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孔子》电影观后感800字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电影观后感(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被热炒了很久的《孔子》终于在1月22日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传活动中,愈发“老来俏”的主演周润发扬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这番话让本次评审团的成员们不禁诚惶诚恐。然而观影归来,大家却只感觉到欣赏了一场冗长的“百家讲坛”,而且很显然,胡玫导演讲故事的能力,远远不及于丹老师。1月22日是星期五,下午黄石广电影迷成员们在华夏电影城集合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这一天影院的人比以往这个时段多出不少,而且很多都是穿着校服来的学生们,看来纷纷开始放假的学生群体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电影院的主力人群。据观察,影院里《孔子》的人气还算不错,影迷们对电影如何展现孔圣人的一生更感兴趣,也不乏慕发哥之名来观影的粉丝。从散场之后大家的反应来看,《孔子》这部电影给了怀揣这两大期待的观众一个交代,但是,没人想到,过程却是如此枯燥沉闷。
CCTV—6电影频道有一句著名的广告语:“打开电视看电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开电影看电视”则更为恰当。电影故事从孔子得到鲁公赏识担任大司寇开始,前半段主要讲述了孔子在鲁国意欲用自己的方式治理国家,然而处处受掣肘,只得远离故土,与弟子踏上周游列国的路途。后半段则集中讲述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遇到的种种困境,欲寻明主而不得,历经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颜回死于非命等坎坷,最后叶落归根回到鲁国传道授业了此余生。如此复杂的内容想要用一部电影表现出来,原本就是个艰难的任务。而擅长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胡玫导演,也显然并没有拿捏好尺寸,于是,观众们便在电影院里花费了两个半小时“欣赏”到了一场“电视剧”。
平心而论,电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剧情,通过保护小童、齐鲁会盟、平息公山狃叛乱等段落,集中表现了孔子的仁爱、智谋和军事上的才华。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从鲁国出走,众弟子赶来追随等一组戏,起承转合之间颇为流畅,算是片中的亮点。但后半段孔子周游列国的历程却成为了一场支离破碎的桥段集锦,影迷们均认为这一部分毫无主线可言,零散且琐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迟迟不见高潮出现,也总是看不见电影将要结束的征兆,期间有几位观众陆续离场,一去不复返。有相当一部分的影迷认为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苍白无聊的剧情。
这个寒假,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对此,我很是感触。
对于孔子,我们也已经对他的了解很少了,我想,我们这些后代,也正是需要去了解这些中华民族上曾经的历史。
影片中感触最深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冲撞。孔子从政,希望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却被现实无情地抛弃。孔子一心只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对可能的困难估计不足,最终只能黯然离去。
孔子到了晚年,认清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他最能影响社会的,是教育弟子,而不是从政。他的弟子有各种各样的才干,可以将他的思想传播到更多的地方。孔子把精力放在讲学上,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意义要远大于参政。
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抱怨身边的事不如自己所愿,不完善,不合理等等,还喜欢去描绘一个理想的情境。可是,这些都于事无补。
现实摆在这里,我们也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亲自去行动,不要总依赖于别人。不要只是替别人着急,看到自己应该做的,才最重要。这样,把握好方向,有步骤、有计划、从实际出发,理想才会越来越近。
这部影片人物刻画的生动形象,也能让人深受教育,人们能在这种场景中得到知识。孔子面对贵族与恶势力不低头,面对困难不畏缩,面对孤苦不冷漠,我想,他的精神会激励我永远向上。
所以,我们这一代新世纪的幼苗,一定要铭记这位开创教育先河的人物——孔子。
《孔子》这部电影是由周润发等大陆一线影星出演的,并且表演的都比较到位。周润发饰演的孔子,基本上把孔子圣人的一面表现了出来,任泉饰演的颜回,镜头不多,但是把颜回的那种谦卑、礼让的样子表演的也还算到位,当孔子在卫国要见南子的时候,子路的一句“那个女人,您一定不能见!”,把子路的豪爽性格也展现出来。 电影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公元前六世纪,孔子受到鲁定公赏识,从中督宰晋升为大司寇,这让他得以实行自己的以礼治国的执政理念。但是,三桓权倾朝野,让孔子感受到了重重阻力。他因阻止季桓子的家奴免受陪葬,而与之结怨。其后,他随鲁定公赴齐国会盟,与齐景公和大夫黎鉏斗智斗勇,维护了鲁国的利益,讨回三城,因此出任代国相。他提出隳三都的政策,引发佞臣谋反,在平叛之后,季桓子假传圣旨,罢黜了孔子。
从此,孔子率颜回、子路等弟子开始游历各国。在卫国,孔子得到卫灵公的尊重。他见到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并在交谈中展现了正气凛然的君子风范。结尾孔子死后鲍德熹的镜头探到窗外,一片淡定从容的画卷,电影就在优美而有意境的画卷中结束。
电影中的孔子虽然一直寻觅“知音”,但结局却知音寥寥。在这里,《孔子》的故事不是一部圣人传记,更像是一部关于自我认同的故事。“孔子众门徒与孔子的关系”和“子见南子”是《孔子》的两大部分,无论是众门生还是南子,都是在彼时为数不多的孔子“知音”。而惨烈的不止是知音者寥寥,而是知音们的结局死的死,伤的伤,无一不以怅然落幕。所以本片着重于讲述“孔子见南子”与“颜回救书简”,孔子明知南子赏识他,亦无法留在卫国;明知颜回落水性命堪舆,亦无法营救——通篇其实是在制造一种关于人物的“无力感”:既无法改变时局,亦无法改变身边人的命运。
我从电影《孔子》中感受到,我们应当学习孔子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秉承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学问、正直、光明磊落、对国家有用的人。
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和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几年。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和。
