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好莱坞动画是先进行动画制作还是先配音
现代好莱坞动画工作室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工作流程,保证了尽可能的控制成本。在这点上,几大工作室的大概流程都是差不多的。
一部3D动画电影的创作需要几年时间和数千名艺术家和IT工程师的合作完成,
Ⅱ 好莱坞电影里的20个“烂梗”
我常常在想,一部全片上下塞满了陈腔滥调、原型人物和刻板形象的电影会是什么样?然后我意识到,这样的电影不是差不多每周都在上映吗?
——普利策奖影评人 罗杰·伊伯特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Based on a true story”
好莱坞黑话,真正的涵义是:压抑,病态,悲观,拥有若干极其惊人或淫荡的戏,以至于没有一个正常的制片人敢不加解释地放进一部电影里——除非借口说它们确确实实发生过。
重要的人死三次
Die Three Times Law
在现代电影中,“大反派至少死三次”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定律。第一次他会被杀掉,但没有真的死;第二次他会被杀,但他还活着;第三次他才会被杀得死透。
酒保定场镜头
Bartender Establishing Shot
所有电影中的酒保角色,首次出现时镜头都是一样的:冷静地用一块布擦拭着玻璃杯内壁。
“时间都去哪儿了”定律
Vanishing Time Rule
如果电影中的角色说还有足够多的时间,那么他一定会错过那班重要的火车、考试或婚礼;即使赶上了,也是差点就迟到了。
法棍面包现象
Baguette Envy
只要电影中出现一个人抱着食品购物袋的画面,那么这袋子里一定会装着一根修长优美的法国长棍,并且精确地露出袋子20厘米。
拆弹定律
Bomb Defusion Rule
必须在一枚定时炸弹爆炸前10秒时开始爆炸解除行动,炸弹才能成功拆除。
“当男孩遇见女孩”定律
Boy-Meets-Girl Rules
如果电影中一对男女角色发生了一段浪漫的邂逅,那么他们最终一定会走到一起;而如果他们最初的邂逅带着敌对色彩,那么电影发展到一半时,他们就多半已经在一起了。
临死前的标准歪头
Big Nod, The
这通常出现在遗言之后。当一个角色受了致命伤,首先他会静静地躺着,作一番极为深刻的陈述;然后他才会将头歪向另一边。
自动躲子弹综合征
Automatic Miss Syndrome
电影中,只要男主角或女主角正在躲避一阵武器扫射,那么子弹永远只会从他们前面或者后面穿过。如果导演审美品位更高的话,那么子弹还会从两边平行穿过,既优雅又安全。
反派证明演示
Bad Guy Credentials Demo
在一部电影中,如果反派是一个变态程度和邪恶指数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大坏蛋,那么在电影开始不久后,他就会先冷酷地杀掉一个自己人作为铺垫。
淘气的落水狗
Big Wet Dog Shakedown
只有当身边站着一个衣冠楚楚的角色时,一只被淋湿的狗狗才会开始抖动身上的水珠,淘气地溅人家一脸。
“丑女大变身”定律
Bun and Spectacles Rule
电影中出现的任何一个女性角色,如果她梳着毫无魅力的发髻,还戴着又大又厚的老气眼镜,那么她十有八九是隐藏的女主角。很快,她就会神奇地开始大变装,不仅脱胎换骨成完美女性,还拥有整整一衣橱的性感服饰。
差生训练营电影
Clean Up Movie
指的是这样一种电影主题:一群龙蛇混杂、总拖集体后腿、干啥啥不成的失败者,突然迎来了一个新的老师/教练/修女帮他们洗心革面。这帮失败者也就瞬间被训练成了最棒的一个班级/比赛队伍/唱诗班。
祝你森日筷乐
Jolly Bornday
如果电影中出现一场庆祝生日的戏,而角色们唱的却是一首古里古怪的非主流庆生歌;那么不用怀疑,这一定是电影主创们为了逃避向《祝你生日快乐》版权拥有者付费而自己瞎编的。
咯咯笑的女巫
Sorceresses’ Cackle
电影中如果出现女巫、巫毒女祭司、黑魔法术士之类的角色,那么她们一定会用一段咯咯笑声来结束自己的邪恶宣言。
老家都是这样的
You Can Go Home Again
以小镇为故事背景的电影中,一定会(1)发生一次游行;(2)有一次狂欢节;(3)有一片 游戏 射击场,女主角会不小心射中男主角;(4)有一次用野餐篮作为抽奖盒的抽奖活动,赢家是男配角和女配角;(5)有一位治安官,说话带着全镇最重的地方口音。
