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梅艳芳的歌曲经典老歌
梅艳芳的经典老歌如下:
1、《胭脂扣》1987年,作曲:黎小田,作词:邓景生
《胭脂扣》是电影《胭脂扣》的同名主题曲,收录在其1987年发行的专辑《烈焰红唇》中。1988年该歌曲获得香港十大劲歌金曲,1989年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
2、《亲密爱人》1991年,作曲:小虫,作词:小虫
《亲密爱人》收录在梅艳芳1991年发行的专辑《亲密爱人》。该曲为电影《我的爱对你说》的片尾曲。这是台湾著名音乐制作人小虫,给梅艳芳与她男友定制的一首经典情歌之作,后传唱大街小巷。歌迷似乎可以从梅艳芳低沉的嗓音中,感受到她情感的细腻和甜蜜,给人以十分的"温馨"感觉。
3、《似是故人来》1992年,作曲:罗大佑,作词:林夕
《似是故人来》收录于1992年10月发行的专辑《The Legend Of Pop Queen Part I》中。这首歌曲是1990年度电影《双镯》的主题曲,并获得第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1991年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最佳中文(流行)歌词奖,1992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
4、《似水流年》1995年,作曲:喜多郎,作词:郑国江
《似水流年》是收录在1985年音乐专辑《似水流年》中的一首流行粤语歌曲。此歌虽也多次被翻唱,却无法超越梅艳芳原唱版的韵味。有人说,这首歌曲开启了梅艳芳的巨星时代。2002年的香港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上,郑秀文、杨千嬅、陈慧琳、梁咏琪、容祖儿、何韵诗还共同演唱这首似水流年,向梅艳芳致敬。
5、《女人花》1997年,作曲:陈耀川,作词:李安修
《女人花》收录在梅艳芳1997年发行的专辑《女人花》中,同时也是电视剧《东方母亲》的主题曲。2008年5月5日该歌曲入选《音乐百年》经典歌曲。
B. 梅艳芳资料
梅艳芳生于香港,祖籍广西合浦,少时家境拮据,四岁半已登台演出,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大中华地区歌坛和影坛巨星,香港演艺人协会主要创办人及首位女会长,在华人社会和亚洲地区具有影响力。她以醇厚低沉的嗓音和华丽多变的形象著称,引领粤港一个时代的潮流,是香港乐坛最年轻的终身成就奖得主,保持着华语女歌手全球演唱会场次最高纪录。梅艳芳同样获得过两岸三地的影后荣誉,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她一生致力公益慈善,被誉为“香港的女儿”。2011年10月5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行“芳华绝代-梅艳芳珠宝手表珍藏”拍卖会。
中文名: 梅艳芳
外文名: Anita Mui,アニタ ·ムイ
别名: 何加男(干爹何冠昌所起)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香港
出生日期: 1963年10月10日 农历八月廿三日
逝世日期: 2003年12月30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
职业: 歌影表演艺术家、慈善家
主要成就: 香港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手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最高荣誉金针奖
CCTV-MTV音乐盛典特殊贡献奖
主要成就: 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艺术成就奖
中国原创歌曲奖杰出贡献奖
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香港电影金像奖演绎光辉永恒大奖
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乐坛称号: “百变天后”,“乐坛大姐大”
音乐代表作: 似水流年,似是故人来,女人花等
电影代表作: 胭脂扣,男人四十,半生缘等
个人基金: 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
她风格多变,被大众称为“百变天后”;她台风大胆,被外媒赞为“东方麦当娜”;她侠骨仁心,被乐坛尊为“大姐大”;她爱岗敬业,被港人誉为“香港的女儿”。 梅艳芳, 第一位在音乐界和电影界都取得巨大成就的香港女艺 梅艳芳
