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邓丽君唱的浓情万缕我记得是我年轻时听的怎么成了芳华的主题歌曲了
电影《芳华》讲述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故事,所以电影中的歌曲很多也有一定的年代感,邓丽君的歌曲出现在这里也就不奇怪了哦
㈡ 电影芳华中主人公是怎样评价浓情万缕这首歌的
是的,这首歌曲对于评价还是非常不错的,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听
㈢ 程琳与全息邓丽君同台演唱《你怎么说》,究竟运用了哪些黑科技
央视节目《一代芳华邓丽君》中,程琳致敬并献唱《你怎么说》。节目组通过高科技投影让邓丽君“复活”,和程琳登台演出,这个黑科技让观众惊讶不已。
因为当时的政治原因,邓丽君到底没能在大陆开演唱会。而没能和邓丽君同台演出也成为程琳一个极大的遗憾,现在通过这个黑科技,完成了两个人的心愿,也让人非常欣慰。
在节目现场,程琳感慨道:“每当我听到她的歌声时,仍然觉得她的音乐,永远都活在我们心中。因为她把最宝贵的灵魂,最具有灵性的歌曲,留给了所有热爱她的听众!"
邓丽君可谓家喻户晓,她的音乐代表了一个时代。即使是现在也仍然有无数人在她的歌声中能找到年轻时美好的记忆。
㈣ 拒绝嫁入豪门的邓丽君为何一直未婚
邓丽君的父亲邓枢喜欢京剧,母亲爱唱黄梅戏,受到家庭的熏陶,邓丽君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当着众人的面唱,想唱就唱,从未有什么顾及,自信满满。
邓丽君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家中非常拮据,那时邓丽君为了贴补家用四处兼职唱歌。
当时她就读的学校非常保守,专心上学和全心唱歌,在这二选一的选题下,邓丽君忍痛割爱的辍学了,这个决定改变了她的一生。
如果说前几段感情的消亡是命运的玩笑,那么邓丽君和郭孔丞这段感情的结束则是邓丽君性格的原因。
他们二人的这段感情曾走到订婚这一步,但是却受到了郭家主母的刁难。
为了感情而放弃事业?这样的要求在邓丽君看来是非常无礼的。
邓丽君的最后一段感情回归了平凡。保罗是一位外籍摄影师,二人普通甜蜜的恋爱历程陪伴邓丽君走过了人生的最后五年。
051995年,邓丽君在泰国清迈因病逝世,遗体葬在了台北,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邓丽君纪念公园,每天都有歌迷前来祭拜。
而邓丽君离世前每年都要下榻的酒店为了纪念她将1502房间完整的保存了下来,以此来缅怀这位曾经的巨星。
邓丽君说:我是河北人。她一生的愿望就是回到内陆,回到祖国的怀抱。不是为了开演唱会赚钱,她只是想回去看看。
她在世时一直被作为外乡人,辗转于多个城市、国家,但是无论哪里都没有家的感觉。
“何事长向别时圆“,李后主的词里承载着的是她一生都无法割舍的爱国情怀。
2013年,虚拟邓丽君第一次亮相,这之后虚拟邓丽君三度登台演唱歌曲,饱含深情的双眸,她的一颦一笑如此熟悉。
她,从未离去。
㈤ 同样一首歌,为啥感觉放到影视里的版本就好听
对于长期以来专心搞音乐教学研究,
闲暇时间创作编曲
的我,回答这个问题责无旁贷(啰嗦的地方,欢迎吐槽)。
闲暇时间创作编曲
记得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头扎在音乐领域,专心教学研究、搞创作,没有进过电影院,第一次进电影院记得是四、五年前看《港囧》,是陪LP看的第一场电影(有点惭愧啊),当时听到的插曲就是经典的《饿狼传说》,那叫一个好听,搞得我好几天没有回过神来,每天跟音乐打交道,怎么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听的版本,当时就有点怀疑人生了,是设备问题还是制作团队太强悍?该怀疑的我都怀疑了一遍,我开始重新思考优质音乐在我人生里的定义!
自从那以后,我成了电影院的常客,特别是文艺片,不为别的,一方面是去回忆青春,另一方面为了捕捉那些优质的怀旧经典的歌曲,后来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答案,听我娓娓道来!
