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和《我的黑色小礼服》相比,《小时代》差在哪里
主题不够突出和明确 难以接收传递的价值,这个故事所想要表达的,无非就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这就已经足够动人了。它无非是在对这个时代的一个区域、一个部分进行展现——人的性格、人生的遭遇、情感与现实。主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又着重描绘了友情和爱情,也达到了鲜明、感人的效果,善于抓住人的情感、引发共鸣。情节以及彩蛋的设计等等都有才华的创造性,巧妙而精致,主创团队也付出了很多很多心血在里面,我觉得褒贬不一的声音、赞美和质疑并存就是对影片本身的尊重了 我看来《小时代》这部作品的很多优点和可取之处被埋没了 ,它并不是一部“烂片”,而有着自身的价值,是值得一看的电影系列。
B. 《小时代》是烂片中的烂片吗
《小时代》电影115分钟,全片围绕着顾里、林萧、南湘和宛如四个人之间的友情故事,外加与简溪、顾源、席诚、宫洺、崇光和卫海一群型男之间的爱情故事展开的。片子没有涉及亲情故事,因为这种类型故事不卖钱。友情故事成为核心,爱情故事成为调味料。故事的主线则是林萧的菜鸟上位记。电影中的重点是爱情和友情。但是郭敬明在表现爱情和友情上面,因为缺少了戏剧的推动力,缺少人物性格的构成,使得整部电影中的爱情和友情感动人的地方几乎没有。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郭敬明“全神”视角的想法,在他的笔下,他说“你们要有爱情,于是就有了爱情;林萧你的爱情是这样的,于是林萧的爱情就是这样的”,他笔下的人物是缺少灵魂的,是缺少人物本身的精神,这些人物不管什么性格,都是太文艺,高高在上,说话做作,这些人物本来就是郭敬明捏造出的玩偶,外壳光鲜,实际上空如草莽。
C. 小时代系列电影一直饱受质疑,为什么呢
小时代作为我们观众最耳熟能详的大烂片,从开播以来虽然票房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得到的评价都是非常差的。大家都说这部电影渲染了名利场的浮华飘渺,所以对它的评价很低。为什么小时代能够得到这么多的质疑和差评?今天就让我们来讨论一下。
D. 为什么电影《小时代》会引起如此多的争议
如何评价电影《小时代》?电影「小时代」是怎么做前期推广的?郭敬明执导的电影《小时代》能取得成功吗?好多人讨厌郭敬明,可他事业上依旧很成功,比如近期他的电影《小时代》。那么我们可以从郭敬明身上学到什么?《富春山居图》和《小时代》哪个更烂?为什么《小时代》的排片这么疯狂?电影院线的“排片”,主要受到哪些因素影响?电影《小时代》的档期选得如何?有没有可能成为现象级电影?为什么《小时代》口碑不好,但是票房完全不影响?如果《小时代》在美国上映,美国人会像现在国人这么批评它吗?有营养和无营养的代表性回答基本都已陈列如上。 这些天我的通知栏几乎都被关于小时代的讨论占据,不论知乎还是微博,无责任吐槽和贬低占了主流,也有理性说这部电影的某些方面值得学习的人,于是,他们的三观被毫不留情地鄙视了,甚至被群起而攻之。这种行为,与狂热的郭敬明粉丝有何区别。 ● 电影《小时代》之所以在短短几天内引起如此大争议,并不是电影内容导致的,而是“电影”这种形式本身。电影《小时代》改编自小说《小时代》第一部的部分内容(剧情容量差不多是小说的二分之一),而小说《小时代》系列自2008年面世以来,便一直存在争议。因为电影是在短时间内被集中消费的商品,随之而来的争议也自然是集中化的,释放出的舆论能量便不是小说可比。【小时代】电影圈最著名马甲【圈内电影人吐槽马甲】评《小时代》 ● 电影挺无辜的,在经过《富春》、《不二》等影片的洗礼后,《小时代》也并没有烂到哪里去。如若你看了这部片子,价值观真的受到荼毒了,那是你三观本身就不坚定。