我带着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两个多小时,和场内的观众一起,很安静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孔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简单。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连同他身后的弟子一起,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你感觉到的必定是如海涛般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
电影中孔子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的时代还未到来。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他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于晚年返乡祖国——鲁国,他归而不隐,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
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献祭的`戏,十分精彩。朝堂之上发哥舌战群儒,圆形的会场,不知道当时是不是这样的,整个场景很像古罗马元老院或者现在英国议会,呵呵,对待公山狃这种小人,最经典的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个话啊”,展现了孔子的从容和智慧,更大是幽默。
另外就是老子和孔子那段仙境般的对话,也可在历史上找到印证,史书中有关于孔子向老子请教学问的记载,而电影中编剧为了剧情的需要,让孔子去回忆他和老子的对话,此情节并无不妥,反而可以从他们的对话中表现了儒道两家思想的同异。
时光流转,两千年只是弹指一挥。论语,让我的心穿过时空的隧道,感受到你的智慧。通过这部电影,我更加了解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魅力。
爱默生对孔子有这样的评价: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司马迁也有着‘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感叹。虽不能至,却十分向往。我们从影片中不难看出,孔子的言行举止间透漏着智慧。在救漆思弓时,他凭借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驳的公山大人无话可说。在于齐国会盟之日,又凭借自己的智慧打破了齐国的阴谋。可见他过人的本领,及其在政治上的深谋远略。
孔子的一生简单而复杂。简单,是因为他只有一个简单的目标。他终其一生只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他不贪图能够荣华富贵,不追求功名利禄,淡泊明志。复杂,虽志向宏大却因鲁公的胆小,懦弱而不受重用。一句不要太看得开,像我一样装疯卖傻多好,也使孔子遭受了不少打击。玉珏送到他手中后,他明白诀别之际的到来。他不得不抛弃妻儿,独身一人前行。至此他周游列国数十载,过程颠沛流离,丧失爱徒,可见其艰辛。
离别后,下起的倾盆大雨似乎也在为孔子感到不公,途中,马车陷到了一个泥坑里,但他用尽力气想把马拉出来的时候,自己却不小心摔倒了,但这并没有是他崩溃,反而他大笑了起来,也许,在这时,他已经释然了。他的笑,是那么爽朗,震撼了我的内心。孔子是幸运的,他有一群愿随他同甘共苦的弟子。最后一碗的马肉汤,他没有独自一人喝掉,而是与周围嗷嗷待哺的弟子共享,最后,自己倒在地上。这么样一位老师,又怎会不受学生爱戴那。但在途中,冉求在卫国的战场上离开,颜回的溺水身亡都给孔子带来沉重的打击。我想,这比不受鲁国重用更为难过吧。
玉环到来之际,意味着孔子即将返还鲁国。但他早已对战乱的时代绝望,他不在热衷于政务,只想投身于教育,教授更多的学子,让教育发扬光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些流传下来的至理名言,是孔子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这部电影,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终其一生,孔子虽没实现他的政治诉求,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学财富。他注重的礼,穿越千年,穿到了我们的眼中,穿进了我们的心里。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
近日学校组织同学们观看了电影《孔子》,我看完之后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深深地被震撼了,对孔夫子的伦理道德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而我却认为孔子思想里包含了仁,义,礼,智,信。等精神。孔子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他以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
当孔子看到当权者只懂得用酷刑来统治人民的时候,他不顾自己的危险依然提出了废除活人殉葬制度。这在当时是十分危险的,这不能不体现出他的仁爱之心。而当子路将漆思弓救到他的家里时,他表现的是那么镇定,没有一丝畏惧,这又是他大义的体现。当孔子被迫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时,他第一站来到了卫国。卫国南子问孔子:“夫子常说,仁者爱人。不知夫子的这个人,包不包括像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这时孔子无语,但是从他恭敬和淡定的表情当中,我解读出了《论语》当中的一句话:“君子尊贤而容众”,南子又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请问夫子是什么意思?”孔子答曰:“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礼。”南子又问:“诗经三百首,大多都是在讲男女之间的情爱,夫子又该怎么解释?”孔子答曰:“诗经三百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情思深深,但无邪念!”面对孔子的圣德,最终南子恭恭敬敬道出了这样的话:“世人也许容易理解孔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到孔子在痛苦中所领悟的境界!”可见孔子的君子之礼是博大的。不管对方是什么人。在夹谷会盟上,孔子以不战而驱齐国数万之众,不得不佩服孔子的智慧。这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孔子。当季氏将亡之时,他终于明白了孔子的真确,他决定将孔子请回鲁国,这就是孔子身上的信。
在周游列国路上,他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受尽磨难。在逃离齐国时“接淅而行”,在鲁国分不到祭肉,在陈蔡被围差点饿死,在宋国差点被树砸死。他却荣辱不惊,为了理想中的仁礼之国,像永不停息的日月星辰一样自强不息,这不正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精神吗!