说实话,影院里面听到的怀旧歌曲与平时听的感受确实不同,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灼见:
1、配合画面有情节、有意境,从听觉到视觉刺激你的神经,不相信你不服软,容易调动人的情感。
2、设备最起码是5.1声道(不懂的话去度娘吧)的,音乐插曲肯定也是5.1声道的品质,给观众的听感肯定是2.1声道无法比拟的。
3、音乐肯定是技术一流的制作团队出品的,你想想,一部电影动辄好几亿出去了,制作几首插曲至少也得几百万吧!
4、编曲肯定是重新编配过的,不信你拿90年代的卡带听一下就明白了!
欢迎各位评论指正!
学音乐、爱生活、听原创,请关注牛牛音乐课堂
㈥ 芳华主题曲歌词
歌词:
问君春夏忆多愁
芳华几载藏枝头
繁花似锦若长久
莫笑岁月两蹉跎
孤芳自赏独自留
朝朝暮暮倦梳头
光阴似箭向东流
双眉紧锁为谁皱
芳华流年 悄悄的溜走
哑剧默默独奏 为谁在守候
花瓣余香 紧握手心已随风飘走
醉美年华 青春挽留
像烟火 芳华四季来去匆匆
问君春夏忆多愁
芳华几载藏枝头
繁花似锦若长久
莫笑岁月两蹉跎
孤芳自赏独自留
朝朝暮暮倦梳头
光阴似箭向东流
双眉紧锁为谁皱
芳华梦落 悄悄的结束
眷念风景如初 为谁在停留
从此以后 大海就有了海市蜃楼
慢慢长大 我再与你牵手
何去何从 豆蔻年华无求
青春无悔 放飞自由
看月亮 一种思念两处相愁
(6)电影芳华里的邓丽君歌曲扩展阅读
陈一郡首支原创单曲《芳华》根据冯小刚导演同名电影量身定制而成,故事讲述的是当代00后的年轻人与电影《芳华》1970-1980年代碰撞的火花。
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但是人生历程都大同小异。一群正值芳华00后的少男少女,在无忧无虑温暖的青春和平时代,同样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芽与充满变数的历练。
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不同年代、不同芳华、不同人生的不同故事。
㈦ 求电影《芳华》所有主题曲 推广曲 插曲 电影原声音乐等 谢谢啦
电影《芳华》背景音乐
1.那不勒斯舞曲 (陈灿一开始吹的小号曲)《那不勒斯舞曲》(又名〈那波里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在线观看(✪ω✪)第三幕中的一首舞曲,以小号为主奏乐器。
2.浓情万缕 邓丽君(陈灿在录音机中放的邓丽君歌曲)《浓情万缕》是一首由晓燕作词,古月作曲,并由一代歌后邓丽君演唱的一首歌曲,被收录在邓丽君《邓丽君精选专辑disc 8》专辑里。
3.绒花 韩红(最终的片尾曲)《绒花》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由刘国富、田农作词,王酩作曲,歌曲发行于2002年01月01日,收录于专辑《乡恋》。该歌曲是电影《小花》在线观看(✪ω✪)主题曲。歌曲曾在1980“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中获奖。
4.沂蒙颂 (何小萍月下独舞背景音乐)《沂蒙颂》是一部四场芭蕾舞剧。1973年5月16日,由中央芭蕾舞团(当时的剧院名称为中国舞剧团)首演于北京天桥剧场。197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同名舞台艺术片在国内公映。该剧以1947年沂蒙老区的拥军故事为题材。
5.驼铃 (文工团解散时所有人合唱的曲目)歌曲为电影《戴手铐的旅客》在线观看(✪ω✪)的主题曲。作曲者为王立平,首唱为吴增华。歌词表达含泪式离别情和期待佳讯情,是浓浓战友情,因而成为部队、公安、甚至同学毕业时首选,影响甚大,传唱至今,经久不衰。
6.巴赫(G大调第一大提琴组曲)前奏曲 (女生宿舍中的大提琴曲)
7.绣金匾 (毛主席去世时的歌曲)《绣金匾》是一首抗日战争时期,流行于陕甘宁边区后来传至全国的传统民歌。这首歌是以甘肃庆阳民歌为基础改编的,抒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恩来总理的热爱,以及对人民子弟兵——八路军的深厚情意。建国后,经过歌唱家李谷一,郭兰英演唱之后流传进了千家万户。
8.英雄赞歌 (刘峰战争后,林丁丁
9.送别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留日期间,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
《送别》在中国则已成骊歌中的不二经典。
10.那些花儿 (芳华中的主题曲)《那些花儿》,是中国内地男歌手朴树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