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09-24
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疆红嫂
魏道媛疲惫已极,话都懒得说就进入了梦乡。战智湛检查了一下脖子上挂的“光荣弹”,搂着“八一杠”沉沉睡去。突然,一阵剧烈的枪声惊醒了战智湛的美梦。
战智湛本能的跳了起来,提着“八一杠”匍匐到山洞口,探头探脑的向外望去。原来天还没有黑,枪声似乎来自于山洞口的左侧。这时,魏道媛也提着“AK74”突击步枪,拖着战智湛的“78式”背囊,来到了战智湛身边:“‘骆驼’,是越南‘猴子’追来了吗?……”
战智湛曾经吃了从山洞中贸然出来,差点让越南“猴子”活捉的亏,那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就像没听到魏道媛的话一样,正琢磨着怎么确认安全,忽然听到山洞口左侧的树丛中,传来一阵杂乱的“稀里哗啦”在草丛中奔跑的声音。听声音,来人恐怕得有十几个人。战智湛急忙背好“78式”背囊,准备必要时和魏道媛强行冲出去。
近了,更近了!稀疏的丛林中出现了十几个人影,距战智湛已经不足四十米了。战智湛手中“八一杠”黑洞洞的枪口已经牢牢地盯上了来人。忽然,战智湛发现这些人手中所持的是“1964年式”7.62mm微声冲锋枪,有的边跑还边回身还击。“1964年式”7.62mm微声冲锋枪那是南疆前线侦察兵的标配,这十几个人是自己人无疑了。战智湛本来准备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开枪的,他现在又改主意了,准备帮一把这十几个不知道是哪个单位的战友。
距离这十几个侦察兵不足百米处人影憧憧,出现了越南“猴子”的追兵。战智湛手中的“八一杠”“哒哒哒”一个短点射,一个越南“猴子”双手一扬,摔倒在地,剩下的越南“猴子”急忙卧倒。已经冲过山洞口的十几个侦察兵,听到“八一杠”的枪声,马上就反应了过来,这是有战友在支援自己。一个侦察兵转过身来,喊道:“同志!……我们是边防七团侦察排的,奉命护送陈永飞和钱广、姚仁铭烈士的遗体回国。你是哪个单位的?……”
边防七团侦察排的侦察兵通过山洞口时,战智湛透过树木的空隙,发现在他们的队伍中有三副担架。他起初还以为是边防七团侦察排的战友们携带的伤员,原来是“鵟鹰”和“蛇雕”、“苍鹰”三位兄弟的遗体。战智湛心中一热,“哒哒哒”又是一个短点射,把越南“猴子”压得重新卧倒之后,大吼道:“你们快撤!……俺来掩护你们!……”
“同志谢谢你!……国内见!……”边防七团侦察排的侦察兵们有任务在身,匆匆撤离。
“魏姐,咱俩把越南‘猴子’引到山上去,拖住他们!掩护才刚那些战友撤退!……”战智湛对身边的魏道媛说道。
“好!……”魏道媛虽然第一次参加实战,却一点也不惊慌。她的一双大眼睛睁得圆圆的,烁烁放光,似乎在为能有机会为自己被俘、受辱雪耻感到欣喜。
战智湛和魏道媛边打边撤,把越南“猴子”向山上引去。魏道媛虽然没有实战经验,但是和战智湛现学现卖,手中的“AK74”突击步枪居然也打得有板有眼儿。狭窄的密草层层的山坡,野藤缠着刺竹,荆棘挤着芦苇。战智湛和魏道媛身上的军装很快被冰凉的露水淋了个透湿,脸上、手上、肩上、划了好几道血口子。战智湛生来皮糙肉厚,还没觉得怎么样,只是苦了魏道媛了。天就要黑了,二人好容易爬到了半山坡,只见山脚下的举着火把的越南“猴子”怎么也有五六十。战智湛坐在山坡上,手中的“八一杠”又是“哒哒哒”一个短点射。
