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英雄儿女》主要讲的是什么
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团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勇敢作战。刚从医院回部队的战士王成要求参战,并拿出父亲鼓励他杀敌立功的来信给张团长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战友王复标的儿子。在战斗中王成英勇奋战,壮烈牺牲。
在全军开展向王成学习的运动中,王文清认出该军文工团员、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原来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妻子被敌人杀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复标收养了他的女儿王芳,此后双方失去了联系。
王文清没有立即与王芳相认,而是帮助她完成歌颂王成的创作任务,并鼓励她以实际行动向哥哥学习。后来,当王芳在阵地上为炊事员演出时,敌机突然来袭,她为掩护炊事员而受伤了,被送回国医治。一个月后,王复标参加慰问团赴朝慰问,王芳也伤愈归队,三人在前线团圆。王复标将真情告诉王芳,两位父亲都勉励王芳向哥哥学习,当好革命接班人。
(1)1990新英雄儿女在线电影英雄扩展阅读:
一、创作背景
1953年,23军《战地报》记者洪炉在了解到蒋庆泉的事迹后,写成了通讯《顽强的声音》,但因为蒋庆泉后被俘虏而未能发表,同年7月,洪炉根据未能发表的《顽强的声音》揉合于树昌的事迹写成了《向我开炮》。
与洪炉相熟的总政文化部编剧毛烽,在创作电影《英雄儿女》时用“向我开炮”的情节突出了本是配角的王成,并根据另一位烈士杨根思的事迹设计了王成手持爆破筒扑向敌人的壮烈结局。
二、人物原型
1、王成
蒋庆泉,是辽宁锦州松山新区大岭村人,20岁时参加了解放军,成为了一名步行机员。他的岗位非常重要,在战场上,他通过步行机呼叫指挥所,调动炮兵,对敌人实施炮火覆盖。
2、王芳
解秀梅,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202师政治部文工队的队员,她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女战士。
2. 英雄儿女高清电影
《英雄儿女》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I6NhgP2hljmr_iErNjw16g
该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3. 谁知道李赛凤的所有电影作品
电影作品:
《交叉零蛋》1981
《新蜀山剑侠》(蜀山)1981 饰演 小仙女
《五福星》 1982 客串
《夏日福星》 1983 客串
《波牛》1983 饰演 孙小凤
《威龙猛探》 1985 饰演 Soo Ling
《僵尸先生》 1985 饰演 任婷婷
《时来运转》 1985 客串 女演员
《僵尸先生(2)僵尸家族》 1986 饰演 药铺老板之女
《天使行动(1)》 1986 主演 天使2号阿Moon
《天使行动(2)火凤狂龙》1987 主演 天使2号阿Moon
《天使行动(3)魔女末日》 1988 主演 天使2号阿Moon
《尽诉心中情》1988 主演 砰砰
《杀手天使》1989 主演 蓝天使尤丽
《金牌师姐》 1989 主演 特警Mona
《赤色大风暴》(平凡英雄)1989 主演 特警队督察阿Moon
《猎魔群英》 1989 主演 毒枭韩山之女
《初到贵境》(新英雄儿女)1990 主演 小凤
《猛鬼戏班之水玲珑》 1990 主演 水玲珑
《卫斯理之霸王卸甲》 (龙脉传奇)1990 主演 王安娜
《夜魔先生》 1990 主演 柴华娃
《秃鹰档案》(出位) 1990 主演 黄玫瑰
《表姐当家》(干妈难当)1991 友情出演 警察乌小凤(绰号杀手凤)
《梦醒血未停》 1991 主演 杀手银狐
《新龙争虎斗》 1991 主演 小凤火拼金三角剧照(5张)
《天使特警》(野战神风) 1991 主演 国际刑警李卓敏
《火种》 1991 主演 文彩蝶
《霸王花(4)重出江湖》(霸王花对霸王花)1992 主演 霸王花的李队长Madam Lee
《霸海红英》1992 主演 小凤
《警网雄风》(卧底杀手)1992 主演 警察高智玲
《侠圣》 (偷神家族)1992 主演
《妙探双娇》 1993 主演 警察李文凤
《天使狂龙》1993 主演 警察小凤
《92末路狂花》(新辣手狂花) 1993 主演 警察阿美
《金三角群英会》(火拼金三角)1993 主演 缉毒联盟特工阿Moon
《小鬼奇兵》 1995 主演 李梦丽
