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龙一生的作品,求书名!
【个人作品】
散文作品
出版时间 作品名称 备注
1985年10月 《不是集》 唯一的杂文集
随笔作品
出版时间 作品名称 备注
2012年6 月 《笑红尘》 时代文艺出版社
小说作品
创作时间 作品名称 备注
1955年 《从北国到南国》 第一篇短篇文艺小说
1960年 《苍穹神剑》 武侠处女作
1960年 《剑毒梅香》 清华出版只写4集14章
1961年 《残金缺玉》
1960年 《剑气书香》真善美出版古龙只写3集
1960年《月异星邪》
1960年《游侠录》海光出版
1960年10-12月《失魂引》明祥出版
1961年《剑客行》
1960年10月-1963年7月《湘妃剑》真善美出版
1962年10月《护花铃》春秋出版 又名《诸神岛》
1963年-1965年1月《飘香剑雨》华源出版
1963年4月-1964年8月《情人箭》真善美出版
1963年9月-1965年10月《大旗英雄传》真善美出版
1964年-1966年5月《浣花洗剑录》真善美出版
1964年4月《龙吟曲》真善美出版
1961年《名剑风流》断续书写五、六年其后由春秋出版
1967年4月《武林外史》春秋出版
1966年9月《绝代双骄》春秋出版
1967年1月《楚留香传奇》真善美出版
1968年《多情剑客无情剑》香港武侠世界连载
1969年11月《蝙蝠传奇》春秋合并出版
1969年《萧十一郎》香港武侠春秋连载
1971年12月《欢乐英雄》春秋出版
1971年10月《大人物》春秋出版
1971年5月-1972年1月《桃花传奇》武艺期连载
1971年8月《流星·蝴蝶·剑》春秋出版
1973年10月《边城浪子》南琪出版
1973年《陆小凤传奇》明报发表
1973年《九月鹰飞》南琪出版
1973年《七杀手》南琪出版
1973年《绝不低头》汉麟出版
1974年2月《长生剑》南琪《武林七灵》之一
1974年2月《孔雀翎》南琪《武林七灵》之二
1974年10月《碧玉刀》、《多情环》南琪出版
1974年10月-1975年3月《霸王枪》南琪出版
1974年10月《血鹦鹉》南琪出版
1974年或1975年《剑·花·烟雨江南》南琪出版
1974年《天涯·明月·刀》南琪出版
1975年《拳头》南琪出版
1977年8月《三少爷的剑》桂冠出版
1976年《白玉老虎》南琪出版
1978年《圆月弯刀》汉麟出版
1976年9月-1977年2月《碧血洗银枪》中国时报连载
1977年《大地飞鹰》南琪出版
1978年《七星龙王》春秋出版
1978年10月《离别钩》春秋出版
1978年9月-1979年6月《凤舞九天》民生报连载
1978年《新月传奇》汉麟出版
1979年《英雄无泪》万盛出版
《午夜兰花》以电影《玉扳指》续写的楚留香故事
1981年《飞刀又见飞刀》万盛出版
1981年5月《剑神一笑》万盛出版
1981年《风铃中的刀声》万盛出版
1985年《白玉雕龙》万盛出版(由申碎梅、薛兴国代笔)
1985年《怒剑狂花》万盛出版(大部分丁情代笔)
1985年《那一剑的风情》万盛出版(大部分丁情代笔)
1986年《边城刀声》万盛出版(大部分丁情代笔)
1985年11月《大武侠时代》万盛出版
1985.07.26-08.23《财神与短刀》
【担任编剧】
年代 形式 片名 主演
1977香港电影 独臂双雄 王羽、姜大卫
1977台湾电影 拳枪决斗 王羽
1977台湾电影 刀魂 陈星、孟飞、龙君儿、王冠雄
1978香港电影 侠骨柔情赤子心 岳华、陈星、潘迎紫、闻江龙
1978香港电影 浪子一招 陈星、茅瑛、朱江、黄家达
1978台湾电影 玲珑玉手剑玲珑 张玲、田鹏、田鹤、宗华
1979台湾电影 翡翠狐狸 黄一龙、林伊娃、高宝树、龙君儿
1979台湾电影 浪子快刀 田鹏、王冠雄、田鹤、龙君儿
1980台湾电影 血旗变 刘永、井莉、徐少强、戚冠军
1980香港电影 寒剑孤星断肠花 许圣雨
1981香港电影 天涯怪客一阵风 黄家达、罗烈、燕南希、芝兰
1981台湾电影 再世英雄 刘德凯、李烈
1984台湾电影 情人看刀 郑少秋、林青霞、尔冬升、马场
【衍生作品】
小李飞刀系列
年代 形式 名称 主演
60年代台湾电视剧小李飞刀张宗荣、谷音、贝蒂
1978TVB连续剧小李飞刀朱江、黄元申、黄杏秀
1977香港邵氏电影多情剑客无情剑狄龙、尔冬升、余安安
1980台湾连续剧英雄本无泪游天龙、燕南希
1981香港邵氏电影魔剑侠情狄龙、尔冬升、傅声
1982香港电影飞刀又见飞刀姜大卫、徐少强、黄正利
台湾华视剧集小李飞刀卫子云、龙传人、美力
1984香港电影小李飞刀凌云、李修贤、陆小芬
1990大陆连续剧多情剑客于健、安怡、邓晓鸥
