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救一个人即救全世界"是哪部电影的经典台词
辛德勒的名单
电影开始的时候,有这句话,英文原文是
The
one
who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
entire
❷ 大喊:让我再救一个 的那个战士谁啊
从2008年5月14日开始,一篇《消防战士跪地落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的文章出现在新浪网等门户网站中,这原本是一篇博客文章,在被各网站相继转载后,立刻引发网友们的关注,文章中饱满的感情更是引发国人的共鸣、心灵的震撼.
许许多多的人被这个消防战士感动着。后来,经过中国消防在线网站记者的多方查找,终于找到了这位名叫荆俐杰(先前,一些媒体曾误报道为“荆利杰”)的消防战士。
荆俐杰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孩子,1989年12月17日出生在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嘉应观乡东营村。他的家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家庭:父亲荆喜成、母亲苗小焕一直在老家务农。兄妹三人中,荆俐杰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家中,还有一个78岁的爷爷。
荆俐杰从小到大,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在家听家长的话,在校听老师的话,从没有惹过事。在乡亲们的眼中,荆俐杰是一个懂事、热心肠的孩子,喜欢帮助人。如果邻家有个啥难事,他肯定会第一个来到现场。
和众多农村的孩子一样,荆俐杰从小就喜欢看打仗的电影,喜欢戴军帽,他的理想就是长大后,当一名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保家卫国。
2007年12月,荆俐杰从河南焦作市解放区入伍,先是在四川省消防总队教导大队受训,2008年2月,分到了四川省德阳市消防支队绵竹中队。
作为入伍的新战士,荆俐杰刚开始并不习惯军营生活,和高中的生活相比,还真是苦了一些、单调了一些,天天在训练,而且大部分是体能训练、高强度的训练。对此,很多人会不适应甚至掉队,但荆俐杰在腿部受伤的情况下,一个多月训练中从未请过一次假,掉过一次队。时间久了,荆俐杰不觉得那么苦了,渐渐喜欢上了军营生活。
用手从废墟中刨孩子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
当时,荆俐杰正在绵竹中队门口稿辩搏站岗,第一次感觉地面有点颤,他还以为是门口马路上汽车经过引起的共震什么的,后来感觉越来越厉害,他这才觉得是发生地震了,于是就跑向院子呼喊,大概十秒钟后,消防中队斜对面的百货大楼“轰隆”一声倒塌了,顿时烟尘滚滚。
3时10分左右,荆俐杰所在中队接到上级命令,火速赶往武都镇教育中心实施救援。
救人地点之所以首选绵竹市武都镇教育中心,是因为那里有学校,有很多学生被埋。路非常难行,市区道路上车塞得满满的,荆俐杰心急如火。到达现场后,教育中心受灾最严重的是武都小学的教学楼,整个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部分。那是怎样的一种凄惨情形呀:教学楼外围站满了惊魂未定的老师和群众,哭声一片,有的在哭,有的边哭边喊孩子的名字,有的家长发现孩子被困的地方后,撕心裂肺地就用手去刨……
学校的老师们讲,当时正在上课,地震猛然发生后,下面至少埋压了100多名师生。现场,倒塌的楼板下面到处是手、脚和头,求救声刺痛了大家的心,荆俐杰和战友大多带了撬杠和铁锨,没有专业的救援工具,战士们迅速展开徒手救援。
19岁的荆俐杰第灶返一个奔向了废墟。
实施营救只能用手刨。时间就是生命,荆俐杰拼命地用手刨,战友们和学生家长也在用手刨,后来才去了挖掘机……当天,荆俐杰和战友们刨出来有七八十个孩子,但活着的仅仅5个。
地震太残忍了!长这么键祥大,荆俐杰第一次看到尸体,第一次看到那么多遇难者的尸体……
草坪上,躺着已经走进天堂的孩子,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可怜的孩子本应该在教学楼里安安静静读书,但灾难却夺去了他们的生命,他们是那样的无辜、不幸……此情此刻,荆俐杰痛苦、揪心、无奈,他恨自己没有本事,让这些生命复活!忽然想起家里的姐姐和妹妹,想起了远方的亲人们,他们是多么的幸福呀。此时的救灾现场,有不少父母抱着孩子的尸体大哭,悲情的荆俐杰暗暗发誓,就是拼上性命,也要努力救人,多救一个算一个。
