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找有关长征影片中的精典台词及有关长征的历史~~急!
195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的日子里,根据话剧《万水千山》改编的第一部长征题材彩色影片《万水千山》上映。影片从红军某团某营的角度表现长征,飞夺泸定桥、抢渡大渡河、突破天险腊涌诘龋�状我缘缬暗姆绞匠氏衷诠愦蠊壑诿媲啊F�斜硐至撕炀�刚皆狈�酱笱┥健�仙嬲釉蟮兀�胂丈蕉袼��返奈尬肪�瘢�痰荚崩钣泄���昂俺觯骸叭酶锩�镒怕砬敖� 逼渚捌淝榱钊四淹�?
60年代,战史题材片《突破乌江》主要以红军某团为视角,艺术地表现了1934年底红一方面军突破国民党军队乌江防线的战斗过程。我军在当地群众支持下,小分队乘夜渡江,接应后续部队成功强渡,保证了大部队挺进遵义计划的顺利执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红军的战术和战绩。影片《金沙江畔》讲述的是红军北上抗日途中到达金沙江畔,蒋介石的特派员与当地大土豪勾结,制造“红军”抢劫藏族大土司桑格女儿珠玛的事件。红军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为了革命大目标,不惜牺牲,救出珠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通过藏区继续北上。
这个时期,着重从个体角度表现红军的斗争意志和红军精神并产生影响的影片也有几部。影片《红鹰》表现红军长征经过甘南藏族区白沙草原时,红军女医生林华在突围时负伤,她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牧民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救国方针,组织起一支藏民游击队。影片《羌笛颂》中,红军女战士董永贞负伤留在羌寨,发动当地群众与敌人开展斗争。她因伤牺牲后,羌族游击队长瞒住她牺牲的消息,仍然四处张贴署有她名字的标语,以她的名义继续和敌人战斗。
70年代末以来,长征题材影片数量不断增加,题材领域有了新的开拓。影片《赣水苍茫》表现了红军某团指战员与王明错误路线的斗争。影片《大渡河》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等战斗过程。80年代初,八一厂拍摄的《四渡赤水》是继《万水千山》后又一部大型长征题材影片。影片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真实史料为依据,表现遵义会议召开后,重新掌握军队指挥权的毛泽东指挥红军出奇兵四渡赤水河、摆脱敌人战略包围的壮举。影片通过再现这个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范例,歌颂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
此后,长征影片的角度、风格、视点越来越多样化。影片《金沙水拍》展现了长征途中毛泽东的情感空间,丰富了毛泽东作为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丈夫、姐夫等多重角色的丰富性格。影片《草地》中,三个方面军的掉队红军指战员组织起来,互相鼓励,走出险恶的草地,从一个小角度凸显红军团结战斗的革命意志。《马蹄声碎》以对红军战士个体感情世界的渲染之笔,使历史更多具象化,更多感悟性。跋涉途中,两个人为寻找食物葬身江水,一人长眠在草地,幸存的5名女兵终于追上了红军大部队。透过她们种种独特的心理和行为,观众可以深深感受到坚强的人格意志力量。影片《彝海结盟》通过刘伯承率领红军先遣队通过彝族地区时,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刘伯承与头人小叶丹歃血为盟,将不惧牺牲的红军征程表现得更加真实、生动、感人。这些影片从红军的坚定步履中意味深长地表达着红军主动精神的胜利,显现着一个极其宝贵的创作立场:人类永远站在历史的连接点上,每一代人都是历史的承前继后者,他们需要在记住历史的同时传承历史的精神。
80年代以来也拍摄了许多长征题材作品。例如,《遵义会议》就富有启示性地详述了革命转折关口的遵义会议的历史过程;《大渡桥横铁索寒》表现红军渡过金沙江,最终冲破蒋介石的十万大军围追堵截的整个战略行动过程;《长征岁月》讲述长征途中几名掉队的红军官兵,在追赶大部队中灵魂升华的奋进历程。《太阳女神》通过红军女战士金子追赶部队的故事情节链,寓意着人民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不会停止。《草地之光》首次表现刘少奇同志在长征中担任红军筹粮委员会主任时为红军筹粮的过程,表现了红军将士的乐观精神、牺牲精神和大局意识。《血战万源》表现红四方面军粉碎十万川军对川陕根据地的六路围攻,将处于内外双重困难中的总指挥徐向前的军事才能和道德情操给予了生动的展现。
世纪之初出现的史诗性长篇电视连续剧《长征》是长征题材电视剧最重要的收获。从该剧中不仅能看到更为真实的战争场面,感受到红军将士艰难无比的跋涉和巨大牺牲,更能看到党是怎样一步步战胜错误路线,确立毛泽东正确路线的。电视连续剧《长征》与电影《长征》相得益彰,共同构成较之以往规模最大表现最为完整的银屏长征奇观。这两部没有粉饰的长征题材影视片,达到了艺术性、感召力和感染力的融汇统一。影视片中的长征能够得到如此表现,既缘于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也缘于历史的进步以及创作者的历史责任感。它们共同传递着一个信息:长征属于历史,长征精神将永远辉耀着现实和未来。
