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谁可以帮我介绍下《卡农》这首曲子吗觉得很好听,但除了名字外啥都不知道...
卡农既Canon, 或者Kanon, 也被翻译为华音。
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和赋格一样是复调音乐的写作技法之一,也是利用对位法的模仿技法。卡农同时也指以此种技法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比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
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也是一种卡农。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
根据各声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为同度卡农,五度卡农,四度卡农等;根据间隔的时间长短,可分为一小节卡农,两小节卡农等;此外还有伴奏卡农,转位卡农,逆行卡农,反行卡农等各种手法。
1〉卡农简介
复调音乐的一种,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极至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
作者是德国人 Johann Pachelbel ( ~ 1706年),曾是巴赫的老师。不过有人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一种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当先后进入的各个声部自始至终在相同或不同的音高上演奏(唱)一旋律时,即称为卡农。其最先出现的声部称为起句或主句,随后进入的各声部称为应句或答句。
2〉主要类型
正格卡农
主句和答句在方向上、节奏上完全一致,一般根据它们之间的音程距离称呼,如同度卡农、四度卡农、五度卡农等。在正格卡农中,除同度、八度外,其他音程的卡农常用自由模仿,以免形成调性重叠;其中四度、五度卡农除用自由模仿以保持调性统一外,也可采用严格模仿,使答句转入下属调或属调。
变格卡农
答句是主句的变形。若将主句的时值成倍扩大,则成增时卡农,反之,则成减时卡农;若将主句各音作反向的模仿,称为倒影卡农或反向卡农,若将主句各音出现的次序颠倒模仿,称为逆行卡农或蟹行卡农,答句若为主句之逆行并倒影者,称为逆行倒影卡农。
二重或三重卡农
即同时有两对或三对不同旋律的卡农进行
无终卡农
即卡农的结尾与乐曲开始相衔接而使音乐循环不已者
有终卡农
即答句不再进行模仿,另加结尾部分以构成终止者。
3〉音乐历史
卡农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至13世纪的民间音乐形式,如狩猎曲、轮唱曲等。轮唱曲是一种小型声乐曲,其形式为各声部以相同间距进入的同度无终卡农,13世纪以后流行于英国。15世纪出现了完整的卡农曲,并为佛兰德乐派的作曲家所喜用。此后,卡农经常作为一种独立的小型乐曲或大型乐曲中的一个段落而被运用。
4〉演奏方式
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至极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卡农Canon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在看似反复平常的进行中,却交相共鸣出多种音色效果。平凡的韵律脉动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也常用卡农手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简单的讲,卡农〈canon〉是一种作曲手法,意思是「同样的旋律间隔两拍或一小节、两小节不等先后演奏」。
“卡农”就是根据严格模仿的原则,用一个或更多的声部相距一定的拍子模仿原有旋律的曲式。至于用什么乐器,几个声部,就要随作曲家的便了,一般来说,2-6个声部就差不多了,要是非有人写个几十个声部也未尝不可,倒是现代音乐里常有的事。卡农是最基本的复调音乐的一种,一般好多作曲家在学复调音乐时都要作一大堆卡农去练习技巧,不过都是练习罢了,编了号算作品的好像不多,而且是什么乐器都有,兴德米特的教程里就有不少,长笛和钢琴的,中提琴和钢琴的……在许多地方都可以听到卡农,不只是帕黑尔贝尔的那首,想必巴赫也有不少的卡农,只是我没听过巴赫的作品,不好去胡说。好多的交响作品里都会有用卡农的技巧作的部分,只是没有单独提出来像帕海贝尔那样单独算作一首作品罢了。顺便提一句,卡农也不是非要把旋律一点不差的模仿下来,可以加快和放慢节奏(这一点在帕海贝尔德猕农中应当能够看到),还可以做倒影处理。
5〉其它卡农
除伟大的帕赫贝尔卡农以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卡农,其中不乏名家,如:巴赫写过一首古钢琴变奏曲,叫做《戈尔德堡变奏曲》,包含一首咏叹调和三十个变奏,其中第3, 6,9,12,15,18,21,24和27变奏都是卡农,除了第3变奏是同度卡农外,其余八个变奏,依次把旋律移高或移低2度到9度进行模仿。比才作曲的《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的《洛朗多尔舞曲》第一部分,构成了两声部的八度卡农,旋律先由双簧管、单簧管和小提琴齐奏,两拍以后,大管、圆号、中提琴和大提琴把旋律移低八度进行模仿。近代歌剧中的重唱曲和合唱曲,也常采用卡农的形式。如贝多芬的歌剧《费台里奥》第一幕中的四重唱,就是一首四部卡农。在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第二幕第二景中,一对朋友连斯基和奥涅金变成了仇人,他们在决斗之前,也唱了一首卡农。在古典音乐常识中,卡农和赋格一样是一种复调形式。
不管雅也好俗也好,我们都将迷失在螺旋的阶梯上,拥抱那渗入骨子中的美。
6〉代表作品
卡农曲
今天我们最熟悉的卡农作品乃是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的《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也称作《帕赫贝尔的卡农》(Pachelbel's Canon)。
此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仅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仅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从头到尾也仅有两小节,重复达二十八次之多。这段音乐虽然不断回旋往复,但其旋律之美不让人觉得单调,反而感觉动听悦耳。
现在出现了各种版本的卡农,如小提琴独奏版、弦乐四重奏版、钢琴独奏版、钢琴四手联弹版、竖琴独奏版、长笛协奏版、铜管合奏版、陶笛独奏版、吉他独奏版、美声无伴奏合唱版等诸多版本。
其中钢琴独奏版又以乔治·温斯顿改编的版本最为著名。
○ 此曲由于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配乐而广为人知。
○ 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中采用了此曲的改编版—乔治·温斯顿(George Winston)的音乐专辑《December》中的《帕赫贝尔的卡农变奏曲》(Variations on the Canon by Pachelbel),更使之风靡一时。
○ 此曲还作为代表人类文明的成就之一,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 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剧场版,亦用上此曲的弦乐版作为配乐。
○ 动画Kanon京都版的第24话亦有使用此曲,并用此曲解释标题
作品里用到卡农技巧的曲子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巴赫-《五首卡农变奏曲》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二、JOHANN简介
英文姓名:Pachelbel, Johann
生卒年月日:/09/01--1706/03/09
国籍:德国
乐派:巴洛克
1〉生平简介
