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字幕 > 电影字幕文化与翻译

电影字幕文化与翻译

发布时间:2022-09-14 22:18:37

㈠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的研究意义

意义是:
英语字幕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必须与影视作品的画面、声音等结合在一起才具有意义。

㈡ 英语影视字幕翻译的原则

中国的翻译标准:
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彦琮的“十条八备”,
玄奘的“五不翻”,
赞宁的译经“六例”,
马建忠的“善译”,
严复的“信达雅”
傅雷的“形似、神似”说
钱种书的“化境”说,
许渊冲先生则从诗学的视角提出“意美、形美、音美”的翻译标准(具体内容你可以具体查一下)
国外的以奈达的翻译理论最具代表性,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Tytler)也提出了三条翻译原则:一是要将原作的意思全部转移到译上来;二是译文应当具备原作的风格和文体,而且要保全原作的真实;三是译文和原作要同样的流利自如。

在翻译学领域,研究者提出不少翻译的原则,对翻译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指导。然而,针对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原则却不多,导致片名翻译不统一局面的出现。以现有的翻译原则为基础,再把电影作品自身的特殊性考虑进来,英文电影作品片名应遵循七个翻译原则:
开门见山原则、
音意结合原则、
一见钟情原则、
内容等价原则、
文化体现原则、
审美体现原则、
票房效应原则,
以期对英文电影作品片名的汉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㈢ 哪些人在翻译电影字幕专业翻译的流程是什么(比如有脚本吗)要多长时间呢

一般字幕翻译都是由伊甸园、影视帝国等影视论坛的字幕组翻译完成,另外也有热心网友进行翻译。一部完整的剧目或节目,包括翻译、字幕、时间轴、校对、压制等一系列的复杂工作。翻译要看3遍以上,对比分析确定最佳译文,按照时间轴排列,进行校对,通常要校对3遍,最后压制。九十分钟的电影一个4人字幕组大概要用到10个小时。曾经试过,不过能力不够,很难进行下去。
下面是网上找到的一篇与字幕翻译有关的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宽带在中国的普及,mpeg4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由DVD压缩的DVDRIP影片以惊人的速度在互联网间传播。事实上,在中国,大部分人都不具备直接欣赏外语影片的能力,而很多DVDRIP影片却恰恰是原声发音、外语字幕。电影字幕的翻译作为DVDRIP影片的一个关键部分,正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这其中包括正版或盗版DVD碟片上rip下来的vobsub字幕,以及由网友自发翻译的srt格式字幕。

中文字幕翻译的特点

中文字幕和中文配音在翻译要求上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上译厂,配音要求讲究口型一致,句子符合中国的口语规范,其优势是方便观众看电影,直接就能听懂,而不用费力看字幕。其缺点也显而易见:由于口型上的要求,不得不对句子进行缩减或扩充;由于外国历史文化的差异,很多双关、幽默的意思难以表达,不得不舍弃这些句子的翻译。

以《魔羯星一号》中英双语版为例,可以明显看出中文配音和中文字幕的差异。其中有一段剧情是母亲给孩子说英语绕口令,如果配音直接翻译的话,很难做到押韵,于是改为讲故事。另一段剧情是一个宇航员边爬山边讲笑话,这个笑话是有寓意的,直接翻译成配音的话,很多观众会感觉莫名其妙,于是配音版改为宇航员边爬山边呼救。该片配音版中很多幽默的成分都改掉了,这样就损失了很多欣赏电影的乐趣。

电影字幕就较好处理这些问题。首先,没有口型限制,字幕可以按原文直接翻译,而幽默和一语双关的意思可以使用注释来解决。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学好外语,直接观看外语字幕的影片。而在个人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字幕翻译还是最大限度表达英文意思的最佳方法。

没有硝烟的战场

经常看DVDRIP影片的网友都知道,公开的中文字幕库有几大网站。射手网稳坐字幕网站的头把交椅,其特点是:允许上传,字幕多而杂。正因为字幕多,同一影片有好几个版本的字幕,造成网友下载时无所适从,网站设有的评分系统基本上形同虚设,因为大部分网友为下载字幕而来,而等到看完影片,早就把给字幕打分的事忘到九霄云外了。射手网设有TLF、汉风、新视界、牛过四大字幕网站的友情搜索链接,射手网上没有的字幕,可以在这些字幕网站上继续搜索。这四大字幕网站均是以论坛为依托的,各自有较强翻译能力字幕小组。除以上提到的四个论坛,更有伊甸园、行星等影视论坛的字幕组,虽没有独立的字幕网站,但也具备很强的字幕翻译能力,实力不容小视。

