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名字如何翻译翻译的一个电影名通用,有什么规则吗
片名是电影的招牌,有一种说法“好的名字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对于一部外国电影来说,好的译名则是翻译成功的一半。
花样百出的港台译名
倘若一位影迷能够看懂外国影片的原名,恐怕会吃惊,一贯聪明的外国人何以把影片的名字起得如此平淡无奇。究其原因,一是西方电影在宣传方面比较完善和发达,观众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影片的情况,而不必仅靠一个耸人听闻的名字来吸引人,如《TheCrucible》,凭编剧阿瑟·米勒和两位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和薇诺娜·赖德的大名,已能号召起足够的观众,所以原名就是《炼狱》。但译成中文,在香港成了《妒焰飞灰》,在台湾变成了《激情年代》。二是当地观众不需一些直露刺激的名字来挑逗,如香港所翻译的《刚果惊魂》、《网络惊魂》,其原名其实只是《刚果》与《网络》而已。三就是要归于文化传统和文字习惯的不同了,有许多片名用其本土语言来表示非常响亮,而译成汉语就无论如何也没有了原来的味道,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些字眼进去,像《Heat》短促干脆而有爆发力,译成《热》或《热力》都显得单薄了些,于是香港人将其译成了《盗火线》,台湾人则将其译为《烈火悍将》。
如今对外国电影片名的翻译,已不是简单的直译汉化,而是对那些片名的再次加工、重新打造。
这种重造在商业高度发达的港台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如1997年获第69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五部影片中,除了非主流商业片《秘密与谎言》的名字没有其他化身外,其余四部《英国病人》、《闪耀》、《法尔戈》(地名)、《杰里·马圭尔》(人名),分别被译作《别问我是谁》(港)与《英伦情人》(台);《闪亮的风采》(港)与《钢琴师》(台);《雪花膏离奇命案》(港)与《冰血暴》(台);《甜心先生》(港)与《征服情海》(台)。
而1998年获第7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五部影片,除大名鼎鼎的《泰坦尼克号》外,其余四部也都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化身:《渐入佳境》成了《猫屎先生》(港)和《爱你在心口难开》(台);《一脱到底》成了《光猪六壮士》(港)和《脱线舞男》(台);《好人威尔·杭汀》成了《骄阳似我》(港)和《心灵捕手》(台);《洛城机密》成了《幕后嫌疑犯》(港)和《铁面特警队》(台)。
随着两岸三地间文化交流的增多、盗版影碟的横行,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港台翻译的外国电影,也越来越能体会到相互之间翻译习惯的差异,经常是同一部影片在三地间有着几乎风马牛不相及的名字。如大陆所译的《普通嫌疑犯》,在香港成了截然相反的《非常嫌疑犯》,在台湾则成了《刺激惊爆点》。
由于外国影片的原名往往非常简单平实,大多仅是人名、地名或其他名词,港台片商肯定不甘于这种乏味的招牌,故而要改成一种更有动感和冲击力的名字,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将原名中的名词动词化,或加一个震撼力十足的形容词。于是,我们看到《速度》成了《生死时速》,《日光》成了《十万火急》,《百老汇上空的子弹》成了《子弹横飞百老汇》,《尼克松》成了《惊世谎言》,《迫切的危险》成了《燃眉追击》,《勇敢的心》成了《惊世未了缘》,《毒气室》成了《毒气裁决》,而《艾玛》则更为干脆,变成了《艾玛姑娘要出嫁》。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将地名“风云化”,这使得美国的城镇都弥漫着史诗的磅礴味道,如《赌城风云》、《芝加哥风云》、《迈阿密风云》。
