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全金属外壳》中那个狠毒的美国教官在训练士兵跑步时经常唱一首旋律很不错的曲子,那个曲子叫什么
这个曲子没有固定名称,曲调属于jody calls(朱迪口令),一般美国军队中的此类歌谣被统称为出操歌或行军歌(Military cadence),或者称之为军伍歌谣/民谣。
相关介绍:
行军歌曲和进行曲不一样,前者不需要伴奏,很多都是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出现,一个士兵喊出第一句,后面的士兵接上。行军歌的节拍和旋律和正步走的节奏一致这种歌曲的初衷就是为了士兵们在列队操练时掌握速度和节拍。
(1)1917电影歌曲扩展阅读
常见曲调歌曲:
1、老国王(Old King Cole):
这一首出现最早,大约在1708年的英国就已流传民间,最早是作为童谣出现的,但后来因为参军将士得以被代入军伍之中。在美国军队里同样有传唱者。
2、达科沃斯行军曲:
根据一张1944年的“胜利唱片”(V-Disc,二战中由美国政F购买供军队使用的音乐唱片),上等兵威利.达科沃斯是“肃静!”(或称达科沃斯行军曲)的创作者。在1944年五月,当他和他的部队疲惫的返回营地时,达科沃斯开始唱起美军第一支行军歌曲,“肃静”。
2. 电影《1917》一镜到底让人佩服,这部电影有哪些隐藏的剪辑点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https://pan..com/s/1ejKNXLiRKr88-BEw8slgWw
提取码:l6v1
《1917》是由美国梦工厂出品的战争片,由萨姆·门德斯执导,乔治·麦凯、迪恩-查尔斯·查普曼领衔主演。讲述了一战时期,两名英国士兵为了拯救成百上千的生命而冒险穿越敌境传递重要情报的故事。
3. 1917电影 我只要去见我的父亲那首歌叫什么
今年奥斯卡最佳摄影《1917》插曲《wayfaring stranger》士兵在一个林间清晨唱起这首歌,战争的残酷在这首古老的美国民谣中,让人听到一丝绝望的温柔。
4. 电影《1917》有什么创新之处
关于今年的奥斯卡奖,有人很为《1917》感到惋惜,虽然这部电影得到了10项提名,但最终只获得了“最佳音效”“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3大奖项,其实,能获得三项大奖,《1917》已经达成了预期,因为它采用了诸多创新方式,本就存在失败的风险。
夹杂着史实与情怀的《1917》,让观众走入了世界大战里的某一天,我们就像两个士兵一样,并不清楚一路上会遇到什么,作为普通人,我们没有刀枪不入的法宝,没有大无畏的英雄精神,最后甚至连军粮和武器都没了,只能抱着忐忑的心,在树林中唱着歌,一起走过眼前的残酷。
5. 您对'1917'(Sam Mendes的2019电影)的评论是什么呢
凭借三项金球奖提名(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原创音乐),以及洛杉矶电影评论协会颁发的最佳摄影和最佳配乐奖,《1917》稳稳地抓住了观众们的心。
战争片的主题严肃而沉重,是过去几年颁奖季上映的电影的主要力量。在一片喧闹和尊敬中,著名导演萨姆·门德斯表现得很谦逊。1999年,他的处女作《美国丽人》获得了奥斯卡奖和金球奖。
在拍过两部邦德电影(2012年广受好评的《007:大破天幕杀机》(Skyfall)和2015年不太受关注的《007:幽灵党》(Spectre))之后,门德斯带着《1917》回到了现实世界的叙事领域,而这一部似乎恰到好处。
战争是他之前在《锅盖头》(2005)中提到的一个主题,当时他显然对他的角色所面临的道德困境感兴趣。然而,前面提到的门德斯本人与1917年的故事之间的联系似乎阻碍了他找到最好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
6. 电影烈火中永生英勇就义时响起的音乐是什么