帕海贝尔是德国巴洛克时代后期作曲家兼教堂管风琴师,当时他是相当激进的作曲家,在世所写的管风琴和键盘音乐是他主要受到肯定的创作领域,在新教宗教音乐创作方面,他的地位也相当高,可惜他的作品多都未能获得妥善保存,更有部份依然淹没在德国各地图书馆内。
帕海贝尔从小就展露对于知识追求的兴趣,尤其是音乐。他在圣罗伦兹(St. Lorenz)高等学校就读同时,也追随许温默(Heinrich Schwemmer)和魏克(Wecker)两人学习作曲和器乐演奏的技巧。1669年六月二十九日,帕海贝尔进入阿尔道夫学校(Altdorf),并在圣罗伦兹教堂内担任管风琴师。一年后,帕海贝尔因为经济状况被迫辍学,终止了他的大学教育。然而在隔年春天他因为在学术知识上展露的天分,而被选入另一所学院接受学者训练,而且因为他在音乐上别有专精,学校更特许他在校外另外跟从普伦次(Kaspar Prentz)学习作曲。在普伦次的影响下,帕海贝尔逐渐将自己原有的北德风格转向意大利风格。
由于帕海贝尔本人所信奉的是当时德国的新兴路德教派,所以他追随老师普伦次在1673年前往维也纳,成为圣史提芬教堂的管风琴师。在维也纳这座天主教城市中,帕海贝尔接触到南德和意大利等地的天主教作曲家所写的宗教音乐,之后他进了艾森纳赫(Eisenach)担任宫廷管风琴师,这是艾萨克逊-艾森纳赫公爵,即约翰.乔治王子的辖地。五年后因为王子的哥哥过世,宫廷守丧,乐师都被裁撤,帕海贝尔于是在1678年5月18日离开艾森纳赫。这之后帕海贝尔来到艾尔福特(Erfurt)的普雷迪格教堂(Predigerkirche)。这个教堂对管风琴师的要求很严格,除了要伴奏新教派门徒演唱圣歌,并要提供圣歌的前奏曲,风琴师不能乱弹即兴,但每年都要将弹奏管风琴的心得和尽展发挥在一场精致的演奏会上,以显示不是尸位素餐之徒。因此,帕海贝尔的管风琴技术得以发挥,并发表不少重要的管风琴作品,奠立了他巴洛克后期管风琴名家的声望。
1681年,帕海贝尔二十八岁时娶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为妻,两年后芭芭拉难产过世。隔年他再娶茱笛丝卓默(Judith Drommer),这一次婚姻为他带来七名子女。艾森纳赫就是巴哈的故乡,所以帕海贝尔与巴哈的父亲也熟识,他还当了巴哈姐姐的教父,也负责教导巴哈的哥哥音乐。巴哈父亲过世之后,教育巴哈音乐的责任乃落在这位长兄的身上,所以我们可以说帕海贝尔就是巴哈的师祖。
离开了艾尔特,帕海贝尔来到伍腾堡(Wurttemberg)宫廷,伍腾堡位于斯图嘉特,这是玛德莲娜女爵的辖地(Duchess Magdalena Sibylla),这个地方给他很多专业上的自由度,可惜好景不常1692年秋,因为法国大军入侵,他被迫返回出生地纽伦堡,最后辗转到了戈塔(Gotha)。碰巧出生地纽伦堡的圣塞巴德(St. Sebald)教堂的原任风琴师,也就是帕海贝尔的老师魏克过世,让他得以顺利接任老师之职位。他就在这里一直待到他过世。在纽伦堡的五年间,巴海贝尔写下了感恩赞歌(Magnificat)等重要的宗教合唱曲和管风琴赋格,被视为他晚年的代表作。
帕海贝尔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D大调为三把小提琴和巴松管创作的卡农和吉格)。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电影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我的野蛮女友》同样也在场景中运用了这首作品。
帕海贝尔的卡农约作于1680年,三百年后,魅力依然不减,成为最受现代人喜爱的器乐小品。
2〉创作背景
最出名的卡农是十七世纪德国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海贝尔, -1706)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D大调为三把小提琴和巴松管创作的卡农和吉格)。因为有一部被提名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电影配乐,这首曲子便广为人知,《我的野蛮女友》同样也在场景中运用了这首作品。在古典音乐TV动画《金色琴弦》中,也出现了这首曲子。这是个德国作曲家,但德国实在很难让他产生如此美丽的灵感。这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用了回旋曲曲式,有无穷动音乐的元素在里面。而这个音乐之所以在所有卡农里面特别有名,因为它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宁静的忧伤。
婉转的曲调却并不悲痛,用28度的轮回诉说暴雨后的晴空。真像这样的感觉。雨后一尘不染的天空,湛蓝、悠远、纯净。
当年年轻的帕赫贝尔,忍受着爱妻孩子死于鼠疫的巨大痛苦,创作出一组不朽的音乐,以纪念往逝的死者,其中的一首变奏曲,就是后人所称呼的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准确地说,作为一种曲式名称,卡农并非特指一首曲子,其原意为“规则”,卡农(Canon)复调音乐之一种,原意为“规律”。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地模仿,即严格的模仿对位。第一次出现的声部称“起句”,相隔一小节或两小节后出现的重复声部称“应句”,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称“卡农曲”,声乐曲中的“轮唱”亦即“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
2. 一首电影大提琴背景音乐
Titanium ;True ;秋意浓大提琴版 ;okuribito-memory ;Promise Reprise ;Monga-Memoir ;Moonlight ;The Cello Song ; Secrets
3. 谁的青春不迷茫电影里面的结尾曲是什么歌,谁唱的
陈琳的《灰》,演绎迷离缱卷,慵懒暧昧,非常适合一个人独自喝咖啡的时候静听。
2. 戴饶的《爱是一朵蔷薇》慢慢的哼唱加上一点爵士的旋律,感觉女人的妖娆多姿。
3. 邓丽君和王菲的《翠湖寒》。一首意境相当优美的田园诗情歌。
4. 张学友的《我真的受伤了》歌词写得很富特色,了字收尾,朗朗上口。旋律也极富忧郁气质。
5. 湖畔的《麦子》作品本身有很浓郁的海子风格。旋律有校园民谣的味道。
6. 彭佳慧的《甘愿》旋律悠扬动听,哀怨委婉,彭佳慧稍微嘶哑的嗓音把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
7. 陈升的《风筝》歌手仿佛就在高高的云端,陈升极富魅力的沙哑嗓音飘荡着一丝无奈和几许沧桑。
8. 小柯的《谁》男声版本更沉稳内敛含蓄。钢琴的伴奏犹如淡淡的哀愁缭绕在你的周遭,久久不去。
9. 萧潇的《花》,是一首简约的小品,淡淡的清新风格,像雨后的彩虹。
10.纪如璟的《空位》,峦树监制,纪如璟的风格有些模仿王非,但比王菲多了一些单纯。
11.邓丽君的一首被忽略很久的歌曲《娘心》慢三的节奏轻轻摇摆,邓的演绎如梦似幻,
12.毛宁的《欧洲特快车》,幽雅,充溢着异国风情,尤其吻合歌词的意境。
13.刘沁《香槟》
14.许景淳和老狼的《恋恋风尘》。后者一派学生气息,浪漫唯美,仿佛一幅雪中飘舞的黄昏美景。
15.陈珊妮《肥胖者的悲哀》
16.莫文蔚的《爱情》。深情款款的低吟,仿佛在你的耳边轻声呼唤。
17.张惠妹的《解脱》有美国蓝调韵味,很有节奏感,演绎也很有神采,像一个夜归的女子的孤独呻吟。
18.韩宝仪的《留不住斜阳》意境有中国山水诗歌的韵味,旋律也取自于中国民间小调,悠扬入耳。
19.刘若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一份笃定的镇静,一丝淡淡的遗憾。歌词来源于才女张爱玲的散文
20.毛阿敏的《诺言》。演绎很像个大家闺秀,委婉温柔又不失大气磅礴。值得一听
22.景岗山的《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当初校园的一幕幕仿佛随着音乐又历历在目,可惜岁月已老……
23.欧阳菲菲的《感恩的心》。作品有很强的人文关怀思想,
24.张雨生的《我是一棵秋天的树》,歌词里流露着孤傲和盼望,倔强和不屈
25.周彦宏的《美丽》,音乐风格很自然清新,纯粹的吉他在她的本色嗓音后真的很好听,有如泉水丁冬。
26.车继铃的《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每个经过热恋过的人听它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
27.伍佰的《白鸽》,伍佰的嗓音比较沧桑,歌曲所表达的意境:痛苦、无奈、怨恨。
28.沙宝亮的《多久多少》,歌词真实地写出了当今许多人的婚姻状态:“我们有多久没吻了?”
