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哪些大家期盼的电影片段被无情的剪辑删除了
我们都知道,电影的时长一般一个半小时左右,有的可能短一些,有的也可能很长,像《银河补习班》、《复仇者联盟4》那样三个多小时的电影还是少之又少的。但一个电影的时长是不可能控制的那么好的,那就产生一个问题,就要尽量缩短一下时长就会使得一些镜头被剪掉。也有一些不雅的镜头,不能通过审核也被剪掉了。其实有些琐碎的镜头被剪掉就剪掉吧,但是有一些特别好的镜头也被无情的剪掉了,接下来我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些“被抛弃”了的的镜头。
⑵ 王大陆、魏大勋和彭昱畅他们三个人之间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我感觉王大陆、魏大勋和彭昱畅他们三个人是好兄弟,具体的感情从最近拍摄的《伟大的愿望》中就可以看出来。说起王大陆,我不得不提他的大嘴。有网友经常调侃“王大陆又吃孩子了”,他不担心损害自己的形象。毕竟,他的大嘴巴成了他的标志。他的嘴似乎也有魔力,不管他多酷多帅,和王菲合影时都忍不住张嘴。
看到这张照片,网友可以说是疯了。而这张照片也迅速衍生出各种有趣的表情包:“我经常不适合你,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沙雕。”不得不感叹的是,网友们的创意真的是无限的,但沙雕三兄弟一起真的成了大家幸福的源泉。其实他们三个不管是在剧情里,还是平时的生活中,都是满满的兄弟情。大家对他们三个的关系,还有什么要补充的,请到留言区里探讨探讨。
⑶ 小小的愿望翻拍的哪部韩国电影 小小的愿望讲了什么
《小小的愿望》在经历过撤档风波之后很快也要上映了,当时很多人都猜测这部电影之所以会撤出暑假档,是因为电影的内容有些敏感,不太适合孩子看所以就延期上映了。电影由彭昱畅、王大陆和魏大勋出演,这三个人都是人气很高的实力派演员,每个人的性格都特别幽默,他们三个凑到一起演电影让人想想就期待,所以电影延期上映很多网友还是等的很着急的。
《小小的愿望》讲述的是一个高中生高远突然患上了突发性肌肉萎缩症之后的故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做为他的好朋友徐浩和张正阳决定要帮助他完成这个心愿,电影的节奏和整体气氛还是比较欢乐的,虽然讲述的是绝症的故事,但传递的能量还是积极向上的,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也令人非常感动,只不过电影的内容稍微有一点限制级。
这部电影翻拍的是韩国的电影《伟大的愿望》,一开始这部电影也是叫这个名字的,但后来因为没能过审所以改名了,《伟大的愿望》这部电影在韩国上映的时候,口碑和票房都是不错的,而且内容也很有意思,因为是喜剧片成为烂片的风险也比较小,加上彭昱畅、魏大勋、王大陆三人的人气都特别高,演技也都还不错,《小小的愿望》上映之后的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
电影在原版故事的基础上还增添了不少的笑点,更是让观众们非常期待,最近几年翻拍的韩国电影票房都还不错,比如说《大人物》当时上映的时候就很有话题,大家对这部影片的评价也都很高,特别是包贝尔的赵公子都成了网红了,相信《小小的愿望》这部电影上映之后也能票房口碑双丰收。
⑷ 《小小的愿望》三个男孩子的表演谁更加触动你
我认为彭昱畅的表演更加触动我。《小小的愿望》改编自韩国的电影《伟大的愿望》,这部电影没有女主角,全程由彭昱畅、魏大勋和王大陆这三个大男生来演绎。剧中彭昱畅饰演的高远突然患上了绝症,在医生告知所剩时日不多的时候,他心中最后的愿望是想成为一个男人。而他的两个好兄弟徐浩和张正阳为了完成他的愿望,做出了很多努力。其实这部剧中最能触动我的是彭昱畅,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表现吧。
一、演技提升彭昱畅是个不怕吃苦的人,这个从《向往的生活》中就能看得出来。所以剧中高远坐在轮椅上被卡在沟里、在海边被兄弟不断拖走以及被兄弟扔进大海里的这些场景在观众眼里是非常搞笑的,但对于彭昱畅来说,在拍戏时要一遍一遍在喝着海水、一遍一遍被摔倒。后来在采访的时候他就说了其实在拍摄的时候是“蛮疼的”。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中彭昱畅饰演的高远还是很成功的,各位觉得这三个男孩的表演哪个更能让你触动呢?