如若你说是担心祖国下一代的心理健康,请先扪心自问,在微博朋友圈发出自己观点后,到底是为了哗众取宠还是真心为下一代考虑。争议的只是郭敬明本身,你只是不喜欢他而已。 以上三点就是电影《小时代》引起巨大争议的主要原因,排名是分了先后的。 1.因为电影被消费的形式,舆论在短期内爆发。2.郭敬明本身。3.电影内容。 作为电影人,我看到烂片的心情是很复杂的。自己也曾做过烂片,因为不出名,从你们的口水中幸免于难,窃喜。看到中国电影如此不争气,着急难耐。又眼看着票房记录一次次被刷新,感慨于市场发展之迅猛。 在上面第一点后面的影评中说到:有些事情是需要天赋的,没有天赋就得靠后期的不断努力,郭敬明是编剧是导演已是既成事实。所以如果他真有心长时间入行,应该勇敢面对影片本身的不足,在结束“小时代”之后,静下心来研修几年。对于影片主创们更重要的是,不用太过在意何患无辞的欲加之罪,让那些需要“小时代”的观众,在《青木时代》,甚至以后的其它“时代”中看到进步。 不断进步,才是这个时代最难,却又最弥足珍贵、值得欣喜的事情。
E. 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拍成电影后,为什么很多人都给差评
因为《小时代》电影从某种程度上完全就是在挑战观众的审美底线,如果是看过原著的人就会觉得这个电影完全就没有给自己一个好的答复,就觉得自己的青春就被葬送了一样的感觉。
加上整部电影几乎都是在炫富,你看完整个电影就会有一种自己是真的穷的感觉,整个电影都是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引起人的极度不适,很多人在看第三部的时候很多人在看到一半就离开电影院了,当时因为只是初中,所以还不是很了解这是为什么,直到前段时间重新看了一下,才发现原来这部片子怎么是这样的,真的让人很难以接受。
F. 如何评价电影《小时代4》
观影体验:
其实,一开始,我是拿这部电影当喜剧来看的,笑点何在?男性角色演得作,作到让人不禁笑场。男人们各种酷炫狂拽屌炸天的眼神,微笑,举止都透露着一股浓浓的城乡结合部风情,仿佛在说:24K,纯帅。
看到癌症手术那段,放映厅的气氛开始变得诡异,各种啜泣,各种抽纸巾。前后左右的女生不停地抹眼睛,看得出来她们真的很感动,看得出来她们真的很单纯。因为演员们只要滴点眼药水,做一个悲伤的表情,配上煽情的音乐,就能勾出少女的眼泪。
好吧,我已经很努力克制自己的笑意了,完全不知道泪点何在,老子也是陪各种妹子看过四部小时代的人了,第四部绝逼是这个系列里剧情最烂,演的最差的一部了。全程出戏的表情,加上杨幂招牌式的跟笑似的哭脸,完全没有代入感啊。话说我以为,能看哭的还是去贴吧吧,真的,那里的人会给你拥抱的。我有“我以为的自由”,不同意可以不看,但请不要激动。
我女朋友没哭,因为我在跟她讨论郭碧婷的腮帮子。
个人感觉,小时代系列带给 社会 的影响是消极的。小四无疑很努力,演员们很辛苦,这一点我很肯定,但是努力和辛苦不能抹平电影带给中国电影的负面影响,因为多数导演和演员都很辛苦和努力,要看辛苦和努力的方向,小时代的方向从主流价值观判断就是错的。
小时代这部电影,开了一个不好的头,结果就是各种名人都来拍电影圈钱了。当然我肯定名人导演们很认真很努力,但是改变不了他们利用自身名气圈钱这一动机。别跟说我每个名人都有一个电影导演梦,假不假?
当然我也不是说小四是第一个名人跨界当导演的,所谓开这个头,是说小时代形成了粉丝观影的现象,并且票房很高。所以后来就出现各种咳咳咳咳咳咳咳的电影,比如后会有期啦,给青春啦,什么石楠花开啦。
你让正牌导演们怎么想?拍电影赚钱怎么到他们这些名人手里就那么容易嘞?因为现在无脑粉丝太多了。
有些人说这本书是你的青春?
我就呵呵了,那“也许”是因为你长得丑,至少今早坐我边上老哭的都丑,不是女女来看就是一个人来看,反正没男朋友。长得丑中学就不能谈恋爱,长得丑还脑残也就不读书,不读书就去读什么小时代了。这就是你所谓的“青春”?
老子的青春在谈恋爱,在好好学习,特么哪有空看什么脑残小时代。小时代是你的青春?你看出什么地方有共鸣了?你开奔驰?你住别墅?你穿礼服?真有共鸣的会看这本书?