长征题材影视作品拥有众多观众,这里除了历史内涵选择的因素,还在于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人性内涵和文化内涵的选择。生活中的长征已成往事,但艺术领域的长征任重道远。
□相关链接
正在拍摄中的长征题材影视片
《雄关漫道》:20集电视剧,八一厂和贵州省委宣传部合拍,描述了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历程,是中宣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重点剧目。
《我的长征》:电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以一位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从普通人的视点展示长征。
《乌蒙磅礴》:30集电视剧,云南影视产业和云南铭鼎影视文化公司共同拍摄,描述了1935年2月中央红军在云南昭通扎西的一段历史。
《不能忘却的长征》:八一厂军教片部拍摄的长征文献纪录片。
《中国工农红军》:12集文献纪录片,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制作,全景式展现中国工农红军1927年至1937年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的悲壮历史。
《伟大长征》:12集文献纪录片,中央档案馆和国家档案局联合拍摄,全景式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
《长征,不朽的魂》:5集专题片,中央电视台拍摄,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展示了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图景。(宋军峰、王友存)
『贰』 爱国电影有哪些
1、红海行动
该片讲述了中国海军“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突击队兵分两路进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击,人员伤亡;同时在粉碎叛军武装首领的惊天阴谋中惨胜的故事。
2、战狼
该影片属于国内首部3D动作战争电影,历时七年全力打造,《战狼》真实呈现了一场中外边境战争,也让堪称“东方之狼”的特种兵战队及高能战士首次登陆大银幕。讲述的是小人物成长为拯救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孤胆英雄的传奇故事。
3、中国蓝盔
影片讲述了中国维和部队官兵在非洲,严格履行联合国赋予的使命,派出以“兵王”杜峰,王刚为首的作战小组冒着生命危险,阻止一场一触即发的战争的故事。
(2)电影大渡河台词同志们扩展阅读
《红海行动》角色介绍——
1、张译
个性坚定果敢、为人彬彬有礼的“蛟龙突击队”队长。在执行驱赶海盗的任务后接到上级指示的撤侨行动,带领蛟龙突击队前去非洲北部伊维亚共和国执行任务,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2、顾顺
狙击手顾顺,他是“蛟龙突击队”中的佼佼者,他有着狙击手惯有的冷静认真。因原蛟龙突击队狙击手罗星受伤,临危受命来执行此次撤侨任务。
3、海清
丈夫和孩子均死于伦敦恐怖爆炸后励志成为战地记者。她一直在跟踪报道恐怖分子。当得知商人威廉因掌握核原料及制造“脏弹”的技术资料而成为恐怖组织的目标后,夏楠跟助手试图前去阻止。
『叁』 电影《万水千山》详细内容1000字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突破了敌人防守来到大渡河渡口。但大渡河自然条件险恶,数万大军难以通过。后有敌兵追击,前有天险挡路,我军决定要排除万难夺取大渡河上游的泸定桥渡口,以保大军渡河。红军前卫营不畏艰险、顽强战斗夺下泸定桥,并铺设桥板,使红军大部队安然渡河,继续向大雪山进发。在雪山行进的过程中,天气极为恶劣,许多战士都牺牲在这里,但大雪山还是被我军征服。1935年8月,红一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大军继续行进。在大渡河战斗中受伤的指导员李有国旧伤复发,情势危机,房东老大爷将自己仅有的一匹马送给了红军。草地行军艰苦异常,首长杀掉了马分给战士们吃,李有国用乐观向上的态度鼓励着大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红军终于走出草地,战士们一鼓作气打垮了前来袭击的国民党马步芳军队,随后,又迅速突破敌军重兵防守的天险腊子口。1936年12月,历经千难万险的红军终于与红十五军团在陕北胜利会师,完成了可歌可泣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我时常在想,老电影为什么会是佳作呢?看了这部《万水千山》后,想法又明确了些。
道具上当然没的说,和现在没什么差别,在军服上要好些,红军的制服颜色不一,补补丁丁,不像现在的电影里的那些,新得像是刚拆包装似的,一看就很不舒服。
但最大的差距还是在人的塑造上,别的不说,这部电影是描写红军先锋一个团的,出现的最高领导就是团长,而与之类似的当今电影《我的长征》,明明只是描写一名士兵,主席和总理却出现了好几次,出现也就出现吧,还把一些教科书上要交代的东西脱口而出,你当我们是不看书的呀??
