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字幕 > 儿子回来了歌曲是什么电影

儿子回来了歌曲是什么电影

发布时间:2023-05-01 03:10:27

A. 儿子回家父母铲雪电影名字

《到哪儿了》父母为接儿子回家过年,零下30多度的天气,铲雪三公里

B. 请说出<<爱心树>>的内容简介.

爱心树
艺术天才希尔弗斯坦传世经典,30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美国本土销量1800万册,一则有关“索取”与“付出”的寓言。
《爱心树》是那为数不多的不必把读者加以分类的作品之一,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美国《出版家周刊》

本书是世界绘本的经典作品之一,出版30年来,一直是绘本世界的著名典范,历久不衰,魅力惊人,销量超过550万册。
这是一个由一棵有求必应的苹果树和一个贪求不厌的孩子,共同组成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这是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作品简介:

一则有关“索取”与“付出”的寓言,适合所有的年龄。特别值得向辛劳的爸爸妈妈们推荐。
一个男孩儿幸运地遇到了一棵因爱而给予,因给予而快乐的大树。大树用他全部的生命陪伴男孩儿一生,为他创造了一生。男孩儿曾因成长而离开,但他在生命的开始与结尾都和大树为伴,为此,大树幸福不已。理解这个故事的孩子会隐约地感受到自己与亲人的关系和男孩儿与大树的关系有相似之处。这是一本不分读者群的经典图画书,作者希尔弗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绘本作家之一,绘图以简单利落的黑白线条勾勒形象,没有背景,留有很大的空白。文字简洁、明了,略含幽默、讽刺、忧伤的气息,在整体氛围上图文的配合非常融洽。希尔弗斯坦的其他作品如《失落的一角》也保持了同样的风格。
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和一个男孩儿是好朋友。每天男孩儿都跑来和它一起玩,他们很快乐。可是随着时光流逝,男孩儿长大了。大树感到了孤寂。一天,孩子来看大树,"我需要一些钱。"于是大树把自己的苹果给了孩子。后来又一天,长大了的孩子来了,"我需要一幢房子。"于是大树把所有的树枝都给了孩子。又过了很长时间,孩子又回来了,"我需要一条船,驾着它到远方去。" 于是大树又把自己的树干给了孩子。又过了很久,已经变老了的孩子回来了。"非常抱歉,孩子,"大树说,"我现在只是个老树墩,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我现在需要的实在不多,"孩子说,"我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我太累了"。于是孩子坐下了。大树很快乐。
这是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希尔弗斯坦以简单俐落的线条,充满诗意又带有嘲讽幽默的文字,为各个年龄的读者创造了一则令人心醒动容的寓言--在施与受之间,也在爱与被爱之间。

儿童读物里的大团圆结局,魔力和神奇的手段会在阅读它们的儿童心中"造成一种疏远感和陌生感。""孩子们会问,为什么你给我讲的那些幸福的事情我就没有遇见,当他的玩具不走了,他会觉得那是他的错,而它再会'复活'了。"相同的,制造一些"20英尺高的"神话英雄,只会给孩子带来因为不可能达到而产生的压力,他会总想着自己永远长不了那么高了。----谢尔·希尔弗斯坦

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集诗人、插画家、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于一身。
作为一名绘本作家,他一生创作无数,他的绘本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仅美国本土的销量就超过1800万册。他以《爱心树》(The Giving Tree)一书轰动文坛,奠定了他在当代美国文学界的地位。其他脍炙人口的作品还有:《失落的一角》、《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阁楼上的光》、《人行道的尽头》、《往上跌了一跤》等。他为电影《明信片的边缘》(Postcards from the edge)所作的歌曲I'm Checking Out获得1991年第6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奖提名;还因《人行道的尽头》获得1984年格莱美奖。
他的作品幽默、温馨;简单朴实的插图,浅显的文字,淡淡的人生讽刺与生活哲学,掳获了全球数以亿计读者的心。