最后,请不要对号入座,我只说有些人,并且开头用了“也许”。
小时代这种电影让部分少女变得更加脑残,降低了她们对于电影的审美标准。放映厅的智商都被拉低了,影院不放好电影,出于现实不得不放小时代这种烂片简直就是耻辱。我相信很多人去看小时代是被迫的,因为不看就与近期舆论脱节,好吧,不怪你们,都是被逼的。不过这也是耻辱,所有人都身处囚徒困境,但假如我们都不去看,问题也就没有了,因为话题只存在于脑残群体中,正常的你与你正常的交际圈自然也与小时代毫无瓜葛。
手机打字,后半段逻辑略显紊乱,见谅。
其实,郭敬明真的是生意人里最会写书的了。《小时代》系列不知道影响了多少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它无区别地向所有人投放了爱马仕、古驰、路易威登等奢侈品初启蒙,也把叛逆、斗殴、拜金、炫富、堕胎等等所有青春的可能性都囊括进了“小时代”三个字里。
所以,《小时代》的电影一上映,不少年轻的观众趋之若鹜,去复习自己的青春时代;网上骂声一片,但是郭敬明包月热搜榜。
《小时代》算是郭敬明最出名的系列了,而且整个电影系列的选角真的还是相当用心了。电影里的人物至少对原著的还原程度能达到75%以上,而且整个镜头和画面看起来还是比较有质感的。据说郭敬明献出了自己不少的私人物品拍这部电影。即便这样,非专业科班出身、翻拍自己本就饱受争议作品的郭敬明,几乎整个《小时代》系列的豆瓣评分就没上过5分。
作为《小时代》里面最好的一部:《小时代4:灵魂尽头》。前面所有累积的矛盾都统统爆发又回归平和了,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华丽的塑料姐妹情终于要迎来完美结局的时候。
整个电影画面就这样全部黑了下来,隐约还能听到爆炸的声音,是的,所有人都在这场大火中丧生了,在这场聚会上的所有人,除了林萧。很多观众和书迷都在猜测这场爆炸发生的原因,有人认为这只是一场单纯的意外,但是也有人觉得这是陆烧放的火,为了保护林萧,他的名字已经有很直接地暗示了。现在这个还没有明确的答案,我们暂且把这段情节归咎于意外,但是最后出现的场景才更加耐人寻味。
身穿黑衣的林萧回到了四个人曾经的房子里,其他三人姗姗来迟,都是清一色的白衣,四个人还是约定每年在“特殊的一天”见面,这不得不让人产生联想,她们全都死了吗?其实我更倾向于所有人都走了,甚至林萧也没有剩下。其他人都死于爆炸,而林萧死于自杀,两边人物黑白颜色的衣物对比象征着天堂与地狱。这里的剧情分析只能说是个人之间,这只是这部电影里值得品味的一段,更经典的镜头还是在最后,整个俯视的视角重温四部电影画面,完全还原所有的经典镜头,据说是完全重拍的,但是场景一丝不差。
这里可以解读成林萧自杀见到姐妹后,灵魂漂浮观看完了自己的人生走马灯。而整整四部的电影就是林萧这个人一生的回忆,这也刚好印证了《小时代4》的名称:灵魂尽头。
《小时代4》可以说是完全升华了前面三部的情节,甚至让人感觉有些细思极恐,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拔高了《小时代》系列作品的深度,不禁让人有些对郭敬明刮目相看。不管《小时代》电影如何,它都是一代年轻人的记忆。
G. 小时代为什么会引发争议呢!
人的想法是不同的,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不一定喜欢
1.电影《小时代》之所以在短短几天内引起如此大争议,并不是电影内容导致的,而是“电影”这种形式本身。电影《小时代》改编自小说《小时代》第一部的部分内容(剧情容量差不多是小说的二分之一),而小说《小时代》系列自2008年面世以来,便一直存在争议。因为电影是在短时间内被集中消费的商品,随之而来的争议也自然是集中化的,释放出的舆论能量便不是小说可比
2.电影挺无辜的,在经过《富春》、《不二》等影片的洗礼后,《小时代》也并没有烂到哪里去。如若你看了这部片子,价值观真的受到荼毒了,那是你三观本身就不坚定。如若你说是担心祖国下一代的心理健康,请先扪心自问,在微博朋友圈发出自己观点后,到底是为了哗众取宠还是真心为下一代考虑。争议的只是郭敬明本身,你只是不喜欢他而已。
3.该说影片内容了:剧情节奏杂乱无章,会写小说不代表会写本子,他非要亲自操刀上阵。大卡司群魔乱舞却失去人物鲜活性,赞助商密密麻麻只让人看到社会的浮夸。影片中的镜头只是为了运动而运动,不知道推拉摇移应该对应的是什么感情。我就是郭敬明的目标群体中的一员,可小时代不是我的青春。
H. 如何评价郭敬明小说改编的电影《小时代》
小时代
很多人都批评过《小时代》,把各种辱骂归类后,得到一句话——又俗又虚又不切实际。
小时代的俗、虚、不切实际,体现在全片人物、音乐、布置及故事内容上,全部都是夸张的钱、夸张的情绪、夸张的情感关系……就是没有最为实际的中心主题,或者说,中心主题太俗,架不住同样“俗气”的大成本制作。
然而,这样的小时代……其实我也爱看 不论是消遣时间还是欣赏帅哥美女及奢侈品[捂脸]
3.我为啥还挺喜欢看小时代
我,或者当年和我差不多的孩子,人际关系真的简单,而且也敢“做美梦”,谁不是和好盆友每天“你侬我侬、拉拉扯扯、指桑骂槐、剪不断也不想理乱”呢?