1992香港电影战神传说钟镇涛、刘德华、张曼玉
1995TVB连续剧小李飞刀关礼杰、傅明宪
1998合拍连续剧小李飞刀焦恩俊、吴京、萧蔷
2000香港电影小李飞刀之飞刀外传王杰、千叶真一、黎姿
大陆连续剧飞刀问情焦恩俊、张延
2003香港连续剧飞刀又见飞刀张智霖、林心如
2007大陆电视剧小李飞刀黄子腾、陈曦、黄敏烨
2014大陆电视剧小李飞刀待定
楚留香系列
年代形式名称主演
1977香港邵氏电影楚留香狄龙、凌云、岳华、苗可秀
香港电影楚留香孟飞
1978香港邵氏电影蝙蝠传奇狄龙、凌云、尔冬升、井莉
1979ATV连续剧侠盗风流潘志文、曾江、魏秋桦
TVB连续剧楚留香郑少秋、赵雅芝、关聪
1980香港电影折剑传奇田鹏
台湾电影楚留香传奇刘德凯、孙嘉琳、张冲
楚留香与胡铁花刘德凯、李烈、田骏
新月传奇孟飞、石峰、杨钧钧
桃花传奇孟飞、杨钧钧、汪强
中原一点红凌云、田鹤、贝蒂
1982香港邵氏电影楚留香之幽灵山庄狄龙、戴良纯、顾冠忠
台湾华视剧集新月传奇张冲、叶雯
台湾电影弹指神功赵雅芝、关聪、吴孟达
1983风铃中的刀声赵雅芝、田鹏、姜大卫
楚留香大结局郑少秋、徐少强
午夜兰花郑少秋、林青霞
1984TVB连续剧楚留香之蝙蝠传奇苗侨伟、翁美玲、任达华
1985台湾中视剧集楚留香新传郑少秋、米雪、高雄
1993香港电影笑侠楚留香郭富城、邱淑贞、张敏
台湾电影西门无恨孟飞、杨钧钧、任世官
1995台湾剧集香帅传奇郑少秋、杨丽菁、沈孟生
2000合拍剧集西门无恨焦恩俊、刘玉婷、刘德凯
2001台湾华视剧集新楚留香任贤齐、黎姿、林心如
2004香港电影盗帅留香韦小宝张达明、马德钟、滕丽名
2007合拍剧集楚留香传奇朱孝天、秋瓷炫、胡静
2010大陆连续剧楚留香新传张智尧、樊少皇、傅艺伟
陆小凤系列
年代形式名称主演
1976TVB连续剧陆小凤刘松仁、黄元申、郑少秋
1978香港邵氏电影绣花大盗刘永、凌云、井莉、岳华
1981香港邵氏电影陆小凤之决战前后刘永、岳华、白彪、楚湘云
香港电影剑神一笑刘德凯
一凤东飞九万里、剑气满天花满楼孟飞、杨钧钧、石峰
1984台湾华视剧集陆小凤卫子云
1986TVB连续剧陆小凤之凤舞九天万梓良、陈秀珠、景黛音
台湾电影凤舞九天孟飞、杨钧钧、黄秋生
2000香港电影决战紫禁之巅刘德华、郑伊健、张家辉
合拍连续剧陆小凤林志颖、陶红
2001合拍电视剧陆小凤之凤舞九天孙耀威、黎姿
2006央视电影陆小凤传奇之陆小凤前传张智霖、张智尧、张达明
陆小凤传奇之大金鹏王张智霖、张智尧、何润东
陆小凤传奇之铁鞋传奇张智霖、张智尧、李雄
陆小凤传奇之绣花大盗张智霖、张达明
陆小凤传奇之决战前后张智霖、严屹宽、何润东
陆小凤传奇之银钩赌坊张智霖、吴毅将、钟淑慧
陆小凤传奇之凤舞九天张智霖、范文芳、何润东
陆小凤传奇之剑神一笑何润东、张智霖、张达明
陆小凤传奇之幽灵山庄张智霖、何润东、林聪
陆小凤传奇之血衣之谜张智霖、何润东、张达明
2013西岸传媒陆小凤与花满楼林峰,张晓龙,张檬
绝代双骄系列
年代形式名称主演
1971香港邵氏电影玉面侠何莉莉、高远、潘迎紫
1978台视连续剧绝代双骄夏玲玲、江明、张璐、贝蒂
香港邵氏电影绝代双骄傅声、伍卫国、文雪儿、王戎
1979TVB连续剧绝代双骄黄元申、石修、黄杏秀、米雪
1986台视连续剧新绝代双骄杨盼盼、黄香莲、景黛音
1988TVB连续剧绝代双骄梁朝伟、黎美娴、吴岱融、谢宁
1992香港电影绝代双骄刘德华、林青霞、张敏
1999台湾连续剧绝代双骄林志颖、苏有朋、陈德容
2001绝世双骄林志颖、唐宸禹、李小璐
2005大陆电视剧小鱼儿与花无缺谢霆锋、张卫健、范冰冰
萧十一郎系列
年代形式名称主演
1971香港邵氏电影萧十一郎韦弘、金霏、邢慧
1978萧十一郎狄龙、井莉、刘永
1978TVB连续剧萧十一郎谢贤、李司棋、黄淑仪
2001萧十一郎黄日华、向海岚、邵美琪
2002合拍连续剧萧十一郎吴奇隆、朱茵、于波
2014大陆电视剧新萧十一郎待定
大旗英雄传系列
年代形式名称主演
1982香港邵氏电影大旗英雄传狄龙、罗莽、廖丽玲
1986台湾中视剧集大旗英雄传孟飞、杨丽菁、关聪
1989TVB连续剧铁血大旗门石修、刘青云、麦翠娴
2007大陆连续剧大旗英雄传杜淳、崔林、秋瓷炫
武林外史系列
年代年代名称主演
1977香港连续剧武林外史卫子云、米雪、刘江、文雪儿
1979香港邵氏电影孔雀王朝姜大卫、李修贤、井莉、余安安
1983台湾连续剧明日天涯江彬、史兰华、秦伟
1986武林外史孟飞、陈玉玫、吴元俊、李黛林
2001大陆连续剧武林外史黄海冰、张琰琰、王艳
浣花洗剑录系列
年代形式名称主演
1979ATV连续剧浣花洗剑录张国荣、文雪儿
1982香港邵氏电影浣花洗剑刘永、黄杏秀、岳华、罗烈
1996ATV连续剧剑啸江湖刘松仁、庄静而、徐少强