29.丁薇的《那一片花》。本歌更像小家碧玉,精致无比,玲珑剔透。作曲林海。
30.巫启贤的《只爱一点点》。旋律和歌词都很简单,但是很哲理,这当然得归功于词人怪才李敖。
31.韦嘉的《重来》,粗犷厚实的嗓音让人有些惊喜,旋律慢而忧伤
32.黄绮珊的《只有你》。最后的一段高音唱腔,将这段感情演绎得如痴如醉,似歇斯底里又极有节制与哀婉。
33.黄绮珊的《等待》。汪峰的作品,整首歌的配器只用了钢琴,全面突出了人声的情绪变化与情感穿透力度
34.王菲菲《水上花》。声音真的可以用空灵来形容,嗓音里没有一点杂质,飘渺虚幻,犹如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堂之音。
35.周彦宏的《当爱情经过的时候》。说句实在话她有时选择制作人和选歌的眼光还真的是比有些歌手厉害。
36.韩磊的《爱与愁交给谁》。婉转磅礴,考验唱功,把男人的缠绵和对于爱情的执着表现的非常到位。
37.杨钰莹复的《寂寞的解药》。风格是简单跳跃的小品式歌曲,像山涧的清泉围绕周遭,很惬意。
38.柯以敏的《美丽》。声音圆润,像黄莺出谷,歌曲一开始就是一段很婉转清幽的空旷之音,非常舒服。
39.刘家昌《我家在那里》台湾民谣作品,具有浓厚的乡村文艺气息,和《在水一方》意境如出一辙。
40.张清芳的《花雨夜》。音乐电视是在竹林里拍的,非常唯美,绿色蔓延着整个画面。
41.辛欣的《放120个心》歌曲风格是抒情婉转类型,颇具传唱性
42.范晓萱的《哭了》,范晓萱的版本在吐字上别具风味,蔫呼呼的慵懒倦怠,很吸引人。
43.陈淑桦的《一生守候》。适合一个人在寂静的深夜独自品位,不为别的,就为了歌曲中的那份哀怨那份孤独,那份对情感的深深眷恋。
44.熊天平的〈声声慢〉。他真的把李清照的词韵完全表达出来了:凄惨、伤心、寻觅、冷清、乍暖还寒都能在他的歌声里感觉到,
45.黎明的《堆积情感》。
46.何璐的《让她降落》。《金粉世家》片尾曲,她的蓝调布路斯唱得相当好听。
47.满文军和朱桦合唱的《只要你肯对我说》。旋律上悠然自得,婉转缠绵,很具流传性
48.郑钧的《溺爱》。歌曲旋律摇摇晃晃,像在摇篮里听郑钧在呢喃。音乐里有的是青春和阳光,还有一点懒散。很适合傍晚夕阳下听。
49.满江的《我们之间》。满江的歌有一份独特的清醇和干净。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春天午后明媚的阳光。旋律朗朗上口。
50.林良乐的《温柔的慈悲》。阿桑的《叶子》
51.毛阿敏的《我不想再次被情伤》。歌曲前奏的一段女声哼唱,非常有冲击力,让人有舞动之感。初听不像是内地音乐人的作品,
52.陶喆的《望春风》。
53.齐秦 齐豫的《星愿》。
54.伍思凯的《寂寞公路》。仿佛可以看见一个流浪异乡的游子在浅吟低唱,有些哀怨有些落寞,
55.沙宝亮的《青春日记》。音乐采用了三三拍子,校园气息扑面而来,吉他在他的声音背后淡淡起伏,可谓余音缭绕,袅袅不去。
56.蔡国权的《不装饰你的梦》。一个意境,月下,一个抚琴的女子,一个吟诗的男子。
57.彭佳慧的《听到你一声再会》。此歌的初衷,悲伤、哀怨,一个孤独的女子在红尘里无奈的流下伤心的泪水
58.孙浩的《巍巍大中华》。
59.钮大可的《永远的宝贝》。
60.温兆伦的《随缘》
61.张玉华的《原谅》。
62.周启生的《天长地久》。调子很灰色,让人有说不出的压抑。他的声音很浑厚,这才是真的有磁性。
63.林忆莲的《玫瑰香》。
64.许景淳《天顶的月娘》。声音空灵,意境柔和,她的嗓音犹如天籁。
65.刘文正的《不要告别》。这首歌属于悲伤的情歌,旋律相当优美哀伤,委婉动人。
66.李丽芬的歌曲《爱不释手》在台湾乐坛,李丽芬可谓是个异数,她的嗓音简直比男声还要浑厚,记得他的《爱江山更爱美人》
67.汪峰的《窗台》汪峰的嗓音在此歌里显得特别的温暖和慵懒,一改以往的摇滚风格,温情而忧伤,是他难得的一首慢歌作品。
68.齐豫的《一面湖水》。
69.杨林的《尼罗河女儿》。杨林的声音很特别,她的纯洁声线还伴随着一丝沙哑,是那种舔腻的沙哑。
70.田原的《A WISHFUL WAY》
71.江美琪的《想起》《想起》这个歌实在太棒了,旋律感很强,像在摇摇晃晃的水面,波光粼粼……
72.张惠妹的《没有烟抽的日子》
73.杨庆煌的《会有那么一天》 他的《我要的不多》更是脍炙人口。它的明朗和着忧伤,温暖、坚强、充满青春的力量。
74.韩磊的《等待》旋律一如韩磊以往的歌曲大气磅礴,气吞山河。但是音乐里增添了许多流行音乐的元素,婉转、跌宕,很有旋律感。
75.孙楠的《是否爱过我》。歌曲的前段低沉和委婉,流露出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奈
76.蔡琴的《月满西楼》。这是台湾音乐人刘家昌的音乐作品,整个音乐感觉有唐诗宋词的古朴意境,苍凉而悠远,委婉而细腻
77.陈升的《风筝》歌手仿佛就在高高的云端,陈升极富魅力的沙哑嗓音飘荡着一丝无奈和几许沧桑。
78.小柯的《谁》男声版本更沉稳内敛含蓄。钢琴的伴奏犹如淡淡的哀愁缭绕在你的周遭,久久不去。
79.丁薇的《冬天来了》。丁薇是个才女,蓝调女歌手,南京人。意境凄凉。动人。歌词凄凉旋律凄凉整个一凄凉的歌曲。
80.龙飘飘的《盼你回航》。
81.姜育恒的《异乡人阿里郎1999》。来自他的专集《女人的选择》。歌曲旋律忧郁而伤感,比较符合姜育恒的声音气质。
82.刘欢的《爱之无奈》。来自于电视剧《东边日出西边雨》,秋天金黄的树叶、郊外白色的别墅配合着浓郁欧洲气息的音乐旋律.
83.徐小凤《明月千里寄相思》
81.利绮的《天堂》。她的歌声干净透明,没有一份杂质,音乐风格非常统一,嗓音沉稳,无欲无求,自如流畅。
82.蔡琴的《偶然》。
83.黄磊的《背影》。来自文学原声大碟《等等等等》。
