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字幕 > 候麦电影台词

候麦电影台词

发布时间:2022-05-13 01:10:46

❶ 当你在看日出,而我却在看什么

“文理联合大作战” 小引

在中国,那场互斥“文傻”、“理呆”的大战已经撕了多少年?

高中分科,大学分专业,社会分工作,在出身人文与出身理工的人群之间,这道隔阂往往不减反增。“理工男”、“文艺女”的区分早已超出求职圈,进入要命的婚恋界,成为最常见的社会刻板印象。接踵而来就是更刻板的“绿茶婊”、“程序猿”、“莲花圣母”、“抠脚大汉”……

于是有人说,要熔断隔阂,“用爱科普”,不只有科学原理,还要有科学文化!于是这几年,极客当道,知者为王,在饭局上聊科学冷知识,可比聊文艺理论受欢迎多了。然而,作为一枚有心阴阳双修的高端理工男(或女),你碰没碰到过下述情况呢?

你说:“陈绮贞的唱片讲到那头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它的叫声是52赫兹,别的鲸鱼都听不见。”

他们说:“对不起,我们很少听流行音乐。

你说:“诺兰的电影还是有很多硬伤,永恒号太空船的燃料箱太小了。”

他们说:“对不起,我们从来不看好莱坞大片。

你说:“刘慈欣的小说中那个像弹琴一样弹奏星星的设定真是非常优美。”

他们说:“对不起,我们实在没读下去,文笔太差了,‘像一只巨手’这个比喻他要重复用多少遍啊!”

“装!装!装!”你在心里骂着,却只得屈从于文化分层,听他们继续聊他们的司机队:斯特拉文斯基、塔可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

面对高端文艺女(男),要想冲破分层,打通文理,成功逆袭,只有深入敌后,让他们腹背受敌,文不傻,理不呆,让那些善装者心服口服。

这就是我们的“文理联合大作战”系列。我们将从严肃音乐(古典、爵士、实验)、纯文学(经典小说、现代诗)、艺术电影、美术史(架上、装置、观念)等相对高端的文化产品中,撷取与科技息息相关的细节,发掘话题,增加谈资,让社交场合的文理冲突变得融洽一点。

7月4日,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患癌离世,我们就从他聊起,八一八艺术电影名导们气吞山河的科技心,其中包括:阿巴斯的塔吊、安哲罗普洛斯的斗轮挖掘机、安东尼奥尼的射电望远镜、侯麦的绿光。

阿巴斯的塔吊

纯艺术电影是什么?很难定义,不妨这样说:面对其爱好者,聊007、蝙蝠侠、斯皮尔伯格,肯定没戏;聊岩井俊二、姜文、昆汀·塔伦蒂诺,还是够呛;商业片和文艺片的粗率二分,根本不作数。他们不屑于豆瓣和IMDB的排行榜,读的是法国《电影手册(Cahiers Cinema)》和英国《视与听(Sight & Sound)》杂志,看的是“标准收藏(The CriterionCollection)”,心中的大师谱系包括奥森·威尔斯、伯格曼、布列松、费里尼、戈达尔、小津安二郎、侯孝贤、锡兰……

阿巴斯肯定是绕不过的里程碑。这位伊朗新浪潮的翘楚,引领中东电影杀入国际视野,斩奖无数,被黑泽明怒赞过,被张艺谋模仿过,爱好者们会夸赞他对长镜头、自然光、非职业演员的运用,以及他对儿童的温情、对灾难(1990年伊朗地震)的关切、对生死的拷问。还记得他捧回金棕榈奖《樱桃的滋味》中,那个开路虎住豪宅却执着于自杀的男人,是怎样静静眺望人生最后的一次日落(见图1)?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❷ 埃里克·侯麦的介绍

(1920年4月4日—2010年1月11日)法国著名电影人。在新浪潮诸导演中,侯麦当属大器晚成的一类。侯麦49岁时以《我与慕德的一夜》受到国际影评人的热烈喝彩。由此,侯麦以几乎始终如一、几近固执的简约和散淡风格,开始了他漫长的电影之旅。喜爱侯麦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喜欢他的简约。对于如今的影迷来说,侯麦的魅力在于简约隽永的影像风格,兼具文学气息与人生哲理的精妙对白,还有,敏感、脆弱、优柔的主人公们。