粉碎性噩耗
Breaking Bad News
只要有人捧着一个花瓶、玻璃容器等易碎物,那么在听到坏消息时,这个人一定会情不自禁地将这些物体打碎。这些物体通常会以优美的慢镜头形式坠落并摔得粉碎,还伴随着多重角度的特写。
吐口水综合征
Saliva Syndrome
当女主角被反派所擒并被捆绑起来时,她总会瞬间产生一种不可思议的冲动,朝着反派的脸狠狠吐一口唾沫。而反派们则会微笑。
脏乱差即美德
Dirt Equals Virtue
在 科技 题材的电影中,一间狭小、昏暗、杂乱的小实验室加上一个怪异技术宅的组合,往往代表更高的道德水平;而那些光鲜亮丽又高级昂贵的仪器,却永远只为邪恶服务。
登山片的套路就在那儿
Because They Are There
只要这是一部有关登山的电影,你总能遇到这10句经典台词:(1)“我们必须加快脚步。以这季节来说,我们已经出发得太晚了。但如果我们把氧气瓶和其他装备都留下,轻装上路,那么我们就能在暴风雪来临前抵达那儿并安全回来。”(2)“我知道他们一定还活着。”(3)“不要管我,我已经走不动了,我的腿受伤了。你走吧,你还有活下去的希望。”(4)“让我最后再爬一次吧。爬完这最后一次,我就安定下来,回家陪你带孩子。”(5)“告诉他们(当地领路人),只要他们能带我们完成这一段路线,我们每天会给他们额外的50卢比。”(6)“先生,新降的雪已经填满了大山的裂缝,今天绝对不能再往前走了!”(7)“这条路线上的每一次探险都会遇上行李搬运的麻烦。”(8)“我必须相信绳子另一头的人。”(9)“带上我吧!你知道我的登山能力比其他人都强。”(10)“因为山就在那儿。”
Ⅲ 影视后期制作技巧之连贯性剪辑
影视后期制作技巧之连贯性剪辑
影视后期制作是影视制作过程中的一部份,影视拍摄完成后即会开始后期制作。那么影视后期制作有什么技巧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影视后期制作技巧之连贯性剪辑,希望能帮到大家!
主宰经典好莱坞电影,之后也大量为好莱坞以外的电影制作所采用的,就是这种为人熟知的“连贯性剪辑”(continuity editing,也作“流畅剪辑”、“分镜头剪辑”)。它早在电影史初期就已见雏形,到了1919 年左右,它的最主要特征就已具备。连贯性剪辑的目的就是要让观众对故事的理解、对故事的关注不致中断。与好莱坞对故事情节的处理技巧相一致,基本的原则就是“透明”——也就是说,表现的技法应隐藏起来,不应引人注目,不然,观众的注意力就不会集中在发生了什么,而是转移到怎么发生的。
这就是说,用尽量减少剪辑的固有痕迹的方式去并置镜头。设计切换时要避免在银幕空间上带来令人困惑的省略,或令人迷失银幕方向的改变。定场镜头的拍摄有助于分清一个场景的布局和界限,跟在后面的较近的景别也就相应地被理解为处于这个较大空间中的一景。
另一个常用的手法是180° 规则,这能确保在连续镜头中空间的一致性,避免在场面调度中出现以下现象:在前一个镜头中出现在画幅这一侧的东西,在后一个镜头中却跑到了画幅的另一侧(就如同镜像一般)。30°规则起到类似作用,确保前一个镜头与下一个镜头在取景上有足够的变化,以避免出现跳切现象。为达到平顺、连贯的空间并置,那些使连续镜头相互“匹配”的手法同样也很重要——比如视线匹配和动作匹配。所有这些为我们描绘出决定这一画面与下一画面之间空间关系的位置图,用故事本身——其中的人物和情节——把镜头联系在一起。就像“视线匹配”所暗示的,剪辑对电影建构人物的视点(意指他们实际看到的东西,与“聚焦”[focalization]这个术语包含的隐喻意义相对)是至关重要的。反过来,表现银幕上的人物在看着什么东西的过程,也对清晰地传达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联系特别有用。它也被看成是连贯性剪辑的又一再现手法,一般被称作正反打镜头结构。它们最常用于表现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场面,摄影机的位置与对话双方的肩膀齐平。这种手法能清楚地告诉我们每一个说话者所在的位置,以及他们都看到了什么,同时也表现了人物互动的亲密性。