⑸ 王大陆彭昱畅魏大勋三人一起演的电影是什么
该影片是《小小的愿望》。
《小小的愿望》是由田羽生执导,彭昱畅、王大陆、魏大勋主演的喜剧片,于2019年9月1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改编自韩国电影《伟大的愿望》,讲述了18岁的少年高远因患有绝症即将离世,死党徐浩与张正阳得知此噩耗后,决定帮他圆梦。三兄弟在圆梦过程中,遭遇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经历的故事。
影片争议
2019年9月9日,彭昱畅工作室通过微博发布严正声明,谴责电影该片片头字幕模糊演员排序违反合约,并声称已函告片方解除合同,但彭昱畅仍会自费出席片方安排的宣传和路演活动。
随后,制片方内蒙古恒业牧马人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电影官微发布声明就正片中模糊主演彭昱畅番位问题认错,并向彭昱畅、王大陆双方及粉丝致歉。
⑹ 电影《小小的愿望》,王大陆魏大勋不惜一切只为实现彭昱畅的愿望
《小小的愿望》是由彭昱畅、王大陆、魏大勋等主演的喜剧电影,从名字来看,感觉是一部催泪的 情感 片,但是影片却采用喜剧的方式来呈现三个高中男孩的兄弟情,使整部片子的 情感 渲染没有显得那么沉重,而 情感 的表达又能恰到好处。
影片主要讲述高远(彭昱畅),徐浩(王大陆),张正阳(魏大勋)三个男孩之前的故事,18岁的少年高远由于得了肌肉萎缩症在医院已经躺了两年,身体逐渐恶化,全身肌肉萎缩 ,只剩下头部能动,在被医生告知时日不多之后,徐浩与张正阳决定为高远实现他最后的心愿,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爆笑而感动的情节。
全片从头到尾有很多情节都是以煽情开始,喜剧结尾,让屏幕前的观众觉得煽情不够到位,明明要煽情的部分,最后却演变成了喜剧,让人有种打着煽情的旗号却做着喜剧的感觉,但是细细品味,这部影片的除去喜剧部分,有些细节也处理得不错。
看着身体日渐虚弱的高远,徐浩和张正阳想完成高远的愿望,想到曾经约定要一起到海边玩,于是他们深夜到医院偷偷带走了高远,虽然海边玩的不尽人意,但是兄弟的那份心意,高远都看在眼里。
这个情节是最喜剧化,简直可以用无厘头来形容,但是从来不运动的父亲却突然要参加马拉松,只为让儿子看看外面的风景,感受下外面的气息,最后父亲累到晕倒了,扔下儿子也实属无奈之举。
当徐浩在医院下面看到两个装病的乞丐时,他愤怒的冲过去让他站起来,他嘴里反复的重复一句话:
能站起来,为什么要躺着;
能站起来,为什么要躺着;
能站起来,为什么要躺着;
......
当得知高远想谈一次恋爱时,徐浩与张正阳到处寻找认识的女孩,每天被各种女孩痛扁,最后他们想到了当初一直跟着高远的胖女孩,而胖女孩现在却变得非常漂亮,女孩向徐浩表明自己喜欢的一直都是他,并不是高远,她说为了徐浩什么事情都愿意做,而徐浩听到后毫不犹豫的说了“你能做高远的女朋友吗?”爱情与兄弟,徐浩第一选择了兄弟。
张正阳为了完成高远的心愿竟然去询问姐姐,最后遭到了父亲的一顿毒打
最后徐浩和张正阳无奈之下就去赚钱,想用金钱为高远买下一个女孩的一次陪伴,而那个漂亮的姐姐也如约而至,徐浩与张正阳也激动不已,感叹终于帮兄弟完成了这最后的愿望。
这些看似煽情的细节其实都是以喜剧来呈现的,最让人感动的情节还是影片结尾处高远的一段话:
其实那个愿望
我当初只是说说而已
没想到他们......
我身体已经不行了
我不想让他们担心
他们忙活了这么久
这也成了他们的愿望吧
我不想让他们失望
这是我最后的愿望
最后以回忆的方式给了这部电影来了一个点睛之笔,突然的深情让人深有同感,为电影增色不少。
一次小小问候
每年如约而至的生日祝福
生病时的关怀备至
随叫随到的雪中送炭
每一次温暖的早餐
每一次贴心的接送
还是失意时的不离不弃呢
工作上蒸蒸日上
友情上不离不弃
爱情上甜蜜如初
婚姻上幸福美满
家庭上阖家欢乐
你会选择学业,事业,爱情,家庭,还是朋友呢?
生活中的我们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愿望,希望每个小小的愿望都能有人替你实现,无关家人,无关爱情,只是朋友间不言而喻的默契与约定,你的愿望也是他们的愿望,当你的愿望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也就实现了。
人生路很长,愿这一路上都有人陪你一直走下去
其实友情才是最长情的告白,无论何时,他都在那里,始终不离不弃
朋友,是个很美妙的词语
他赋予了我们太多太多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珍惜身边的朋友
除了家人,他们就是最亲密的存在
我亲爱的朋友,一生有你,真好
⑺ 《小小的心愿》王大陆硬核搞笑,电影表现力如何
《小小的心愿》是前一段时间影院上的电影,是由田羽生指导,彭昱畅、王大陆、魏大勋等演员领衔主演。三个人都是很有喜剧天分的演员,凑在一起就更搞笑了,这部影片翻拍自韩国电影《伟大的愿望》, 豆瓣的评分有点低,但我个人觉得豆瓣的评分有点低了,本身电影还是很好看的,我是奔着彭昱畅看的,结果被里面的王大陆给迷住了,下面我给大家说一下这部剧的大概内容:
综上所述,就是我个人的观点,有不同意见的,欢迎评论!