同行是冤家,这话一点不假,在字幕界尤为显著。字幕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每个字幕组成员不允许加入其他字幕组,或者以其他字幕组的名义发布自己的翻译作品。曾有个别成员以身试法,均被开除组籍。每个字幕组在各自论坛都有专门的活动版块,这些版块是仅有小组成员才能进入的,这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每逢热门大片上市,这些秘密基地里顿觉杀气腾腾。各字幕组紧锣密鼓,召开工作会议,分配任务,争取在第一时间发布字幕。领到任务的小组成员常常会为此通宵达旦,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而几天后,各论坛出品字幕质量的比较,又成为各字幕小组讨论的热点。更有好十人,通过随机挑选句子进行比较的方式,评价各论坛出品字幕的优劣。所以,热门大片的翻译无异于一场激烈的战斗,而连年战争的结果,使得几大字幕小组和所在的论坛人气飙升,翻译人员欢欣鼓舞,最终形成N赢的局面。

几块意的砖头

不客气地说,现在中文字幕的翻译状况相当混乱,由于没有一个类似rip字幕的统一标准加以规范,加上不少翻译人员带着急近利的心理,把翻译字幕当作得到积分的手段来应付差使,造成字幕质量参差不齐。单兵作战,除了个别翻译质量很高外,非字幕组的散兵游勇普遍缺乏翻译经验,字幕存在不少问题。而有些字幕组只求数量,根本不论质量,只要翻完就皆大欢喜,而没有一个较完备的质量监管机制来进行约束。不用仔细核对,仅一遍影片看下来,平均每部影片的明显错误(比如错别字、格式错)都在10个以上。近期汉风HTS的字幕出得不多,仅从看到的几个来说(其中有些还是很早以前翻译的字幕),错误还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概括起来,个人认为,字幕界存在以下四大弊病(发现标题起得居然很押韵,嘿嘿):

1、一人包揽翻译校对

初期的牛过论坛字幕组(即汉风HTS字幕组的前身)曾一度辉煌,并定下专门的翻译、校对制度,在字幕头尾标明翻译、校对人员,并规定翻译、校对不能是同一个人。其他论坛的字幕组也纷纷采用这种形式,但遗憾的是,只学到了形式,却没有实质,大部分字幕组出品的字幕,翻译、校对都是一个人。

我如果说,一人既翻译又校对,一定比翻译、校对分别由两人作的字幕质量差,这话肯定是不负责任的。有些个人独立翻译校对的字幕甚至比两人翻译校对的字幕质量上高很多。但大家想一想,有多少人翻译完字幕后会真的自己进行校对?校对自己的字幕,又能找到多少错误?以我以往翻译的经验来说,仅翻译过程就反反复复看了N遍的电影,已经是心力交瘁,翻译完成后很难会有心情再看一遍寻找错误。而且自己翻译中的错误,自己也很难找得到。这就是为什么要?/span>

二、翻译时常出现的一些错误(其中很多例子就是我校对时和看片时发现的,具有普遍性)

1、格式错误

仅用通常所见的srt格式为例,可以用系统自带的记事本打开,它的格式是这样的:

180
00:14:53,962 --> 00:14:56,362
我能跟你的朋友谈一会儿吗?

181
00:14:56,598 --> 00:14:58,828
你是他的律师吗?

格式错误主要有三种情况:

A、翻译时误删了时间码,仅剩序号和句子。如:

180
我能跟你的朋友谈一会儿吗?

这样的字幕是无法在影片中载入的,会有XXX(错误行数)错误的提示。

B、翻译时英文字幕没有删净。如:

180
00:14:53,962 --> 00:14:56,362
那是他的拿手好戏rd.

