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导演是谁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导演是冯小刚片 名: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 英文名称:After Shock Tangshan-Earthquake Aftershocks 导演:冯小刚 原著:张翎 编剧:苏小卫 作 曲:王黎光 出 品:华谊兄弟 领衔主演:徐帆张静初 李晨 陈道明王子文 馨宜旗 张子枫张家骏 联合主演:陆毅吕中 张国强杨立新 刘莉莉咏梅 特别演出:陈道明陈瑾 拍摄基地:大南湖 全球首映式 2010年 7月12日晚上(全国公映前10天),取材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全球首映式 在唐山市体育场举行全球首映式。 省政协主席刘德旺,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荣,副省长孙士彬,省政协副主席孔小均等和15000名观众观看了电影首映。 电影《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位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也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难以弥合的情感困境,但终究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释怀。本片导演冯小刚说,希望观众从《唐山大地震》中看到一个如何让心活下来的温暖故事。 经典台词语录 “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永远盖不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日子”——心灵的废墟上,我们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尽管曾经的创伤无法让生命变得完整,我们却看他们依然怀揣着梦想努力前行........ “我是唐山人。我是从拉尸体的车里爬出来的。我边上躺着的是我的爸爸。”——这是那个在地震中死里逃生,倔强的唐山女孩方登在告诉男朋友自己怀孕时说的一句话,正因为这句话她毅然放弃了医大的学业,做了单身妈妈!——许多年前妈妈为了救弟弟放弃了她,而当她面对着选择时,她选择了生命。 震后很多年后,当儿子问起妈妈元妮为什么一直单身时,妈妈说“我也不是没人要。我的命是你爸救的,这个世界上哪还会有用生命爱我的男人?”——为这样的男人守一辈子,值得! 许多年后,元妮一直不愿搬家,每次烧纸时她都念叨着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单的灵魂不认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爱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亲人永远都是亲人,就算是阴阳两隔,也是至亲的人! 方登给养父买了一件棉袄,穿上后才发现袖子长了“我一直以为你很高呢,怎么袖子就长了呢?”——我们只顾着自己长大,却忘了父母也会衰老!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是元妮最后悔时说的话。 “我不是想不起来,而是忘不掉”方登在最后的时候对自已养父说了这一句话,是的,有些东西是不愿想起的,但并不代表可以一辈子忘掉。 最搞笑台词 小河:你别激我,小心鸡飞蛋打。 方达:你也别激我,鸡有的是,蛋也不缺。 在电影结束的时候,我看了看自已身边的那个他,只见他满脸是泪水,而自已也是泪流满面,由于他是四川人,在电影放到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紧紧的拉了一下他的手,他抖了一下,电影里一位母亲为了让救自已女儿的官兵们的安全(压女儿腿的板,上面的柱子,撑着整座楼房,如果要移开板保住女儿的腿,那救援官兵的生命就会有巨大危险)而把女儿的脚据掉,在这一秒我再也忍不住了,母爱是多么伟大的啊!当我们面对无法控制的自然灾害时,我们只能选择,选择弃舍!做这样的决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被人收养的方登长大成人后,离开养父母家杳无音信的很多年,当她再次出现在养父眼前时,那个暮年的老人责问女儿为什么不回家,女儿怕父亲担心时,年迈的父亲愤怒而激动的大喊“我每天都在担心……”。——这就是父亲,你以为他在远方,你却从没离开过他包容的心! 票房 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对《中国企业家》透露,“该剧票房目前已突破3亿元,保5争6不是问题,更何况档期或将覆盖整个8月。”