❸ 侯麦诞辰百年:神秘导演的双重生活,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在所有法国的电影中,导演侯麦可能是其中最低调也最特立独行的一个。我们对于法国电影的印象总是浪漫标新立异且哗众取宠的,可是侯麦所拍的电影就不是这样,在那个以革命和反叛为最明显的标志的时代里,他的保守让人惊讶,也正是他的这种保守,在寻求浪漫刺激的法国电影里显得格外突出。

在上世纪60年代中,貌似所有的法国电影总是拍的那种特别浪漫特别标新立异的题材,从这些大电影背景之下,我们也可以看出那一个个浮躁不安的灵魂而导演侯麦就显得有些过于安静,在1968年全世界都流行左派的时候,但是电影导演侯麦对此毫无影响,就算是巴黎的学生已经在街上进行抗议,他仍然专心致志的做他自己的电影。他也曾经明确的表示过自己不是左派的人,但是表示自己绝对不会获悉尼也不会用一些谎言暴力殉情这种极端或者说是不好的东西来为自身利益讨结果。


但是在生活上他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家人去碰他的电影,也努力不让他的家人进入电影,奇怪的是他终其一生都没有让自己的母亲知道自己是一个电影导演,所以他的家人从来都不知道他还有一个电影家庭,一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他的两个家庭才真正的碰面。

❹ 慕德家一夜 MA NUIT CHEZ MAUD怎么样

链接:https://pan..com/s/1kRXqcZhSJ_qQHLVmtVNwSw

提取码:xwfk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慕德家一夜》是一部由埃里克·侯麦执导,让·路易·特兰蒂尼昂、玛丽-克里斯汀·巴洛特等主演的剧情片。

该片讲述了虔诚的天主教徒路易斯和他暗恋的女大学生以及慕德夫妇间展开的关于爱情、欲望与信仰的讨论。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❺ 埃里克·侯麦的个人生活