C、两句话中间没有空行,即上一句连着下一句的序号。这样的后果是把下一句的序号、时间码和主句都当作字幕内容显示。应该说,这种错误在一半以上网友翻译的字幕中都会出现,而从DVD上rip的字幕里几乎没有,原因估计是音像公司有专门的制作工具,可以很好避免此类现象。曾见过一个翻译很好的字幕,但其中C的这种情况多达20句,严重影响了观看。

2、标点混乱

标点看似可有可无,却直接影响字幕的质量,有时甚至会影响对剧情的理解。对于加不加标点,HST小组内部还曾经有过相关讨论,讨论的结果是:要么统一都使用中文标点,要么仅保留?“”《》!等影响理解的标点,而不用逗号和句号。我个人更偏向于全部使用中文标点。我不能容的是翻译好的字幕里带有英文句号.,以及用,,,来代替省略号,这使得整个字幕非常难看而不专业。我相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说法,认真不认真,关键看细节。通常校对一个字幕,先看标点,如果随意混用,时而英文标点,时而中文标点,那么字幕内容的翻译也好不到哪儿去。
如果说我对关于中英文标点的要求有点过分,那么下面两个标点的使用就直接影响剧情理解了。

-的使用:-在字幕中通常用于区分不同人的对话,比如:

-别动!
-我要开枪了!

这明显是两个不同人的对话,如果删除-,就成为一个人在说话,就偏离剧情了。

...的使用:...通常出现在上一句的末尾和下一句的开头,表示一句话内容没有完,下一句是和上面连在一起的。有些网友不了解,把它看作是单独的两句话,以至翻译的意思产生偏差,甚至会看起来莫名其妙。比如:

180
00:14:53,962 --> 00:14:56,362
He is the man...

181
00:14:56,598 --> 00:14:58,828
...who killed Bill.

有人会错误地翻成:

180
00:14:53,962 --> 00:14:56,362
他是一个男人...

181
00:14:56,598 --> 00:14:58,828
...谁杀了比尔?

还顺便帮忙把句号改了问号!这在理解上是完全错误的。

3、译名不统一

按照HTS的惯例,人名、地名都是需要翻译的,WTO,CIA,FBI等大家都知道的缩写,可以翻译或是直接引用。译名要按照约定俗成的标准,比如美国总统Kennedy,翻译成“肯尼迪”,大家一看就知道是总统的名字,你非要翻成“克妮帝”,别人就不明白了。这些名称的译法可以参照辞典的标准,词典上没有的,可以用google、网络等搜索引擎查找,通常网页上会有相关译名。实在找不到的,可以自己按照音标翻译,但要注意男女性别差异。比如一个男人,名叫Kyle,音标是[ kail ],你可以翻译成“凯尔”,硬要翻成“凯利”也凑合,但绝对不能翻译成“凯莉”,因为在中国,“莉”、“娜”、等字是用于女生名的。看这部影片时,就因为这个人名,让我迷糊了半天,搞不清到底指的是谁。

当然,除了人名、地名,其他还有众人皆知的书名、电影名、物品名称等的译法,都需要按照这一标准。多人翻译的弊病之一,就是译名难以统一。比如《sex and the city》系列,有个主要人物,叫Mr. Big,前面几集译作“大人物”,到后面忽然冒出个“比格先生”、“彼格先生”,而且里面很多人物的译名都发生了变化,观众就会一时难以适应。所以,对于电影和电视剧集的多人翻译,需要一个完的翻译校对机制来进行规范。通常,很多字幕组会图省事不翻译这些人名、地名,但我还坚持认为应该翻译。不只因为中文名称好记好认,更是由于父母辈的高龄观众观看英文人名的影片会非常吃力,不翻译的话,他们会搞不清楚人物关系。

4、句子太长

这一条应该算是经验方面的知识,很多新手都不会注意。srt字幕在播放时可以调整字体大小,这都是根据各人习惯自行设置。句子太长的话,有些网友字体设置稍大,一行就显示不出来,看到的字幕就不完整。一行句子的长度可以参照英文字幕的句子长度,一行最多不要超过20个中文字。字数太多的话,可以分成2行,最多不超过3行。如果再讲究一些的话,在字数不多的情况下,应该按句子内容分行,而不要按字数对半划分。比如:

这是他的错,不是我的!你们不能这么抓我!