《唐山大地震》还将在未来半个月的档期中独孤求败,这一次,中国商业片之王冯小刚又有什么样的吸金法则? 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观众一边骂冯氏电影的商业味十足,一边心甘情愿的掏钱贡献票房,从《手机》到《天下无贼》,从《非诚勿扰》到当下这部《唐山大地震》。 更不用提《唐山大地震》这部背负某种重大意义的影片所遭致的文化质疑。单从票房角度,冯小刚已经为华谊兄弟2010年业绩提前呈上了一味定心丸。毕竟,作为中国电影第一股,2009年底登陆创业版的华谊兄弟2010年中期报告业绩预示惨淡,一季度营收、净利润更是同比分别下降33.0%、56.9%。上半年的影视业务歉收全部押注于分别于7月、9月、10月、12月上映的《唐山大地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西风烈》、《非诚勿扰2》上,有“中国商业片之王”之称的冯小刚无疑开局完胜。 截至目前,《唐山大地震》首日票房高于3620万已被广电总局电影局方面予以确认,而冯小刚于个人微博上透露“不是我不厚道,7月22日-7月27日的票房合计为24612万元”的数据,在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看来还是“略显保守”。“该剧票房目前已突破3亿元,保5争6不是问题,更何况档期或将覆盖整个8月。”高军对《中国企业家》透露。 截止八月二日,唐山大地震上映十一天票房已达到4亿。 在植入广告与艺术间周旋 当然,冯小刚对于财报上错综复杂的数据并没有多少耐心,对于今年10月30日576万股解禁前的市值变化也并非有多少敏感——有那工夫,他更需要去研究剧本,看看又被广告商与制片人植入了什么元素,敲定哪个绝对不能要,哪个还需周旋,哪个需要自己妥协。 尽管如此,植入广告还是一如既往的成为舆论对《唐山大地震》诟病的最大罪状:《天下无贼》中开篇亮相的男女主角敲诈而得的宝马轿车,旋即以3系、X5两款分别亮相于《唐》中主人公创业发家以及汶川地震抢险两场戏中,而在《非诚勿扰》中备受冯小刚本人懊恼的对葛优摸出招商银行卡买单的特写处理,也被复制到《唐山大地震》中养母临终前从枕头下摸出的工商银行存折LOGO。 “电影院里许多人都在哭,但突然有人笑了,一开始我不解,最后才发现是电影中的嵌入式广告,有酒的,有保险公司的……做任何事情动机要纯洁,掺一点假,人们都会发现的。”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微博上如是说。他不得不承认,对于揣摩观众心理与广告植入这两个矛盾因素的杂糅,冯小刚拿捏得令人欲罢不能。 广告植入无疑对冯小刚的电影造成遗憾,执行起来也颇为拧巴,不过抛开这些艺术上的纠结,事实上,该举使得《唐山大地震》在尚未公映之前便开始回收成本了。根据华谊兄弟年报披露,2008年包括《非诚勿扰》在内的3部影片仅在植入广告、贴片广告两项就为全年创造了4480万元的营收,占据2008年整体票房收入1.8亿元的几近25%。据高军透露,《唐山大地震》通过广告植入获得的现金则高达4000万,若算上相关的衍生收入,有业内人士预估该项或创收过亿。 “提前回收成本,何乐而不为?”冯小刚向来不忌讳从商业角度去谈自己的创作,对他来说,这也是一门生意,只有让投资人赚了钱,才能令电影重新步入朝阳产业。而他需要做的,则是在商业与艺术中进行周旋,适度坚持,适度妥协。 政府资金与商业资本的双重“护航” 另一部分质疑来自于此次《唐山大地震》投资方中唐山地方政府的亮相。根据协商,影片1.2亿元的投资成本分别由唐山市、华谊兄弟、中影集团按照50%、45%和5%比例出资。再算上2009年介入的浙江影视集团、英皇影业、寰亚三家公司与华谊兄弟分摊45%,华谊兄弟实则投资3152万元。 有政府资本与商业资本的双重护航,华谊兄弟在《唐山大地震》的投资额只及2008年《非诚勿扰》5000万的五分之三,并不差钱,何必还要在这样一部主旋律影片中充斥商业元素? 有必要为华谊兄弟算一笔账:根据华谊兄弟2009年 “招股说明书”中注明的分配方式,《唐》剧的发行总收入在扣除发行代理费以及返还电影集团制片分公司的投资款和固定投资收益、华谊传媒投资款、唐山公司15%的投资款后,余额由华谊传媒和唐山公司平均分配。这意味着,唐山市政府作为最大的出资人,最终将于华谊对半分成。 在票房分配方面,院线和电影院通常拿走55%,影片制作拿到45%,尽管华谊兄弟正在快马加鞭地补充院线短板,旗下首家影院——重庆百联上海城影院也于6月24日开业,但由于势单力薄,真正落入制作方腰包的实则有限。若以5亿票房的保守数字估算,最终华谊兄弟可以分得不到8000万元的票房利润,仅占票房总收入的16%。 相较而言,广告植入高达4000万的纯利润占据了票房利润二分之一的重量。依照4月28日华谊兄弟总股本扩充一倍后的3.36亿股以及其一季度每股收益0.03元计算,总计1.2亿元的利润或可为华谊兄弟第三季度带来每股0.38元的收益,为一季度的12倍。 “电影投资是个很残酷的行业,2010年上半年全国亏损率达到70%,华谊兄弟能够留下来,正是因为它是一家商人气息很浓的公司——商业化运作、最求利润最大化,同时追求诚信。”高军表示。 “避震”下的票房暖春 不能忽略同期各大影片推迟上映所营造的票房暖春。