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字幕 > 字幕版老电影红曰

字幕版老电影红曰

发布时间:2022-09-14 03:17:50

1. 电影《红日》,真实的孟良崮,真实的张灵甫,真实的兵,还有什么

有网友曾说过,看电影《红日》怎么这么像《南征北战》呢。

没错,这两部电影取材的历史时间段和事件大体相同,因此在很多剧情上有相似的地方。

只是,这两部电影还是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红日》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偏于写实的,片中很多地名和人民以及战斗过程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而且改编幅度并不算大。

《红日》里还有一个细节非常棒,那就是关于“解放战士”的,莱芜战役时解放军俘虏了马步生,他加入了解放军。但在孟良崮战役开始前,这个老兵油子对七十四师心怀畏惧,遭到了战士的反驳。

到孟良崮战役关键时刻时,这位解放战士在战友感召和鼓励下冲上了主峰,立了战功。

这个关于解放战士的人物塑造,是其他影视剧里少见的,尤其是老兵油子的形象更是罕见,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再现。

最后说一个让人“感动”的细节,《红日》里机枪手在冲锋时,身后居然还跟着一位扛弹药箱的副射手,看了那么多军事影视剧,这真是又普通又罕见的场面。

综上,《红日》这部电影,虽然在描写孟良崮战役的激烈程度上仍有不足,但其对细节人物的刻画非常真实且非常成功,因此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相当高,属于老电影里的精品之作。

2. 红日电影

红日_CCTV14_X264_AC3_HLJ.SFH.By_WOLFMAN_201308110952-3E.mkv

3. 电影红日怎么看

链接:https://pan..com/s/1w5u4lRQd_xCKE06_0-9U_A

提取码:a0x7

《红日》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战争故事片,由汤晓丹执导,张伐、高博等出演,于1963年5月1日上映。该片根据吴强的同名小说改编,以涟水、吐丝口、孟良崮三次战斗为主线,讲述了人民解放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消灭国民党王牌部队第74师的故事。

4. 我父亲想看老电影(红日)

http://two.host520.com/ltxxlr.asp?ID=3912原 著:吴 强
编 剧:瞿白音
导 演:汤晓丹
主 演:张 伐 高 博 中叔皇
李 农 里 坡 杨在葆

Part1 http://www.megaupload.com/?d=37EU10HM
Part2 http://www.megaupload.com/?d=NM4QRIQ6
Part3 http://www.megaupload.com/?d=JL80VXNR

【影片简介】

《红日》拍摄于1961年到1963年。影片取材于1947年的“孟良崮之战”,这场闻名中外的惨烈战役对交战双方有着存亡绝续的意义。1947年5月13日到16日三天的时间里,72万人在孟良崮决一死战。战胜的一方多年后树起了一座永久性纪念物,以铭记在战役中为了胜利不惜牺牲的人。战败的一方两年后败退台湾,之后建立军人祠,将战死的主将张灵甫敬为“烈士”第一人,以铭记杀身成仁的阵亡将士。

影片尽量客观地塑造了国共双方的各级将领达20多人,从军师团到连排班,人物众多,却个个鲜活生动,是为经典。

【战争背景】

时 间:1947年5月
地 点:山东战场
对 手:党国五大主力之首74师 vs 华东野战军
结 局:“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红日》的背景是六纵,司令王必成(江南王老虎),政委江渭清,副司令是赫赫有名的皮定均。

粟裕说,只有经过败仗考验的部队,才会成为真正的英雄部队。六纵就是这样的英雄部队。

在47年5月,毛泽东在陕北被胡宗南追得满山跑,林彪刚刚安定住松花江防线正在三下江南,华东被逼到山东腹地,刘邓要等到6月30日才开始过黄河挺进大别山。

血战孟良崮在军史和军事史上的地位都是无以比拟的。 该战斗,六纵也是最出色的部队,终于报了“二战链水”惨败于74师的一箭之仇。

图:2003年7月,长影,崔永元和程前,
背景的院子就是正在被拆除的长春电影制片厂,
残垣断壁正好拍摄了轰炸后的场景。
《电影传奇红日之昔日燃烧的战场》:http://www.megaupload.com/?d=3LIPEIXR

【红日之红—曾经燃烧的战场】

曾亲历孟良崮战役的军旅作家吴强在战争结束10年后,用纪实与虚构兼备的笔触写成宏篇巨著《红日》;以战争片闻名的大导演汤晓丹在饿肚子的1963年,拍成经典影片《红日》。