山林间渐渐起了雾,追上来的越南“猴子”渐渐看不清了。突然,“吱儿”的一声尖锐的声音,越南“猴子”的一发“63式”60mm追击炮炮弹飞来。这发炮弹打得很准,直奔战智湛和魏道媛的位置。
“卧倒!……”战智湛大叫了一声,翻身把魏道媛扑倒在地。
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过后,一阵剧痛传来,战智湛知道自己负伤了。魏道媛用力推开战智湛的身体,爬了起来紧张的检查战智湛的伤势,发现战智湛的伤势虽然不重,但是流血很多。
“魏姐你快走吧!……这里很危险,敌人会循着脚印找到这儿来的。……”战智湛说道。
魏道媛没有理睬战智湛,解下战智湛的“78式”背囊说道:“‘骆驼’,你再流血就没命了!我是医生,你现在是伤员,你必须无条件服从我的命令,把眼睛闭上!……”
魏道媛说着,拿出战智湛“78式”背囊中唯一的一个急救包,开始给战智湛止血,小心翼翼地包扎好战智湛的伤口。由于失血过多,战智湛慢慢陷入了半昏迷状态。他感觉到魏道媛正在擦他的脸,心里边却在嘀咕着:“‘完犊子’!‘完犊子’!……自己两把失血过多,差点儿‘喯儿故’喽,第一把是艾晴艾阿姨救了自己,第二把是‘洱海鱼鹰’救了自己,可是艾晴阿姨远在万里之遥的哈尔滨,‘洱海鱼鹰’去了那个世界。‘乖乖隆嘚咚,猪油炒大葱!’……老子这一把阳寿已尽,算是没救了!……”
战智湛的嘴唇干裂得像沙漠,面部像干燥的大戈壁。他使劲咂动着嘴巴,呢喃着:“水……”
魏道媛闻声拿起战智湛的水壶,摇了摇,又颓丧地放下了。半昏半醒中,战智湛感觉到魏道媛把自己的脑袋抱在怀中,十分焦虑的扭动着身体,似乎在寻找什么,一定是在找水!忽然之间,战智湛感觉到自己的嘴唇上落上了一滴水滴,他本能地想伸出舌头去舔。还没等战智湛反应过来,嘴巴微微张开的一瞬间,忽然感觉嘴中又进入了一些温热的水,弄得嘴边也都是。战智湛贪婪的吞了进去:“Oh……my god……这是水!……是救命的水!……”
也许是失血后的虚弱使战智湛的意识还没有回复,他还没有意识到嘴中已多“露花凉沁紫葡萄”,那甜美的“葡萄汁”一滴一滴地流进了他的嘴中,让他还不受大脑支配的嘴努力吸吮着。就像是不谙世事襁褓中饥饿的婴儿,贪婪的吸吮着母亲甘美的乳汁。
“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失血过多、生命垂危的八路军伤员的故事曾被刘知侠写入短篇小说《红嫂》,继而被编入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随之传遍全国,家喻户晓。
“隐约兰胸,菽发初匀,脂凝暗香。似罗罗翠叶,新垂桐子,盈盈紫药,乍擘莲房。窦小含泉,花翻露蒂,两两巫峰最断肠。添惆怅,有纤褂一抹,即是红墙。偷将碧玉形相。怪瓜字初分蓄意藏,把朱阑倚处,横分半截,琼箫吹彻,界住中央。取量刀圭,调成药裹,宁断娇儿不断郎。风流句,让屯田柳七,曾赋酥娘。”“葡萄汁”终于滋润了战智湛大脑的神经,他感到体内所有干涸的细胞都在膨胀。恍惚间,战智湛仿佛进入了他在家乡读初中时,方碧茹方老师所讲的“沂蒙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活八路军战士的故事中。战智湛猛然觉得不妥:“自己没死这是遇到‘南疆红嫂’了。听方老师讲,‘沂蒙红嫂’明德英所救的八路军战士庄新民后来认了明德英为娘。可是‘南疆红嫂’魏道媛才比自己大了也就五六岁,叫魏道媛‘娘’,见了‘卫道士’咋整?……”