《助念新星》 2007 主演
电视剧作品:
《大地恩情之家在珠江》(香港) 李赛凤、岳华、刘志荣、江伟
《魅力九龙塘》(香港) 李赛凤、刘志荣
《醉拳王无忌》(一、二辑)(香港) 李赛凤、吴刚
《洋葱花》 (香港)李赛凤、何家劲
《仙女多情》(香港亚洲)李赛凤、林国雄、叶玉萍
《阿Sir阿Sir》(香港)李赛凤、刘家杰
《我要高飞》(香港)李赛凤、莫少聪
《大控诉》(香港)李赛凤、 王钟、秦沛、李影
《我爱美人鱼》(香港亚洲)李赛凤、 何家劲、王小凤、鲁振顺
《济公》(香港亚洲)李赛凤、林国雄
《香江岁月》(香港电视)李赛凤、 梁家辉、鲍起静、米雪、柯俊雄 蜀山
《左邻右里》(香港电视)李赛凤、卢业媚
《越女剑》(香港亚洲)李赛凤、 岳华、斑斑、汤镇宗
《霸王花》(台湾华视)李赛凤、萧蔷、孙兴、林瑞阳
《南拳北腿》(香港无线)李赛凤、 樊少皇 、梁小冰
《中华大丈夫》(香港亚洲)李赛凤、 赵文卓
4. 英雄儿女演员表
刘世龙,田方,周文彬,赵国瑞,郭振清,浦克,刘效国,赵文瑜,任颐,王延盛,柏瑞桐,王宝顺,李万城,赵宝华等等。
《英雄儿女》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出品的一部战争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
影片了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剧情介绍:
电影《英雄儿女》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刚从医院回部队的战士王成要求参战,并拿出父亲鼓励他杀敌立功的来信给张团长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战友王复标的儿子。在战斗中王成英勇奋战,壮烈牺牲。
在全军开展向王成学习的运动中,王文清认出该军文工团员、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后来,当王芳在阵地上为炊事员演出时,敌机突然来袭,她为掩护炊事员而负伤,被送回祖国医治。
一个月后,王复标参加慰问团赴朝慰问,王芳也伤愈归队,三人在前线团圆。王复标真情告诉王芳,两位父亲都勉励王芳向哥哥学习,当好革命接班人。
5. 经典电影《英雄儿女》幕后的故事
最近看到一些消息称,近期将有一批“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密集播映。
欣喜、期待之余,笔者“杞人忧天”,不免有些莫名其妙的担忧。
“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相信许多朋友都看过电影《英雄儿女》,许多年间,这部电影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一首《英雄赞歌》唱遍大江南北,在几代人的心灵上都烙下了深深的烙印。
如今的影视剧创作者还能再创奇迹,拍出《英雄儿女》那样的传世之作吗?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英雄儿女》拍摄于1963年,期间曾经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剧本是怎么“炼成”的
剧本乃“一剧之本”,《英雄儿女》剧本改编自中国当代大文豪巴金先生的小说《团圆》。
抗美援朝炮声隆隆,1952年、1958年,巴金曾经两赴朝鲜慰问、采访。
在朝鲜,中国人民志愿军某团六连的事迹最令他难以忘怀,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支部队,他曾在这个部队生活过两个月。
“开城保卫战”打到最激烈的时候,志愿军阵地最后只剩下了六连副指导员赵先友和通信员刘顺武。
当大批美国兵冲上阵地时,赵先友果断地举起手里的步话机,大声向上级报告:“敌人i冲上来了,不要管我们,快向我们开炮!向我们开炮!开炮! ”
六连所在团的团长叫张振川,后来曾任河北省军区司令员。
在望远镜中,张振川清楚地看到两位勇士在火海中与敌人拼杀的身影。
“团长,敌人上来啦,开炮打吧”。
张振川再次听到步话机里赵先友嘶哑的声音。
张振川一咬牙,眼含热泪,发出了开炮的命令。
阵地夺回了,可赵先友和刘顺武都已壮烈牺牲。
回到上海后,巴金始终忘不了六连的壮烈故事,一直有依据这个题材进行创作的想法。
但是,巴金先生始终下不了笔,他想重新演绎六连的故事,让六连的故事更丰满、更感人。
经过六七年的酝酿,巴金先生终于写成了一部篇幅不太长,却带有传奇色彩的小说-《团圆》。
电影《英雄儿女》剧照
《团圆》描述的是志愿军王文清政委与女儿王芳在上海失联、在朝鲜战场意外重逢的故事。
长影把任务交给了刚拍完《平原游击队》的著名导演武兆堤。
把小说改编成剧本,这个任务由谁来担当?