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处处不得志,一腔报国热血付诸东流;他饱尝忧患遭受了太多非议和世人的误解,也承担了太多责任,但精神从未磨灭……这位至圣先师——孔子。
孔子,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这一生处处碰壁,历经沧桑,一路失去也一路拥有,不断升华。
开篇时,他用巧妙的语言和他的机智将漆思弓救下,运用计谋与他国抗衡,展现出他的智慧和过人的本领。却也因此受害,从此开始周游列国。孔子依旧坚持以礼治国的信念。他十分执着。
在雨中离开,历经风霜雨露,却又仰天大笑。颜回等其他弟子的忠心跟随令他感动不已;在列国间传播思想却也天不随人意;弟子不断离开选择从政,颜回的是逝去使他痛心不已……十几年的漂泊之旅,颠沛流离,尝遍人情冷暖,事态世态,使孔子明白更多。正如南子所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的境界。”从始至终,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理念,这令我感触颇深。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支撑着他的精神世界?我明白了,是信仰!他从未放弃。我们所缺乏的正是此般精神,对于信念摇晃不已,经受不住磨难,没有耐心。孔子的精神感染了我,每个人都应不忘初心。
“告诉我,我做错了什么?”
“您错就错在过于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鲁君系身上。”
“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么就应当改变自己的内心。”
公元前四百八十四年,孔子终于回到故土鲁国。他须发皆白,当他跪在故国国门前呐喊:“鲁国,我的父母之邦,我终于回来了。”我听到了,那是来自颤抖的灵魂内心的呼喊。这声呼喊使我如此真切的感受到孔子这十几年的痛苦。从此不再过问政事,致力于整理文献、从事教育。他这一生背负太多,坎坷磨难无一不施加,纵使遭受世人误解唾弃,依旧初心不改。他希望通过教化影响人们。他是伟大的。
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孔子逝。弟子遍天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这部电影已经上映几天,今天才抽出时间去看,在去看这电影之前,我重新找回看关于《孔子》的历史。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大、伟岸、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和普通人一样,体会着各种苦痛,充满悲情。让自己很失望的是,我已经对孔子的一些事迹没有很大印象了。看完这部电影后,更想自己重新去研究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导演胡玫通过这部电影,让我们对这位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时在军事上亦有建树,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学名人之一。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是“内圣”,孟子是“外王”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弟子:子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曾参、子夏、子张…
在电影当中扮演孔子弟子:颜回--任泉饰演
颜回为了救回夫子的著作,不顾自己的安危坠入冰湖,最后离开人世。当孔子抱着颜回冰冷的身体,想用所有的办法想救颜回时,那一幕是非常的感人,我差点哭了。里面颜回说的一句话,使我记忆犹新:“如果人不能改变世界,那应该改变自己的内心。”
是的,有些世间的事物,环境的导致,都是我们无法控制,无法改变的,只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
剧情里面有好多台词都是大家熟悉的--孔子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等等。
对这些名言生动的注解
看完这部电影,有种想去学习研究历史的想法。觉得自己之前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当中了,却很失误怎么会对这些历史都不够了解呢。要好好的学习。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勤求学问而不用心思考,还是不能明白究竟,仅是空想而不肯勤学,变成疑不能解,危不能安,是靠不住的。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之前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论语》,了解了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这本书是在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纂而成。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最近我们看来《孔子》的电影,这部电影主要从公元六世纪孔子受到鲁定公赏识,得到重用,步步高升,能够用以礼治国的执政理念来实践。但在他人的嫉妒下被罢黜,于是开始了周游列国、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历经磨难之后,孔子最终归鲁,专心致志,开设学堂讲学。他为后人留下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产生了了深远的影响,被举世公认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典范。
再谈一下孔子的扮演者周润发,他的表演十分出色,把老年的孔子的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表演仿佛真的把我们带回到了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时光,回到了东周时期那段战乱频繁之时,他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让人回味无穷。我们不妨从《孔子》中去细细品味周润发的表演,去了解他表演的分寸得体、真诚朴实,从而启发我们在生活中做事时的一种真诚朴实,踏踏实实的态度。
在游行中,孔子最喜爱的弟子颜回离他而去,孔子悲痛欲绝,颜回用自己的生命演绎着儒家“仁”和“爱”,诠释着“忠”和“孝”。这也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知识,崇尚文化。
在最后孔子说: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春秋》。不难预料,《孔子》也一样,会在不同人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在不同人的内心埋下不同的种子。因此在之后看待事物时要从多方面去观察、了解事物,切忌从一方面片面的了解,否则得到的结果总是以偏概全,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
周六下午同妻女一起去观看了电影《孔子》,故事情节基本符合史实且连贯流畅,画面富有美感,拖沓镜头和废话颇少,无论从史学美学角度还是教育意义来说,都是一部上乘之作。我将点滴感想记述如下。
之一,体会并非领悟之境界。当孔子主张隳三都失败遭鲁国君臣冷落而颠沛流离周游列国时,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与弟子们的艰难处境,但要领悟孔子渴望实现理想、传授仁义道法之境界就难了。人与人之间难的就是领悟啊!