战智湛明白了,这是魏道媛超越了世俗,用甘美的乳汁救活了自己。自从盘古开天地,无数诗人续写着至纯至洁的乳汁,他们不吝赞美这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生命。其深层寓意不仅是对乳汁的赞美,更是对繁衍生命的母亲的礼赞。世界上的语言数以万计,发音各不相同,但妈妈一词的发音,相似到极点,这不是巧合,这是对伟大母爱的共同赞美!这个世界本不应该有战争,有的应该是和谐和博爱。这伟大的爱,让慢慢恢复了知觉,毫无一丝邪念的战智湛眼角滚下了硕大的泪珠。
“哎呀妈呀!……你一个七尺多高的大老爷们咋还哭天抹泪儿的!……”战智湛睁开眼睛望去,只见魏道媛潮红着脸,羞赧的表情是那么的动人和妩媚。那张满是硝烟的俏脸甜甜的笑着,渐渐的,硝烟缓缓褪去,生出神圣的光环,变成了救苦救难南无南海观世音菩萨。
战智湛从此对魏道媛极为尊重,视之为亲姐姐,毕其一生对魏道媛恭恭敬敬。
“‘骆驼’,天黑了,咱们去哪儿?……”魏道媛见战智湛苏醒过来,她依然抱着战智湛的脑袋,只是显得十分羞涩。魏道媛的目光游离着,不敢直视战智湛。
“哦……”战智湛猛然觉得再躺在魏道媛怀中就不是君子所为了,“君子慎独”嘛。战智湛挣扎着想坐起来,却猛然发现什么硬邦邦的东西硌了自己的脑袋一下,战智湛低头去看,原来是自己的两枚已经拧开了盖子的“67式”手榴弹。
“哼!……算越南‘猴子’命大,没敢追上山来。否则,嘿嘿……你现在醒了,我就更啥都不怕了!……”魏道媛见战智湛发现了“67式”手榴弹,自然会明白那是自己在最后的关头用来和越南“猴子”同归于尽的。魏道媛头发散乱,满是硝烟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采。
“哦……魏……啊姐你真勇敢!……不过,搂着手榴弹忒危险,以后别这样了!……”不知道为什么,战智湛干脆把魏道媛的姓“魏”去掉,直接称呼“姐”了。
“哼!……你个‘白眼儿狼’就干脆说我‘虎了吧唧’的不就完了!……”魏道媛忽然莫名其妙的发起火来,她狠狠地瞪了一眼正在拧上“67式”手榴弹的盖子,茫然不知所措的望着自己的战智湛,说道:“你才刚伤的那么重,为啥让我一个人‘挠杠子’?……”
战智湛心中感动,但还是转移了话题:“嗯……这帮越南‘猴子’指定是见了姐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这才吓得就跟老鼠见了猫似的,没敢追上山来。……”
战智湛的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他估计那帮越南“猴子”打了几炮之后,见山上的枪声停了,以为他和魏道媛被炸死了。再加上山上起了雾,搜索起来也不容易,就急匆匆的去追边防七团侦察排那十几个侦察兵了。边防七团侦察排那十几个战友携带着“鵟鹰”和“蛇雕”、“苍鹰”三位烈士的遗体,行动不便,绝不能让越南“猴子”缠住他们。
战智湛想到这里,笑眯眯的对魏道媛说道:“姐,咱俩掩护战友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还得去追那帮越南‘猴子’!……”