人, 第一位获得中国国家级音乐艺术成就荣誉的香港歌手, 第一位出任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职位的女性, 音乐上, 她突破传统、大胆创新、风格多变、引领潮流, 至今保持华语女歌手全球演唱会场次最高纪录, 三十五岁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 四十岁获得中国国家级音乐致敬荣誉: ——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艺术成就奖”, ——中国原创歌曲奖(政府奖)“杰出贡献奖”, 至今仍是香港乐坛最年轻的终身成就奖得主。 电影上, 她获得过大中华两岸三地的“影后”荣誉, 在二十年(1985-2005)香港电影票房中位列女演员第三位。 去世后获香港电影金像奖追颁“演绎光辉永恒大奖”, 被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评为“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梅艳芳纵横歌坛、影坛二十余载,参与创立了香港演艺人协会,为演艺界培养了多位优秀歌手和演员。她曾带病发起演艺界抗击“非典”《1:99慈善演唱会》,在去世前一个月仍站在舞台上表演。她成立的《四海一心慈善基金会》至今运作,近二十年来为各地华人捐助大量善款。她为推进大中华演艺事业的交流合作不遗余力,曾多次率团赴京交流,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梅艳芳成长于贫苦的单亲家庭,历经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她依靠自身的不懈奋斗,从旧时期身份卑微的“歌女”成长为新时代引领潮流的“歌后”,在功成名就后能以爱心和责任心回馈社会。她一生追寻真爱,希望拥有完整的温馨家庭,却在自己人生的谢幕时刻,身披婚纱嫁给了舞台。“生于舞台,逝于舞台”,正诠释了梅艳芳短暂而又璀璨的一生。
梅艳芳,1963年10月10日出生于香港旺角,家中两兄一姐,她排行最小。梅艳芳的父亲
少年影像(20张)早逝,其母独力供养四名子女,家境十分窘困,全家仅靠母亲经营破旧的“锦霞”歌舞团维持生计。小小年纪的梅艳芳深受影响,加上本身具有音乐天分和表演欲望,四岁半便踏上舞台,与姐姐在香港荔园游乐场登台表演,从此与舞台结下不解之缘。 梅艳芳未曾正式拜师学艺,少时四处登台,打下扎实的演艺功底。对于此种表演生涯,她起初并未感到不妥,但随着年龄渐长,梅艳芳既要表演又要兼顾学业,十分不易。而令人向往的校园生活也没有给她带来欢乐。在那个年代,像她这样具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并不被人们认同,相反,她会唱歌却遭到同学的耻笑,说她是个“歌女”,是个没出息的孩子。她曾回忆:“以前艺人不受尊重,被人们呼为‘歌女’、‘戏子’。在他们眼中‘歌女’是个不正经的行业,于是便阻止了同学与我来往,看着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自己永远是一个人,感觉十分孤单。”梅艳芳曾谈到,为赚钱养家,她丧失了宝贵的童年,少年时出入最多的地方并非学校,而是大小歌舞厅,有时甚至在街头献唱。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她坦言希望多读书,不用一颗小小心灵便担忧挨饿。 梅艳芳少年时期历经坎坷,姐妹两人表演常遭白眼和欺侮,时常忍冻挨饿。后来母亲的歌舞团遭遇火灾,欠了债款,梅艳芳便被迫辍学。然而坎坷的经历同样造就了梅艳芳侠义豪爽的性格和大气沧桑的气质,这段特殊的少年境遇深深影响了她日后的人生道路,并为其传奇一生埋下伏笔。
初出茅庐
1981年,香港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现改名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拉开帷幕,梅爱芳为自己和妹妹报了名,然而最终只有梅艳芳晋级决赛,姐姐便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她身上。 出道时的清纯形象
梅艳芳回忆当时的自己只想争取个好成绩,不让姐姐失望。1982年,她以一曲《风的季节》夺得大赛冠军,其低沉磁性的嗓音和沉稳大气的台风给评审留下深刻印象,著名作曲家黄沾给了满分,顾嘉辉则以艺术无满分为由硬扣一分,媒体报道“分数胜亚军几条街”。就这样,19岁的梅艳芳崭露头角,不久后便签约当时唱片业巨头华星唱片公司,推出了第一张专辑《心债》,正式踏入歌坛。 1983年,梅艳芳推出第二张唱片《赤色梅艳芳》,其中主打《赤的疑惑》一炮而红,唱片也拿下五白金销量。著名形象设计师刘培基为其精心打造的形象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令她丢掉了初出道时“徐小凤第二”之名。就这样,一代巨星冉冉升起,梅艳芳伴随着香港流行乐坛辉煌时期的到来而越发红火。
