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曾看过一个故事,大概意思是说神说那城中只要有一个信我的,就不降临灾难给那个城,谁知道全文谢谢~
圣经创世纪第十八章第二十三到第三十二节:“亚伯拉罕近前来说,无论善恶、你都要剿灭么。假若那城里有五十个义人、你还剿灭那地方么。不为城里这五十个义人、饶恕其中的人么。将义人与恶人同杀、将义人与恶人一样看待、这断不是你所行的。审判全地的主、岂不行公义么。耶和华说、我若在所多玛城里见有五十个义人、我就为他们的缘故、饶恕那地方的众人。亚伯拉罕说、我虽然是灰尘、还敢对主说话。假若这五十个义人短了五个、你就因为短了五个毁灭全城么。他悦、我在那里若见有四十五个、也不毁灭那城。亚伯拉罕又对他说、假若在那里见有四十个怎么样呢。他说、为这四十个的缘故、我也不作这事。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容我说。假若在那里见有三十个怎么样呢。他说、我在那里若见有三十个、我也不作这事。亚伯拉罕说、我还敢对主说话、假若在那里见有二十个怎么样呢。他说、为这二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亚伯拉罕说、求主不要动怒、我再说这一次、假若在那里见有十个呢。他说、为这十个的缘故、我也不毁灭那城。
② 亚伯拉罕的遗嘱是什么内容,让犹太人种族天生优越
网络上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犹太人是血统最为纯正的民族,这样的说法并非没有依据,有着虔诚的犹太教信仰的犹太人轻易不与其他种族通婚,这个传统由来于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为儿子选媳妇时的嘱托。然而传统归传统,犹太人是否真的是一个血统纯正的民族,却是一个值得考察的故事了。
一、亚伯拉罕的嘱托
在之前的文章当中我们讲到亚伯拉罕与他的儿子以撒的故事亚伯拉罕献祭以撒,三千年前的杀子未遂案,犹太人差点因此灭绝,亚伯拉罕本人差点儿就把亲儿子当作祭品献给上帝了,幸亏此事没成,否则后世也就没有犹太人了。以撒大难不死,长大成人,亚伯拉罕于是张罗着为儿子娶亲。他找来老管家,让他去亚伯拉罕的老家——也就是幼发拉底河,为儿子以撒找个媳妇。
③ 万国之父
《圣经》中有一位“信心之父”亚伯拉罕,据说在他小时候有这么一个故事。
当时亚伯拉罕的家乡米所波大米,是一个假神崇拜特别严重的地方。他的父亲在家里放有各种雕刻的石像,每天对着敬拜,这令亚伯拉罕的很反感。
有一天,父亲在给这些偶像献上祭肉后就外出了。亚伯拉罕就把满屋子的偶像都打碎了,只留下一个在那里。当他的父亲回来看到满屋子的碎片时,就生气的质问亚伯拉罕:“你为何要把我的神像打碎?”
亚伯拉罕回答说:“不是我打碎的,是它们自己打碎自己的。”
他父亲听了很奇怪,就问:“它们怎么会自己打碎自己呢?”
亚伯拉罕说:“你出去后,它们就争着要吃祭肉,就互相打起来了。你看,只剩下那个最强壮的留下来了,其余的都被打碎了啊!”
他父亲一听就更生气了:“你这是胡说八道。它们都是死的,既不说话、也不会动、也不需要吃肉,怎么会因为争着吃肉打起来呢?”
亚伯拉罕就反问:“你既然知道它们是死的,不会说、不会动、不能吃,你为什么每天还要敬拜他们呢?”
Gettysburg Address
Four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our fathers brought forth upon this continent a new nation, 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Now, we are engaged in a great civil war, testing whether that nation or any nation so conceived and so dedicated, can long enre. We are met on a great battlefield of that war. We have come to dedicate a portion of that field as a final resting-place for those who here gave their lives that that nation might live. It is altogether fitting and proper that we should do this.
