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房间电影观后感受
房间电影观后感受
电影《房间》(Room 2015)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但故事背后的政治隐喻细思起来挺有意思。“房间”其实是在自由的世界中圈起的一个不自由空间,但这个空间却被本片编导用来观测自由对于人的重要性,而观测的对象就是本故事中的5岁小男孩杰克。杰克的母亲乔伊?纽萨姆7年前被骗子骗到一个房间,这个房间只有一个天窗,门只有骗子能打开,房间事实上成了乔伊的囚牢。乔伊在被囚禁期间生下了儿子杰克;杰克长到5岁都从未见过外面的世界。这个特殊的成长环境使杰克成为观测对象的最佳人选,因为相对于外面世界的人,他犹如一张纯净的白板,由此观测到的人性应是最自然、最可信的。那么,5岁的杰克面对自由世界是如何反应的呢?
没见过自由会害怕自由。在这个房间内,乔伊本是自由世界的来客,一朝被囚,当然无时无刻不想着争脱牢笼,受儿子读《艾丽丝梦游仙境》故事的启发,她打算不再等待,她思筹着自救计划,但她需要人帮助。然而,儿子杰克此前一直生活在她为他编织的童话世界中,甚至不知道一墙之隔的房间外另有天地,于是,她改变以往教育儿子的策略,告诉他墙外的世界很精彩,以此引导儿子对外面自由世界的向往。然而,结果如何呢?当她告诉自由世界的真相时,儿子的回答是“不可能”,甚至说她是个“骗子”;当她说儿子5岁了应当帮她来改变现在的生存状况时,儿子说“我想回到4岁”;当她告知儿子自己悲惨的被拐骗经历时,儿子怒吼这故事太无聊;当她说这是个臭房间时,儿子根本就不认同。无奈,她只能跟儿子搞起“冷战”。这个结果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什么吧!当了解自由的人告诉从不知自由为何物的人自由的真相时,与其说是告知“真相”,不如说是引起了“恐慌”,因为人性对未知世界都有本能的恐惧;如果告知“真相”的行为逼得太紧了,这就很容易被认为是“骗子”行为,因为人们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持有本能的怀疑;在“得不到”和“已拥有”之间,人们会更珍视后者。所以,我们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人们有时会害怕自由了。
自由在比较中方显它的重要。杰克和母亲逃出“房间”进入自由世界后,在跟其他人交流过程中还多次提到“房间”,甚至还要求回看看,而母亲乔伊对那个地方早已讳莫如深。乔伊的反应我们非常能理解,因为“房间”是她一生的噩梦;但杰克的反应是否还说明这个突然获得自由的人仍怀念那个曾让他不自由的世界呢?显然不能这样理解。因为在这之前,他从未感受过不自由,而且他被母亲保护得很好,那里没有他痛苦的回忆,反而,那里是他对快乐、对母爱感受最集中的地方,杰克想回“房间”再看看,跟我们想回故乡看看的情感是一样的,他的这种反应正说明他的心智发展是正常的。但在回到“房间”后,显然杰克开始体会到自由的重要了。他感觉到“房间”缩小了,不想再将房间的`门关上了。从杰克对房间态度的转变,说明他感受到了“自由”的好处,即使对“房间”内的每一物件都充满感情,但他也不会放弃外部自由世界的好。虽然是个小孩子的故事,但它反映了人性特征是普遍性的,而且它为我们思考自由的某些问题提供了实验性的一手资料。由此,我们终于明白:在当今世界,为什么某些国家的统治者那么害怕人民了解自由,那么害怕自由世界的东西在国内传播了,因为关起门来他可称老大,一旦开了门他就屁都不是。至此,大家可能也相信本片的政治隐喻了吧,它分明就是在告诫某些有志传播自由理念的人该如何正确传播自由了。
自由并不是一种最迫切的人性需要。显然,本片并不止于让人们了解自由的重要性,它还想告诉我们,自由从不是人性中最迫切的需要。这点从影片所展示的“自由vs.母爱”这段情节中可以看出。乔伊接受访谈,节目主持人问她,在杰克出生后,她有没有想过要将杰克送走,这样杰克就“自由”了。可以想见,在极为崇尚自由的美国人眼里,自由是根植于骨子里的,没有自由也就没有了一切,没有了自由,小杰克就不可能“拥有童年”。虽然,乔伊回答“但是他有我啊”,她的意思是对于孩子来说,母爱比自由更重要,但对于主持人接下来的追问,“但那样是对他最有益的吗?”却让乔伊感到痛苦,甚至可以肯定这个刺激是她试图自杀的主要原因。