⑻ 魏大勋王大陆彭昱畅简直是娱乐圈新晋沙雕男团啊
娱乐 圈又新晋了一组欢乐沙雕男团:魏大勋、王大陆、彭昱畅。团名呢,我觉得可以叫“熏大肠”,哈哈哈哈…
熏大肠组合成团经历是共同拍摄了一部电影叫《伟大的愿望》(现已改名为《小小的愿望》),电影已经定档,最近三兄弟就在跑宣传。前两天熏大肠接受了一个采访,我全程都跟着他们哈哈哈哈哈到像个深井冰。
被问到拍这部戏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王大陆皱眉抢答“还好吧,谁说很开心啊”,注意旁边魏大勋和彭昱畅的眼神,下一秒可能就要提刀了。
王大陆可能是用余光感受到了一股煞气,扭过头就开始对着两个人傻笑,行吧,虽然有点气,但彭昱畅和魏大勋一秒就被王大陆的血盆大口感染,尤其是彭昱畅的嘴,欲与王大陆一决高下,然后,三个人就这样对视着傻笑了至少5秒钟。
画面就像地主家的三个傻儿子。
我怀疑王大陆是被迫加入这个男团的。
既然什么都可以,彭昱畅就相当实在,开始报起了银行卡号…
一听到钱,王大陆的表情有点微妙,眼神闪避了一下,然后对刚才的答案进行条件补充,不过直接说钱多伤感情啊,他说“除了道德底线啊,钱啊。”一想,还不完整,又加了几样“女人啊,房子啊,车子啊”。
大陆兄,我这边建议您可以闭麦了。以前说男人的嘴,骗人的鬼是在女人面前,王大陆证明这句话在兄弟那同样适用。
魏大勋和彭昱畅也总算看透了。呵,这虚假的兄弟情~
事实上魏大勋和彭昱畅也根本没好到哪儿去。
熏大肠里魏大勋最老,彭昱畅最小嘛,问,实际相处起来谁更像哥哥?彭昱畅脸皮比城墙还厚淡定自如回答“是我”。
不料魏大勋这个老家长手一抬就朝彭昱畅的头挥了过去,一小屁孩儿可省省吧,咋还自荐上了。
关键彭昱畅的反应也很好笑,被挥了一拳,伸起来第一句话是“居然搞我发型”,双手还兰花指开始整理,哈哈哈哈哈…彭彭,就你这傻劲,你说说你不受欺负谁受欺负?
接下来我以为魏大勋要开启老大哥模式开始傲娇了,但算他有良心,还知道平时王大陆常常组局请大家吃饭。
彭昱畅逮着机会就反将魏大勋一军,“主要是你不买单”,彭彭真是一语中的,反正谁出钱谁就是大哥嘛,暗戳戳揭穿魏大勋作为大哥都不请客不买单的事实。
这话说出来其实彭彭把自己都坑了。说到买单,王大陆可就有发言权了。组局意味着买单,谁常常组局,王大陆,所以为什么魏大勋彭昱畅从不组局,因为不想买单,哈哈哈哈哈哈哈…
对,左边两位男子就是蹭吃蹭喝,您两位也实在妹有必要互损了!
王大陆约饭的情形是怎样的呢?他约魏大勋,得到的回应从来都是“都行啊,你们定。”
他约彭昱畅,得到的回应是“我就在家打 游戏 ,你们要是叫我我就出来。”
来,我给你们翻译一下两个人的话“局是你组的,我只管来,不管钱的事”哈哈哈哈哈…
总结一下这三兄弟的日常,就是在精打细算的大妈与地主家傻儿子之间来回切换,所以画风真的就特别沙雕。
三兄弟一旦合体,画风必偏。
上周熏大肠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走红毯,哦,别人是走红毯,他们三个是跑红毯,场面就成了奔跑的快乐源泉。
你说走红毯就好好走嘛,他们三个不晓得是要赶着去斗地主还是被人追债准备跑路,蹿地一下就消失在了镜头里。
别人想上都上不了的上影节红毯,熏大肠组团逃跑可还行,哈哈哈哈…
《伟大的愿望》还流出了一段在海边的花絮,这三兄弟也是日常沙雕。王大陆和魏大勋一头一脚抬着彭昱畅在海边飞奔。
脚下一滑魏大勋摔倒在地滚出了画框外,彭昱畅的头就被狠狠的砸在沙滩上。看着都疼。
可王大陆不知情啊,兴奋使他发了疯,一吼一使劲足足把彭昱畅拖出了三米远!!!口怜!