But, in a larger sense, we cannot dedicate, we cannot consecrate, we cannot hallow this ground. The brave men, living and dead, who struggled here, have consecrated it far above our poor power to add or detract. The world will little note nor long remember what we say here, but it can never forget what they did here. It is for us, the living, rather, to be dedicated here to the unfinished work which they who fought here have thus far so nobly advanced. It is rather for us to be here dedicated to the great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 that 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 that this nation, under God, 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⑤ 以撒的结合讲的是什么意思
《以撒的结合》是一款由Edmund McMillen,Florian Himsl 开发,并由Edmund McMillen最早于2011年09月29日发行的一款2D平面角色扮演、动作冒险RPG类的独立游戏。
1、有一个小孩叫以撒,他的父母因为什么愿意离婚了,离婚后,以撒的妈妈整日不管以撒,甚至会虐待以撒。
2、撒在外面,也常常被人欺负:在每个关卡结束的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撒经常受到“朋友”们的整蛊,还有以撒抱着妈妈的大腿,却被踢开的一幕。
3、妈妈夺走了以撒对生活唯一的希望——游戏机和玩具,以撒忍无可忍,躲到了自己的玩具箱中,幻想出了以撒的结合这个游戏。
4、以撒整天待在玩具箱中,很容易窒息,大口喘气的样子,其实那是以撒临死前的样子。击败妈心十次后解锁,也许就是窒息死亡的以撒。因为以撒在发现小蓝人时,显得异常害怕,可能是因为以撒发现自己已经死了。
(5)圣经故事电影亚伯拉罕中文扩展阅读:
《以撒的结合》:
1、不遵循一般故事的叙事方法。它并没给我们一个清晰的解释,游戏的多个结局在多数玩家看来也几乎是随机而莫名的。为了理解故事,必须自己拼凑线索。
2、看起来像是个普通的搞笑独立游戏。游戏里的许多元素着实如作者所设计的一般荒谬至极,比如射烂大便来获取道具;尿自己一脸的BOSS;射出眼泪来攻击。不过《以撒的结合》在这黑色幽默之下,也有它严肃的一面。
3、从名字你可以看出,这游戏的主题是宗教。《以撒的结合》是一个圣经故事。故事里上帝命令亚伯拉罕牺牲自己的儿子以撒以表忠心(仅是试探)。
⑥ 在圣经创世纪中,亚伯拉罕的故事我们能学到什么
亚伯拉罕——信心的典范
“怀具信心的人,亚伯拉罕就成了他们的父亲。”——罗马书4:11。
他是一个重要民族的祖宗,也是先知、商人、领袖。可是,他最为现代基督徒津津乐道的,却是无可动摇的信心。由于他的信心这么坚定,耶和华上帝把他看做朋友。(以赛亚书41:8;雅各书2:23)他名叫亚伯拉罕。圣经说他是所有怀具信心的人的父亲。——罗马书4:11。