1950年他成为著名的《电影手册》的创始编辑之一,与让-吕克·戈达尔、弗朗索瓦·特吕弗、雅克·里维埃等后来著名的“新浪潮”导演一起工作,并做了7年的主编。他大力推崇当时被认为不入流的希区柯克、罗塞里尼、茂瑙等人。整个50年代,他与戈达尔、特吕弗等人合作拍摄了一些插曲式的短片。但逐渐地,他离开了这些“新浪潮”导演乃至整个现代电影的方向,朝着自己个人的目标暗暗接近。侯麦电影的简约风格是简到极致,只保留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侯麦有意让音乐在他的电影中缺席,只留下对话或是内心独白,只表现生活中应该有的各类声响,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让观者集中精力,去发现和聆听声音后面的声音。
对于“道德故事”的概念,他解释道:“这不是探讨人们做什么,而是探讨他们做事情时脑子里想什么。与其说是行动的电影,毋宁说是思想的电影。”侯麦10年中全部道德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两种标准的对抗——“一边是自然,另一边是人性;一边是情欲,另一边是英雄主义的优雅。”(侯麦语)道德结构深埋其下,它的中心是自我沉湎的男性,最初总是过于自信和骄矜;环境被精心设置成可以反射出人物的道德处境;主人公是智性的,自省的,能够辨认出事件所蕴含的重大意味,并在故事进程甚至旁白中自我评价(然而这种评价并不总是可靠的)。他们可能通过没完没了的理性思考将自己陷入歧途,这时他们只消放弃过于自负的智性和自我中心,简单地接受这个世界,一切便都突然明了了。
侯麦的影片技术从来不是暴力的或引人注目的,他很少采用奇特的角度和运动,甚至很少采用作曲,但充斥片中的粘稠的情欲味道和令人沉湎的优雅对真正喜爱他的观众是巨大的享受——人们乐于看到诸如一个沉迷于少女膝盖的中年男人是如何摆脱这种困境的,或者一个已婚男人如何与一个女相识共进漫长的午餐的,或者一个矛盾重重的男人是如何拒绝被“收藏”的。侯麦的影迷不能同时是斯皮尔伯格的影迷。
在拍摄了《O侯爵夫人》(1976)和《柏士浮》(1978)两部非常有特点的历史片之后,侯麦于1980年的《飞行员的妻子》开始了他的“喜剧与箴言”序列。这一系列还有《好姻缘》(1982)、《沙滩上的宝莲》(1982)、《巴黎的满月》(1984)、《绿光》(1986)、《我女友的男友》(1987)。评论界注意到他的人物从能够看透自己困境的古典型中年男人转向了充满迷惑的情感纠葛、不能正确解释自己处境的现代年青人。“人在18至25岁时即已拥有了自己的思想,接下来整个一生都用来发展它。”老侯麦的这段话可以解释他对青春和美的独有偏好。这种微妙的变化也反映在对背景情调的利用上:巴黎的满月增加了情欲的不安、海滩上的绿光暗示了女主人公的迷惑——色彩成为这一时期侯麦的法宝,他的光谱可以从最暗端直达最耀眼的强光,情调缤纷,从容细腻,暧昧无比。人类中所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变化都可以归结到“情欲”的暧昧那里。在70岁高龄的时候,侯麦开始了他的第三序列:“四季故事”,这一序列以1990年的《春天的故事》开始,然后是《冬天的故事》(1992)、《夏天的故事》(1996)、最后结束在《秋天的故事》(1998)并达到了侯麦电影形式的顶峰,该片在美国被多家报刊评为当年十大最佳影片之一。“四季故事”继续了侯麦对人类内心地图的测绘,继续了对人与人之间恼人游戏的多样性探索。四季的轮回构成了一个圆圈,同时也是一个更新。这一序列中充满了具有“季节性个性”的人物,导演籍此探讨人类内心真实的情欲:“当幻想转向爱的时候,直觉却并不总是跟随。”(侯麦语)
迄今为止,侯麦共拍摄了50多部影片,其中大部分影片都在处理关于男女情欲的纠葛。这是浪漫主义的领域,但并不妨碍侯麦做一个内心的古典主义者。他以笛卡儿式的精确描绘出他的人物情感变化的无理数,这个领域风光无限,并且永远不会得出某个常数。不能说侯麦不关心他的时代。他是一个谦逊的人道主义者。他的影片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写出了他的人物在一些“小时刻”(相对于大时代的大事件)脆弱、迷惑和烦躁不安的一面。同样不能说侯麦是个电影艺术的保守派。他是个古典型的男人,喜欢优雅的法国传统。对他来说,真正新颖的不是形式,而是隐藏在这些形式后面那些永不会过时的思想——对人类永恒的矛盾境遇的个人化思索。他是现代电影中的“新古典主义者”。侯麦影响了世界上很多电影人,从他的同胞伯那德·塔弗涅尔,到香港的王家卫。但侯麦是独一无二的。
侯麦的一些影片在欧洲特别是美国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对此侯麦似乎有点矛盾:他热爱法国的影片传统,可是对法国现代电影的走向却抱有疑问。这是一种在政府扶持下的孤芳自赏的电影。他认为高雅艺术必须依赖大众艺术才能生存。“我不把我的成功归功于国家的补贴,而是归功于忠实的公众,他们一贯支持我,”他苦涩地说,“虽然这种支持不很巨大,但也足以让我前进,因为我的影片花费并不多。”
侯麦对新闻界严守私生活的细节。对他的传闻有时近乎伪造,比如说他拒绝乘坐出租车,因为他不愿意对空气污染有所贡献。还有一次,他请一位作曲家写一部交响乐,并准备在影片中以人耳不能听见的音量来使用。在拍摄《我在莫德的一夜》时,他将开机日期推迟了一年,因为他坚持必须在圣诞节时拍摄他的关键场景。所有这一切都传达出这样一种信息:他是我们这个时代中一个不合时宜的人。