这种加工经常变得夸张,造成片名中到处是“虎胆”与“威龙”、“危机”与“激情”、“悍将”与“狂花”、“超级”与“非常”、“夺命”与“惊魂”等等,而陷入雷同的窠臼。如香港译名中的“风暴”一词:《赎金风暴》、《档案风暴》、《龙卷风暴》、《情色风暴》、《霓裳风暴》、《红潮风暴》……至于台湾译名中所充斥的“追缉令”与“总动员”,到了混淆不清的地步,如《黑色追缉令》、《终极追缉令》、《火线追缉令》、《桃色追缉令》、《第六感追缉令》,我们很难相信它们就是我们所说的《低俗小说》、《杀手莱昂》、(《这个杀手不太冷》)、《七宗罪》、《叛逆性骚扰》与《本能》。
跟风译名难分仲伯
如果一部影片引起轰动,喜欢跟风的港台影人便要把其后来者与前者“系列”化,以求后者能沾上前者的光,哪怕这些影片既非续集,又没什么相关的“亲缘”关系。如《天煞》(原名《独立日》)一炮而红后,凡是跟外星人有关的科幻片均被他们带个“天”字,有《天袭》、《天魔》、《天茧》、《天威》等等,构成了好大一片天。
还有就是把同一个影星演的不同影片系列化,如法国美女艾曼纽·贝阿的三部影片分别被译作《今生情未了》、《真爱未了情》、《一生的爱都给你》,这恐怕要让世上最多情的人都困惑不已。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三部风格迥异的影片变成了孪生兄弟:《星光伴我心》(《天堂电影院》)、《声光伴我飞》(《海上钢琴师》)、《真爱伴我行》(《玛莲娜》)。构成一阕“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吉娜·戴维斯的《末路狂花》使她获得奥斯卡提名,后来她主演的《长吻晚安》被译成《特工狂花》似乎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当红小生基努·里夫斯则受到了台湾人的“捍卫”:《生死时速》被译成《捍卫战警》,《非常任务》被译成《捍卫机密》,《连锁反应》也就成了《捍卫追缉令》。而施瓦辛格几乎所有影片都被冠以“魔鬼”字样,如《魔鬼战将》、《魔鬼杀阵》、《魔鬼司令》、《魔鬼总动员》、《魔鬼终结者》,《蒸发密令》成了《魔鬼毁灭者》,《真实的谎言》被译作《魔鬼大帝》,连他主演的喜剧片也未能幸免,《幼儿园特警》成了《魔鬼孩子王》,《威龙二世》成了《魔鬼二世》。据说施瓦辛格构成的这片“魔鬼世界”连美国片商也大光其火,提出抗议。
译名中的诗词成语
解放前的中国电影翻译家往往喜欢用那些典雅的字眼来充任译名,如《翠堤春晓》、《琼宫恨史》、《乳莺出谷》、《桃李争春》等。港台影人也秉承了这个传统,《罗马假日》被译作《金枝玉叶》,《第梵尼早餐》成了《珠光宝气》,《音乐之声》也成了《仙乐飘飘处处闻》,一派诗意盎然。
这种译法对原名的篡改使观众很容易不明所以,如《心外幽情》、《淑女本色》,很难让人们想到它们就是《纯真年代》和《一个贵妇人的画像》。这一倾向用在生活片和爱情片中,则显出浓厚的“鸳鸯蝴蝶”味道,如《钟爱一生》(《我最爱的季节》)、《春风化雨》(《死亡诗社》)、《手足情深》(《雨人》)、《热泪伤痕》(《惊鸟》)、《此情可问天》(《霍华德庄园》)、《山水喜相逢》(《为戴茜小姐开车》)、《爱在天地苍茫时》(《屋顶上的骑兵》)、《一支梨花压海棠》(《洛丽塔》)等。
译名的古典化倾向往往是直接借用中国文学中的成语或诗词,哪怕与原名毫不相关。而有时现成的词语不足于表达影片的主题和内涵,在这种情况下便要改动或偷换一些词语。当你看到这类片子的海报后,千万不要以为是出了错别字:如《引郎入室》、《优柔不断》、《艳倒群雌》、《窈窕奶爸》、《胡说霸道》、《缘来是你》、《神通鬼大》、《一路顺疯》、《二见钟情》、《猩猩知我心》、《天高地不厚》、《杀手·蝴蝶·梦》、《挡不住的疯情》、《众里寻她兜错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烟》等等。
还有一些译名成为译者玩弄的一种文字游戏,如《我们跳舞吗》译成《谈谈情,跳跳舞》,《如果墙壁会说话》译成《你的生命,我的决定》,《离开拉斯维加斯》译成《两颗绝望的心》,《弗兰德先生的乐曲》译成《生命因你而动听》,《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译成《你是我今生的新娘》。有时也使原名变得意味深远,如《蓝》、《白》、《红》三部曲被译成《蓝色情挑》、《白色情迷》和《红色情深》。而冗长拗口的《异常快乐的爱妻事件》、《事先张扬的求爱事件》、《不可思议的勾魂事件》,原名只不过是简单的《忠实》、《邮差》、《受惊吓的人》而已。
为造卖点煞费苦心