2 在亚伯拉罕之前,亚伯、以诺、挪亚等古人不是也很有信心吗?不错,但由于亚伯拉罕的约,万国才能得福。(创世记22:18)因此,谁对上帝应许的苗裔有信心,亚伯拉罕就仿佛成了这些人的父亲。(加拉太书3:8,9)另一方面,亚伯拉罕的信心是我们的典范,所以也可说是我们的父亲。他的一生体现了信心,经历过许多考验和试炼。上帝吩咐亚伯拉罕献上爱子以撒,可说是亚伯拉罕一生中最严峻的考验。不过在这件事以前,他已经克服了很多障碍。(创世记22:1,2) 现在我们看看较早的时候,有什么困难考验亚伯拉罕的信心,并且看看今天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事。
奉命离开吾珥城
3 圣经在创世记11:26,头一次提到亚伯兰(后来称为亚伯拉罕),说:“他拉活到七十岁,生了亚伯兰、拿鹤、哈兰。”亚伯兰的祖先是敬畏上帝的闪。(创世记11:10-24)据创世记11:31说,亚伯兰和家人住在幼发拉底河东岸一座繁荣的城,叫做“迦勒底的吾珥”。 因此,他本来不是住在帐幕的游牧民族,而是自小在城里长大,过着舒适的生活。吾珥的集市有外地运来的货物,街道两旁是整齐的房子。当地的深宅大院有14个房间,还有粉墙和室内水管。
4 虽然吾珥城繁荣富庶,但城里的人要事奉真神并不容易,因为这个城充斥着偶像崇拜和迷信。吾珥最触目的建筑物是一座高耸的金字塔,供奉着月神南那。 很多人自然想迫使亚伯兰参加这类卑下的崇拜,也许连他的亲戚也给他不少压力。根据犹太人一些传统看法,亚伯兰的父亲他拉是造偶像为生的。(约书亚记24:2,14,15) 不管他拉是不是造偶像的,亚伯兰都没有参加堕落、谬误的崇拜。当时他年迈的祖先闪仍然在世,一定教导亚伯兰认识真神。结果亚伯兰信从耶和华,并没有信奉南那。——加拉太书3:6。
信心经历考验
5 亚伯兰的信心经历考验了。上帝向他显现,吩咐他,说:“你要离开家乡、亲属、父家,往我要指示你的地去。我要让你成为大国,赐福给你。我必使你的名为大,你必使众人得福。祝福你的,我必赐福给他;咒诅你的,我要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必因你而赢得福分。”——创世记12:1-3;使徒行传7:2,3。
6 亚伯兰已届暮年,膝下犹虚,怎能“成为大国”呢?上帝吩咐他去的地方在哪里呢?上帝没有告诉亚伯兰。因此,亚伯兰离开吾珥,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的确要很有信心。《家族·亲情·圣经》论述古代社会说:“家族里要是有人犯了大罪,最重的惩罚就是把他赶走,不认他是家族的一分子。……所以,亚伯拉罕响应上帝的呼召,不但离开本国,还离开族人,实在对上帝绝对服从,非常信任。”
7 现代的基督徒可能遇到类似的考验。我们可能像亚伯兰一样受到很大压力,要我们追求功利,把事奉上帝当做次要的事。(约翰一书2:16)不信的家人、被开除的亲戚也许反对我们的信仰,引诱我们参加一些有害的活动。(马太福音10:34-36;哥林多前书5:11-13;15:33)亚伯兰为我们立下好榜样。在他看来,跟耶和华的友谊比什么都重要,甚至家庭关系也不及上帝的友谊。他虽然不清楚上帝实现应许的方法、时间、地点,却全心信赖上帝的应许,甘愿把一生托付给上帝。他的榜样的确激励我们把王国视为一生首务!——马太福音6:33。
8 亚伯兰的直系亲属又怎样呢?亚伯兰的信心显然对他们有重大影响。他的妻子撒莱、丧父的侄儿罗得都受他感动,响应上帝的呼召,离开吾珥。后来,亚伯兰的兄弟拿鹤和拿鹤的一些子孙也离开吾珥,住在哈兰,崇拜耶和华。(创世记24:1-4,10,31;27:43;29:4,5)连亚伯兰的父亲他拉也同意跟儿子一起离乡背井!既然他拉是一家之主,所以圣经说他带领家人到迦南去。(创世记11:31) 我们要是机巧、体贴地向亲人作见证,会不会也得着一些成果呢?
9 起程之前,亚伯兰有很多事要办。他要变卖产业,买帐幕、骆驼、食物和旅途上需要的用品。亚伯兰匆匆办理这些事,可能要损失金钱,但他乐于服从耶和华。一切预备妥当,亚伯兰的骆驼队终于在吾珥的城墙外集合,准备出发!那一天实在影响深远!骆驼队沿着幼发拉底河弯弯曲曲的河道,往西北前进。几个星期后,骆驼队走了1000公里路程,到达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一座城,叫做哈兰。哈兰是商旅中途歇息的重镇。
