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部关于癌症的电影,有谁知道名字叫什么吗
你好,这部电影的名字叫《生存证明》,它是Dan Irelans执导,哈里·康尼克、安吉·哈蒙等主演的传记剧情片。影片讲述了丹尼斯·斯莱曼医生研究出了治疗乳腺癌的药物赫赛汀的故事。
『贰』 《人生大事2》立项,讲述癌症患者的爱情故事,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如何
《人生大事2》立项,讲述癌症患者的爱情故事,这部电影的演员阵容还是比较强大的,因为是由朱一龙、杨恩又领衔出演的。这部剧也主要想向大家传递相应的正能量,也想给大家传递正确的爱情观。
其实随着一些事情的发生,导致女性朋友对于感情是不太相信的,甚至还会抱着质疑的态度,所以要想有效的跟女性朋友走在一起,那么就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一定要用细小的一些事情打动他人。另外在现实生活当中,这样的男子虽然有,但是并不多,所以能够遇到这样一个男性朋友,还是嫁了吧,不然日后再想遇到,还是非常困难的。
『叁』 《送你一朵小红花》:讲好癌症主题不需要眼泪做背景
Ps:本文含有严重剧透,还没看过电影的慎点。
与癌症有关的主题电影,不出意外就是奔着收割观众泪水来的。上一部《滚蛋吧肿瘤君》里的那颗光头让我又笑又哭。这部《送你一部小红花》走的却完全不是大开大合的路线,上一秒男主癌症复发的场景还让人揪心不已,下一个镜头男主在医院检查完毕,坐在车上问妈妈要去青海的一万块钱,整部电影展现癌症病人带病生活的镜头都十分克制,不让人的眼泪有掉出眼眶的机会。
主线故事情节很简单: 男主韦一航,几年前得了脑瘤,因为癌症孤独自闭。女主马小远,五岁就得了癌症,但性格乐观活泼。电影主要讲述的就是两个人相遇后,通过相处和交流互生情愫、互相支持和鼓励的故事。
电影讲的是带着癌症生活的人,所以没有让男女主光头,表面看上去,他们与正常人无异,但影片用大量的镜头刻画了他们生活的特别之处。
韦一航家中吃饭的桌子,有一个支撑腿短了一截,平时用纸垫着,暗示着家中为他治病,没有余钱添置新的家具。饭桌上,韦一航的妈妈提醒做饭的爸爸,抗癌蔬菜前十名单有更新,好笑之余,也立住了癌症病患饮食清淡忌口的习惯。关于药的镜头中,韦一航要吃的胶囊放在一个长方形药盒中,一格的十几颗胶囊就是一天的用量。
十几岁的少年,因为癌症敏感而孤僻,韦一航走起路来背都是佝偻的,生怕别人注意到他。
“你好,我叫韦一航,你想看看我的脑瘤切片吗?”
本意是用这个开场白吓走别人,结果遇到了癌龄更长的马小远,她不但接招,而且怼了回去。
韦一航的边界第一次被人凿出一个豁口,他恼羞,但也对这个女孩产生了好奇。
在病友群里发现了马小远的直播预告海报后,韦一航在电脑上悄摸摸搜她的微博账号,点开了她的直播视频,他被这个女生调制的奇怪饮料勾起了兴趣,怎料妈妈突然闯进房间,他慌乱不已的扣上了电脑......
妈妈和他都一愣,随即妈妈反应过来了,带着一种很懂的微笑退出房门,说,“怪妈妈,进来应该先敲门的......”
啊,不是你想的那样啊......
韦一航感觉自己的形象坍塌了,追了出去,想要解释,但又张口莫辩。
妈妈依旧带着很懂的微笑,手搭上儿子的肩膀:“妈懂的,我们儿子长大了。”
不止妈懂了,我们观众也懂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韦一航又羞又气地回到房间,继续看刚才未看完的直播视频,看着视频里明眸皓齿的女孩将调制的失恋水一饮而尽,对着镜头飞了一个亲吻,少年低垂的眼睛亮了一分,视线不自觉的闪躲开来,暴露了心跳的节拍。
夜黑如墨,他心里蓦地开出了一树桃花。
他也有点闷骚,心动了也只是偷偷关注了马小远微博,听到马小远夸了好几句极限运动红人时,他的手翻来覆去的揪着矿泉水的包装纸,下沉的嘴角出卖了醋意,不怎么运动的瘦弱身杆,逞强要求尝试超负荷的举重,举不起没关系,青筋得爆出来:你马小远看着,我也是男人!