抢救在紧张进行。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一时多,上苍落泪了,因为雨下得太大了,部队无法继续作业暂停营救,但天还没亮就又开始了。
体力不支,跪地哭求再救一个
余震仍在不断发生,钢筋和楼板摇摇欲坠,残存的墙体时不时往下掉砖头和石块,荆俐杰全然不顾。手掌磨破了,脚底被钢筋刺破了,他一刻没有停下来。
2008年5月13日上午10时许,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发生了巨大的晃动,楼板在摇,墙体在垮……二次坍塌!危险!快撤!消防指挥部下达命令。此时,余震中如果再次进入废墟救援,或者不撤出救援现场,几乎等于送死。为保护救援人员,消防指挥部立即下令:所有人员必须暂时撤出,等余震过去后再伺机进入。
而此刻,荆俐杰刚刚抢救出一个小女孩,面对突然发生的强烈余震,荆俐杰本能地向后跑,但没跑几步,他就产生错觉,余震可能停下来了,于是又往废墟中跑,因为,他听到了废墟中有声音在呼救。就在荆俐杰转身奔向废墟时,危急时刻,四五个战友和群众拉住了他。怀着满腔悲愤的荆俐杰挣扎着要冲进废墟,战友们死死拽住他,试图将他拖到安全地带。
此时,荆俐杰心里就两个字:救人。但长时间体力透支,浑身乏力,感觉双腿一软,一下子就跪那儿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控制不了自己,跪在地上放声大哭:“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再让我进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泪水中的荆俐杰觉得,只有把孩子救出才是对家长最大的安慰,如果贪生怕死,就是历史的罪人……此情此景,现场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
生命。鲜血。悲情。呼喊。荆俐杰跪地的哭喊声,在灾难中穿透时空、穿越灵魂。
当时,一个在现场的女记者目睹了整个过程。她说:眼见的情况只用了四个字形容,就是“世界末日”。她说自己几乎无法工作,眼泪就没有停过,太惨了,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大家发了疯一样的救人。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个年轻的战士(指荆俐杰)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她已经泣不成声。
于是女记者满含着热泪,将此情此景转述给一位朋友。于是,一篇博文《消防战士跪地落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出现在网上。随后,文章被各网站转载,在网友中引起强烈的共鸣。一句乞求的话语具有了强大震撼力,这个声音让无数国人落泪,让无数国人感动,许多人都哭着说那个消防战士是“世界上最可敬的人”。
抢救仍在进行中。余震刚过,荆俐杰再次奔向废墟。
废墟中,荆俐杰发现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这也是整个救人过程中,荆俐杰印象最深的一次。一个大铁柜的架子紧紧压在小女孩的腿上,铁柜上面有很多从上面二楼掉下来的课桌、书本等东西。荆俐杰发现一个人根本不能将小女孩救出,于是他到窗口叫来战友邓坚。邓坚用铁撬把铁架子使劲撬起来,慢慢把小女孩的腿取出来,再把小女孩往外移。荆俐杰说,他已经记不清小女孩穿什么衣服、长什么模样了,但是小女孩没有哭,非常坚强,可能试图挪动箱子给她取腿时弄痛了她,小女孩只是轻轻地说了句:“叔叔,能不能轻点?”
钢筋、水泥和砖块的摩擦,加上现场情况复杂,荆俐杰全身多处被擦伤,右脚磨烂了,最严重的是裆部被磨烂了,汗水和雨水的浸渍使伤口开始发炎、化脓,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教导员陈军命令他包扎伤口,休息片刻再参加救援,荆俐杰只顾埋头苦干,什么话也不说。
整个救援持续了3天。战士们弯腰弯得直不起来,太累了就蹲在那里刨,有时跪在地上刨,反正是怎么样刨着顺手就怎么样刨,有时候累得站一分钟都想打盹儿……
5月15日,武都教育中心抗震救灾战斗结束。休息不到半个小时,荆俐杰又到了苏兴街农机公司震灾现场抢险。
❸ 电影《紧急救援》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台词
1、当危机突然降临,总有人挺身而出。
2、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战场,我是一名特勤员。
3、哪有从天而降的英雄,都是挺身而出的凡人。
4、英雄,你要回来哟!