❻ 《爱情》les amours内容是什么

爱情,诞生在丘比特和基督之前

“……我降伏丘比特,

虽然他用利箭伤我的心,

又在我面前摇动他明耀的火……”

(古罗马)奥维德:
《爱经》,戴望舒译


看《les Amours d'Astrée et de Céladon》(阿丝特蕾与瑟拉冬的爱情)之前,我知道这部电影戴着“大师的封山之作”(或至少是“大师号称的封山之作”)这样的标签。所以其实自己只是想瞅瞅87岁高龄的侯麦(Eric Rohmer)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简介里引用侯麦自己的话说,“这是一部由17世纪的传奇(罗曼斯)作家写作的,发生在公元5世纪高卢的田园牧歌”。

遗憾的是,我竟然一边笑一边看完它。

它的情节……唉,怎么说呢……总之就是很俗套的17世纪故事:一个叫瑟拉冬的牧羊人爱上了牧羊女阿丝特蕾。结果经过了一番波折,瑟拉冬被自己的情人误会,只因为阿丝特蕾的一句话“我永远不想再看到您了!”这个木鱼脑袋的瑟拉冬居然就真的跑去跳河自杀了……(痴心到了如此迂腐的地步!)。后来又一番波折,他男扮女装前去看阿丝特蕾,“两个”女人从暧昧的关系中慢慢擦出火花,最后真相大白,冰释前嫌,皆大欢喜。

在这样一部无趣而没有悬念的故事中有着那些严肃的,侯麦式的,堪比舞台剧的经典对白:


“要我假意爱上别人眼里闪烁的光芒,如同爱你的眼睛一般,这是比天还大的谎。若非得如此,我宁愿死去,就让我安息在幸福中吧!”

“当我们在爱中,爱的是我们的灵魂而非身体,变成对方的也是灵魂。”

“天理,从不让人行无耻之事而得善报,最无耻的事,莫过于善变,莫过于像蜜蜂一样,从这花采蜜到那花。”

“如果坚贞的爱不存在,那我对您的热情又能有什么期待?”


像这样(弱智?姑且称之为“古典”吧)的对白比比皆是……所以不难想象用中世纪的台词调子拍这样一部因为太过唯美而显得太过假的电影,会让那些生性放荡的年轻法国演员笑多少次场了。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写道,一切田园牧歌式的爱情,如果发生在现代都将是讽刺性的。

柏拉图的古典爱情观离我们的生活实在太远了,以至于我们已无法想象: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可以这样信仰爱情的存在,有人可以毫不费力地说出以上那些话,而且听者非但不觉得好笑而且也认真地对待它。

西方传统中,对于爱情和家庭的忠贞来自于基督教。在宗教日益式微的今日,就像机械文明毁了电影原著中的那片草原一样,有一些东西也改变了,比如为爱去跳河的瑟拉冬也许不存在了。

但被毁掉的其实不是爱情而只是对于爱情的信仰。

侯麦把人物设定在5世纪,那时的高卢人还没有接受罗马文明(代表**)而被拉丁化,也没有接受基督教的观念(代表纯洁,忠贞)从而形成最后的法兰西民族。侯麦继续着《六个道德故事》的传统,向日益摆脱基督教影响的年轻法国人传递这样的概念:即使在不相信天堂地狱的时代,即使在没有拉丁罗马众神统治之下的时代,古代高卢人信仰自己的德鲁伊教派,而那时的爱情,也可以是纯洁而美丽的。

片子的一个行吟诗人一直以自己身体力行的卡萨瓦诺式风流嘲笑两队主人公间柏拉图式的爱情观,可能很多现代人能在这个角色上找到共鸣。

但也许我们在嘲笑瑟拉冬之前应该想想,可笑的究竟是瑟拉冬还是我们自己?