于是乎,小时代这部电影,在我们普通青少年当中,成为了一个穿搭感情与梦想的符号。
我们想传达的情感追求、物质追求即玩弄帅哥美女、身穿念不对最好也念不完的高档奢侈品品牌、我出身可以平凡但我周围人都不可以平凡且都要爱我爱的要死……这便构成了意指即所指:俗气、虚荣且不切实际的幻想世界。
而小时代,演员美、制作规格高、表达主题low,但这样的电影,它恰恰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它把我们内心的欲望、见解、追求物化出来,并且在视觉、听觉上赋予了极强的冲击力。
I. 郭敬明的电影《小时代》系列真的很烂吗,为啥评价那么低
《小时代》是由郭敬明执导,杨幂、郭采洁、陈学冬、柯震东、郭碧婷、谢依霖、凤小岳、锦荣等领衔主演的系列影片。该系列共有影片四部,其第一部于2013年6月27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根据郭敬明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四个从小感情深厚、有着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女生,在经历友情、爱情、亲情的巨大转变中的故事。
《小时代》就是一部真心实意,只为取悦观众的电影,从头到尾,无一分一秒,不在展现那种汗流浃背的拼命,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全片无处不在的,郭敬明努力地写了一场又一场的,为了构成情节的诸多笑话,不管好不好笑,既然写出来,再尴尬也一定演给你看。
J. 为什么小时代是烂片
首先郭敬明本人缺乏阳刚之气,但又是个男人,又喜欢以女性角度去写作,同时对男性的理解也只是片面简单的,他真懂女人吗?这么说吧,个人感觉他特别像个女性身边的男闺蜜。
一个男人不会来例假,不会怀孕,不担心生孩子,不会去结交男友,哪个女人能说他了解女性,注意啊,我说的是女人,不是女孩,母性才是女性最伟大的,最具有特征的情感。
这种电影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因为确实赚到钱了,如果说《小时代》是一部好电影,不好意思,真的我只能说10年后你再回顾一下这部电影,看看自己的结论。评分低是有道理的,一部好的电影,人们都会青睐,先不拿好莱坞的电影来说事儿,论励志,一部好的励志电影,往往都是男主角居多,如果《中国合伙人》是三个姑娘.......《杜拉拉升职记》也仅限于小说畅销,徐静蕾导演的同名电影也没什么励志内容。
作为中国人,论奢侈的话还不如看《甄嬛传》里的那帮妃子呢,那片子拍算讲究的,先不论剧情,起码传承的是中国文化。《小时代》传承的是什么?完全是一帮衣冠楚楚的假洋鬼子...其实现实很残酷,中国有钱有势的人大多都是啤酒肚的中年男人,即便是富二代海归帅哥也大多是自视清高的风流人,有些海归在国内的公共场合里明明会说中文却说英文,希望别人把自己当成是西方人?(不过的确有人会吃这套)。
看完《小时代》不会真认为富二代会像《流星花园》的道明寺一样和你一起攻击那个看不起你的婆婆吧??现实中的富二代缺姑娘吗?他们甘愿一辈子就爱一个人吗?