20世纪80年代,以粤语为主的香港本土音乐迎来黄金时期。梅艳芳在粤语歌坛的华丽盛世大红大紫,舞台形象从早期的一反传统到后期的高贵华丽,期间不断创新求变,凭借精湛的歌艺、多变的装束、夸张的浓妆和大胆的表演,引领粤港地区一个时代的潮流,开启了华语流行乐坛“百变形象”的先河。以往的华语乐坛,歌后以周璇、邓丽君等甜美细腻的风格为主流,梅艳芳的出现打破传统,凭一身时尚不羁的形象和大胆前卫的表演红遍香江。梅艳芳出现之后,歌手的表演不再限于“听”,而从此多了“看”。她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流行时代,虽基于粤语的地域性,梅艳芳的歌曲传唱度有所局限,却无可掩盖其独辟蹊径的卓越贡献,成为华语流行乐坛“包装时代”的先行者。 “梅艳芳是香港八十年代最红的女歌手,也是香港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她唱过《坏女孩》的叛逆,也唱过《似是故人来》的典雅;唱过《烈焰红唇》的性感,也唱过《梦里共醉》的传统。她的风格是中国与西洋的结合,仿佛香港这座城市的时代文化缩影。” 1983年,梅艳芳的音乐天赋开始得到认可,在当年的东京音乐节上获得亚洲特别奖,成为备受瞩目的乐坛新星。1984 年推出唱片《飞跃舞台》,与上张专辑相比,这张专辑少了份三十年代的哀怨而多了份八十代的时尚,鲜明的时代形象已然展现在初出茅庐的梅艳芳身上。1985 年推出唱片《似水流年》, “坏女孩”形象打破传统
服装设计师刘培基把梅艳芳包装成“男儿汉”,西装加上墨镜宽垫肩给人以豪迈的感觉,一举打破了传统女性的温婉形象,给大众留下极深刻的印象。主打歌《似水流年》由著名音乐家喜多郎作曲,是梅艳芳音乐生涯中最经典的粤语歌之一。 1985年推出的另一张唱片《坏女孩》则在业内外制造了异常轰动的话题,这是梅艳芳红透香江,奠定香港乐坛一姐地位的唱片,打破了当时香港唱片的销量记录。《坏女孩》一曲不仅歌词大胆,梅艳芳的表演和装扮也时尚前卫。挑战传统的尝试很快引致强烈反响,一度遭到电台的禁播。但是《坏女孩》在公众中却广受欢迎,一举拿下八白金销量,成为香港本地销量最高的唱片之一。可以说,《坏女孩》是第一首直接不避忌地描述女性情爱欲望的粤语流行曲,而梅艳芳任性不羁的叛逆造型和浓重的妆容,引领了当时粤港的潮流,自这一形象面世后,众多香港女孩都追逐模仿她的发型和有型有款的衣着。梅艳芳自此开始了自己的“百变舞台”生涯,同时也拉开了华语流行乐坛的百变序幕。 1985年12月,梅艳芳在香港红馆举行了首次个人演唱会《百变梅艳芳尽显光华演唱会》,连开十五场,打破了香港歌手首次个唱的场数记录,声势之盛一时无两。《坏女孩》之后百变系列正式登场,梅艳芳也逐渐显露出她具有无限可塑性的气质。如果说《坏女孩》还只是一个对情爱好奇的小女孩话,那么1986年推出的《妖女》,则让梅艳芳摇身一变成为感情世界的性感女郎。《坏女孩》和《妖女》是梅艳芳百变形象中的两个经典,随后的《似火探戈》、《烈焰红唇》、《淑女》、《梦姬》等前卫的女性形象,正是《坏女孩》和《妖女》的变奏和延续。这些打破传统的性感形象配合梅艳芳的表演天赋和富有磁性的嗓音,一反传统的时代潮流就此开启。 1986-1987年跨年,梅艳芳在香港红馆创下连开二十八场演唱会的纪录,赢得“梅廿八”的称号。1988年梅艳芳推出专辑《梦里共醉》,形象一改之前时尚性感造型,而是走三四十年代的复古路线。主打歌《梦里共醉》是由著名电影《末代皇帝》的主题曲填词而成,加上梅艳芳本身具有的传统艺人气质,令人在女中音的娓娓道来之间,仿佛置身昔日的十里洋场。同年,梅艳芳以唯一亚洲女歌手身份受邀至韩国汉城奥运会参加“奥运前奏大汇演”。1990 年梅艳芳在香港连开三十场个人演唱会,随之而来的“梅三十”称号将其事业推向一个巅峰。当时的香港乐坛正值辉煌时期,资深歌手云集,后辈新人迭出,竞争极其激烈,而梅艳芳却稳坐香港乐坛“最受欢迎女歌星”宝座五年之久(1985-1989)。此外,她在1987-1989连续三年于同一年夺得电影最佳女主角及音乐最受欢迎女歌星奖。80年代的她获奖无数,推出过多张白金唱片,开过多次世界巡回演唱会,更获得香港艺术家年奖“歌唱家奖”和香港八十年代“十大演艺红人”,使她成为那个时代无可替代的“天皇巨星”。 八十年代的梅艳芳开创了乐坛先河,她的舞台表演声色艺俱全,以独特的形象和挑战传统的音乐重新定义了华语流行曲,创造出一种前无古人的中国女性舞台形象。她的嗓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唱来带着独特的霸气;她的舞姿常是冶艳和性感的结合体,加上传统女艺人的风情,随时随地迸发出摄人魅力,“百变梅艳芳”的称呼也就此产生。 “梅艳芳的音乐里,不只是唱曲那么简单。她是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将自己的千愁万绪,将自己的爱恨,很真地披露在我们眼前。她在舞台上的即兴,可以看到她对音乐节拍的敏锐感以及她那份信心,她不同的舞姿可以看到她澎湃的想象力,她在舞台上付出的体力,亦都反映到她的生命力,梅艳芳就是舞台。”(音乐人伦永亮) 进入九十年代,由于从四岁半开始动荡的舞台生涯且乐坛新人辈出,梅艳芳决定退出竞夺音乐奖项,寻找自己安稳的生活。也许成长于单亲家庭,她的理想是如偶像山口百惠那样急流
