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字幕 > 电影海平面上升英文名

电影海平面上升英文名

发布时间:2025-02-21 01:55:00

⑴ 温室效应的相关观点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庚辰研究员:鼓励大胆设想 推动科技创新
21世纪大家都在提倡低碳生活、低碳经济,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减少温室效应的增加量,最重要的就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是总的来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一个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复杂问题,它涉及到全世界的各个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除了一些科学技术上的问题以外,还涉及到国家的发展等国家利益问题。目前我国飞速发展,有很大的能源需求。而能源从哪里来?无疑是煤、油、天然气等。本世纪,像核能等其他清洁能源的使用程度及范围还是很小的,绝大部分还是靠化石燃料的燃烧。
我国一直在提倡产业结构的变化,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很正确的方针,依靠产业结构的优化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一条减缓温室效应增加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建议政府部门应当逐步出台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政策,要把提倡低碳生活方式,鼓励大家绿色出行等等落到实处。此外,政府部门也应当鼓励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其中包括鼓励类似“建立大气屏蔽层”这样的大胆的设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化,人们总是会不断创新,不断提出新的设想,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造福人类。
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将直接淹没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的大陆沿海低地地区,因此后果十分严重。1995年11月在柏林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二次会议上,44个小岛国组成了小岛国联盟,为他们的生存权而呼吁。
此外,研究结果还指出,CO₂增加不仅使全球变暖,还将造成全球大气环流调整和气候带向极地扩展。包括中国北方在内的中纬度地区降水将减少,加上升温使蒸发加大,因此气候将趋干旱化。大气环流的调整,除了中纬度干旱化之外,还可能造成世界其他地区气候异常和灾害。例如,低纬度台风强度将增强,台风源地将向北扩展等。气温升高还会引起和加剧传染病流行等。以疟疾为例,过去5年中世界疟疾发病率已翻了两番,全世界每年约有5亿人得疟疾,其中200多万人死亡。
但是,温室效应也并非全是坏事。因为最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增温最大,因而农业区将向极地大幅度推进。CO₂增加也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而直接提高有机物产量。还有论文指出,在中国和世界历史时期中温暖期多是降水较多、干旱区退缩的繁荣时期,等等。
当然,在大气温室效应这个问题上,也有不同意见。例如,有些科学家认为数值模式还不成熟,计算结果过于夸大;百年升高0.3℃-0.6℃属于正常气候变化,不能证明是大气温室效应所造成,等等。当然这是少数人的意见。尽管如此,但对于目前大气中CO₂浓度和全球温度正迅速增加,以及温室气体增加会造成全球变暖的原理,都是没有争论的事实。我们如果等到问题发展到了人类可以明显感知的水平,这时候往往已经难以逆转,那么就为时已晚。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对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 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生态环境考虑影片《后天》(英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描绘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天之内突然急剧降温,进入冰期的科幻故事。该科幻故事中的科学理论基础是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将会引发地球空前灾难。现实中,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自1990年以来的总共5次评估报告及相关国际气候与环境谈判,使得对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影响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政策的最重要科学问题之一。