另外推荐大家看看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居家男人》这部电影!同样是上流社会的精英,看看全纽约最有钱的男人是如何处理感情的吧~~
国内电影工业的确有很多问题。投资人对钱的渴求大于文化。近几年国产商业电影也不只这一部烂片。
周黎明:我写影评已经十多年了,但是用这样激烈的方式来评价一部电影,没有超过3次。我看过7000多部影片,这是第一次看到一部影片可以这样赤裸裸地拜金,当然这对于它的票房来讲,是刀枪不入丝毫无损的。我还看到一个趋势,就是很多人捧着这部影片,就觉得这是中国一部划时代的电影。如果说你是片方,这样讲话没有问题,但如果你是一个影评人或是第三方的人,这样讲话对于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很不好。中国电影工业是需要有赚很多钱的电影,这我都很支持,也不是说一定非得拍一些小众题材的东西,小众题材的艺术片应该拍,但故事好的商业片也应该有,跟那些比我老的“老东西“比起来,我其实是很开明的。他们觉得纯商业的电影压根不应该存在,我是觉得应该存在。
但不管是中国,还是好莱坞的纯商业电影,它最基本的价值观是正确的,我看过这么多美国电影,它绝对不会倾向于拜金主义。它会有炫富的东西,但最终会用镜头语言告诉观众,拜金主义不可行,像《小时代》这样暗示拜金的,绝对不敢。从这个角度来讲,《小时代》是一朵“奇葩”。
记者:你如何看待现在郭敬明粉丝们的想法和观点?他们会在成熟后为曾经的年少无知而后悔吗?
周黎明:我觉得是很正常的,前两天我还看到,有人认为“六零”、“七零”后的人不会有这种现象,只有“八零”、“九零”后的才有,这个话我不同意。就像《小时代》制片人安晓芳说的一样,一部电影是不会“亡国亡奴”的,即便青少年来捧这部影片,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我们那个年代也会去捧琼瑶,但是过几年以后,等到了25、30岁以后,回头再看,自己都不好意思承认了。
现在很多郭敬明的粉丝骂我,我其实不是很当真,都是小孩,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我最担心的是,因为它的商业成功,很多人会把商业成功当做了做电影唯一的标准,这最可怕。《小时代》从投资回报率来讲,可能是最高的,我也一直觉得,郭敬明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商人,非常出色的生意人,但是他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我真的是不敢恭维。
其实也不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只是很多电影界的人不方便说而已,他们可能跟片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们会私下向我表达意见,包括一些很有名的大导。正因为我是第三方,才敢于这样说。
在中国现在的文化氛围来讲,我不承认我的做法是打压式的。我没有要求官方把它禁映。你有你赚钱的权利,你赚的钱不是偷来的,抢来的,你有存在的理由,但这并不是说,你赚了钱,就是做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两者不能画等号,我作为影评人,就是要强调这一点。
事实上,审美观中的“美”跟镜头中光鲜亮丽的画面“美”是两个概念,很多年轻人觉得审美就是穿漂亮衣服,戴昂贵首饰,这其实是两码事。很多历史上著名的绘画,画的也不是锦衣华服,而是那些粗陋的农村服饰。我们认为艺术的美是反映人性的,很多小孩会反问,难道只有那些反映穷兮兮农村的生活才是美?也不是这样,我觉得美的作品至少是要对人性有一定挖掘,你说《小时代》中对于人物的人性有挖掘吗?我是一点都没有看出来。
同样是写时尚的好莱坞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反映的也是光鲜亮丽的时尚杂志社生活,但在影片最后,片中人物还是会觉得这些所谓的生活是空虚的。影片要传递的价值是,这些表面物质的东西并不能给女主角带来幸福。这一点,不管是《北京遇上西雅图》还是《中国合伙人》,片中某一处可能有点炫富的味道,但是最终目的是告诉观众,人的真情最重要,物质是最次要的。
如果价值观没有问题,《小时代》就是一部普通的偶像剧。如果你不看电影,光是看一个故事梗概,你或许会相信,片中的几个女孩的确有友谊,但是这些友谊差不多都是用金钱来体现的。里面所有的友谊和爱情全是点缀的,片中所谓的友谊和爱情远远没有炫富留给人的印象深刻,导演在表现友谊和爱情上是非常不称职的。
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小时代》的后面会有一个很大的逆转,这种逆转会把我的观点推翻掉,假如《小时代》的后续电影能够很有信服地将我现在的观点推翻,我绝对会站出来,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但从我现在的判断来看,后面的逆转很像是生硬地贴上去的,任何大结局的逆转,前面都是有铺垫的。
有一个观点我是同意的,就是一部电影改编自某小说,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读完小说才能看电影。电影是一个独立作品,你评小说,就去看小说;评电影,就去看电影本身。我不评小说,因为我没看小说。我评的就是电影本身。未来续集如果在我心目中能够打一百分,我觉得自己会站出来,绝对不会抱有偏见的。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7/02/c_116377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