生活照(20张)勇退,在事业成功之后追寻一个幸福的家庭。梅艳芳于1990年公开宣布退出竞夺音乐奖项(其后所获均为音乐致敬荣誉)。1991年初梅艳芳在推出自己的首张国语专辑《亲密爱人》后决定暂别舞台,并举行了“告别舞台演唱会”,共开30场,场场爆满,她与歌迷在这次演唱会中都显得难舍难离,场面非常感人。 然而三年时间匆匆而过,感情方面依然没有着落,梅艳芳这才恍然自己离不开舞台,最终敌不过热情的歌迷,于1994 年举行“感激歌迷演唱会”复出歌坛。虽然如此,她仍比以前低调了许多,谢绝了一切不必要的应酬。对于音乐和舞台表演她更加重视质量,继续寻求突破,并将更多精力放在了公益慈善和栽培新人方面,对社会作出很大贡献。自90年代中期起,梅艳芳逐渐转战台湾及海外市场,推出了多张高质量国语专辑。 复出后的梅艳芳依然形象百变,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气质由最初的放荡不羁渐渐转为成熟高贵。不再领奖的梅艳芳更加注重唱片的质量。1994年,梅艳芳推出唱片《是这样的》,中性帅气的造型英气逼人,此时的她无论是事业成就还是个人气质,都展现出“乐坛大姐大”的风范。至此,梅艳芳过往专辑销量累计突破一千万张。此后,她又一连推出了《镜花水月》、《女人花》和《床前明月光》等专辑,形象依然突破多变,歌曲风格多样。其中《女人花》和《一生爱你千百回》等歌曲成为梅艳芳国语歌的经典代表。“中国风”歌曲《床前明月光》则是梅艳芳在新领域的一次尝试,配合其魅力四射的独舞演绎,充盈着浓厚的文艺气息。1998年梅艳芳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成为香港乐坛最年轻的终身成就奖得主。1999年初,梅艳芳受邀至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 “我领会到她的意思:就是死,她也情愿死在舞台上”(梅艳芳红馆绝唱音乐总监金广诚) 进入新世纪后,梅艳芳不再活跃一线,却更加积极致力于大中华演艺事业的
百变舞台形象(20张)交流合作以及提携后辈。2002年为纪念加盟乐坛二十周年,梅艳芳倾力制作音乐大碟《with》,当中收录她与十一位好友合唱的歌曲,专辑云集香港乐坛不同时代的当红歌星,演唱阵容空前豪华。同年举行纪念入行的世界巡回演唱会(极梦幻演唱会),由于当年内地解禁,梅艳芳提出在京沪两地开唱的请求,最终只获准上海一场,亦成为梅艳芳人生中唯一一场粤语地区以外的内地演唱会。 2003年初,外界不断传出梅艳芳身体欠恙的消息。出于各方考虑,梅艳芳于9月召开记者会公开承认患癌,并表示有信心战胜病魔,希望朋友和歌迷不要担心,同时坦言不会改变工作计划。同年11月,身患癌症的梅艳芳带病踏上红馆舞台,举行了人生最后的演唱会。谢幕一刻,她身披白色婚纱把自己嫁给了深爱的舞台。从五岁登台到人生谢幕,这个女子把自己大半辈子献给了音乐,她是真正属于舞台的百变女王。 2003年底梅艳芳获得两项中国歌坛的致敬荣誉,成为第一位获得中国国家级音乐艺术成就奖的香港歌手:中国金唱片奖“评委会艺术成就奖”和中国原创歌曲奖(政府奖)“杰出贡献奖”。2004年初,MTV亚洲大奖和音乐风云榜追颁梅艳芳致敬荣誉,赞扬了这位亚洲天后奉献音乐的一生。2009年经“世界纪录协会”评定,梅艳芳以全球个唱总计292场当选“全球华人个人演唱会最多女歌手”。
百变影后
曾有人用“霞玉芳红”(林青霞、张曼玉、梅艳芳和钟楚红)来形容80年代至90年代初香港电影最具代表的女演员。事实上,梅艳芳是歌手出身,最初演戏算作副业,然而初出茅庐的一部《缘分》即让她获得金像奖的最佳女配角,极大鼓舞了她闯荡影坛的信心。1988年,一部《胭脂扣》轰动香港,凭借此片梅艳芳一举拿下了金像奖、金马奖、金龙奖和亚太影展四料影后,确立了她在影坛的地位。当时梅艳芳在歌坛大红大紫,有着“百变天后”的称号,而在其荧幕旅途中,同样延续了“百变”的特色,拍戏涉足文艺、动作、喜剧等各类角色,且都拿捏得当,以自己独特的气质天赋,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形象,演技倍受肯定与赞赏。 文艺片——囊括三地影后 1988年电影《胭脂扣》轰动一时,该片在当届香港金像奖上拿到最佳影片、最