据星美国际影城、UME国际影城、新首都影院等院线负责人透露,《唐山大地震》预计上映40天-50天,超出普通影片上映两周的规律,将近赶上上映60多天的《阿凡达》,而同期上映的诸如《全城戒备》、《恋爱通告》、《龙凤店》等国产影片则挤进了八月中下旬的档期。 另外,动画片《怪物史莱克4》作为史莱克系列的最后一集,久经国人期许,也推迟到八月中旬上映。鉴于该片自5月21日在北美上映以来1.8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很难说是发行方中影数字公司的“避震”之举,还是基于中影、华谊在《唐》剧合作下的刻意让位。 毋庸置疑,《唐山大地震》还将在未来半个月的档期中独孤求败。 [编辑本段]导演简介 冯小刚,中国电影编导、导演。1958年出生。自幼喜爱美术、文学,1985年他调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成为美工师,先后在《大林莽》、《凯旋在子夜》、《便衣警察》、《好男好女》等几部当时很有影响的电视剧中任美术设计。冯小刚作品风格以京味儿喜剧著称,擅长商业片、在业界享有有贺岁片之父的美誉。2009年9月27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公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得通过,这意味着华谊兄弟成为了首家获准公开发行股票的娱乐公司,冯小刚持有该公司2.28%的股份。 上映影院 《唐山大地震》(IMAX2D版)计划从7月22日起在以下IMAX影院放映: 1. 北京UME华星国际影城 2. 北京石景山万达国际影城 3. 上海和平影都 4. 上海星美正大国际影城 5. 上海万达国际影城 6. 杭州百老汇国际影城 7. 杭州新远国际影城 8. 天津中影国际影城 9. 苏州科文中心 10. 武汉环艺国际影城 11. 长春万达国际影城 12. 长沙万达国际影城 13. 昆明百老汇国际影城 14. 无锡大世界影城 15. 南京横店国际影城 16. 东莞万达国际影城 上映时间 2010年7月22日全国上映。 剧情介绍 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导演冯小刚说,这部电影的情感力量可以真正传到观众的心灵深处,让人反思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验,是对人“心灵的拷问”。当看到预告片中小女孩从雨中废墟中醒来,周围一片伤亡景象,哭着被人抱走的镜头时,“母亲”徐帆不禁流下了眼泪:“任何一个母亲做出这样的选择都会崩溃,这种情感像喷泉一样从我的身体里爆发出来,很久都难以释怀。”“女儿”张静初在看完预告片后也激动地流下泪水,她表示《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反映中国人情感的动人影片。 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冯小刚透露,电影的结局还是充满了温情,让人从心里感受到温暖,给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贰』 帮忙用英语翻译:冯小刚,1958年出生于北京,是位导演和演员,热爱电影,获过很多奖,他认为母亲是最伟大的女性,
用拼音给你翻译:feng xiao gang,1958 nian chu sheng yu bei jing, shi wei yan he yan yuan,re ai dian ying, huo guo hen o jiang, ta ren wei mu qin shi zui wei da de nv xing,
『叁』 电影唐山大地震评价如何
时代感,是历史灾难题材电影的根,从“讽刺”中来的冯小刚,早年用戏虐的喜剧来建立普通人的时代感,后来用宏大的悲剧来建立一代人的时代感。
但到了《唐山大地震》,情况变得棘手起来。它是如此熟悉——毕竟,唐山大地震才过去了40来年,却又十分模糊——毕竟,很多人都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段特殊的历史。冯小刚必须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将历史的宏大与厚重,与人性的伟大与平凡有机的联系起来。
灾难面前人类是渺小的,但人性是伟大的。作为“拍啥啥就成”的国内最成功的商业电影导演,冯小刚用他独有的敏锐与睿智,嗅出《唐山大地震》的独特,在亲情的伟大和生命的无常之间,他准确找到了令人动容、感人肺腑的感情宣泄点。
此外,本片试图将人物的感情走向,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但从最后的成片来看,这种尝试是失败的。过分渲染的感情,冲淡了时代性这个关键元素,观众的所思所想,全部都是围绕着一对母女的感情纠葛,选择性的忽视了不同时代背景带来的异同。
『肆』 用电影美学的观点来点评《手机》或《大腕》,也可以两个一起评!!要原创啊~
从《大腕》到《手机》