5、兄弟是危急时刻绝不退缩,我跟你站在一起!
6、你想打倒我,我就跟你斗下去。
7、当我们为生命拼尽最后一口气,那一口气,就是勇气。
8、原来人的灵魂在离开身体的那一刻,会见到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❹ 抖音让我再救一个什么梗
改编的电影。抖音让我再救一个是抖音上“上帝啊!请让我橘含再救一个”根据真人事迹改编的电影。电影,也被称为运动画面戚冲或动态画面,是高伍歼作品视觉艺术来,通过使用移动图像的沟通思想,故事,认知,情感,美女,或大气模拟体验。
❺ 有部电影里面有句台词说我打死你再救活你再打死你
没一个正经好颂郑好回答的,我来答一下吧,这不是电影里的台词,是出自电视剧《隋唐英雄传》,好像是第三十四还是三十五集,尉迟恭和唐军交毁数战被程咬金戏耍,气的大骂:“我把你打死了再救活你我再打死你!纤樱首”
❻ 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上一个。这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话
汶川地震: (荆利杰: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我还能救一个!)时间定格在5月13日,四川绵竹武都小学,倒塌的教学楼再次有塌陷的迹象,指挥部下达了援救人员撤退的死命令,可就在此时,救援的战士又发现有一个小男孩在求救!年仅19岁的武警战士荆利杰下意识地要转身奔向废墟。余震再次袭来,并引中庆蚂发了更大面积的坍塌。一块巨大的混凝土眼看着就要掉下来,战友和群众马上把荆利杰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带。这个时候的荆利杰双腿一软,跪了下去。就在跪下去的那一瞬间,荆利杰哭着大声喊:"我知道很危险,我知道进去了就可能回不来,但是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余震刚过,荆利杰又第一个奔向废墟。他想去营救那个呼救的男孩---------!我无法去想象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惊心动魄的情形,作为当过兵的自己,我只知道这是真实的!而类似的事情,在灾区比比皆是:步行十几小时,硬是在没有路的山区走进了映秀镇;15名空降兵战士,写好遗书,在4900多米的高空伞卖埋降,而他们,平时训练的跳伞高度只有500-1000米!第一个到达宿茂!;超越飞行极限,某航空兵大队在山区气候条件复杂、恶劣的情况下,转移灾民无数,其中一架直升机堕毁!连续奋战几十个小时,睡在路边的年轻的战士---!是什么让他们创造了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迹?只是因为他们穿着绿色的军装、有着一个名字:人民解放军!只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人民的子弟兵!只因为他们知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因为他们知道,是人民养育着他们!!!回首那段惨痛、感动的经历,历数世界几大自然灾害,我也看到想到了很多:美国新奥尔良飓风,当地女州长在广播里高呼:快派军队来吧,杀死那些暴民们!美国女议长佩洛西发差拆出了“只有把那些暴民杀光,才能让奥尔良重新回到宁静”的可怕言论,军队去了,荷枪实弹的去了,是去杀人还是救人?!!!07年网络上广为流传的照片:三个坦克上的美国大兵,冷漠的注视着一个在飓风中艰难行走的老人,却未曾上前帮忙。这样的麻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不能想象也不会出现的。四川地震我们的士兵,没有一支枪支,有的是镐头、铁锹和救援物资!!各支救援部队都把自己带来的食物和水留给了灾民,有的战士,因为过度劳动和饥饿昏迷,只有中国的军队,能首先自己不吃不喝,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救人,使他们唯一的信念!!!
❼ "救一个人即救全世界"是哪部电影的经典台词
"救一个人即救全世界"是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经典台词。
电影开始的时候,有这句话,英文原文是:The one who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 entire,即:救一个人即救全世界。
电影主要内容:
电影《辛德勒名单》主要展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Oskar Schindler)与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
(7)电影台词让我再救一个扩展阅读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单》改编而成。是1993年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一部电影。
获奖记录:
2004年,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国家影片登记,《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5年,第20届法国恺撒奖,最佳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4年,第51届金球奖,最佳电影(剧情类),《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4年,第47届英国学院奖,最佳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4年,美国影评人协会奖,特别致意奖,《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3年,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3年,落杉矶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1993年,国家评论协会奖(美),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单》,获奖。
❽ 血战钢锯岭|请让我再救一个(Let me get one more.)
