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字幕 > 孔子电影台词丧家之犬

孔子电影台词丧家之犬

发布时间:2022-12-19 21:40:46

1. 孔子身为至圣先师,为什么有人形容他为“丧家之犬”

“丧家之犬”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成语解释: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在这里“丧家之犬”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因为司马迁不仅崇敬孔子的行动,更是把孔子当做人格偶像来学习模仿的。从《史记》的太史公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心向往之”,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在司马迁的《史记》里,孔子本来在鲁国治国有方,遭到邻国齐国的忌惮,于是他们给鲁国君主和季桓子好多美女,让他们把孔子赶走。

孔子万般无奈,在子路的劝说之下离开了鲁国,就这样孔子离开了自己的家。

犬本来是做什么的?本来是看家护院的,可是院子的主人听信谗言,把自家最忠诚的狗赶走了。这狗就失去了家,所谓“丧家之犬”。

原因一: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以德治国”,而君主追求的是“富国强兵”,所以孔子和很多君主之间意见相左,这些国君也就不待见他。

原因二:有一些君主慧眼看到孔子的才能,准备委以重任。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因为孔子相对这些国家的人,是外来的,他被重用就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其他大臣的利益,这些大臣恨极孔子,于是他们就联合起来,利用职场厚黑学,排挤孔子,使得他没办法再继续留在这里。

因为这两个原因,孔子就这样不得不周游列国。

孔子周游列国过程中遭遇了很多困难,首先自己的国家鲁国赶走他,其他的国君或者同僚也赶他,有能力没有舞台,所以孔子自称“丧家之犬”。

然而就是在这种困境下,孔子提出“君子固穷”,他也这样要求他的弟子们。这里“穷”不是“贫”,穷是完全没有办法了。“君子固穷”就是完全没有办法时,还自我要求做一个君子,这就是君子的最高标准。孔子被称为孔圣人也是因为他对自我的要求如此之高。

这样我们再回头理解“丧家之犬”,孔子的形象反而更加高大起来了。

理解一个人最忌讳的是断章取义。

2. 孔子电影中出现的名言警句

孔子电影中出现的名言警句
2.仁者爱人,以礼杀人,则非礼也。
3.见义不为,无勇也。
4.天地间,人为贵。
5.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6.凡文事者,必以武事备之。
7.心正,则箭正。
8.此为你的领地,却民不聊生,苛政猛于虎,大司徒竟能眼见心不见。
9.君子无戏言,言必信,行必果。
10.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11.苟利国家,生死以之。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3.宁杀身以成仁,不可求生而害仁。
14.世上只有成败,仁与不仁,那只是说词。
15.无为方能无不为。
16.名爵者,公器也,不可久居。
17.孔子:那弟-子何去何从,毕竟不能像葫芦一样挂在门楣上,无用于世。
老子:无用安知不是大用。弱则生,柔则存,天下莫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上善若水啊!
18.如果人不能改变世界,那么就应当去改变自己的内心。
19.一贫一贱,交情乃现。
20.南子(美艳的卫国夫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请问夫子是什么意思啊!
孔子: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礼。
南子:在诗三百篇中,有好多篇是关乎于男女情爱啊!
孔子:诗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情思深深,而没有邪念。
南子:男人的本性就是贪财好色,为此争得头破血流,这也是天性,要克服,难呐!
孔子:正因为难,才能考验出君子。
21.朝闻道,夕死可矣。
22.如此好德如好色的人。
23.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
24.其额像尧帝,其肩像子产,神气像大人物,却狼狈得像丧家之犬,我们一猜就是夫子你。
25.执政者,外正衣冠礼仪,内正品德心灵。
26.凡非礼者,勿视,勿听,勿言,勿动。
27.后人理解我,因为这部书(鲁《春秋》),误解我,也是因为这部书。

3. 丧家之犬的详细释义

无家可归的狗?——《世家》和《家语》都说孔子欣然接受了“丧家之狗”的称谓,《外传》甚至载孔子不敢当和唯独辞“丧家之狗”的称谓:“汝独不见夫丧家之狗欤……顾望无人。(丘)意欲施之,上无明王,下无贤士方伯,王道衰,政教失,强陵弱,众暴寡,百姓纵心,莫之纲纪。是人固以丘为欲当之者也。丘何敢乎!”丧事人家无暇照看狗,所以狗环顾四周,无人理会,因而很失意。礼崩乐坏、王道凌迟之际,人们属意孔子,希望他能救世,正如仪封人所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虽立志于此,但处处碰壁,因而也很失意,恰如“丧家之狗”一样。但他很谦虚,不敢当人们对他“丧家之狗”的称赞,这和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的道理是一样的。在孔子看来,“丧家之狗”是自己精神世界的写照,是一种褒义和善意的比喻;凄凄惶惶无家可归的人,很有可能安贫乐道、志高识远,可谓是现实世界的“丧家之狗”;身宽体胖富足优裕的人,很有可能麻木不仁、行尸走肉,可谓是精神世界的“丧家之狗”。放弃崇高理想而委身丑陋现实的“丧家之狗”是可耻的;守护精神家园而拒绝与世偃仰的“丧家之狗”是值得赞佩的——这正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也正是人们之所以千古传诵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和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原因。孔子周游列国,显然并非无家可归所致,至于丧家之犬则为后人望文生义,以讹传讹之故。明显不符典故。

4. 圣人孔子为何说自己像一条“丧家犬”

丧家之犬是只失去了靠山无处投奔而到处乱窜的人。这句话是出自《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句话。