为什么冯小刚去拍《大腕》,我遭到挫败呢?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没有直接的关联,跟我的立场跟我的位置有关联。什么关联呢?是这部影片在三部贺岁片成功,冯小刚的名字成为了某种品牌,成为了某种票房感召力,而冯小刚的电影事实上几乎成了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可以和好莱坞电影分市场的这样的一个导演之后,冯小刚成功了。怎么标志?冯小刚获得了海外投资,《大腕》这部影片和他此前的影片一个重要的变化发生,重要的变化先不说影片本身是发生在投资。冯小刚得到了美国哥伦比亚(亚洲)公司投资,请大家注意,大家不用我说你们都知道这个事实,海外投资是大大地高于国内电影投资的,这几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没有一个导演不梦想自己得到充足的资金,在电影当中去充分地实现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我们讲一个小例子,比如说我设计一场戏是在机场里发生的,最后我发现在机场拍摄太贵了,所以我就改了,我改一火车站。后来我发现北京站拍也太贵了,我就改一小城市,一小城市火车站。结果我最初构想的飞机场那样的空间,所可能发生的故事,到了一个小城火车站的时候就被改变了。那当然一个艺术家多么向往自己完全不考虑金钱的束缚,或者说有更多一点的更充足一点的资金,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是冯小刚是成功了。这个本身作为冯小刚成功的标志。
说某某某获得了海外投资,以前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说你很成功,海外也看好你,所以他投资你的影片,准备把你的影片拿到海外去放映。我们大家知道比如说《霸王别姬》,比如说张艺谋的很多很多电影,都是用海外资金来拍摄。可是,冯小刚这个《大腕》的拍摄,他获得了哥伦比亚(亚洲)公司的投资,这个投资却是另一种海外投资。什么海外投资呢?就是我给你钱,你拍电影,这电影就在中国放,并不是为了拿走放。那么,为什么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如此慷慨地要支持中国电影呢?在我看来,没有不付钱的午餐。为什么他要投资中国电影呢?很简单,因为冯小刚当时是一个可以和其他的好莱坞电影分份额的导演,这个蛋糕冯小刚可以切走一块,那么我投资给你,再切下来的这块蛋糕至少相当大一块都装到我兜里了。冯小刚当然拍摄的仍然是中国电影,但是在资金的来源和利润的走向上,已经不再重新注入到中国电影市场和中国电影工业。
冯小刚他是中国电影的一条路,中国电影应该有很多条路,但是这样的一条路是需要的,这时候我发现有人来买冯小刚了
在这部电影当中其实有很多冯小刚电影一一贯之的那种特点,被改变了。而这种改变,是一种损伤。因为在《大腕》当中的两个喜剧式的角色,喜剧式的主角,和在《手机》当中的喜剧性的悲喜剧的主角,好像仍然是小人物,但是此小人物非彼小人物。我们《手机》更为清晰一些,我们说《手机》是一个开着宝马车的小人物,我很难再相信他是一个你我中人。可能在座的也有人开宝马车,我不知道,反正不是我。那么我并不是说这样的一个财富的标志,因为今天的现代的世界,所谓的财富,正是用这样一种外在的品牌来标识的,我穿什么牌子的衣服,我开什么牌子的轿车,我住在什么区域,所以,当这样的一些符号出现的时候,这个小人物已经变了,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或者我直接地说变质了。那么在《大腕》当中这两个喜剧性的小人物仍然似乎是冯小刚式的小混混,而且是小骗子,可是这些小混混却是一个可以为一个国际知名的艺术家来操办葬礼的这样的人物。那么这是一个我说小人物的角色变了,小人物变质了,于是他那样一种用温情去呼唤,温情滋润我们的内心,用温情去呼唤我们认同的能量,我认为极大地萎缩了。那么整个的《大腕》的影片我看起来像一个连台喜剧,像一个连演小品,这是一个东西。
另外一个东西是冯小刚电影曾经那样的获得观众的热爱和观众的拥戴,是因为冯小刚电影其实他不拒绝一些小小的温和的偏见。比如说我们对于外国人的某种小小的微妙的排斥,我们在影片的细节当中,表现出一点点微妙的对外国人的小小地踩他一脚,小小地嘲弄他一把。比如说大家都记得在《不见不散》当中那个场面就是他们怎么教美国警察,教美国警察说汉语。然后大家都看得好开心,因为表面上喜剧式的角色是葛优所扮演的小人物,但实际上我们看到一帮美国警察很庄重地坐在那里学那些不可以的,是匪徒一般的警察的对白,那么大家觉得非常开心,好像微妙地满足了我们内心的那样一点中华民族心理的需求。但是,到《大腕》当中我发现钱是很有力量的一个东西,中国古话说拿了人家手短,当这个资金是哥伦比亚公司投资的时候,我们看到所有的丑角所有的喜剧性的,所有的丑陋的行为在影片中的中国人内部发生,而到结局,戏剧性结局出现的时候,我们发现那个大腕是一位智者,是真正的导演。而且是人性喜剧的导演,他的死几乎成了一个试金石,他在背后冷眼旁观着这些人蝇营狗苟。那么,这样的一个微妙的错位的发生,是冯小刚战胜了偏见吗?