你可以分成:

这是他的错,不是我的!
你们不能抓我!
但不要分成:

这是他的错,不是我
的!你们不能抓我!

5、句子绕口

字幕的一句话在屏幕上显示仅几秒钟,翻译人员需要用最简单的语言来传达必要的信息,千万不要出现“绕口令”的现象。一句话可以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不一定非要照原句翻译,你需要在保证最大限度维持本意的基础上,组织语言来挑出最容易理解的。比如:

But he's afraid if she finds out he's gonna
pay all that dough, she won't let him.

但他担心是否她已经发现他能支付所有的钱,她不会的。

英文原句出现了3个“他”和2个“她”,我相信很多人看这句英语要费点脑子,看中文就更会莫名其妙。翻译人员需要做的就是把意思分层,然后重新表达:

他准备支付所有的钱,
但担心她发现后不允许这么做。

6、理解错误

有些英语单词有很多种意思,你所了解的未必是合适的解释。甚至有些很简单的单词,单凭自己所知的解释去翻译,也会出错。比如:

Why, it's nearly nine o'clock.

“Why”一词,当后面是问号时,通常我们都会翻译成“为什么”。但是看这个句子,why后面是逗号,而且翻译成“为什么”意思明显不通,这时,你需要做的就是借助辞典和翻译软件,挑出合适的解释。通过金山词霸,我们发现如下解释:

int.
[表示惊奇, 怀疑, 异议, 承认, 发现, 停顿, 思考等的感叹词]

该句可以翻译为:

啊, 快要九点了。

又如:
-And right away you turned yellow.
-Yellow?

其下一句是:Yellow is a color you figure on in a murder.

turn yellow连起来是个词组,意思是“胆怯[害怕]起来”,这句直接翻译成:

-紧接着你就变黄了。
-黄了?

但这样翻译,观众会看不懂,但如果改为:

-紧接着你就胆怯了。
-胆怯?

这样又与下一句脱节。最后,我采用了注释的方法:

-紧接着你就变“黄”(指胆怯)了。
-黄了?

字幕发布后,我又想,其实改成这样,也许更好些:

-你立刻吓得脸都黄了。
-黄了?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单词、词组都要用辞典查,那样也太费事了!不过在明显单词的解释不符合剧情时,希望翻译人员还是能核对一下。

7、盲译

HTS把不看影片,直接用英文字幕和中文字幕对照的校对方法称作“盲校”,我就引用过来,把脱离剧情的翻译称作“盲译”。在我看来,这两样都是不可取的。电影字幕翻译与文章翻译最大的不同,就是和影片情节紧密相连。比如下面这个句子:

Then it was Cora who crowned Nick
那就是科拉协助尼克搞的。

crown一词有“使圆满完成”的意思,不看影片,仅从字幕上看,意思上也说得过去。但联系影片,科拉和尼克之间并非协助关系,而是科拉加害尼克的。这样看来,意思就完全错误了,观众看了也会很困惑。根据金山词霸的解释,crown一词在美国俚语里是“打脑门顶”的意思,这一解释就完全符合剧情了,因为尼克就是被人砸了脑袋。

还有经常出现的是you一词,比如下面这个句子:

why don't you

究竟翻成“你为什么不”还是“你们为什么不”?这只有从影片中寻找答案了。

前一段时间看《24小时反恐》,快要被气死,翻译人员根本是不看剧情乱翻一气。pentagon一词,在该片里应做“五角大楼、 美国国防部”解,我想有点常识的人都该知道,翻译人员竟然直接译作“五角星”,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翻译与影片剧情脱节的现象十分普遍,应该说,这些翻译人员并非真是完全不看影片就翻译字幕,只是看得不够仔细而已。说白了,就是翻译不动脑子,只图省事。尽管翻译出来的句子与剧情是驴头不对马尾,但我通常不会把其归为“白痴翻译型”,认为英语水平很差,而会认为根本就是对观众不负责任。