电影烈火中永生英勇就义时响起的音乐是国际歌。《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曲。1871年6月,第一国际活动家、巴黎公社成员的法国工人诗人E.鲍狄埃为纪念巴黎公社精神,在蒙马特尔区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国际歌》歌词。
《国际歌》创作背景
1888年,法国工人作曲家P.狄盖特为歌词谱曲,并于同年7月23日由工人的里拉合唱团在里尔的售报工人集会上首次演唱。此后,日益为人们喜爱,并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国。1917至1944年,曾被苏联定为国歌。1923年传唱于中国。
《国际歌》自产生以后,成为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战歌。1920年即有中译歌词,1962经过订正的译词发表于《人民日报》。
7. 1917电影简介 1917电影的介绍
1、影片《1917》聚焦两名年轻的英国士兵,讲述了一战时期,两名英国士兵为了拯救成百上千的生命而冒险穿越敌境传递重要情报的故事。
2、《1917》于2020年1月10日在美国上映。2020年8月7日在中国上映。
3、电影《1917》是由美国梦工厂出品的战争片,由萨姆·门德斯执导,乔治·麦凯、迪恩-查尔斯·查普曼领衔主演。
8. 找一镜到底+倒放的欧美MV,多种场景切换,歌词里面重复着everybody,最后场景是几个人坐在木质阶梯唱歌
第92届的美国奥斯卡金像奖已经于2月10日落幕了,萨姆·门德斯所导演的,罗杰·狄金斯所掌镜的一战电影《1917》稳坐了十项提名,最终拿下了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这3大奖项。而之所以能拿到这个奖项,主要就是因为这部电影采用了一镜到底的方式。那么什么事一镜到底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电影《1917》由萨姆·门德斯执导,乔治·麦凯、迪恩-查尔斯·查普曼领衔主演。剧本的灵感源于导演祖父——一位参与过一战的作家的回忆录。故事聚焦两名年轻的英国士兵,讲述了他们为拯救上千名战友的生命,而在战场逆行、穿越敌境传递重要情报的故事,呈现出一副悲壮而动人的史诗级战争画卷。
真正让《1917》得以成功的,莫过于这部电影使用了“一镜到底”的展现方式,顾名思义,所谓"一镜到底"就是指电影拍摄过程中镜头没有中断,并且不通过剪辑等手段来切换场景。用萨姆·门德斯导演的话说,“从一开始我就想以实时方式拍这部电影,让观众们共同踏上旅程,与角色同步呼吸,而'一镜到底’是讲述这个故事的最好方法。”。
这种拍摄方式不仅对于摄影师是一大挑战,对于整个剧组来说都是不容出错的高难度任务,为此在电影拍摄开始前,演员们花了6个月时间排练,剧组人员耗时9个月真实还原了战争场景。
71岁的摄影大师罗杰·狄金斯也在奥斯卡的第15次提名后,凭借《1917》的自然光和“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拿下最佳摄影,继2018年的《银翼杀手2049》后,第二次捧回了小金人。
在观众群体中,《1917》也是部有争议的作品,其中大部分网友对于《1917》采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表示肯定:
在众多好评中,有网友表示:“‘一镜到底’展现着电影在技术上的魅力,视觉方面流畅自然,眼睛能够一直跟着人物,走进故事,走进人物内心”、“这长镜头太棒了,很庆幸自己生活在了和平年代,每次看这种战争片都告诉自己珍惜眼下的幸福生活,但也不要忘记过去的伤痛”、“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让我有种和主角一起经历一起感受的感觉”......
但是也有一部分网友给出低分评价:
有些网友给认为无论镜头还是剧本结构都在炫技,给出了低分评价:“为了一镜而一镜,丢失了灵魂”、“宣传一镜到底过头了,我没有沉浸在战场和人物,我沉浸在了找哪里其实换了镜”、“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都很无聊”......