在这个崇尚自由的国度,代表大多数想法的主持人的问话其实是一种谴责:虽然谁也不否认母爱的重要,但一个不为孩子自由着想的母亲是自私的。显然,大众认为“自由比母爱更重要!”,而她想自杀也证明了她多少也认可这一点。乔伊与公众之争,孰是孰非,其实我们局外人也不好下判断,但若考虑到当事人杰克返回自由世界后的行为,我们似乎能站到乔伊这一边。比如杰克很快适应了这个自由世界,他甚至说自己5岁以后对什么都知道了,说明他“可塑性未受影响”;外婆给他绞头发洗头,他知道感恩,说明他的情感发展非常正常;小朋友找他玩,他很快能玩得起来,说明他交往没有障碍。重要的是,当母亲自杀未遂后跟他道歉说“我不是个好妈妈”时,他回答:“但你是妈啊!”,这似乎可以说明,对于孩子来讲,母爱远比自由更重要;而且,自由的观念是外塑的,除开这点,人性一定更倾向于“爱”的。
;⑵ 充满自由和希望的电影《房间》,它究竟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链接:https://pan..com/s/1UXF5lhhvFwFG2vLfYUZf3A
《房间》是由兰纳德·阿伯拉罕森执导,布丽·拉尔森、雅各布·特瑞布雷、威廉姆·H·梅西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16年1月15日在爱尔兰上映。该片改编自爱玛·多诺霍的同名原著小说,讲述了一个女孩被邻居所骗,之后被囚禁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长达七年之久的故事。
⑶ 心愿房间影评
心愿房间影评
心愿房间影评,相信许多人都看过电影《心愿房间》吧,这是一部很有思考意义的电影,透过一间能让人心想事成的居室,讲述人性的“贪婪”与“无穷的欲望”。下面是心愿房间影评!
说起来从头两年开始,国内有些行业就开始渐渐变得不景气,人们的心气也随之慢慢下沉,随之也就出现了很多有点负能量的网络段子。
比如别跟我谈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啊,比如何以解忧唯有暴富啊,比如有富婆吗我不想努力了等。
虽然这些段子主要都是调侃和自嘲,不过我想很多人的内心对于那种衣食无忧荣华富贵的生活多少还是有点期望的吧!
而今天推荐的电影说的正好是这么一件事,当然我们也都知道,很多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这片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本片就是——心愿房间。
The Room
年份: 2019
国家/地区: 美国
时长: 100分钟
类型: 剧情30% 奇幻30% 悬疑 40%
名导名演: 本片女主是欧嘉·柯瑞兰寇!
IMDB评分: 6。1
豆瓣评分: 6。3
烂番茄指数: 暂无
适合人群建议: 喜欢脑洞片和悬疑片的朋友!
观片年龄建议: 三观有猫病,不适合低龄观众!
备注: 无
简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为了躲避城市的喧嚣而搬进了郊区的一栋古宅,结果没住多久细心的丈夫就发现原来这宅子里还隐藏了一间密室。
而最神奇的是:只要在这间密室里说出自己想要什么东西,片刻之后这东西就真的会出现屋子里,像什么吃穿用甚至钞票,只要是有形的物品都可以!
这下小夫妻俩可乐疯了,并且很快就进入了纸醉金迷的暴富生活,但这种事往往是越玩越大毕竟人类的贪欲是无限的,于是终于有一天,无法生育的妻子竟然许愿要了个儿子!
丈夫看着这大胖小子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毕竟这不是我的啊…而后很快他也发现了一个巨严重的`问题就是:这屋子里许愿出来的任何东西只要一拿到屋外就会迅速化成灰烬!哎呦喂那这事可麻烦了…
推荐语: 首先要说本片不是一部大制作,整体成本和故事的格局都不大,但胜在创意很有意思:一个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的大房子,关键还不用付出什么代价。
只要你不把东西带出屋外,话说既然钞票拿出去会变成灰,那么在屋里许愿得到一张银行卡然后到外面去网银提现可不可以…
咳咳扯远了,要说这片的重点就在于妻子许愿得到的那个儿子,也就是说儿子出现之后这片的故事其实在刚开始。
至于之后发生了什么样的诡吊故事,不剧透的我肯定是不会说的,只能说本片的精彩就在后面,所以各位还是亲自上眼吧!