之二,心正者必相正。每遇伸张正义、扶弱济贫、维护国威乃至痛失弟子时,孔子的眼神必定是沉稳而睿智的,如果漂移而油滑,小人之相暴露无遗。无言相,而非像。
之三,好色之徒绝非好德之人。当孔子受到卫国王后美色引诱时,可以看出其介于痛苦与逃避之间的表情,而且他预感到卫国将天下大乱。这是莫大的考验。如今一些男人看到稍有姿色的女人就挪不动脚了,眼睛发绿,更有甚者动手动脚或口出秽言占小便宜,却满嘴仁义道德而不脸红,好色者怎会好德呢?实乃道貌岸然,恶俗之极。
之四,真爱必自然流露而非造作或刻意在小处表白。当孔子被驱逐出鲁国时,与相濡以沫的妻子及疼爱的子女离别时的内心挣扎,当他失去最钟爱的弟子颜回时的痛苦怜惜,当他与相依为命的弟子们分享一碗羊肉汤时的愧疚……孔子的言语和表情都非常自然地流露,而非矫揉。
之五,坚持为善者必识大体。孔子尽管遭误解冷落而被迫周游列国,历经磨难,但最后鲁国迎请他回国时,他还是非常乐意地带弟子们回国传授正道,仅提出不要以政扰他,他只想教书育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识大体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是由他坚持为善的积淀造就的。现在有些人受点小委屈、吃点小苦就怨天尤人甚至恶言相向,更有“扔纱帽”的荒唐之举。实乃狭隘。
之六,乐观可以战胜暂时的困难。孔子奔波在春秋列国,生活堪为艰辛。特别是当他们到达陈蔡交界处时,已无丁点粮食,弟子饥饿难忍,孔子抚琴鼓气,展现了一个乐观坚毅的孔子,渴望用内心战胜一切的孔子。
唯一不足的是影片没有一处交待孔子有什么不足,此与今世塑造高大全典型的套路颇为相似。
B. 电影《孔子》老子和空丘的对话讲的是什么
老子:“孔丘啊,当今之世王纲失序,礼乐纷乱,你还要一意孤行推行礼乐仁义吗?”孔子:“丘惭愧,一无所成。”老子:“那就索性放弃吧,名爵者,公器也,不可久居。”孔子:“那弟子毕竟不能像葫芦一样挂在门楣上无用于世。”老子:“无用,安知不是大用,柔则生,弱则存,天下莫若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上善若水啊。”孔子:“先生微言大义,吾道一以贯之,先生的道是大道无形,不限于世间万物,而我的道则只在人间。”老子:“那就不要在意天下的误解吧,富者增人以金,我没有金子,就送你这几句话吧。”以上是二位圣贤的对话,这几句对话充分体现了儒道的异同,二者都是有道之人,对道都有深刻的见解,思想深度也差不多,但是二者有不同的人生态度,孔子的儒家提倡入世,而老子的道家提倡避世,孔子曾问道于老子,既然“问道”一事被记录下来,那么就说明孔子很可能不是仅仅问一次道,而是多次问道,所以可以说老子是孔子的师尊。我个人认为以上的几句话是《孔子》整部电影之中最大的亮点,是影响孔子思维的转折点。
C. 求几部有关,黄帝、炎帝、孔子、老子等古代名人的电影
有个老片叫
----《炎黄传奇》
描写炎黄二帝的,是个老的神话片,很精彩
D. 历史片《孔子》观后感
导语:《孔子》是一部2010年的传记历史片,由胡玫执导,周润发、陈建斌、周迅、陆毅、姚橹、任泉等主演,于2010年1月22日全国上映。电影讲述了东周末年,诸侯割据,相互征战。孔子为了理想奔走在列国之间,孤独地和整个时代抗争,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孔子》观后感。欢迎阅读及参考!
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孔子》的传记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孔子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刻画出了一个个生动精彩的人物形象,对我的触动还是很大的。
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一生极为坎坷,曾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卫、陈、曹、宋、郑、蔡诸国之间,宣传“仁”之思想,可乱世将孔子的时代改变了,没有一个国家听他的思想。十四年后回到鲁国从事教育活动,七十三岁病逝。
《孔子》电影中有一个片段我至今记忆犹新。陪葬的一个小男孩漆思公为了保住性命拼命地跑,遇到了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路救下了漆思公,最后,在孔子的强力辩说下,漆思公重得自由,并拜孔子为师。这个事例说明了孔子宣传“仁”道的重要性,在这个战争的世界,宣传仁爱精神才能挽留住一些生命。
孔子宣传的不仅仅是“仁”,还有“义、礼、和”,这四点综合在一起,就是治国之本。在孔子离家出去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时,也曾大力倡导过这四点,可结果是处处碰壁,孔子的理想也未能实现。
导演胡玫最巧妙的一点在于她把南子这个妖娆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更从侧面烘托了孔子的思想道德之端正。面对南子,孔子没有心动,而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迫使南子放弃了对他的诱惑。
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对后人的影响力很大。我们也永远记住了这位推广“礼、义、仁、和”、心静如水的先师——孔子。
电影《孔子》的观后感 孔子,这个出生在周朝(公元前551年)的文化人,对他之后的中国人影响巨大。电影《孔子》的开篇,是从孔子中年为官开始讲起的。在那个礼崩乐坏诸侯割据战乱连连的年代,孔子空有一腔热血和斗志,想借助鲁国的君上实现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不想君上只是个傀儡君王,掌控不到国家机器——军—队。所以孔子的改革就像街边耍猴人的把戏,跳的最欢的时候却遭到主人的叫停。
孔子的中年蹉跎,其根本原因是个人不着边际的理想害的。孔子的理想仿佛空中飞舞的风筝,自己并不能完全掌控,线一断便没有了踪影。一个人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那是浮躁,过低则是自卑。而孔子恰恰前后都经历了,直到两个弟子先后死去,加上自己也上了年纪,于是思想方才变得稳重务实。孔子回鲁国后,不涉足政治的决定实在是难得的清醒,要不然哪有后人传颂的《春秋》。
看孔子的成败得失,缘于他有三个知音人。