武兆堤马上想起了抗大同学毛峰。
毛峰当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将军的秘书。
他担任过志愿军政治部秘书,在朝鲜呆了五年多,熟悉朝鲜,熟悉志愿军官兵,文字功夫也很是了得。
可是,毛峰在电话那头一口回绝了武兆堤的邀请:“你让我写个报告什么的还行,可是我哪里会编电影剧本啊?”
武兆堤说:“我还就认定你了,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我明天就来北京,咱们当面谈。”
说完,武兆堤不由分说挂了电话。
第二天,武兆堤果然从长春连夜赶到了北京。
看完巴金的小说《团圆》后,毛峰不再推辞,在傅钟将军支持下,他接受了改编剧本这个陌生而艰巨的任务。
经过反复商讨,毛峰决定将“王成”这个角色的戏份加大,使他成为贯穿全剧的一个重要角色。
在巴金的小说《团圆》中,“王成”在战斗中牺牲了,至于他是怎么牺牲的,小说着墨不多。
武兆堤和毛峰绞尽脑汁,最后与巴金先生取得了联系,希望巴金先生能够给予点拨。
巴金先生一下子就想起了六连的故事,想起了赵先友、刘顺武。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于是,“王成”成为赵先友、刘顺武的化身,在电影中喊出了那句感动了无数中国人的悲壮口号-“向我开炮!”
28天后,武兆堤和毛峰完成了题名为《英雄儿女》的剧本。
物色演员之-王芳,你在那里?
剧本“大功告成”,武兆堤开始物色“王芳”的扮演者。
毛峰轻车熟路,带着武兆堤走遍总政、空政、海政、铁道兵、工程兵等歌舞团,就是没有挑选到合适扮演“王芳”的女演员。
就在武兆堤着急上火之际,他的好朋友谢晋突然来了消息。
谢晋兴奋地告诉武兆堤:我找到“王芳”了!
原来,那一天中午,谢晋去电影学院办事,出学院门时,与一位长相酷似田华的年轻姑娘打了个照面,擦肩而过。
就这一个照面,把谢晋给乐坏了:这姑娘不正是“王芳”吗?