电影封面(20张)佳导演等六项大奖,至今被列为香港电影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之一。片中一段凄美的东方人鬼情未了令梅艳芳成为“四料影后”,角色“如花”也成为留名影史的经典人物。梅艳芳自此成为第一位既是“歌后”又是“影后”的香港女艺人,并逐渐成长为歌坛和影坛的双栖巨星。1990年电影《川岛芳子》公映,川岛芳子是近代中国充满争议的传奇人物,角色对演技考验极大,梅艳芳的表演神形具备,恰当地诠释了主角的特殊身份、传奇经历和复杂内心,虽然较《胭脂扣》的演绎略欠深度而未能获奖,却同样赢得不少好评。1991年梅艳芳凭借战争文艺片《何日君再来》提名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1997年出演电影《半生缘》,她在影片中把张爱玲笔下的顾曼璐演活,将其复杂的情感世界宣示人前又拿捏准确,在角色心境的刻画上丝丝入扣,出色的表演令其再度荣膺香港金像奖。2002年影片《男人四十》是梅艳芳人生的最后一部戏,她主演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刻画了主角平淡而又细腻的内心。此时的梅艳芳对文艺片已驾轻就熟,一举摘得中国长春电影节的影后桂冠。 喜剧片——展现喜剧天分 电影《审死官》是梅艳芳的喜剧代表作,她与“无厘头”搞笑之王周星驰搭戏,表演丝毫不显逊色,其中经典对白和拿捏得当的动作神情更成为电影亮点,该片在1985-2005二十年香港电影票房中位列第七。此外,梅艳芳与周星驰的另一部喜剧片《逃学威龙III》以及同成龙的两部喜剧动作片《奇迹》和《醉拳II》均属电影佳作,梅艳芳在其中大展自己的搞笑天分,为电影增色不少。《醉拳II》更于2005年入选《时代》杂志“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2001年电影《钟无艳》是梅艳芳最后一部喜剧,她在片中破天荒反串男角,将昏庸好色的齐宣王演得活灵活现,并凭此片获得《明报周刊》演艺动力大奖的最突出女演员奖。 动作、武侠片——展现侠女本色 梅艳芳出演的动作片不在少数,加上天生的侠义性格,使得女侠一角更像是她的本色演出。从《东方三侠》中的女侠客“东东”到《新仙鹤神针》里仙风道骨的“白云飞”,从《英雄本色III》中大情大性的“周英杰”到《赤子威龙》里正义勇敢的女警“方逸华”,梅艳芳展示了属于女性的侠骨和勇敢,塑造了多个坚强干练的形象。著名导演杜琪峰曾这样回忆:“梅艳芳天生有侠气,她和杨紫琼、张曼玉演《东方三侠》时有个“甩斗篷”的镜头,梅艳芳那种侠气自然天成的感觉,就是比另外两人浓。” 主演电影票房情况: 2005年UA院线公布近二十年香港票房数据,梅艳芳位列香港女演员第三位。
电影剧照(20张)至2008年7月,在香港地区票房TOP50中,梅艳芳出演的电影有四部: 排位 电影 年份 主演 票房
4 红番区 1995 成龙、梅艳芳 $56,912,536
8 审死官 1992 周星驰、梅艳芳 $49,884,734
16 醉拳II 1994 成龙、梅艳芳 $40,971,484
45 奇迹 1989 成龙、梅艳芳 $34,036,029
主演电影获奖/提名情况: 梅艳芳从影二十载,拍戏四十余部,获得过众多电影奖项荣誉。2004年初,梅艳芳留名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并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追颁“演艺光辉永恒大奖”。2005年适逢中国电影百年华诞,梅艳芳因对电影贡献卓著,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梅艳芳在电影中也不乏唱歌跳舞的角色演出,诸如《奇迹》、《偶然》和《爱君如梦》等电影中的歌舞表演均是电影亮点。梅艳芳也经常为电影配唱主题曲,当中更有八首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 梅艳芳电影奖项一览表 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 获奖 《胭脂扣》(1989)
提名 《何日君再来》(1992)
《审死官》(1993)
《红番区》(1996)
《男人四十》(2002)
最佳女配角 获奖 《缘分》(1984)
《半生缘》(1998)
最佳电影歌曲 获奖 《胭脂扣》同名主题曲
《双镯》主题曲《似是故人来》
《现代豪侠传》主题曲《女人心》
提名 《缘分》同名主题曲
《似水流年》同名主题曲
《何日君再来》主题曲《何日》
《东方三侠》主题曲《莫问一生》
《金枝玉叶2》主题曲《有心人》
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女主角 获奖 《胭脂扣》(1987)
提名 《何日君再来》(1991)
《慌心假期》(2001)
《男人四十》(2002)
最佳电影歌曲 获奖 《何日君再来》主题曲《何日》
香港金紫荆奖 最佳女主角 提名 《慌心假期》(2002)
最佳女配角 获奖 《半生缘》(1999)