关于一场惊天动地的战役,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成败却瞬间逆转;

关于一支王牌部队,74师拥有精良装备、倍数于我方的力量和传奇师长,却不可思议的溃败,更留下“张灵甫之死”的不解之谜;

关于一部经典影片的产生,编剧、导演、创作人员始终倍受煎熬;投资堪称天价,却饿晕了主要演员;

关于一部电影的命运,前后不过一年,赞誉和批判,翻云覆雨;它的主创人员们也经历了太多东西……《电影传奇》解密不为人知的历史传奇和电影故事

5. 电影红日主要内容50字

1946年冬,我军在苏北涟水城与敌军74师激战后,主动北撤山东。敌74师师长张灵甫向我山东沂蒙山区进犯,企图与我主力决战。战斗中连长石东根因鲁莽上了敌人假投降的当。在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企图将我军主力吸引于孟良崮。沈军长切断74师退路,团长刘胜在战斗中牺牲,石东根连搭人梯攀上悬崖,直捣敌师部全歼74师,击毙了张灵甫。
1946年,我军在苏北涟水城与敌军激战后撤退山东,敌军师长张灵甫向山东进犯,战斗中,团长刘胜英勇牺牲。石东根连搭人人梯攀上悬崖,全歼74师,击毙了张灵甫。(自己删减的,弄的不好不要介意……)

6. 红日这部片讲的是什么时候的戏

片名:《红日》
更多外文片名:Red Sun
影片类型:剧情 / 战争
国家/地区:中国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色彩:彩色
制作公司:天马电影制片厂

根据吴强同名小说改编。
1946年初冬,蒋介石帮对华东解放区发动大规模的疯狂进攻。人民解放军某军沈振新部在苏北涟水城外,与国军“王牌”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部激战以后,主动北撤山东。敌整编七十四师猖狂万分,配合八十三师等20万人,又向我山东临沂方向齐头并进。盘据在济南的敌军李部,也同时出动到达莱芜、新泰,企图南、北夹击我军。我野战军司令部决定留一部分主力在南线阻击,大部分转头北上,决心首先消灭北面的李部。历史上著名的莱芜战役展开了。
我军沈振新部的任务是拿下莱芜城北吐丝口镇,截断莱芜敌人的退路。由团长刘胜和团政委陈坚带领的一个团被留下作为总预备队,而团长刘胜和连长石东根因急于求战,被留下后情绪有些急躁。战局急剧变化,莱芜五万敌人在我军猛攻下,企图向吐丝口镇方向突围。吐丝口镇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我野战军司令部指示必须迅速解决吐丝口镇的战斗。沈军长当即命令团长刘胜和团政委陈坚率领部队投入战斗。刘胜事前已经了解了吐丝口镇敌人的情况,故用一支突击力量,越过前沿,插入敌人心脏,以最快的速度消灭了敌人的师部。吐丝口镇战斗结束,他们又立即掉转头来堵击莱芜溃逃敌人,抓了大批俘虏。巨大的胜利鼓舞着全军。然而有些人——如连长石东根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沈军长严厉地批评了他。
家乡沦陷,遭受敌人残酷迫害的苏北妇女阿菊,跋山涉水,来到山东找到丈夫杨军,再一次要求参军杀敌。并且带来故乡亲人的期望:要大军消灭国军七十四师,替乡亲们报仇。国军以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部为先锋,又向我山东蒙阴县进攻,妄图聚歼我华东野战军于沂蒙山区。为了分散和牵制敌人,沈振新军从沂蒙山西侧,插到敌后鲁南一带。敌七十四师进攻坦埠失利,在我军东、西、北三路大军强大压力下,狼狈向南溃退。沈振新军星夜飞兵抢占垛庄,切断敌人的退路,将七十四师紧紧包围在孟良崮山上。张灵甫陷入重围,惊慌失措,想以声东击西的诡计逃避被歼灭的命运:一边向我540高地发动佯攻,一边却妄图从385高地突围出去。我军识破敌人的阴谋,以强有力的攻势粉碎了敌人的突围企图。战斗中,团长刘胜不幸牺牲。在攻占孟良崮顶峰时,石东根连的战士搭了人梯攀上悬崖绝壁,直捣张灵甫指挥部石洞,张灵甫无路可退便与众将领自杀殉国,壮烈牺牲。红日当空,碧云明丽,我各路大军在孟良崮上胜利会师。红旗如林,欢声雷动。
这是了部优秀的军事历史片。它以涟水、吐丝口、孟良崮三次战斗为主线,描写了人民解放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消灭国民党王牌军74师的故事。

