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部史诗大片,为何被封存山洞12年,原型多数壮烈牺牲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能看到的主要电影主要都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以及八一电影制片厂还有北影厂拍摄,与此同时,一些年轻的电影厂也陆续筹建,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珠江电影制片厂和西安电影制片厂。
为了能在全国迅速打开局面,珠影厂和西影厂都立足集中力量拍摄一部轰轰烈烈的史诗大片,其中西影厂在这段时间拍摄的代表作是《桃花扇》,而珠影厂的代表作则是《大浪淘沙》。
奇怪的是,珠影厂拍摄《大浪淘沙》用时三年多,耗费人力和资源无数,但这部电影在1965年摄制完成后却被封存在山洞里12年无法面世,直到1977年才重见天日,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本文就聊聊《大浪淘沙》背后的故事。
一、故事原型
《大浪淘沙》主要人物是四兄弟顾达明、靳恭绶、余洪奎和杨如宽,他们背井离乡走到一起,结拜为兄弟共同到济南求学寻找真理。在济南他们结识了进步女青年谢辉和刘芬,在老师赵锦章的教导下逐渐接受革命思想。
1927年兄弟四人和谢辉刘芬一起赶赴武汉加入大革命浪潮,在这里他们出现了分化,杨如宽参军,余洪奎投奔了在国民党任高官的老师薛建白,靳恭绶四人考入军校。
马日事变中,余洪奎暗杀赵锦章,靳恭绶顾达明死里逃生回到武汉,杨如宽对革命失去信心回家谋生。在七一五事变中靳恭绶和顾达明杀死余洪奎为赵老师报仇,随后革命青年和工农一起参加了秋收起义。
故事的核心是四兄弟、两位进步女青年和两位老师,这些角色和事件均改编自革命干部朱道南的自传《在革命的洪流中》。
在原著中,朱道南、谢拙民、杨荣林是来自山东枣庄的三兄弟,他们痛打恶霸学生被土匪威胁生命被迫背井离乡到济南上学,地主的儿子孙之斌由于全家被土匪仇杀灭门也跟着他们一起离开家乡。在济南上学时,他们结识了进步学生白慕翰和进步女青年刘辉,也开始参加革命活动。在一次革命聚会中他们遭遇军警抓捕,紧急时刻一个来自山东曲阜的黑脸大汉公今寿救了他们,几个人成为形影不离的同伴。
1927年朱道南五兄弟和刘辉一起被组织派往武汉考军校,杨荣林由于第一次没考上自尊心受损参加了北伐宣传队,孙之斌在街上偶遇做生意的姨夫也告别同学们转去经商。其余四个人考上了军校,朱道南、公今寿和谢拙民转到长沙分校接受分校书记赵柔坚的领导。
在马日事变中,赵柔坚被敌对分子余五一杀害,朱道南三人杀死余五一逃出学校回到武汉,继而和刘辉一起被编入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该团在参加南昌起义的路上被缴械,随后南下广州,成为广州起义的主力军。
电影《大浪淘沙》的故事只改编到南昌起义之前,并对原著里的人物进行了重组。
公今寿成了主角靳恭绶,朱道南和谢拙民合并成顾达明,杨荣林和一部分孙之斌结合组成了杨如宽,余五一和另一部分孙之斌结合成了余洪奎,赵柔坚和白慕翰结合成了赵锦章。
16岁的刘辉则分成了两个人物,年轻的刘芬和出身书香门第的谢辉。
至于薛建白,他大部分的戏份均为虚构,片中赵老师的夫人宋大姐则取材于赵柔坚的爱人胖大姐。
二、改名风波
电影拍摄计划定下来了,但该片却遭遇了两起改名风波。
影片一开始由夏衍定名为“浪淘沙”,剧组在这个名字前面加了一个字成为《大浪淘沙》。
笔者认为,《大浪淘沙》这个名字言简意赅直奔主题,是一个很难得的好名字。
主角靳恭绶名字改得更多,电影里最早就是采用的原名公今寿,但饰演者于洋觉得姓公叫起来“老公老公”的不好听,所以他建议改成今公寿。但百家姓里没有姓“今”的,于是直接改成了金公寿。
《大浪淘沙》的拍摄得到了时任中南局书记陶铸的大力支持,因为陶铸当年也参加了广州起义,该片里几位主角的原型都曾是广州起义主力二方面军教导团的战士,该片的后半段实际写的就是教导团当年的 历史 ,因此陶铸对该片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问题是,陶铸后来被打倒,有人借题发挥,说“金公寿”里的“金”和“寿”合起来就是“铸”,这是为陶铸喊冤。而该片在1977年上映时陶铸还未平反,因此为了不影响原来的配音,剧组将“金公寿”改成了“靳恭绶”。
