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爱国影片的简介
1、《平原游击队》苏里、武兆堤执导,郭振清、方化、张莹、杜德夫、梁音、周森冠主演的战争片,于1955年1月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根据邢野舞台剧《游击队长》改编。讲述了在1943年秋,游击队长李向阳接到牵制日军驻守某县城的松井部队的任务,与敌人机智、巧妙的周旋,并最终克敌制胜的故事。
2、《地道战》是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电影,由任旭东执导、朱龙广主演,于1966年元旦在全国上映。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河北省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截至2012年,已创造出共30亿人次观看的纪录。
3、《上甘岭》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于1956年12月1日上映。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4、《南征北战》为1974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彩色故事片,由成荫、王炎执导,王尚信、 张勇手、鲁非、白志迪、田宝富 等出演。
该片翻拍自1952年的同名电影,讲述了解放战争中,在华东战场上,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正确运用毛泽东运动战的战略思想,消灭敌人取得胜利的故事。
5、《洪湖赤卫队》由谢添、陈方千、徐枫执导,王玉珍主演,于1961年春节开始在中国公映,1977年1月1日重新放映。
该片根据湖北省实验歌剧团演出的同名歌剧改编,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韩英带领洪湖赤卫队与敌人展开艰苦斗争,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故事。
② 新时代爱国电影
电影《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历史背景
1946年3月20日,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作为远东国际大法庭的中国法官,梅汝璈飞抵东京。东京的中国同仁及朋友为梅汝璈举行了一个欢迎宴会,席间,顾毓秀郑重地赠送了一把宝剑给梅汝璈。《大公报》记者肖南负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全程跟踪报道。在宴会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动和欢欣,但他却预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艰难……
9月18日晚,军训团组织06级新生在图书馆广场观看了电影《东京审判》。这部电影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更是心灵上的冲击,点燃了心中雄雄的爱国主义热情。我们为革命前辈的傲骨豪情而喝彩,为日本战犯死不认罪而激愤,为最终的胜利而欣慰,充分感觉到身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
东京审判,是国人给死难同胞的一个交代,是向世界讨要公道的一场审判,这是一段真实而又不为所熟知的历史。看了这部电影后,我觉得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即将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成为未来的创造者,我们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使体魄更加强壮,技术更加先进,意志更加坚毅,思想更加成熟。
《东京审判》让我学会用更加理性和成熟的心态面对这段苦难的历史……
爱国主义影片《太行山上》
11月30日,团市委组织团员青年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太行山上》,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崔队长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军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伴随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声,用简洁的直升机俯拍开门见山地给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荡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题,并用很好的过度手法衔接到国民党阵地,并引出电影的主要人物——朱德。电影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按照历史顺序将八路军如何歼灭敌人的战役一一列出,并适当地带出部分爱国将领的名字,讲述了老百姓与八路军同仇敌忾,共同抗战的历史事实。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军民鱼水情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从外国记者的视角看到中国劳动妇女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八路军;而擅长标枪的崔队长则是投身到战争当中。一位国民党军官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好笑又觉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还要我们军队干吗?然而历史恰恰证明了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影片中八路军高级将领爱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画得生动而又鲜明。大雪纷飞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岗。上前嘘寒问暖,还把小兵冻僵的手放进自己的怀里全暖,最后还是自己替小兵站岗,让小兵跑步热身。这种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看了让人感动,从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伟人的高风亮节。
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呐喊。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种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更感觉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那段抗战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
星期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太行山上》这部电影,令我感触很大,其中有一个镜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一个身负重伤的士兵,看到日本军官正挥舞着军刀,与中国士兵进行肉搏时,他毫不犹豫地拿起小刀,从背面直冲向那个军官。只可惜,那个军官转过身,把军刀深深地刺进了他的腹部,顿时鲜血直流。当日本军官想要抽出军刀时,那个士兵却用双手死死地握住军刀,不让它被抽出来。此时,日本军官开始焦急起来,没有了武器,怎么与敌人打仗?这个英勇的战士双手始终握住锋利的军刀,直到日本军官被不远处一位战友刺死,别看这短短的几秒钟,不知要忍受多大的痛苦;这个战士的民族精神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谁不珍惜?但这个战士以生命作代价,为革命作出了他最大的贡献。他是多么可敬可佩啊!我不禁对这个战士在生命的紧要关头,把革命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高尚品质肃然起敬,同时也憎恨那些像丧心病狂一样的敌人。要想使一个民族变得强大,首先要团结,不能只顾自己。在刀山火海的抗日战争时期,这个小小的士兵做到了,虽然他并不那么叱咤风云,但他的个人气概早已深深的印入我的心里。
是的,人活着,又岂能为自己,而不顾大家呢?对照这个士兵的英雄事迹,我不觉惭愧不已。记得有一次,学校文艺节表演节目,本来我也被选进表演队,但想到排练节目会耽误我的学习时,便找了个借口推辞了。面对战士们的高大形象。我有时何等渺小啊!看了这部电影,我决定向战士们学习,做一个不自私自利、团结集体的人。
《太行山上》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将永远鼓舞我奋发向上!