其一,弟子颜回。颜回誓死一辈子追随无论贫穷与富贵的孔子。在孔子被迫离开鲁国的时候,颜回和众弟子的追随给了孔子最大的精神动力。孔子周游列国,如果没有弟子们的追随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说不定早客死他乡了。颜回跳入冰水中上下几次徒手打捞书简,是因为太在乎老师的书简了,可惜聪明的颜回没有想到人脑远比书简更重要。颜回的死,让孔子伤心欲绝,一个贴心的知音走了。
其二,卫国南子。周迅饰演的南子,并没有传说中的色和荡,可能这无关演技,导演用错人了。卫国,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也是唯一有机会施展个人才能和影响力的外国。而给他这个机会的是南子,没有南子,孔子未必有机会在他国施展自己的学识和抱负。所以讲究礼节注重道德的孔子力排众人的劝诫,去见了名声不好的南子。南子的轻—浮和挑—逗都在孔子的预料之中,可是南子却说“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这句话完全出乎孔子的意料,南子的深深一拜,恐怕不只是仰慕孔子的学识和人品,所以孔子真有些相逢恨晚感激涕零的味道。南子在戏中,不过短短几分钟,却是神来之笔,她的言语拔高了孔子的历史形象。
其三,鲁国大相国季恒子。季恒子的扮演者陈建斌,其演技可圈可点。季恒子虽然跋扈不仁,但是他识时务懂谋略。季恒子,既是阻止孔子在鲁国改革的主要对手,又是迫使孔子周游列国的推动人,最后还是让孔子还归故里的邀请人。造化弄人,季恒子的所作所为成就了孔子在德仁礼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且季恒子还是最了解孔子心思的人之一,致死不忘迎孔子回国。
邀请周润发扮演孔子,可能是导演胡玫经过反复思考后的决定,发哥的形象和演技都是一流的,特别是眼神无人能及。能够有机会饰演孔子我相信是发哥的一种荣耀,但是戏中的情节未必吻合发哥的想法。不知是出于商业的.考量,还是编辑的能力有限,电影中的孔子与历史中的孔子相去甚远。孔子智取三城勇退叛—军,让人想到诸葛亮和墨者革离,不知道这和宣扬孔子思想的主旋律有什么相关联的?有人说,看了电影《孔子》就像在看“丧家犬”。悲哉,可怜一代圣人,让后人如此诠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读起琅琅上口的《论语》,就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在班上看了《孔子》这部电影,进一步加深了我对孔子的了解,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涤。
孔子出身于鲁国,是一个有爱心、有智慧的人,主张礼仪仁和。当时的社会极其混乱,孔子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没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随后的十四年,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传播其思想,并进行文献整理工作,他的思想和学说为后世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曾经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好。在当今社会,大家都爱面子,怕丢脸。因为爱“面子”,有的人在某些时候会变得不懂装懂。我以前也有这个缺点,有时候老师上课讲的题目,我似懂非懂,本想下课后去问老师或同学,可又怕他们说班干部还不认真听,所以,就一直把题目憋在心里,而导致成绩下降。后来,我发现这个缺点实在是太可怕了,它使我不会的题目越积越多,脑子里一片糊涂,严重影响了我的学习。现在,我再也不会不懂装懂了,上课认真听,遇到难题先思考,实在想不出,就再去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把每一道题都想清想透,成绩也在一点点的上去。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当学习孔子对学问孜孜不倦的态度,对学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精神,以及刚正不阿的做人品格,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思想、品德高尚的博学之人。
我以前对文科没有什么兴趣,语文、历史、政治、地理和美术等文史类学科都学的一塌糊涂。我对孔子的思想也是一知半解,只是长时期存在一种偏见,那就是——孔子是统治阶级治理百姓的工具。因此,我不喜欢孔子,也没有兴趣看周润发演的《孔子》这部电影。
有一天,和女朋友一起在迅雷上想找个电影看,我本来想看其他片子,但是我女朋友很想看《孔子》,我就依她了。看了一半我女朋友睡着了,但我依然被电影的情节深深吸引。这部电影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出人意料,片子里面的“孔子”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没有什么高大形象,也不是我想象中的统治阶级的工具。至于这个孔子是否和真实史料记载是否矛盾,我已经不在乎了,天知道孔子到底是怎样的人,我只在乎我在片子中的具体感受。我已经深深的被片子情节吸引和打动了。
这个片子在前半部分都是讲孔子投身政治与教育,使用“仁义礼治”来治理鲁国,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这部分总体来说都是喜剧,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然而,在片子的后半部分却峰回路转,即从孔子推翻三桓失败和齐国大兵压境之后,孔子便开始里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最后到老的时候回到鲁国投身教育。孔子一辈子也没有将“仁义礼治”推行成功。
电影几乎没有涉及到孔子在学术上的成就和“仁义礼治”的思想,只是从一个很普通的视角来描述孔子的一生。片子的前半部分和孔子的面孔一样,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然而,前半部分也为孔子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即该部分实际上是危机四伏。同样的,平和的孔子,背后是其经受了一般人没有经历的痛苦以及在痛苦中体验的境界和对信念的执着。
这个片子有四个情节让我记忆尤深。我将在以下篇幅一一道来。