被发现后,魏大勋和王大陆马上就跑过去帮彭彭整理衣服,拉他起来,蛮暖的嘛,结果他们却异口同声问了句“开不开心?”彭昱畅想马上跳起来打人。
但这个二傻子干不过两个哥哥啊,一起身只能傻笑,不对,是苦笑。衣服里面还在漏沙,哈哈哈哈…心疼彭彭。
《伟大的愿望》魏大勋杀青,他发了张沙雕庆祝照。
所以意思是王大陆可以一次性吃掉两个人,哈哈哈哈…看魏大勋那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我…怎么那么想笑啊!
这组图还被网友发挥成了各种表情包,真是丝毫不违和呢,还有点好用,姐妹们,存起来!
最近就指着熏大肠男团给我提供快乐趵突泉了!
⑼ 《小小的愿望》5篇观后感青春励志电影影评
《小小的愿望》是由彭昱畅、魏大勋、王大陆等明星共同主演的青春励志电影,主要讲述的是高中生高远被诊断出患有肌肉萎缩症,在告别人世之前,高远有一个想要完成的愿望,于是好兄弟徐浩和张正阳为了帮助兄弟完成最后的愿望,引出了一系列搞笑而又温馨的故事!希望以下影评对您有所帮助!
《小小的愿望》观后感一
《小小的愿望》评分已经到了5.1,这对于一部才上映4天的电影,基本上可以说是口碑扑街了。
《小小的愿望》命途多舛,或者说是天煞孤星,从一开始的改名风波,到上映前的演员番位之争,都给这部电影蒙上了不详的气色。
操盘得好,就是影视营销宣传经典案例,否则就是以上的结果。
不过平心而论,这部电影看下来,并没有让我觉得倒胃口,甚至有好几次笑得挺开心。(这一点,影院里另一位女观众频繁的大笑,也可以说明情况···)
因为在我看来,国产青春片终于可以不再满脑子都是爱情,满脑子都是奇葩社会行为,甚至一群人似乎总不用上课,最终又来一把热血拼搏,直奔美好前程。
中国孩子的青春并没那么丰富多彩,感情也没那么泛滥。所有打着青春的旗号,宣扬青春个性的,都是一些成年人意淫出来,为了弥补曾经遗憾的东西。而真正属于孩子们的,恰恰是一些说不出口,甚至曾经都未曾明显感觉到的小事情。
因此,当看到男主高远提及自己想要恋爱的小愿望,父母对儿子真情的流露,兄弟对自己不遗余力却又充满真情实感的帮助等等,都有一种熟悉感,一种想笑而又无比怀念过往的悸动。
我们真的不是只有性啊
纵观这部片子下的评分,有一个很不好的现象。
基本上所有人都把这部电影定位为韩国原版《伟大的愿望》的翻拍版,从而推断出原版作为青春性喜剧,而这一版把一些敏感的词汇以及戏份都删减了,失去了性喜剧的味道。
甚至,这是审查的结果。
审查是必须的,这一点不在讨论范围。特别是中国的电影市场并没有分级制,不存在开了场次却要把不同年龄段的观众进行分流。我在观看这部电影时,现场就有一个不到三四岁的小孩,还有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奶奶。
而我们从一开始就把这部电影当成是一部翻拍作品,这种思维也是令我无法理解的。
除了本片在介绍上表达了改编自原版电影,然后在剧情处理上借鉴了原版桥段,这些属于主创(包括编剧导演等人)应该背的锅,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应该去影院看一部完全翻拍过来的中国电影。特别是,我们竟然应该期待这就是一部性喜剧。
中国人对性的态度,很朦胧,也很微妙。
这一点在于大人们还无法放开几千年来对性这种极度隐私的事情的态度,曾经非礼勿视,非礼勿言,到这几十年,一下子觉得要追求性自由,性开放了,其实很多人都做不到。
这群网络上最大的呼声,其实来自于无需负责的内心呐喊,他们确实迫切需要性的呵护,如同这个时代的寂寞。
然而,真正到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大肆宣扬自己的性饥渴,甚至是性需求和经历。这是根植于灵魂血脉深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礼教熏陶的结果。
我并不否认我们近几十年来的性解放,也鼓励大家正确面对性观念,这其实也有利于大家保护自己,而不是放纵自己。
但是,真的高中生的脑子里并不是只有性啊。这些年的青春片主创们,似乎都没有过青春经历一样,用社会上那群长大的人的意淫,炮制出了一个后知后觉的伊甸园学校。
就像顾长卫导演的《遇见你真好》,竟然用了三段爱情故事,表达高考复读生们的青春。他们真闲。
虽然这个社会,孩子们普遍比较早熟,但是这不代表每个孩子内心就都渴望着破处、恋爱之类的。
其实很多孩子在高中阶段有很多故事,与父母之间的叛逆之争,家庭的关系带来的孩子思维变化,学校老师的引导与未来规划,学习过程中的同学情等等,这都构成了孩子们青春最五彩斑斓的底色。