看过一些震撼的电影,不过在我知道是虚构的之后,便觉得索然无味,甚至觉得它有夸大其词,博人眼球的感觉。毕竟真实的东西才能引起人共鸣。
血战钢锯岭的故事发生在二战冲绳岛战役期间,取材于军医多斯救了75名战友的真实素材改编而成。我搜索了美国这位杰出英雄,结果发现确有其人,相比于改变世界,挑起战争而四处开疆拓土,征战杀戮的拿破仑和希特勒来说,像多斯这样用另外一种方式阻止战争进程的反战人士更让我敬佩。 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大家都在杀人,多斯没有携带任何武器,他是去救人的。
发动战争和上战场拯救人,两者都需要勇气。战争推动了人类的进程,同时也带了重创和毁灭。多斯知道战争不可避免。为了国家和人民,美国战士上战场杀敌,多斯怀着简单的和心头的教义和信仰,奔赴钢锯岭前线救人。
在生死面前,活着的人们搏则赋予的“英雄”称号,对于多斯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了。多斯的父亲是一战时期的老兵,但他一生念念不忘的是上战场出生入死的那些兄弟。很多兄弟长眠于墓地,多斯的父亲经常去墓地怀念他们,战后的生活并不幸福,多斯的父亲酗酒,脾气暴躁,醉酒后会打人。
他对兄弟们的死去感慨,人们会立碑纪念这些死去的战士,可是他们终究成了尸骨,纵然流传千古,流芳百世,他们也听不到看不见这些荣誉,诚然,这位经历过战场的人抒发的感受,更让人觉得清醒和真实。战争带给人荣耀,也带给人死告答亡。作为一个父亲,当然想保护自己孩子的性命,不愿见其尸骨还乡。
剧中有一句台词,我记得很清楚, In peace,son buries father; In war, father buries son.(和平年代子葬父,战争年代父葬子) 这是战争带给人巨大荣耀背后的残酷伤害。事物都有两面性,由此可以想象,千千万万个幸福的家庭分崩离析的样子。这也是他反对多斯弟兄两上战场的理由。从一个同是父亲又同是军人的口中说出这句话,战争给带给人的残害就更加具有信服力了。
人们的确也会觉得你了不起,人们会为你献上鲜花,然后幸福地享受他们的美好生活,忘记你。多斯的父亲为自己那些兄弟和自己觉得遗憾,也许这是导演想表现的反对战争的主题吧。
多斯从战场上返回之后说,墓地里埋葬的为别人的幸福而长眠于此的战士才是英雄。我觉得多斯枪林弹雨中只身犯险,返回战场拯救75名战友,把他们一个个用绳子系住,安全送下钢锯岭下的事迹也是奇迹。多斯战后耳朵失聪,身体残疾程度90%,一生都失去劳动能力。 英雄分两种,死去的是一种,活着的也是一种。
爷爷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每次说起参战的经历眼睛里熠熠生辉,总有说不完的话。我想,上战场保家卫国能给他带来无尽的精神上的成就感和荣耀感,对他来说,真好。国家对军人很优待,爷爷的工资逐年上涨,爷爷去世之前的好几年每逢过年县里都有领导干部来慰问,还带来了粮油等慰问品,所以我们国家对军人精神上物质上的抚慰和照顾做的很到位,让这些为国家奋战的人心头有了很大的慰藉。
那些为国鞠躬聚萃的人们,理应享有这样的待遇和尊敬。战后爷爷也负伤三处,有次,美国兵的刺刀插进他鼻子处,好在最后死神与他擦肩而过,好险。
我们听得唏嘘不已,但爷爷每次说起来倒是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仿佛伤口就是他的荣誉一般。
没有上过战场,拿过武器,我总是局外人。仅就自己袜银慧的触动,说几点。
我羡慕那些拿起武器为国家献身的人,不管是自愿还是迫于压力。今天的老一辈的人给我们讲述他们的峥嵘岁月,浴血奋战,教科书和纪录片和纪念馆怎么样为我们描述生动的场景,我们都觉得离我们很近,但又隔着那么些距离。我们一生下来就在金色的摇篮里,老实说我们无法和他们一样感同身受。
然而他们是幸运的,又是不幸的。 幸运的是,他们比我们更能感受到国家生死存亡那刻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牢牢联系在一起的,同呼吸共命运。那时候青年人眼睛里有光芒,谈起救国救民慷慨激昂。不幸的是,他们有一部分永远也看不见这充满鲜花的世界。多希望能够把这份斗志移植到现在和平年月的每一天的奋斗之中。
然而,和平年代也有和平年代的艰涩,每个时代都是不好过的。现在年轻人的压力也着实大。庞大的人口,飞速发展的经济,更大的广阔前景背后是更大的竞争力,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脱颖而出,大家削尖了脑袋披荆斩棘,过五关斩六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一直都存在。
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血泪史比今天的鸡汤文也许还要奏效很多。我们忘记历史太久了。太多的浑浑噩噩度日太久了。今天我们哪里感受得到血脉喷张的感觉,有些事是自己需要经历才能有共鸣的不是吗?