《女友星期五》的开场为连贯性剪辑的运作提供了示范:影片的定场镜头是沿《华盛顿 邮报》的新闻编辑室推轨运动的,这既明确了这个工作场所的忙碌,也大致交代出编辑们的办公室(场景右侧)、记者和打字员聚集区(居中)和电梯(左侧)的相对位置。随后的一个叠化带给我们一个近景,希尔蒂和拉尔夫共乘电梯,他们那个交谈的段落就是用齐肩高的正反打镜头段落来表现的,这与先前那个移动的画面形成对照,似乎是闹中取静,在喧嚣的新闻采编室中,另辟出一个只有他们两人的世界。然后是一连串跟拍希尔蒂的镜头,当她经过打字组的人堆,进入沃尔特的办公室时,“动作匹配”派上了用场。希尔蒂起初是站到门口,向摄影机镜头的右侧张望了一下,随即切换到沃尔特和路易的镜头,我们知道,他们就是希尔蒂的视线所看到的对象。希尔蒂招呼一声,宣告自己到了,镜头切换为中景,画面上不仅变成了三个人,而且也把这个新房间的基本布局交代清楚了。
刚把问候话说完,达菲进来了,一个中远距离的双人镜头插进来,让希尔蒂和沃尔特有较长时间的交谈,希尔蒂说着话,横过画面,坐到了沃尔特身后:现在,她在画面右方,而沃尔特居左。为了和希尔蒂说话,沃尔特摇转椅子,这样,他又面向希尔蒂,背对摄影机;随后一个切换,沃尔特这才面向我们。尽管这次切换使得沃尔特有了从背对我们到面向我们的转化,摄影机的移动还是少于180°,就像第一个镜头明确了沃尔特的位置在摄影机微微偏左一样,在第二个镜头中他只是微微向右偏移;随之而来的是希尔蒂的视点镜头,其中,在此前那个中远距离的镜头中确定的空间关系得以保留,希尔蒂仍然居右,而沃尔特的肩膀在画幅左侧依然可见。
这个场景遵循着连贯性剪辑的规则,也表现出变化在规则范围内是如何应用的。我们或许也注意到了,希尔蒂坐到沃尔特后面去时,改变了主宰180°规则的那条假设轴线的位置:当时的场景中有四个人,其中的三个有进有出,那条线的位置是从门到窗;一旦场景中只包含有沃尔特和希尔蒂时,从人物之间引出的轴线,实际上已由希尔蒂得到了重新校准,相当于在轴线的这一端到那一端拓展出一系列可能的机位。当沃尔特和希尔蒂说说笑笑,就会议中的细节争论不休时,也有一些巧妙的剪辑,暗示人物互动上的变化。整个场景中的剪辑做到了流畅无痕,以某种方式起到了帮助我们了解剧情的作用,只不过,大部分没有被我们注意到罢了。
既然说连贯性剪辑仍然是主流和艺术电影主要的电影“语言”,那么,观众对电影表现手法越来越精通,也使得诸如此类的规则被打破的机会越来越频繁。特别是180° 规则,经常在动作段落中被打破,比如说,在摄影机移动和画幅变化的地方辅以动态的场面调度。艺术电影就经常打乱剪辑的连贯(像戈达尔使用的跳跃剪辑)成为它们自觉探索电影技巧的一部分。
名词解释:
180°规则(180°rule)。也即轴线规则。这种剪辑技巧规定,从场景中取一条假设的轴线,规定摄影机应始终位于这条虚线一侧。否则即为越轴,易导致观众在空间方向上的迷惑。
30° 规则(30°rule)。这种剪辑技巧规定,摄影机的安放角度总要比前一个镜头的摄影机位置有至少30°的改变。
视线匹配(eyelinematch)。在一次切换中,一个镜头表现某人正在凝视画面外的某处,那么接下来的镜头就应该表现被凝视的对象。表现凝视者在先的情况更为常见,但在实际剪辑中,将这一顺序颠倒也决非罕见。
动作匹配(match onaction)。借一个在前一个镜头中表现的动作可在第二个镜头中完成的这一事实上的便利,将两个空间连接在一起的切换。
正反打(shot reverseshot)。在180°规则的范围内,在互补或配套的空间上,在基本相反或几乎正对的镜头位置上所做的切换。
拓展:影视后期制作技巧攻略
一、剪辑师修养
1.在有限的素材中找出最好的表情和动作的眼力。
2.剪辑素材并发现它们与下一画面连接的剪切的能力。
3.运用影像和选择音乐的能力,制造旋律和情节的创造力。
4.剪辑者还要赋予由连续的静止画面所组成的'电影以跳动感,给影像注入生命。
5.剪辑者会自然而然地在众多的镜头中找出最棒的表情,找出哪一点是剪切点,这就是剪辑的旋律感。与此同时作品的全貌也会在许许多多的摄影素材中慢慢呈现出来。透过素材,看到作品应有的面貌。
二、寻找剪辑点的方法
应该在哪些地方进行剪切和连接?寻找剪切点无疑是剪辑者的重要工作之一,有点需要注意,这就是画面的顶点。
所谓画面的顶点,是指画面是动作、表情的转折点,比如人物手臂完全伸展时,点头打招呼后低头动作结束时,球体上升即将下落时,收回笑容的瞬间等。
影像是一连串静止画面的连续,因为前面的胶片在人眼中会形成残留的影像,所以胶片上的画面看起来才是动态的。
因此,越是激烈的运动,在画面的顶点或者在动作开始的前一刻进行剪切,会在后面的胶片上产生强烈的残留影像的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产生旋律感的剪切点
让我们以翻书的动作为例,看一下寻找剪切点的方法。
如果从动作完全停止的状态开始拍摄,忠实地将翻书的动作从一开始拍摄到结束,这样观众一看就知道是翻书的动作。
