美的支持援助。
电影八佰就是以这个背景开拍的八佰壮士在四行仓库坚守四天四夜,最后撤退至英租界。明知生之渺茫,依然坚持战斗的一身肝胆,明知此去不归,依然身围炸弹纵身跳下同归于尽的不回头,明知此生再难见爹娘妻儿,仍然为国捐躯的一往无前……没有人愿意牺牲,却有人不得不牺牲。
吾辈当自强,勿忘国耻!
八佰壮士后续
1、撤退英租界
10月30日,大部队突围成功。掩护任务完成后,谢晋元接到国军统帅部命令撤退到上海公共租界。没有想到的是,孤军一进入租界,日军就向租界当局施压。
结果这只孤军被英军缴械,被安置在胶州路的一座废弃军营(史称“孤军营”)内,由白俄雇佣兵看守。名义上虽不是战俘,实际上和战俘一样失去了所有自由。可叹这样一支英勇善战的威武之师,此时就像一只被拔了牙的老虎困在铁笼子里。
2、开办小作坊支援抗战
被看押期间,谢晋元教育战士们要不失军人精神,加紧操练随时准备重返战场杀敌。在上海各界力量的帮助下,孤军建起了宿舍、厨房、礼堂、球场等生活设施,并且还开办了制皂、织袜、毛巾等小作坊。所得收入除补贴生活外,全部用于支援抗战。
1938年8月11日晨,为纪念“八·一三”抗战一周年,“孤军营”全体将士破例升起了国旗。此举遭到租界当局和万国商团外籍军队的干涉和围攻。为保卫国旗,战士们赤手空拳与敌肉搏,4人牺牲,100余人受伤。
当日下午孤军被送往外滩中央银行大楼幽禁。为反抗租界当局的暴行,谢晋元发动绝食斗争,最终在上海爱国同胞的积极声援下,租界当局被迫做出让步,将他们送回孤军营,奉还国旗,抚恤死难壮士,并公开道歉。
3、日伪策划暗杀了谢晋元
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权。日伪企图劝降谢晋元,遂指使汪伪政权的“二号人物”陈公博亲赴“孤军营”劝降,并以伪陆军总司令这样的高官要职相诱。结果谢当面将委任状撕毁,陈公博也被骂得狗血淋头而逃。
后来,陈公博并不死心,又多次“好言相劝”,谢终不为所动。见谢晋元如此“不识时务”,日伪又策划了对谢晋元的暗杀行动。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28日,日军突然攻入“孤军营”,将手无寸铁的孤军340余人全部俘获。日军原打算将其改编为伪军,遭到毅然拒绝后,又企图将他们杀害。
不过慑于这支军队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日军最终未敢动手,后将他们分散押解到浙江诸暨、杭州、南京孝陵卫、南洋的新几内亚等地做苦工。
孤军的一部分人在日军非人的苦工奴役中相继死去,但活下来的人一直没有停止斗争。例如,被遣往浙江诸暨的一支孤军夺取日军的枪械后,加入了当地抗日游击队;1945年日本战败,被押到新几内亚的36名孤军军官将负责看押的日军小队抓了俘虏。
4、抗战胜利后
抗战胜利后,孤军幸存者从各地陆续返回上海,总计100余人。他们请回谢晋元的遗孀凌维诚,沿老团长的陵墓四周搭棚居住,誓为老团长守灵。
后来内战爆发,他们不愿卷入内战,遂解散各谋职业,大部分隐姓埋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十分艰苦。上海解放后,陈毅市长曾亲自为这些孤军壮士安排工作。
但他们在后来的“四清运动”和“文革”动荡中都受到了冲击,有一些人遭迫害致死。“文革”结束后,余下的人都在政府的照顾和善待中颐养天年,寿终正寝。
2010年12月17日,孤军壮士之一的杨养正老人以96岁高龄在重庆辞世。如今,谢晋元的四百壮士中仅有92岁的杨根奎老人一人尚存人世。
网络-谢晋元等八百壮士
⑦ 电影八佰拍摄场地是哪里 八佰在哪里取景
1、电影《八佰》拍摄地点在宁波和苏州。《八佰》是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腾讯影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和阿里巴巴影业(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导演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
2、该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⑧ 八佰真实原型
八佰真实原型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1937年10月,持续三个月的淞沪会战进入尾声,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八百壮士”进驻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用生命守护了一个民族的尊严。
(8)电影八百发生在哪里扩展阅读
八佰人物原型
1、黄志忠饰演老葫芦
小湖北和端午的叔叔,湖北保安团成员。因为看到租界的光明灿烂而向往,却因穿军服被租界拒绝进入。最终被日军俘虏,继而在侄儿视野中被日本人吊起杀害,激发端午抗日热情。
2、欧豪饰演端午
老葫芦的侄子,刚到上海,突遇敌军后四下逃散。在经历了四天四夜的战斗,从一个畏战想家的新兵成长为不惧死亡的战士,残酷的现实让他彻底明白,如果现在退缩,必定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