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评价电影《信条》(TENET)
原标题:《信条》:一篇物理学论文的影像表演
注:本文有剧透,但不影响欣赏电影
去看《信条》前,它的“难懂”已经闻名全球了。建议观众观影可前先把电影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理论和假想了解一下(比如熵、祖父悖论、平行时空),对于看电影还是大有帮助。第一遍能够大概看懂电影在讲些什么,第二遍就可以更认真地观察电影中出现的种种的细节。毕竟第一遍要完全看懂《信条》,对谁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信条》海报
《信条》海报
但也不必有太大压力。《信条》有一个平稳易懂的开局,甚至说前75分钟有些微微的冗长和无聊,直到出现那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追车动作戏。诺兰是玩转类型片的高手,他的电影总是多种类型元素的融合,具有很强的商业性。譬如《盗梦空间》,科幻外壳底下是好莱坞传统的怪盗电影;《信条》亦然,科幻包裹着好莱坞传统的特工片的内核。
诺兰在采访中也将《信条》定义为特工片
诺兰在采访中也将《信条》定义为特工片
前90分钟,基本就是按特工片的类型走:主人公获得了一个任务,然后飞往世界各地执行这个任务,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获得一个搭档,与搭档并肩前行,解开了谜团又出现了一些谜团……直到最终任务完成。
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男主角
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男主角
但从电影一开始,《信条》就埋下科幻的引子,只不过在最后一小时才彻底引爆——观众才发现,不爆则矣,一爆就是核弹级别的,信息量爆棚,这里暂且不表。从科幻片角度看,《信条》是硬科幻作品,它是以物理学的概念来包装故事,以物理学的学说为根基,对世界的样子进行自洽的假想和推演。
“熵”是理解《信条》一个很核心的概念,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系混乱程度的度量。正常的自然规律下,事物遵循的是“熵增”原理,即粒子从有序向着无序发展。比如常温下一个面包只会从新鲜到腐烂,而不会反过来。但《信条》在科学基础上假想了“逆熵”这一情形,在一个“逆熵”的时空中,这里的时间规律不是从有序到无序、从过去到未来,而是从无序到有序、从未来到过去,面包从腐烂变成新鲜,飞去出的子弹按原轨迹回到弹匣。
逆熵的子弹
逆熵的子弹
《信条》中,一个人通过时间机器可以进入一个“逆熵”状态,不断倒回到过去。通俗地理解,《信条》隶属于科幻电影中很大的一个分支:时间旅行。《信条》的故事底本是一个特工通过时间旅行执行任务,有人想要借助时间旅行毁灭世界,主人公所隶属的TENET肩负拯救世界的使命。
只不过有了逆熵的设定,《信条》中的时间旅行与以往我们所熟悉的时间旅行电影有所不同。常见的时间旅行叙事主要是这两种,一种是《十二猴子》(1995)、《环形使者》(2012)、《前目的地》(2014)等的环形叙事,主人公进入时间的河流,回到过去想要逆转未来,却发现“The future is history”(《十二猴子》),无论几次重回过去,时间的河流不可逆转。另外一种是《时空线索》(2007)、《源代码》(2011)、《明日边缘》(2014)这一类型的,时间呈分岔式,主人公回到过去就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相对而言,这两种时间旅行都较好理解,因为无论主人公第几次回到过去,过去时空的运行规则与当下一模一样,无论是主人公还是观众都不会有接受上的难度。
《信条》与它们截然不同。它的时间旅行是基于逆熵,这就包涵了至少两个层面的不同。第一个层面,逆熵世界的运行规则与当下的世界是反着来的,人是逆着走,车是倒着开,打架动作是反着来,时间往回流,果成了因。当主人公经由时间机器进入逆熵状态,他的行为仍然是正向,但整个世界在倒流。这形成强烈的陌生化效应,不仅电影中的主人公感到懵逼,观众也是头一回在电影中看到如此奇观。
轮船倒行,波浪从有到无
轮船倒行,波浪从有到无
第二个层面,就是逆转时间的逻辑。以往的时间穿越电影对此大多语焉不详或者简单带过,创作者并未把它当做一个“问题”来深究。于是你看《明日边缘》中阿汤哥饰演的凯奇少校倏忽地就回到了过去。但《信条》中,怎么回到过去、想要回到过去哪一个点背后,有一套相当复杂、缜密又严谨的逻辑体系。
电影中的时间机器,有红、蓝两边,中间隔着透明玻璃。红进蓝出,是从熵增进入逆熵,时间逆流;蓝进红出,是从逆熵进入熵增,时间正向流动。
时间机器也不能让你想回到过去哪个点就回到哪一个点。举一个容易理解的例子。今天下午三点你参加了一场考试,下午五点结束,但你失利了,只考了60分,你事后知道了答案,想考个100分。现在是下午五点,你想回到两个小时前,也即下午三点重新考试。你从时间机器进入逆熵状态,不是一下子回到两个小时前,而是你得老老实实跟着时间倒流两个小时,这时你看到的世界也是反着来的,你得戴上特殊口罩才能呼吸。倒流两个小时后,你再从时间机器的蓝门穿过红门,进入熵增状态,你就回到了下午三点,世界的运行是常态化的,你开始“第二次”考试。
《信条》搞晕观众的地方来了:当未来的你回到两个小时前,此时的世界里有几个你?
