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是
中国最早的电影院在哈尔滨,
有人说,是1908年上海的虹口大戏院,也有人说是1903年北京前门外打磨厂的天乐茶园和1906年天津法租界的权仙电戏园……为什么争论这么多呢?因为他们都错了,中国第一家电影院的诞生地,既不在上海也不在北京,却是在哈尔滨。
哈尔滨建城之初,以欧洲移民为主,这些移民里面又是以俄国单身青年为主力。1912年,哈尔滨俄侨有4万余人,占人口总数的60%以上。1920年代以后,闯关东来的中国人已成为城市人口的主力。即便如此,1922年,俄侨仍为15万人,约占总人口比例的40%。1920年代中期以后,大致维持在五六万人左右,但仍然超过总人口的10%。所以,哈尔滨是当时中国外侨最多、所占人口比例最大的城市。
外侨的经济都相对宽裕,而且业余生活丰富。所以,精明的俄国(主要是俄籍犹太裔)商人,瞄准了这个市场,纷纷在哈尔滨建立起他们的影视帝国。现在依稀能留下名字的,大致如下:
1902年在道里区中央大街开业的考布切夫电影戏园。
1905年12月25日,潘捷列依蒙·瓦西里耶维奇·科勃采夫,在哈尔滨中国大街与石头道街( 现中央大街与西十二道街)交角处,犹太商人萨姆索诺维奇的一座临街的房子内开办的“科勃采夫法国电影院”
1906年老哈尔滨的中国大街和商业街的街角处,捷克斯坦电影院。
1906年,位于中国大街和西商市街(又称外国三道街,现红霞街),“节克坦斯电影院”
1906年,位于中国大街和商务街(现上游街)角处,“伊留季昂电影院”,经理为Л·С·芬克利施捷因。该影院开业式首映时,经理在楼外点燃三千支蜡烛,烛光闪烁,映红门庭,蔚为壮观。这创意就是在今天也令人叹为观止。
1906年,“进步电影院”,为格兰德旅馆附设之电影院,位于南岗松花江街。1911年该影院改称为“格兰德-最高纪录”。
1907年,亚细亚电影院
1908年,在南岗新买卖街(后称义州界、奋斗路,现果戈里大街)上开办了著名的“遨连特电影院”。
1909年,在中国大街道里秋林公司原址还开办过一座“托尔斯泰电影院”。
1913年,当时的中国大街与蒙古街的街角处(在靠近七道街的南面),马迭尔电影院
1926年,原来的老沙曼街,现在的霞曼街上,大西洋电影院,听说影院的老板范思伯,是一个著名的双重间谍。
1929年的美国电影院,后来改名为大光明电影院,是哈尔滨当年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电影院。
据历史专家统计,1920年代中期全国共有电影院140家,其中上海最多为39家;北京居其次为13家;哈尔滨排第三为12家;其后为天津和汉口,各有10家。但如果以电影院占人口数的比例计算(1930年),则哈尔滨位居第一,平均每3.5万人1家,上海则为平均每7.69万人一家,哈尔滨超过上海1倍以上。说明当时哈尔滨的电影行业火爆程度,在中国堪称一枝独秀。
上面提到的老电影院,绝大多数已经不复存在了。
B. 大光明电影院为什么叫大光明
大光明电影院,享有“远东第一影院”的盛名,它始建于1928年,京剧大师梅兰芳亲自为大光明电影院的开张剪彩;1933年,由著名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设计重建。
建筑师拉斯洛·邬达克(L.E.HUDEC)富有想象力的创意科学地体现在大光明建筑的内外。奶黄色的外立面构成像波浪中行进的风帆,流畅的圆弧曲线从大厅顶部围环整个影院,渐叠层呈荷花型的三层屋顶装饰别具一格,意大利大理石砌成抽象的图案,高傲的观众大厅极富气派,宽敞的观众休息厅优雅并充满文化艺术氛围,整洁的环境令人赏心悦目——大光明具有欧美建筑风格的特色令人注目,上海市政府将它列围近代优秀建筑,这都标志着大光明在建筑界的地位。电影厅上下二层的观众厅共有座位1554只,其中有豪华座任观众择需享用。 很多人知道“大光明”是中国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和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却不知道它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在硬件上领了风气之先。早年的“大光明”主要放映美国八大公司出品的影片,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主演的《卿何薄命》和《一夜风流》、《翡翠谷》等多部奥斯卡获奖影片。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这些电影,1939年11月,“大光明”在全国率先引进了“译意风”同声翻译耳机设备。当时每个座椅背后都安装了一个小方匣,里面有电线与发音机相连。观众多付一毛钱,就可以租借耳机连上小方匣,听到“译意风”小姐们纯正的同声翻译。据悉,第一代“译意风”小姐中就有如今蜚声海内外影坛的著名影星卢燕。那时的大光明主要放映美国八大公司出品的影片,当时是远东地区影院中的翘楚。