不能因为一帮长大的人对爱情的无脑憧憬,然后强加给孩子们,甚至编造一些极度荒谬的桥段误导孩子。
影视作品,终究是艺术化的产品,在社会语境中,是有一定教化和引导意义的。中国电影人,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
改编的懒惰
其实,即便是原版《伟大的愿望》,所表达的也不全是对性的追求,这种身患绝症,两三个好友的人物关系架构,所表达的更多的是温情和积极。
但是,就像上面说的,《小小的愿望》所呈现的结果,其实就是导演和编剧应该背锅的。
且不说里面很多桥段与原版如出一辙,一些台词也不加修饰。
这里面所反映出来的就是中国电影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当我们自己不想创新时,就已经给自己宣判了死刑。即使我们有了一个参考的样板,也只会依葫芦画瓢。
曾经中韩之间有一个剧本大赛,最终一本两拍,韩国拍出了《极限职业》,成为韩国影史票房第一。中国拍出了《龙虾刑警》,票房口碑双扑街。
更不用说,近几年来,内地在全世界搜刮原创电视综艺栏目,买断版权自制改编,有成功的《奔跑吧!》《中国好声音》等,当然,随着时间推移,质量也极度堪忧。
我们的娱乐行业,有一批真正爱这一行的人,拍好电影,如宁浩、杜琪峰、吴京、徐峥等,一些新人也在冒头。
影视行业需要不断进步,就如同我们说的性观念,也是逐步改变,而不是昨天的执子之手是许诺一生,今天的我们就应该放肆的亲吻拥抱做爱。
如何摆脱中国版翻牌的窘迫地步?
借鉴是必要的,但是要懂得老祖宗的一句话: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中国人看的片子,要适合中国的特色。
就像前不久上映的《深夜食堂》(梁家辉版》,加上2017年黄磊的剧版,都像是套用了一个外国版高大上的壳,拍出了一部中国人陌生的华语作品。
学习之余,要想象一下如何本土化,别人的剧情再巧妙,也是发生日本或者韩国,别人的动作再嚣张,那也是好莱坞、宝莱坞式的强悍。
有情节相似不可耻,可耻的是尽是相似,却无自我。
他们演的其实不错
不过,虽然戏外因为演员番位之争导致的尴尬处境,总的来说,《小小的愿望》里面三兄弟组合还是比较亮眼的。
没有强行校服的学生设定,也没有尽是装傻充愣的无脑。
三兄弟各自负责不同角色设定,彭昱畅饰演的高远,因肌肉萎缩症将不久于人世,为了弥补自己的青春遗憾,他引领着两个兄弟在折腾中找寻人生意义。
在这个过程,高远与父母之间的情感铺垫也是做的很到位,特别是“大金牙”饰演的父亲,演技让人动容。
当他得知儿子的噩耗,当晚陪伴孩子的时候,问了一句,“你有什么愿望吗?”
此时的镜头焦点在高远身上,而前景的父亲是虚化的,但能看到他的嘴角在抽搐。这是极力压抑自己悲伤的情绪,导致无法释放的身体反应。
而在片中彭昱畅的表现算是中规中矩。
彭昱畅作为新生代演技新星,出道也才几年,主演过多部高评分电影,如《闪光少女》《快把我哥带走》以及《大象席地而坐》等。总的来说,彭昱畅以非科班身份一路走来,他的表演是非常有灵性的。
只是在这部电影中,他的表演集中在面部,剧情限制下,自由发挥的不多。但也足够感人。
而两兄弟中,王大陆饰演的徐浩和魏大勋饰演的张正阳,是戏份可发展空间比较多的角色。
在为高远完成愿望的过程中,两人阴差阳错的遭遇也是令人捧腹。其中,个人觉得,魏大勋的演技要更有亮点。(所以也没搞明白,王大陆的角色,除了是名义上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为什么是演员第一番)
主创显然也想过一些本土化,找了一些符合中国观众记忆的元素,比如《灌篮高手》,干脆面,一些网路上流行的段子,但这些都只是附属品,就像穿在演员身上的移动广告牌,对剧情来说,意义并不大。
无论如何,我庆幸本片没有最后给我们呈现一部中国版的《伟大的愿望》,而是带有一点中国特色的青春喜剧。
虽然,导演也公开表示过,这是阉割版的,说明他们曾经想把这部片子来个纯翻拍,而且,确实有很多性暗示的片段,最终没有进入影院上映。
但以现有的成片而言,给了我们青春电影一些值得回味的东西。
《小小的愿望》观后感二
这个电影不带粉丝滤镜给6分,只是及格水平。作为一个商业片,可以把它当成一个纯粹的沙雕电影,不带脑子去看,还是可以收获快乐的。
给这个满分纯粹是支持演员魏大勋。
这一部电影为了能上映真的牺牲了很多的情节,但是正是为了能上映而把一部完整的作品剪辑成不伦不类的残次品真的让我很心痛。也是这个原因,更坐实了国内翻拍电影不行的言论。如果这部电影当时能过审顺利上映,没有番位的事情,没有片方的骚操作,评价会不会好一点?