8、多人翻译

多人翻译本不算是错误,但前提必须是每个翻译人员都要看完整个影片,了解全部剧情。因为有些句子的翻译需要对整个剧情有所了解,管中窥豹、盲人摸象,得到的解释也许就会出错。比如sister一词,你可以翻译成“姐妹, 姐, 女会员, 修女, 妹”,其中“女会员、修女”,当时就可以判断。但究竟是姐姐还是妹妹呢?你总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翻成“姐妹”吧?观看影片,有的年龄差别可以从相貌上看出来,但还有年龄接近的,就很难判断了。有的影片分为两人翻译,一个cd1、一个cd2,而这个关于年龄的提示是在cd1中的,那么负责翻译cd2的,如果没有看过cd1,就无法作出正确判断。而胡乱翻译的结果就是会影响观众理解。

多人翻译还有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人名、地名、称呼等不好统一。比如district attorney一词,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可以合并翻译成“公诉人”、“检查官”,或者把两词分别翻译,解释为“地方律师”、“地方检查官”、“地方检查长”,这些人称的译法对剧情影响不太大。如果多人翻译,肯定翻成什么的都有。观众看到会以为是好几个人。

在HTS,为赶时间,很多热门大片的翻译都采取多人方式,每人负责几百句,先统一所有人名、地名,最后还有专人负责英文字幕校对和中文字幕校对。照理说,人多力量大,这样出来的字幕应该很完美了。但当我在射手网下载《指环王3》的字幕时,面对好多论坛的翻译版本,作为HTS的成员,我最终还是选择了网友“Do My Best”制作的字幕。我之所以这么选择,并非是认为“Do My Best”英语水平比HTS这么多强人还要高。关键是他的翻译态度极其认真,而且是一人独立翻译的,可以从大局上把握每个细节,保证翻译语言风格的统一。

我这里提到语言风格,的确,每个人翻译时的表达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有人喜欢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有人喜欢用些成语;有人喜欢把所有拟声词都翻译出来,有人喜欢只捡句子主要意思翻译;有人喜欢直译,有人喜欢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好比经常看论坛网友的文章,有的不用看作者,看几段话就知道是谁的文章。翻译也是这样,多人翻译,多人校对可以保证字幕错误减少,翻译时间缩短,但无法保证整个翻译语言风格的统一。

9、过于死板和过于灵活

翻译的最高程度,就是“信、达、雅”。英语句子自己能看懂,但如何用比较好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其符合中文语法的规范,这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尤其是动词的翻译,像是take、get等有很多种意思的,很多时候需要仔细推敲。应该说,翻译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是用在思考如何表达上面的。比如:

I'll get the car 句子本意是“我去开车,我去把车开过来。”

翻译人员翻成“我去拿车。”,汽车几吨重,人怎么可能“拿”得动嘛!不过据说这是南方人的说法,我们北方佬就不太清楚了。

还有To saddle a horse. 意思是“给马装上马鞍”,翻译成“去鞍上马”,虽然可以让人看懂,但不符合中文说话习惯。中国人中译英容易出现“中式英语”,这还可以理解。但作为中国人,英译中会出现“英式中文”,岂不让外国人笑话。

还有翻译死板的,比如一些连词,虽然对理解影响不大,但却关系到句子的通顺程度。

and可以翻译成“然后”、“和”、“而且”、“如果”等,有些情况甚至可以忽略不翻。每个and都要翻译成“和”,那就太死板了。
还有Then,可以翻成“当时, 在那时, 那么, 因而, 然后, 于是”等,不要每个then都翻成“然后”。

语言是很灵活的,适当的直译或者意译都是可以的,但也不要太过分。建议以普通话为标准,尽量少用网络语言和地方土话,一些成语、谚语的使用也要慎重。比如:

That was his trump card
那是他的拿手好戏。

trump card是“王牌”的意思,翻成“拿手好戏”就很不错。又如girl一词,翻成“女孩”就可以,有人非要翻译成“MM”、“美眉”或者“马子”,尤其是在比较正规的情节剧中,显得不伦不类。再如“你们都被骗了”,尽量不要翻成“你们都栽了”或者“你们都被缺了”。有些字幕翻译者很有幽默感,使用“扑街”、“NB”、“TMD”等词,虽然不是很影响观看,但多少让人觉得像非法兵武装,而非正规部队。