当天下午,谢晋拉着武兆堤和毛峰再度去了电影学院。
谢晋当时一高兴,居然忘了问那位姑娘的名字,于是,他们三个人只能挨个屋子找“王芳”。
三个人终于找到那位姑娘,武兆堤和毛峰都一致认定:她就是大家心目中的“王芳”。
这位姑娘名叫刘尚娴,老家在上海,刚从电影学院毕业。
因为长得酷似著名演员田华,所以,著名导演金山选中了刘尚娴,让她当田华的替身。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武兆堤他们找到刘尚娴时,她正在曹禺的话剧《北京人》中演一个小角色。
武兆堤、毛峰和谢晋接连四天去观看演出,对刘尚娴的演出功力、气质、外形都表示了满意。
就这样,“王芳”找到了,武兆堤稍稍松了口气。
接下来,武兆堤开始对刘尚娴进行了密集的“培训、锤炼”。
电影中有一个精彩片段,剧中人物“王芳”在前沿慰问炊事班,她给战士们唱了一段京韵大鼓。
武兆堤特意请来著名京韵大鼓艺术家魏喜奎,请她亲自教刘尚娴。
一段曲子,几个打鼓动作,刘尚娴整整学了一个多月,直到魏喜奎大师叫“好”为止。
武兆堤还请来舞蹈家专门教刘尚娴跳朝鲜舞,几天后,刘尚娴就学会了朝鲜舞,跳得有模有样。
刘尚娴最终没有让武兆堤、毛峰和谢晋失望,在电影《英雄儿女》中,她出色地演绎了“王芳”的形象。
不过,因为扮演了“王芳”,刘尚娴就成了“永远的王芳”,后来,不管她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都很难突破“王芳”这个角色……
即便如此,一个演员,出演了一个让人回味无穷、堪称完美的角色,此生足矣。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物色演员之-谁来演“王成”
“王成”的扮演者由武兆堤直接选定,他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青年演员刘世龙。
包括毛峰、谢晋在内的许多人都表示反对,大家都认为,刘世龙与印象中的英雄“王成”对不上号。
确实,刘世龙个头不高,身材不够魁梧,长相也不出众。
可是,武兆堤看上了刘世龙的经历,他在抗战时期就参加了新四军,上过战场,经历过枪林弹雨。
他脸膛黑红,四肢粗壮,腰杆笔挺,一身的“兵味儿”。
武兆堤还看上了他的性格坚毅、不知疲倦。
最后,武兆堤力排众议,坚持让刘世龙饰演了“王成”。
刘世龙也没有辜负导演的期待,在拍摄王成在战火中牺牲的那场戏时,刘世龙的眉毛和鬓发都被大火烧着了,胳膊也被烧伤。
但是,刘世龙一声不吭,硬是咬着牙完成了拍摄。
牌桌上诞生的《英雄赞歌》
《英雄赞歌》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歌,“作曲”是冼星海的高徒,人民音乐家刘炽,他曾经创作了《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作词”是公木,他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和《东方红》词作者。
刘炽为《英雄赞歌》谱曲还有一个小趣事。
拿到公木写好的歌词后,刘炽一时找不到创作灵感,于是,他叫来几个朋友打扑克牌,换换脑子。
打着打着,刘炽突然站了起来,把牌往桌上一扔,飞也似地跑回房间。
“牌友们”不知所以,只好悻悻而回。
刘炽则锁上房门,挂上“免打扰”牌,一气呵成写出了《英雄赞歌》的曲谱。
歌曲激情澎湃、热情奔放,催人奋进,这首歌曲的原唱是空政著名歌唱家张映哲。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解放军抽出一个团“协拍”电影,趣事、笑话“一箩筐”。
武兆堤选中了辽宁本溪的山区为外景点。
驻守在这里的沈阳军区190师某团有幸接受了协助长影拍片的任务。
电影里所有的武器装备、车辆人员全部由这支机械化师的英雄部队提供。
穆大法团长亲自带领部队参加拍摄任务。
战士们都是第一次充当“群众演员”,他们既开心又紧张,更因为不懂“演戏”而闹出了不少笑话。
《英雄儿女》中,“王成”独自迎战敌人,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的片段最为惊天动地。
所以,在拍摄这个片段时,武兆堤特别用心,开拍前,他对“群众演员”进行了严格的培训。
但是,实拍时,由解放军战士扮演的美国兵仍然洋相百出,把武兆堤气得够呛。
武兆堤这样对扮演美国兵的战士们说:王成开枪后,你们该倒下的倒下,该后退的就后退,该“死”的“死”,不要搞乱了!