❼ 向哪儿走,哪儿就是方向(北村方向)影评

今年亮相戛纳影展的亚洲影片有三部,其中一部是韩国导演洪尚秀的《在外国》,戛纳对洪尚秀一直有种莫名的好感,此前的《夏夏夏》和《北村方向》都入围了一种关注单元。当李沧东、金基德、朴赞郁等韩国导演在欧洲影展上大杀四方的时候,洪尚秀也以一种悄无声息地方式出发;而当其它导演渐渐失去消息,洪尚秀却以一种平稳有序的创作节奏,成为韩国电影的代表人物。

洪尚秀的片子属于典型的作者电影,他不进行宏观叙事和道德批判,在他的片子中,出现的都是特殊的小人物:作家、导演、编剧,他们彼此的关系也颇为简单:朋友或爱人。无论叙事方式,还是内容,他的电影都更像是一部日记:通过人物之间的偶然相遇,种种情节的简单铺陈,向观众揭示出情绪交织的地方。

在《夏夏夏》中,两位重逢的好友轮流讲述着在同一座海边小城的经历,在他们俩没有碰面的情况下,彼此的情感却通过两三个人物的重合交织在一起。到了《北村方向》里,讲述者变成了一个人,交织的对象也就变成了主人公的“过去”和“现在”。

影片的巧妙之处在于,没有用闪回去谈及过去的部分,而是用一件件看似偶然的“小事”,揭示出过去与现在的微妙关系。主人公来到曾经熟悉的首尔,却无法第一时间联系到过去最好的朋友,因此他失去了方向:他喝醉了酒跑到前女友的家中;被旧相识的演员因为过去一次不愉快的合作而指责自私;在漫无目的地行走时,总是遇到一个过去相熟的女人,而当他和新认识的老板娘已经相熟了,朋友却总要一次又一次地要把他重新介绍……

在现在的生活中,他总摆脱不掉过去的影子,人们同他谈论的话题,总是牵扯到他的过去,人们对他的喜爱,源自他过去拍的电影;当他渴望新恋情时,却总收到前女友的短信;而他新结识的对象,也和前女友惊人的相似。

过去无法摆脱,现在又难以靠近,无论生活、精神、情感,都处在一种无法靠岸的游弋当中。当男主角在街上和人打招呼时,别人想不起他是谁,而当别人和他热情握手时,他又想不起对方是谁。在这里,北村成了我们每个人都会路过的地方,那时,我们无法靠生活去寻找到前进的坐标,似乎往哪儿走都是方向,又似乎没有方向。

从形式到主题,《北村方向》都很容易让人想到侯麦的《六个道德故事》,但和侯麦电影中浓郁的哲学思考不同,洪尚秀虽然也会探讨人生,却更为平易。例如“当你评价一个人时,从两个极端相反的方面去表述,往往会得到对方认同:你是一个热情奔放的人,但同时你的内心又渴望沉静。”观众会从这些细节中领悟到一点东西,这让这部整体节奏缓慢的电影,总算没有陷入到沉闷的境地当中去。

看完正片之后,再去看预告片,会有种别样的感受。这个从电影中截取的长镜头,在倒放的过程中,把主要人物的特征一个个标注了出来。这样的创意,让预告片更像是对这篇影像日记的一句话总结:也许人生的轨迹,只有在倒带重看的时候,才会看清我们身处何处,身边的人是谁。