10、错别字、病句严重

通常校对字幕,只注意有无错别字,以及句子是否通顺。这本来是很基础的,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训练错别字和病句,不应犯这种低级错误。但由于大部分人使用拼音输入法,翻译过于仓促,使得很少人能够避免。一个字幕,不管翻译有多出色,只要错别字多到影响观看,就会被认为是“字幕很烂”。翻译中应该尽量细心,少出现这类问题。经常出现的错误有:“那儿”和“哪儿”不分,一字之差,就是问句和陈述句的区别。还有“的、地、得”乱用,有些甚至影响理解,比如:“你得到”,不能使用“你的到”,“土块的颜色”不能换作“土块地颜色”。

㈣ 毕业论文之电影字幕翻译

英文的么?我觉得你的选题虽然新颖,但也因为新颖所以有难度。

首先第一部分introction 你可以写一下你为什么想写这方面的论文 研究这个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字幕翻译的研究...
第二部分 literature review(文献综述) 这部分你主要写一写翻译理论就可以了
第三部分 我觉得你选一些电影的字幕翻译 从某个角度分类 然后逐个分析
第四部分 从分析中得到的结论
第五部分 你的结论对学术、社会研究。。。之类的有什么帮助 存在的问题 未来的研究可以借鉴的 等等

就你的专业而言,看一些翻译理论的书来充实自己,起码动笔前有思路。
更重要的是看学长们写的优秀论文,尤其要找你想写的方面的看。 这一步对你未来的写作才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我的回答有帮到你。

㈤ 字幕翻译从哪个角度

从目的论角度谈字幕翻译: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深入,字幕翻译也成为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国家间经济文化的交流频繁,电影作为一种直观,有效,影响面很广的,跨文化交流途径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影翻译主要有两种形式:配音和字幕翻译。配音是对原电影对白的语言符合的听觉替代过程,字幕翻译对于原电影的对白的书面翻译形式,成为对电影画面的一种补角补觉补足。