C. 一个女的被囚禁了25年然后他的儿子回来了电影

巴霍巴利王:开端
巴霍巴利王2:终结

D. 多年前死去的儿子又回来了是什么电影外国

《亡者归来》第一季
出自S01E01,哔哩哔哩可以观看。
《亡者归来 第一季》是Aaron Zelman导演的一部剧情电视剧。
如果有一天,那些你曾哀悼过并亲手埋葬过的姿销亡者突然出现在你的门前,你会作何反应?如果他们声音相貌仍然和去世前一模一样,仿佛年龄从来没有变老,你又会作何反应?这是奇迹还是疯狂?亦或……那根本就不是现实?居住在阿卡迪亚市(Arcadia)的人们就遇到了这种「亡者归来」的怪事,他们的生活从此迹慎游被彻底孝纯改变。

E. 电影《失孤》主人公原型郭刚堂:最怕就是没有一个答案

2020年5月18日

寻子32年的母亲李静芝与儿子嘉嘉相认

亲朋好友纷纷来到李静芝家中

为她送去最为诚挚的祝福

在李静芝的好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他就是电影《失孤》的原型郭刚堂


图左为李静芝、图中为郭刚堂

2015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失孤》上映,刘德华饰演的主人公,就是山东聊城的郭刚堂。电影中的大部分情节都在郭刚堂身上真实发生过,遭遇车祸、被人欺凌、睡过桥洞,一路上也遇到过很多好心人的帮助。

然而,一个半小时的电影,远远演不完郭刚堂这23年漫漫寻子路上的艰辛。


电影《失孤》剧照

郭刚堂和李静芝已经相识十几年,见到李静芝的第一面,两个人相视一笑,眼角都落下了几滴激动的泪水。郭刚堂走上前给了李静芝一个拥抱,轻声说了句:“恭喜!”

一个拥抱,饱含了太多辛酸往事。看着李静芝和嘉嘉在一起幸福的画面,郭刚堂发自内心的笑了。

那一天,借着许多媒体都在,郭刚堂又开始发起了寻人启事,有他自己的,更多是为还在寻子路上奔波的父母发的。

“嘉嘉找到了,让我们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现在 科技 进步了,网友们也都非常热心,我觉得我们距离和孩子相见越来越近了!”


2015年,郭刚堂作为求助人参与《今世缘·等着我》的录制,遗憾的是,爱心寻人团没能帮助他找到儿子,寻找仍在继续……

今年是郭刚堂寻子的第23个年头,后来的他还好吗?还在坚持寻找吗?如今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1

拥有和期待

与5年前相比,如今的郭刚堂看起来苍老了不少,这个70后的中年男人头发都已经花白。

和外表相比,没变的是他依然坚毅的眼神和一直找下去的决心。


图为郭刚堂近照

2019年年末,曾有一位年轻人开车从河南来到山东,找到郭刚堂。他觉得自己就是郭刚堂丢失的儿子郭振。

郭刚堂听到消息后喜出望外,立即采血化验。等待的过程令人着急,两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结果出来后,那个人不是郭振,郭刚堂和这个年轻人一起吃了一顿饭。在饭桌上,郭刚堂有些哽咽:“我是多么希望他就是郭振。”

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期待与失望,郭刚堂的心态比几年前更为平稳了。


这些年,郭刚堂无数次在梦里见到儿子:儿子长高了,儿子考上大学了,儿子结婚了......梦到最多的永远是,儿子回家了,喊了一声:"爸,我回来了!"

一切厄运不过是一场梦,儿子不过是出了一趟远门。

这要是真的该有多好啊。


图为郭振被拐时,郭刚堂一家住的房子

“郭振小的时候,每一次我把拖拉机开到家门口,只要拖拉机一响,他就会跑到门口等我,一边跑一边喊爸爸抱,爸爸抱!然后就开始亲我。这些照片平时我都不敢看。”

郭刚堂还保存着老房子的照片,偶尔在深夜,他会打开照片,记忆会把他带回到23年前,那时候郭振还在他身边,他的人生还没有被改变……

2

踏上寻子路

1997年9月21日下午5时左右,郭刚堂两岁半的儿子郭振在李太屯村被人拐走。

刚开始,郭刚堂和妻子以为儿子去别人家玩耍,但寻找半小时后,才知道儿子是被人贩子拐走了。


郭刚堂一家合影

慌了神的郭刚堂,突然给在场的乡亲们跪下了。

“为了孩子,我也实在是想不到其他招了。” 看着不断磕头的郭刚堂,乡亲们都哭了,当天就发动了500多人,三人一组,到各个路口、 汽车 站、货车站去找人。乡亲们还集资5万多元,让郭刚堂去找孩子。