10 看来亚伯兰由于父亲他拉年迈,于是在哈兰住下来。(利未记19:32)今天许多基督徒也要照顾年老有病的父母,有些弟兄姊妹因此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要是基督徒为了负起儿女的责任,不得不放弃一些事,他们出于爱心的牺牲“在上帝眼中是可悦纳的”。——提摩太前书5:4。
11 时光飞逝。“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年。他拉死在哈兰。”亚伯兰痛失父亲,自然伤心,但哀悼的时候一过,他就马上起程。“亚伯兰离开哈兰的时候,七十五岁。亚伯兰带着妻子撒莱、侄儿罗得,以及他们在哈兰积聚的一切财物和他们所得的人口,出发到迦南地去。”——创世记11:32;12:4,5。
12 在哈兰,亚伯兰积聚了不少财物。这一点很值得注意。亚伯兰离开吾珥,虽然牺牲了不少资财,他离开哈兰的时候却很富有。这显然由于上帝赐福给他。(传道书5:19)今天,上帝没有承诺赐财富给他的所有仆人,但谁为王国“撇下了房屋、兄弟、姊妹”,上帝都应许照顾他们,决不食言。(马可福音10:29,30)亚伯兰也得了“人口”,意思是他得了一大群仆人。《耶路撒冷塔古姆译本》和《迦勒底意译本》说亚伯兰使他们“归信”。(创世记18:19)你的信心促使你向邻居、同事、同学作见证吗?亚伯兰没有就此永久定居,忘记上帝的吩咐,反而善用在哈兰的时间。现在时候到了,“亚伯兰就照耶和华吩咐他的去了”。——创世记12:4。
横渡幼发拉底河
13 亚伯兰又要上路了。他的骆驼队离开哈兰后,往西走了差不多90公里。亚伯兰也许在幼发拉底河岸边停下来,从古代的贸易中心迦基米施渡河。迦基米施是骆驼队渡河的主要地点。 亚伯兰的骆驼队在哪一天渡河呢?根据圣经,以色列人在公元前1513年犹太历尼散月14日离开埃及,在此之前430年就是亚伯兰渡河的日期。出埃及记12:41说:“四百三十年结束的那一天,耶和华的大军都从埃及地出来了。”公元前1943年犹太历尼散月14日,亚伯兰遵照上帝的吩咐渡河,亚伯拉罕的约看来就在那个时候生效了。
14 亚伯兰离开了繁荣的吾珥城,但现在他能预见一座“有稳确根基的城”,就是上帝用来统治人类的正义政府。(希伯来书11:10)亚伯兰虽然所知甚少,但已能看出上帝旨意的端倪,知道上帝要救赎不免一死的人类。今天,我们有福深入了解上帝的旨意,远比亚伯兰所知道的多。(箴言4:18)亚伯兰所指望的“城”已经实现,王国政府已经在1914年于天上建立。既然这样,我们不是更应该信赖耶和华,并且用行动表明我们的信心吗?
开始在应许之地寄居
15 创世记12:5,6说:“最后他们到了迦南地。亚伯兰穿越那地方,到了示剑地,靠近摩利的大树区。”示剑位于耶路撒冷以北50公里一个山谷之中。曾有人说,这个肥沃的山谷是“圣地中的乐园”。那里虽然丰饶,但“当时迦南人还住在那个地方”。迦南人道德沦亡,亚伯兰自然要小心保护家人,免得他们沾染堕落的风气。——出埃及记34:11-16。
16 耶和华第二次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块土地赐给你的苗裔。”这句话使亚伯兰多么兴奋!虽然亚伯兰看不见应许实现,只有后世的子孙才能承受福分,他还是十分高兴,可见他对上帝很有信心。他听见了上帝的应许,“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创世记12:7)一位圣经学者说:“亚伯兰在当地筑坛,其实是接收土地的仪式,表明他由于对上帝有信心,稳稳当当地得着土地的拥有权。”亚伯兰要筑这么一座坛,必须很有勇气,因为坛显然跟后来律法规定的一样,用未凿过的石头筑成。(出埃及记20:24,25)这种坛跟迦南人的祭坛有显著分别。因此,亚伯兰无畏地宣示他崇拜真神耶和华,不怕迦南人仇视他,伤害他。今天我们又怎样呢?我们不敢让身边的人知道我们崇拜耶和华吗?年轻人,你让邻居或同学知道你的身份吗?但愿我们都效法亚伯兰的勇敢榜样,以身为耶和华的仆人自豪!