㈥ 影视字幕翻译论文可以从哪些方面写也就是论文提纲

论英语影片字幕的翻译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的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量入境影片的欣赏水平也日益增高。大量国外影片的引进,市场对外语片字幕翻译的需求不断增长。但是当前英语影片字幕翻译的标准很不统一,这无疑会影响影片的质量,本文旨在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就如何翻译英文字幕进行探讨。
一、保持原片风格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应达到的境界应该是尽可能地保持原片的风格,从而让国内观众领略到英文原片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底蕴。近些年来,国人学习英语的热情日益高涨,国人的英文水平也普遍提高,所以在影片的中文字幕当中保持原汁原味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达到保持原片风格的这种要求呢?
1. 准确理解原文,正确传达语意。
中文字幕翻译者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做到准确理解英文原文。译者若遇到翻译不通或不确定的地方应仔细查阅工具书,不应望文生义,否则会影响原文的真正含义。例如,sweet meat是英文中很常见的一个表达方式,意义为“密饯”,但在某部影片当中却有人翻译成了“甜肉”。英文中还有一些相似表达方式,诸如红肉“red meat”,译为牛羊肉;白肉“white meat”译为鸡肉。在电影《公主日记2》中,主人公在讨论昆虫时提到的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大卫.艾登堡”竟被翻译成“福尔摩斯”。影片《钢木兰》有这样一幕:谢尔比对妈妈不满,她认为妈妈为自己的婚礼请了九个女傧相过于虚荣,就引用了爸爸引用过的一位诗人的话来讽刺她:An ounce of pretension is worth a pound ofmanure.然而译者却将其译成“一份自命不凡能够换得一份收获”,不仅原来的讽刺意味完全消失,而且含义也与原文相距甚远。它的原文意思是“一盎司虚荣能换得一磅大粪”,虽然粗俗,却把诗人痛恨虚荣的心情表达得非常到位,直接翻译更能体现原作的本意。
2. 学习原语所在的文化,做出恰当的翻译。
翻译人员还会经常遇到涉及文化背景的词语,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让观众感到不知其所云。某部影片曾出现了这样的字幕:“他犯了第七诫”这样涉及西方文化背景的语句,中国观众恐怕很难读懂其中的涵义,因为大多数人可能不了解西方基督教《圣经》里
“摩西十诫”中的第七诫为杀人,所以对白“He corne in Wted }e sevens corn in endam ent',可以翻译戍‘他犯了杀人罪”,这样的字幕翻译便一目了然了。类似这样的情况有很多,有些译者将“pulling my leg”翻译成了“拖我的后腿”(应翻译成‘同我开玩笑’),还有,影片《木乃伊归来》中有句台词:"He wentoutwest",看似简单,如果把这句译为“他去了美国的大西部”,好象很准确,但如果看了影片之后,我们就会意识到片中被提及的人物已经死了,很显然自相矛盾,但如果我们了解了这种表达方式正是英文中“某人去世”的委婉语之一的话,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可见,影片对白可能会出现大量涉及原语所在的历史背景的内容,若不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正确、合理地翻译。
3.了解专有名词,符合统一翻译。
译名翻译要统一,按照惯例,人名、地名都是需要翻译的,WTO,CIA,FBI大家都知道的缩写,可以翻译或是直接引用。译名要按照约定俗成的标准,比如美国总统Kennedy,翻译成“肯尼迪”,人家一看就知道是总统的名字,你非要翻成“克妮帝”,别人就不明自了。这些名称的译法可以参照辞典的标准,词典上没有的,可以用Google、网络等搜索引擎查找,通常网络上会有相关译名。实在找不到的,可以自己按照音标翻译,但要注意男女性别差异。所以,电影和电视剧的多人翻译,需要一个完善的翻译校对机制来进行规范。
一、译文应以简明易读为基础
电影是一种声画艺术,观看一部带有字幕的外国影片对于目的观众意味着进行一场剧烈的脑力活动,因为他们在解读密集的画面信急的同时还要分散注意去阅读银幕上面的文字。为使字幕达到简洁易读之目的,下面以影片《断背山》为例,依抓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各种版本的字幕翻译,探讨影片翻译中译者应注意的几点因素:
1.避免译文出现“英语式的汉语”。由于中西方表达习惯的差异,翻译时应尽量使译文
符合口常汉语的说话习惯。如埃尼斯的妻子让他给小阿尔玛擦鼻子,埃尼斯回答到“If I had
three hands, I could.”译文:要是我有三只手,我就可以。显然这种翻译虽能达意,但书面味太浓。不如翻译成“我简自腾不开手。”再比如埃尼斯害怕妻子说出杰克和他的关系,因而举起拳头威胁道:“You do it and I will make you eat fucking floor。”译文:你敢喊,我就让你啃地板。此种翻译让人觉得埃尼斯是在讲笑话,降低了威胁,警示的语气。如果改成:你敢喊,我就把你打翻在地。这样的译文读起来既简单明了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2.译文应避免“啰嗦”。
字幕翻译不同于一般的书面翻译。它是通过画面,剧情和声音等多重信息渠道的共同配合来传情达意。有时翻译得太“全”反而使字幕的作用喧宾夺主。比如杰克说自己的妻子:“Lureen's good at making hard deals in the machinelry business.’,根据剧情翻译成:”萝琳很会谈生意。但如果翻译成:’’萝琳十分擅长做农业机械方面的生意,而且任何难题都难不了她。”则使译文变得冗长拖沓。
3.译文应降低“文化干扰”。
字幕翻译应该削减文化隔阂对观众产生的理解障碍。例如影片中阿尔玛对丈夫埃尼斯所说到`...it come general delivery.’中的"general delivery"不能按字面理解为:普通邮寄。因为general delivery是以前美国邮局在不清楚收件人地址的情况下邮寄信件的一种方法,只要信件上写明收件人大概住在哪一带,便可将信件邮出。为了降低文化干扰可以把整句翻译为:不确定住址邮寄过来的。
三、结语
字幕给国内观众欣赏外语影片搭建了桥梁,字幕必须简明易读,这就需要对原文进行
提炼和再加工,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原作所蕴涵的艺术效果,使观众更好地融入剧情,享受电
影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孙建宗.世界优秀电影赏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
[2]王宁.文化研究语境下的翻译研究[J].外语与翻译,1998,(2):27-28

㈦ 电影翻译技巧

影视字幕翻译与文学作品翻译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学作品的要求是要达到"信、达、雅",给读者呈现出优美的文字,重视作者的意愿,而影视字幕翻译由于是面向大众传播的产物,因此要求译者必须以观众为中心,必须考虑观众的语言水平和大众审美。所以将影视字幕翻译技巧总结如下:

1、译文应以简洁易懂为原则

字幕翻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洁易懂。译者要在体会剧情、语气、背景的情况下用最一目了然的表达形式和最清晰的逻辑关系将原句的原色原味呈献给观众。表达语义中的意思是翻译的重要目的,不是简单地逐字翻译。如果字字对应的翻译就有可能与译文要求的通俗易懂背道而驰,反而使译文更加繁琐拖沓,显得译文生硬,逻辑关系更加复杂。翻译的最高境界是"信、达、雅",既能使句子表达流畅,又能充分流露人物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

2、选用简单的句型结构和简单的词汇

影视字幕语言有口语性、通俗易懂和跨文化等特点。因此,在进行影视字幕翻译时,应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针对语言的技巧要求句子句型方面主要是要选择的句子有简单、易懂、词汇精简等特点。很多句子都需要很大程度地进行简单的翻译与应用,译文的文体上的应用技巧要特别注意。在空间上,字幕是指出现在屏幕或电视荧屏下方的外文文字的译文或者注解,因此在空间上有了限定性。字幕语言的应用在选择句型中,它的主要理论在于:字幕宜选用常用词、小词和简短的词语;句式宜简明,力戒繁复冗长,惜用过长的插入成分、分词结构和从句。如bemiserly,stingy不宜翻译成"悭吝",最好译为"小气"或"吝啬"更合适。

3、缩减法

为了剧情的清楚以及时间的缩短,减少时间与空间的压缩,应该采取对字幕句子的压缩策略。译者要在影视剧情中经常采取缩减的相关策略,主要是在句型上的精简以及对时间、空间上的压缩等进行分析与采纳。受制约性、缩减性等特点就是上述讲述的特点,本段理论也阐述了句子的缩减方法,缩减的目的是为了句子的精简:浓缩、压缩性意译和删除。

总而言之,字幕翻译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传递原影片的语义信息,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所以字幕翻译应尽量简洁明了,清晰流畅,通俗易懂。使观众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㈧ 字幕翻译的起源和发展

字幕翻译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深入和网络的普及,中国观众可通过网络收看海量外国影视作品。由于观众受教育程度提高,他们对于影视字幕翻译的要求随之提高。

发展:网络的蓬勃发展和网民队伍的壮大带动了网络流行语的兴起,其使用范围由网络世界逐渐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

字幕翻译的优势: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给影视字幕翻译带来新思路,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出现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给观众带去不一样的感受。

从翻译目的论出发,结合网络时代的发展以及影视字幕翻译的新要求,通过对汉语网络流行语应用于影视字幕翻译的实例分析,旨在研究影视字幕翻译中为实现翻译目的而采用汉语网络流行语的策略。

译者在影视字幕翻译中使用汉语网络流行语可以达到潮流化,创新化,幽默化,本土化的目的,极大地提升了影视作品的可看性,吸引了大量观众。同时,本研究还指出了汉语网络流行语应用于影视字幕翻译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在影视字幕翻译中,我们要注意正确使用汉语网络流行语,发挥其优势。

影视字幕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一种。传媒的发展促进了各国文化之间的文化交流,影视字幕翻译也应运而生,越来越受到重视。

阅读全文

与电影字幕文化与翻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二战免费老电影 浏览:302
后妈们的茶话会电影名字叫什么 浏览:847
新唐山大兄电影全集 浏览:110
中国电影容器 浏览:865
好看的中文僵尸电影推荐 浏览:650
演员启蒙电影 浏览:437
八十年代经典老农村电影 浏览:122
电影新水浒传完整版 浏览:292
成龙经典电影全部 浏览:827
变态食人魔哪个电影 浏览:346
电影姜子牙表达的是什么 浏览:353
有银行卡的经典电影 浏览:121
邓超和孙俪演的很搞笑哪部电影 浏览:802
视频免费看电影 浏览:58
12生肖电影所有演员 浏览:830
2020年特工电影有哪些 浏览:991
国产电影app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14
电视跟电影投屏哪个刺激眼睛 浏览:527
一部电影由四个故事 浏览:659
最喜欢的电影手抄报英语 浏览: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