去过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地,郭刚堂找了一个多月,却没有任何进展。

儿子突然丢失,让郭刚堂体重下降50多斤,27岁的他甚至有了白发,他的妻子几近崩溃。

除了精神的巨大打击外,还有经济上的。郭振丢失时,家里还有5万元存款,但没过多久,他便背上了近20万的债。

原来的美好生活,被彻底推翻。

1997年底,郭刚堂决定骑着摩托车独自踏上寻子之路,就这样,他一找就是十几年,骑行了40多万公里。


如今,当他打开标注着路线的残破地图时,寻子之路的漫长甚至超乎他自己的预料。

在寻找儿子的十几年里,郭刚堂一天最多骑过720多公里路。全国各省市,几乎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图为郭刚堂手中的地图

当别人问他,这样身体受得了吗,他说:“我动,可能离孩子就近点,我不动待在家里,人贩子能把他送回来吗?不会!所以我就要不停地找。”

3

撕扯的瞬间

有一次郭刚堂骑到河南,兜里只剩一毛五分钱。

这时他已经饿得走不动,来到一家面馆,老板看着面善,郭刚堂小声问:“您能不能……”后面的话还没说出口,眼泪突然上涌,他赶紧扭到一边,攥紧拳头狠狠地往地上锤。

在村子里还算富裕的郭刚堂,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沦落到这步田地。


有一天,郭刚堂到了大别山里,那天风和雨都特别大,摩托车根本没办法骑,他只能推着摩托车艰难前行。突然,他脚底一滑摔倒了,脸直接磕到路边的防护柱上。

他抱着防护柱,双脚悬在半空中,低头往下看,下面是深不见底的悬崖。看着雨和血一起往下淌,郭刚堂的脑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

“那一刻,我想松手,一松手,我所有的痛苦就都没了。我想问天,也想问地,为什么丢孩子的是我?为什么我找了那么多孩子,都不是我儿子?”

就在这生死关头,摩托车后座上的寻子旗在风雨里飘着发出啪啪的声响。 郭刚堂抬头看到了旗子,上面有一张大大的郭振照片。


郭刚堂在《今世缘·等着我》回忆寻子经过

“我看到儿子歪着小脑袋对我笑,好像在对我说,爸爸,我不是一直在陪着你淋雨吗?”

郭刚堂心里一惊,“我死了,谁帮我去找孩子?”他用尽最后的力气爬了起来,扶起摩托车,带着一身的泥土,继续上路。

4

心中那盏灯

有一次,郭刚堂收到新的线索。千里迢迢找到一个孩子后,发现并不是郭振。他垂头丧气地回到摩托车上,这时候,天渐渐黑了,摩托车的车灯却坏了,郭刚堂只得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前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辆小轿车一直在后面用车灯照着他,他快车也快,他慢车也慢。他很疑惑,心想,反正自己身上也没什么钱,便下去询问。

轿车的司机对他说:“我看你是找孩子的,我就想在后面给你照个亮。”


好心人写给郭刚堂的寄语

类似这样的好心人,郭刚堂遇见过很多。

有的人给他一张加油卡,有的人给他一顿午餐,就这样,一路走,一路被陌生人的善举感动,他说: “没有他们,我根本撑不下来。”

此后很多年,每当郭刚堂想要放弃的时候,一想到那辆车、那盏车灯,他的心里便亮堂起来:“我没有理由停下,我也不可能停下。”

5

最怕没答案

如今,郭振住过的老房子已经拆迁,上面盖起了高楼。

谈及这些年最怕的事情,郭刚堂说最怕参加婚礼。因为只要一参加婚礼,就会想到丢失的郭振。23年了,孩子丢失的时候才两岁多,现在都26岁了。他是否已经结婚,生活是否快乐,这些东西都让郭刚堂无从得知。

的确,很多事情最怕就是没有答案。


妻子张文革说:“当年是我把孩子看丢的,孩子刚丢那会,我受不了,想死的心都有。老郭没有一句埋怨我,经常跟我说,我俩一定要好好的,等儿子回来了,有爸有妈,有个完整的家。23年我们就这么支撑着走过来了。”

当问到她,这么多年郭刚堂在外面找孩子,缺少对家里的照顾,现在小儿子也大了,是否让郭刚堂把找郭振的事先放一放。

张文革说:“无论什么时候,找郭振就是我们家的头等大事,我百分之百支持。”