2008合拍连续剧浣花洗剑录乔振宇、谢霆锋、钟欣桐
流星蝴蝶剑系列
年代形式名称主演
1976香港邵氏电影流星·蝴蝶·剑宗华、井莉、岳华、谷峰、陈萍
1993香港电影新流星蝴蝶剑梁朝伟、杨紫琼、王祖贤、甄子丹
新加坡剧集莲花争霸李南星、塔琳托娅
1996ATV连续剧剑啸江湖刘松仁、庄静而、徐少强
2003大陆连续剧流星蝴蝶剑郑少秋、丁子俊、何中华
2010大陆连续剧流星蝴蝶剑陈楚河、陈意涵、王艳
三少爷的剑系列
年代形式名称主演
1977香港邵氏电影三少爷的剑尔冬升、凌云、余安安、陈萍
1977香港连续剧三少爷的剑万梓良、徐少强、林司聪
2000大陆连续剧三少爷的剑何中华、俞飞鸿
名剑风流系列
年代形式名称主演
1979TVB连续剧名剑风流夏雨、潘迎紫、黄敏仪
1981台湾电影名剑风流王冠雄、于珊、金汉
1985台湾连续剧名剑风流杨怀民、叶飞、陈丽丽
大人物系列
年代形式名称主演
1981香港邵氏电影红粉动江湖米雪、元德、陈观泰
2003合拍连续剧凡人杨大头吴京、季芹、张恒
2008大陆连续剧大人物严屹宽、谢霆锋、李心洁
英雄无泪系列
年代形式名称主演
1979TVB5集短剧英雄无泪黄树棠、谢贤、狄波拉
1980香港邵氏电影英雄无泪傅声、赵雅芝、尔冬升
1984TVB5集短剧青锋剑影苗侨伟、刘嘉玲
1995大陆电视剧英雄无泪修庆、李艳秋
2006合拍连续剧泪痕剑焦恩俊、蔡少芬
天涯明月刀系列
年代形式名称主演
1976香港邵氏电影天涯明月刀狄龙、井莉、罗烈、恬妮
1980台湾电影月夜斩凌云、王冠雄、潘迎紫
1985ATV连续剧天涯明月刀潘志文、罗乐林、森森
2012大陆连续剧天涯明月刀钟汉良、陈楚河、张定涵
圆月弯刀系列
年代形式名称主演
1979香港邵氏电影圆月弯刀尔冬升、汪明荃、林建明
1979ATV连续剧刀神刘松仁、赵雅芝、韩马利
1997TVB连续剧圆月弯刀古天乐、温碧霞、梁小冰
2012大陆电视剧新圆月弯刀张智尧、杨雪、唐国强
大地飞鹰系列
年代形式名称主演
1978台湾电影大地飞鹰王冠雄、凌云、夏玲玲
1992TVB连续剧大地飞鹰吴镇宇、黎美娴、刘家辉
其他作品系列
年代形式名称主演备注
1977香港邵氏电影绝不低头宗华、刘永、凌云、苗可秀
香港罗维电影剑·花·烟雨江南成龙、徐枫、佟林
1978台湾电影飘香剑雨田鹏、白鹰、唐宝云、汪萍
1981香港邵氏电影血鹦鹉白彪、梁珍妮、刘永
1981香港电视剧游侠张三丰万梓良、陈秀雯、张国荣根据《大人物》改编
1983台湾电影风铃中的刀声赵雅芝、田鹏
1987香港电影大内神捕连伟健、顾冠忠根据《七杀手》改编
1991大陆电影七星碧玉刀赵阳、李殿芳、单星梅
1980台湾电影剑气萧萧孔雀翎田鹤、孙嘉琳、唐威
2001大陆连续剧策马啸西风吴京、俞飞鸿
2010大陆连续剧七种武器之孔雀翎释小龙、穆婷婷、于波
2. 想看黑狱断肠歌2无期徒刑2000年上映的由吴镇宇主演的免费高清资源
《黑狱断肠歌2无期徒》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BlN_leJhA669YRpB6fdj-w
新狱警成结识原为律师的监犯康,并与康妹成爱侣,但副狱长垂涎康妹美色,康妹惨被强奸而自杀,加上副狱长凶残成性,引起监狱暴动,成与康不顾一切决杀仇人。
3. 春江花月夜的背景资料(尽量详细)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而对此诗的创作地点则有三种说法:
1、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诗人是站在扬州南郊曲江边赏月观潮,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表现的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
2、长期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认为,此诗作于瓜洲,表现的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
3、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此诗作于扬子江畔,其地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庭花》《堂堂》,并陈后主作。
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最有名的。
(3)断肠花月夜粤语电影扩展阅读:
整体赏析