84.刘欣如的《烟雨斜阳》。刘的声音像天鹅丝绒般柔软。江美丽的版本是爵士,配器是钢琴和saxphone,很适合在酒吧独自饮酌时候听
,但嗓音过于风尘,太妖娆。
85.王珏的《明天》。第一张唱片便是带着浓郁的美国风格蓝调布鲁斯节奏,歌声流露出的留恋孤独和哀伤。
86.堂娜的〈别恋〉用的是探戈节奏,极富动感且颇为好听她的代表作有:《心凉》《毒药》 《接药》 《怎么可以不爱我》《退路》
87.叶蓓的《卡门》流露出了对爱的幻想和迷茫。小提琴和吉他在叶蓓干净的嗓音背后仿佛是轻声细语
88。金池的《泪的小花》。出自姜育恒的《女人的选择》,钢琴的随意,厚实的磁性嗓音,把女人的婉转和千娇百媚展现得淋漓尽致。
89。李健的《今生今世遥不可及》。描绘的大千世界与涓涓溪流的情景一齐飞翔,忽而急弛过山冈田野,忽而穿越蓝天碧海
90.张弥的《我是你的》。这是张弥回国后第一张唱片,音乐的节奏类似于我们唱片发烧友都知道的“英格玛风格”,迷幻恍惚哀怨,那
91。吕方的《爱一回伤一回》旋律感很强,流畅大气。
92。陈绮贞的《九份的咖啡店》。小小的个子,一把吉他,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遥远清醇的校园时代。
93。陶喆的《susan说》。风格类似陈升的《北京一夜》,浓浓的京腔京韵融合着现代的音乐。陶喆又加入了时尚的蓝调节奏元素。
94。戴佩妮的《街角的祝福》取材相当漂亮,小而巧,含蓄而丰满,旋律悠扬,轻柔的吉他在歌声的背后如山泉淙淙,惬意万分
95。李延亮的《梨花又开放》。他重新演绎了歌手周峰的作品《梨花又开放》,比周的版本多了一丝豪迈和沧桑,听来别有感慨。
96。俞静的《相逢是首歌》。三三拍子的调,很有校园气息纪念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青春岁月。
97。朱桦《我怎么了》。在港台音乐人鲍比达的精心打造之下,朱桦成为了最早在原创歌坛尝试R&B 风格的歌手。
98。蔡健雅的《I Do Believe 》。坚定而充满希望,虽然会有哀愁,依然勇敢的迎向人生光明面的乐章。抒情曲风的“I Do Believe”适
合一个人静静地听,将会带给你温暖的心情,就算在梅雨的四月,依然有阳光的照拂感,所以叫“暖洋洋版”。活泼funk曲风的“I Do
Believe”则适合大家享,特别是朋友们一起饮酒聊天,或者晚上party带气氛的时候播放,非常轻松愉快感,名字叫“星光灿烂版”。
99。陈妃平的《永远到底有多远》。陈妃平声音柔中带着韧劲,很舒展。记得这个歌好象是同名电视剧主题歌,音乐人小柯制作的。
100。王菲的《只愿为你守着约 》歌声飘渺悠远,仿佛仙境一般。
101。许哲佩的《想念》 听许哲佩Peggy的歌总会让你有种心有戚戚焉的感动,
102。杨乃文的《我给的爱》。电影《走到底》里的插曲,反复吟唱的“我给的爱”透出绵绵的无奈与心酸。
103。杨乃文的《祝我幸福》。电影《天长地久》的主题音乐,悠悠的调子,柔柔的唱腔,淡淡的吉他背景衬托着她声音的恬淡。
104。齐豫的〈答案〉。
105。万芳的〈再别康桥〉。整个曲子就只有钢琴一样乐器独自在配合万芳清醇的嗓音,琴声清脆哀怨,抑扬顿挫,稍带有一些爵士氛围。
106。景枫的〈风景〉
107。锦绣二重唱的〈秋诗篇篇〉。
108。陈洁仪的〈走过〉。伴奏只有吉他声声,撩拨着你的灵魂,甚是惬意,和彭佳慧的〈甘愿〉风格上很接近。
109。阿木的《冬天》。类似像水木年华的李健的温婉飘渺,一直在中音区飘来荡去。
110。杨林的〈把心留住〉。描写恋人分手的作品,旋律是卡位很准的四步舞曲类型,稍带粘味的嗓音很符合音乐里弥漫着的忧伤气息。
111。朴树的《且听风吟》
112。李健的《八月照相馆》。最后哩啦哩啦的旋律中,感觉开始如在一个明媚的秋日午后随片片落叶轻舞飞扬。
113。景岗山的《美丽的金边衣裳》 开篇的童声合唱和歌词所要表达的主题谣相呼应:天然才是最美的。
114。丁薇的《断翅的蝴蝶》 国内最早的蓝调爵士音乐,根据河北民歌《小白菜》改编
115。梅艳芳的《我看着寂寞长大》。一首非常抒情的慢歌,前奏的纯钢琴带出忧伤的主旋律,用绮丽的文字写尽了人间的孤独和寂寞
116。熊天平的《心有灵犀》。这首是一三拍子,写出了恋人之间的微妙之感 。
117。陆萍的〈草原夜色美〉 描绘了广阔的草原湛蓝的天空成群的牛羊,仿佛一阕现代的〈敕勒川〉。
118。陈琳的《雨夜》 陈琳的打扮一直不敢恭维,很怀念她唱《你的柔情我不懂》时候的清纯和飘逸。
119。林晓培的《心动》。金城武、梁永琪、莫文尉珠联壁合的演出让电影成为了经典,成为了当年美国《时代》的10部最佳电影。
120。阿木的《爱你》 忧伤婉转,刻画一个男人的内心失落:有时候风太急,春天也落叶如秋,一不小心我将你,伤的太苦太沉重。
121。侃侃的《小三和弦》。嗓音很接近田震,但又多了一份女人的柔情,多了一份不加修饰的天然。
123。黄小琥的《突然的自我》。粗犷的声线,扎实的乐感,满弓满调地演绎。
124。萧淑慎的《幸福的形状》 她的声线比较细腻委婉,和她现实所表现出来的无奈郁闷痛苦很吻合。
125。“有耳非文”的《秋灯夜话》。原名高郁斐,“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把相思之后的状态写绝了。
126。张信哲和伍思凯的《且行且珍惜》。这个歌有两个版本,阿哲的版本比较清新自然,小伍的版本更趋向成熟一些,更理性和内敛。
126。林一峰的《重回布拉格》 他冷冷的声音里很是苍凉,淡淡的吉他声像是一个幽怨的女人若即若离地陪伴在一个孤独男人的身旁。
127。梅艳芳的《女儿红》。
128。陶子和品冠的《离开我》。品冠的演绎平静安稳,比较符合男人的冷静内敛;而陶子的演绎更深情一些,带着几许哀怨,
129。林志炫的《说不出的告别》。清亮飘渺的歌声来来回回的游荡在你的灵魂周围,反反复复。忧郁之后云淡风清。
130。姜育恒的《地图》。三拍子旋律。歌词阐述了人生道路和爱情道路的无奈和孤独。
