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字幕翻译有哪些技巧策略
大体分四步,
一是先弄懂原文,
二是翻译成通顺的汉语,
三是结合语境(上下文、历史背景、语气甚至口音。。。)进一步修改汉语,如果是口语还要注意要做到口语化,你看《伟大的卫国战争》里做的就不好:同一个德国将军,有一集译作:范 梅勒廷,另一集译作:冯 梅林金,同一个苏联飞行员一集译作阔日杜布,另一集译作科杰杜博。这种情况力求避免。
四是更高的要求,对口型,只在配音时用,不多说了
希望能帮到你
Ⅱ 电影字幕翻译参考论文
电影字幕翻译是多媒体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差额翻译
一、引言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它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力赢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在资讯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影视作品更是以直观与便捷的优势成为了解异域文化与学习外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影视翻译因此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字幕翻译subtitling较之译制bbing,以其制作成本低、周期短的特点成为影视翻译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然而,正如Birgit Nedergaard-Larsen所言,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转换,并非单一地从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的转换过程,期间涉及诸多文字以外因素的处理,如声音、影象、画面的融合等因素[1]。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影字幕翻译通常采用浓缩、删减、新增等方法来尽可能保持画面、声音与字幕的统一,超额与欠额翻译在所难免。同时,超额与欠额翻译一直以来是翻译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错误型别。因此,如何看待字幕翻译中的超额、欠额翻译便迫在眉睫且具有现实意义。
二、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
彼得·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提出了交际翻译municative translation和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的概念。交际翻译倾向于流畅、简单、清晰、直接的翻译方法,遵守某一特定的语域,是一种“欠额翻译”;语义翻译则倾向于细致、繁复、晦涩难懂的翻译方法,较之译者的意图,翻译更侧重思维过程的再现,因而是一种“超额翻译”[2]。超额翻译是对所译材料进行补充加工,进行超出翻译范围的改造,而欠额翻译则是在某些方面不符合翻译规范的语言中介型别,是缩写或节译。简言之,超额翻译是指译语文字承载了比源语文字更多的资讯量,表述方式相对具体;而欠额翻译是指译语文字承载的资讯量小于源语文字,译语文字更加概括[3]。超额与欠额翻译都是在翻译过程中的资讯增减,因此可以统称为差额翻译。
三、字幕翻译中的超额与欠额翻译
Georg-Michael Luyken在Overing Language Barriers in Television:Dubbing and Subtitling for the European Audience一书中提出,区别于文学翻译与口译,影视制作的特点使字幕翻译受到来自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字幕所占用的萤幕空间;字幕显示时间;字幕间切换的时间及字幕的显示与形式。同时,受文化因素的制约,文化预设cultural vacancy也经常是翻译过程中的拦路虎。译者为了避免以上限制而进行的浓缩、删减和新增等翻译方法,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差额翻译。请看以下三则示例:
例1.I supervised 5 officers.That’s 5 personalities,5 sets of problems.You could be number 6 if you act right.But I ain’t holding no hand,you understand?I ain’t babysitting you.
我有五个手下,性格南辕北辙。你表现得好就是第六个。但我不会特别照顾你,懂吗?《训练日》
例2.Mail has e today and a friend writes this to me:...
今天收到一位朋友的来信,信上说:……《走出非洲》
在以上示例中,原文句子较长,如果逐字翻译,势必会影响画面、声音与字幕的融合。因此,译者对整句进行了改译,删减了斜体部分。
例3.What about your staying longer?
怎么回事?你还要再待几天吗?《爵士歌手》
例4.Terrified.Mortified,petrified,stupefied...by you.