在剧情上呢前面的部分被剪的太过零碎,节奏有点慢,没看过原版或是不知道剧情发展的可能会有点不知所云。然后就是那个“司马缸”,随意评价女性的身材我觉得对女性有些不尊重,看的我有点尴尬。结尾直接跳到墓地有点突兀了,其他部分无功无过吧。
至于演员,彭昱畅的眼神和情绪掌握的还都不错,很能让人入戏,但是表现在大荧幕上稍微有点平淡了。魏大勋对喜剧的理解很到位,表现力也是很不错的,偶尔有一些小细节处理地不是那么完美,总体上来说我挺喜欢的。王大陆演的与他之前的电影差不多,徐浩的人设不太能表现出演技,就不评价了。
关于魏大勋我想再多说几句,这是他的电影不是综艺,评论里一个又一个的综艺咖真的很不尊重他的角色。他的演技一直在进步,希望不要再有外界因素阻挡他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的脚步。
《小小的愿望》观后感三
《小小的愿望》有笑点有泪点 面对死亡 有多少人能够坦然面对呢 高远也一样 他不过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 却因为疾病让他离死亡越来越近 父母和朋友问起他的愿望 让他慢慢感觉到绝望 内心深处的崩溃并没有很激烈 而是在流泪的对白中学会坚强 选择积极向上的过好和他们最后的时光
高远的最后怎么不会有悲伤呢 不过还好 他是带着幸福离开的 三个兄弟每一次的美好回忆 那个一起打闹 健健康康的高远 都让我看着无比难过 作为朋友 就是舍得把自己最心爱的球鞋剪掉 愿意为他拼尽全力实现最后的愿望吧
这部电影里温情满满 亲情 友情 甚至是陌生姐姐的帮助 都令人感动 看到高远每一次的笑 都觉得十分难过 笑起来灿烂的就像雨过天晴后的太阳 但大家都知道 其实雨一直都在下
对我来说最戳泪点的 就是照片背后高远用嘴慢慢写出来的歪歪扭扭的祝福 他虽然永远停留在了19岁 但是其实身边人的幸福就是他的愿望
最后愿大家都能珍惜眼前人 实现自己的愿望💖 “小屁孩们你们也快点长大吧❤”
《小小的愿望》观后感四
周五《小小的愿望》上映的时候,我问了去观影的朋友好不好看,对方想了半天之后回我一句:“泪点很多,笑点也不少,但是总体的话只能给五分。”而后又补了一句:“我觉得你会失望。”
我对这部电影感兴趣的原点是彭昱畅,彭昱畅,张一山和董子健,这是我觉得中国新生代演技最好的三个人,我本来就像去看一下彭昱畅的头部演技,最后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我们对电影的评价并不能抹杀掉一个好演员,彭昱畅这一次头铁的表演确实值得我们站起来鼓掌。
其他的,魏大勋依然很魏大勋,与其说魏大勋的演技好,倒不如说魏大勋找到了一个合适自己的角色,然后本色出演了,这一点很陈赫,很曾小贤。
王大陆,怎么说,不能说他没有演技,只能说在怼乞丐的那一幕,他实力地把自己的演技评分拉到了合格线以下,这一幕设计得不错,但是王大陆的咆哮让我有点出戏,我不知道说是发力过猛还是错位发力了,反正这一幕挺辣眼睛的。至于其他部分,嗯,也就这样了。
对于演员,我们经常会用一部烂片去总结他们的努力,但是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作为一个职业,演员们应该以烂片为鉴,更努力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撇开三个主演,剧中演高远妈妈的李歌女士也理应获得大家的掌声。
说一句题外话,我知道为什么会用巴特尔,但是我觉得这一幕的真的很尴尬,仅次于王大陆打乞丐。
离开演员本身的功力,我们针对剧本本身,剧本真的是一个好剧本吗?看过韩国原版《伟大的愿望》的人都会觉得电影本身的失败在于对原剧的“我要破处”改成“我要谈恋爱”并且没有做出剧情上一些合理的变动,譬如难以解释本来就是假装一下女朋友,却遭到了各式各样的毒打,老实说一场假装的恋爱并不值得成为难以启齿的理由,虽说这是不得不进行的改编,但是这样的改编足以让整个剧情崩塌,所有人物角色的崩塌。
性这个话题,在中国真的是猛虎。有些时候我甚至搞不懂审核对于性这个有没有评判标准的,我在回想我在院线看到的电影,貌似露骨甚至露肉的前辈比比皆是,为什么最后要强迫一个电影改掉它最核心的部分?我觉得审核应该背锅,创作团队更应该背锅,不是说不能改动,而是没有更深地思考电影本身应该表达出的东西,还有怎么表达出来。
中国的改编电影和电视剧貌似真的没有几部拿得出手,关键在于在改编的时候没有抓住核心,如果用语文老师的话应该这么说:“你们到底有没有审清楚题目,题目要你怎么样了?不是要你把人名地名改一下,而是希望你能够理解核心是什么,写你自己的故事!”