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郭刚堂如今已经不需要再骑着摩托寻找儿子,现在的他能够熟练地用网络来发布寻人启事。

这些年来,他一共收到近千个疑似郭振的信息,在寻子路上也结识了很多寻子父母和志愿者,后来,他把这些资源整理在一起,成立了天涯寻亲网。


从2014年至今,天涯寻亲志愿者协会已经帮助上千人回家,郭刚堂也荣获了“中国公益人物”、“山东好人”、“聊城十大公民榜样”等称号。

在郭振还没有回家的日子里,看着别人回家,成为了郭刚堂最开心的时刻。

今年,李静芝、申军良等寻子多年的家长找到孩子,很大程度上给了像郭刚堂这样还在寻子路上的家长,强大的信心。随着警方寻人 科技 的进步,以及 社会 各界的帮助与支持,他坚信,他与郭振之间,只差一层“窗户纸”的距离。

爱心寻人团正在努力寻找!

希望您能转发本文!帮助郭振早日回家!


被寻姓名: 郭振

出生日期: 1995年4月4日

失踪日期: 1997年9月21日

体貌特征: 左脚脚面与小脚趾之间,有一明显疤痕;双手手指没有螺纹。


F. 回廊亭电影亲生儿子怎么回来的

回廊亭电影里,亲生儿子是从一个秘密入口回来的。电影开始时,儿轮高子被一个古怪的老人送到一个神秘的入口,老人说这是一个把他带回家的入口。他经过几个令人恐惧的考验后,最终回到家里。电影结尾时,儿子回到家里腊斗尺,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很开心。在他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生物,但他没有被吓到,而是坚持走完了整个旅程。他的父母和朋友都非常高兴儿子能够平安归来,他也因此得到了家人的销昌爱和支持。

G. 这部电影好像是说一个妈妈失去了儿子爸爸去领了一个机器人儿子后面他们的儿子回来了电影名字是

《AI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1年) 是由斯蒂芬族慎·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由斯坦利·库布里克参与制作的一部电影。
1982年,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买下了《人工智能》的拍渣穗凯摄权,由于当时电影科技水平的限制被暂时搁置。到1993年,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侏罗纪公园》的成功如唤,促使库布里克根据布莱恩·阿尔迪斯的短篇故事改编了剧本,并与斯皮尔伯格探讨了剧本,委托工业光魔公司设计特效。1999年,库布里克意外辞世,斯皮尔伯格于2000年初宣布了自己的拍摄计划,并于2001年将亡友的这部未完成作品搬上银幕。影片中应用了当时最新的“实时3D电脑游戏引擎”系统和“On-Set Visualization”技术。

[编辑]外部连接

电影官方网站
Supertoys Last All Summer Long or the on the Kubrick site
IMDb entry on A.I.
Cloudmakers.org, a discussion group and guide to the game

H. 电影《亲爱的》是讲什么故事的电影

电影《亲爱的》讲述的是以田文军为首的一群孩子被人贩子拐卖的父母苦命寻找孩子,和养育被拐孩子的农村妇女李红琴如何为争夺孩子做抗争的故事。有的观众认为,在孩子被拐了这么多年之后,田文军扔不惜花费全部财产和时间去寻找儿子的行为是很傻的,无异于大海捞针。而笔者认为,正是因为田文军的坚持和执着,才换来了他和儿子的团聚。正是因为田文军的坚持和执着,才让自己没有在一次次碰壁后仍然坚持下来。
影片中,田文军和妻子的感情破裂,一天,儿子追着开车离去的妈妈,结果再也没有回来,让夫妻二人都陷入了绝望,他们用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寻找儿子回来,贴了成千上万张寻人启事,利用互联网,当然遇到了很多骗子,令两人的生活一度陷入绝望。看的出来,夫妻俩是抱着必须找到的决心,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是打心底里要拼了命也要找回自己三岁的儿子。所以说,正是因为田文军的坚持和执着,才让自己没有在一次次碰壁后仍然坚持下来。