《手机》在这个意义上说也将载入,我以为载入中国电影文化史,不是中国电影艺术史。因为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就是一部影片作为一则广告,这个是一个巨型的广告,而且就挥金如土的广告业而言,是一个相当便宜的,而相当有效的广告。整个的影片成为了移动通讯,摩托罗拉公司的广告。那么更具有讽刺性的是在这个影片当中大家是不是看过影片的很多版的海报,其中一版海报很好,远看是一个手机,底下写着《手机》,近看是一个手雷,对吧,这个手机要炸掉。《手机》或者叫现代文明,或者叫现代生存,它在给你提供无穷的方便的同时,携带着如此众多的恐怖。而这种恐怖未必只有男人觉得恐怖。它一方面有这样的一个效果,另外一方面整个的是在做手机广告,今天的手机可以有多少种功能,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今天的移动通讯网络是何等的发达。
从《大腕》到《手机》,这两部影片把它另列,原因就是你会看到资金或者资本的力量,是怎么改变一个所谓艺术家,艺术家的创作轨迹,怎么改变一部影片的表达。《手机》它一方面是,如果我们说《手机》是一个超级广告。而《手机》事实上是一个超级广告了,起到了一个超级广告的功用,而且它在很大程度上,这样一个影片的资本,资金,其实是一种广告资金的投放方式。我们要做广告,我们投放多少给电视台,投放多少给报纸,投放多少给杂志,投放多少给街头路边的广告。投放给一个电影做一个里面完成一个软广告的功能,因为我们大家看过很多电影,我就不举是什么名字了,比如说一群孩子在一起珍贵地喝一个可口可乐,喝一杯可口可乐,大家分享一杯可口可乐,很感人的一个场面。看到山村的孩子把一杯可口可乐当作这么宝贵的东西,那你看片尾字幕,鸣谢可口可乐公司,这是一种所谓软广告行为。但是,《手机》的特殊之处,是在于它从头到尾是一部广告,关于手机的广告,关于摩托罗拉的手机的广告。那么当你要给摩托罗拉公司做广告的时候,当你要给跨国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做广告的时候,当你要在这个广告当中展示各种不同款型的,型号的摩托罗拉手机,同时展现它的最新功能,展现它的高端产品的时候,决定你的人物不可能是小人物,不可能是边缘人,不可能是苦涩喜剧,不可能是出租汽车司机,不可能是在海外的边缘去挣扎生存的人物,而他必须是在这个社会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的人,他才能消费品牌国际知名品牌的手机的高端产品。所以我说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决定他的小人物的温馨的悲喜剧的故事必然变味,必然变质。这个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形,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在这里面,市场资金资本票房回报这样的东西是可以怎样地渗透到我们通常以为是文化艺术的这样的一个领域当中,而且它对这个改变是多么的内在。冯小刚在耗费他的象征资本,什么叫象征资本?就是观众对他的信任,观众对他的期待,观众对他的喜爱。那么从中国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的角度上去看,一个非常成功的深受观众热爱的导演, 他只有三次机会。他如果三次滥用观众对他的信任的话,他基本上会耗尽他的象征资本。所以我看到《大腕》,看到《手机》的时候,我看到冯小刚已经用了他第二个,它的第二次机会。