“好哇!……追上那帮越南‘猴子’,薅住他们的猴尾巴!……”在魏道媛的心目中,战智湛已经是战神一般的存在。有战智湛在身边,她不仅感到安全,也勇敢起来了。
见战智湛拿出“ZBZ-80式”指北针和地图,正在确认方向,魏道媛也不知到哪儿来的力气,抢着把战智湛的“78式”背囊背到了身上,伸手又将“八一杠”往脖子上挎。
战智湛实在过意不去,一把抓住自己的“八一杠”,说道:“姐,俺一个大老爷们儿,哪能让你一个女同志替俺背着装备!……你背着‘AK74’就中了!……”
魏道媛动情地说道:“‘骆驼’你说啥呢?……你既然叫我姐,就得听姐的!……你知道不,被俘比死更可怕,更残酷。我被俘后,就琢磨越南‘猴子’要咋对待我?审问,毒打,虐待?可能还有人身污辱!这意味着我不仅失去了身份,失去了人格,还失去了保护自己的能力,我将任人宰割!除了肉体的痛苦,还有精神的重创。……‘骆驼’,就在我最绝望‘那前儿’,是你救了我。现在你负伤了,我做这么点事儿算啥呀。……”
战智湛心中暗想道:“那你咋不跟越南‘猴子’说,你是越南‘猴子’情报总局少将高参曹廷晖的老婆?……你要是说了,那帮‘瘪犊子’哪个敢‘五马长枪’的碰你?……”
但是又一想,这话有点伤人。魏道媛不愿意提起大叛徒“金莲花”曹廷晖,是因为她恨透了大叛徒“金莲花”曹廷晖的投敌卖国行径,她是“好伙儿”的,不是“坏伙儿”的!想到这里,战智湛叹了口气说道:“唉……战争的本质是悲壮残酷,女人的天性是温柔善良的。女人被卷入战争,这已是人类的不幸,而女人一旦成为俘虏,她们的命运则更为悲惨。战俘是战争的必然产物,有战争就会有战俘,有女军人就必然存在女战俘,这是正常的事情。……”
魏道媛还是没有争过战智湛,她把“78式”背囊背到了战智湛身上,自己挎上“AK74”突击步枪。战智湛左手把“八一杠”当成拐杖,右手拎着日本军刀拨开挡路的树枝、杂草,边寻找着越南“猴子”追击边防七团侦察排的战友们留下的踪迹,边在魏道媛的搀扶下步履艰难的向茫茫的亚热带原始丛林走去。
“姐,你咋被越南‘猴子’逮住的?……”战智湛感觉自己好多了,和魏道媛聊了起来。战智湛的伤没有伤到筋骨,只是失血过多。魏道媛那甜美的“葡萄汁”就像“灵丹妙药”,战智湛神奇的好了很多。
“唉……别提了!……隔离审查结束后,我的心情糟透了。那天,我把手枪放在裤兜里出了医院,沿着一条山间小径漫无目的的往前走,不知不觉地就走出了很远。这里长满了桉树、桦树和榕树,一条小溪汩汩地流着,从树林结成的浓荫的拱廊里面前蜿蜒而去。阳光从枝叶间洒落下来,光影在水面跳跃,映照得斜竹疏影更加苍翠欲滴。这幅浓郁的热带雨林风景画,让我内心的郁闷一时烟消云散。……”看来魏道媛的文采不错,说出话来都文绉绉的。
“‘乖乖隆嘚咚,猪油炒大葱!’……都说哈尔滨大姑娘心大,果不其然!……”战智湛心中嘀咕着,可他嘴上却说道:“是呀,大自然的优美景色往往会驱走人们心中的不快。……”
“可不咋的,我有这样的天性,每当置身独特的景色,心中便涌起诗情,心驰神往而忘乎所以。那一刻,我完全被景色陶醉了。我坐了下来,把脚浸进小溪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突然,我背后响起了轻微的石头滚动声音。我毫无经验,转身站了起来,两个身穿黑衣服的汉子正一步一步朝我走来。……”魏道媛说到这里,回忆起了往事,神情紧张起来。