C. 电影院的英语怎么读
cinema音标:英-['sɪnɪmə; -mɑː]美-['sɪnəmə]释义:n. 电影;电影院;电影业,电影制作术。
电影院(cinema)是为观众放映电影的场所。电影在产生初期,是在咖啡厅、茶馆等场所放映的。随着电影的进步与发展,出现了专门为放映电影而建造的电影院。
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使电影院的形体、尺寸、比例和声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影院必须满足电影放映的工艺要求,得到应有的良好视觉和听觉效果,现在电影已经成为人们饭后的论点。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电影院标准英文名为Cinema或Movie Theater。
(3)大光明电影院的英文名扩展阅读:
规模分类:
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
特大型1801座以上或11个厅以上;
大型1201座~1800座或8~10个厅;
中型701座~1200座或5~7个厅;
小型700座以下或4个厅。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D. 来福士广场上面那个电影院叫什么
和平影都 和平影都 和平影都
E. 大光明电影院的历程
很多人知道“大光明”是中国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和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却不知道它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在硬件上领了风气之先。早年的“大光明”主要放映美国八大公司出品的影片,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主演的《卿何薄命》和《一夜风流》、《翡翠谷》等多部奥斯卡获奖影片。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欣赏这些电影,1939年11月,“大光明”在全国率先引进了“译意风”同声翻译耳机设备。当时每个座椅背后都安装了一个小方匣,里面有电线与发音机相连。观众多付一毛钱,就可以租借耳机连上小方匣,听到“译意风”小姐们纯正的同声翻译。据悉,第一代“译意风”小姐中就有如今蜚声海内外影坛的著名影星卢燕。那时的大光明主要放映美国八大公司出品的影片,当时是远东地区影院中的翘楚。 大光明电影院几乎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影院之一。它是中国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第一家四星级电影院,第一家氙灯电影院,影院超前放映各类中外优秀影片,每年吸引了二百万观众。大光明电影院票房收入历年是全国最高的,1994年达到了300万元人民币。
1933年6月14日由英籍粤人卢根重建并更名的大光明大戏院,是当时上海最高档、最大的电影院。从1928年首映美国环球影片公司影片《笑声鸳影》以来,大光明历经起伏。然而,只要大光明一开,其票房总是令人艳羡的,曾经有过连续11年票房全国第一的辉煌。“远东第一影院”的派头仍在“中华商业第一街”的南京路上彰显着。 张爱玲时代的大光明,门口有三眼巨大的喷泉,台阶上铺着丝绸地毯,衣着华美的俄罗斯女郎作为招待。还有一个由欧美乐师组成的乐队。那时来大光明看电影的都是有钱人。据说鸿翔的服装设计师为了能捕捉最新的流行样式,也经常到大光明观察时髦女郎的穿戴。
高永清联合部分外资将静安寺路(南京西路)216号的卡尔登跳舞场改建为影院,聘请《申报》副刊《自由谈》的主编周瘦鹃为广告部主任,周瘦鹃为这座新影院命名为“大光明”。 2008年,大光明影院斥资1.2亿元人民币,开始对影院进行修复工作。早报记者昨日看到,风帆形的外立面、荷花形的屋顶、圆弧曲线形的大厅、高挑堂皇的进厅,翻修一新的大光明电影院重新找回十里洋场中的“洋气”感觉,其欧美建筑风格的辉煌外观令观众有着置身上世纪30年代的错觉。