对原名大动“手术”不仅成了港台影人的习惯,许多大陆影片也未能幸免:《遭遇激情》成了《北京秋天的故事》,《大撒把》成了《北京痴男怨女》,《黑骏马》成了《爱在草原的天空》,《被告山杠爷》则成了《没有原告的杀人事件》,而《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这个名字明显不符合香港人的口味,于是成了《一个闯进我生命的女人》。这些使大陆片名“入境随俗”的改动,其优劣姑且不论,但至少体现了片商为影片制造“卖点”的苦心。
大陆的译名从前考虑商业因素较少,大多采取平实的直译方式。但近几年也开始在译名上大作文章,以求吸引观众眼球。其大约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照搬港台的翻译,如《变相怪杰》、《特工狂花》、《十万火急》、《玩具总动员》等,这种“总动员”在前几年恐怕是不可想象的。二是模仿港台的意译,如《廊桥遗梦》比《麦迪逊郡桥》要意境深远低徊;又如《云中漫步》,也比港译《真爱的风采》和台译《漫步在云端》要高出一筹。但这种模仿也往往有弄巧成拙之累,如港译《机械战警》在内地公映时被译作《威龙争雄》,过于流俗;又如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位平时临阵畏缩的老警官误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于是勇猛无比,只想与罪犯拼个你死我活,香港译作《搏错命》,非常传神,可被内地译作《猛警恶匪》,实在是得不偿失。三是试图推陈出新,结果却作茧自缚,如《Atimetokill》一片,港台都直译为《杀戮时刻》,够滋够味,而内地则译作《复仇杀机》毫无个性。又如《Therock》,香港译为《石破天惊》,台湾译为《绝地任务》,内地译为《勇闯夺命岛》,三名相较,高下自见。四是由于译者的外语素质不够,导致一些贻笑大方的错误,如著名的《肖申克的救赎》,原名《The Shawshank Redemption》中的“The Shawshank”,是指那座“鲨堡监狱”,译成《鲨堡救赎》顺理成章,结果却被译成了《刺激一九九五》、《铁窗岁月》、《月黑高飞》等,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⑵ 有文艺复兴的历史电影么按时间顺序。
1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最著名的宗教历史事件是圣巴托罗缪惨案,以此为背景的《玛戈王后》颇为精彩,大仲马写过的人物,由阿佳妮扮演,出神入化。
2 王室的故事,西班牙女王胡安娜的倒霉命运《狂野之爱》;英国历史上最短命的女王简《九日皇后》;自然还有鼎鼎大名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伊丽莎白》,还可以和写他父亲--英王亨利八世生平的电影《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个情人》一起参照研究。
3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多版本,有西班牙拍的,还有苏联拍的。
4 文艺复兴的巅峰人物--莎士比亚,关于他的生平野史有《莎翁情史》,可以从中看到当时剧院的环境和演出的模式。有许多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名角汇粹的《仲夏夜之梦》,剧本严格按照原作,但把背景换到了近代,一样好看。描写命运和性格双重悲剧的《麦克白》有好几个版本。《哈姆莱特》也有多个版本,以奥利弗爵士主演的老电影《王子复仇记》最为经典。莎翁的其他名作也有电影版本,比如根据《李尔王》改编的《一千英亩》,苏联版《奥塞罗》、《第十二夜》等。根据舞台剧改编的《理查三世》、《亨利五世》、《无事生非》等等蔚为大观。
5 文艺复兴中的地理大发现非常激动人心,可以看史诗性电影:《哥伦布》。
6 维加的名剧《羊泉村》,电影叫《羊泉镇》,索菲亚·罗兰主演的老片。
7 《米开朗基罗》虽然是好莱坞老片,但有罗曼·罗兰的同名传记为基础,充满激情。
⑶ 求一部外国影片的名字
《心灵的冒险》
A Hazard of Hearts (TV) / 心灵的冒险 / 山庄奇缘
主演:海伦娜·邦汉·卡特