走出健身房,闷骚的少年开始找马小远的茬:“你是不是就喜欢在微博上私信别人瞎撩啊?”
哪怕是满脸胶原蛋白的男孩女孩,萌芽爱情里若开始无聊的争执,故事也会开始失色。但这部电影好看的地方就在于,导演总有办法让故事在有庸俗化的趋势时,下一步用转折作为点睛之笔。
“我懂了。”面对言行反常的韦一航,马小远突然悟出了什么,狡黠一笑,断言“你在吃醋”,随即骑车扬长而去,如果韦一航拥有观众视角,一定能看到女孩羞红又开心的脸庞。但他没有上帝视角,所以他万般紧张的回到家,开始网络“女生发现男生吃醋会怎样......”
故事简单,想要出彩必然得在细节处着力。因此电影前半段将男女主相处的各种小细节拿捏的死死的,给足了易烊千玺本色出演青春大男孩的机会。
癌症患者难以出远门,但韦一航梦想着去满世界看看。于是两个小孩充分利用生活的地方,在冰库里放企鹅娃娃假装是南极,水产市场蒙上眼睛假装鱼腥味来自海边腥咸的海风,在游泳池泡澡假装在日光浴,表面看好像是马小远在以小孩的方式满足韦一航的梦想,但其实也是韦一航愿意配合她玩这场粗糙的游戏。
种种笨拙的用心没有打动韦一航,韦一航清楚的知道,这些过家家似的把戏再投入也不是真的。但马小远不管那么多,她横冲直撞的来到韦一航的世界,带着他听狼叫,吃烧烤,一切都是为了让韦一航尽兴活一次。
“你想过自己老了是什么样吗?”
看到广场上的爷爷奶奶矫健地交谊舞,马小远问韦一航。
“我都不知道我有没有老了的那一天。”
韦一航直起的背又弯了下去,开始习惯性丧气。
马小远不让韦一航丧,拉起他冲向舞池,灯光炫目,他们有样学样地跳起了交谊舞。少男少女模仿交谊舞的动作很拙劣,但是一圈一圈地转下来,男孩脸上的笑容像湖中的涟漪一样散开,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感到快乐,像正常人一样的快乐,这一瞬间,他感到自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老去。
她之于他,不只是少年的初次怦然心动,更是孤独世界亮起的一束光,给他带来了被判癌症的人生里,胆敢憧憬未来的勇气。
爱情线发展至此,已经囊括了大多数高光时刻,后续的发展的便再没跳脱出想象空间,无非就是男孩女孩之间相互试探、确定心意、浪漫表白,这个过程中韦一航和马小远先后发病,而马小远住院时完全没有了往日的活力,韦一航此时充当起了她的照明灯,害怕死亡的男主发现自己现在居然比起怕死更怕失去女主,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从一个需要别人的人,也变成被需要的人,感受到了生命更丰富的层次。
主线爱情故事简单,但细节丰富,贡献了框架内的惊喜,但这部电影真正的亮点在我看来,是在亲情线里讨论到了以往类似题材里被忽略的东西:患癌者的歉疚,以及怎样面对死亡。
我们太习惯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了,而当重疾来临时,父母不但要付出更多,还要遮掩着这份多出来的辛苦,打破牙齿活血吞,转过身抹泪,转过来陪着笑脸,来引导自家患病的孩子减少心理压力。
遇到马小远以前,韦一航深陷自己对随时可能复癌的恐惧中,哪还有心情看到父母在暗处的艰辛。当他一步步看到身边人的苦难,才终于把注意力从自己的不幸中转走,看到了周六帮人打第二份工的爸爸,看到了一下班就一片片帮人掰菜叶的妈妈,看到了这两个靠山背地里怎样用尽全力,只为给他营造一个表面的云淡风轻。
和马小远去梦中出现的青海湖,需要钱,怎么办呢?
他设法要到了当医药志愿者的渠道,在自己身上实验医药的副作用,以此赚钱。
一个癌症病人拿自己当医药试验品,这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果不其然,事情被父母发现了,素来和善的像个弥勒佛的爸爸气得摔了他的碗。
爸爸吼他,你的命不是你自己的,也是我们的!