此诗题目,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整首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诗人入手擒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4. <<春江花月夜>>
一生只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就是因为《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这首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犹如一股股迎面扑来的浓郁的情感,千百年来,使无数的文人骚客为至倾倒。无怪乎,该诗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该诗中不仅描绘出了一幅精美的春江月夜图,而且也表现出了丰富细腻的情感。但是,尤为重要的是,在这情感中也渗入了理性的思考,即情中有思。面对如此美丽的图画,面对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出的最动人的良辰美景,而许真的是“乐极生悲”吧,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引发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江月是如此的美丽,美妙的景色不禁使人想到了宇宙的深邃和永恒,从而联想到自己的人生是如此的渺小和短暂。是谁站在江畔,第一个惊诧月色的明媚?光照春江的明月,又是从哪一年开始照耀到人间呢?恐怕已无人能说的清楚。毕竟,人的一生太短暂,太短暂了!人要和时间赛跑,终究是要失败的,人生真的是很容易就逝去了。人类一代代永无穷期地更替,不正是人生短暂的表现吗?而明月却年年相似,这江月为什么会年年依旧呢?可能象世上的离人一样,也在等待着自己的亲人到来吧!“不知江月照何人”这里用了一个拟人的手法,把月亮写的很有感情,为了见到她期待的人,可以年年长明不衰。诗人由仰望月轮,又低头看到大江东流。这滚滚东流的一江春水,多么象消逝着的光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人的青春不就是被这滔滔流水送走的吗?诗人由时空的无限,遐想到了生命的有限,感到神秘而又亲切,表现出一种更深沉,更寥廓的宇宙意识。月相似而人不同的意象,深藏诗人对生命短促的悼惜之情,这种青春感伤的情思贯穿全诗,创造出韵味无穷的意境。
但是全诗的关键还在后文对思妇的描写,思妇因盼望与爱人相见而不得而苦闷。但她仍相信,虽然两人相隔异地,不能声息相闻,但此时一定会共对明月寄托相思。南朝《子夜四时歌*秋歌》中有过这样的名句: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是说托月光把自己的相思之情寄给远方的亲人。而在这首诗里,把托月寄情变成“愿逐月华流照君”,感情更为强烈,要求也更为迫切。这里的“逐”字把思妇那种深沉,执着,殷切的思念之情表现的更形象,更具体,更传神,给读者以鲜明的动感。由此可见,诗中虽有对人生短暂的伤感,但这只是缘于对人生的热爱与追求,诗人并没有因此而颓废和绝望,其基调是“哀而不伤”的,体现出初唐的时代之音。
当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这首诗也有一定的缺憾,没有完全脱尽六朝形式主形式主义的影响。但该诗中从众多色彩鲜明的形象中所抒发出的棉邈深挚的情感,同样使人产生心灵的惊悸,特别是对人生感悟的理解和赏析,更能引发读者的一番深思和感悟。这也正是诗人技高一筹的表现,使景情理完美结合,创造出一番新的意境,给人以新的理解和感受。
春江花月夜 赏析
原来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名《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亦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约在1925年,此曲首次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又经多人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为国内外听众珍爱。