③ 红海行动体现哪三个层次的爱国主义
《红海行动》用三个层面诠释了爱国主义。
第一个层次表现的是蛟龙突击队对集体同胞的解救,所表达的爱国主义与其他同类影片并无区别。
第二层面则突出了对个体同胞的解救,以此种表现,凸显了国家对个体生命的尊重,而影片的爱国主义表现也因此被赋予了人文厚度。
第三个是“解救人类危机”的层次,升级到反恐、反战和拯救人类的高度,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当今世界性崭新的话语主题,体现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大国担当和大国责任。
④ 大后方的抗战电影在创作上有哪些突出的品格特征
在1937年到1945年的8年抗战中,电影也形成“全民抗战”之势。在武汉、重庆、成都形成了以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摄影厂和西北制片厂为主体的“大后方电影”,如“中制”的《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八百壮士》、《胜利进行曲》、《塞上风云》、《民族万岁》;“中电”的《英雄的中华儿女》、《中华儿女》、《长空万里》;“西北”的《风雪太行山》等,都成为激励民众奋起抗战的战斗号角和反映军民英勇抗敌的英勇的交响曲。在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也有着一支艰苦奋斗的电影队伍,以袁牧之、吴印咸为首的延安电影团拍摄了《延安与八路军》、《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等记录片,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录。抗日电影(1937-1945),1937年以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电影创作主要围绕民族战争这一主题展开。其中有宣传军民团结的《好丈夫》,描写附逆分子觉醒的《火的洗礼》,揭露日军在东北滔天罪行的《日本间谍》。香港电影也注入了时代血液,拍摄了《血溅宝山城》《民族的吼声》《孤岛天堂》等影片。 冯小宁的中国抗日战争三部曲其中的《黄河绝恋》,《紫日》也是抗日战争的代表作之一!
40年代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年)
电影内容:上海某纱厂女工素芬,贤淑善良,在夜校读书时,结识教师张忠良,结为夫妇。婚后一年,抗战爆发,孩子呱呱坠地,取名抗生。忠良参加救护队,奉命随军转移。忠良在南京险遭敌人枪杀,后来又被敌人俘虏,备尝艰辛。家乡沦陷后,忠良的弟弟忠民及其在乡村小学的同事婉华加入了游击队;他们的父亲被敌人活活吊死;素芬带着孩子和婆婆被迫逃回上海。素芬进了难民收容所,悉心照管孤儿。
八千里路云和月(1947年)
电影内容:女学生江玲玉在上海某大学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玲玉不顾姨母和表兄周家荣的阻止,毅然参加救亡演剧队,沿京沪线宣传抗日。不久,她与同队青年音乐家高礼彬相爱。抗战胜利后,玲玉与礼彬成婚。是抗战中难得的喜剧片。
地道战(1965年)
电影内容:1942年,日军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当地高家庄群众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及时应变,把土洞、地窖改造成几家相通的多口地道。某夜,黑风口据点的日军偷袭高家庄,高老忠为敲钟报警献出了生命,地道遭到破坏,幸亏区长赵平原带领游击队和民兵及时赶到,群众幸免于难。次年初夏,日伪特务冒充武工队混进庄内刺探情报。
250年代铁道游击队(1956年)
电影内容:抗日战争时期,一支由刘洪为大队长、李正为政委的铁道游击队,活跃于山东临城、枣庄一带铁路线上。日本侵略军小林部队及其特务队长冈村视他们为心腹之患,千方百计进行围剿。不久,抗战胜利,李正伤愈归队,率队赴临城阻遏国民党北上,救出了芳林嫂,并迫使小林残部投降。