可是,到了实拍时,王成刚打了一枪,“美国兵”们就成片倒了下去。
武兆堤只能大喊:“停!王成的枪没这么厉害!”
重拍时,又有了新问题。
一名“美国兵”明明已经被击毙,可他的肚子还在那里一起一伏;
一位“负伤”的“美国兵”更离谱,看着前者起起伏伏的肚子,在那里憋不住地发笑。
武兆堤只能再次“停拍”。
整个拍摄过程中,解放军“群众演员”虽然没那么专业,但是他们守纪律、听指挥,武兆堤对此非常满意。
另外,因为电影中有大量战斗场面,所以,解放军“群众演员”的专业优势就充分显现出来了。
经过三个月紧张拍摄,电影《英雄儿女》终于封镜。
《英雄儿女》在全国放映后,立即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日理万机的周总理也几次抽出时间,观看了这部影片。
电影《英雄儿女》经典画面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但愿当今的艺人们能够尊重 历史 ,创作出更多像《英雄儿女》这样优秀的文艺作品,相信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期望!
最后,让我们向英雄们致敬!
6. 关于电影《英雄儿女》
电影《英雄儿女》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团在坚守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勇敢作战。刚从医院回部队的战士王成要求参战,并拿出父亲鼓励他杀敌立功的来信给张团长和王文清政委看,王文清始知王成就是自己的老战友王复标的儿子。在战斗中王成英勇奋战,壮烈牺牲。在全军开展向王成学习的运动中,王文清认出该军文工团员、王成的妹妹王芳就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原来十八年前,王文清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妻子被敌人杀害,不久他也被捕,老工人王复标收养了他的女儿王芳,此后双方失去了联系。王文清没有立即与王芳相认,而是帮助她完成歌颂王成的创作任务,并鼓励她以实际行动向哥哥学习。后来,当王芳在阵地上为炊事员演出时,敌机突然来袭,她为掩护炊事员而负伤,被送回祖国医治。一个月后,王复标参加慰问团赴朝慰问,王芳也伤愈归队,三人在前线团圆。王复标将真情告诉王芳,两位父亲都勉励王芳向哥哥学习,当好革命接班人。
7. 电影英雄儿女
《英雄儿女》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Gh7oXOdTIZfeUq1LoWe9mQ
该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8. 英雄儿女电视剧演员表
新英雄儿女 新英雄儿女 (1990)
导演: 刘家勇
编剧: 刘家勇 / 杜励智
主演: 钱小豪 / 黄子扬 / 成龙 / 李家声 / 李赛凤/ 刘家良
类型: 动作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1990-10-05
片长: 88 分钟
又名: 初到贵境
9. 求英雄儿女电影资源
《 英雄儿女》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G1i4qTlPqfkZOi6ESVdQzw
《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出品的一部战争片。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该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10. 经典电影《英雄儿女》