那么冯小刚从那里归来?从大成本的商业操作的这样的地方归来,重新拍摄一个故事,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一个温馨的苦涩的喜剧,来取胜的故事。是不是这样的意思?冯小刚试图归来。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说,《天下无贼》,似乎是冯小刚原有的那样一些脉络开始复现。尽管这是一个可以诈骗或者盗取到宝马的贼,不是合法的开辆宝马车的大人物,那么,尽管他是这样的大贼,很成功的贼,很能干的贼,但他毕竟只是贼。那么用这样的一个贼,我只是贼,和故事中刘德华不断说的是狼,我是狼,我们是狼,用另外一个词称叫做过路鬼,我们是过路鬼,这样的一些说法,冯小刚显然刻意地要让我们看到他是一个大贼,但是又要压低他的身段,他只是个贼,只是个过路鬼,只是野狼,饥饿的狼。那么这个饥饿,在影片当中我们看显然不是形而下的饥饿,肚子饿,为了没有饭吃去偷钱的那样的小贼,这种饥饿我们说是一种欲望的饥饿。
故事中的刘德华所扮演的这个主角,是这样的一只饥饿的狼,但是显然是一个在欲望意义上饥饿的狼。所以刘若英所扮演的这个角色就不断地说我们收山吧,我们罢手吧,我们够了。然后他觉得开玩笑,我们怎么会够,我们不够。那么这样的一个情节和这样的一种叙述,本身用专业说法叫修辞策略,就是这是一个大贼。但是我们用很多东西把他压低他的身段,压低他的身价,让他再度成为一个小人物,而且一个重要的细节,一个支撑着整个戏剧叙述的细节,使得这样的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成立了,那么就是动机很单纯,线索很单纯,是女人怀孕了。女人要做母亲了,女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作为贼的儿子出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作为贼长大,于是一种可能此前她不考虑的道德的和伦理的东西,一种信仰的或者宗教的东西,一种超越性的东西开始进入到了她的生活当中,这成为了一个整个剧情的推动性的因素。于是最后《天下无贼》如果说跟冯小刚以前的贺岁片有什么变化的话?
觉得就是它更加情节剧化,此前是市民喜剧,现在更加情节剧化了,它是以情节,以情节的演变,以情感以温情来打动你,尽管它延续了一些喜剧的元素,而且当然非常有趣了,就是说,有时候观众的期待,会相当地有力量。
看《天下无贼》的时候,发现现场中的观众不断笑,好多我觉得不好笑的时候,大家也笑。但另外一个角度上我觉得大家去看冯小刚电影,又是去看冯小刚贺岁片的时候,大家太期待喜剧了。大家太期待喜剧效果了,所以有一点喜剧感的东西大家就发笑,因为我们几乎付那个钱的时候,我们觉得付了一个要发笑的权利,一个可以去发笑的权利。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同样我在电影院里看《英雄》的时候,那个剧场当中笑声不断,完全跟影片的喜剧效果没关系,和观众的某种心理体验有关系。
就冯小刚而言,《天下无贼》已经成了某种正剧,而不再是喜剧,更不是那种谐谑喜剧,以幽默以调侃,以噱头而著称的这样一种谐谑喜剧。而是更多地往正剧的路上走。而另一个冯小刚的变化是这个影片当中如果说冯小刚仍然延续了他一贯的这样的制作精良的这种传统的话,那么这个影片当中,它显然和其他的影片相比,和冯小刚其他影片相比,它的技术含量大大地提高。就是在使用各种各样的电影技巧的层面上,大大地超过了此前的冯小刚的电影。另外一个变化是,在这个影片当中,冯小刚所表达出来的一种对于秩序的尊重,超过了此前的冯小刚电影。原来我们说此前的冯小刚电影,它是那些在边缘处游移的小人物,那些似乎总是不断地生出不法之心,而并未有不法之举的这种人物,这种小人物,但是他的小人物,其实和社会秩序总是有一点游移关系。像他《不见不散》,他把故事放到了美国场景当中,那么这些作为新移民的华人,实际上和美国的主流秩序不发生关联的,几乎不发生关联的,他们也不试图寻找那个秩序来保护他们。到《没完没了》的时候,这个小人物似乎一步走出,要成为绑架者了,但是一个温情的故事改变了这个东西,他那边专门有这个场景,把她找去,然后她就一口咬定哪有这回事,都没有,我是被绑架的人,我不承认我被绑架这个案件怎么能成立呢,没有真的冒犯秩序,但也从来没有寻找秩序的保护。