131。邱泽的《秋天的地图》。单纯的钢琴做为主旋律轻轻和着他清澈的嗓音,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秋天的人生画卷。
132。林一峰的《一支烟的时间》。这首歌的切入点非常独特,通过一支烟把彼此想念的两个人联系了起来
133。萧淑慎的《新鞋》。前奏的淅沥淅沥的雨声甚为好听,闭上眼睛你仿佛可以看到雨中的城市和分手的恋人,
134。丁菲飞的《谁》。来自于她的最新大碟《乐源》,整张碟全由丁菲飞及胞妹丁薇监制,曲风方面,这碟走New Age及较迷离的路线。
135。张震岳的《爱我别走》。把“寂寞、悲伤、挽留、无奈”这个主题宣泄到位了
136。黄征的《野菊花》。清新风格的音乐小品,跳跃明快,宛如丁冬山泉,让人在黄昏或午后静静感受期间对于爱情的美好想象和期待。
137。莫文蔚的《左岸,右转》。钢琴在整个音乐里就像那条流动的河流,慢慢缓过你的心坎。
138。杨千桦的《风采依然》。一首爵士小品。吉他。大提琴。慵懒极了。真的非常适合与旧情人碰面。故事被一种爵士味道娓娓道来。
139。杨千桦的《花与爱丽斯》.灵感应该来自于日本的同名电影,电影风格是清新淡雅唯美隽永的,而此歌也是一脉相承。
140。叶蓓的《今夜无人入睡》。普契尼的名曲《Nessun Dorma》,化作了静谧的bossanova.婉约的旋律冲散了郁闷,在无重状态中,遗留
下无人入睡的夜,断了线的爱情就不再有思绪。
141。郁冬的《时光流转》《露天电影院》 把每个人心里都曾有过的细微冲突和感受用最简练含蓄并且直观的语言到位地表达出来了。
142。品冠《起床》。整首歌的伴奏只有一把吉他,这种思念和忧伤像发酵粉一样,在江南梅雨季节会泛滥至每个恋人的内心深处。
143。易齐的《恋恋不舍》。 来自马来西亚的创作歌手
144。范晓萱的《出气球》。这是一张阴郁、伤感的唱片,带着迷茫的天真,还有脆弱的任性以及悲观的坚持。
145。孟庭苇和陈秋霞的《第二道彩虹》。一曲标准的慢三步。孟庭苇在歌曲里带着一丝哀怨,声音比较飘逸。而陈秋霞的更理性一点。
146.徐若瑄的《他她》.一首很轻柔的歌,平淡而朴素的吉他伴奏,唱尽爱情中小女人患得患失的心态。
147。熊天平的《不换》。
148。蔡琴的《六月茉莉》。里面的一段独白,充分显示了蔡琴嗓音的磁性,结尾一长段轻声哼唱“嗯”妙如天籁,回味无穷。
150。曾淑勤的《茉莉花的日子》。一首三三拍子的歌,轻柔悠扬。简洁的歌词,含蓄幽雅,极富人文色彩。
151。雷光夏的《昨天晚上我梦见你》 雷光夏的浅吟低语,恍惚迷离。纯钢琴的伴奏如海浪一般轻轻奏鸣,营造出一片安静祥和的氛围。
152。万芳《恋你》。 悲伤的歌
153。欧阳菲菲的《爱我在今宵》。旋律性很强,切分音运用是此歌最大的特点,增强了歌曲的流畅性和传唱性。
154。李健的《中学时代》。
155。林志美的《情人路》。她的一首,很好听。在繁华与喧闹中肆虐着天生的孤独,在拒绝的同时却还终未放弃期待,一个倔
强的过客,执着地找着自己的曙光晴空。日子在忙忙碌碌地过,思念在一个又一个间隙中跳跃,寂寞总在最拥挤的角落间起落。
156。苏蔓的《暧昧》。原唱是侯湘婷,saxphone一直主宰整个曲子,氤氲着浓厚的暧昧情绪。
157。罗志祥的《灰色空间》。这首台视《斗鱼Ⅱ》的主题曲延续了韩国电影的忧伤旋律,由李英爱主演的韩国电影《春逝》主题音乐也是
非常棒的旋律。
158。许景淳的《潮骚》。纯钢琴或者纯吉他伴奏的歌曲情有独钟,一个沉浸在过去的爱中不能自拔的伤怀之人,或许是你, 或许是我。
159。袁唯仁的《既然爱过》他的旋律给人一种孤情决然。
160。齐豫的《欲水》。来自陈冲导演的电影《天欲》。忧伤的旋律哀怨动人,旋律的无奈的无歌词哼唱贯穿整个影片,把“一个少女对命
运无奈的抗争”这个主题感动得人欲哭无泪。
161。温岚的《祝我生日快乐》
162。万芳的《FLY AWAY》《慢火车》
163。彭佳慧《一九九几的他》
164。锦绣二重唱的《秋诗篇篇》《你还是一个人吗》
165。许景淳的《恋恋风尘》
166。陈倩倩的《婴儿》
167。陈洁仪的《罗拉》
168。许佩哲的《长头发》
169。Helene Segara的《Encore une fois》
170。陈晓东的《我比谁都清楚》
171。跳房子的《DREAM IN A WISHFUL WAY》
172。辛晓其的《我也会爱上别人的》
173。王菲菲的《茶》,惊艳。mv很清新,绿色的格调,爽目得很。监制是陈梓秋
178。林慧萍的《当初我怎么会不懂》,《结发一辈子》,《可以勇敢可以温柔》
4. 请问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里女主角弹的钢琴曲是什么
帕赫贝尔的《D大调卡农》,也称作《帕赫贝尔的卡农》。
通常人们更多地关注作品的第一部分卡农,(Pachelbel's Canon)。此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仅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仅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从头到尾也仅有两小节,重复达二十八次之多。这段音乐虽然不断回旋往复,但其旋律之美不让人觉得单调,反而感觉动听悦耳。
(4)韩国电影大提琴歌曲扩展阅读:
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
卡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也常用卡农手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5. 严智媛在电影《红字》里演奏的大提琴曲叫什么啊真好听