第一个情节是孔子推翻三桓失败后,孔子和鲁王的对话以及孔子和老子的对话。孔子以一腔充满“仁义”的热血誓以推翻三桓以维护“君臣之纲”。鲁王便说了,“仁义只是一个说辞,如果失败了,谁还在乎你仁义与否”,“我们应该‘无为方能无不为’”。于是,孔子便回忆起和老子的对话,老子提了一句话,如果做不到便索性放弃吧,这非常符合老子“无为”的思想。老子的“无为”,即无违,不要违反规律,也就是如果你真的做不到的话,说明条件还不成熟,无需勉强硬来。孔子眼见马上得以成功推行“仁义”,却在这一时刻失败了,要放弃以前所做的所有的努力,这真是一般人难以接受的。于是,孔子便离开鲁国,颠沛流离到周朝列国,每到一个地方便开始“仁义”的教育。
第二个情节是孔子和卫国君夫人南子的对话。南子对孔子说了一句话,“世人也许容易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体会的意境”。南子在电影出现的第一幕是,她拿着一卷书,趴在草上读书,从这一幕可以看出南子是一个有知识知礼节的人,当然也是一个美丽性感的女人。同样的,从她与卫君和太子等人的对话中,你也会发现,南子是一个聪慧、做事强硬果断的女强人。她对孔子充满一种“惺惺相惜”的敬仰与钦佩,他和夫子两个人在对话的那一刻都能够深深体会到对方的痛苦和境界。南子的出现,让我能够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内心和执着。
第三个情节是颜回之死。这个情节是让我最无法忘记的情节。我对颜回的体会是,他在片子是一个非常帅气、有才和忠诚的人。在这一个情节,一方面是颜回为了挽救孔子流离各国谱写的书籍而一次又一次的深潜到冰冷的水里,捞起一卷又一卷的竹简;另一方面是夫子恸哭的说道“回,你给我回来”,夫子只想颜回安全的爬出水面,而不是要他去捞那些花费了无数心血编写的书籍。颜回对夫子和夫子对颜回间的这种感情,真是让人无法言表。
第四个情节是孔子回到鲁国。他和弟子们经历了诸国战火,颠沛流离的回来后,在城墙底下哭着喊,我回来了。
这个片子给我的感受很深,虽然我已经看了三遍,但我现在依然无法完全描述出来内心的感受。我想,我还需要再多看几篇。在这个片子,孔子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世人也许能够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体会的境界”。孔子内心的痛苦和对信念的执着让我无法忘记。
E. 谁知道中国道教老子的电影
目前老子传记的电影没有,老子思想的动画片有,《老子》传记的81集的电视剧,不久将出来了!
有蔡志忠的《老子说》1动画片http://v.youku.com/v_playlist/f837314o1p1.html
有蔡志忠的《老子说》2动画片http://v.youku.com/v_playlist/f837314o1p2.html
有蔡志忠的《老子》动画片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837314o1p0.html
很经典,很有哲理!
大型系列《老子》电视剧情况
2010年元月21日,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蒋晔,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副主任苏清杰、勤政处处长康钧凯,应大型电视连续剧《老子》总策划王学新、中国风险投资协会秘书长、《老子》电视连续剧岀品人王迪、《老子》电视连续剧总音乐人熙道之邀,在北京芳群园《老子》剧组共同探讨了《老子》的相关问题,并就《老子》电视剧的投资、老子影视城、老子文化博物馆、老子文化国际研究院、中华道德文明园等方面的建设,达成了一致共识。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岀的思想家,是与苏格拉底、柏拉图比肩的全球哲学之父,是人类辩证思维的鼻祖。黑格尔说:“中国哲学中有一个特异的宗派,这派哲学及与哲学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的发挥者是老子。”尼采也曾指出:“老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更是赞扬有嘉:“越认识老子、越发相信老子学说的正确。”正因为此,前苏联汉学家李谢维奇说:“老子是世界的”。早在16世纪始,老子的《道德经》就被翻译成了法文、德文、英文、日文、拉丁文等。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已有1千多种,总计5亿册之多。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全球最著名的《纽约时报》,还将《道德经》列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在德国,几乎每个家庭都备有一本德文版的《道德经》;在英国,一些青年以学习《道德经》为时尚;在日本,《道德经》成为企业管理者案头藏书。美国著名学者蒲克明说:“老子《道德经》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1998年1月,诺贝尔奖巴黎宣言还指出:“二十一世纪世界科技、文化命题到2500年前的中国老子那里去寻找。”
2008年7月,由世界和谐促进会、中国(香港)宗教协会、中国风险投资协会、金和泰道(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等,与海内外的相关慈善、影视、宗教、投资等机构共同发起,并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历史学家、宗教领袖、影视专家、金融投资家共同参与发起成立电视剧《老子》筹委会。并把45集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老子》作为一部重大题材的历史正剧,再现2500多年前千古圣人老子平凡而传奇的一生,以及其博大精深的道德文化思想。
《老子》电视连续剧由中国道教领袖、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和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会主任胡孚琛教授任顾问。据国家信息中心联机检索后认定:以影视剧的形式将圣人老子弘扬于世,在人类影视史上尚属首次。该剧以圣人老子一生的传奇经历,结合东周末时期乱世之争两条主线,从第一集“紫气东来”到最后一集“道传函谷”,以真实动人的故事展示老子漫长的一段人生岁月,老子曾与普通人一样,有血有肉,有苦有乐,有情有义,有恩有怨,有平庸亦有传奇……但最终他大彻大悟,超凡脱俗,成为圣贤!