17 亚伯兰不管到哪里去,总以崇拜上帝为首务。“后来他从那里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区,搭盖帐幕,西朝伯特利城,东望艾城。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呼求耶和华的名。”(创世记12:8)在希伯来语,“呼求”也有“宣扬”或“传讲”的意思。亚伯兰显然向四邻的迦南人勇敢地宣扬耶和华的名。(创世记14:22-24)我们看见他的榜样,不禁想到自己也有责任竭尽全力宣扬上帝的名。——希伯来书13:15;罗马书10:10。
18 亚伯兰不管住在哪里,都没有久留。“亚伯兰又拔营,渐渐迁到南地去。”(创世记12:9)南地就是犹大山区以南的干旱地带。亚伯兰带着家人不断迁移,并且向各处的邻居表明自己崇拜耶和华,“声明自己在当地是外来的,是寄居的”。(希伯来书11:13)他们从不会跟异教的邻居过度亲密。 现代的基督徒也必须“不属于世界”。(约翰福音17:16)我们虽然对邻居和同事仁慈有礼,却要提防习染不良的行为,免得反映世界的精神,好像远离上帝的世人一样。——以弗所书2:2,3。
19 我们不该忘记,不管是亚伯兰还是撒莱,适应艰苦的游牧生活绝不容易。他们只能吃牲畜的肉,喝牲畜的奶,不能在吾珥的集市上购买种类繁多的食物。他们只能住帐幕,不能住华丽的房子。(希伯来书11:9)亚伯兰有许多事要办,忙于管理牛羊仆婢。撒莱也要做传统中东妇女的家务,例如揉面、烘饼、纺纱、缝衣。(创世记18:6,7;列王纪下23:7;箴言31:19;以西结书13:18) 可是,新的考验快要出现了。不久,亚伯兰和家人都性命堪虞!亚伯兰能应付考验吗?
⑦ 亚伯拉罕是谁
亚伯拉罕是希伯来人的始祖,是该民族一神教的创始人。据《旧约·创世纪》记载,亚伯拉罕原名亚伯兰,是挪亚的长子闪的后代。他出生在迦勒底的吾珥,后来随父亲到了哈兰,并住在那里。亚伯兰七十五岁时,耶和华对他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亚伯兰遂率妻子撒莱、侄子罗得等人,辗转迁徙到迦南地。亚伯兰九十九岁的时候,耶和华又向他显现,对他说:“我与你立约,你要作多国的父。从此以后,你的名不再叫亚伯兰,叫亚伯拉罕,……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国度从你而立,君王从你而出。”亚伯拉罕的妻子不能生育,上帝同时给他的妻子改名为撒拉,预许她九十岁时得一个儿子:“到明年这时节,撒拉必给你生以撒,我要与他坚定所立的约。”后来,到了上帝所说的日期,撒拉生下了独子以撒。以撒生了以扫和雅各,雅各的十二个儿子开创了以色列民族的十二个支派。于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被尊为以色列民族的三大圣祖。
当耶和华拣选了亚伯拉罕及其后裔为自己的选民时,为了考验亚伯拉罕是否真正地忠于自己,他要求亚伯拉罕将他的独生子以撒当作燔祭献给上帝。亚伯拉罕毫不迟疑地答应了。当他正伸手拿刀去杀他的儿子时,上帝的天使阻止了他。耶和华看到亚伯拉罕的忠诚,便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论福,我必赐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获得仇敌的城门。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由于亚伯拉罕对上帝的绝对忠诚与顺从,上帝便特别赐福给他。以色列人因亚伯拉罕而得福,成为上帝的选民。他们也把亚伯拉罕作为本民族的骄傲,尊称他为“上帝的仆人”、“信徒之父”等。
西方学者认为,从亚伯拉罕的故事开始,《圣经·旧约》中出现了英雄叙事文的体裁和文学英雄的形象。这种英雄故事体现了以上帝为中心的世界观,具有典型的希伯来文学的特色。
参考资料:
http://cache..com/c?word=%D1%C7%B2%AE%C0%AD%3B%BA%B1%3B%CA%C7%3B%CB%AD&url=http%3A//www%2Epep%2Ecom%2Ecn%3A81/200310/ca302572%2Ehtm&b=0&a=78&user=
⑧ abraham's daughter歌词中文翻译 饥饿游戏的片尾曲
自己翻译的,文学性没有啊。。。不准确的话见谅
亚伯拉罕拉着以撒的手
领着他来到寂静的山丘
他的女儿躲在一旁看着
她不敢呼吸她一动不动
正当天使向杀戮者大喊时
亚伯拉罕的女儿提高了声音
然后天使便问她的名
她说“我从未有过。”
天使又问“这怎么可能?”