7. 电影《红日》,真实的孟良崮,真实的张灵甫,真实的兵

有网友曾说过,看电影《红日》怎么这么像《南征北战》呢。

没错,这两部电影取材的 历史 时间段和事件大体相同,因此在很多剧情上有相似的地方。

只是,这两部电影还是有一个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红日》对 历史 事件和 历史 人物是偏于写实的,片中很多地名和人民以及战斗过程都是 历史 上真实存在的,而且改编幅度并不算大。

因此,《红日》算是老电影里对解放战争描写比较细致和真实的一部电影,观赏价值和 历史 参考价值极高,只是有些写实也曾给这部电影带来麻烦。

本文将从《红日》创作背景、拍摄过程、角色和演员等各方面回顾一下这部电影。

一、经典小说由六纵指挥员创作

电影《红日》改编自同名小说,而小说的创作者则是孟良崮战役的亲历者,华野六纵宣教部部长吴强。

华野六纵,和整编七十四师就是一对宿敌。早在苏北涟水之战时双方就打得不可开交,二战涟水,当时还叫六师的六纵损失惨重还丢了涟水城,指挥员王必成差点被撤职,但同时他们也把七十四师打得伤了元气,为孟良崮覆灭埋下了伏笔。

从涟水撤退到莱芜战役,再到孟良崮决战,六纵最终报了仇。在战役结束后,六纵宣教部部长吴强看到躺在门板上的张灵甫遗体,他大为感慨,从此立下了将涟水到孟良崮这个过程写成一部小说的决心。

1957年,在经过艰苦写作后,《红日》出版,这部小说得到了涟水、莱芜和孟良崮战役亲历者粟裕、王必成和江渭清等指挥员的帮助,再加上吴强对参战部队的了解,以及对国民党被俘官兵的采访,因此其 历史 价值和文学价值都极高。

2019年,《红日》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小说典藏。

二、《红日》拍摄并不顺利

《红日》的电影剧本从1960年2月开始筹备,但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多重挫折,有关部门对剧本情节、人物等细节意见不一,导致剧组创作几易其稿,最终在一年多以后,第五稿才正式通过。

上海电影制片厂马上组织演员们去体验生活,我军演员和当年《南征北战》剧组一样去了崇明岛驻军那里,而饰演张灵甫和参谋长的演员舒适和程之则去了一个特殊的地方,南京军事学院。因为当年七十四师的参谋长魏振钺彼时正在那里当军事教员,他向两位主演全面介绍了七十四师覆灭的经过以及张灵甫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

剧组到山东外景地拍摄时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大家都吃不饱吃不好,导致很多人肠胃闹病,饰演团长刘胜的里坡发挥农业特长,弄来了萝卜种和茄子秧在剧组驻地旁边种,虽然没有油水,起码部分解决了剧组人员吃不饱的问题。

饰演七十四师旅长的于飞,在片中的吃相很粗犷,显得不像是一个高级将领,这里面除了人物塑造的需要之外,弄不好也和剧组吃不饱有关吧。

《红日》在集中拍摄时赶上夏天,但片中有不少冬天的戏,演员们只能穿着棉袄演戏,尤其是室内戏更为艰苦,饰演我军参谋长的中叔皇甚至中暑晕倒。

该片在拍摄完成后,虽然在陈毅元帅的过问下顺利上映,但之前在过审时也曾遇到过一些困难,主要集中在一些人物上,尤其是关于“美化”张灵甫和“丑化”我军战士方面。

三、《红日》的演员和人物

《红日》和《南征北战》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该片的部队层级划分很清晰,从军长、师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班长到战士,其中只有师一级和营一级的人物刻画较少,其他各层级都有代表性角色,其中着墨最重的主要是三个角色。

军长沈振新,饰演者张伐。

沈振新这个角色的原型明显是时任六纵司令员王必成,但王必成的外号是王老虎,和沈振新的气质有些出入,张伐饰演的沈振新明显比较儒雅和睿智。

其实,笔者认为,沈振新的原型是王必成,但不一定就必须完全照搬王必成的气质,在片中并没有我军更高领导露面(只有声音),因此在沈振新身上也可能融入了更高级指挥员如粟裕的某些气质特征。