更大的差距体现在士兵群众演员的塑造上,过去的电影里的士兵们看上去是活的,现在的却是“死”的,一看就是在背台词,面部表情不生动。《万》中,红军战士们几次说道:“走走走,我们到底要去哪。”副营长说:“你倒是来教训教训我这落后份子。”红军小战士他爹说道:“长征何时是个头,说是要亢抗日连个鬼子的影子也看不见。”这些情节在现在的红军题材电影中根本不可能出现,红军战士也是人,不可能表现得很高觉悟,战场上士兵发发牢骚很正常,偏偏现在的电影里这点就表现得很假。其实吧,现在拍电影肯定比五、六十年代禁忌要少许多,但结果拍出来的东西反而更假了,这是什么原因?归根到底是导演的问题
电影里也出现了女角色,副营长的妹妹,形象生动鲜明,不像现在某些电影里的女战士是个只知道谈恋爱的花痴,我就搞不懂你整那么多火线恋爱的情节干嘛呢,自娱自乐?《万》里的营长同志似乎也许对妹子有那么一点意思,但在战场的他会一有机会就整这一门心思么?顶多也就偶尔关照一下。
吐槽无力,应该算是不可复制的时代作品了~~~
『肆』 电影《大渡河》中洒满了烈士们的什么
这是电影《大渡河》中伟人的一段经典台词:我们走过的路,洒满了烈士的鲜血,我们永远也不应该忘记那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
『伍』 关于长征的电影的精彩台词
70年前,战略上的决策、战斗上的需要,使得年轻的中国工农红军必须要踏上那一程自己也不知道前方有多少险恶的征程;70年后,一位老导演带领一群优秀的电影人,再一次把长征历史画卷搬上了银幕,让人们再震撼中领略共和国缔造者们的艰辛。
《我的长征》以十五岁少年王瑞的炮火硝烟中成长为主线,描绘了人类战争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幕——长征。王瑞全家四口人都参加了长征。湘江突围时,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中,他第一次认识了毛泽东,他的父亲也在惨烈的炮火中牺牲了。残酷的战争给他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创痛。再娄山关大捷中,红小鬼已经成了杀敌的猛将。他终于明白长征就是要往“打胜仗”的地方走。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一直以“跟着走”为信念的瑞娃子终于到了陕北。
名词解释:长征
[解释]1.长途旅行;长途出征。
2.特指中国工农红军1934—1935年由江西转移到陕北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长征(Long Marches)
【时间】1934~1936年间
长征准备阶段(1934年7月7日~1934年10月10日)
长征失利阶段(1934年10月10日~1935年1月15日)
长征转折阶段(1935年1月15日~1935年6月14日)
坚持北上和南下分裂阶段(1935年6月14日~1935年10月19日)
发展巩固和南下受挫阶段(1935年10月19日~1936年7月1日)
大会师阶段(1936年7月1日~1936年12月12日)
【地点】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长征宣言】
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