过去的一个半世纪,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增长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这些能源主要来自储藏在地球表层内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通过燃烧释放热能,为我们发电,供我们取暖,让我们开车,同时也释放二氧化碳进入大气。由于燃料中有很多杂质,或者燃烧不充分,这个过程也会伴随大量颗粒物的排放。
燃烧是光合作用的逆过程。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在太阳光的催化下,合成为植物体中的碳,这些便是燃料。本来燃烧和光合作用是一个可持续的循环过程,就如在30多年前的中国农村,人们种树种谷物,又用柴草烧饭和取暖,烧柴草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但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又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取走了。然而,从19世纪中叶起,人们开始使用化石燃料,这些燃料是历经数千万年至数亿年才形成的,用它们燃烧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远远大于光合作用和海洋生态系统能吸收的二氧化碳。因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它的增加可导致全球增温。
虽然温室效应的理论清楚简单,但是若要定量化度量地球系统中大气、海洋、陆地、生态等圈层的相当贡献,就需要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引入对生态和环境过程的细致考虑。2010年至今,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为第一承担单位、研究员张明华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生态和环境过程模式的研制和改进”(2010CB951800)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在全球植被动力学、全球气溶胶和大气化学、多气候分系统模式的耦合集成等方面有了不少研究进展。
全球植被动力学模型
对地球气候中一些子系统的模式研制一般是从最简单的基础模型开始的。对陆地表面的处理,例如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等属性,早期的处理办法是用几组不随时间变化的属性数据。最新的工作是植被动力学模式,就是说在气候变暖的条件下,怎样计算出某些地区的植被类型分布的改变,由此来研究气候与植被的相互影响。
项目组科研人员通过对国际上植被动力学模式的调研、分析和消化,引进了占全球植被的百分之十以上的灌木物种,并建立了这类植物的植被动力学方程,同时也改进了原来模式中其他多类植物的萌衍方案、物候方案和火灾扰动方案。示意图(右下)的上半部给出了改进后的大气所植被动力学模式模拟得到的当今气候条件上主导植被类型的全球分布,下半部给出了用卫星遥感推测到的分布。在这个模拟试验中,每个网格中植被的初始条件是裸土,没有生物量,但有各个物种的种子。这些种子在给定的太阳辐射、大气温度、湿度、降水和土壤条件下,通过物种萌衍、光合作用、竞争、腐烂和死亡等过程,演化一千年后形成的主导植被类型。计算得到的荒漠、热带阔叶常绿树林,灌木林等物种的分布格局,与观测资料吻合得很好。
全球气溶胶和大气化学模式
温室气体的浓度和大气中的颗粒物(气溶胶)不仅影响空气质量,也影响大气辐射传输和云的微物理过程,在最新的大气模式中,科研人员不再把他们看成是混合均匀的零维量,而是要考虑其三维分布及其变化。项目组在原有的大气化学和大气气溶胶模式的基础上,引进了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它们包括气溶胶表面的非均相化学反应、气溶胶粒子的核化凝结碰并等微物理过程、阵风起沙和扬尘,以及海上大风期产生的海盐气溶胶通量等。改进后的模式能够计算出每个空间网格上多种气体和气溶胶的浓度,例如PM2.5的浓度。该模式对一次沙尘个例的模拟,结果发现,在东亚地区大气所气溶胶和大气化学模式能成功模拟这次沙尘天气过程。
全球生态、环境、气候系统模式的耦合集成
项目组把植被动力学模式、大气所气溶胶和大气化学模式耦合到了我国自主发展的全球气候系统模式模式中,从而形成了一个我国自主研制的地球系统模式的初步版本。科研人员对这个模式的各个分系统模式作了初步的模拟和验证,并对耦合后的模式进行了初步模拟,得到了比较合理的结果。此外,也建立了全球生态和环境模式所需要的一些重要数据库。
对模式中的过程、分系统模式和耦合系统模式作进一步的验证、分析和认识,是下一步急需做的工作。验证结果必然会揭示模式的不足。最终衡量模式的标准是它的应用价值,看它是否能真正模拟过去和预测未来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项目组离这个目标还很远,但是,这个耦合模式提供了一个研究科学假设的数学工具,也为其他有关全球变化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平台。
电影《后天》中出现的由全球增温所导致的突然急剧降温,虽然只是科幻想象,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全球范围的大气、海洋、陆地、生态和环境可以通过相互影响而展现人们意想不到的变化。为了预测这些系统在温室气体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数值模拟是唯一可用的科学手段。地球系统模式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工程,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多种形式的合作对项目的执行起了重要作用,如果物理、化学、生物、生态、计算数学和高性能计算机科研人员对此也怀有兴趣,不妨一起加入吧。