是 肖斯塔科维奇 的大提琴协奏曲
http://mp3.sogou.com/sogou_phb/album/detailAlbum.jsp?album=The+Scarlet+Letter%28%BA%EC%D7%D6Soundtrack%29&singer=%BA%EC%D7%D6&p=50040100&dp=1
在红字里弹奏的
14 Moments Musicaux Op. 94
6. 2010年韩国歌曲MV一共3个男的其中一个戴眼镜还有一个弹钢琴而且有一些啦小提琴和大提琴的演奏乐团抒情歌曲
是有一个叫nichkhun的黄色头发还有一个mv是他们在弹钢琴的 without u这个mvF.T.Island的李在真,崔忠勋和崔明焕,经典歌曲Love Letter
7. 卡农的作品
○周杰伦导演的偶像剧《熊猫人》中男三号帅安格演奏了《卡农》。
○ 此曲由于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配乐而广为人知。
○ 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中采用了此曲的改编版—乔治·温斯顿(George Winston)的音乐专辑《December》中的《帕赫贝尔的卡农变奏曲》(Variations on the Canon by Pachelbel),更使之风靡一时。
○韩国电影《假如爱有天意》也采用此曲作为其中一首插曲。
○韩剧《魔女幼熙》中插曲《爱向着我来的那天》
○ 此曲还作为代表人类文明的成就之一,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 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剧场版《死与新生》,亦用上此曲的弦乐版四重奏作为配乐和片尾曲,真嗣把大提琴,绫波把中提琴,明日香和渚薰把小提琴,可以说是我所听过很多卡农的版本中算是不错的一版本。
○ 动画Kanon京都版的第1话与14话亦有使用此曲,在相泽佑一与 佐佑理一同在餐厅里时,出现卡农的旋律,并用此曲解释标题预示作品人物的生活像卡农一样在重复中得到充实。
○ 港片《十分爱》爱情文艺片里,高潮部分也采用到了canon曲子。
○美国热播的电视剧《KYLE XY》(天赐)也用此曲作为插曲。
○港台偶像剧《海豚湾恋人》中插曲。
○1983年中国香港(TVB)《 播音人》25集29分50秒周润发和赵雅芝的背景音乐。
○1997年大陆剧《千秋家国梦》最后一集运用此曲为背景音乐。
○2000年KEY同名游戏,2002年改变成动画
○2004年港片《恋情告急》片尾 有一小段钢琴合奏
○2004年韩剧《皇太子的初恋》多次运用此曲为铃声。
○2004年香港电影《恋情告急》结尾处弹奏的钢琴曲(甄子丹和她饰演他的妈妈)
○2005年出品的台湾偶像剧《王子变青蛙》,在一个婚礼片段里,用到了卡农。
○2006年韩剧《宫》第二集中,有一段钢琴独奏卡农。
○2006年《舞出我人生》男主角Tyler第一次到马里兰艺术学校的时候一对黑人小提琴二重奏《卡农》。
○2007年《神奇四侠2》结婚那段,24分50秒左右出现卡农。
○2007年日剧《求婚大作战》中播放幻灯片时使用作为配乐。
○2008年日本影片《我与狗狗十个约定》男主人公用吉他弹奏过。
○2008年台湾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中插曲。
○2008年4月,根据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改编的日剧《我的野蛮女友》里,草剪刚饰演的男主角的手机铃声是钢琴演奏的卡农,后来他又亲自为田中丽奈饰演的的女主角用钢琴演奏了一曲卡农
○2008年台湾的组合飞轮海也在歌曲《心里有数》添加了卡农的旋律。
○动画片《金色琴弦》第10集日野香穗子演奏曲目(小提琴版)。
○2009年国产电影《寻找成龙》50分钟左右出现了卡农的旋律。
○2009年美国电影《假结婚》中玛格丽特与安德鲁结婚现场,〈卡农〉作为背景音乐出现。
○胡清蓝《两个世界》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品冠《无可救药》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shine《祖与占》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伊稀《翅膀》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丸子《爱你卡农》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Sweetbox《life is cool》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Sweetbox第五任主唱重组组合ETERNITY的同名专辑中《Wonderful Wolrd》和《Love》用卡农旋律
○金娃娃《牛奶布丁》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在《To love》第8话,16分钟左右的时候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谭维维《如果有来生》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绿光森林》中的演奏曲。
○泰国潘婷励志广告中聋女孩最后参加比赛的音乐,不过是用小提琴演奏的,十分震撼!