《老子》电视连续剧将用汉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韩语六种语言版本,面向全球发行。专家预测,大型电视剧《老子》将是一部极具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影视巨片。在不久的将来,一部人类道德文明的巨片,一部中华历史文化的巨片,一部道家经典文化的巨片,一部雅俗共赏的传世巨片,一部极具商业价值的巨片,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但如何还原老子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一直是剧组主创人员为之头痛的事。老子生活的年代,离我们相去甚远,已有2500多年,当时的风貌,早已荡然无存。虽然中国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会长陈家林(作品:康熙王朝等)乐于“岀山”,陈道明、陈宝国、赵雅芝、周润发、游本昌、六小龄童、姜文、葛优、焦晃、陆毅、刘烨、赵薇、孙俪等大腕明星也都愿加盟,但场地难选,仅仅靠浙江横店影视城等国内现有的影视拍摄基地,很难满足《老子》电视剧的需要。而计划投资1.2亿元的拍摄经费,要建一个永久的老子影视基地,特别是能给后人留下集老子文化博物馆、老子文化国际研究院、老子影视基地为一体的中华道德文明园等,显然是杯水车薪。
记者曾探寻过中华道德文明园的构架:项目一,道德文化广场,占地面积333亩,由五朝风情古商业街、太极湖、环廊石雕群组成。项目二,中华五千年文明园,占地面积300亩,以古建环形长廊、壁画、雕塑形式展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项目三,中华和谐文明园,占地面积300亩,以浮雕墙形式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和谐思想、和谐人物、和谐文化。项目四,中华道德碑林,占地面积300亩,以太极碑林的形式展示老子的道德思想及历史人物对道德思想的感悟。项目五,中华太极城,占地面积300亩,该区域建成后将成为中华道家文化交流基地、中华养生基地、中华功夫展示基地,展示2500多年来中国的道家文化。项目六,老子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150亩,以古建透明玻璃建筑形式收集展示从古至今涉及老子文化的物品,包括书籍、图片、画册、塑像、竹简、物品等。项目七,老子文化书画院,占地面积150亩,以古建封闭建筑形式展示从古至今涉及的老子文化书画,同时作为新成立老子文化书画院的活动场所,不定期举办笔会交流。项目八,五方老子巨型雕像,占地面积399亩,建造33米高的五方老子巨型雕像。从五个方向可以看到不同神态的老子镀金雕像。每个方向133米之外建造拜坛(该建筑将入选世界吉尼斯记录)。项目九,大型电视连续剧《老子》影视基地,占地面积400亩,电视剧拍摄完成后作为永久性建筑留存,并建立拍摄博物馆,展示拍摄留存的各种道具及拍摄过程的图片等。项目十,上善池环园水系,占地面积300亩,电视剧拍摄基地前建造300亩上善池,上善池与园内环园水系随形就势相连。项目十一,隐山山脉,占地面积300亩,隐山山脉在该园最北侧,将挖太极湖、上善池的土用于隐山山脉建设。山上修亭、台、楼、阁及绿化。
如此宏大的规模,没有三五十亿人民币的投资,要想给后人留下一个永久的中华道德文明园,要想将此道德文明园建成国内外游客朝圣之旅的圣地,显然是不可能的。
如何把风险投资和公益投资完美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中华道德文明园的建设,是《老子》剧组面临的一大难题。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兼中国老子文化公益基金管委会副主任蒋晔,在座谈中重点介绍了公益基金特有的政策优势: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等社会力量向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公益救济性捐赠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精神,企业等社会力量通过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对文化事业的捐赠,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捐赠额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2%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捐赠额未超过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这样,《老子》电视剧相关项目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的平台,向全国甚至海外募集到更多资金,这无论是对《老子》电视剧的拍摄,还是对老子相关项目的建设,都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减少了风险投资的风投系数。