但是,仅仅让人看明白是无法体现出影像的美妙之处的,旋律感和舒适感同样不可缺少。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把最开始的剪切点选择在翻书动作已经开始的状态。若把翻书这个动作分解成1~24个画面,那么就把最前面的3~4个片断剪切掉,作为开始的剪切点。
这种改变对于理解翻书的动作没有任何影响,相反,还能表现出动作的旋律感和舒适感。这种剪辑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其他影像中去。
四、电影剪辑的正确方法不是只有一个
有一点希望大家不要误解,那就是剪切点并不是唯一的。
书页翻到中间时可以作为一个剪切点,翻书动作快要结束的时候也可以作为一个剪切点。
根据作品的不同,前后画面的不同,剪切点可以有所变化,正确的剪辑方法不是唯一的。
当然,剪辑也有其固定的形式几约定,它们可以说是剪辑的规则。了解这些规则非常重要,但由于剪辑本身是一项富于创造性的工作,所以有时也会打破规则,进行一些新的尝试。
五、剪辑的目的
从物理制约中解放,自由控制时间和空间在摄影和制作中有时需要分割镜头,在后面把它们构成一个情节。
在作品中省略故事中实际时间的流逝省略故事中空间的移动,结合演出意图构成剧情,确定作品的最终面貌。
有目的地进行镜头的连接,明确、强调想表达的内容,使镜头的顺序和结构更严密,突出情节性要素。
六、动作剪辑中的固定规则
被拍摄物体为移动时的剪辑方法。
动作连接,是指对被拍摄物体的动作进行的剪辑。
从前,常常要因为更换胶卷而不得不中断对一个动作的拍摄,然而用不同的镜头连接起来的同一个动作,看上去效果却出奇的流畅,给人以深刻印象。据说这就是这一剪辑方法的起源所在。
七、剪辑镜头
(一)动作以7:3连接
首先看一下动作剪辑中的基本之基本:动作连接,动作连接是指把一个动作用两个画面来连接的剪辑方法。
从理论上不说,这两组影像只是画面大小上的差别,描述的是同一时刻的同一动作,所以从任何一点开始剪辑都可以。但是,这时会出现动作不连贯或重复的现象,最终剪辑出来的影像缺少节奏感。
一般的影像剪辑方法是按照7:3或3:7的比例来连接动作,以达到动作流畅的效果。这样一来,不仅前后动作看起来连贯,节奏感和生动感也应运而生。当然,按照7:3的比例连接并不是绝对的真理。根据素材和剪切点的不同,人眼有时会产生重复、跳越的错觉。所以,故意将某些镜头剪切掉或是重叠起来,动作反而看起来更加自然流畅。在不同的影像中尝试着改变剪切点来看看效果吧。
(二)把两个动作连接成一个
将不同的被拍摄物体的多个动作连接成一个,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单个动作剪辑。
范例:被打出本垒打的投手和一垒手回头看着飞出去的球,两位选手在同一时刻完成“回首”这一动作。要想充分运用现有的素材,一定会采用这样的连接:打出全垒打->投手回头->垒手回头->远远飞出去的球。但是,采用这种连接方法,两位选手回头的动作就重复了,会给观众赞成一种沉闷的印象。单个动作剪辑会把这两个回头动作整合成一个,通过剪辑来消除时间差。具体而言,就是在投手回头动作的前半部分进行剪切,连接上一垒手回头动作的后半部分,这样能加强速度感并使画面连贯。
动作连接的要点
两台摄像机在相同的位置和角度拍摄出两种不同大小的影像,如果是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可以使用这一规则来处理。
当然,如果素材不是同时拍摄而成的,只要改变一下角度,以某一动作的顶点(某一具特征性的动作)为剪切点,连接的方法会有很多种。例如,先拍摄球出手前的一瞬间,随后再拍摄出球后手向下收回的动作,然后把它们进行连接。以动作为中心进行剪辑时,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以下就是要点所在。
1、将时间看起来较长的镜头作为主要镜头。
2.考虑画面的上下左右,以免影响动作的连续性。
3.大幅度改变运用和摄像机的位置会画面的气势。
4.按照实际时间进行的连接看上去会比较拖沓,因此要压缩过渡动作中能省略的部分。特别是动作激烈的场面,镜头的长度要缩短。
5.同时拍摄而成的素材理论上可以在任意一点进行剪辑,但是选择不同的剪切点,重复或省略一些镜头,动作会更为流畅。
6、同一动作使用不同的画面连接时,要尽量在动作的顶点处进行连接。
(三)有目的地重叠动作以强调