但是在这个影片当中,我们看到一个变化发生了,就是一方面主人公是法外之徒,这个小人物是法外之徒,他是贼,是诈骗犯,是强盗,或者是一种不法的高技术工种。这是开玩笑,在这个影片当中,大量的这种贼技,贼特技,我说它是一个很有技术高技术的工种。那么,他在这个影片当中,主人公是这样的,他已经是法外之徒,但是一方面整个故事是一个法外之徒向主流社会回归的故事。这一对男女,最后他们的爱,他们对于自己生后的生命,自己血肉的连续,自己孩子的期待,使他们成为了护法者,而不是冒犯法律的人。这是一个方面,而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会看到,在这个影片当中,不仅是主人公向秩序回归,他们仍然将必须为他曾经冒犯法律,而付出代价。首先是一个神勇的警察的出现,一个神勇的警察的形象出现。接下来是一个神勇的非常的通情达理的但是又毫不容情的,法不容情的,这样的一个警察的形象。但同时,为了完满一方面完满秩序的表述,一方面完满情节剧的,大家观看情节剧是期待着一个温暖的大团圆的结局,否则的话就不是情节剧了,又变成悲剧了。又要完满大家这样的心理抚慰,那么两个东西都要满足的结果,这部影片当中,影片的工整之处也表现在这里,就是冯小刚选择了这样一个结局,让刘德华所扮演的这个贼为了最终完成这个护法和歹徒搏斗,死于歹徒之手。如果说他曾经冒犯法律的话,他用死来偿付了,这是一个太过的偿付,因为他无论怎样都判不了死罪,可是他死了,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于是他不仅抵了他的罪,也抵了他的爱人或者他的妻子的罪。所以最后的网开一面,法网容情是在一个大的惩罚已经存在的前提下,而这个大的惩罚在故事中发生为自我惩罚,所以它是秩序的尊严,而不是秩序的残酷。这是一个这部电影当中我认为冯小刚的一个变化。你可以说冯小刚更为成熟了,因为整个影片的工整圆熟,它的技术含量,大量的这种特技场景的使用,然后叙事细节的这种一如他此前电视剧当中的缜密,你可以说他是成熟了。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呢,归来的冯小刚,似乎丧失了他此前的那种鲜活的,这是我个人的观察,我个人的思考。丧失了他此前影片当中鲜活的,每一次都会有很多很多的令你意想不到的东西迸发出来的,而相反的我们遇到的是一个流畅的,工整的完整的温暖的同时是一个标准的大众文化。因为它除了给我们一个半小时的快乐,一个半小时的温情和温暖之外,他还给我们一种秩序的呼唤,一种秩序的呼唤一种强有力的教化的作用,而这个教化是如此的不露痕迹,我们在观赏剧情当中,我们在对主人公命运的关心之中。
而另外一个角度上看,这个影片当中那种对于秩序的这种表述,还有两个重要的线索在展开。那么一个重要的线索就是这种通过刘若英所扮演的这个女主人公,她怀孕,渴望做母亲,然后渴望做一个在孩子面前无愧的母亲,和两个人之间的情感最终战胜了那个似乎永无厌足的欲望。而这一个转变的发生,围绕着一个近于圣洁的人物,就是故事中的傻根。它设定一个情节,说他在偏远的山村长大,他是在青藏高原上面务工,所以他完全地远离尘世。这个人物几乎是一个神话式的人物,是一个充分神话式的人物。因为我们知道,商业化的过程或者全球化的过程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不仅是摧枯拉朽,而且是无所不至。你很难想像有一个山村是世外桃源,是与世隔绝的,因为一个简单的东西和我们今天所在这个空间直接相关,电视媒体,是几乎覆盖到了此前人们绝对想不到能够进入的外部世界能够进入的空间当中,于是,世界在这样的一个意义上被联系在一起,于是世界在这样一个意义上没有世外桃源,没有这个世界的喧嚣热闹噪音繁华不至的地方。所以我说一个神话,那是一个神话式的人物。用这样一个神话式的人物,在这儿我做一个开玩笑的联想,我说冯小刚在提供给我们这些城里人一个《甲方乙方》当中大款想像的理想乡村,就是想像有那样一片净土,有这样一些纯洁的绝对纯净的人,而为了保护这个人的纯洁的内心,我们最后的神话,最后的净土可以去死,故事中的人物可以去死,这是一个另外一个在秩序的表述的意义上。
