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还是始终支持赵本山《不差钱》里面他的一段台词:世界最悲哀的事莫过于,人活着,钱没了!
确实这是人世间悲哀的事,人活一世,要做的太多,有人赚钱为父母,有人赚钱为孩子,当然,有人赚钱为自己也情理之中。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大富大贵了,在人一种中,可能为了赚钱这一目标已经精疲力竭。
《不差钱》的台词中有两点就表现了“深”。一是道出了生与死的哲理。“小沈阳”说:“人的一生很短暂,有的时候跟睡觉是一样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这辈子过去了。”
生与死,是古今中外无数大哲学家苦心孤诣、穷追不舍的哲理。写了多少书和文章都没有讲清楚,“小沈阳”却以简单、幽默的老百姓话语道出了其中的玄妙。你说是不是俗中有深?难怪毕福剑赞叹道:“精辟!”
二是讲清了人与钱的关系。“小沈阳”说:“钱是身外之物,人最痛苦的是什么,人死了,钱没有花了。”赵本山则反驳道:“最最痛苦的是人活着,钱没了。”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对。钱的确是身外之物。
然而,没有钱,人又没法活。钱是在支撑人活而且活得更好一些时才有其价值。离开了人的生活,钱就会变得跟废纸一样,毫无意义。
正是因为在东北俗文化的幽默、调侃中道出了这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所以《不差钱》才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而且具有了生命力。其实,经典如《红楼梦》、《阿Q正传》,也正是凭借俗中有深流传下来的。
有深没有俗,无法走向大众;有俗没有深,也无法在大众中恒久。《不差钱》也是这样,如果没有东北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就不会受到大众的欢迎;而假如没有这些深刻的内涵哪怕是片断的,只是俗上加俗,一味逗乐,就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