两个。一个是过去的你,正在完成只有60分的答卷,
㈡ 信条电影里的尼尔介绍 尼尔的直实身份是什么
1、尼尔的直实身份:
尼尔是女主的儿子Max。首先Max的完整写法是Maximilien,倒过来的开头就是Neil(尼尔),中间imi正反读都是“我是”的意思,和全片概念很类似。
还有尼尔的头发颜色跟Max一样,都是金色,尼尔曾问过男主,会不会要挟女人和孩子,这也暗示他是女主的儿子。
2、尼尔的目的:
尼尔的第一次出场:当男主需要一名特工帮助自己完成任务时,尼尔几乎是不请自来,在言语中也分明了解男主的喜好。当潜入印度军火贩安保森严的家时,两人的默契配合不像是第一次合作。男主给他讲倒射的子弹和时间逆转,尼尔似乎明白一切却装作不知道,还有在每一次行动中尼尔都能给予男主预见性的帮助。
这些细节说明,尼尔是来自未来的人,在未来与男主相处了一段时间,隐藏身份回到过去(电影中的现在)要与男主一同完成任务。
㈢ 求“刺客信条”里那句信条的英文!
“刺客信条”里那句信条不是英文是阿拉伯语:Laa shay'a waqi'un mutlaq bale kouloun。mumkin。
译文为万物皆虚,万事皆允——刺客的信条。
刺客组织信仰一套坚定的价值观,以此严格支配着他们的行为准则。信条包括三原则:“
1、不滥杀无辜。
2、在众目睽睽下隐藏行迹,成为人群的一员。
3、绝不危及兄弟同盟。
(3)电影信条英语单词扩展阅读:
刺客信条贯穿刺客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亦如他们为实现“万物和睦”的斗争。刺客通过政治、战略性的刺杀来实现他们的职责,寄希望于以杀死一人来达到万千人的拯救。刺客们相信,他们是在为那些没有能力、资源、或知识来直言与那些滥用权力者对抗的人的利益而战。
尽管他们为那些可能经受其他惊扰苦难的常人服务,刺客依然为大众所恐惧,主要是因为他们确保和平的方式。刺客最为人所惧怕的,便是因他们在从人群中消失无踪之前,于众目睽睽之下公开杀人的可怕名声——以便于将恐惧植于那些可能滥用权力或腐化旁人者心中。
为便于行事,刺客使用一种独特而高效的武器进行刺杀:袖剑,从要害处一刺即终结其牺牲品的生命。无论如何,在某些时期,刺客们被禁止使用毒药,因为它被认为是“一种懦夫的工具”。
然而,为了确认死亡是否能最大程度促进刺客的目标,对目标进行选择需要大量的政治信息。因此,刺客尽力保持与他们周围不断变化的政治环境相协调。就此获取情报是组织内低等级成员的工作,他们会驻扎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
这些间谍会观察当地的贵族和统治者,寻找腐败的痕迹、或者寻找圣殿骑士的成员。一旦收集到相关资料,任何信息都会被传达给负责执行实际刺杀行动的刺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刺客兄弟会
㈣ 刺客信条电影经典台词对白
导语:好莱坞动作冒险奇幻钜制《刺客信条》正在全国热映中,法鲨成为影片中最引人瞩目的演员。片方应景发布“性感男神”特辑,向大家展示法鲨在大银幕上的独特魅力。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电影《刺客信条》中的经典台词,欢迎大家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