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天眼传奇》观后感
这是漫画家蔡志忠在大陆拍摄的首部动画电影。影片中很多人物形象的设计,以及对传统文化典故顺手拈来式自如运用的状态,都颇有蔡志忠独特的风格特色。如果是蔡志忠漫迷,为了一睹大师笔下的卡通形象在动画中的复活,影片还是值得一看的,至少大部分内容是很有味道的。
但问题恰恰在于,影片过于彰显了蔡志忠漫画般每个小故事的味道,而它们在串联在一起之后却没有电影的味道。甚至把中华民族有着较强集体认同的道家文化为主的神话角色及其故事,和地域性较强的三星堆文化杂糅在一起,感觉是比较混乱的。
从一开始的道家圣果桃子,到永乐宫神仙壁画,再到四大天王、八大巨人、离朱、天神贰负、仓颉等形象,都很有中国味道;但是到了三星文明中的矮人族、蓝魔族和神圣天王,就突然具有了海外神形;两相交织,有些怪异。特别是主人公天眼的旅行,在中式传统与三星堆“外星”文明中穿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观众的认知辨识困惑。
三星堆文明是距今3000年以前的一个文明,影片在以这一文明的消亡为背景的故事中,却融入了很多中国皇朝期间的文明典故——比如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而这一典故中的武陵渔人生于东晋,显然不能成为三星堆文明的古人。这些略显错乱的用典,放成单独的故事都是成立的,但是揉在一起就缺乏说服力。
天眼在片中虽然是主人公,实际只是起到了串场作用,他虽然用智慧解决了不少人的困难,实际都是导演上帝之手使然。究竟天眼在心路上有怎样的曲折经历,几乎没有体现,充满了一切都能迎刃而解的童话思维。那个把天眼吸引进壁画去的女子,后来竟然没有出现,这是不合适的,否则何必出现她呢;最强之剑到底怎样配合天眼的成长而发挥其最强效力呢,天眼追求的还是怎么在技术上提升武功,顶多到达自我求道的境界,但是缺乏用剑的根本动因——为了保护一些重要的东西。
我们在领悟禅学或者道家典故时,或许要用到流水的心态,但是作为电影的故事讲述,却不能用流水的心态,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哲心,能从流水的形式中欣赏到哲学美感,相反流水故事的结果更显性的表现是“无情”,即你很难体会到其中任何一个人物身上有情感。就像蓝魔王再见到天眼时说的,“才一阵子没见就长了翅膀”,或许连蓝魔王都感到了剧情过于流水账了。
最后再唠叨一句,作为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影片,过场动画中充满阿拉伯数字以及某某技能的资料页,这些表现形式真可谓神行不配,太有碍观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