孔子周游到郑国和他的弟子走散的时候,孔子在城门旁发呆,然后郑国有人看到了孔子,于是便和子贡形容了孔子当时的样貌,说当时的孔子像是一条丧家之犬。子贡找到孔子以后,孔子非常坦然地笑着说,人的相貌什么的都是不太重要的,但是孔子笑称自己确实是像是一条丧家之犬一样啊,这是丧家之犬的来由。

丧家之犬是指自己像一条狗,没有了家,而终日惶惶不已,颠簸流离,没有尽头的。而孔子在宣传自己的思想的时候确实是如此,因为不受待见,自己的思想得不到支持,这种思想不受待见的日子是无休止的,就如同丧家之犬一般。

5. 司马迁 《丧家之狗》的翻译

原文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译文 一次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走散了,孔子呆在东门旁发呆,郑国有人告诉子贡:“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然而自腰以下还不到禹的三寸。憔悴颓废的样子好像一条丧家之犬。”子贡把话都以实告诉了孔子。孔子欣然笑道:“外形上的描写,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说我像丧家之犬,是这样的!是这样的!”

6. 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是什么意思

丧家之犬,无家可归的狗。比喻失去靠山,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该典故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惶惶不可终日, 惶惶,亦作“皇皇”,急躁、慌乱、心神不定的样子。词语指心慌意乱,神不守舍,一天也过不下去了。形容惊恐到了极点, 含贬义。

7. 丧家之犬,是什么意思

丧家之犬,[ sàng jiā zhī quǎn ]
比喻失去靠山,到处乱窜,无处投奔的人。也说丧家之狗。

8. “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出自哪里

出自《楚辞》,意思是:孔子离开故国四处流浪,去其他国家游说传教,每天惶惶度日像丧家之犬,没有结束的一天。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该段记载的正是孔子周游列国时发生的事情。

《楚辞》是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8)孔子电影台词丧家之犬扩展阅读:

本文节选自《楚辞》,《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追溯、揣测原貌。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因此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 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其上迄汉代,宋代大兴,近现代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殿堂之显学,16世纪之后,更流入欧洲。至19世纪,楚辞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9. 在周游列国时,孔子与弟子走散 被人笑话成丧家狗,孔子听到后是怎么说的

孔子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但说我像条狗,神似!神似!”

事情是这样的。

孔子和弟子们在宋国边境,被一个军阀围困,差一点要了他的命,孔子只好带着弟子们分头逃跑,准备跑到郑国去。孔子很聪明,他还化了妆,因为技术太高,骗过了所有的弟子,结果他与弟子们走散了。

孔子独自站在郑国外城的东门,眼前一个弟子也没有,情况很糟糕,心情很着急。子贡到处找孔子,这时有个郑国“保安”告诉他,“东门有个人,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像子产,腰以下比夏禹差三寸,疲惫不堪的样子,就像一条找不到家的狗”。子贡一听就知道是老师,因为孔子长得实在很有“立体感”。终于找到了老师,子贡告诉了孔子郑国人说的话,孔子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未必。但说我像条狗,神似!神似!”

这就是一个伟人的境界,你不必把自己看得过高,在适当的时候,你幽默,你自嘲,你会获得心平气和的力量!

10. 《孔子像丧家之犬》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

一、译文

孔子到郑国去,和学生们走散了。孔子独自站在郭东门。有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口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的后颈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但是腰部以下不到大禹的三寸,憔悴颓废得像失去主人的狗。”

子贡将实际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欣然笑了,说:“形容我的样子,是细枝末节的小事。然而说我像失去主人的狗,确实是这样啊!确实是这样啊!”

二、原文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东郭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颊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三、出处

司马迁《史记》

(10)孔子电影台词丧家之犬扩展阅读

一、创作背景

东周时期王道废弛,秦朝毁弃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贵图书典籍散失错乱。汉朝建立后,萧何修订法律,韩信申明军法,张苍制立章程,叔孙通确定礼仪,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诗》《书》等被毁弃的古书亦不断在各地被爱好文学的人士搜寻并献出。

二、作品赏析

史记独特的叙事艺术,非常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探究,综合前代的各种史书,成一家之言,纵向以十二本纪和十表为代表,叙写了西汉中期以前的各个历史时代,横向以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为代表,统摄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领域和行业,形成纵横交错的舒适结构。

另外,《史记》的章法、句式、用词都有很多独到之处,别出心裁,不循常规,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独特的效果。

三、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阅读全文

与孔子电影台词丧家之犬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英语海报简单 浏览:352
放一个香港的电影 浏览:732
智能后视镜怎么看电影 浏览:20
描述萧红一生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19
孩子王完整电影 浏览:413
周星驰电影里面配角名字 浏览:69
德伯家的苔丝电影哪里可以看 浏览:612
杨幂和赵丽颖合作电影有哪些 浏览:157
甄子丹古装早期电影全集 浏览:87
独行鲨电影什么时候哪年上映 浏览:979
钢铁怪人的国产电影 浏览:126
电影演员必须有悟性吗 浏览:70
奥斯卡最佳电影英文报道 浏览:515
逗鱼电影新 浏览:65
石家庄电影公司今日影片 浏览:219
电影玉面夜叉演员 浏览:313
高分恐怖电影剪辑 浏览:145
过年儿童英语原声电影 浏览:804
最新搞笑的鬼片电影 浏览:490
哪里能看哥斯拉大战金刚电影 浏览: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