韦小航面无悔意,眼神锐利地狠盯着爸爸说,我生病以来,家里没添过一件新东西,这桌子腿都折了,没钱换,爸你胃疼得睡不着觉,也不敢去做胃镜,妈扣扣搜搜,也存不下钱。
爸爸情绪激动地大吼,为了你我愿意!
韦小航声嘶力竭回吼,可是我不愿意!
这场戏是全电影戏剧张力最强的一段,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癌症患者一直以来被怜悯,被同情,被爱护,终于有一部电影用激烈的方式,让人注意到了他们背负这份爱下的愧疚和自责。
韦一航继续吼道,我害这个家变成这样,还不如去死。
“啪”——爸爸甩来一个声音响亮的巴掌。
中国家庭本就忌讳谈死,更何况是一个如履薄冰的抗癌家庭,死直接就是语言红线。
这一巴掌,既打跑了倔强的韦一航,也打破了这个家对死之一字的讳莫如深。
当晚,爸爸提着一大袋药找到了韦一航,道歉后又恢复成了那个和气的弥勒佛。
这个家里的确有些什么发生了变化,爸爸偷偷给了韦一航开专车赚的一万块钱,让他和马小远一起去旅游,韦一航说,这钱你拿着做胃镜吧,爸爸嘿嘿一笑,说自己单位体检,专门安排了胃镜。
家就是这样,我们总是在和父母发生冲突后,才能在爆发中知道彼此的想法,我们的心总是要狠狠碎过一次,才能和彼此粘合得更紧。
去青海的路途中,马小远发病,被送去最近的医院。
在医院对人撒气反被殴的韦一航回到家中,问妈妈,如果我死了,你和我爸爸会怎么过?
妈妈和蔼的笑容凝固在了脸上,不知道说什么,借着洗衣机的滴滴声及时地叉开了话题。
一段时间后,韦一航收到了来自父母的视频。
“儿子,我和你爸爸认真讨论了好多次,如果你不在了,我是说如果,啊,假设那什么,我和你爸啊,会这么过。当面实在不好意思跟你讲,就录个视频给你看了......”
视频往后放,爸爸妈妈煞有介事的录了个一天的vlog,早上十点,介绍妈妈平日看的书——抗癌大全、癌症康复秘籍,中午十二点吃火锅,微辣,下午两点参加癌症家属心理健康互助会,完毕后一起手拉手过马路...
视频里的爸爸憨厚幽默,笑着介绍抗癌家属互助会,打趣孩子他妈非拉着他来,说什么抱团取暖。——“可是我不冷啊!”
韦一航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如果说,韦一航之前是一只易碎的玻璃瓶,父母将他捧在手心里怕摔了,他自己也担心碎掉了以后会扎得父母鲜血淋漓;那么现在,韦一航可以当个安心的玻璃瓶,万一真的碎了,父母即便会受伤,但至少提前备好了一副手套。
这部电影中,韦一航家庭线的部分给出了预想之外的惊喜,足见编剧的用心。
仔细观察韦一航这个人物,他从头到尾对互相报团取暖的病友会都充满质疑,哪怕最后病友会即将解散,他和众人一起喊着“我能战胜病魔”,旁白里他的声音依然迷茫迷惑。
一部影片下来,韦一航邂逅了爱情,重新审视了亲情,视线也越过了自己的病情,看到了他人的苦痛,可是结尾幻想的平行时空依然表明,他最希望的,仍旧是癌症从未来过,所有人拥有正常人的生活轨迹。
可惜那终究只是幻想出来的平行时空,那里的事情不会应验于真实的生活,也没有人送他一朵小红花。
没有明确的主题大概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遗憾,但电影的遗憾,恰恰也是癌症生活无解的答案啊,唯有尽力活得像那句歌词,就算只有片刻我也不害怕,是片刻组成永恒啊。
『肆』 爸爸得癌症只有一个月的电影是什么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是由曹炳琨执导, 曹炳琨、田浩宁、林博洋、李昀锐主演的电影,于2021年12月3日在中国大陆上映,12月12日24时撤档。
得癌症的爸爸是影片中的主人公,叫曹德望,由曹炳琨饰演,该片讲述的是曹德望身患绝症,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为儿子做的一系列事情。
剧情:
曹德望(曹炳琨饰)的妻子离世,只留下一个儿子——曹生(田浩宁饰)。父子俩相依为命,一个意外打破了两人拮据但快乐的父子生活,曹德望须尽快将未成年的曹生安置到福利院。
为此,曹德望需要开一张非亲生证明。这对父子背后的故事,才一点点被揭开。
『伍』 电影《天堂倒计时》启动,这个影片讲述了什么
由新锐导演田梓呈执导,小沈阳、母其弥雅、尚铁龙、修睿等联袂主演的电影《天堂倒计时》正式宣布启动,而这部影片也将视角聚焦中国老年人生活在网上引发大众热议。