正是因为田文军的坚持和执着,才让他获得了一点又一点的希望和机会。儿子丢了之后,夫妻俩的生活陷入了绝望,他们用尽各种办法,努力寻找儿子回来,常年累月的寻找都没有一点点的希望,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他们遇到了几个和自己经历相仿的家庭,命运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人多力量大,果然,经历了三年时间,两人跋涉千里跨到另一个省,终于在一个小村落里找到了儿子。看的出来,田文军的坚持和执着是常人无法比拟的,他对儿子的爱是时间也无法冲淡和消磨的。所以说,正是因为田文军的坚持和执着,才让他获得了一点又一点的希望和机会。
总的来说,是因为田文军的坚持和执着,才换来了他和儿子的团聚。从儿子被人贩子拐卖,夫妻两人的寻找儿子的行为就没有停下过,贴寻人启事,利用互联网,报警,访问熟人,自己徒步寻找,各种各样的办法他们都用过了,却始终没有成效,但是他们坚持不懈不放弃,为了儿子实处各种办法,感动了无数人,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找到了儿子。
这不仅仅是一个寻亲的故事,更是一个对人性的思考和启迪,正如陈可辛所说“人生不是非黑即白,站在自己的角度都是被害者,感情是不可替代的,不管血缘是谁的,亲情建立起来,谁都没有办法割舍。”确实是这样,血缘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人和人之间建立的信任和感情才最弥足珍贵,任何一个对你好的人出现在你身边,都是上天对你的恩赐,应该珍惜,而不能随意挥霍别人的情感和善良。

I. 片尾曲:再喊一声妈,儿我回来了歌名是什么

再喊一声妈,儿我回来了的歌名叫做《妈在家就在》。
它的全曲歌词是这样的:
门前的老树还守在家门口,多少次妈妈你站在那树下头
,一声声唤儿饭好了快回家,孩儿一辈子都记在心里头,每一次我要离家到外头,妈妈你送儿我送到那大门口,站在那树下向我挥着手,我一步一回头泪往心里流,妈在家就在家在根就在,妈妈啊您的爱千里万里隔不断,日夜操劳为了家熬白了您的头发,妈妈您的叮嘱陪我走天涯,每一次我要离家到外头,妈妈你送儿迅余我送到那大门口,站在那树下向我挥着手,我一步一回头泪往心里流,妈在家就在家毕敏在根就在,妈妈啊您的爱千里万里隔不断,日夜操劳为了家熬白了您手昌枝的头发,妈妈您的叮嘱陪我走天涯,妈在家就在家在幸福在,妈妈您常说累了就回家来,带着对妈妈的牵挂回到了家门口啊,我喊上一声妈儿我回来啦,儿我回来啦。
《妈在家就在》这首歌曲是由王贺演唱的,有李军作词和作曲,编曲为张晓君。
表达了我们对于母亲的感激,以及对母亲的怀念,并对母亲的无私的奉献的歌颂,这首歌唱出了在外的游子对于母亲的想念,我们常说一句话,就是有妈在的地方就有家,妈妈给了我们无限的温暖,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关心,不管是到了哪里工作,只要有妈妈的地方就会有家,妈妈是我们强大的后盾,家是永远温暖我们的港湾。在外打拼久了,也别忘记了要回家看看。

J. 《地球上的星星》:帮助每个迷路的孩子回家

阿米尔汗在2009年主演的电影《三个傻瓜》,情节张力十足,让人爆笑不已却又发人深省感人至深,在小资扎堆的豆瓣上,将近25万人给《三个傻瓜》的评价均分居然高达9.1,满分为十分,可见《三个傻瓜》口碑之好,人气之高。

和《三个傻瓜相比》,阿米尔汗于2007年首次执导的电影《地球上的星星》,情节并不复杂,几乎没有喜剧元素。但只要你关注教育,热爱生命,我相信你依然会被这部电影深深打动,获得不同于《三个傻瓜》体验和感悟。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不愿启齿的“读写障碍”

《地球上的星星》里的主人翁伊夏是一个有读写障碍的八岁男孩,他不被人理解,读写障碍所带来的学业困难被武断的认定是不够努力,他的生活充斥着家长和老师的责罚与羞辱;害怕和多数人不一样使得他一直不敢说出自己的“读写障碍”。他鼓足勇气说出自己看书识字的感受,却又不被老师理解,被视作是行为乖张;为了维护自己可怜的自尊,他选择了沉默和逃学,却又被学校退学,家长随即把他送到了一个寄宿学校;在寄宿学校,伊夏变成了一个对未来毫无希望,对现实充满恐惧的孩子。