通过有目的地重复,用以强调某一动作,这种方法被称为双重动作或三重动作。范例中,把投手手臂举到最高点的镜头作为剪切点,连接从前方、后方拍摄到的这一动作,最后再连接出球后手向下收回的侧面全镜头。这样一来,对于观众不说,动作可能并不是那么流畅,但是“出球”的动作重复了3次(三重动作),给人印象十分深刻。双重动作,只有当有意识地想要突出某一动作时才有效,而且要尽量精短,以免冗长。
(四)激烈的动作画面可能省略中间部分
剪辑的目的之一在于时间和空间上的省略,如果按照实际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移动进行剪辑,再多的时间都不够表现,观众也会觉得冗长、乏味。这时,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抽取同一动作的部分中间镜头,然后连接组合。这种方法也被称为中间抽去手法,它的作用是能大幅度地缩减时间,增加影片的速度感,让观众百看不厌。运用这种手法时,必须选择抽去哪些镜头,这是难点所在,最重要的是不能剪切掉动作的顶点(特征性动作)。手臂举到最高处、手臂放到最低点、最生气时的脸、笑得最灿烂时的脸等,如果抽去了这些顶点镜头,就无法了解动作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跳跃式剪辑发展了这一手法,它是中间抽去手法的一种,如唱机针般地对影像进行跳跃式的连接。跳跃式剪辑敢于打破传统剪辑的禁忌,使制作让人印象深刻的场面成为可能。
动作的中间抽去手法
通过抽去中间镜头来省略时间并突出速度感时,必须注意选择应该省略哪些。省略其他镜头,最初状态,投球时手臂位置达到最高时,手臂下垂,仅用这3个镜头就能最低限度地表现了出投球的动作。
>>>>(五)连接frame in和frame out画面
被拍摄物体在拍摄框架中,这被称为frame in;反之,被拍摄物体离开拍摄范围,则称之为frame out。走路或奔跑中的人、动物、小轿车、电车,这些移动中的物体都可以对它们进行剪辑。我们一起来考虑一下怎样连接同一被拍摄物体在不同背景下的frame in和frame out画面。自行车从镜头前骑过的场面,在不同地点拍摄两组同样大小的镜头。
当然,我们可以按照从自行车驶入空舞台(镜头中只有背景,没有被拍摄物体)到自行车驶出镜头的顺序连接。这样的连接方法没有错,但是空间上显得过于空旷,而且动作不够流畅。优秀的、有节奏感的动作连接方法是在前一组镜头是被拍摄物体即将离开拍摄范围时,然后连接上后一组镜头中物体刚刚进入拍摄范围的镜头。
要点是使用被拍摄物体一半在镜头中,一半在镜头外的画面,这样连接动作看上去会比较流畅。如果被拍摄物体在前后两组镜头中的角度不同,在frame in和frame out之间加入一帧空舞台镜头,画面前后会更为连贯。
>>>>(六)暗镜头或共同点连接不同被拍摄物体的动作
不同被拍摄物体的动作怎样连接?范例中是奔跑而来的人物和飞驰而去的汽车之间的连接,首先让奔跑而来的人物越跑越近,直至充满整个画面,使画面变成黑色,然后连接上后续的镜头。
虽然人物的奔跑速度和汽车的速度不同,但是一来一往之间的黑屏(或者是光线很暗的镜头)成功地再现了流畅的动作。
对话剪辑中的固定规则人物台词的剪辑方法,对话在这里就是指台词。对话剪辑是指对登场人物的台词进行的剪辑。它与动作剪辑并列为最具代表性的剪辑方法,是展示故事情节时不可或缺的因素。
看起来简单的对话剪辑,其实也是一些用来表现特殊效果的固定规则。
八、台词连接
(一)台词以1:3连接
台词与台词之间,除去se和bgm等之外,余下的就是无声状态了。对于影像剪辑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制造出这种无声状态,并利用它来表现影片的节奏。范例中是两个人在车上对话的场景,剪辑的关键在于两人的对话之间应该有怎样的间隔。
一个一个的对话镜头都是用摄像机代替另一个人物拍摄而成的,因此两个人并没有进行真正的对话(=间隔)。剪辑时,如何制作出自然的对话间的间隔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对话与对话之间的间隔按照1:3的比例进行连接会比较连贯。
如果前组镜头中台词结束后所空的间隔为1个长度,那么在后续镜头中的对话开始前就要空出3个长度的间隔。
(二)台词的上移下移,增加戏剧性效果
对话的上移下移,即将台词部分插入前一镜头(上移)或拖入后一镜头(下移)中,它的作用在于突出人物因对话内容而产生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例如:a先生被某人叫住,b先生向他打招呼说“你好,a先生”,将这一部分上移,随后出现b先生的镜头中再插入上移了的a先生的台词,“这不是b先生吗!”