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赞颂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片段1)。 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片段2)和“风回曲水”的意境。 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迭恍惚。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唉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唉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注释
【注释】: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它们或显得格局狭小,或显得脂粉气过浓,远不及张若虚此篇。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索旧题的原始创制者究竟是谁,而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真正创制权归之于张若虚了。
5. 《春江花月夜》的解释
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著名诗篇《春江花月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西岸轻轻得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它原先并不是由多种民族乐器演奏的合奏曲,而是一首琵琶曲,名叫《夕阳箫鼓》。这个曲名最早见于清朝姚燮晚期著作《今乐考证》一书中,被列为"江南派琵琶曲目"的中曲一类。乐谱最早见于鞠士林的传抄琵琶谱及1875年吴畹卿的手抄本。20年代,上海的新式音乐社团将它改编成一首民乐合奏曲,并根绝此乐曲诗情画意的内容,给它取名为《春江花月夜》。
此曲音乐意境优美,乐曲结构严密。它的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新的因素层出不穷,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听起来十分和谐。在民间音乐中,这种手法叫"换头合尾",能从格格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音乐表现的内容。
全曲一般分成10段,人们遵循中国古典标题音乐的传统,为每段加了一个小标题。这些标题是: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漱、唉乃归舟和尾声。
《春江花月夜》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用含蓄的手法表现了深远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构思非常巧妙,随着音乐主题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乐曲所描绘的意境也逐渐地变换,时而幽静,时而热烈,现实了大自然景色的变换无穷。
第9段是全曲的高潮,旋律由慢而快,由弱而强,激动人心。这段音乐描绘小船向归途划去时欢乐的声浪响彻江面,达到了情绪的顶峰。随后音乐在快速中徒然而止,又回复到平静、轻柔的意境之中,然后便转入尾声。
尾声的音乐是那样飘渺、悠长、好象轻舟在远处的江面渐渐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静而安详,使人沉湎在这迷人的诗画意境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吴声歌》这首诗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相思离别之情,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写的也是古代诗人常用的题材,但诗人以不同凡响的艺术功力 ,在意境、情趣、韵律上开拓了新的天地,使这首诗成为唐诗宝库中的明珠。