❽ 爱情誓言的法国新浪潮的老舵手

艾力侯麦(Eric Rohmer)是法国电影新浪潮中年纪最长、却最晚才赢得世界注目的电影人。这部新作《爱情誓言》是根据17世纪法国作家杜尔菲(Honore d’Urfe)的爱情经典巨著〈阿丝特蕾〉(L’Astree)所改编,全书多达60册,是法国巴洛克文学的代表作,对法国文学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电影问世一百多年以来,这本钜作就一直被人们期待能拍成电影,却一直无人敢尝试,而被高龄的侯麦拔得了头筹。侯麦这次透过改编这部400年前的巨著,来探讨人们的爱情和忠诚,处处皆展现他的返璞归真。现年87岁的侯麦,在其50年的电影生涯中总共拍摄了25部长片。〈六个道德故事〉他拍过了,〈四季〉他也拍过了,此次能将〈阿丝特蕾〉搬上银幕,侯麦了无遗憾地说,《爱情誓言》将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爱情誓言》维持了侯麦所擅长的爱情与文学主题,有着他近半个世纪以来一贯坚持的美学风格,并以简单朴素的纪实手法,描写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细致微妙的心情。
一句话评论:
本片是导演最成功的那些影片中最美的一部。--《正片杂志》
影片深深地感染着观众的情绪,而且让观者无需去细究这种自由的得到是否切实可行。--《电影手册》
很有必要复习一遍1967年的影片《女收藏家》,这样才能发现侯麦是一位如此有创造天赋的导演。这部影片中第一次在行动和思想上如此百无禁“色”。--《电视全览》
侯麦改编自奥诺雷·杜尔菲的田园牧歌式的小说,在影片中讲述了一段不同寻常的爱情,精彩的故事引人入胜。--《解放报》
不管有多牵强附会,埃里克·侯麦的这部最新也有可能是最后一部电影,其中展现的道德和之前预测的相差无几。--《综艺杂志》
【一部新的对话体爱情故事】
从六、七十代的六个道德故事开始,到八十年代的喜剧与格言系列,再到九十年代的四季故事,法国导演埃里克?侯麦一直孜孜不倦地阐述着他所感兴趣的命题,不厌其烦地纠缠于让人捉摸不定的情感世界。现年87岁的侯麦,在自称是他的最后一部影片中,秉承其一贯擅长的对话体爱情故事,诉说了一个古老的美丽神话,继续剖析耐人寻味的人生命题。
电影《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是根据17世纪法国小说家于尔菲(Honore d' Urfe)的《阿丝特蕾》(L'Astree)改编而成。这是侯麦连续第三次拍摄历史故事,此前有设置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贵妇与公爵》L'Anglaise et le c(2001)和1936年西班牙内战时期的《三重间谍》Triple Agent(2004)。而在更早以前还有根据克莱斯德的同名小说改编的《O女侯爵》 Die Marquise von O(1976),故事发生在1799年拿破仑时代的意大利。
改编《阿斯特蕾》的计划最早是由法国导演皮埃尔·祖卡提出来的,由埃里克·侯麦与他人共同成立的Films Losange电影公司出资拍摄。然而,另一名导演兼制片人玛格丽特?梅内葛佐认为这部电影的投资太昂贵,于是拍片计划就此夭折。这部在1955年没有付诸于实践的电影,终于在时隔多年之后的今天,由埃里克?侯麦亲自执导筒来完成。侯麦曾在接受采访中选称自己一直以来都认为皮埃尔·祖卡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编剧,但同时还强调自己改编的这个剧本和祖卡的完全不同,要更加的自由。影片的文学色彩占相当比重,但是侯麦的拍摄给影片一种对文学新的表现手法,完全在自然背景中完成的拍摄,只不过台词会给观众舞台剧的感觉。从背景装饰、自然风光等等方面来看,侯麦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赋予了剧本全新的意义,并且是纯粹的舞台剧无法达到的效果。
【阿斯特蕾、瑟拉多及其他】
侯麦常常喜欢选择与新人合作,在这部电影中亦是如此,启用了两位名不见经传的演员担任主要角色,即男女主角安迪·吉雷和西塞丽·卡塞儿。两位主演都是第一次在大银幕上亮相。至于希茜尔?卡塞和乔斯林?基夫兰则算得上是镜头前的熟面孔。扮演浪荡子海勒斯的拉道菲?鲍力曾在《亡情巧克力》 Merci pour le chocolat(2000)中扮演伊莎贝尔·于佩尔和雅克·迪特隆的儿子。此外,在女导演安妮·芳婷的电影《新的机会》 Nouvelle chance(2006)中也曾经诠释过瑟拉多这个人物。
安迪·吉雷和西塞丽·卡塞儿与侯麦的第一次见面非常简单。侯麦在办公室里等候着,看见他们来了又是沏茶又招呼他们吃糕点,然后坐在一起开始很随意地聊天。大师的亲切与随意让他们放下所有的负担,而在接下来的合作过程中,认为表达感情是演员的任务的侯麦一直赋予演员完全自由的空间,展现最自然真实的表演。
执导风格追求文学化的侯麦,对台词的要求也非常严格,《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的对白都都古代用语。侯麦在拍摄现场并不喜欢下指令,但是一旦涉及到台词对白,态度就非常强硬,着重要求演员们在片中改变过于现代化的说话方式,尽可能放慢节奏说话。在拍摄之前,女主角阿斯特蕾还有一个舞台剧教练,专门训练她的说话发音,以此纠正平常的说话方式。所有演员必须将对白熟记于心,使之完全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几乎可以说是让大家掌握了一门古代用语。
【关于作家于尔菲的一些】
于尔菲(1567~1625)是法国作家,创作的田园小说《阿斯特蕾》在十七世纪家喻户晓。全书共分五个部分,每部12册,从1607年至 1627年间陆续出版,以牧羊人瑟拉多和牧羊女阿斯特蕾经过曲折而终成夫妇的爱情为主要线索,穿插了大量的故事以及有关爱情和政治的议论。小说一共有五千多页,包括了四十个故事和成百上千位人物形象,是法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
埃里克?侯麦在电影中寻找到了小说家于尔菲的《阿斯特蕾》与自己作品的共通之处。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如果我想改编这部著作,我当然可以从我以前的电影中找到无数的理由,例如保持忠贞的主要动机”。这个类似而又不变的主题还出现在了《六个道德故事》中的第三个《慕德家一夜》 Ma nuit chez Maud(1969),以及《冬天的故事》Conte d'hiver(1992)、《女收藏家》 La Collectionneuse(1967)和《圆月映花都》Les Nuits de la pleine lune(1984)。而他的一个独幕剧《E大调三重奏》同样也是建立在和《阿斯特蕾》类似的怀疑基础之上。人们还可以发现他的主人公如瑟拉多,都是固执倔强的、甚至有些疯狂。
埃里克?侯麦在谈到电影所展现的性倾向时指出:“原着就是这样的,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我并不太喜欢通片都用这个来点缀,尤其是当所有坐在电影院里的观众,他们很惬意地欣赏着历史故事,加进了很多他们并不期望看到的裸体画面。在于尔菲描写的女主人公出场的那段场景里,我尽量做到恰如其分地重现,不再加入任何东西。但是在于尔菲的小说中并没有回避裸体,就好像是那一时期的油画一样。因而我也没有任何理由来回避它。小说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性欲和情爱,可以说是一种极其轻盈灵动的手法。于是我意识到如果是用现代的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就会使得影片显得十分粗俗和琐碎。但《阿斯特蕾》不是一部轻佻放纵的小说,当然也不是一部邪书。”