平原游击队(1955年)
电影内容:1943年秋,为粉碎日本侵略军“扫荡”华北抗日根据地的阴谋,游击队队长李向阳奉命牵制日军驻守县城的松井部队,阻敌进山增援,同时保住李庄的粮食。松井恐老窝有失,被迫撤出李庄急返。最终李向阳终于全歼松井部队。
地雷战(1962年)
电影内容:抗日战争时期,胶东根据地边缘村庄赵家庄等,经常遭日伪军的袭击和“扫荡”,损失惨重。为此,区武委会雷主任和赵家庄民兵队长赵虎和群众想出了对策。他们一方面把几个村庄的民兵组成联防,壮大了武装力量,一方面用土造的地雷封锁了附近的日伪据点,从而有力地打击了日军。
380年代血战台儿庄(1986年)
电影内容: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惨案”后,改编了华中方面军战斗序列,新任司令官一到任,即打算与华北方面军南北夹攻,合围徐州,一举打通津浦线。与此同时,国民军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也飞抵徐州,部署这一重大战役。中国守军坚守二十余日,伤亡惨重。最终几百名日军伤残士兵绝望地剖腹自杀,引火自焚。
红高粱(1987年)
电影内容:抗战初期,“我”奶奶——山东高密县某村一个美丽的姑娘九儿,被贪财的父亲嫁给有麻风病的烧酒坊主李大头。当花轿经过一片高粱地时,遇上了劫路的土匪,危急时刻,“我”爷爷轿夫余占鳌率众杀了土匪,救了九儿,经过一番波折,两人终于成为夫妻。不久,日本侵略军进了村,激起了村民们强烈的仇恨和反抗情绪。在九儿和余占鳌的带领下,烧酒坊的伙计们用自制的土枪土炮在高粱地里伏击日军的军车。
490年代国歌(1999年)
电影内容: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占领了东三省,大批学生流亡关内。田汉、聂耳正在筹备一部抗日题材的话剧《乱钟》,此间,他们结识并邀请流亡在沪的东北学生参加演出,不料《乱钟》的正式开演被“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炮火声打断,东北学生齐白山、林雪丽积极投身前线,田汉、聂耳等艺术家在中国的指挥下也奔赴战场,用电影记录下抗日军民的感人画面。目睹了战斗的惨烈与悲壮,田汉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与聂耳决心以创作艺术作品来鼓舞人民抗战。一部新创作的抗日电影《风云儿女》诞生了,这时突然传来齐白山和林雪丽牺牲的消息,田汉等人心情悲痛、五内俱焚,激情之下田汉写下了《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绝恋(1999年)
电影内容:黄河绝恋》是冯小宁继《红河谷》之后创作的又一部以战争和爱情为主题的影片。同他以往的许多作品一样,冯小宁在片中贯穿对战争与人性的思索,把主人公置于生死绝地,在冷酷无情的环境中突出了他们心中燃烧着的生命火焰。影片围绕惊险的护送过程展开,充分展示了人物之间的个性冲突和心灵沟通,在汹涌澎湃的黄河壶口瀑布边演绎了一曲雄浑壮烈的赞歌。全片以回忆为线索,创意独到、场面壮观、风光瑰丽,强烈激昂地讴歌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者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和对国际友人的真挚关爱,是一部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影视作品。
紫日(2001年)