2020年10月19日,是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日,这些日子很多关于那场战争的老电影,接二连三在电视上放映,还有新拍摄电影在电影院里放映。
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我还是差不多49年前的1970年在朝阳半拉山修造厂的礼堂里看到的,那个时期对电影有段顺口溜“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搂搂抱抱,中国电影新闻简报”,中国开始闭关锁国,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和苏修的的电影一律看不到了,只有顺口溜里的几个国家电影接二连三地在大银幕上放映,另外就是那几部样板戏翻来覆去地放映,那时没人知道电视是什么东西。听个电影录音剪辑就觉得精神食粮了。而飞机大炮和哭哭笑笑搂搂抱抱的电影看腻的时候,突然几部国产的战争电影和反特片放映,令人感到很欣喜,而记得第一部看到的就是我至今喜欢看的《英雄儿女》,这部电影和在此之前看过和后来看过的电影情节有些不同,感觉电影的开始部分就进入了高潮,前面一点点铺垫,就进入了战争状态,然后是平铺直叙的故事展开,小的时候看电影,就喜欢看打仗,对于后续的 情感 戏,感觉没有前面那么激烈精彩,看到最后虽然也是志愿军大进攻,但是觉得不过瘾,下面就是几十年来看这部电影的感受。
电影的开始,很多人遇到空袭,大家纷纷躲避,在一个小河边,主人公王成和妹妹王芳,在小树下躲避轰炸时偶遇,王芳回头露出那张甜美可爱清秀的脸庞,小的时候看到就感觉她真是女神,当时就觉得这个王芳真是太漂亮了,黑白电影但掩饰不了她那美丽的脸庞,虽然我是七岁男孩子,那张转过身来露出美丽微笑的笑脸,令我终生难忘,王政委的吉普车在公路上,遇到敌人轰炸机炸下的弹坑,车过不去,很多朝鲜妇女头顶石头将弹坑填平,第一次了解到朝鲜人经常头顶物件,后来在丹东鸭绿江边,看到现实中的朝鲜妇女,真是一个装满白菜硕大的盆,也是顶在脑袋上步行运输,朝鲜老大爷招呼众人将吉普车抬过了弹坑,在此期间王政委见到了王成,聊起家事,得知他的父亲王福标是上海的老工人,曾经是他的地下党战友。
到了前线,本来王成有伤不能上前线,正在郁闷时,看到大部队向前线开拔,一位战友招呼王成,王成拿起枪跟上大部队,冲上前线,可能是看的电影剪辑版本不同,后来再看这段似乎就没有了,感觉最初的版本很淳朴真实,大部队进发时,王芳等文工队员,在路边为战士们打竹板鼓劲的镜头也是经典镜头。
王成上了前线,指挥官指挥他去守无名高地,他到了无名高地,只有一位奄奄一息的战友交待他阵地的情况,王成一人坚守阵地,将很多武器弹药归集在一起,自己背上步话机,和指挥所联系,以自己一人之力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指挥所里王政委和张团长急得团团转,一定要守住无名高地,话务员一次次呼喊“203、203,我是延安,我是延安,请回答”,版本不同,话语也不同,我记得最初的版本是“长江、长江,我是黄河、我是黄河,请回答”,对面传来王成的声音,“再近一点,再近一点,开炮”,再就是王成和敌人肉搏的声音,听着令人揪心,他最后对着步话机声嘶力竭地喊道“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那个英雄的镜头真是令人万分感动,最后他从敌人那里拽出一个爆破筒,拉开引信跃入到敌人的人群中,他手握爆破筒的形象,背后是霞光万丈,怒视前方,一跃而起,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镜头是那部电影的精彩瞬间,太感人太震撼了,小的时候认为正方人物一般都不能牺牲,还问大人王成牺牲了吗?看到后来王政委给王芳看照片时才确认,王成牺牲了。