据悉,尊崇并恢复历史原貌是本次修复和改造中所坚持的原则,原有的放映大厅,一、二层老休息厅以及外立面,都予以保留并全面修复。修复过程中,参照了许多历史照片和图片,以求恢复大部分老年人对大光明的总体印象。其中,大厅、进厅和休息厅顶面全部采用24K金箔铺设,进厅和休息厅则全部采用铜质花饰扶手,营造出了大光明原本金碧辉煌的效果。 改造后的大光明形成“1大加5小”的放映格局。原本可容纳1900人的放映大厅被缩减了600个座位,原本两层楼的设置依然保持,一楼800多座、二楼500多座。此外,大光明影院还新开发出了5个小观众厅,包括一个VIP厅,使得观众在影院中有了更多的选择。
据影院经理杨根林介绍,影院中的音响系统与举办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中国大戏院”相同。大光明电影院还引进了当今影院最新的技术———杜比3D立体数字放映机,形成了胶片、数字共存的放映格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院底层原本单独作为疏散通道的空间也得到了利用,这一通道被精心设计成展示大光明电影院80年历史的文化长廊,供观众免费参观。长廊色彩取灰白两色,营造简洁、素雅的氛围,通过灯光、图片、文字、实物等手法,展示影院的昨天与今天。这一做法在全国尚属首次,使得观众们在欣赏电影之余,更能品味大光明80年的花样年华。
F. 电影院的英文是什么
电影院的英文:Cinema、Movie、Theater。
一、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
(1)特大型1801座以上或11个厅以上;
(2)大型1201座~1800座或8~10个厅;
(3)中型701座~1200座或5~7个厅;
(4)小型700座以下或4个厅。
二、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2)、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6)大光明电影院的英文名扩展阅读
观众厅是电影院的主要组成部分,银幕是观众厅设计的依据,银幕尺寸的大小决定观众的容量,银幕越大容纳观众的人数越多,观众少的观众厅其银幕则相对缩小,所以观众厅的尺度实际上取决于银幕的大小。
银幕的形状又决定观众厅的体型,新形式电影尤是如此。不同的品种有不同形状的银幕,大视野电影的银幕尺寸决定了观众厅的高度比例,环幕电影的银幕决定观众厅必须是圆形,而穹幕电影的银幕需要一个穹顶的观众厅等等。一般平面银幕的电影院观众厅呈矩形或梯形,地面有一定坡度。
影院的声音是从影片的声带上还原出来的,故不必依靠观众厅的声学条件来改变原来的音调,而只要求符合混合录音棚的声学频率响应特性,以如实还原影片声带上的声音。
G. 上海有情侣座的影院
普陀区
燎原电影院 长寿路600号 62777901
胜利艺术电影院 海宁路349号 63249872
话说,从前有个老古董提问:“电影院的情侣座到底做什么用的?少了一跟扶手,还安排在最后一排,应该算最差的位置吧?却还老贵的,难道不是用来看电影的?”
不错,情侣座当然还有一项比看电影更重要的功能。就是提供情侣在大庭广众黑灯瞎火里进行卿卿我我的小情调专用。
两个人的沙发-大光明电影院
成立于1928年的上海大光明电影院几乎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影院之一。这个昔日的“远东第一影院”不仅目睹了近80年来中国电影的兴衰流转,更是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活样本。
装潢一新的大光明外观
改造过的大光明内部
据说,大光明是上海第一家拥有情侣座的影院,情侣座就是一个大沙发,就好像坐在自己家里看一样。这些细节中的不平凡都勾勒出曾经有的大气和繁华。大光明在解放前到大光明看电影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任何相邻的座位都可以成为“情侣座”-柯达影院
美罗城的柯达电影世界”是全亚洲第一家按照美国“柯达电影放映质量认证体系”标准来设立的电影院。
所有的扶手都是活动的,所以任何相邻的座位都可以成为亲密的“情侣座”。当然,那不是正宗的情侣座,VIP的情侣座,可以调节靠背的角度。
愿多花票子的,就买VIP情侣座,要省钱的,就坐翻扶手情侣座,真是丰俭由人啊。
整个放映厅都是情侣座-衡山电影院
衡山的回雁厅是由104座的双人情侣座组成
衡山路适合谈恋爱真是不假,连衡山路上的电影院都有情侣座专厅。