电影内容:故事发生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苏联红军偶然从日军屠杀中救下一名中国老百姓--杨玉福。在将杨玉福和伤员一起往后方转移的途中,军车误入日军军营,发生了一场激战。杨玉福和一位名叫娜佳的苏联女军医侥幸逃进了林区。中途他们遇见了在混战中与大队失散的日本少女秋叶子。他们让秋叶子带路,可是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的秋叶子却一心要将他们置于死地,带着他们走进了险境…… 娜佳痛恨秋叶子的行为,让杨玉福杀了她,忠厚老实的杨玉福虽然怀着杀母之仇却也不忍心杀害眼前这个年少无知的女孩,于是,为了能从茫茫林区活着走出去,三个人一起踏上了求生之路。在看不见战火硝烟的美丽林区里,三人一路上经历了山林大火、沼泽、猛兽等一系列磨难,患难之中渐渐产生了友情,秋叶子也被娜佳和杨玉福的善良所感染,对自己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诲”产生了怀疑。虽然语言不通,三个年轻人却几乎忘记了战争的存在,互相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获得新生的时候,秋叶子却被疯狂的法西斯所杀害。悲忿的杨玉福和娜佳愤怒地冲向残余的日本"法西斯"部分,为纯真的少女秋叶子报仇雪恨
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白瑞雪 刘昕 梅世雄
八女投江:战争未让女人走开/白瑞雪 张宝印 徐壮志
地道战:埋伏神兵千百万/白瑞雪 陈辉 黄明 吴登峰
地雷战:炸得鬼子无处藏/白瑞雪 张玉清 颜菁 陆洪根
回民支队:威震冀中马司令/陈万军 孙茂庆 吴登峰 白瑞雪
鸡毛信:烽火中的童年/梅世雄 黄明 白瑞雪
苦菜花:悲情的母亲/吴登峰 白瑞雪
柳堡的故事:这一去革命胜利再相见/白瑞雪 吴登峰 梅世雄
平原游击队:青纱帐里出奇兵/白瑞雪 吴登峰 张玉清
铁道游击队:钢刀插进敌胸膛/白瑞雪 梅世雄 张玉清
小兵张嘎:一身“嘎气”的小英雄/黄明 吴登峰 白瑞雪
血战台儿庄:一寸山河一寸血/白瑞雪 孙彦新 刘昕 张玉清 吴登峰
野火春风斗古城:就这样与敌人较量/白瑞雪 吴登峰 黄明 徐壮志 赵胜军
赵一曼:去留肝胆两昆仑/白瑞雪 刘昕 徐壮志 刘永华 周飞 杨永康
⑤ 电影芳华有哪些爱国主义亮点
片段一:刘峰纠正何小萍的敬礼姿势。
也许,很多人认为这个片段平平无奇,并不动人,但是仔细回忆,你如果清晰地记得:何小萍因为敬礼错误,刘峰并不责怪而是送以微笑,并温柔地告诉何小萍,“大臂带动小臂,五指并拢……”这一刻,你第一次领略到了刘峰的善良。
然后,再将之与郝淑雯对何小萍的态度做对比,便更能明白这一片段的动人之处,同样是面对何小萍的敬礼错误,郝淑雯自恃自己为干部子弟,恶狠狠地对何小萍讲,“你不知道不穿军服不能敬礼吗?”
随后还调侃一句,“你这是在耍猴吗?”尽然其骄横跋扈与冷漠无情。再想想刘峰,怎能不被其善良所打动呢?
片段二:何小萍呐喊:刘峰,我送你。
在我印象中,在整部电影中,怯懦且备受欺凌的何小萍呐喊过两次,一次是被众人诬陷后的竭力呐喊:我没有说谎。
再一次便是发生在这里。当刘峰被林丁丁落井下石,被众人嫌弃放逐的时候,自己尚且处于卑微无力的环境之中,柔弱的何小萍却在众人之下,喊出那句:刘峰,明早你走的时候叫我,我送你。
我敢肯定何小萍的这句”我送你“丝毫不比周星驰的那句”我养你“分量轻,因为两者均是在主人公无助的状态,战胜胆怯的自我,而发自内心地向残酷的现实世界发起挑战,不管怎样,那一刻他们都赢了,赢得堂堂正正,赢得光明磊落。如此的呐喊又怎能不让我们感动呢?
片段三:何小萍虽面对战士的尸体呕吐,却依然发自内心的说出“不嫌弃”。
了解常识的人都知道,人类见到自己的同类的尸体面目全非,会条件性的呕吐。而何小萍虽然处于前线,也见识了不少伤员甚至死者,但是如此大面积且状况惨烈的尸体着实让她受不了,她也自然而然地起了呕吐反应,但是当护士长过去安慰她的时候,她先是脱口说出:我不是嫌弃他们。
这是她的真心话,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一个被别人嫌弃一生的人却不曾想去嫌弃任何一个人,善良的人即便是受够了现实给的伤痕,也不想把那“嫌弃”的尖刀刺进别人的胸膛,善良已经很难能可贵,被现实折磨之后,还依然坚守善良,难道这还不够打动人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