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第一部抗美援朝电影并非《上甘岭》
1956年1月,距离抗美援朝胜利结束已有两年半时间,长影厂首次对外公布了筹备拍摄《上甘岭》的消息。剧本最初起名为《24天》,由导演林杉、沙蒙以及时任志愿军文化部文艺科长的曹欣和十六军文工团长崔家骏(笔名肖矛)共同创作,讲述了志愿军某部八连忍饥挨饿、顽强坚守上甘岭24天,终于迎来大反攻的最后胜利。
该片原定于当年的10月1日上映,但由于拍摄工程浩大,直到1957年春节才与观众见面。从元月27日至2月28日的一个月里,《上甘岭》仅在北京一地就连续上映了876场,观众达679675人次,平均上座率超过了92%,打破了首都上映任何一部影片观众人数的最高纪录,可谓盛况空前。
准确地说,《上甘岭》是新中国第一部正面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片,而抗美援朝是一个宏大的题材,早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之际,第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故事片亦已诞生。
1950年10月26日,在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打响了入朝参战第一仗的第二天,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简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宣告成立并向全国发出通告,“努力普及深入抗美援朝的实际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务使全国每一处每一人都受到这个爱国教育,都能积极参加这个爱国行动。”
作为解放前受美帝国主义侵略最深重的城市,上海人民的反美爱国热潮无比高涨,昔日的“电影皇帝”金焰身为电影界为数不多的朝鲜族演员,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现身说法,控诉帝国主义的罪行,表达了“愿为祖国洒尽最后一滴血”的决心。
1951年,上海私营的长江影业公司率先推出了国内第一部抗美援朝题材的故事片《控诉》,该片是根据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上戏前身)师生创作的独幕话剧《美帝暴行图》改编,由电影演员蒋锐、高博、钱千里、王人美、韩涛等与剧专学生共同演出。
影片由“战争贩子”、“伪君子”、“原子笔大王”、“景明大楼”和“如此纪律”等5个段落组成,由杨村彬担任总导演,朱端钧、胡导、何兆璋、许秉铎和谢晋等5位导演各负责一个段落,当时谢晋年仅27岁,这是他执导的第一部影片。
《控诉》一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当时民众中普遍存在恐美、亲美和对自身力量认识不足的问题,一来担心“中国打不过美国,因为美国有原子弹”,二来担心“前方战争会影响后方物价”,甚至有人还有“解放后的生活不如解放前好”的错误观念。《控诉》全面揭露了美蒋反动派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种种暴行以及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本质,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1952年,长江影业与其他7家私营电影企业联合组建为国营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次年又与已有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合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上影。正是在这个合并过程中,上影派出了一支由范正刚带队、冯喆、孙道临、金乃华、潘文展、穆宏、史原、凌之浩、铁牛、仲星火、孙永平、王琪和叶小珠13人组成的演员队伍赴朝慰问演出并体验生活。他们冒着炮火为前线的志愿军战士进行演出,迎着烽烟进行采访,搜集素材。
在一次转移阵地的途中,之前曾在上影第一部影片《农家乐》中扮演陈七斤、在《胜利重逢》中扮演耿老爹的范正刚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2岁。
1953年5月,就在志愿军发动夏季攻势之际,上影接到了拍摄反特片《斩断魔爪》的任务。该片原名《罪恶的黑手》,剧本出自时任公安部宣传室副主任赵明之手。抗美援朝之初,赵明曾陪同苏联专家前往东北,了解到美蒋特务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我国境内、阴谋策划破坏和颠覆活动的敌情,联系到1952年6月23日美国侵朝空军曾大规模轰炸中国境内的鸭绿江水电厂,他决定以电影的形式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提高警惕,自觉地与国内外敌人作斗争,保卫新生的共和国。
这个剧本得到了公安部长罗瑞卿的肯定,电影局原本希望由东影(长影的前身)拍摄此片,由干学伟执导,但干学伟和曾拍摄过新中国第一部反特片《无形的战线》的伊明均认为该剧本问题多多,远不够拍摄水平。
经过修改,剧本最终辗转到上影,接手此片的是解放前拍出过《万家灯火》和《希望在人间》等现实主义力作的著名导演沈浮。由于开拍时,朝鲜停战协定已在板门店签字,影片仅保留了总工程师周昌民为防范美军飞机轰炸研制先进的防空武器这个引子,更多注重表现的是新 社会 的面貌、新时代的精神,将更多的笔墨用在了人物塑造和人物心理的描写上。
尽管如此,该片依然被视为一部侧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影片汇集了陶金、张伐、韩非、高正、高博、陈述、凌之浩、李纬等一批影星,并在青岛和哈尔滨两地拍摄外景。反特片是抗美援朝电影的一个主要分支,其代表作当属1960年长影拍摄的《铁道卫士》,而《斩断魔爪》则比《铁道卫士》早了6年,当然,也比《上甘岭》提前问世。