张伐是一位著名英俊小生,饰演军人似乎不是强项,单就沈振新这个人物来说,他塑造地相当不错,喜怒不形于色,仅用眉毛和眼神就可完美演绎情绪变化。因此你不能说张伐演王必成不像,应该说他演沈振新很好。

团长刘胜,饰演者里坡

刘胜的原型应该是六纵战将刘盛起,他带领部队在抢占垛庄和攻占孟良崮主峰战斗中表现出色,不过他并没有像片中刘胜一样不幸牺牲。

里坡饰演的刘胜,在打仗时很有冲劲,符合那个时代中层指挥员的形象,只是年纪稍显大了一些。

连长石东根,饰演者杨在葆

这个角色有人说有原型,也有人没有原型,笔者认为这个人物应该是没有具体原型的,因为石东根的形象符合很多基层指挥员的样子。

石东根在片中是一个有些鲁莽又很可爱的连长,打仗时嗷嗷叫,获胜时得意忘形,他酒后挑着敌人帽子骑马飞奔的镜头是这部电影的经典场面。

但也就是这个场面,在后来引起了诸多责难,有很多人认为石东根这个样子是在丑化解放军战士。

但是,《红日》的作者吴强不这么认为,很多真正打过仗的军人也不这么认为,据杨在葆回忆,当时很多部队的人看了电影都打听,这小子是哪部队的,演得也太像一个兵了。

当年出演该片时,杨在葆还是一个在校学生,他天生形象就比较粗犷,虽是大学生却把一个有点儿痞气的石东根演得很传神,直到几十年后,即使杨在葆演了那么多角色,走在大街上依然会有人拉住他:你是《红日》里的连长吧。

有意思的是,几十年后电视剧《红日》开拍,饰演石东根的演员耿乐和杨在葆年轻时几乎一个模样,真是神奇的选角。

在国民党方面,《红日》塑造的角色并不多,戏份主要集中在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和参谋长魏振钺身上,其中张灵甫是重中之重。

张灵甫这个人物传说很多,比较脸谱化的形象就是骄横,《南征北战》里的项堃主要表现的就是这个方面。

熟悉 历史 的读者知道,实际上张灵甫的形象是多面的,比如他是 历史 系出身,又会写一手好书法,因此别看很会打仗,实际上他还有儒将的一面。

此外, 历史 上的张灵甫并不是头脑发热导致被围歼在孟良崮的,实际上他是国民党前线将领里对战场感知比较敏锐也比较正确的一位,这一点像他的老上级王耀武,二打涟水时他的巧妙战术就让六纵损失惨重。真正将张灵甫送上绝路的是他的偶像和汤恩伯。

因此,《红日》剧组塑造张灵甫时力求真实,选择的演员也是大帅哥舒适。

看看这张舒适年轻时的照片,颜值绝不比张灵甫低,而且两人长相还有很多相似之处。

片中的张灵甫,表现出了骄横,也表现出了睿智,更有在大敌当前危急时刻镇定自若的表现,除了试图假投降一幕显得有些狼狈之外,他从头至尾在形象上都是一个出色的高级将领。

甚至于剧组在最后击毙张灵甫的画面处理上都非常有分寸,用了一只手和一把枪就拍完了,显然更艺术的同时也保留了张灵甫的形象。

以笔者对 历史 的了解,《红日》 里的张灵甫不论是颜值、气质还是表现,可以算是各种影视剧中最贴近真实人物的一个了。

只是,剧组这样的设计也引来了责难,那就是涉嫌美化张灵甫,但饰演张灵甫的演员舒适认为,把敌人塑造聪明一些更能彰显我们胜利的伟大。

参谋长,饰演者程之

这个参谋长的原型就是七十四师参谋长魏振钺,他为剧组提供了很多资料,再加上他当时正担任南京军事学院教官,因此这个参谋长的形象和张灵甫一样有睿智的一面,也有勇敢的一面。

程之是当时上海电影制片厂“四个坏蛋”之一,他演技精湛同时嗓音也很有特点,只是大家对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宝贝袈裟”。

多说一位,主要演员之外,笔者印象比较深的还有饰演阿菊的张桂兰,没有别的原因,主要是她的形象太突出了,算是那个时代的女神吧。

四、《红日》对细节的真实塑造

电影《红日》的取景地就在山东,因此一山一水一村一落基本上可以情景再现。

《红日》对细节的塑造也非常出色,笔者举几个例子:

连长石东根的手表,电影一开始的涟水战役,石东根看时间用的是大个的闹钟,平时由通讯员背着。

莱芜战役时,石东根缴获了一只手表直接戴在了自己手腕上,他后来意识到这是错误的,又让通讯员将手表上交归公。

等到孟良崮战役时,团长刘胜将手表发给石东根使用。

一块手表,连接三个战役,中间还涉及到部队三大纪律,可谓是一个经典的道具。

几门大炮,开头涟水战役,这几门大炮的使用者是七十四师,用来炮轰涟水城。

到影片结尾,同款的几门大炮再次出现,使用者是解放军,用来炮轰孟良崮主峰,虽然影片没有直接用台词交代,但足以说明问题。

《红日》里还有一个细节非常棒,那就是关于“解放战士”的,莱芜战役时解放军俘虏了马步生,他加入了解放军。但在孟良崮战役开始前,这个老兵油子对七十四师心怀畏惧,遭到了战士的反驳。

到孟良崮战役关键时刻时,这位解放战士在战友感召和鼓励下冲上了主峰,立了战功。

这个关于解放战士的人物塑造,是其他影视剧里少见的,尤其是老兵油子的形象更是罕见,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再现。

最后说一个让人“感动”的细节,《红日》里机枪手在冲锋时,身后居然还跟着一位扛弹药箱的副射手,看了那么多军事影视剧,这真是又普通又罕见的场面。

综上,《红日》这部电影,虽然在描写孟良崮战役的激烈程度上仍有不足,但其对细节人物的刻画非常真实且非常成功,因此其艺术价值和 历史 价值都相当高,属于老电影里的精品之作。

8. 红日电影,的人物叫什么

《红 日》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汤晓丹执导,张伐、高博、中叔皇、李农等主演的战 争 故 事片,于1963年5月1日上映。

9. 老电影红日在哪下载 迅雷

《红日》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KTL5eMHSWHd-AU8PTBF_7g

提取码:pzwx

《红日》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天马电影制片厂) 拍摄的战争故事片,由汤晓丹执导,张伐、高博等出演,于1963年5月1日上映。该片根据吴强的同名小说改编,以涟水、吐丝口、孟良崮三次战斗为主线,讲述了人民解放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消灭国民党王牌部队第74师的故事。