庆幸的是,他遇到了童年时代同样患有读写障碍的尼克老师。在尼克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伊夏从自我封闭自我放弃,走向了新的人生。

尼克老师能够成功的改变伊夏是因为他自己有过因为读写障碍的惨痛经历,他从伊夏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所以,他理解这个孩子,同情这个孩子,明白这个孩子。可是,伊夏身边的其他成年人呢?他们为什么就不能懂得一个生活在恐惧,自我封闭的孩子的内心?是他们不愿懂得,还是不能懂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个人都有和伊夏一般,让人无法启齿,不被理解的“读写障碍”。可吊诡的是,孩子变成了父母,成为了教师,他们似乎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记了自己身上的“读写障碍”。他们中的很多人只会反复强调“我的童年是多么的勤奋,那样的优秀”,然后把“勤奋和优秀”加诸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学生。可无论多么勤奋和优秀的童年,都渴望被认可,害怕被孤立,不愿被伤害。这才是正常的人性。

可太多的成年人会选择性遗忘,他们忘记了自己童年的忧伤和脆弱,忘记自己孩童时代的厌恶和喜好。所以,要想真正的去理解一个孩子,就不要忘记,我们曾经也是孩子。只有在我们的记忆里,关于成长的痛与乐,喜和哀,开始苏醒,我们才能知晓孩子的内心;我们才能知道那年轻时代的叛逆和张扬是生命历程中的一种必然,成年人无须过多的忧虑;我们才能明白那种种不同于成年人认知规则的背后是孩子们怎样的动机和心理。

尼克告诉伊夏:“我也有过读写障碍“,恢复了伊夏对于这个世界的信任和希望;我们这些现实世界的成年人是否也能告诉孩子:“我也曾经和你们一样,我理解你们”呢?但可以肯定的是,成年人如果丧失自己成长经历的历史感,失去了自己童年时代苦悲喜乐的记忆,我们都有极大的可能,把孩子送送进孤立和羞辱的境况;孩子们从成年人身上所体会的将不是爱,而是恐惧。

从改变自己开始

保罗弗雷勒在《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里提到,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低工资,不被人尊重,时时刻刻变得玩世不恭的危险”。在强大的制度体系面前,在校园外的世俗标注面前,在工作强度和压力面前,我们这些普通的教师总感到自己是那样的弱小。我们能改变什么呢?我们不过是制度框架里的一个符号而已,我们的工作除了执行,哪有创造可言?

而《地球上的星星》尼克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地位的相对弱势不意味着弱势的心态。尼克是一个残障儿童学校的老师,在伊夏所在的寄宿学校,他只是代课。但就是这样一个临时工的身份,也没有让尼克放弃爱和创造的努力。他主动去了伊夏的家,告知伊夏的家人——伊夏不是不努力,是患了读写障碍。面对家长近乎残忍般的不能接受和放弃,尼克继续着他的努力。他去了校长室,取得了校长的支持和理解,开始自己为伊夏而设的全新课程。

如果没有尼克的勇气和努力,伊夏也不会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但在现实层面,面对种种的缺陷和遗憾,我们这些作教师的,常常会告诫自己:够了,这是他家庭的原因,我能怎样;这样的制度环境,我能有什么作为?……教育问题的复杂,相对弱势的地位,常常使得教师陷入这样的怪圈——我们还没做过什么,就断定我们不能做什么;我们还没去尝试,就认定结果已然注定。

在这种弱势的地位带来的弱者心态,使得我们教师越来越把自己视作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毫无创造和改变可言;而这种弱者的心态又使得教师往往夸大自己的弱势地位,常常臆断自己是一个受迫害者,失去了基本的工作幸福感,甚至是工作安全感。

其实,如同尼克老师一样,现实的困境,地位的相对弱势,不意味着我们毫无可为。任何文化和制度的缺陷归根到底都是人的问题,教师要尽可能把这些问题在自己身上化解。如果我们厌恶恐惧,就不要成为恐惧的传播者和制造者;如果我们渴望爱和创造的幸福,我们就要努力在自己的课堂上播撒爱和创造;我们接受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去沮丧和抱怨,而是去感化和改变;……任何大的改变都是小小的改变聚合而成,首先不要想着自己能做成什么,而是想想自己能做什么。没有做,就没有成,哪怕不能改变结果,也不要沮丧和抱怨。化用罗永浩的话说,这个世界依然得到了改变,因为这个世界多了一个想去修复和改变,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老师。