我不相信编剧和导演不知道这么一个道理,但是它确实发生了。
回归到电影本身,我还有几点想说的。
第一是导演田羽生,田羽生导演编剧的电影确实是真的把人性的一些东西写出来拍出来了,但是总觉得有一点别扭,就像之前爆火的《前任3》,我怀着既然大家都在吹肯定有它能被吹爆的原因,然后我有种被骗去吃屎的感觉,说了半天的故事,最后点题的时候大家才发现点的不是自己要的那个。这一次他犯了同样的病,吹了几十分钟的兄弟情义,最后告诉我全文核心思想是生来不易珍惜眼前人?
第二是舶来品中国化的思考,这已经不是当年随便改个人名地名就能火的时代,观众更加希望的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电影在这部分做的其实有亮点,但是并不彻底,换了上衣忘了裤子,这就是频繁出现在电影里头的违和感。
最后是关于喜剧的本身,有这么一句话: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而这句话的完整版是:作为一个喜剧的喜剧不单是差势而是要有一个悲情的内核,悲情内核是一个笑行为的始因。最近看的喜剧都有种本末倒置的感觉,为了让人笑而拍的喜剧往往笑过就完事了,完全记不住为什么要笑。《伟大的愿望》为什么能够让人一直记着,原因是它做到了,而改编的结果只是把喜剧和悲情混在一起骗观众而已,我们已经不是傻子,简单的评判还是能够做到的。
如果问我这部电影值不值得看,我觉得它比一般的烂片好很多,但是算不上一部优秀的作品,如果主演中有自己喜欢的演员,大可放心食用。
《小小的愿望》观后感五
昨天看了彭昱畅,王大陆,魏大勋等人主演的喜剧《小小的愿望》,打动我的不是其中的笑点,而是隐藏在剧中的三个泪点。
这部电影改编自韩剧《伟大的愿望》,原作由柳德焕、金东英、安在洪主演,2016年在韩国上映。讲述的是主角高焕患肌肉萎缩症,面对不久于人世的事实,在最后临死的时候,想要完成自己的心愿,即“性体验”,而在国产电影版的《小小的愿望》中,主角高远这一句台词被换成了“我想要谈恋爱”。很显然,这是因为种.种忌讳,虽然和原版中的“需求”不一样,但是全篇也是按照这个设定来一步步的引导故事的发展的。死党徐浩和张正阳按照高远的设定来给他“找对象”,在为了完成高远的心愿中发生的啼笑皆非的故事。整个故事的设定比较简单,很多观众从头开始就可以猜到结尾,然而,故事呈现出来的泪点设定,还是很具有感染力的。
三个泪点
01,你能站着为什么要躺着?在故事的前半段,相比较彭昱畅的聪慧和洞察,魏大勋的搞笑和开朗,王大陆的性格比较中庸一点,但是那一句“你能站着为啥要躺着?”给人以惊喜和感动。在剧情中,王大陆和魏大勋扮演的徐浩和张正阳正在为好友的病情而发愁悲痛的时候,在门口看到了一个老人带着一个“躺”在地上“动弹不得”的儿子在行骗的时候,徐浩(王大陆饰)径直走过去,一把拉住了那个“儿子”拽了起来,大声怒斥“你能够站着为什么要躺着?”接连喊了五遍之后,他彻底爆发了,将之前的隐忍和含蓄,变成了彻底了爆发和心痛,表情,动作,语言都透露着对于自己朋友的心痛和对于现实的无可奈何。自己的朋友躺在床上没有办法站起来,还想着更好的生活和心愿,而能够“站起来”的年轻人却年纪轻轻丧失了斗志,只能被当作是“行骗”的工具。王大陆将剧中人物那种不甘心,不如意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感动。
02,为脚丫肿了的好哥们剪掉球鞋这个细节可能很多观众都注意到了,躺在病床上的高远无力而衰弱,只想要“再去海边看一看”,于是,张正阳为好友拿来了球鞋,想要给他穿上。然而,当他看到自己的哥们的脚丫子已经肿的变了颜色,变了形状之后,默默地背过身去,和徐浩一起拿来剪刀,偷偷的将鞋子剪的更宽,以便于哥们能够穿上。这个细节的设定还是很出彩的,张正阳和徐浩既不想高远看见自己在做着什么,又想要让他高高兴兴,开心的去实现最后的心愿,这样的分寸拿捏是很到位的。
03,彭昱畅的哭戏在这部电视剧中,彭于晏有好几场哭戏,都是高光部分。将重病病人到了最后,这样的无力感和不甘心阐述的淋漓尽致。他从头到尾都是“躺在病床上”的,基本上没有肢体动作,语言也不多,只能够依靠神态,表情去感染观众。不管是面部的肌肉,还是嘴唇的微微抽动,甚至是眼泪的滑落弧度和节奏,日渐苍白的脸色,挂着泪珠的睫毛,都保持的游刃有余,对于一个仅仅26岁的年轻演员来说,算是难能可贵的了。所以,总的来说,这一部剧从头到尾的泪点要比笑点更让人动容,这三个年轻演员的表演值得一个大大的赞。