❾ 《克莱尔之膝》游离的爱情絮语是那些

《克拉之膝》:话语、欲望和侯麦的Talking Cinema 如果热洛姆最终为了得到美少女克拉而不顾一切(《克拉之膝》)、如果弗里德里克为克萝伊抛弃了家庭(《午后之爱》)、如果阿德里安和海迪在经历了种种试探和误解后“终于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女收藏家》)…… 那么,我们确实会看到一些标准的故事,其中也不乏颇为曲折微妙的,但导演侯麦(Eric Rohmer)最终没有让这一切发生,人物的关系和位置看起来始终没有戏剧性的变化,平淡得一如日常生活本身。 与动作-故事相比,侯麦更看重日常生活中的话语-心理,也就是,“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的表面之下涌动的一切,意愿(欲望)在变成行动之前的微妙运动。而这潜在的并始终在变化中的一切都被包裹在了话语之中。在侯麦的电影中,话语始终吞噬着动作。 侯麦曾经设想过一种不同于“Sound Film”的“Talking Cinema”(Rohmer,1948)。在这种对话电影中,对话不仅仅是画面的一种补充说明,而是表达的主体,“它(对话)必须有足够深厚的内涵才能免于被(电影化)所彻底毁灭”。 于是,在侯麦的作品中,对话、独白、画外音所构成的声音层面(但不包括配乐),而不是常见的视觉层面,成了他展示另一种戏剧性的要害。 比如在《女收藏家》中,从形式上看,阿德里安的画外音(内心独白)和人物间(主要是他和海迪)的情景对话,交替出现,贯穿始终。人物塑造、情节的交代和展开也主要包含在话语中,而非动作中。 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的戏剧性源泉正在于:阿德里安的内心话语和情境对话之间的张力——前者充满着“平静”“道德”“自由”等关键词,其实是充满了不想被归入“被收藏者”行列的自尊心;而在对话中,当阿德里安和海迪面对面时,他却总似乎在拉近他和海迪的距离,充满了“诱惑”(性的诱惑、游戏的诱惑……)。