9. 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
《乳娘曲》
上世纪的1926年12月22日,由包天笑、卜万苍编剧、导演,由杨耐梅、龚稼农主演的故事影片《良心的复活》在上海中央大戏院举行了首映式。影片获得好评自不必说,单单优美动听的《
乳娘曲》,就令人们反复赞叹。然而,当时人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此曲的真正意义还在于“它”即是中国第一首电影歌曲。
故事影片《良心的复活》是著名作家包天笑根据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改编的,保持了原著的故事结构,但情节和人物、地点等完全中国化了。当年的男主角龚稼农在其《龚稼农从影回忆录》讲述了这首歌曲产生的大致经过:“《良心的复活》……如《少奶奶的扇子》一样,更中国化一些。默片时期的插曲,观众自然是听不到剧中人的曼妙歌声,只能借字幕的介绍了解剧中人张动的嘴唱些什么。《乳娘曲》的作词是谁,已记不清,作曲则是民国初年红遍江南的平剧青衣冯子和。此时这位冯先生已双目失明,生活极为潦倒。所谓作曲,是由卜万苍把歌词逐句、逐段念给他听,由他根据词意轻轻哼出,由我和汤杰用简谱记下来。至于卜万苍为何不请教当时的作曲家,而去请这位冯先生,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这支曲子倒是相当悦耳动听的。为了练这支《乳娘曲》耐梅很下了一点功夫的。卜万苍更邀汤杰、朱飞、王吉厅、萧英和我临时组了一只小型国乐队伴奏,每天晚上去冯子和家练习。另一方面,他们还特制了一堂与片中唱《乳娘曲》完全相同的布景,搭在中央戏院的银幕后面。正式登台时,耐梅的化妆完全与片中一样,等到电影放映到耐梅坐在客厅里唱歌时,银幕升起,舞台灯光渐亮,我们的小型国乐队便在布景后面演奏起来,耐梅也就做着片中相同的表情,轻展歌喉。唱完了,银幕下降,继续放映。时间虽仅仅三分钟,却卖座空前,首创明星随片登台演唱的先例。”
此歌词作者包天笑(1876—1973年),江苏吴县人,小说家、翻译家、编剧。辛亥革命前到上海,主编报刊,撰写、编译小说。1925年应明星影片公司编导郑正秋之邀,开始为明星公司编写电影剧本,并担任明星公司编辑主任。著名的作品有《空谷兰》、《梅花落》等。
此歌作曲者冯子和(1888—1941年),本名旭初,字春航,江苏吴县人,京剧演员。自幼从父学习青衣、花旦,12岁正式登台演出,一举成名,后来和王瑶卿并称为“北王南冯”。因深感艺人无文化之苦,发奋读书,研习英语、西洋歌曲和钢琴等。他主张戏曲应以改良社会和进行通俗教育为己任,在艺术上富于创新精神。他演出了许多时装京剧,受到热烈欢迎,但是他对于社会上带有侮辱性的“捧角”行为,洁身自好,不为所动。“五四”运动时,上海人民声援北京学生,冯子和首先罢演,并创办了伶界救国十人团,表示“责任所在,万死不辞”。中年后脱离舞台授徒,桃李颇丰。晚年从事编剧,作品有《姊妹花》、《温如玉》等。
前些年,为了进一步了解《乳娘曲》创作的前后情况,我曾专程去南京访问了时逢88岁高龄的冯老先生(冯子和先生的子嗣)。他不仅为我吟唱了《乳娘曲》,还回忆并提供了冯子和先生当年创作这首歌曲时的有关情况。他说:“那个时候杨耐梅到我们家是有人介绍来的,他们把词拿来找我父亲,我父亲也没有搞过这个东西,说编编看吧。编了以后一听,他们说很好嘛,那么就唱吧,就这么唱起来的。杨耐梅一个人先来学,我父亲口传心授,旁边可能有人录谱,然后再带了乐队来。不是个小乐队哟!乐队人蛮多的,我记得我们上海的住家天井里头都坐满了,一直到大门口外头都有好几个人站着。这首歌用的是苏北民歌的曲调,杨耐梅是广东人,但是这首歌是用苏州话唱的,为了上海人能听得懂”。
“那天她演出我也去看了,正好演到摇篮摇小孩的时候,那个幕拉开了,她唱,唱完了大幕闭上,再看电影,这在电影史上恐怕是第一回吧。那次是很轰动的,没有这样唱的,这是首创,也可以说是别出心裁的。我是1917年生人,那时候我也就不到十岁吧,很小,但是他们唱的时候我在旁边听着,熏陶熏陶也就会了。其中最好听的就是‘金钱呀,拆散了人家母子不相逢;阶级呀,你把我的娇儿送了终’这两句,我们师兄弟经常唱。我父亲写这首曲子的时候,已经不唱戏了,他是激流勇退,我们行话叫做剁网子。”法国确认自己的第一首电影音乐作品是圣·桑1900年为影片《刺杀居易兹伯爵》所写的音乐,而那时已经距离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放映将近30年,其理由是:这是专门为一部电影所写的音乐,而不管这部电影是有声电影还无声电影。所以,我们不应当把无声电影时期为电影所写的歌曲和乐曲,划分在电影音乐之外
10. 《1917》百度云无删减完整版在线观看,乔治·麦凯主演的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