《心愿房间》是一部2019上映的法国奇幻惊悚电影,由克里斯蒂安福克曼执导,凯文让森斯、欧嘉柯瑞兰蔻主演,剧情讲述一对恩爱的夫妻麦特与凯特。
在多次怀孕失败,喧嚣都市生活试图重新出发的两人,搬进一栋位在纽约郊区的大宅,某天麦特发现一间隐藏在壁纸背后的密室,并发现只要在里头许愿,无论什么物质上的愿望都会实现。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前任屋主被残忍杀害的可怕秘密。
因为一时贪念而万劫不复
一直以来,《心愿房间》这种奇幻惊悚都是我个人非常感兴趣的电影类型,其中不光是能看到相当具有创意的题材发想,满足我们在现实生活欠缺的想象力之外,更也能在过程中获得创作者借由这些天马行空故事想传达的意涵。
无论是以手机跟人对话为主题的《杰克茜》、以闪灵能力连接人与人的《睡梦医生》、一位女孩某天突然在世界上隐形的《幽灵女孩》,还有最奇耙、能用鼻子闻出他人情绪的《边境》。
这些作品都巧妙利用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概念来呈现剧情背后关于“人”的核心主题。
《心愿房间》好看吗?
《心愿房间》整部片的概念很有趣,充满浓厚的奇幻氛围,虽然题材本身不算新颖,也容易让人联想到《许愿》的宝盒或《阿拉丁》的神灯精灵。
但导演克里斯蒂安福克曼不仅以精妙的美术设计做出属于自己的风格,全片游走在虚幻与真实、充满神秘和诡谲感的气氛营造,加上以欧嘉柯瑞兰蔻为首的三位演员的精彩发挥,都让我们在不了解“心愿房间”的运作原理。
也不清楚角色内心所想与行为举止的情况下,对后续的故事进展感到无比好奇。
《心愿房间》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它利用使人无法预测、颠覆我们想像的设定在无时无刻都抓紧观众的神经,片中这种充满创意且多样丰富的元素,毫无界线地让一切都有可能发生的未知紧张感。
即便我们对剧情早有先入为主的估计,但透过隐藏在家中墙壁里的空间,看着那些错综复杂的古老电线,每每造成电力逼近负载值的许愿过程。
我们仍旧会被这些迷人的巧思给深深吸引,能入选韩国富川、西班牙锡切斯、布鲁克林等奇幻恐怖影展绝对是实至名归。
《心愿房间》的核心主题
我喜欢《心愿房间》以奇幻来帮包装电影对人的剖析,到头来,导演克里斯蒂安福克曼其实是透过一间能让人心想事成的居室,讲述人性的“贪婪”与“无穷的欲望”。
全片围绕着看似幸福美满,但内心却都带有遗憾的两位夫妇,借由男方麦特意外发觉居室能凭空产生物品的能力之后。
两人放弃原本的正常生活,沉醉于予取予求的纸醉金迷,对物质的渴望放大了每个人心中潜藏的黑暗面,让人轻易就跨越那条难以回头的界线。
当人们能轻易就得到所有东西,是否就不会懂得珍惜?而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的快乐,真的能让我们内心感到满足吗?
这是《心愿房间》全片所要强调的主题。上帝以他的形象创造人,而人也以自己的样貌塑造了神,电影让“万能的许愿房”模糊了人与神之间的界线。
在这栋豪宅里,他们就等同于神一般的存在,但也正是如此,这种我们无法掌握、容易失去控制的能力,也让恶魔的出现变得难以抵挡。
从放纵到无法回头
“比欲求不满还可怕的是拥有一切的人。”这句话真的一点都没错,看着《心愿房间》的麦特与凯特他们从一开始的担心害怕、逐渐驾轻就熟,到最后惊觉自己走火入魔。
但却为时已晚的状态,都证明一部电影最迷人的地方始终在于片中角色的人性,他们对孩子的畏惧也不禁让我联想到《宠物坟场》。
尽管故事本身都属于奇幻类型、看似较为不切实际,但里头的概念在某种程度上却能套用进我们的真实生活。
每个穷凶恶极的罪犯都是从没被及时纠正的小恶开始,《心愿房间》让观众从上帝视角观看麦特与凯特经历的一切,进而从夫妻俩因为内心的脆弱踏上不归路,思考如果我们也遇到类似情况将会如何选择?
若把许愿房稍作转换成现实一点的状况,例如我们如果意外得知超商店员交班的空窗时间,在没有摄像头的情况下,是否会进去拿走自己需要的食物或商品?
有是否会经过一次两次的成功而越拿越多,因为一时侥幸或贪念而让事情走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我想都是电影留给观众反思的问题。
总结
整体而言,《心愿房间》不仅致敬了《迷魂记》、《2001太空漫游》、《盗梦空间》等经典作品的视觉呈现手法,为电影带来更加迷幻的氛围,导演在故事内核也有着精彩的安排。
虽然《心愿房间》在最后结局丢了一记回马枪,让整部片变得更有层次,给予观众更多讨论空间,但不管结果如何,皆再次强调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无论是以肉体(怀上鬼胎)或心灵(对自身胎儿产生恐惧)哪种形式,最终还是必须要付出代价的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