② 电影背后的故事:电影《上甘岭》最早的名字叫《二十四天》
导演小传
沙蒙(1907-1964年),原名刘尚文,河北玉田人。1933年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开始参加左翼戏剧活动,曾加入新地剧社、上海业余剧人协会等团体演出话剧,并在《十字街头》、《都市风光》等影片中扮演过角色。抗战爆发后入上海救亡演剧三队、抗敌演剧二队。1940年到香港, 1942年到重庆加入中国艺术剧社。1944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教员兼鲁艺实验剧团团长。1948年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任导演。后曾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代表作:《赵一曼》、《上饶集中营》、《上甘岭》、《汾水长流》等。
图为电影剧本,它最早的名字叫《二十四天》。沙蒙为写剧本去了三次上甘岭。剧本写了两年多,拍摄用了将近一年时间。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四十三天,我志愿军与敌军对两个高地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最终以我方胜利结束。这场战役,双方力量之悬殊、战斗之激烈、伤亡之惨重、弹药消耗之多都是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图为上甘岭一角。
剧组请来了当年亲历过上甘岭战役的一个连长赵毛臣做军事顾问,全程参与拍摄,就是为了“真实”。布景、烟火、弹药、录音,无一不接近真实,故事情节绝大多数也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图为编剧之一、也是导演之一的林杉(1914-1992年)当年做的采访笔记。
主要演员几乎都来自部队, “高保成”啊,“徐林格”啊,这些名字都是老电影观众心中最亲切的回忆。高保成(1926-2004年)塑造的连长形象有血有肉,最令人难忘。“张忠发”(下)的形象来自许许多多像张计发、赵毛臣这样在上甘岭战役中浴血奋战过的连长。
上为张亮扮演的通讯员杨德才,在影片的结尾,他舍身堵住了敌人的枪眼。在上甘岭战役中有许多英雄的事迹可歌可泣。舍身炸地堡、挺身堵枪眼,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三十八位之多!在以往的宣传中,大家知道最多的就是黄继光(1930-1952年)(下)。
扮演陈德厚的刘磊是主要演员中唯一来自志愿军部队的。当年拍片的时候,志愿军尚未从朝鲜全部撤出。剧组还找来了好多志愿军战士参加拍摄,他们经历过战火与硝烟的洗礼,对战争的残酷有着切身的体验,演起戏来感觉真挚自然。
上为片中女卫生员“王兰”的主要原型王清珍。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的生存环境特别恶劣,女卫生员们遇到的困难更令人难以想象。下为“王兰”的扮演者刘玉茹,来自哈尔滨话剧院,她只演过这么一个电影角色,却被千千万万的观众所记住。
沙蒙对插曲的创作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他对乔羽说:“我的片子将来没人看的时候,这首歌照样有人唱,你就写这种歌出来就行。” 乔羽和刘炽继《祖国的花朵》后再度合作,经过许久的酝酿,《我的祖国》诞生了。图为词曲作者乔羽、刘炽(1921-1998年)和演唱者郭兰英。
《上甘岭》是中国电影中最早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一部片子,她巨大的感染力使一代又一代观众为之热血沸腾。
演职员表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黑白14本
职员:根据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
编剧林杉/曹欣/沙蒙/肖矛 导演沙蒙/林 杉 摄影周达明 美工刘学尧 作曲刘炽 录音陈文渊 军事顾问赵毛臣 副导演荏荪 特技摄影王玉如 特技设计蔡光 剧务主任武愚 助理导演董吉 深 作词乔羽 独唱郭兰英 指挥陈维文 合唱指挥秋里/金正平 演唱中央乐团合唱队、中央实验歌剧院合唱队、新影乐团合唱队 演奏新影乐团/长影乐团
演员:高保成(张忠发) 徐林格(孟德贵) 张亮(杨德才) 李树楷(师长) 刘磊(陈德厚) 刘玉茹(王兰) 白英宽(毛四海) 田烈(炊事员) 张健佑(步话机员) 张凤翔(政委) 张巨光(参谋长) 王枫(三营长)
电影连环画《上甘岭》部分内页欣赏
谢谢欣赏!
③ 电影上甘岭志愿军师长的原型是谁
崔建功将军
1956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战争题材影片《上甘岭》,反映的是1952年10月至11月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坚守坑道与敌英勇斗争的故事,它是上甘岭战役的一个缩影。其实,电影中所描述的惨烈场面远比不上环境艰苦、形势严峻、战斗激烈的史实。多年后,随着一批档案材料的公开,上甘岭战役的全貌也完完整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整个战役从10月14日开始,经过43天激烈战斗和对表面阵地的反复争夺,到11月25日结止,历经了3个阶段。我志愿军以伤亡1.56万余人的代价,取得了歼敌2.5万余人,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击毁敌大炮61门、坦克14辆的重大战果。在战役的前半程,即从10月14日至11月4日,抗击敌人的战斗任务主要由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第45师承担,该师师长是以骁勇善战、威武勇猛著称的崔建功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