“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们不是有纪律不许一个人外出吗?……”战智湛顺嘴说道。
“唉……现在说起来啥都晚了,本来组织上正在考虑我转业的事儿,现在我又违反纪律被俘,回去后还指不定咋样呢。……”魏道媛叹了口气,忧心忡忡的说道。
“也没啥了不起的。……后来呢?……”战智湛知道自己的话勾起了魏道媛的不愉快。
“我警惕起来,喝问他们是干什么的,边吆喝,边去掏手枪。我的枪里压着一匣子弹,我本能地把枪抓在手里,胆子就大了。……”魏道媛说着,往战智湛身上靠了靠。
“嗯……距离足够远,你的手里有枪,他们抓到你不大容易。……”战智湛点了点头。
“一个‘三角脸’的汉子操着生硬的汉语说道‘噢……是大军同志呀,我们是附近木洞寨的。……’另一个家伙嘻皮笑脸地朝前移动。我的身后是溪水,没有退路。面前两个陌生人的出现使我感觉到了危险。……此刻,我试图沿来路后退,但另一个‘苦瓜脸’的汉子已堵住了去路。我的脑子里‘嗡’地响了一下,不由有些发慌。糟糕,这两个人肯定是越南‘猴子’特工队的,他们怎么摸过来的,居然深入到了这么远的地方?我们离前线有几十公里呀!……时间不容许我多想,我的手指朝扳机扣去。即使打不死敌人,也会给医院报警。然而,多么悲哀呀,我忘记了打开保险,枪没有响!……当时我还没有琢磨出枪不响的原因,两个越南‘猴子’已经冲到我面前,拦腰把我抱住。我用枪狠命砸他们的脸、头、嘴。可是,他们根本不予理会,只是用力把我按倒在地。……我拼命朝溪水里滚,‘三角脸’死命按住我不放,‘苦瓜脸’则缴下了我手中的枪。……”魏道媛呼吸急促,想起了那耻辱的一幕。
“这俩越南‘猴子’胆儿够肥的!后来呢?……”战智湛为了让魏道媛放松点,插话道。
“可不咋的!……”魏道媛接着说道:“我拼命挣扎,刚要叫喊,‘苦瓜脸’抓起溪边的污泥塞进我的嘴里。我感到泥沙糊住了鼻孔,淤住了喉咙,憋得满脸通红,但我的脚仍在乱踢乱蹬。‘三角脸’把我摁翻在地,双手反剪到背后,捆上了绳子,我的眼睛被蒙上了。……”
战智湛边听着魏道媛讲述被俘的经过,边警惕的倾听着周围的动静。战智湛不由得想起了忘记听谁说过,非洲有一种世界上最小的猫,叫做“黑脚猫”。巴掌大的“黑脚猫”极其凶狠,它们有超强的夜视能力和敏锐的听觉功能,用自己凶残的性格和狩猎能力,被世人誉为最致命的猫咪。“黑脚猫”为了捕猎,可以一夜行走三十二公里寻觅猎物。据说“黑脚猫”常用的一种捕猎方法叫做“趁乱捕猎法”,就是在草丛中快速来回穿过,让藏身于草丛中的各种小型猎物受到惊吓,而到处乱窜。这时候,“黑脚猫”就有机会发现猎物,并一举制服。
战智湛心中暗想道:“‘乖乖隆嘚咚,猪油炒大葱!’……边防七团侦察排的?他们的速度咋这么快,居然抢到自己的前面找到了‘鵟鹰’和‘蛇雕’、‘苍鹰’三位烈士的遗体?……难到他们是传说中的非洲‘黑脚猫’咋的!……”
暗夜在越北的丛林中穿行极为困难,战智湛还得不时地搜索越南“猴子”留下的踪迹。二十多公里的疾行,直到天快亮了,战智湛和魏道媛这才走出了丛林,走进了一片开阔地,这里树林逐渐稀疏,前面出现了茂密的白毛草和一大块平地。战智湛拿出“ZBZ-80式”指北针和地图,确认了自己的位置。这里是越南“猴子”比老一带,位于越南“猴子”“6号”高地的东南方向大约二公里处。再有三四公里就是边境了,就要到家了,回家的感觉真好!