据了解,此部影片是根据导演田梓呈亲身经历改编,田梓呈父亲便住在养老院,通过这部影片导演希望观众能够更多关注老年人精神生活,不管养老院条件有多好,老人与孩子之间的联系永远不会因为养老院存在而被打破,与此之之外也希望当代年轻人可以给予家中父母和老人一个更加温馨的生活氛围,望能够唤醒更多人关注中国养老工程,让所有老人们能够在最后时间里安享晚年,共享天伦之乐。
除此之外,女主角由母其弥雅扮演,她在剧中与小沈阳饰演角色有感情戏,与此同时母其弥雅也表示角色和自己非常相似,都是由奶奶抚养长大,因此看完剧本之后深有感触,希望能够通过这部电影让观众看到她在表演方面的实力。
据了解,电影《天堂倒记计时》将在重庆和海南两座城市拍摄,预计在6月份杀青,而今年是否能够正式上映还不可得。
『陆』 如何评价电影版《滚蛋吧,肿瘤君》
8月13日,根据已故80后漫画家熊顿漫画《滚蛋吧肿瘤君》改编的同名电影将在全国上映。该片由白百何、吴彦祖主演,80后导演韩延操刀,主创团队强调,“这是一部有灵魂的商业电影”。
“这部电影的诞生实际上是熊顿的遗愿之一。”导演韩延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熊顿,本名项瑶,作为漫画家、插画师,曾出版过《熟女单身日记》《减肥侠》等多部漫画绘本。2011年8月,熊顿被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俗称“淋巴癌”)患者。2012年2月,她开始以《滚蛋吧肿瘤君,记录与肿瘤抗争的病院日子》为题在天涯发表连载漫画,其幽默而细腻的笔触,让无数网友捧腹又泪奔;同年8月,她的“抗癌”漫画系列被出版成书《滚蛋吧,肿瘤君:我与癌症斗争的一年里》。
2012年11月16日,熊顿因病情恶化离开人世,年仅30岁。
该片编剧、出品人之一,80后小伙儿张维重是第一个联系到熊顿、洽谈漫画《滚蛋吧肿瘤君》影视改编权的人。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2012年2月底,自己正在医院陪护生病的姥爷,闲暇之余,在手机上看到了熊顿的抗癌漫画,瞬间觉得心底“被击中”。他想要见到她,“把漫画变电影”。
彼时的张维重大学毕业刚两年,和家人、小伙伴一起创业开了一家影视传媒公司,公司加上他总共只有4个人,尚无什么作品。他辗转找到熊顿,原本担心“她会不会看不上我这么小的公司”,可一见面,几个年轻人一拍即合。
“有点二、很实在、没城府,说话像机关枪”,这是熊顿给张维重的第一印象。熊顿和张维重聊了很多关于电影的设想,顺利签订了影视改编权协议。除去改编权费用,这个小团队还承诺给熊顿一定比例的票房分红,尽管当时他们都觉得“票房”二字还非常遥远。
但就在今年8月5日,熊顿的父亲出席了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北京首映礼,并当场宣布,将把自己所得的部分票房收入,用于支持成立“熊顿生命阳光公益基金”,帮助亟需援手的癌症患者。斯人已逝,而精神长存,这让张维重很感慨。
在2012年3月签订影视改编权之后的半年中,张维重及其团队又对熊顿进行了多次采访,“熊顿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故事”。
韩延也对记者证实:“熊顿本人生前是希望能全程参与这部电影的创作的。当时,她的病情本来有好转迹象,她还设想要在电影末尾真人出镜。她还曾经说,等电影上映了,她要再画一部漫画,名字就叫《滚蛋吧导演》……”
韩延和张维重均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在电影筹拍的3年中,剧本曾修改过多次,但不管表达方式如何变化,剧本主线始终未变,“忠实于熊顿的精神”。
韩延认为熊顿是“这个时代需要的精神偶像”。“我们只是想让熊顿的故事激励更多的人,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更好地活着”。
此前,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举行了多次看片会,甚至是“粗剪版本看片会”,均反响热烈。