第三个在秩序的表述意义上,我想冯小刚一个是为了强化这样的一个情节剧的丰富性,情节剧的可看性,这个情节剧的观赏性,所以他选用了青藏高原。这样他可以带入大量的自然风光,异域景色,他也使得傻根这样的一个人物的生存依据,如果傻根是在北京打工,在上海打工,我们很难说他这么纯洁,他认为天下无贼,我们把他放到青藏高原上去,似乎有一线可能,有一线可能。那么带入这样因素的时候,他同时带入另外一个东西就是宗教。宗教的力量,但是显然他没有刻意强调这个宗教的力量,他与其说是在表达一种宗教,不如是说某种信仰,某种信念,某种人们在内心当中会珍视会视为神圣,会去固守的东西,
我觉得新的归来的冯小刚,是不是还将飞去?或者还将继续归来?或者越走越远?我不能够断言。因为我觉得我很喜欢一句话说在今天的世界上只有傻瓜才做预言。因为变化的因素太多了,因为不可测的因素太多了。所以我没有任何把握,我并不是认为自己不是傻瓜,而是认为自己没有任何把握,没有任何资格去预言即将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不能够做预言。但是我只是想冯小刚从《大腕》到《手机》,现在到《天下无贼》,那么冯小刚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曾经我说他是这样的一个大众文化的示范者,是这样的一个楷模,而且他确实给这种普通民众小人物和种种在这个现代生活的变化当中,可能获得成功,但同时遭到挫败,而且承受了压力的小人物,以那样的一个半小时的快乐,可能是一个半小时之后的还颇有一段时间的回味,想起来会心地一笑,或者朋友们之间来对一对暗号,对一对台词,然后大家同时会心一笑这样的一点的快乐,到他现在开始逐渐地成为了一个新的商业电影的这种规范的示范者,他在重新地尝试或者展示说一个成功的商业电影当中可能包含的元素。而这些元素它不在于我们大家都知道,一般的商业电影同时都包含着那些元素,比如说风光加爱情,比如说打斗,然后比如高科技,比如说奇观这些都是尽人皆知的。但重要的是如何我们在一个作品当中组合它,把哪些因素和哪些因素成功地组合起来。所以,就大众文化和商业电影而言,套路是有限的,元素是有限的,但是组合是无穷的。你可以在不断的组合排列当中生出新的故事。用我喜欢的一个说法,就是已经没有新的故事,但是永远有新鲜的嘴唇,新鲜的嘴唇讲出来的老故事成了新故事,使我们听出了几分新意。
『伍』 求冯小刚电影英文翻译
是官方原版的。
《甲方乙方》 First party second party
《不见不散》 Does not leave till we meet
《没完没了》 Endless
《大腕 》 Big shot’s funeral
《天下无贼》 A World Without Thieves
《手机》 Cell Phone
《集结号》Assembly
《非诚勿扰》If you are the one
《士兵突击》 Soldiers Sortie
《唐山大地震》 Tang Shan Earthquake
『陆』 冯小刚导演并拍摄的电影《芳华》如何获得了怎样的评价
冯小刚是我做喜欢的导演,没有之一。因此他拍的所有的电影我都看过。《芳华》这部电影当年刚上映的时候我也去电影院看了,心灵确实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因此直到现在我都对这部电影记忆犹新。
看完电影和原著后,我的内心是沉重的。军队总是被认为是纪律最为严明的地方,不管外面多么复杂,军队都始终是干净的,但是影片和原著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最不缺的就是被命运捉弄的人。
冯小刚要在《芳华》里讲的,就是一群有着相同经历的人没有任何一个施暴者会为自己的暴行买单,当事情真实发生,只有继续善良和变成新的施暴者两个选择,第一种选择是折磨自己,第二种选择是折磨他人。不管如何选择,结果都不会改变,最终都需要面对自己,继续生活。
《芳华》不止是冯导,一代文工团人的青春,从这一点上看来也是整个时代的缩影,施暴者和被害者的事情每分每秒都在发生,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避免自己,成为其中之一,如果已经成为了,就好好对待自己,保持善良,继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