东京国际电影节 最佳女演员 提名 《何日君再来》(1991)
亚太影展 最佳女主角 获奖 《胭脂扣》(1989)
台湾金龙奖 最佳女主角 获奖 《胭脂扣》(1989)
中国长春电影节 最佳女主角 获奖 《男人四十》(2002)
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最佳女主角 获奖 《男人四十》(2002)
C. 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香港影后梅艳芳,她饰演过哪些深入人心的经典角色
比如像《胭脂扣》里面,梅艳芳演了如花,把如花的哀怨和凄美性格演得栩栩如生,这也是她第一次夺下了电影最佳女主角的角色,她还在《川岛芳子》中演了一位充满着争议悲剧的角色,以及在一些古装剧中,比如《新仙鹤神针》,她演的仙女也是给人一种非常大气而又不失仙气的感觉,
虽然梅艳芳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但她凭借了优秀的演技和歌坛中的地位,如今在怀念梅艳芳的人也是很多的,梅艳芳在娱乐圈当中的人缘也非常好,有着不少好友,比如像叶倩文,罗美薇,周润发,梁家辉,都是梅艳芳很好的朋友。
D. 梅艳芳主演过哪些经典电影
梅艳芳最最经典的电影应该就是《胭脂扣》了
《胭脂扣》里,梅艳芳演一个红牌妓女如花,爱上了张国荣扮演的十二少。两个相约吞大烟殉情,可是如花死了,十二少却被救活了。如花在阴间等不到心爱的人,又回到阳间来找她的十二少。可是十二少早就把她忘了,她只好伤心地回到阴间去转世投胎了。
梅艳芳在《胭脂扣》里演活了那个痴情的女鬼如花。
E. 张国荣和梅艳芳合作过什么比较经典的电影
他们合作的电影有以下几部!其中最经典的应该算《胭脂扣》,梅艳芳凭借此片获得金像奖和金马奖双料影后! 片名: 胭脂扣 主演: 张国荣、万梓良、梅艳芳、惠英红、刘家荣、朱宝意 导演: 关锦鹏 (Stanley Kwan) 地区: 港台 语言说明: 国语 影片类型: 爱情 上映时间: 1987 某夜,一冷艳女鬼来报馆求登寻人广告,并缠着袁永定不离开。女鬼原是五十年前石塘咀名妓如花,当年拜倒裙下者众,却独钟情富家子弟陈振邦。 陈门乃望族不接受妓女作媳妇,逐振邦出门,于是两人在穷困中挣扎。如花与振邦终订阴世之约,复吞鸦片自杀。如花在阴间久候不见振邦,便来阳世寻觅。永定和他的女友楚娟,同情如花的遭遇,倾力帮助她找人,现在已是1987年了,事过四十年,人已两三代,简直是大海捞针,而如花之七日期限即将届满…… 缘份(1984) 导演:黄泰来 主演:张国荣、张曼玉、梅艳芳、陈友 这部动人的爱情小品是荣少与张曼玉、梅艳芳的首次合作,也是张曼玉的银幕处女作。荣少饰演的男孩荣在地铁中偶遇张曼玉饰演女孩玉,遂被玉的青春活力所吸 引,一番苦心追求后,两人共堕爱河。正在他们准备结婚时,玉的前度男友出现,说已办好离婚手续,要与她复合。玉遂陷入三角恋爱的矛盾之中,为了不伤害其中 任何一方,玉提出与荣暂时分手,以考验对方感情,玉认为大家若有缘分,一定可以在地铁中再次相见。荣在地铁中苦苦追寻,最后在梅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 属。 偶然(1986) 导演:楚原 主演:张国荣、梅艳芳、王祖贤、叶童 名导楚原的大作,影片讲述的是红歌星巅峰时期退出歌坛,最后又成功复出的故事。荣少俊美的扮相抢尽了风头,令梅艳芳,王祖贤,叶童三位女主角黯然失色,一首含泪哽咽的《风继续吹》更令人心碎。 金枝玉叶2 主演: 张国荣 梅艳芳 袁咏仪 导演: 陈可辛 地区: 港台 语言说明: 国/粤语 影片类型: 喜剧 上映时间: 1996 女扮男装的小歌迷林子颖(袁咏仪)混进乐坛,几经波折,终与金牌监顾家明(张国荣)结为一对性别模糊的爱侣。颖受家明的爱情与事业滋润,竟夺得最受欢迎男歌星奖,锋头一时无两,兼且骑虎难下,性别真相,公布无期。传说中的百变巨星方艳梅(梅艳芳)重出江湖,但吃惊的是她和顾家明、林子颖同时发生感情…… 烟飞烟灭(2000) 导演:张国荣 主演:张国荣、梅艳芳、莫文蔚、王力宏、梁咏琪、荣祖儿 该片是香港电台第二台同香港吸烟与健康委员会联合制作的一出以反吸烟为题的“太阳计划2000”电影,利用广受欢迎的电影媒介及多位形象健康的明星艺人向 年青人揭开吸烟的丑恶面目,广泛宣扬反吸烟信息。影片由张之亮监制,张国荣自编自导自演。这也是荣少导演的唯一一部影片。
希望采纳
F. 《梅艳芳》女主获奖,你记忆中的梅艳芳是什么样子的
在第四十四届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新人女演员王丹妮凭借《梅艳芳》中的梅艳芳一角获了奖,这对一个新人演员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肯定和鼓励。导演梁乐民拍摄《梅艳芳》就是为了纪念香港天后梅艳芳。影片讲述了梅艳芳的传奇一生,这位女性影响了一个时代。在许多人的记忆中,梅艳芳是那么的美丽优雅,时而性感妖娆,时而又英气逼人,梅艳芳简直无法替代。