10. 电影红日观后感边议边论

《红日》主要描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从全新和比较现代的角度来讲述那个“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遁”的解放军军事史上的转折之战。一场解放战争中豪迈而残酷的战场即令人感动,又让人心痛。因为,这是场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的对决,这是英雄与英雄之间的撕杀。战争中共产党军队的胜利虽然最终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基础做出了贡献,但这场兄弟之间的撕杀仍然让人感觉痛心。一边是为劳苦大众打天下奋不顾身,一边是为蒋家王朝的“三民主义”浴血忠诚,宏大的战争场面,双方都是不怕死的中国人。从来不惧怕死亡的解放军战士,遇到了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而有别于它的张灵甫74师,双方的激战激烈而悲壮。如果抛开战争的正义不谈,双方都是英雄,双方没有失败者,张灵甫即便是为一个没落的王朝战死,那也是个值得尊敬的军人,效忠其信仰的“忠臣”。
红日电影观后感一
翻开历史,张灵甫同样南征北战,身先士卒,作战中一贯冲锋在前无视生死。对日寇的数次战斗中,屡出奇兵,从容淡定,有勇有谋带领将士冲锋陷阵,打出中国军人的骨气和威风,成为同样令日寇胆寒的铁血将领。如此奇人,如属解放军阵营,同样必是百战百胜的战神。可惜,一代名将面对昂扬斗志万民拥护的共产党,终于没有了驰骋疆场的豪情满怀,没有了阵前杀敌的淋漓酣畅,短暂的胜利后只有无可奈何一声叹息,举枪自毙。历史终究会还原真相,张灵甫虽然死在正义的解放军炮火下,但是,他仍是我国著名爱国将领,也是一代抗日名将。公正的说,我们应该深深怀念他。
让我们思考个问题,作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和解放军相比,既有装备和数量的优势又有美国的支持,且国民党军队指挥官的学历普遍高于解放军,为什么却遭到了如此迅速和彻底的失败?
先看看张灵甫失败的原因。我认为国民党将军张灵甫及其号称天下无敌七十四师的灭亡主要是四个原因:首先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站在人民的对立面,这是必然的原因;第二,其军事上的冒进,使之成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很重视的、下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要歼灭的重要目标,这是导火线;第三,国民党内部腐败,军队里派系林立,各自保存实力,打自己的小算盘,无法做到统一的调度和指挥,这是关键原因;第四,张灵甫及七十四师平时仗蒋介石御林军“王牌中的王牌”骄横跋扈,得罪了其他的友军领导,致使其关键时期被人落井下石,这是重要原因。因为以上四点主要原因和种种其他因素导致了张灵甫这位国民党军中颇有能力的干将和王牌军七十四师的全军覆没。
再说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队遭到迅速和彻底的失败,以上因素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再者老蒋的部队没有政工干部,这一点他需要向毛泽东学习,打仗是打仗,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得抓上去。国民党官兵的“效忠党国”只是口号,他们内心没有驱动力。临上战场了,或许以大洋,或许以高官,这些对于可能生命不保的人意义可谓不大。我认为国民党部队灭亡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因其不得人心。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果选择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最终只会被人民所淹没。国军的抗日英雄不乏其人,铁军、王牌军也不少,装备、数量更是占优,可就是没打过小米加步枪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呢?主客观原因想找能找出一大堆来,但关键还是民心向背的问题。别说是机械化部队,全套的美式装备,就是美国人亲自来也不行,看看朝鲜战争就知道了。剧中表现的共产党人的信仰和国民党人的官僚作风,对现在也有积极意义。
《红日》这部电视剧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成功的道路是充满艰辛的,对不甘平庸的人来说那是一场长久的斗争,只有选择坚强,才不会消沉,才会以积极的心态挑战苦难、挑战未来;只有选择坚强,知难而进,努力超越自我,才可能建立超人的业绩,才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红日电影观后感二
此次泰山之旅,长途跋涉。我坐在旅行车上,无暇观望路旁的风景,忙于观看电视连续剧《红日》。这是一部取材于著名的孟良崮战役的战争影片。在《亮剑》中扮演李云龙的著名演员李幼斌,在剧中扮演国民党现代化部队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整个剧情复杂多变,高潮迭起。在此次战争中,武装设备精良的七十四师为何一败涂地,关键在于失去民心,军队内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缺乏团结,更重要地失去老百姓这块基石。共产党的部队虽然武装设备远远比不上强大的七十四师,人数上又少,为何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关键在于得民心,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共产党的部队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军队纪律严明,团结和谐,礼贤下士,得道多助,军民齐心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观看此剧,感触颇深。
一、民心是基石。革命战争是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胜利,当今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人民群众辛勤地劳动。一个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得益于广大职工的集体智慧;一个学校要发展,更重要的是依靠广大教师的爱岗敬业。民心可贵,值得珍惜,更值得保护。
二、团结是保障。革命战争中共产党的部队官兵齐心,军民同心,大家团结起来,有何困难不可战胜呢!5、12四川汶川地震,举国震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战胜了自然灾难。我们用信心凝聚力量,用理想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
三、敬业是动力。革命战争中有那么多革命志士,背井离乡,奔赴前线,有那么多革命志士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多么可歌可泣!他们对国家和人民敬业!今天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之一“爱岗敬业”,是对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这也是作为教师的一种动力。这种敬业精神必将推动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行动是关键。从涟水之战失败,华野军能及时总结经验,采取正确战略政策,服从大局为重,沈振新的部队与国民党部队不断周旋,最后一举歼灭国民党的黄牌军,彻底粉碎蒋介石的梦想。行动要听指挥,不能有个人英雄主义,骄傲狂妄只能导致失败。

阅读全文

与字幕版老电影红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科幻片电影2020年能看的 浏览:919
14岁女孩找网恋对象的电影 浏览:30
微电影人物形象设计 浏览:744
英文电影人物英文介绍 浏览:524
想女人就砍柴的电影 浏览:606
这部由一位新导演执导的电影值得一看英语 浏览:48
开学第一天适合学生看的电影 浏览:200
二战免费老电影 浏览:302
后妈们的茶话会电影名字叫什么 浏览:847
新唐山大兄电影全集 浏览:110
中国电影容器 浏览:865
好看的中文僵尸电影推荐 浏览:650
演员启蒙电影 浏览:437
八十年代经典老农村电影 浏览:122
电影新水浒传完整版 浏览:292
成龙经典电影全部 浏览:827
变态食人魔哪个电影 浏览:346
电影姜子牙表达的是什么 浏览:353
有银行卡的经典电影 浏览:121
邓超和孙俪演的很搞笑哪部电影 浏览: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