剧情:当全部家财都在赌桌上散去之后,斯坦福利爵士又把天真无邪的女儿萨瑞娜作为最后的赌注,输给了荒淫无度的沃瑟姆勋爵。沮丧的斯坦福利饮弹自尽。瞬息之间,毫不知情的萨瑞娜又成了年轻英俊,却又以冷酷无情着称的沃肯勋爵在赌桌上的赢利。萨瑞娜被带到了属于沃肯勋爵的曼德里克城堡。沃肯的母亲哈雷德夫人是城堡中专制的女王,这个阴险毒辣的女人利用城堡的地下密室进行非法交易。当哈雷德夫人得知萨瑞娜发现了她的秘密后,便把她送入沃瑟姆的魔掌,而沃瑟姆其实就是哈雷德夫人非法交易的同伙。萨瑞娜侥幸逃脱,连夜找到沃肯。在沃肯的保护下,萨瑞娜终于永远摆脱了噩梦,她以一颗善良纯真的心赢得了沃肯的爱情。
网络上有
⑷ 求一部90年代末20世纪初的庄园电影,女主角我记得叫伊迪丝
电影:霍华德庄园
英文原名:Howards End
更多中文片名:此情可问天
导演:詹姆斯·伊沃里 James Ivory
主演:艾玛·汤普森 Emma Thompson
安东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类型:剧情片
片长:140 min
国家/地区:日本 / 英国
对白语言:英语
发行公司: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上映日期:1992年3月13日 美国
剧情梗概:
故事发生在20世纪的英国,玛格丽特和海伦两姐妹结识了富有而又保守的威尔科斯一家。而海伦就与保罗威尔科斯产生了一段短暂的感情后离开了威家,而玛格丽特却与威尔科斯太太建立起了融洽的关系。不久威尔科斯太太病重死去,并留下遗嘱将乡村别墅霍华德庄园赠给玛格丽特。遗嘱被亨利发现并将它隐藏起来。亨利向玛格丽特表达了爱慕之情并向她求婚,玛格丽特答应了他。海伦离开威家以后偶然认识了小职员伦纳德巴斯特,海伦的聪明和热情激发了他的灵感,而巴斯特有着一段不幸的婚姻。不久巴斯特被老板解雇,海伦因此而请求亨利帮助,但亨利却发现巴斯特的妻子是他过去的情人,所以拒绝了海伦的请求。感情上受到折磨的巴斯特和海伦一起过了一夜。第二天海伦不辞而别去了庄园。婚后的玛格丽特始终想让两家关系相互融洽起来。她安排海伦来霍华德庄园度假,却发现她已怀上了巴斯特的孩子。威尔科斯家的大儿子查尔斯认为这有失体统,与巴斯特发生争执,却将其打死,他自己也因此进了监狱。玛格丽特掌管了霍华德庄园,并与亨利、海伦和她的儿子一起住了进去,从而实现了威尔科斯太太的遗嘱,而他们两家间的壁垒也从此消失。
精彩对白:
Aunt Juley: All the Schlegels are exceptional. They are British to the backbone, of course, but their father was German, which is why they care for literature and art.
茱丽姨妈:所有施莱格尔家族的人都是例外。当然,他们是英国人,但是他们的父辈是德国人,这也是他们关注文学和艺术的原因。
--------------------------------------------------------------------------------
Margaret: Unlike the Greek, England has no true mythology. All we have are witches and fairies.
玛格利特:跟希腊不同,英格兰没有真正的神话传说,我们有的只是那些巫婆和仙女。
--------------------------------------------------------------------------------
Helen: We're not odd, we're just over-expressive.
海伦:我们并不奇怪,我们只是过于富有表现力。
--------------------------------------------------------------------------------
Margaret: I deny it's madness.
玛格利特:我不认为这是疯狂的。
Henry: But you said yourself...
亨利:但你过说你……
Margaret: It's madness when I say it, but not when you say it.
玛格利特:我说是就是,但你说的不算。
--------------------------------------------------------------------------------
Dolly: It's only in pencil! Pencil never counts.