三、拍摄花絮
珠江电影制片厂为了这部影片可谓下了血本,他们除了在全厂进行招募和考试,找出了饰演顾达明、杨如宽、赵锦章和刘芬的演员,其他主演他们都是从其他兄弟影厂聘请的。
来自北影厂的于洋担纲主演靳恭绶,剧组之所以将靳恭绶列为主角,应该是看中了他坚决的革命态度和直爽的性格,这样比较容易出彩。
在原著中,靳恭绶是一个黑脸大汉形象,膀大腰圆的于洋非常适合这个角色,他在剧组里整整拍摄了三年,中间有一场戏是马日事变中靳恭绶用手扳开铁栅栏,拍摄这场戏时于洋用力过猛导致视网膜出现问题当场失明,他只能住院休养等身体好了再回来拍戏。再加上本身剧组也是拍拍停停,因此靳恭绶在片中的形象就是一会儿胖一会儿瘦。
饰演谢辉的是来自上影厂的王蓓,这也是她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
饰演反派余洪奎的是来自于湖南话剧团的刘冠雄,当时导演到话剧团找他时,刘冠雄的上级还进行了阻拦,理由是刘冠雄出身不好,不适合拍革命题材电影。导演告诉他,刘冠雄要饰演的角色在片中就是一个地主家的儿子,后来背叛了革命,是一个反派。刘冠雄的团领导一听就高兴了,当即表示:那他合适,他很合适。
刘冠雄在剧组中和于洋一开始形影不离关系很好,但影片拍到中段,四兄弟要分道扬镳,于洋开始怎么看刘冠雄怎么不顺眼,连他在宿舍看书都要批评几句,两人的状态也带到了戏里,也不知道是戏影响了生活还是生活进了戏。
四、封存十二年
由于很多老同志都经历过那段 历史 ,难免在观看影片时会提到一些个人看法,有些看法值得肯定,比如片中有四兄弟歃血为盟的桥段就被删掉了。有些无法当时决定的修改意见还要进行讨论和审查,因此该片拍摄进度极慢,从1962年剧本完成到一直到1965年才整体拍摄完成。
但是,等到该片准备上映时形势出现了变化,陶铸指示,先别上映了,估计甭管拍得好不好都难逃毒草厄运,算了,还是封存起来再说吧。
于是,该片所有拷贝都被送到了位于陕西临潼的三线仓库封存,这一封存就是12年,直到1977年,《大浪淘沙》终于重见天日得到了上映的机会,而且观者如潮。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部新影片,根本不知道其背后还有如此曲折的故事。
五、原型的结局
笔者一开始喜欢《大浪淘沙》是因为该片的故事性很强,个人的命运融入时代的洪流,这种题材永远都不会过时。
而且,该片的一些细节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赵老师给懵懂的靳恭绶做思想工作时说的话“我母亲病了,想找你借点钱抓药,我妹妹失学了,交不起学费,想找你帮帮忙......”,
然后赵老师又带着靳恭绶去看码头上工人们的悲惨命运,告诉他什么是革命,为什么要革命。
不得不说,在看到这个片段之前,笔者对于“革命”二字的理解也和靳恭绶一样浅薄和懵懂,但听了赵先生的话立刻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后来,笔者知道了该片的几位原型居然全是老乡,其中朱道南甚至在笔者所在的小学当过老师,于是笔者立刻对该片有了更大的兴趣,也对片中人物的命运产生了好奇心。
影片中老四杨如宽心灰意冷回到了家乡,实际上他的原型之一杨荣林并没有走,而是参加了广州起义,之后在海陆丰的战斗中牺牲。
顾达明的原型之一谢拙民,靳恭绶的原型公今寿,他们的结局命运在公开资料上查不到,想必也在战斗中献出了生命。
刘芬和谢辉的原型刘辉,参加广州起义时只有18岁,起义失败前夕她和战友们在街头阻击敌人进攻,五六个人包围了她,刘辉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顾达明的另一个原型朱道南将刘辉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家信带回了山东。
一帮来自山东枣庄的青年,牺牲在遥远的广东,如果不是朱道南幸存下来,也许他们的事迹和他们的名字都将淹没在 历史 长河中。
《大浪淘沙》不光是一部史诗大片,也是一座纪念碑,永远纪念那些曾经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