怕极了。怕得发抖,怕得发呆,怕得发神经!但不是怕你!《美丽心灵》
例3中,原文语速很慢,因此译者加入“怎么回事?”配合声音的行进。例4中,原文是肯定语气,使用了尾韵“ied”。译者将尾韵“ied”翻译为头韵“怕”,并且直接将否定语气译出。
从以上示例不难看出,资讯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所增加或删减。例1的翻译虽然保证了画面与字幕的一致,也基本保留了原文的资讯,但将主角试图 *** 的气势削弱了。例4中译者对尾韵的处理可谓是绞尽脑汁,但是如果将原文中隐含的否定语气直接翻译出来,观众也无法体会到源语文字的精妙之处,那么观众对字幕片的反应与源语观众对源语影片的反应也会略显不同。
字幕翻译时常受到画面、声音等非文学因素的影响,如果说文学翻译是“戴着脚镣跳舞”,那么字幕翻译就是“戴着手镣与脚镣跳舞”。译者只能在不影响画面、声音与字幕呼应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影片所要传达的资讯和思想,翻译的超额与欠额也就在所难免。
四、如何看待字幕翻译中的差额翻译
由于不同的语言结构和文化差异,翻译始终无法做到绝对的等值。字幕翻译既是文学翻译,又是多媒体翻译:一方面要处理台词文字中所涉及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还要兼顾技术层面的限制因素,资讯的增加和删减已是必然,等值也就无从谈起。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指出:“即使最优秀的译文,其韵味较之原文仍不免过或不及。翻译时只能尽量缩短这个距离,过则求其勿太过,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傅雷所说的“过”与“不及”就是本文所探讨的超额与欠额翻译。然而,超额与欠额虽是翻译中不可避免地普遍存在,但是只要将“过”与“不及”的度降至最低,尽可能地将原文的韵味贴切地表达出来,字幕翻译又何尝不是对“一箭双雕”之美差?我提出以下两点看法,旨在字幕翻译过程中帮助译者从新的角度看待超额与欠额翻译。
1.无论是文学翻译,还是字幕翻译,超额与欠额翻译都无可避免。译语文字与源语文字的鸿沟自译事产生之时已然存在,加之字幕翻译又时常受到技术等非文学因素的影响,因此我认为,在不影响正常欣赏影片的前提下,适当的超额与欠额翻译是可以接受的。许崇信教授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在列车行进的过程中,几乎无法避免车体的上下抖动和左右摇摆,但这种摇摆和抖动只要在一定的范围内都不会影响列车的顺利执行,超出了一定的范围才会发生事故。翻译就是列车的执行,“抖动”和“摇摆”不可避免。如在《成长的烦恼》中的这段对话:
例5.Teacher:ahhhh Mike.Can you explain for u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ea,in Moby Dick?
Mike:Ah,sure,sure.It’s the letter between the I and the K.
这段对话的幽默之处在于“sea”和“c”这对同音异义的双关语,但是中文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双关语,因此译者必须使用变通的差额译法,保证“列车”的顺利“执行”。以下为可行的中文译本: 老师:啊……迈克,你能否给我们解释一下,《白鲸》这本书里的大海有什么意义。
迈克:哦,当然,当然,就是大海不同于大河。
译者将原文中的双关语转换成中 文的头韵实属无奈之举,但原文的幽默感却保留了下来。如果要忠实地将原文译出,注释和加注必不可少,非但幽默尽失,字幕的空间和时间因素也不容许。相对于注释和加注,同类属性之间,如修辞手法的转换可能更为有效地降低“抖动”和“摇摆”的度。
例5的译本对所译材料进行补充加工,进行超出翻译范围的改造,属于超额翻译。但正是这样的处理达到了源语影片的预期目的,因此,此处的超额翻译是可以接受且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例1中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得不进行缩译,源语文字所传达的资讯量减少在所难免。但如果将例1的资讯完整译出,势必会影响字幕的可读性与连贯性。所以,由于受到 文学因素和非文学因素的影响时而进行的适度的超额与欠额翻译是可以接受的。
2.字幕翻译中度的掌握应以电影型别为依据。电影型别不同,目的观众不同,预期效果也不同。便于本文的分析,我将电影分为严肃型和娱乐型两种。严肃型电影包括纪录片、科教片等用于提供和传达专业知识资讯的电影;娱乐型电影供观众娱乐消遣,陶冶情操,诸如喜剧片、惊悚片、动作片、文艺片等。针对不同电影型别而进行的字幕翻译,所采取的翻译方法也不同。比如上述例5中,《成长的烦恼》是一部喜剧,它的目的就是使观众发笑,双关语就是笑料之一,如果采取直译的方法,观众反倒不知其所然,喜剧效果大打折扣。又如惊悚片和恐怖片,观众会将重点放在画面、声音和剧情的 发展上,如果采取意译的方法,将台词翻译的颇具文采,那么观众也会因为与剧情的格格不入而哭笑不得。
严肃型电影既然是以资讯传递为目的,清晰明了才是关键,因此也就倾向于简单、清晰、直接的翻译方法,倾向于欠额翻译;娱乐型电影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适当的“加工”和“改造”,即超额翻译。但是,两种翻译不是以差额为出发点,试图不忠实于源语文字。在不与技术限制相冲突的情况下,依然尽可能与源语文字保持“零度”差额。
五、结语
综上所述,字幕翻译是一项繁复的 工作,受到来自文学因素与技术因素两方面的限制,超额与欠额翻译不可避免。翻译学术界一直将超额与欠额翻译认定为典型的错误型别而争论不休。我认为,在与时间、空间等技术因素相冲突的情况下,适度的超额或是欠额翻译不失为一种折中的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的电影型别而采取的适度超额或欠额翻译不仅摆脱了来自技术层面的限制,而且达到了影片的预期目的。