多莉:这是用铅笔写的,铅笔写的从来不算数。
⑸ Harry Potter里Sibyll Trelawney的扮演者是谁
基本资料
中文译名:艾玛·汤普森
性别:女
英文名:Emma Thompson
生日:1959年4月15日
星座:白羊座
国籍:英国
地域:欧美
身高:174cm
奥斯卡影后:第六十五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
[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成熟、体贴、独立、大方是《霍华兹庄园》片女主角玛格丽特的性格特征,也是汤普森本人的写照。汤普森认为,容貌不美是她最大的限制,但也是她最大的资产。她认为演戏的最好方法,就是进入角色,选取认同的一小点,然后扩大它,就象放大照片。与其说汤普森 在演戏,不如说她是在反映自己的一部分性格。汤普森曾先后获得洛杉矶影评奖、纽约影评奖、全美评论奖、全美影评奖、金球奖、英国影视艺术学院奖和65届奥斯卡奖的影后荣衔。汤普森现于1959年生于英国伦敦,父母都是演员。在著名学府剑桥大学求学期间就显 示出戏剧方面的才赋,经常参加爱丁堡戏剧节演出,还和同学们自建剧团,自编自导自演。
[编辑本段]星路历程
艾玛·汤普森(Emma Thompson),1959年4月15日生于伦敦一个演员家庭,父亲埃里克·汤普森已经去世多年,母亲菲利达·劳曾经和她一起出演过好几部影片,妹妹索菲·汤普森也是一名演员。艾玛从小在充满欢乐的家庭氛围里长大,当年的她是个成绩优秀的女学生。在剑桥大学学习英语文学期间,艾玛是学校Footlights戏剧表演小组的成员。
1980年大学毕业后,艾玛开始了自己在娱乐圈的事业,参加BBC电台的一些喜剧节目,很快取得电视表演领域里的突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她还做了几年时间的电视喜剧评论,有时和Footlights戏剧表演小组的校友合作共事。
1985年,艾玛和剑桥校友史蒂芬·弗莱(Stephen Fry)合作,在后者改编的舞台剧《Me and My Girl》中担任领衔主演,显示出深厚的表演功力,取得轰动性成功,艾玛因此成为BBC电视连续短剧的一名领军人物。后来,她和肯尼思·布纳格(Kenneth Branagh)联合主演的《Fortunes of War》,为她赢得了更多观众,她也因此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大奖。
1989年,艾玛和谈吐优雅的布纳格结婚,两人创建了一个制片公司。80年代末90年代初,艾玛相继出演了一系列电视和电影作品,其中《霍华德庄园》(Howards End)(1992)帮她实现了奥斯卡影后梦。
1994年,因《去日留痕》(The Remains of the Day)和《因父之名》(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获得同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两项提名,这在奥斯卡历史上并不多见。
此后,艾玛继续在艺术影片和好莱坞主流电影两个领域里努力,同时不放弃电视表演事业,这时,她对选择电视角色的要求大大提高。百忙之中她还尝试剧本写作,改编了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名著《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拍成电影后捧红了包括李安在内的一批艺人。虽然影评家批评她的表演有些矫饰,但艾玛·汤普森还是以演技老道著称于世,也从来不惧怕进行自我讽刺。她也通过改编《理智与情感》,获得了第二座小金人。
1995年,艾玛和布纳格离婚,现任丈夫是电影《理智与情感》的合作同事格雷格·怀兹(Greg Wise),两人现有一个7岁的女儿盖亚。
艾玛同时也在众多哈迷的期望下应邀出演了哈利波特里的有点疯疯癫癫神经质的占卜课教师西比尔特里劳妮。让一向淑女稳重的她演一个疯颠颠的女巫,确实有点损艾玛的形象。不过艾玛对此毫不在乎,她顶着爆炸头努力演好每一个镜头,她说为了表演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形象,并且自己对阿方索·卡隆(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囚徒导演)十分信任。但是出演了3部哈利波特的她最近却又辞演了。据说跑龙套让这位奥斯卡影后有些不满,再加上由她自己改编的魔法褓母麦克菲最近又获得了续集权。显然艾玛是比较看重自己的电影,所以就干脆辞退了西比尔这个角色。用她自己的话说:“在哈利波特中我的戏份少得可怜。且原本在原著中挺重要的一个角色,在电影版里镜头寥寥无几,而且在第七部更是少得可怜。再加上我的电影有要出续集,所以我辞退了这个角色。”
[编辑本段]演员作品
哈利波特 Harry Potter and 占卜教师特里劳妮
奇幻人生 Stranger than Fiction (2006)
魔法褓母麦克菲 Nanny McPhee (2005)
真爱至上 Love Actually (2003)
梦想阿根廷 Imagining Argentina (2003)
天使在美国 Angels in America (2003)
星银岛 Treasure Planet (2002)
深知我心 Wit (2001)
犹大之吻 Judas Kiss (1998)
风起云涌 Primary Colors (1998)
冬天的访客 Winter Guest, The (1997)
玻璃情人 Carrington (1995)
理智与情感 Sense and Sensibility (1995)
威龙二世 Junior (1994)
告别有情天 Remains of the Day, The (1993)
都是男人惹的祸 Much Ado About Nothing (1993)
因父之名 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1993)
那一年我们有约 Peter's Friends (1992)
霍华德庄园 Howards End (1992)
再世惊情 Dead Again (1991)
编剧作品
魔法褓母麦克菲 Nanny McPhee (2005)
深知我心 Wit (2001)
理智与情感 Sense and Sensibility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