战智湛和魏道媛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激动起来。激动之余,一丝不安涌上战智湛的心头,组织上不知道会怎么处理自己和魏道媛。尤其是魏道媛,叛徒家属加上战俘的身份,在那个尚有“火红的年代”余热的年代,“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罪名不大也不小。果然,战智湛和魏道媛回国后,魏道媛立即被东部“前指”保卫部门隔离审查,审查一结束,立即被遣送回原籍,战智湛和魏道媛失去了联系。直到战智湛忍无可忍,愤然“闹上”总部南宁工作站姜站长的办公室的大门,这才知道了魏道媛的下落。
魏道媛的命运多舛。回到哈尔滨后,没有单位敢于接收她。但魏道媛也不愿意连累父母和妹妹,就自己在外租了一个房子,在道里的透笼市场摆了个小摊养活自己和儿子小玄成。战智湛知道后又愤然“闹上”总部,把曾宪春曾二哥家闹得鸡飞狗跳。迫于无奈,在曾家二嫂的“强力”干预下,曾二哥无可奈何的亲自出面,把魏道媛安排到了哈尔滨的311医院。
魏道媛虽然“归队”,重新开始了自己热爱的“救死扶伤”事业,但她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考取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硕博连读”研究生,二十年后成为著名的心血管专家。
2. 沂蒙红嫂救红军是哪一集
第二十三集。
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是《沂蒙山》的第二十三集。明德英用自已的奶水救过负伤的战士的生命,所以称沂蒙红嫂第一人。
《沂蒙》是山东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临沂市委宣传部及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共同出品的电视剧,由管虎执导,迟蓬、孟霞、马少骅及王艺禅共同主演。该剧该剧以主人公于宝珍一家人的经历为主线,反映了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3. 祖秀莲的微电影沂蒙红嫂《祖秀莲》公映
齐鲁网2014年6月9日讯(通讯员 李成臻)由沂水县委组织部、沂水县委党校等联合拍摄的微电影沂蒙红嫂《祖秀莲》近日公映。这对提高全县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提高党校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生动教材,为沂水县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年初,针对沂水县红色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沂水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决定拍摄一部弘扬沂蒙精神的电影,并将其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新颖教材。经仔细斟酌,电影最终定名为《祖秀莲》。二三月份,校领导会同组织部等部门紧锣密鼓的筹备电影的剧本、演员、装备等工作,四月份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开始拍摄,历时近一个月,于四月底杀青。该片主要讲述了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红嫂祖秀莲冒着生命危险救护伤病员郭伍士,郭伍士复员后回到沂蒙山区奉养祖秀莲终老的感人故事。广大党员干部观看此片后,深受触动,深受教育,纷纷表示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自身工作实际,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展现自身良好形象,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 有个电影叫什么有很多女孩子肩扛木板桥让抗战队同过,是什么电影还有那时候没粮食吃,还要炕烙饼支援
看看是不是《沂蒙六姐妹》
剧情介绍
巍巍沂蒙山耸立起无私奉献的丰碑,滔滔沂河水诉不尽沂蒙儿女对党的无限忠诚。
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夕,沂蒙山的烟庄举办了一个特殊婚礼,嫂子春英抱着公鸡替当兵的小叔子拜堂娶了月芬。妇救会长兰花带领村里仅有的妇女和老人忙着一项艰巨的支前任务,两、三天内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马草和二百双军鞋。春英一家为摊煎饼熬了两个通宵;童养媳黑燕为做军鞋挨了婆婆的打;秀秀在六纵当兵的哥哥大壮请假回来探望生病的娘,结果中了爹的计被锁在地窖。黑燕召集小鹤、秀秀、月芬要点燃自家的场院屋,用“调虎离山”计救大壮
战事又紧,新的支前任务派了下来,可是公粮一时半会运不到,于是乡亲们四处筹粮。月芬赶了几十里山路回娘家借粮,恰与正在奔赴前线又素未谋面的丈夫擦肩而过,成了终身的遗憾……
孟良崮战役[1] 打响了,兰花带领姐妹们组成的支前队伍奔赴前线。她们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她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线桥”,使部队及时奔赴战场……
沂蒙红嫂们用她们的勇敢、坚毅、无私奉献,诠释了感动中国的沂蒙精神。
5. 沂蒙影视基地在哪儿
沂蒙影视基地,位于著名的沂蒙山革命老区,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因为拍摄为共和国60周年献礼的长篇历史电视剧《沂蒙》而设立是在原有村落的自然风貌基础上稍加修饰而建立的红色影视基地,又称山村好莱坞,先后有电视剧《沂蒙》《沂蒙六姐妹》《沂蒙英雄》《地道英雄》《娘》电影《斗牛》《岛城风云》在此拍摄里 .