这样一来,整个场面就显得更为流畅和连贯了。例如:将前一镜头中的“我有了喜欢的人”这一关键名下移,突出表现在这句话的影响下男主角的表情变化,这是这一技巧的意图所在。例如:为了突出女主角在男主角邀请兜风的前后表情的变化,将男主角的台词上移,和女主角的脸部镜头一起出现。
如果不上移台词,画面中中有女主角无声的脸部镜头,影片会显得很长,而且没有节奏感。并不是台词的长短决定镜头的剪切,而是要一边考虑情节一边进行有目的的剪切,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三)使用嵌入的蒙太奇手法表现心情
要想让上面的场面更戏剧化,可以使用在台词之间插入其他镜头的方法。比如,露出一点后续的镜头,这样也是可以的。前组镜头中女主角的台词说到一半时,插入男主角的脸部镜头,这样不仅能表现出男主角在听了女友的回答后强烈的表情的变化,更是能强调之前平静愉快的状态。非动作和台词的剪辑方法场景转换和制造连接点。
1.初学者可以使用传统的o.l方法柔和地过渡镜头
o.l(over lap重叠摄影)与淡入、淡出一样,是非常常见的过渡效果,表示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移动,也可用于表现心情。类似的过渡方法还有抹拭法、消散法等。
2、用遮蔽物连接不同场景!换窗
换窗是指被拍摄对象的前面有遮蔽物时,通过用遮蔽物遮挡画面的方法来过渡到后续镜头的剪辑方法。
遮蔽物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不可动遮蔽物(墙壁或是其他很大的东西)和行人等可以动的对象。
两者本来都是可以直接连接的,但是使用遮蔽物连接显得更加自然。
3、用模糊画面连接不同的场景
聚集和不聚集是指把模糊的图像渐渐合成清晰的图像,或把清楚的图像渐渐变为模糊的图像。
因为它是非常抽象的画面,所以用它来连接两个不同镜头时非常自然。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前面的图像和后面的图像在颜色和图像上没有共同之处,最后做出的结果看上去会很不和谐。
比如说,从红色的玫瑰转到警车的信号灯,或是从一个人的脸转到另一个的脸等,模糊画面连接的应该是具体的场面,在舞台或被拍摄对象在颜色和形式上有共同点时才能使用。
4、用运动造成的模糊效果连接镜头
快速移动拍摄是用极快的速度左右(也可以是上下)移动摄像机进行拍摄。
使用这种方法时,会出现模糊的效果,连接不同的镜头。
这种手法给人以重视空间移动的印象,注意应该使用非常短的快速的镜头。如果使用了冗长的镜头,就很难作为场景转换的连接镜头来使用了。
注意不同场景中的背景也应有较大变化。
5、用一样的风景来连接镜头
空切是在连接同时进行的两个不同场景时,在前面的镜头中将摄影机抬起拍摄天空,再将摄影机落下变为其他场景的镜头剪辑方法,不是蓝色的天空也可以,可以使用月亮、太阳、星星等。两个镜头中的场景可以离得很远,但是一定要有共通点(如大海)。
6、用曝光效果连接镜头
像用强烈的闪光灯来拍摄一样,用闪光(快速闪光出现的完全白色的镜头)来连接不同,镜头的方法叫做闪光效果。即使连接毫无共通点的镜头也能做到完全没有不和谐感。广告和音乐电视中经常用到这一手法。
7、用分割画面过渡到后续镜头
一般做法是将同时进行的镜头分割后放在一起。如果不这样做,观众会很难理解画面。将镜头的右半部分分割出去,插上其他镜头来构成整个画面的。在表现同步的事件时非常管用。其他有代表性的剪辑方法影像产品可以说是蒙太奇的集合最后介绍的是cut back(回切)等有代表性的剪辑方法,剪辑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剪辑方法,使情节、登场人物的心情,以及影像的含义等有很大的改变,有的作品甚至由此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蒙太奇就是通过画面的组合来产生出故事性的,这里向大家介绍这种效果非常好的剪辑方法。
8、让同时进行的不同镜头交替出现
让在不同场所同时发生的事情交替出现,这叫回切(也可以叫做交叉剪切)。回切在强调场面连续性的同时,增强紧张感和表现力。
通过改变镜头的摄影速度(慢动作),可以使情节表现力更强。在回切中让不同场所的镜头交替了出现,最后双方出现于同一场所,这种方法效果会更好。例,约会迟到了,快速跑步的男性镜头与在约定地点等待的女性镜头交替出现。最后,无论是两人最终见面,还是男性没有赶到,女性一个人去逛街,镜头效果都会很好。与回切相近的剪辑方法还有回闪(flash back)。回闪是在表现登场人物的回忆或心里描写时,插入很多超短镜头。
9、当连接很困难时,插入黏合剂似的画面
切出(cut away)是像黏合剂一样连接前后镜头的剪辑方法。它是一种反传统理论的方法,在连接尺寸相同的两幅画面时全观众以很大的震撼力。例如,拍摄两个人在咖啡厅的情景时,并不是把两个人的特定镜头连接在一起,而是在中间插入咖啡方糖的镜头,这样影片显得更有节奏感。只要插入的镜头拍摄的是前面镜头中出现过的物体就可以。例,把女性看宝石的镜头、宝石的特写镜头和她在其他商店购物的镜头连接在一起。请大家自己感受一下,如果没有这个宝石的镜头,在节奏感和震撼力方面给观众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10、用不同框架的镜头连接,产生节奏感!