王成牺牲之后的情节作为儿童看起来不过瘾,但是多次看才觉得这以后的每个情节都是那么令人难忘,尤其是那首激荡人心的《英雄赞歌》,至今唱起来或听起来仍令人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放到任何年代任何国家都是永不过时都适用,王芳上前线慰问炊事班,掩护炊事班战友受伤,后转移后方遇到敌机轰炸,朝鲜阿爸吉抬担架过河,被敌机扫射受伤,王政委和张团长两人站在山坳里,听到远处的炮声,述说家史,那是战争暂短的休闲时刻,还有军长和政委夜里谈话,不同剪辑不同故事,谈话中政委和军长建议自己的警卫员小刘可以上前线,小刘听高兴地从被窝里爬起来,直说太好了,但是有的版本这段也没有了,王城的父亲和慰问团到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当时第一次看到朝鲜族的头摇飘带舞,王福标看到王政委,两位老友在朝鲜前线重逢了,王芳伤愈回到前线,和父亲王福标见面,王福标正要和她说她的亲生父亲,她走到还以为是首长的王政委面前,“报告首长,王芳归队”父亲王福标向她介绍这是我经常和你提起的王文清,他是你亲生父亲,王芳一下激动地说不出来话,王政委走过来说“你不仅有个工人的爸爸,还有个革命的爸爸”,电影最后是志愿军大反攻,政委的警卫员小刘也冲向战场,在冲过铁丝网时自己奋不顾身趴在铁丝网上,战友们从他身上踏过冲向敌方。
上述就是这部电影的大概情节,可以说那时的演员演得真是出神入化,刘世龙扮演的王成,简直就是王成本人,一看就是一个英雄战士,感觉有点定式了,后来再看他的电影,总想着王成形象,《刘三姐》里的阿牛,怎么看不是那么回事,那部电影在《英雄儿女》之前拍摄的,而我看到的时候是70年代末期,老电影大放送年代,看到阿牛觉得没有王成帅,实际上文革前他主演的《鸿雁》里的邮递员,还是很真实好看的,里面方化扮演的老猎人形象特别令人感动,在爬雪山之前,告诉邮递员,“打猎的人,最不喜欢不听话的人,跟着我抓住我的皮带,一定不能放手”邮递员听他的话,在疾风口处也没松手,千辛万苦上了峰顶,将信送到收件人手里,那部片子里刘世龙演的特别自然活泼,将敬业的小邮递员演的似乎就是你身边的人似的,纪念刘的文章里好像都忘记了这部电影,就记得王成和阿牛。后来在李默然拍摄的反特片《熊迹》里仅仅扮演一个小配角,那部电影是根据真实苏联KGB在中国事件改编的,真实事件媒体进行了报道,还挺轰动的,实际上这种间谍活动无时无刻不发生,只是当时中苏关系不好,中国方面故意揭露苏联间谍活动,后来媒体还揭发KGB以男女关系问题,威胁中国驻苏使馆外交人员,想发展为KGB间谍,结果中国外交人员没有理会,直接汇报大使馆,苏联方面很丢脸。在那部电影里就觉得刘已经人到中年,没有了年轻时的帅气,后来再也没有什么有影响力的作品,偶尔春节晚会上露露面,让老观众怀怀旧,前两年去世了,他的王成战士形象,我的感觉大陆拍摄的电影里,至今尚未有超越者,曾经电影《小花》里哥哥的扮演者唐国强,感觉很多是在模仿前辈。
王芳的扮演者现在知道是谢晋大导演推荐给这部电影导演武兆堤的,在北京电影学院写进偶尔看到刘尚娴,感觉就是剧本里的王芳,武兆缇正在头疼这件事,先后试了几个演员,包括后来在电影里出演朝鲜姑娘配角的几个演员,都不十分满意,谢晋马上通知他,到北京电影学院千方百计找到了仅仅见过一面的刘尚娴,武兆堤也非常满意,刘一下成名,可惜没赶上好年代,1964年拍摄的这部电影,两年后就是文化大革命,刘失去了整整10年,没有电影可拍,再出来拍摄的《怒吼吧,黄河》张瑞芳主演,电影实在不值一提,如果赶上好时代好 社会 ,或许她会成为中国的奥黛丽.赫本,儿童时期她就是我的女神。
王政委的扮演者田方是这里最出彩的之一,他那坚毅的眼神,真是指挥员的做派,很有大将风度,对敌人充满仇恨,下命令用坚毅的语气“给我狠狠地打”,田方本在上海会成为赵丹、刘琼、蓝马式的大明星,但他早期就投身革命,去了解放区,后来一直负责文艺宣传工作,他的表演自然,没有一点当官的架子,气质非凡,他和刘尚娴都是上海人,气质中有着上海人独有的贵族气息,注意贵族气质不是指有些人那种拿腔作调,装逼高高在上的样子,因此看到他就感觉十分亲切,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烈火中永生》江姐扮演者于蓝的丈夫,他们合作的一部片子《革命家庭》,可惜他仅仅露了一两面,另外就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田壮壮的父亲,可惜这么一个大才子文革中被迫害致死,田壮壮回忆起自己离开北京即将上山下乡之前,到劳改农场看父亲的场景,找到地方,和看守说要见田方,看守不耐烦地说,等一下吧。