曾不为外人所知,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桥以及残破的老石屋、茅草屋。自从在这里拍出了《沂蒙》、《沂蒙六姐妹》、《斗牛》、《沂蒙英雄》等多部影视剧后,这个偏僻的山村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更随着电视剧《沂蒙》在央视的热播,以及在山东卫视和临沂新闻综合频道的隆重推出,聚集了无数关注的目光!尤其电影《斗牛》的主演黄渤先生荣获台湾金马奖影帝后更是将我们沂蒙山的一个小山村宣传了出去,这就是地处沂蒙山腹地的马牧池乡常山庄村。
马牧乡常山庄村,一个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处处保持着战争年代历史风貌的小山村。这里仍保留着的古朴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石板桥以及残垣断壁式的老石屋、茅草屋,脑海里浮现的便是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村貌。 近日,临沂市委宣传部组织多家网络媒体采访《沂蒙》影视拍摄基地。采访中看到,拍摄基地已经修建了地主大院、李家大院、日本宪兵司令部、据点炮楼等景点。2008年大型电视连续剧《真心英雄》、《地道英雄》、《沂蒙六姐妹》、《娘》等影视剧在这里拍摄,为该基地又留下许多有价值的红色旅游景点。同时,随着《沂蒙》等大型电视连续剧在建国60周年之际的热播,这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沂蒙古村落”现在正成为红色影视拍摄和红色旅游的首选地。
沂南县目前正对这一资源进行高标准规划和包装,开发建设《沂蒙》影视拍摄基地旅游区。按照规划,下一步将修建引景区(大门、长廊、停车场等)、综合服务区(酒店、旅馆等)、抗日山村、沂州影城、常山古寨、沂蒙水苑、欢乐农庄等景区,其中在抗日山村中,主要建设影视街、红军街、抗日街、支前街、民俗街等各具特色的景点。目前,该项目开发的主体规划已经确定,相关基础建设工作也已经全面展开。
沂南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是党的活动历史在沂蒙山区最早的县份之一。原山东省委书记高克亭曾经说过:“山东的中心在沂蒙,沂蒙的中心在沂南,沂南的中心在常山(今沂南县马牧池乡)。”党政军领导机关较长时间驻在这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罗荣桓、徐向前、粟裕和190多位解放军高级将领,都曾在这里战斗过、工作过,境内发生了九子峰战斗、留田突围、大青山战斗、孟良崮战役等上百次战斗,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在这块奉献的热土上,涌现出了“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红嫂”明德英,“火线桥”队长李桂芳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尤其是沂蒙红嫂明德英的事迹,成为军民鱼水情的千古绝唱,先后推出了电影、芭蕾舞剧等影视作品,教育影响了几代人,“沂蒙红嫂”更成为沂蒙人民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集体称谓。
这里就是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至今仍保留着战争年代历史风貌的小山村、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 如今,这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村变成了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被誉为中国“山村好莱坞”、 “中华红色堡垒第一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观光旅游……
6. 沂蒙红嫂的概述
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她们就是沂蒙红嫂。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红嫂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到了耄耋之年,但她们身上的那种红嫂精神,通过她们的子女以及她们抚养过的革命后代,延续传承,从沂蒙山区走向全中国,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牺牲奉献、报效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7. 沂蒙红嫂的介绍
在战争年代,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她们就是沂蒙红嫂。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年的红嫂有的已经故去,有的到了耄耋之年,但她们身上的那种红嫂精神,通过她们的子女以及她们抚养过的革命后代,延续传承,从沂蒙山区走向全中国,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牺牲奉献、报效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