《梅艳芳》于2022年11月12日在全国公映,制片方还发布了相关的海报致敬梅艳芳。海报中饰演梅兰芳的演员,模仿梅兰芳的经典造型,从中可以看到,梅艳芳当年的影子。王丹妮在开拍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进行大量的歌舞和表演训练,只为更加接近梅艳芳,希望这位演员能给我们带来经典的梅艳芳荧幕形象。
G. 《梅艳芳》预售开启,张艺谋、冯小刚哽咽追忆梅姐,当年梅艳芳有多红
由安乐影业出品,江志强监制,梁乐民执导,王丹妮、古天乐、林家栋、杨千嬅共同出演的影片《梅艳芳》将于11月12日全国上映。
2021年11月4日,影片发布“众星追忆”版预告,张艺谋、冯小刚、姚晨、汤唯表达了对梅艳芳的怀念之情。
坦诚、热烈、执着,面对朋友仗义相助,面对生死大事,用丛容豁达的态度和强大的责任感,在最后时刻步履不停地回馈粉丝与社会,也给她的老友、后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电影《梅艳芳》重现了她灿烂的一生,目前影片预售已开启,于11月6日、7日全国点映。
《醉拳II》更于2005年入选《时代》杂志“全球史上百部最佳电影”。2001年电影《钟无艳》是梅艳芳最后一部喜剧,她在片中破天荒反串男角,将昏庸好色的齐宣王演得活灵活现,并凭此片获得《明报周刊》演艺动力大奖的最突出女演员奖。
梅艳芳出演的动作片不在少数,加上天生的侠义性格,使得女侠一角更像是她的本色演出。从《东方三侠》中的女侠客“东东”到《新仙鹤神针》里仙风道骨的“白云飞”,从《英雄本色III》中大情大性的“周英杰”到《赤子威龙》里正义勇敢的女警“方逸华”,梅艳芳展示了属于女性的侠骨和勇敢,塑造了多个坚强干练的形象。
著名导演杜琪峰曾这样回忆:“梅艳芳天生有侠气,她和杨紫琼、张曼玉演《东方三侠》时有个“甩斗篷”的镜头,梅艳芳那种侠气自然天成的感觉,就是比另外两人浓。”
梅艳芳从影二十载,拍戏四十余部,获得过众多电影奖项荣誉。2004年初,梅艳芳留名香港尖沙咀“星光大道”,并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追颁“演艺光辉永恒大奖”。2005年适逢中国电影百年华诞,梅艳芳因对电影贡献卓著,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
梅艳芳在电影中也不乏唱歌跳舞的角色演出,诸如《奇迹》、《何日君再来》和《爱君如梦》等电影中的歌舞表演均是电影亮点。梅艳芳也经常为电影配唱主题曲,当中更有八首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
H. 梅艳芳所演的电视及电影
姓名:梅艳芳
英文名:Anita
星座:天秤座
生肖:兔
籍贯:广西合浦
身高:5尺6寸半
体重:107磅
家庭状况:母、二兄一姐
排行:老四
居住地区:香港区
宗教:佛教
希望去的地方:夏威夷、希腊、天堂
最难忘的事情:与西城秀树在日本举行的亚洲青年音乐会中同台演出
常去的地方:片厂、电视台
最喜爱的歌手:西城秀树、山口百惠、LionelRichie
最喜欢的颜色:黑色、白色、紫色
最喜欢的国家:日本
最喜欢的人:母亲
最喜欢自己身体哪部分:眼睛
最喜欢的食物:海味
最喜欢的水果:很多
最欣赏的三个男人:成龙、刘德华、周润发
心愿:做好本份
成名曲:心债、坏女孩
得奖记录:
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1988
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1984
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1997
第2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1987
第3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女配角 1998
精华水月 粤语 华星唱片 1997年07月
芳踪乍现 台北演唱会实录 国语 华星唱片 1997年11月
歌之女 粤语 华星唱片 1995年07月
小心 国语 华星唱片 1994年07月
是这样的 粤语 华星唱片 1994年09月
情幻一生 粤语 华星唱片 1993年11月
变 粤语 华星唱片 1993年07月
戏剧人生 粤语 华星唱片 1993年03月
The Legend of the Pop Queen Part II 粤语 华星唱片 1992年11月
The Legend of the Pop Queen Part I 粤语 华星唱片 1992年11月
亲密爱人 国语 华星唱片 1991年07月
欲望野兽街 粤语 华星唱片 1991年01月