○2010年动漫《轻音少女》第二季第24集中,在毕业典礼上用了卡农做背景音乐
○动漫《家庭教师》OP2-《boys&girls》中2:30左右插入一段电子乐队版的卡农,衔接十分自然!
○2010年6月13日上映的电影《活该你单身》中最后结婚的时候背景音乐就是卡农
○Westlife的主唱Shane献给妻子的歌曲《Beautiful In White》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2010年台湾组合飞轮海在歌曲《心疼你的心疼》前奏添加了卡农旋律。
○ 2010年12月新番《只有神知道的世界》第四集18分13秒的时候 桂马说要救空的时候 BGM是卡农变奏
○2010年韩剧《恶作剧之吻》第四集34分30秒左右时 金贤重 饰演的白胜祖用吉他弹奏了一小段卡农。
○2011年1月广东卫视新番电视剧《爱情公寓2》第一集30分35秒的时候曾小贤想象中张伟的婚礼中的背景音乐是卡农变奏曲
○2011年2月新番《回家的诱惑》第三集10分46秒的时候背景音乐是卡农变奏曲
○2011年2月22日上映的电影《芳香之城传奇》23分36秒弹奏的双人钢琴曲卡农
○2011年《新还珠格格》多次用卡农作为背景音乐
○初音《Innocence》用到了卡农做背景音乐
微电影《仙鹤与孔雀》用到了卡农做背景音乐
○《逆时恒美》微电影中有用卡农作背景音乐
2011年4月7日开播的《玛利亚狂热》第二季中作为插曲,最后一集“加奈子的生日”的末尾十分明显。
○2011年上映的电影《东成西就2011》中,有一段背景音乐用到了卡农。
○ 2012动漫《男子高中生的日常》第五集14分15秒和16分38秒的背景音乐是帕赫贝尔的口哨版
○ 2012 电影《昂山素季》中杨紫琼扮演的昂山素季在听到自己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在家中用钢琴与广播中现场的交响乐队合奏了卡农。
○ 2012 电影《麦兜当当伴我心》中多次使用卡农作背景音乐,其中开场歌曲《你的扣肉》采用了卡农作音乐背景,以及电影快要结束时的以“人在风里”开头的歌曲也是卡农作音乐背景。
○ 2012 Steven Sharp Nelson大提琴大师写了一首卡农四重奏,并且用其结合了吉他鼓和大提琴的新颖的演奏方式进行了演艺,并拍摄了MV。
○韩国偶像剧《学习之神》片尾曲4minute - Dreams Come True间奏中引用了卡农的旋律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巴赫-《五首卡农变奏曲》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序曲 1.our canon in D
2 、graation Friends Forever
3. love is color blind-sarah connor
4 、彩虹糖的梦
5. lookin on the sunny side -move
6 、rain and tears aphrodite's child
7 、sweet dream-red sox
8 、life is cool
9. 两个世界-胡清蓝
10. C U When You Get There
11. 爱你卡农-丸子
12. ホントの笑颜 岩田さゆり
13. 爱是什么 Yangpa (网络能找到视频)
14 、Love Is 加藤ミリヤ
15 、There is a key
16 、爱向着我来的那天 Ashily魔女宥熙
17 、 Mad rapper love 思念 爱 伤痛
18. 思路-洪卓立
19. 心里有数-飞轮海
20、sweet death
21. so wie ich -P ride/Katha
22. 情归于尽-黎明
23. 卡农的旋律-mc小萌
24. Swingle Singer-pachelbel
25. christmas canon-trans siberian orches
26. canon groove
27.2年零2月-fod
28.翅膀-依稀
29.酸甜 - she 飞轮海
30.Acappella Choir
31.いちょう游助
32.Wonderful World-eternity you smile -ETERNITY 33.Love-ETERNITY
34.I need you vs I need you[Groove Coverage(舞动精灵乐团)
35.This song for you -白鸟英美子
36.如果有来生-谭维维
37.我的爱-殆死悲爱
38.Beautiful In White-Westlife(shane)
39.米修米修-cancer nine&芋头
40.Greatest-Ladygaga
41.1234567(do re mi fa so la ti)—唐宁(《邀月唱》专辑)
42.蛹化の少女-初音未来
43.always with me
44.Lullaby-bond(古典辣妹)
45.小恋曲-徐良
46、canon rock-aria asia
47.如果能爱你-9394
48.好心分手(粤语)-方皓玟
49.乱感觉-网络歌手
50.Innocence -初音
51.朋友仔 - Twins
52.失恋疾走曲 -波音
53.Thank you my gir - l东方神起
54.Lookin'On the sunny side - m.o.v.e
55.要喝茶吗-hello venns
56.LM.C BOYS&GIGLS
57.好朋友 -罗志祥
58.K歌之王 -彭羚版前奏
59.卡农乱乱唱 -李建兴
60.GO WEST - Pet Shop Boys
61.你喔 -苏打绿
62.你的扣肉-麦兜当当伴我心
63.Ein-und-Alles
64.4minute - Dreams Come True
65. Cryin - Aerosmith
66. One tin Soldier - New Strangers
67.长安县-马飞
68.同恩-花葬
69.花的嫁纱-王心凌
70.数字人生-林子祥
71.慌-谢霆锋
8. 电影《悲梦》结尾的插曲叫什么就是大提琴伴奏,很悲凉的一首外文歌!