8. 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沂蒙红嫂俺的娘》观后感
蒙山高,沂水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儒家文化的浸润熏陶,使得沂蒙这片红色热土上诞生了“沂蒙红嫂”这一名垂青史的群体。
影片《沂蒙红嫂俺的娘》以纪实文学为蓝本,以有着“沂蒙母亲”之誉的王换于老人为原型,将若干“沂蒙红嫂”的典型事迹进行了艺术加工,将我们带回了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年代。因为取材真实,加之老艺术家和演员们的倾情演绎,党和人民群众血乳交融的真挚情感在影片中得到完美展现。
影片中,爷爷、哑巴、整村的村民甚至是良心未泯的日军翻译官为掩护革命后代而遇难,同样的,大山、陈委员和整连的战士为掩护群众撤退而壮烈牺牲。前赴后继,小山、太平、妮子、娟子等人又先后加入革命队伍,继续经历着血与火的考验,其中又有部分人为了祖国和人民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为党的事业发展壮大提供了生生不息的力量,是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坚定基石。
百年大党,从南湖红船启航,经风历雨,砥砺前行,一路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毛泽东主席曾经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的党才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步步走向康庄大道。
以影片主人公为例:全家人投身革命,儿女俱都参军,大儿更是为国捐躯……什么力量才会促使这一家人如此坚定果敢?这是因为我们的党来自于人民群众,党的根基和血脉深扎于人民群众之中,党与人民群众始终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啊!就如同鱼离不开水、水眷恋着鱼……
影片中有两处对白尤为感人,一为婆媳之间关于母亲是否疼爱自己孩子的讨论,一为母亲对于生与死的感性认识。没有高大上的理论铺垫,有的是平头百姓最朴实无华的人生观,听来却让人分外动容:“八路军为咱打鬼子,咱得给人看孩子”。而到了自己身上,便成了“最后一个亲骨肉,送他上战场”。
据史料记载,1939年—1948年十年间,王换于老人创办的战时托儿所共抚育党政军子弟86人,全都毫发无损的移交给部队。很难想象,在当时物资极度匮乏的战争环境中,还要随时应对鬼子汉奸突如其来的扫荡,她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创造这一奇迹的。而她自己,先后有4名孙子因长期吃野菜导致营养不良或者是得病未得到及时医治而夭折,这对老人和家人又是怎样的一种打击啊。但她始终无怨无悔,与儿媳悉心照料孩子,舍命掩护救治八路军伤员,她是当之无愧的“沂蒙红嫂俺的娘”。
红色政权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常怀感恩之心,时刻铭记那些为共和国成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他们当中,许多感人事迹因为种种原因而湮没于历史长河,很多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也许,这些对他们而言都不重要,生死无惧,不为功名利禄,只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甚至是那一个朴实的念头。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时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史为鉴对照“窑洞之问”“耿飙之问”保持自我革命常态化,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历史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我们无法忘记也不能忘记无数有名的无名的钱学森们、王进喜们、王换于们、董存瑞们……正是由于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擎起了共和国的一片天,才能让今天的我们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阔步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犹在耳畔。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嫂精神,牢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开新局。与人民群众一道,共同精心守护好那一泓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这是新时代每一名共产党人的应有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