以大片的火爆镜头为背景,让隆隆的爆炸声作为两人呢喃的伴奏,电影院熄灯放映影片之际,不少情侣在黑暗中蠢蠢欲动。
一站式情侣服务-UME
UME的情侣座和别他影院比,似乎也并无什么很特殊的功能,也无非是宽大,舒适,隐秘,想在那里干吗就干吗。不过,不要忘记UME占尽优势的地理位置。那可是在上海名片地标的新天地。
一对情侣正常的活动,都可以在这里完成,下了班,先是吃个饭,新天地里应有尽有;然后想逛逛SHOPPING MALL了,新天地里应有尽有;看完电影想耍点小浪漫,可以兜兜新天地的人工湖和石库门;夜深了,想再耍点小疯狂,新天地各色酒吧正好开门营业。
所以,UME不仅给情侣提供了一个情侣座,还提供了那么多恋爱该有的节目,这还不是一站式服务吗。
H. 电影院英语怎么读
电影院英语cinema,读音:英 ['sɪnəmə] 、美 ['sɪnəmə]
cinema
一、含义:n. 电影院;电影(艺术;拍摄;技术)。
二、用法
直接源自希腊语的kinematograph,意为电影院。cinema的意思是“电影院”,是可数名词。
cinema也可指“电影业,电影艺术;电影放映”,用作单数,常与定冠词the连用。
the cinema也可统指“电影”,但在美式英语中更常用movie(s),在英式英语中更常用picture(s)或film(s)。
He has an urge to become a cinema star.
他渴望当一名电影明星。
(8)大光明电影院的英文名扩展阅读:
近义词:film、movie、cine。
一、film
1、含义:n. 电影;薄膜;胶卷。vt. 把 ... 拍成电影;给 ... 覆上一薄层;拍照片。vi. 变朦胧;拍摄电影。
2、举例
He made a film about Egypt.
他拍了一部关于埃及的电影。
二、movie
1、含义:n. 电影。
2、举例
The movie has been hyped up far beyond its worth.
这部影片被吹得离了谱了。
三、cine
1、含义:n. 电影;电影院。
2、举例
And if she did not see it in the del Prado, Olimpia, or Cine Mexico then she would say he was dead.
如果她没有在普拉多电影院,奥林匹亚电影院和墨西哥电影院找到这部电影,她就会认为他已经死了。
I. 大光明电影院的历史
大光明电影院是上海老字号,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享有“远东第一影院”的美誉,曾是中国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第一家四星级电影院。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它的足迹,同时也画下了中国电影放映技术发展的轨迹。大光明电影院地处黄浦区,坐落在人民广场文化圈,南临上海市政府大楼和上海大剧院,东临“中华商业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的南京西路216号,占地近10000平方米,具有六、七个放映厅的现代化多功能经典影院,形成了上海独具特色的文化娱乐中心。 现大光明电影院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单位。
大光明电影院始建于1928年。当时的潮州资本家高永清联合部分外资将静安寺路的卡尔登跳舞场改建为影院,命名为“大光明”。当时的大光明电影院设有茶室、酒排会室、吸烟室、等候室。1928年12月23日,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亲自为大光明电影院的开张剪彩。 1930年由于大光明电影院播放拥有辱华性质的美国电影《不怕死》,受到了民众和舆论的抵制,被迫关门歇业。在1933年由著名的匈牙利建筑师拉斯洛·邬达克(L.E.HUDEC)设计重建。重建后的大光明电影院凭借着自身豪华的设施成为了远东第一影院。1989年大光明电影院被评为上海重点保护文物。2008年,大光明电影院斥资1.2亿人民币对影院进行修复。修复依照1933年的原样修旧如旧。改造后的大光明原本可容纳1900人的放映大厅被缩减了600个座位,但依然保持了其原本两层楼的设置,即一楼设800多座、二楼设500多座。此外,大光明影院还新开发出了5个小观众厅,包括一个VIP厅。
J. 上海人民广场前面有一个叫大什么的影院叫什么
叫大光明电影院,是在南京西路216号,黄河路口,国际饭店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