小小的愿望,生的“伟大”期许
对于这部电影的主旨,其实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在韩国叫做《伟大的愿望》,到了中国就叫《小小的愿望》呢,一个青年对于性启蒙的探索足够伟大吗?对于原作来说,一位18岁的男青年,在没有谈过恋爱,没有接触过女孩的背后,有着对于自己对于命运的不甘心和不妥协。即使是在想要“谈恋爱”这样俗套的想法之下,隐藏的仍然是主人公高远对于自己成长和“求不得”的那一份心痛。在各种看上去荒谬又傻气的要求背后,隐藏着主人公对于生的“伟大”期许。如同在写给朋友们的留言“小屁孩,你们也变成大人吧”一般。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觉得死亡离我们或许太远,但是当自己真正需要面对的时候,不一定每一个人都有那样的勇气,能够做到的只是“过好此生,不留遗憾”。高远在剧中对抽烟的死党说“少抽一点烟,会得肺癌”,正是因为自己体验过,经历过,所以才倍感珍惜自己的生命和“生”的期望。所以,《伟大的愿望》也好,《小小的愿望》也罢,关于成长,关于经历,每一个朴素,真实的的愿望都是令人感动的。
喜剧的结尾,愿小屁孩不再有病痛......
笔者最喜欢的一场戏,就是他们三个青年一起去海边嬉笑游玩的那一场戏。说到国产的青春喜剧,似乎总是与那些解不开的谜题和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息息相关,影片中能够这种青春惆怅的最好场景就是大海。《悲伤逆流成河》中,大海代表着主人公易遥不被理解的“青春之痛”,隐藏着成长过程中的心酸;《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中,大海代表着成长的经历和青春的青涩心事;《小小的愿望》中,大海代表的是三个兄弟之间的情谊和正能量,对于青春的热爱和不舍。在大海里,徐浩和张正阳背着已经瘫痪了的高远,一起奔向大海,远处的阳光铺洒着大地,给海边的上海涂抹上了一层绯红,近处的海鸥,仿佛是青年们青春的印记,诉说着关于爱和成长的真谛,笑点与泪点齐飞。
导演张一白说过:“很佩服田羽生导演,很勇敢地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拍成了喜剧。”在喜剧的结尾,愿成长的青年不再有病痛!小屁孩,也变成大人吧......
⑽ 彭昱畅这次没演吻戏,《小小的愿望》泪中有笑,你喜欢看吗
彭昱畅这次没演到吻戏,但演了一路的“床戏”不知道是不是看点。《小小的愿望》很简单的故事被讲的搞笑又温情。泪中有笑,边笑边感动流泪,为里面的友情感动,相信友情珍惜朋友,标准的轻喜剧,为回忆缅怀,为友谊干杯。关于那些年的“愿望”有时候只是信口一句胡说,可有哥们为你不惜上山下海赴汤蹈火。少年人的两肋插刀总是纯粹到令人感动,在高远的一辈子里,他有两个最最最好的朋友。
在这个现实势利的时代,把大家带回曾经单纯交友,为朋友不顾一切的时代,蛮触动人的,虽然是悲剧,中间增加的笑点也让大家不至于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因为很久没看到这种如此纯朴的友情了(虽然你也可以说导演对他们的情感缺少铺垫),一个劲地无条件地帮助兄弟,这也正是“童话”的魅力,长大了,人就变得理智了,曾经的疯狂也不再存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即便我们个人太过渺小了,但到了你临终时,怀有的这小小的愿望,在你的父母,挚友,子女的眼里是无论如何都要帮你实现的,这里面是父爱,母爱,亲情和深厚的友情,而这些“爱”将这“小小的愿望”提升为“伟大的愿望”。人生要是有这样的友谊还有什么遗憾吗?
其实很少能在电影院看纯粹的友谊了,虽然从“伟大”变成了“小小”,但是兄弟情义始终贯穿,这小小的愿望并不低俗,它是寄托了亲情和友情的伟大的愿望,对比韩版,这一版更像是一个关于告别的故事。纪念年轻时就离开的朋友,关于那些年“沙雕”的哥们儿和长大成人的愿望。还有就是,这应该是目前为止导演最好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