今年4月,尚未加特效、未加后期音效的《滚蛋吧肿瘤君》粗剪版本,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内放映、送审。一位电影局领导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忆,自己看完后非常兴奋。这位常常审片、泪点很高的领导,对《滚蛋吧肿瘤君》的评价是,“非常令人感动、非常值得推荐”,是国产电影的诚意之作、希望之作。
这也是韩延第一次见到电影局的领导,并经历审片全程。原本紧张忐忑的韩延发现“一切特别顺利”。这位与他把酒畅谈的领导感叹:“熊顿是一个在精神上极具力量的姑娘。这部电影,是把精神健康送给了中国观众。”在价值观多样、人们普遍焦虑的当下,该片所传递的健康心态,无疑能够击中观众的软肋,引发共鸣。
同样在今年4月,《滚蛋吧肿瘤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一场粗剪版试映,参与看片的都是年轻人。放映结束后,韩延被泪奔的观众团团围住,许多人告诉韩延,看完片子,自己开始思考“应该怎样活着”。
这并不出乎韩延的意料。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早在第一次看到剧本时,自己就觉得,“如果能把这个故事呈现在银幕上,那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韩延觉得冥冥之中与熊顿有缘。熊顿去世的日子,正好是韩延的生日。而在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开机的前一天,韩延的儿子又呱呱坠地。儿子的到来让韩延对生命、对熊顿多了一层厚重的理解。
片中,韩延没有过多地刻画癌症带给熊顿的肉体折磨,他认为“抗癌不是这部影片的重点”,他想强调的是一种面对挫折的乐观态度。“即便没有癌症,熊顿可能也会遇到其他挫折,我相信她也会画出其他抗击挫折的漫画”。
事实上,80后、90后青年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挫折及问题,在影片里都得到了体现,如北漂、失业、失恋、大龄剩女,等等。熊顿本人,就是一位典型的“北漂女”,在北京与朋友租住在合租房里,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着。但她始终不甘于向命运屈服,即使面对绝症,也要笑对每一天。在韩延看来,这才是《滚蛋吧肿瘤君》的社会意义所在。
在拍摄之初,韩延就与两位主演达成了默契:不煽情,只以走心的表演感染观众。很多次,监视器外的韩延都忍不住泪流满面,但他仍然提醒演员:“这里(情绪)可以稍微收一点点……” 曾经有一场戏,从晚上8时开始反复拍摄,一直拍到了第二天天色微亮,只因为演员、导演都想追求最佳的情绪状态。
该片制片人之一李宏瑞也向中国青年报记者透露,入戏太深的熊顿扮演者白百何,“直到《滚蛋吧肿瘤君》杀青一个多月后都无法抽离角色,完全沉浸在熊顿的世界里,几乎自己就是熊顿”;而扮演医生的吴彦祖,由于其母亲因癌症离世,自己也曾与母亲一同与病魔抗争,使得他在塑造人物时的情感格外丰沛、真实。就在不久前,吴彦祖还在微博上发文,向熊顿祷告:“希望我们的演绎没有辜负你的故事。”
在韩延看来,青年是《滚蛋吧肿瘤君》的主要受众。作为一部颇为“主旋律”的商业电影,《滚蛋吧肿瘤君》也充分考虑了年轻观众的口味。如,在体现熊顿“脑洞大开”的几场特效戏份中,各种“二次元幻想”层出不穷,甚至连韩剧《来自星星的你》里的经典桥段,也被诙谐再现。“所谓商业元素,我认为,无非是电影语言的通俗化。”韩延对于该片上映后的反响充满信心。
“这部片子的投入在4000万元左右,虽然我本身并不对票房期待,但我当然不希望片方赔钱;从主创的角度讲,我们也相信这样一部让人笑中带泪的正能量作品,不应该赔钱。我们希望更多人能够看到这部电影,分享熊顿的精神。”韩延说。
据悉,《滚蛋吧肿瘤君》将在全国200多家IMAX影院同步开映,这也是IMAX公司少有的、与中国都市喜剧题材电影的合作。韩延表示,该片还将登陆北美市场,把熊顿的故事带到大洋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