“我父亲从没给过我。”
当他看见她为那杀戮者站起身
亚伯拉罕的女儿举起她的弓
“你这孩子胆敢违抗你的父亲!”
“你最好放开那年轻的以撒。”
注:这首歌取材于圣经中的故事,上帝让亚伯拉罕献祭他的儿子以撒以表示对其的忠诚,亚伯拉罕就带他儿子到山上,正要下刀的时候天使来了,让他住手,说你已经体现了你的忠诚,然后亚伯拉罕就杀了只羊代替他的儿子献祭了。以撒是亚伯拉罕的独生子,所以这首歌中的女儿就是呃。。我也不知道,女主角形象带入吧。。
Abraham took isaac’s hand
and led him to the lonesome hill
while his daughter hid and watched
she dared not breathe she was so still
just as an angel cried for the slaughter
Abraham’s daughter raised her voice
then the angel asked her what her
name was she said i have none
then he asked how can this be
my father never gave me one
and when he saw her raised for the slaughter
Abraham’s daughter raised her bow
how darest you child defy your father
you better let young isaac go
⑨ 亚伯拉罕的祈祷:为什么要执著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信心可以使一个人得以征服他相信可以征服的东西。
在《圣经》中,讲述了一个亚伯拉罕祈祷的故事:
亚伯拉罕祈祷的信心是越来越强的。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祷告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的时候他对上帝说:如果城里有50个义人,你要毁灭那城吗?上帝答应他,有50个义人便不剿灭。后来他把50个的数目减到45个、40个、35个、30个、20个,后来减到10个。数目越减越少,表明他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上帝和亚伯拉罕说话的时候,那两个执行毁灭所多玛城的天使已经正在去往所多玛城的路上了。而亚伯拉罕还要祈求,而且尽力地祈求,每一次祈求的都是把条件提高。所以说,他的信心是越来越强的。
虽然这样,亚伯拉罕的祷告还有一些缺憾,就是他的祷告只求到“10个义人”便停止。倘若他继续祈求以至只有一个义人,上帝是否为这一个义人的缘故不剿灭那城?现今我们无法推断上帝会不会为一个义人而不剿灭那城,因为没有这样的事发生。但是信心的祖宗亚伯拉罕已经不敢继续求下去了。但有一件事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就是亚伯拉罕这样多次的祷告虽然信心越来越强,却没有得到所求的,那么我们便难免要问:“到底亚伯拉罕的祷告得到上帝的应允了吗?”答案是“得到了”,他每一次的祷告上帝都应允了。
多少时候,我们祷告信心很强,因为觉得所祷告的是很对的,像亚伯拉罕为所多玛城祷告有什么不对?他是信心之父,他的信心并不弱,既忠心又谦卑,又很负责地为所多玛祷告。上帝不听他的祷告吗?上帝听了他的祷告,却没有为他成就所应允的。今天我们可能也有这样的经历却不明白为什么。其实我们的祷告也许在上帝看来已经被应允,但事实上在我们这方面没有得着上帝所应允的,到底错在哪里?可能就是我们的祷告没有达到上帝可以为我们成就的地步。上帝没有办法为我们成就,因为没有合乎上帝为我们成就的条件,正如所多玛根本就没有10个义人,上帝无法照亚伯拉罕所求的不剿灭那城。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信心。
亚伯拉罕是信心的祖宗,他生平最著名的事迹,就是将他的独生子以撒献给上帝。