<<<下页带来更多的
Ⅲ 电影翻译技巧
影视字幕翻译与文学作品翻译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学作品的要求是要达到"信、达、雅",给读者呈现出优美的文字,重视作者的意愿,而影视字幕翻译由于是面向大众传播的产物,因此要求译者必须以观众为中心,必须考虑观众的语言水平和大众审美。所以将影视字幕翻译技巧总结如下:
字幕翻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洁易懂。译者要在体会剧情、语气、背景的情况下用最一目了然的表达形式和最清晰的逻辑关系将原句的原色原味呈献给观众。表达语义中的意思是翻译的重要目的,不是简单地逐字翻译。如果字字对应的翻译就有可能与译文要求的通俗易懂背道而驰,反而使译文更加繁琐拖沓,显得译文生硬,逻辑关系更加复杂。翻译的最高境界是"信、达、雅",既能使句子表达流畅,又能充分流露人物所要表达的内心世界。
影视字幕语言有口语性、通俗易懂和跨文化等特点。因此,在进行影视字幕翻译时,应针对其特点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针对语言的技巧要求句子句型方面主要是要选择的句子有简单、易懂、词汇精简等特点。很多句子都需要很大程度地进行简单的翻译与应用,译文的文体上的应用技巧要特别注意。在空间上,字幕是指出现在屏幕或电视荧屏下方的外文文字的译文或者注解,因此在空间上有了限定性。字幕语言的应用在选择句型中,它的主要理论在于:字幕宜选用常用词、小词和简短的词语;句式宜简明,力戒繁复冗长,惜用过长的插入成分、分词结构和从句。如bemiserly,stingy不宜翻译成"悭吝",最好译为"小气"或"吝啬"更合适。
为了剧情的清楚以及时间的缩短,减少时间与空间的压缩,应该采取对字幕句子的压缩策略。译者要在影视剧情中经常采取缩减的相关策略,主要是在句型上的精简以及对时间、空间上的压缩等进行分析与采纳。受制约性、缩减性等特点就是上述讲述的特点,本段理论也阐述了句子的缩减方法,缩减的目的是为了句子的精简:浓缩、压缩性意译和删除。
总而言之,字幕翻译的宗旨就是最大限度地传递原影片的语义信息,帮助观众跨越语言障碍,了解故事情节。所以字幕翻译应尽量简洁明了,清晰流畅,通俗易懂。使观众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小的认知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
Ⅳ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需要什么技巧
不要逐字翻译,一部电影的灵魂有一部分是在台词里的,如果你的翻译很生硬,没有点感情,也不结合中国人的理解状况的话,这部电影会被不好的翻译废掉。你要自己先去看几遍,确定自己已经足够了解电影的内容,深层含义,等等,关于他的一切,有时候你甚至可以加入一些中国的元素,比如流行语,一点方言(慎重)特别是喜剧的翻译,必须好好斟酌,不能破坏笑点
Ⅳ 擅自翻译影视字幕是否构成侵权
法律分析: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将其作品进行翻译并且发布的行为就可能构成侵权。这里存在两个例外。第一,法定许可。在我国,法定许可存在教科书、报刊转载、制作录音制品及播放已发表作品这四种。第二,合理使用,即为了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字幕组的行为不在法定许可的范围之内,即使字幕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行为也没有达到“公益”的程度。字幕作为影视作品的一部分,对其进行翻译,即便没有商业用途,如果上传到网络放任他人下载传播,也有可能构成侵权。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数字化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视听作品、计算机软件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视听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公开传播或者转播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但不包括本款第十二项规定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使公众可以在其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十三)摄制权,即以摄制视听作品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的权利;
(十四)改编权,即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
(十五)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
(十六)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
(十七)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
著作权人可以许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著作权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转让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并依照约定或者本法有关规定获得报酬。
Ⅵ 字幕翻译的特点
1.