❿ 为什么只要相信就能看见幸福绿光

各种相关资料: 台湾电视剧《绿光森林》的经典台词:只要相信就能看到幸福绿光 在孙燕姿的歌里面我听到过“翻越过前面山顶和层层白云,绿光在哪里”; 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我看到过在盖茨比家的对岸,爱人黛西家有一盏绿灯,那遥远微弱的光线是盖茨比对爱情的一种信仰,每当他在遥望那盏码头尽头处的灯时; 后来看郭小橹的《电影地图》才知道埃里克·侯麦有部电影就叫《绿光》,到影片的结尾,姑娘德芬尼手捧着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白痴》和遇到的男孩在太阳落下的最后一刻看到了传说中的绿光。传说只要见到绿光,那么就会看清自己的心思也能够看清爱人的心思,并且能够找到最终的幸福。开始相信了,觉得看到德芬尼是幸福的人。 1.北欧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人的一生只要看到一道绿光,许下的愿望都会实现。 在古老的北欧流行这样一个传说,"当你在天边看到一道绿光闪过的时候,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在你再次看见绿光的时候,这个愿望就会成为现实"。我没有去过北欧,不能确切的考察过在那里是否真的有绿光经常出现,也没有考证过真的有人实现了愿望,只是无缘的相信着这个传说。这就是被芬兰人称为 revontulet的北极光,按原理在北极圈内全年晴朗的夜晚都可以观赏到。很多北欧神话里都有关于其成因的猜测,有人相信北极光是死者的灵魂在舞动,也有人说它是女武神飞行时盾牌所发出的光辉。在芬兰语里,北极光是"狐狸之火"的意思。它开始时也许只是一丝微光,看起来如一抹淡绿水彩。跟着那彩带慢慢扩大成光晕,渐渐出现各种颜色,蓝、淡黄、红、绿……恍似一台神奇的魔术。有时光线会静止不动,有时如瀑布从天外倾泻而下,有时则波涛起伏,如巨浪般在漆黑的天幕中翻滚。无论您曾见过北极光多少次,仍难免会被那浩瀚、神秘的景象所折服。特别当它连绵百里,宛如烧到天庭的圣火,一切都令人望而生叹!

阅读全文

与候麦电影台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韩剧哪些好看的电影 浏览:281
基德出现在哪些电影里 浏览:704
心里动漫电影有哪些 浏览:156
韩国电影男军人保护抖音上火的女人 浏览:977
美团购电影票怎么用 浏览:448
叫兽什么电影 浏览:505
看过的英文电影 浏览:946
女孩约你你一起看电影 浏览:579
香港电话亭电影 浏览:929
韩国口红电影简介 浏览:394
电影一代宗师中有哪些功夫 浏览:292
用电影形容青春逝去的语句 浏览:670
哪些电影中服饰华丽 浏览:384
黄渤三国电影搞笑电免费影 浏览:971
红日电影高清下载 浏览:406
黑煞战咏春电影粤语版 浏览:464
恐怖电影见鬼2 浏览:735
韩国电影学校男主贴着女主 浏览:773
电影这里有情况演员表 浏览:67
曾志伟三国电影名字 浏览: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