亚伯拉罕将以撒奉献给上帝,是因为他十分清楚上帝的旨意。将以撒献给上帝,实在不是件小事。以撒不但是他的独生子,而且是他年老时才生的,又是按上帝的应许而得着的。但是这并不是亚伯拉罕自己一时的冲动而决定做的事,乃是按上帝的要求做的。当你将这全章《圣经》都看完之后,便知道上帝并没有真正要亚伯拉罕将以撒杀死献给他。上帝只不过是要试验亚伯拉罕,才这样吩咐他。后来上帝借摩西在律法中宣告,禁止将自己的儿女献给摩洛。摩洛乃是一种假神,凡献祭给摩洛的人,要将自己的儿女放在摩洛神像的怀中活活烧死。上帝自己禁止以色列人这样献祭给假神,又怎会叫亚伯拉罕这样献祭给他呢?上帝当然不会做这般不合理的事,但在这里我们应注意的是亚伯拉罕将以撒献上,是先有上帝清楚的话语吩咐他才做的。对于这么重大的一件事,亚伯拉罕绝不是完全不用理智、单凭感觉和冲动行事的。上帝要亚伯拉罕将以撒献上,是要让他受考验。这是他在修行中所受的最高的考验。
亚伯拉罕将以撒献给上帝也是出于最大的信心。《圣经》上记载:“亚伯拉罕对他的仆人说:‘你们和驴在此等候;我与童子往那里去拜一拜,就回到你们这里来。”’亚伯拉罕为什么这样对仆人说?他岂不知道儿子带到那边,是要把他献给上帝,没法再回来的吗?为什么他说与童子往那里去拜一拜就回到你们这里来?他是否在说谎?不是。他实在有信心。他已下定决心,要为上帝付出一切代价,甚至把自己的独生子也献上。但在他的信心里,他相信上帝一定有办法将他的独生子还给他。亚伯拉罕原来有这样的信心,所以他能下这么大的决心。
当以撒举头问他父亲说:“火与柴都有了,但燔祭的羊羔在哪里呢?”许多人推想这时候的亚伯拉罕一定很难过,因为他不久就要亲手杀自己的儿子来献给上帝。但事实并非如此,《圣经》从来没有表示亚伯拉罕为这事难过。他回答儿子说:“上帝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这是亚伯拉罕的信心,事实证明的确上帝自己预备了燔祭的羊羔。他的信心隐藏了他愿付最大代价的决心,而在他最大的决心里又隐藏着他深信上帝美意的信心,即使上帝没有预备献为燔祭的羊羔,他也愿将以撒献给上帝,就算儿子被杀了,他也相信上帝会叫他复活。因为他对此充满了决心和信心。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有强烈信心的人才敢于下定决心做一番事业,而敢于提出自己的要求并且执著地追求下去,这恰恰就是一个人强烈自信的体现。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就有幸成为了掌握这个秘诀的人。
里根曾是一名演员,但是他却下定决心要当上总统。
里根的整个青年时光都是在文艺圈度过的,对于政治完全是陌生的,这几乎成为他涉足政治的最大障碍。当共和党内保守派极力怂恿他竞选州长时,他毅然答应了,决心开创新的领域。
当然信心不仅仅是一种自我激励的力量,一旦离开了自身的条件,它便失去了依靠,难以使希望变成现实。凡是有作为的人,都要脚踏实地,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里根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并非突发奇想,而是与他的知识、能力、胆识分不开的。
有两件事坚定了里根进入政界的信心。
一件事是他受聘于通用电子公司时,为了办好节目而广泛接触各界人士,了解了政坛和社会经济情况。他办的节目得到了一致的好评,这大大加强了他的决心。
另一件事是他加入共和党后,发表了“可供选择的时代”的演讲,其出色的演讲才能使其大获全胜。这时,里根的一位好友乔治·墨菲(一个地道的演员)凭借自身魅力战胜了老牌政治家塞林格而当上了加州议员。这更增加了里根涉足政坛的决心。
里根发现演员经历为他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经验,首先是形象塑造,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五官端正、轮廓分明的“好莱坞美男子”的风度和魅力。里根解决困难的方法就是他超越了障碍本身,敢于提出自己的要求,并为之矢志不渝。
里根的经历让我们感到:信心的力量在战斗者的足迹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事业有成之人必须拥有一颗无坚不摧的信心。
所以,有时候,生活之中的磨难也只是给我们的考验,只要我们信心十足,执著地提出自己的要求,就能够战胜这种考验,达到自己的目标。圣经箴言
有些人保持沉默是因为无法可说,有些人保持沉默是因为懂得说话要适时。
⑩ 先知亚伯拉罕的故事
亚伯拉罕在圣经里是个很重要的人物,他的一生关乎到一个基督徒的信仰。
神在亚伯拉罕身上做2件事:1.使无变有。亚伯拉罕99岁得儿子。
2.死而复活。亚伯拉罕献以撒,神为他预备了羊的代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