⑵ 电影后天讲的是什么

影片鉴赏: 《后天》虽是一部科幻性的灾难片,但题材源自美国国防部一份机密报告,报告中提到全球气候变暖,在未来20年内将引发人类浩劫。2002年7月,“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力挫派拉蒙、环球和华纳兄弟等大电影公司,夺得《后天》的摄制权,并重金聘请曾拍摄过影片《独立日》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克执导。这位大牌导演擅长导演科幻灾难片,使影片场景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真实地反映了温室效应给大自然带来的灾难。艾默里克希望通过他的电影让观众注意到地表升温的现象,注意到温室效应将会带来怎样的恶果。 全球变暖从而导致南北极冰块融化,现在的气候自然系统也迅速剧变,最后造成新冰河世纪的降临,于是人类面临了史无前例的灾难。这是电影最初的构思来源,它所揭示的话题有一定的真实性,而且目前已经有一部分的症状,到底有没有那么严重,也许我们现在还无法预料到。实际上,温室效应并不仅仅等于气候暖化,与此同时,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比如二氧化碳、水蒸气和CH4等,吸收热辐射造成气温下降。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发生得特别频繁,造成冰川融化,一方面减低了海水盐分浓度,使暖流携带热量不足;另一方面使海平面上升,地表洪水肆虐,这都是生态系统崩溃的反应。地球现在持续在冰期与暖期间循环,已经运转到了暖期尾声,即将迎接冰河时期的到来. 电影《后天》结尾,山姆和其他几个幸存者等到了前来营救他的爸爸杰克。纽约劫后余生的人们等到了营救他们的直升机。一个光明的结尾,一个抚慰人心灵的结尾,一个人们期待得到的结尾。像无数部好莱坞灾难大片一样,《后天》总算让我们吐出一口气,带着心有余悸的心满意足走出电影院。 看到这里,相信有人也会像我一样,悲观地在心里默念:山姆等到了杰克,但是谁来拯救我们的未来? 对资深影迷来说,会习惯性地挑剔拷贝的质量;会嘲笑冻裂楼体的严寒竟然像追踪猎物的猛兽一般,在炉火前停步不前;会诧异科考探险者居然能够把脸单独暴露在冰冻的天气下而若无其事。苛求真实在这里没有太大的意义。 因为这个光明的尾巴无非是一个象征。包括杰克和山姆,包括“大人物”们,都无非是象征。象征着人类的理智,象征着人类的未来,象征人类的短视和反省。理智让我们对灾难保持警觉,未来命悬一线,而短视使我们对灾难毫无戒备并且自食苦果。 在好莱坞大片里,每当地球和人类灾难临头,不管是彗星撞地球,还是外星人入侵,或者是致命病毒袭击,总会有一个凡人英雄,凭着超人的意志和九死一生的好运气,拯救人类于生死边缘。《后天》里没有“救世主”,在巨大灾难面前,谁也不能充当英雄,但却不乏智者和勇士,杰克就是这样一个主角。还有英国科学家莱逊。他们预见到了人类即将遭遇的悲剧性结局。在灾难片里,英雄常常是这样一些人物,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在平时与“英雄”和“勇气”毫不沾边,比如杰克,一个古气候学家。而现实恰恰如此,假如不是“非典”,谁会知道一个叫钟南山的疾病防治中心的医生? 自从“9·11”以后,美国的电影更加关心现实,也更加富于批判精神。《大象》如是,《华氏911》如是,《后天》亦复如是。批判现实主义正在成为新的主旋律。《华氏911》将矛头毫不留情地直指布什政府,剥下他的外衣给世界人民看。《后天》同样以灾难预言的方式批判了美国政府的政策取向。影片结尾,幡然醒悟的继任总结,向全世界公开忏悔,反省了过去的环境政策,感谢“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收留”了美国难民。这毫无疑问是针对美国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而做的最辛辣的嘲讽,或者,也可以看作是以极端的方式所给出的一个善意劝谏。 电影的主旨是提请每个人:关心我们的未来!片名“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无疑是一个警示——别以为灾难离我们很远,它就在眼前。 山姆得到了来自父亲的承诺,父亲履行了自己的诺言,没有弃自己的儿子不顾。可是,谁能给我们的后代以承诺,为他们的未来负责? 科幻小说和电影往往有着惊人的预见力,后世的现实往往就是曾经的想像。这是一个发人深省的事实。也许是因为人类的创造最初总是植根于想像之中。登月、飞天曾经存在于遥远的传说中,今天的电脑时代、网络时代当初也只存在我们的大脑皮层中。谁敢说,《终结者》和《黑客帝国》只存在于电影中?谁敢说《28天》《28周》永远不会出现?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阅读全文

与电影海平面上升英文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浏览器怎么找小电影 浏览:763
10部画面超美的必看电影 浏览:594
好看的动作电影豆瓣 浏览:19
哪个电影的经典角色叫乔 浏览:326
带密字外国电影 浏览:960
九十年代老电影名单 浏览:983
释小龙和郝劭文的电影名字叫什么 浏览:109
最近怎么看电影 浏览:434
魔戒三部曲英文电影手抄报 浏览:830
电影奔爱演员 浏览:921
什么叫传奇电影 浏览:790
20年有哪些上映的电影 浏览:420
电影情人女主演员表 浏览:682
看电影什么软件好 浏览:506
美国人电影在哪个网上看电影 浏览:143
迅雷下载电影放在哪里找 浏览:211
儿童益智电影恐龙动画片 浏览:180
电影云什么台 浏览:236
伏妖白鱼镇高清电影 浏览:269
黄金周电影哪个适合孩子看 浏览: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