尼克用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伊夏,但我想提醒的是,这种改变立足于他的努力和坚持,哪怕他只是一个代课老师,拥有的是一个临时工的身份。

重塑教师的专业形象

佐藤学在《课程与教师》说,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具备“回归性”,“不确定性”,“无边际性”三个属性。所谓“回归性”,就是教师无论怎样批判教育制度、社会环境、学生的家庭背景,但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往往是是由教师自己背负;而“不确定性”表现在因为价值的多元,环境的变化,学生个体生命的千姿百态,使得教师的工作结果无法拥有简化为单一的量化标准;“无边际性”则表现为教师工作的千头万绪,凡是和学生生活相关的,教师都有可能介入。

面对教师工作的这三个属性,《地球上的星星》里的老师展示了不同的专业形象。

除了尼克,伊夏的其他老师们如同熟练的技术工人,他们把教学过程看出是标准的流水生产线,注重课堂的效率与纪律,还有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学目标单一而明确,以量化的考试分数来衡量孩子所受的教育是否有效。

所以,那个英文老师听到伊夏回答“字母在跳舞”会暴跳如雷,在她眼中,这无异于挑战教师权威,降低课堂效率,影响她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伊夏的绘画天赋在尼克之前的美术老师那里没有被发现,是因为伊夏不遵守照规定的教学流程,无法完成教师预先规定的学习任务,使得伊夏无法获得原先那个美术老师的认可。伊夏甚至在美术课堂上被极为粗暴的对待,以致于原本喜欢画画的伊夏对于美术充满了恐惧;正因为教学目标的单一化,教学结果的量化追求,所以才有寄宿学校的“规则秩序和劳动”的校训,才把儿童现在的经历和体验看成毫无价值,强调现在只是为将来作准备。这些教师全然忘记,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不可重复,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尼克身上所体现的教师工作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它不是依据僵化的学科知识,教学流程,教学目标来定义自己的工作,而是构筑同学生、家长、同事、专家、社区的合作关系,通过复杂的教育教学实践来建构和完善自己的见解和知识,解决复杂的现实环境下产生的复杂问题。

在影片中,尼克尽可能把伊夏父母的冷漠,其他的教师在伊夏心中种下的恐惧和冷漠,还有伊夏的生理问题通过自己的实践解决;在第一堂美术课,他富有创造力的授课形式,极大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但面对伊夏的恐惧和冷漠,他却并不武断的认定这是伊夏对于课堂秩序的反叛,反而主动去探寻伊夏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得知了伊夏的“读写障碍”,尼克特意为伊夏设计了相关的课程;尼克只是一个代课的美术教师,却不限于单一封闭的学科知识的传授,主动介入了伊夏因生理所导致的“读写障碍”,寻求伊夏家长,自己的同事和宗教老师的帮助和合作。

教师不能挑选学生,如同医生不能挑选病人;我们无法回避现实的不圆满,如同我们不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所以,教师如同尼克一般,可以解决实际情形之下的复杂问题的高度专业化也就是一种必须的选择。

每一个孩子的降生,都意味着神对这个世界依然抱有希望。每一个教师,每一个成年人,都应该想一想,我们到底是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评判和掌控孩子,还是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

阅读全文

与儿子回来了歌曲是什么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产高分冷门电影 浏览:118
电影少年的你大康结局什么意思 浏览:198
不要跟鬼说话是什么电影 浏览:635
王双立是哪部电影的人物 浏览:357
寡姐新电影推荐 浏览:72
恐怖的内地电影 浏览:319
在水中托举孩子的电影 浏览:645
电影跨国大追捕演员 浏览:726
有什么色的动漫电影 浏览:115
全是幻觉产生的人物电影 浏览:2
邻居电影为啥要杀小女孩 浏览:41
天涯赵薇新电影 浏览:280
yy看电影的频道有哪些 浏览:347
电影如何下载成素材 浏览:143
电影里女主坐船出场配乐泰国歌曲 浏览:806
为什么电影结束会很悲伤 浏览:78
看电影来先锋影音5566 浏览:904
质量中国电影 浏览:534
给闺蜜看电影文案 浏览:277
从哪里能看你好你换应电影 浏览: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