放大和缩小是给普通镜头带来新奇感的很常见的方法。将框架不同的心情镜头(一般是可以表现人物心情的特写镜头)与场景镜头(状况镜头,一般是远镜头或超远镜头)阶段性地连接起来,通常的做法是分成3个阶段,注意不同镜头的框架是不同的。例如一个分3次接近一个吸烟男性的镜头(放大)。也可以分3次将镜头逐渐拉远。如果使用同样的框架单调,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从电影看“回切”的奇妙之处回切,就是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场景镜头以某种关联性交错出现的剪辑技巧。
这种方法看上去似乎很难,实际上,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剧与电影中看到,它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剪辑手法。比如,打电话的男人和女人交错出现,这是很常见的镜头,但它使用的就是回切方法。回切的优点是让时间的流逝重复出现,给人以更加接近电影的时间感。比如描写杀人犯以及追捕他的警察的时候,用回切的手法会使影片进入高潮,提高速度感,给观众以更高的紧张感。
《沉默的羔羊》中的高潮情节就是用回切的手法巧妙地展开的。回切的手法可以赋予镜头新的含义。比如希区柯克的电影《捉贼记》中的情景:凯力.布兰德和格蕾斯.凯莉在旅馆的房间里交谈的时候,窗外放起了烟火为。这里烟火为了隐喻两人的恋情。这里对烟火煌镜头进行回切,使得影片的情节更有表现力。
;Ⅳ 好莱坞经典电影台词
好莱坞经典电影台词
导语: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最喜欢的电影台词,甚至是电影大亨们。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好莱坞经典电影台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女性票选的十佳电影语录
Women No. 10: "I'll have what she's having." —When Harry Met Sally, 1989
女士第10名:“给我来份和她一样的。”——《当哈利遇上萨莉》
Women No. 9: "Hello. My name is Inigo Montoya. You killed my father. Prepare to die." —The Princess Bride, 1987
女性第9名:“你好。我叫伊尼戈·蒙托亚。你杀了我父亲。受死吧。”——《公主新娘,1987》
曼迪·帕廷金说,到目前为止,这条台词是他说过的台词中最有名的一条,粉丝们一天至少要跟他说两三回。
Women No. 8: "You're gonna need a bigger boat." —Jaws, 1975
女性第8名:“你需要一艘更大的船。”——《大白鲨,1975》
“理查德和大卫都是非常吝啬的制片人,所有人都不断告诉他们‘你会需要一艘更大的船,’”《大白鲨》编剧卡尔·戈特利布回忆道。“任何时候出任何差错,这句台词就变成了一句口头禅,无论是迟来的午餐还是不断晃动的镜头。”
Women No. 7: "The first rule of Fight Club is: You do not talk about Fight Club." —Fight Club, 1999
女性第7名:“搏击俱乐部的第一条规定就是不许议论搏击俱乐部。”——《搏击俱乐部,1999》
爱德华·诺顿和布拉德·皮特非常认真地为《搏击俱乐部》做准备。两个人都参加了拳击、跆拳道以及擒拿课程,并学了几小时UFC编程。皮特甚至还去看了牙医,凿碎了门牙。一位制片人中意拉塞尔·克罗,想要他出演泰勒·德登,但另一位制片人驳回了他的建议。
Women No. 6: "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s in all the world, she walks into mine." —Casablanca, 1942
女性第6名:“世界上有这么多城镇,城镇里又有这么多酒馆,而她却偏偏走进了我这家。”——《卡萨布兰卡,1942》
《卡萨布兰卡》在最喜欢的电影语录100强中占有最多的席位。
Women No. 5: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Star Wars, 1977
女性第5名:“愿力量(原力)与你同在。”——《星球大战,1977》
原版电影中好几个角色都说过这句台词,但是令人惊讶的是这几个人里都没有欧比王·肯诺比。直到拍摄2002年《星球大战II:克隆人的进攻》,欧比王·肯诺比才说出这句台词。
Women No. 4: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The Wizard of Oz, 1939
女性第4名:“没有什么地方像家一样。”——《绿野仙踪,1939》
根据奇幻小说进行电影改编有很大的自由。而这部电影制作人直接引用了书中原文。
Women No. 3: "Toto, I've a feeling we're not in Kansas anymore."—The Wizard of Oz, 1939
女性第3名:“托托,我觉得我们已经不在堪萨斯州了。”——《绿野仙踪,1939》
自从桃乐丝在77年前第一次说出这句台词,它就不断穿越在电视和电影中,从《阿凡达》到《实习医生格蕾》再到《吉尔莫女孩》。
Women No. 2: "Here's looking at you, kid."—Casablanca, 1942
女性第2名:“孩子,我这里会一直关注你。”(另有版本:这杯敬你亲爱的,这杯敬你的眼眸)——《卡萨布兰卡,1942》
这句台词的日语版是“Kimi no hitomi ni kanpai'”,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为你的眼睛干杯。”美国翻译协会的一位译员称其为“优秀电影台词翻译的经典例子”,因为日语版的台词抓住了英语(精品课)版台词的精髓。
Women No. 1: "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Gone With the Wind, 1939
女性第1名:“坦白说,亲爱的,我不在乎。”——《乱世佳人,1939》
电影上映前的两个月,审查员要求删掉“damn”(该死)这个词。在审查员允许保留“damn”之前,制片人想了22条不同的台词,包括“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whoop”(坦白说,亲爱的,我不会大喊大叫。)