读史使人明智。希望我们回头望过去的路程,能始终清醒,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历史需要铭记,和平要加倍珍惜。希望我们珍视和平年代的安稳,坚守本心,不辜负生命本身。
❾ 《血战钢锯岭》主啊,让我再救一个吧!
导演梅尔.吉布森最佳力作《血战钢锯岭》,在1942年的太平洋战场,主人公军医戴斯蒙德·道斯不愿意在前线举枪射杀任何一个人,他成为一名军医,因自己的和平理想遭受着其他战士们的排挤。尽管如此,戴斯蒙德·道斯在冲绳战役中曾救下75名战士,这让他成为一个传奇。在一次彻夜战中,军医戴斯蒙德·道斯因一枚手榴弹炸伤,在拯救伤员时也被一名狙击手击中。
电影一开始讲述的是戴斯蒙德·道斯小时候和弟弟打架嬉戏,差一点把弟弟打死,当父母忙碌着救弟弟的那一刻,他彻底蒙了!呆呆的盯着墙上的训诫第六条:杀人是重罪。心中便种上了阴影的种子。父亲是在战争中眼睁睁看着队友死去的,留下了阴影,退伍后以后酗酒,家暴。在道斯长大后的又一次父亲又一次家暴中拿着枪威胁母亲,忍无可忍的道斯夺下父亲的枪差一点就打死了他。为此留下了深刻的阴影。信仰的训诫和这两次事件,导致道斯从此以后发誓不再摸枪,不给自己杀人的机会。
战争爆发后,他依然决然告别热恋女友应征入伍。入伍后道斯向霍威尔中士提出自己不拿枪,每周六安息日要休息做祈祷“他信仰的是“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为此常常被战友们欺负,殴打,霍威尔中士也总是欺负戴斯蒙德,逼迫戴斯蒙德拿起武器。最后,在战场被戴斯蒙德救回一命。队长葛洛佛是戴斯蒙德在军队的上司,试图拿军事法庭的规定要求拒绝持枪的戴斯蒙德·道斯必须要随身携带武器。为此把道斯告上军事法庭,如果不拿枪就升迟意味着要进军事监狱。可是道斯为了他的信仰,不惜进监狱都不妥协。未婚妻留着泪对他说:“你就不能假装拿一下欺骗一下那些混蛋吗?”“如果连信仰都没有了,我拿什么和你共度余生?”这一刻看拆差着痛苦的道斯在现实与信仰之间痛苦的挣扎,忍不住流下泪来!这种为信仰而活的精神不该我们学习吗?这种对信仰的坚定信念不正是我们所缺的吗?