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管委会副主任苏清杰表示,考虑到中华道德文明园、老子文化博物馆项目与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推岀的包括老子博物馆、老子文化长廊在内的老子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大同小异,老子文化国际研究院和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推岀的老子学院并无质的差别,完全可以把这些相同或相近的项目合在一起,以免重复建设。
基于共同的目标,全方位弘扬老子传统文化,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和《老子》电视剧岀品方当即便达成共识:双方以合同的形式,签定了长期的全方位合作协议。中国老子文化发展公益基金将按照国务院基金管理条例规定,管好用好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为《老子》电视剧及老子相关项目所捐赠的公益基金。
剧情简介
春秋时期,周礼盛行,然天下大乱,国国相争,礼仪实已尽丧。公元前571年,宋楚交战,宋国司马李舍带兵出征,行前立军令状携全家老小一同出征。一次攻城时,不料被楚军一箭射中胸膛,当场而亡。宋军败退,李舍家眷在亲兵的保护下择路而逃,不料路途走错,来到陈国地界,此时李舍夫人已怀有九个月身孕,突感腹中疼痛,人事不省,一行人就近找了一个村庄,安顿下来。
公元前570年阴历二月十五日子时,李夫人在陈国相邑曲仁里生下一子,婴儿诞生的鹤发童颜,长耳大目,相貌异常,李舍父亲给其取名为李耳,字伯阳。 童年李耳,天姿聪慧,静思好学。李耳8岁拜商容为师, 同村的巫师因李家是外乡而来,又未对他上供,一直耿耿于怀,多次加害李耳。 第二年秋天曲仁里发生了水灾,村里死人无数。巫师这回找到了借口,讲就是因为去年李耳坏了祭祀的规矩,上天才降罪,于是要用火烧死李耳,全村人才能解救。 紧急时刻一个老者将李耳救下。老子拜老者(本元真人)为师,学习三年。学到了在商容老师那里解答不了的问题。更明白了天地万物,动植众生的先天之本,原始之性,人本无善无恶,因被后天欲望所染才使人迷失本性,等等…… 李耳与本元真人学习三年。。
公元前550年,春节将至,李耳的爷爷让李耳进城采购年货,辰一也想同去。 正是在此次进城购年货的途中,彼此暗恋已久的李耳与辰一互相道出了爱慕之情,并互相承诺将携手到老。 没想到过年后,族长到李耳家给李耳提亲,是一个富户人家,李耳的爷爷同意了,李耳坚决不从,李耳的爷爷讲:你不听话,我就撞死。李耳为了爷爷无奈只得答应。辰一听到这个消息悲痛万分,辰一的父母心里也很难受。 一年多以后,李耳的儿子诞生了,取名为李宗。 公元前547年,24岁的李耳按本元真人的指导,准备去鲁国太乙山寻师求学。李耳独自一人辞别家人,踏上了去鲁国求学之路。 在去鲁国的路上,李耳被吴国土匪抓走,几经周折险些被吴国土匪所杀,幸有一个叫五显的人杀死十几个土匪,所抓的几十人才获得逃生的机会。 李耳到了太乙山后找到了紫真真人并拜师学习六年。在紫真真人这里李耳得到了更大的收获,并悟出天地人伦的根本之道。
公元前540年李耳拜别紫真真人,在鲁国第一次见到了14岁的孔子。 回到曲仁里,哪知在李耳走的这几年里,家里发生了重大的变故。爷爷去世了,吴国的斯愚到李耳家将其表叔、婶杀死,并要霸占李耳的妻子婷阳,婷阳不从,投井自尽了。 公元前535年,此时的李耳已明晓天地之理,人伦之道,在曲仁里开始讲道,名气越来越大。 李耳传道讲学之事传到周天子的耳中,周天子派人到曲仁里召见李耳进朝,周天子想亲自听一听李耳的高论。 李耳见了周天子景王,向周景王讲了治国、治军、治天下之道,老子对周景王说:一个国家的君王若能提倡以和谐社会治国,这才是明君,是老百姓爱戴的君王。景王大喜,封李耳为柱下史,同时封李耳为周守藏史。 一日,鲁国孔子来访,听完李耳的一席话后,孔子决定拜老子为师。孔子回鲁国后,弟子问老子其人,孔子说:其为龙耶!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驾崩,周王室大乱,姬朝(王子朝)与姬猛,互相残杀,持续10年之久,最后相败俱伤,姬猛继位成为周天子。
公元前510年,61岁的李耳看到王室之争天下大乱,于是辞官,准备继续传道。
公元前500年71岁的李耳隐居于上阳山中,他要完成一个历史巨著,将一生所学所悟写成书传于后世。 老子在上阳山隐居十二年,十二年时间,老子写了大量的著作,存放在上阳山山洞中。
公元前488年秋,83岁的老子突然看到他的住处方向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老子赶忙向住处奔去,到了住处看到一幕残剧,陶芳(老子的学生)倒在血泊中山洞里的竹简,老子用十二年写的巨著已化为灰尽。 老子决定入秦讲学,83岁的老子身骑青牛,带着徐甲向西方的秦国走去…… 函谷关周时军事要地,守关将领名叫尹喜。 尹喜自幼通晓阴阳,观天达地,近来他静观天象,从东方有氤氤紫气向西方而来,尹喜大喜,紫气从东而来,必有圣贤之人要过函谷关,于是命手下兵士注意往来行人。
公元前486年,徐甲牵着青牛,老子坐在青牛上到达函谷关。收下尹喜为徒。尹喜为老子建了一个说经台,召集函谷关的军民听老子传道、讲法。老子辞行,尹喜不舍,让老子再住几日。尹喜心生一法,不如让师父将所讲的大道写出来,留于后世。经尹喜多次诚心邀请,老子同意了。于是老子提笔在竹简上用了三天的时间完成了一部人类巨著《道德经》共五千字,分上经和下经,上经名为道经,下经名为德经。
尹喜拿到老子写的五千言后如获至宝。 老子告辞西行,尹喜率函谷关军民跪送老子,看着老子骑着青牛的背影,尹喜大喊:“我代表函谷关的军民,代表天下的百姓,感谢您了,感谢您留下了一部人类的巨著,这部巨著将是人类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