男性票选的十佳电影语录
Men No. 10: "I am your father."—Star Wars Episode V: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980
男性第10名:“我是你的父亲。”——《星球大战V:帝国反击战,1980》
电影史上引用最多的台词之一。
Men No. 9: "I'll be back."—The Terminator, 1984
男性第9名:“我会回来的。”——《终结者,1984》
施瓦辛格想把“I will be back”换一下,因为听起来就像机器人一样的`台词,而他在“I'll”的发音上又遇到了困难。他说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看着我就好像我精神错乱了一样。”
Men No. 8: "Why so serious?"—The Dark Knight, 2008
男性第8名:“何必这么认真?”《黑暗骑士,2008》
希斯·莱杰精彩扭曲的表演可能是20~29岁投票人选择这句台词作为最佳的原因。
Men No. 7: "Of all the gin joints in all the towns in all the world, she walks into mine."—Casablanca, 1942
男性第7名:“世界上有这么多城镇,城镇里又有这么多酒馆,而她却偏偏走进了我这家。”——《卡萨布兰卡,1942》
这句台词被女性选为第6名。
Men No. 6: "You talkin' to me?"—Taxi Driver, 1976
男性第6名:“你在跟我说话吗?”——《出租车司机,1976》
罗伯特·狄·尼洛即兴说出了这句台词。剧本只是说,“特拉维斯在镜子中自言自语。”作家保罗·施拉德告诉演员,他的角色就像“一个表现强硬的玩枪的小孩。”
Men No. 5: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Star Wars, 1977
男性第5名:“愿力量(原力)与你同在。”——《星球大战,1977》
女性选出的第5名也是这句台词。
Men No. 4: "Here's looking at you, kid."—Casablanca, 1942
男性第4名:“孩子,我这里会一直关注你。”——《卡萨布兰卡,1942》
这句台词被女性选为第2名。
Men No. 3: "You're gonna need a bigger boat."—Jaws, 1975
男性第3名:“你需要一艘更大的船。”——《大白鲨,1975》
男性和女性选出的10佳语录中都有这句台词。
Men No. 2: "Frankly, my dear, I don't give a damn."—Gone With the Wind, 1939
男性第2名:“坦白说,亲爱的,我不在乎。”——《乱世佳人,1939》
100强中排名第一的台词,男性选出的第二名,女性选出的第一名。
Men No. 1: "I'm goin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The Godfather, 1972
男性第1名:“我会开出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条件。。”——《教父,1972》
在《教父》的三部电影中,这句台词稍有不同。编剧马里奥·普佐和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共同创造第一部电影剧本的时候,两人在不同的海岸上,普佐在纽约,科波拉在旧金山,他们是用邮件交流意见的。
;Ⅳ 好莱坞史上最经典的台词,哪一句曾深深戳中了你
大概就是这句话了吧“对那些爱你的人,你恰恰是最苛刻。”
Ⅵ 好莱坞电影经典台词
好莱坞电影经典台词众多,其中一句广为人知的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这句台词出现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由主角安迪在雨中张开双臂、享受自由的场景时说出。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主题和情感深度而闻名,讲述了安迪虽然被冤枉入狱,但凭借坚定的信念和智慧,最终重获自由的故事。而这句台词,正是安迪内心坚持与希望的写照,它传达了一种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在电影中,这句台词不仅是安迪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所有面对困境的人们的鼓励。它告诉我们,无论生活有多么艰难,只要我们保持希望,就有可能战胜一切。这种希望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基于对人性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因此,这句台词成为了电影中的经典,也被广大观众所铭记。
此外,这句台词的影响力还体现在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共鸣。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挑战,而面对这些困境时,保持希望就显得尤为重要。安迪的故事和他所说的这句台词,给了人们一种力量,那就是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坚持希望,因为只有希望,才能引领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总的来说,“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这句台词,不仅是《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中的经典之句,更是对所有面对困境人们的鼓励与启示。它提醒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希望,因为只有希望,才能让我们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在黑暗中看到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