诗篇起笔便用景语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美妙图画,然后以江月为中心,用浓淡相宜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春江、花林、江月的画卷,诗人即景生情,从江月美景中托出客子离愁的情怀,融情于景。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衬出离愁之苦,而离愁又将美景染上了感情色彩。那徘徊在明月楼的月光,成了知人意、通人情的有情体。那月夜扁舟中的游子,楼上镜台前的思妇,月光中飞去的鸿雁,江流里跃水的鱼龙,是景?是情?难以区分。全诗成功地融情于景,摄情入诗,相偕相融,构成了完美的艺术境界。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字铺写。开篇前八句用出生法,将五字逐字吐出;结尾后八句用消归法 ,又将五字逐字收拾。首尾遥相呼应。题目五字,环转交错,各自生趣,但以“江 ”、“月”二字为中心。“春”字出现四次,“江”字十二次 ,“花”字二次,“月”字十五次,“夜”字二次。诗人循着江月交融的艺术构思,极力泻染春江浩阔,反复咏唱春月皎洁。并在“江”上,用了海、潮波、流、汀、沙、浦、潭 、鱼龙 、潇湘、碣石等为陪,在“月”上用了天空、霰、霜、云、楼、妆台、帘、砧、鸿雁、雾等作衬,增强了形象的丰富感,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春江月夜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开始四句暗示我们所吟咏的月夜位于长江下游,因为从诗中可以看出这里水面宽阔,春潮高涨,江海相连,更有那一轮明月伴随着海潮一同升起。月渐升高,皎洁的清辉随春潮奔涌,光耀千万里。这里明为写景,其实是寓情于景的。因为潮水涨落有定时,所以在中国传统古典诗歌中海潮往往与信誓相连。这首诗中所写的“ 明月共潮生”,应该在望日前后。潮生,使离人想起离别时的信约誓言;月圆,更使离人渴望亲人团聚 。“何处春江无月明”以设问的形式,透露出了不知亲人今夜飘零何处的相思之情,同时也使我们联想到客人面对潮信明月,倍受思亲之苦袭扰的情景。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这四句的着眼点由江海交汇处转到岸汀之上,写江水绕着长满芳草野花的江边小洲流过,月亮的清辉洒满散发着幽香的花林,仿佛给花林撒上了一层雪珠儿。月色洁白如霜,反而使空中的霜飞不易被人觉察,因而也使江边的沙滩象铺上了一层银霜,以致只看得见月色而“看不见”白沙了。这里既描绘了月下江流、月下芳甸、月下花林、月下沙汀的洁静,宁谧的景致,同时也衬托出人物心灵的纯洁无瑕,达到了主、客观之美的和谐统一。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八句由岸汀江天的美景,引发出人生哲理的探求:江天明净如洗,没有丝毫纤尘,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显得分外皎洁。在江边是谁最早见到了这明月?而这明月又是何年何月开始照耀人间呢?人生易老,一代一代地生息无穷;然而苍天不老,江月总是以她“年年只相似”的姿容升起,不知她在执着地等待着什么人,然而她所能见到的也只有长江一浪推一浪地送着流水。这八句通过景物描写,把人们的思绪引向宇宙,引向人生的真缔。它的哲理浸透了思念的诗情,是思妇感情波涛澎湃激荡到极点的升华,而决皇歉拍罨�穆呒�嘉�牟�铩J�腥松�芾淼幕鸹ǎ�怯伞肮略侣帧钡囊桓觥肮?”字与思妇的心灵撞击所产生的。一个“孤”使读者很容易透过明月的孤寂联想到思妇的孤单,体味出她胸中的相思期待之苦,并给下文作了铺垫。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四句是写一片白云随风悠悠飘走,在这昔日与亲人分手的江岸见到远去的白云,就更使人的离愁别绪苦不堪言。皎洁的月光之下,是谁家的游子乘着一叶扁舟漂游在外呢?能寄托相思的只有这明月楼了。这里,“不胜”二字突出了思妇的相思断肠之愁苦已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而“扁舟”、“明月楼”又把“两地相思一样愁”的苦楚渲染得淋漓尽致,情浓欲滴。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四句是全诗感情冲动的高潮所在。天上孤寂的明月仿佛找到了楼上思妇这个“同病相怜”人,它踱上楼台闺阁,徘徊着,不肯离去,也照在了她的梳妆台。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曾为丈夫捣过衣服的衣砧上,拂去了却又回来。