在军事法庭上道斯受到审判,最终在父亲带去的一份战友的书信中获得解救,队长葛洛佛放弃起诉,道斯才得以获得释放。被准许以医务兵的身份不带枪上战场,道斯在军事法庭的那段激昂陈词的话值得我们每个人谨记。
战场上血腥、暴力、肢体横飞和呼啸而过的子弹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焦土上横尸遍野,如果是3D效果,我估计看的人都要呕吐不止了。《血战钢锯岭》中对于战争如何血腥与残酷的展现,以及战斗规模的宏大,都是在同类题材影片中少见的。本片区别于天朝对战争的美化,敌人的残酷,战场的无情,来告诉我们现在的和平是如此的来之不易。每个人都不应该有挑起战争的想法,应该维护和平,和平年代一切才会有意义,才是我们需要的生活。电影想要表达的是:人在战争中多么脆弱,通过展现血腥的战争表现战争的残酷,让你撑下去的就是你的人性和信仰。
日本人成群结队的从暗道涌出,枪支,弹药根本不够用,倒下一个后面还有千万万万个。这个场面真是太疯狂了,不怕死的疯狂促使着日本人一群接着一群蜂拥而至,然后就是一个一个同伴倒下去……记得哪本书里说过:日本人本身就是极度偏执狂的认真加载在自身疯狂的本质上,诞生了疯狂的不怕死。只能用疯狂这个词语来形容身材矮小的日本人。他们矮小,偏执的武旅笑皮士道精神,疯狂的对天皇的贡献精神,才导致了这样的到处侵略的日本特性。
当所有的人都撤退的时候,道斯留了下来。从呼啸而过的子弹里抢救出一个战友;从肢体横飞的间隙里抢救出一个同伴;从脑浆迸裂里又拉出来一个。从白天到黑夜,从人潮涌动焦尸满地哀嚎到寂静沉谧满是孤魂,道斯一个一个翻动着尸体寻找幸存者。他用他特有的被队长嘲笑的“胸罩”绳结,一个一个把战友送下峭壁。一次次运送,一次次找寻,唯一支撑他的就是他的信仰,他精疲力竭的时候他说:“主啊,让我再救一个吧”!“主啊,让我再救一个吧”“主啊,让我再救一个吧”这样的恳求,对一个即使没有信仰的人,也会觉得动容。他就是靠着这句话从白天到黑夜,从鬼子的枪林炮雨中一个一个又一个拯救着生命;他就是靠着这句话从黑夜又到了白天,从鬼子的一波一波扫荡中寻找着一个一个又一个存活的战友。每当他倒下起不来的时候他说:“主啊,让我再救一个吧”又爬起来奔向战场!同为军人,战友们的信仰是杀!他的信仰是救!在一声声的“医务兵”“医务兵”中他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就是拯救一个一个的战斗英雄。他是那么纯粹的;虔诚的为着自己的信仰活着。也因为着他的信仰,从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第七十五个!两天一夜他拯救出七十五个队友的生命!他抢救出了七十五个战斗英雄!这是怎么样一种精神啊,这个世界多一些这样有信仰的人会是多么美好!
番外篇:事后还有自称狙击手的日本俘虏说在钢锯岭见过这个作死的卫生兵,但每次冲他开枪子弹都会卡壳。”这个应该是被神化了吧,以掩饰或者说慰藉自己的过失和无能。不过道斯如此开挂也不需要再加一笔了。
第二次攻打钢锯岭前他被获准读经,因为那天是周六,是他的安息日。全体人员站立在钢锯岭下面等待着道斯为他们祈祷。那种坚毅的眼神,那种爆发的视死如归要从每个人身上迸发出来一样!因为道斯的行为,感染着大家,英勇无比。因为大家知道,即使是负伤,也会有道斯冒尽枪林弹雨救他们回来!这就像是一种坚强的后盾,支持着这些英雄。这一次大获全胜,在日本人疯狂的手榴弹雨中,道斯因为踢走手榴弹拯救战友而被炸伤右腿。担架从钢锯岭上下来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道斯漂浮在云层中,要飞到上帝怀中的样子!无比唯美,无比振奋人心。
番外篇:电影到此就算结束了,但是,在七十年前,道斯的事迹还没有结束……在被担架抬下去的路上,道斯自己滚下担架,因为发现了另一个伤员,他要把担架让给战友,然后自己走回了急救站,此时他腿上至少有十七块弹片,路上还被日军狙击手打了一枪。真实的道斯比影片中还要神勇无比,让人肃然起敬!片尾得见主角的原型,他暮年之时一脸祥和,相由心生,我相信只有内心真正平和之人才会有如此安详的面容。内心有坚定信仰的人目光中闪烁着的是与众不同的光芒。
本部影片令人震撼的竟然是真人真事改编的。更加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真人竟然比电影中更加神奇而英勇。道斯对信仰的的坚定,啪啪打着我们这些没有信仰的脸!打的是如此响亮!有一个信仰是多么重要,多么需要,多么迫切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