田方出来,看到儿子,两人一开始默默无语,后来田方嘱咐自己的孩子,注意了以后就靠你自己了,见面时间不长,田方回去了,田壮壮坐在农场附近的马路边上抽了一个小时的烟,那时田壮壮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父亲的一句话“靠你自己了”,田壮壮到乡下修理地球,后回城上学,成为大导演,被冷冻不允许拍片,到解冻,觉得第五代导演没有发挥出他们身体内所有的才能,或许 社会 和时代限制吧,没有办法,田壮壮几年前翻拍炒民国费穆老电影《小城之春》冷饭,可以说是不咸不淡,毫无生气,去年还在《我和我的祖国》陈凯歌导演的那段电影里扮演蒙古老大爷,五个故事就不知道这个故事要说什么,田或许很有才华,但是可能发挥不出来,在陈凯歌电影里扮演角色,虽然他演得很好,但故事本身令人摸不着头脑。田方在《英雄儿女》电影拍摄过程中,对导演武兆堤和刘世龙、刘慧娴等青年演员帮助很大。真是一个长辈的姿态,二刘后来回忆田老的帮助真是太大了,受益匪浅。可惜了一代人。
张团长扮演者郭振清,最初是李向阳的扮演者,文革期间翻拍的《平原游击队》和他拍的相差不是一星半点,除了方化演得鬼子以外,没有一个演员值得称赞,再早就是《六号门》码头工人,文革中或许家庭出身好,没受多大影响,文革期间1972年年初上映的四部片子里的《艳阳天》,他扮演配角生产队长,后来在文革红片《决裂》里扮演那个大老粗校长,电影很荒唐,但他的出演还是很好的,那部片子最有名的是葛优他爸葛存壮的“马尾巴的功能”,后来又出演《车站》,感觉抄袭高仓健日本电影同名电影,在这部片子里,他演得很出色,感觉他出演万岁军38军长梁兴初应该最为合适,都是一脸大老粗的样子,现在也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了。
朝鲜老大爷阿爸吉的扮演者浦克在里面虽然戏不多,但很出彩,但了解浦克这个演员,感觉还是在《艳阳天》扮演的大反派马之悦的出演,觉得那部片子他演得真好,地主马小辫要杀肖长春,被他拦下,在猪圈里将刀藏了起来,看《艳阳天》时,当时痛恨马小辫这样的地主,后来杀了肖长春的儿子小石头,改革开放后揭示出来,所谓地富反坏右,都是人为地拉出等级,地主富农被迫害地走投无路,人被逼到墙角里,很多非理性的事情就会发生,曾经上小学时我们上学学的课本里的《刘文学》,当时上学时觉得刘文学真了不起,敢和地主搏斗被杀,地主罪该万死,实际情况是地主家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半夜出来偷点粮食,刘文学发现,要喊人,地主觉得自己被抓,未来就是无休止的批斗,家人一定不得好,就下死手掐死了刘文学,我在课本上插图上画了两个人的对话,同桌的缺心眼班长孙平站起来揭发我,似乎是阶级斗争新动向,郑老师过来看了看,觉得没多大问题,就说用橡皮擦了把,那个狗逼班长没有再放屁。
扮演老工人王福标是长影老演员周文彬,在此之前的《甲午风云》中,扮演贪生怕死的方伯谦,《党的女儿》里的国民党军官,也是老戏骨。还有那些话务员、参谋、朝鲜姑娘、大厨师的扮演者,有的就是一带而过,但演得都很精彩。
这里要提一下《英雄赞歌》的演唱者,当时你或许演职人员字幕里都没有她的名字,先后找了几个人演唱,找到张映哲,她也唱了多遍,后来自己说,我这就水平了,当时演员不图名不图利,就是组织交代任务完成就好,后来导演反复听,就觉得她的歌声最好听,电影就用她的了。
今年朝鲜战争硝烟散去60多年了,不管 历史 如何评价那场战争,我心目中《英雄儿女》这部电影永远是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