跨专业性 其它类型翻译只专注于一个专业领域,例如,新闻翻译报纸新闻翻译,商务翻译,专注于 商务贸易,法律翻译专注于刑事法律。而影视字 幕翻译会涉及多个领域。以美剧 White Collar 为例,这部剧中文翻译也叫做“妙探贼警”。由于 是警匪片所以涉及到了法律和刑事专业领域,而 男主是个诈骗高手,他诈骗的领域涉及到名画古 董,金融证券等等。这就是整个剧本涉及多个专 业领域,与之匹配的字幕翻译也跨越多个专业。
2.
大众性 电视电影是大众传播的主要形式,遍布社 会的各个阶层。因此影视字幕翻译的另一个特性 就是大众性。所谓大众性就是字幕翻译的译文一 定要通俗易懂,能够让普通大众听得懂,看得明 白。类似“生活大爆炸”这样的生活影视作品, 这点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因为原文本就是讲述的 日常生活的故事;但对于类似《唐顿庄园》《路 易十四》这样的历史剧要如何处理呢?其实原则 是一致的,译文要更贴近原作风格,用词文雅, 但仍要选择易懂的词汇。字幕翻译应既要真实准 确,又要简单明了,易于理解。
3.
瞬时性 由于影视作品是通过声音和影像来表达中 心思想的,所以随着光影声音的变化,画面切换 基本上是转瞬即逝的,如果观众没看清或没看懂, 那也就只有放弃前面继续后面的内容。 言不可能是晦涩难懂的语言,好的字幕翻译应是 简洁、生动又让人易于理解和记忆的。
4.
空间限制性 字幕翻译是受空间限制的。空间指屏幕的 大小字幕字体的大小和行数。屏幕的大小是有限, 而影视作品是声音,影像和字幕等多种因素融合 的一种标的方式,若字幕太多,将影响画面影像 的效果,这就对字幕的行数有了要求,有学者指 出字幕行数最好不要超过两行。而字幕也要与演 员的口型相对,演员的台词说完了,字幕也应该 播放完毕。这就要求,字幕翻译对译文的字数行 数都有严格的要求。
Ⅶ 影视字幕翻译会侵权吗
擅自翻译影视字幕是构成侵权的。但若其翻译产生新作品,且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或翻译行为是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未进行出版发行,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称、作品名称,并且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未损害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等情形,不属于侵权。
【法律依据】
《著作权法》第十三条
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第二十四条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或者名称、作品名称,并且不得影响该作品的正常使用,也不得不合理地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六)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改编、汇编、播放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者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
(十一)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已经发表的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
Ⅷ 英语影视字幕翻译的原则
中国的翻译标准:
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彦琮的“十条八备”,
玄奘的“五不翻”,
赞宁的译经“六例”,
马建忠的“善译”,
严复的“信达雅”
傅雷的“形似、神似”说
钱种书的“化境”说,
许渊冲先生则从诗学的视角提出“意美、形美、音美”的翻译标准(具体内容你可以具体查一下)
国外的以奈达的翻译理论最具代表性,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Tytler)也提出了三条翻译原则:一是要将原作的意思全部转移到译上来;二是译文应当具备原作的风格和文体,而且要保全原作的真实;三是译文和原作要同样的流利自如。
在翻译学领域,研究者提出不少翻译的原则,对翻译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指导。然而,针对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原则却不多,导致片名翻译不统一局面的出现。以现有的翻译原则为基础,再把电影作品自身的特殊性考虑进来,英文电影作品片名应遵循七个翻译原则:
开门见山原则、
音意结合原则、
一见钟情原则、
内容等价原则、
文化体现原则、
审美体现原则、
票房效应原则,
以期对英文电影作品片名的汉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