只知道配乐是之前与金基德合作过《春去春又来》《萨玛利亚女孩》的池朴,可能由于是新晋,关于他的资料几近于无——听名字应该是亚裔,不过自幼移民美国,学习的是古典作曲,所以才会有种欧化的感觉吧···
9. 求日韩电影剧情中男主角拉大提琴最后写了一首曲子名字就是电影的名字
是 《妖术》 很感人
10. 韩国电影《幸福》中的插曲叫什么名字,最好能给下载地址
创作曲调:《旧信•旧梦》 《这个冬天不太冷(国/粤) 》《过敏世界》《这么近(那么远)》《一路上(捉迷藏)》《似醉还未醉》《勇敢的故事》 《想劈酒》《燥狂》《Life Is Like A Dream》 《慢条斯理》 《她》 《给朋友》 《宁愿做错》 《讲你知》 《摇瑶》
创作歌词:《夜茫茫》 《当我想起你》 《Every time a good time(麦当劳跨世纪广告歌)》 《想劈酒》《她》《宁愿做错》 《讲你知》《爱是永恒(国语版)》 《雪爱狼》 《简简单单就是爱》 《只要为你活一天》 《忏悔》 《爱是永恒(国语版)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 《一个人的牺牲 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 《不想失去你 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 (与林夕共同创作) 》《真的失去你 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 《一个人的牺牲 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 《祈求可以共活一天 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 《忏悔 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 (与林夕共同创作) 》《抱雪 音乐剧《雪狼湖》国语版》
[编辑本段]个人荣誉
张学友在歌唱事业最颠峰的时期中获奖无数,其中在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中一次夺得“最受欢迎男歌星”(1996年度)、三次夺得“亚太区最受欢迎香港男歌星”(1994、1997—1998年度)和四次夺得“金曲金奖”(1991—1993、1995年度);在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连续5届夺得“叱咤乐坛男歌手金奖”(1991—1995年度)和三次夺得“叱咤乐坛我最喜爱的男歌手”(1996、2000—2001年度);于1995至1997年度夺得“四台联颁音乐大奖—传媒大奖”,连续三届成为香港四大电子传媒音乐颁奖典礼大赢家;于1995至1996年度蒙地卡罗世界音乐颁奖典礼连续两届夺得“全球最畅销亚洲歌手”和“全球最畅销华人歌手”两个大奖;在2000年度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获得香港乐坛最高荣誉大奖—“金针奖”。他在华语乐坛的成就不仅令他成为“四大天王”之一,也为他带来“歌神”的称号,成为大中华地区的乐坛巨星之一。他较早期的许多歌曲已经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经典,并为许多后辈歌手和外籍歌手所翻唱。
张学友多次被世界最具权威性的音乐杂志-美国的《告示牌》(Billboard)杂志评选为亚洲最杰出的流行歌手。他在2000年度获得“金针奖”后淡出香港的音乐颁奖典礼,但未有刻意宣布不再领奖,近期仍旧能够在IFPI国际歌手销量(香港)颁奖典礼中看到他的身影。
张学友在华语歌坛被称作“歌神”,其影响力与歌迷覆盖全球华人社会以及东南亚。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都有他的歌迷协会。九十年代曾经在华人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小姐的歌声,有风吹过的地方就有张学友先生的音乐回荡。”在1990年代的美加地区,张学友推出新音乐专辑时,美加地区的一个普通街区的华人唱片店就可以卖出数千张他的唱片。[9]
张学友亦曾经与许多世界知名音乐人合作,包括美籍华裔音乐家谭盾、美国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加拿大著名女歌手席琳·狄翁(Celine Dion)、英国女高音歌手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等。由于长期保持稳定的高唱片销量,他曾经连续获得IFPI唱片销量最高歌手大奖。
他在1998年被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次年再获选为世界十大杰出青年。亦由于其声望良好,张学友在2004年被任命为香港迪士尼乐园的名誉大使,2006年年底再次续约,成为高级名誉大使。
音乐奖项
1984年:第一届香港十八区全港歌唱比赛,在20,000多名参赛者中勇夺第一
1985年:获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最有前途新人奖”
1994年:美国Billboard颁奖典礼“最受欢迎亚洲艺人大奖”
1995年:蒙地卡罗世界音乐颁奖典礼“世界最畅销亚洲歌手”及“最高销量华人歌手”
1996年:蒙地卡罗世界音乐颁奖典礼“世界最畅销亚洲歌手”及“最高销量华人歌手”
1997年:获得台湾金曲奖流行音乐类最佳国语男演唱人奖 首位获得此奖的非台湾歌手
2001年:获香港电台十大中文金曲最高荣誉“金针奖”
电影奖项
1989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配角《旺角卡门》 导演:王家卫
199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喋血街头》 导演:吴宇森
199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配角提名《倩女幽魂2—人间道》 导演:徐克,程小东
1990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配角提名《笑傲江湖》 导演:徐克
1990年: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男配角《笑傲江湖》 导演:徐克
1991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配角提名《黄飞鸿》 导演:徐克
1994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新边缘人》 导演:刘伟强
1994年: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新边缘人》 导演:刘伟强
2001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
2001年:印度新德里亚洲电影节 最佳男主角《男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
2001年: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
2001年:康城电影节 最佳男主角提名《男人四十》 导演:许鞍华
2003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鸡2》 导演:赵良骏
2003年: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鸡2》 导演:赵良骏
2003年: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最佳男主角提名《金鸡2》 导演:赵良骏
2003年: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最敬业演员大奖《金鸡2》 导演:赵良骏
2006年: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如果·爱》 导演:陈可辛
其他荣誉奖项
1995年:时代周刊美国版封面人物 首位登上时代周刊美国版封面的华人歌手
1998年:获选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1999年:获选为“世界十大杰出青年” 首位获得此奖的歌手
现有头衔
香港演艺人协会 副会长 2003年-2006年
香港迪士尼乐园 高级名誉大使 2004年-2009年
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1998年
世界十大杰出青年 1999年
美国时代周刊-亚洲最具影响力“五十”个人物
美国洛杉矶市荣誉市民
美国旧金山张学友纪念日
香港歌神
华人歌神
亚洲歌神
四大天王之首
开创纪录
2007年3月-2008年1月:他共举办105场世界巡回演唱会-学友光年世界巡回演唱会,再次突破了原本由他自己保持的亚洲歌手举办场次的世界记录。据一些媒体报道2007年他的75场的演唱会收入就多达300,000,000元港币。[18]
1995年:在1995年年初-1996年年初共举办了100场世界巡回演唱会,平均3天多一场,总观众人数达200万人次,创造了亚洲歌手举办演唱会场次的纪录,并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可。
1994年:在新加坡举办个人演唱会,售价高达450.00新加坡元,创造了华人歌手演唱会票价的记录。
1997年: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行的音乐剧《雪狼湖》连续不间断的上演42场,至今保持香港演出场次纪录。
1993年:发行国语专辑《吻别》,至今保持台湾地区唱片销量记录,亦是华人音乐历史销量最高的一张唱片。
1993年:发行国语专辑《吻别》,至今保持新加坡唱片销量最高记录。
1995年:发行国语专辑《真爱新曲+精选》至今保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唱片销量记录。
1995年:发行国语专辑《真爱新曲+精选》累计销量超过1000万张,成为历史销量最高华人唱片。
[编辑本段]他人评价
李若彤:学友特别照顾新人。手把手地指导我,完全没有大明星的架子
[编辑本段]电影作品
1986霹雳大喇叭 洪金宝 王祖贤 姜大卫
1986 痴心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