百变梅艳芳夏日耀光华演唱会90 粤语 华星唱片 1990年09月
封面女郎 粤语 华星唱片 1990年04月
In Brasil 粤语 华星唱片 1989年08月
淑女 粤语 华星唱片 1989年04月
似火探戈 粤语 华星唱片 1987年01月
蔓珠莎华 国语 华星唱片 1985年07月
似水流年(香港版) 粤语 华星唱片 1985年09月
飞跃舞台 粤语 华星唱片 1984年02月
赤色梅艳芳 粤语 华星唱片 1983年08月
心债 粤语 华星唱片 1982年05月
芳华绝代怀念梅艳芳(纪念音乐专辑二) 音乐 星辉音乐 2004年01月
芳华绝代怀念梅艳芳(纪念音乐专辑一) 音乐 星辉音乐 2004年01月
永远的梅艳芳 国语 BMG唱片 2004年01月
梅.忆录(飞跃舞台) 粤语 华星唱片 2004年01月
梅.忆录(歌衫泪影) 粤语 华星唱片 2004年01月
梅.忆录(情归何处) 粤语 华星唱片 2004年01月
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 Disc 2 国语/粤语 Music Nation 2004年01月
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 Disc 1 国语/粤语 Music Nation 2004年01月
极梦幻演唱会 粤语 Musicnation 2002年12月
With 粤语 正东唱片 2002年03月
梦里共醉 粤语 BMG唱片 1988年06月
妖女 国语 BMG唱片 1986年06月
烈焰红唇 粤语 华星唱片 1987年06月
I Am So Happy 国语/粤语 华星唱片 2000年05月
床前明月光 国语 华星唱片 1998年11月
没话说 国语/粤语 华星唱片 1999年08月
众里寻芳45首 国语/粤语 滚石唱片 2001年02月
众里寻芳45首下辑 国语/粤语 滚石唱片 2001年02月
坏女孩
电影;
疯狂83 叔侄、缩窒(1983) 表错七日情(1983)
缘份(1984) 祝你好运(1985) 歌舞升平(1985)
青春差馆(1985) 坏女孩(1986) 偶然(1986)
杀妻二人组(1986) 神探朱古力(1986) 欢乐叮当(1986)
小生梦惊魂(1987) 一屋两妻(1987) 难得有情人(1987)
胭脂扣(1988) 一妻两夫(1988) 公子多情(1988)
黑心鬼(1988) 奇迹(1989) 夕阳之歌(1989)
富贵兵团(1990) 乱世儿女(1990) 川岛芳子(1990)
赌霸(1991) 何日君再来(1991) 豪门夜宴(1991)
91神雕侠侣(1991) 审死官(1992) 战神传说(1992)
东方三侠(1993) 济公(1993) 新仙鹤神针(1993)
现代豪侠传(1993) 龙过鸡年(1993) 醉拳II(1994)
红番区(1994) 给爸爸的信(1995) 金枝玉叶2(1996)
运财智叻星(1996) 半生缘(1997) 钟无艳(2001)
慌心假期(2001) 男歌女唱(2001) 爱君如梦(2001)
男人四十(2002)
I. 被称为一代天后的梅艳芳,她有哪些堪称经典的歌曲
梅艳芳的《夕阳之歌》《女人花》《亲密爱人》都在国内非常的红,当然她早期还有不少流行的粤语劲歌金曲,比如《坏女孩》《梦伴》等,这些都是耐人寻味的经典好歌。
后来,梅艳芳在1989年还演唱了一首《夕阳之歌》,这也是很有名的粤语老歌了,虽然节奏和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差不多,但在这首歌中,梅艳芳更有一种霸气不失风度的唱腔,令人感到震撼无比,后来梅艳芳的国语歌《亲密爱人》也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一首金曲了。
J. 梅艳芳有哪些电影
2002:《男人四十》
2001:《钟无艳》、《爱君如梦》、《慌心假期》、《男歌女唱》
2000:《烟飞烟灭》
1997:《半生缘》
1996:《金枝玉叶2》、《运财至叻星》客串
1995:《红番区》、《赤子威龙;给爸爸的信》
1994:《醉拳Ⅱ》
1993:《东方三侠》、《逃学威龙Ⅲ之龙过鸡年》、《现代豪侠传》、《新仙鹤神针》、《济公》客串
1992:《审死官》、《战神传说》
1991:《赌霸》、《何日君再来》、《九一神雕侠侣》、《豪门夜宴》客串 1990:《富贵兵团》、《乱世儿女》、《川岛芳子》
1989:《奇迹》、《英雄本色3之夕阳之歌》
1988:《胭脂扣》、《公子多情》、《黑心鬼》、《一妻两夫》客串 1987:《开心勿语》、《一屋两妻》、《小生梦惊魂》客串
1986:《坏女孩》、《偶然》、《神探朱古力》、《杀妻二人组》
1985:《歌舞升平》、《青春差馆》、《祝您好运》、《欢乐叮当》客串 1984:《缘份》
1983:《表错七日情》、《疯狂八三》客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