“卷不去”、“拂还来”这两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两句是写一轮明月同照两地,我们夫妇只能遥遥相望却不能互通音讯。我是多么希望随着月光照在你的身上呵。可是,天空广袤,连善于长飞的大雁都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世界,连善游的鱼龙也只能掀起一层层波纹却游不到你的身边,我又怎么能和你相会呢?这里以鸿雁、鱼龙与自己渴望夫妻团聚的急切心情相比,就更显出了思妇的离愁之深。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这四句把梦境与实境交织在一起,虚实相间,从而把月夜将尽、梦境难以实现的愁怅之情烘托得缠绵悱恻。
最后一段,天已将晓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四句是写离愁夜曲结束,新的一天的思恋情歌开始。“摇情”二字描摹出了思妇那摇人心旌的如梦似幻的真挚相思之情,使无形的感情真实可感。
总之 ,这首诗运用多角度写景的手法,从月生、月照、月轮、月徘徊、月华、月斜,直写到月落,辅以江潮、江流、江天、江畔、江月、江浦、江潭、江树等特定场景衬托,由九个形象画面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境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游子离妇的离愁。诗人紧扣这一离愁至重、意境浓郁的中心来谋篇布局,做到情景交融,景随情移,从而使诗的意境既见层次又浑然一体,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语言的声韵之美,对《春江花月夜》诗情也同样起到了较好的烘托作用。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韵脚平仄交错,音节和谐,每韵都构成了一幅富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的形象画面。有些句子用了律句的平仄加上不少偶句,排比句,顶针句的运用,使诗歌错落有致。其中对春江明月诗人能把诗歌声韵节奏的外在律与诗人感情的内在律有机融合,以声韵来透露思妇情绪变化的升级,显示出自然美景无人共赏青春虚度的凄楚,使思妇的离愁与景自然和谐,表现出巧夺天工的艺术功力。这首诗虽然带有许多感伤和凄凉的韵味,但由于诗人善于严格把握声韵,因此给人总的印象却是凄婉而不颓废,缠绵而不消沉。
此外 ,《春江花月夜 》的许多诗句还富于哲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等诗句情理结合,抒发了个人生命短暂,宇宙永无穷尽的哲理性感叹。
6. 许冠杰的电影,全部,粤语的,告诉名字.
1973/02/17 马路小英雄
1973/12/21 龙虎金刚 小杨
1974/04/15 小英雄大闹唐人街
1974/07/18 绰头状元
1974/11 鬼马双星* 刘俊杰
1975/08 天才与白痴 李护士
1976/12 半斤八两 * 李国杰
1977 发钱寒 客串
1978/07 卖身契 朱世杰
1981/05 摩登保镖 * Sam
1982/09 最佳拍档 * KingKong
1983/06 最佳拍档之大显神通 KingKong
1984 最佳拍档之女皇密令* KingKong
1984/07 全家福 永昌
1985 打工皇帝 亚忍
1986/12 最佳拍档之千里救差婆 KingKong
1987/01 卫斯理传奇 卫斯理
1988 鸡同鸭讲 客串
1989/11 新最佳拍档 KingKong
1990 新半斤八两 丧标
1990 红场飞龙 姚龙
1990 笑傲江湖 令狐冲
1993 水浒笑传 武松
1993/01 花田喜事 周通
2000/01/29 大赢家 黄大千
其中最佳拍档系列作为同时上映时间最长,票房最高的,在现在的电影界中也是最高的(根据当时物价来算
7. 黑狱断肠歌2之无期徒刑电影torrent
《黑狱断肠歌2之无期徒刑》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qB6H2pYA6pcDb5hWg6gXuw
《黑狱断肠歌2之无期徒刑》是梁宏发执导,吴镇宇、何家驹等主演的黑帮动作片。讲述了狱警与律师的妹妹成为爱侣,却被狱长强奸而自杀。狱长的凶残成性,引起监狱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