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字幕的字体怎么设置能够得到更好效果
探讨电影字幕的字体设置以求最佳效果,我们首先需了解字幕的两种主要格式:矢量与图片式。其中,以 idx/sub 为代表的图片式字幕因无法更改字体而较少涉及。这类字幕通常来源于原盘,配以楷体,虽谈不上美观,但尚能满足基本需求。
然而,某些字幕位置尴尬、大小不一、锯齿明显,甚至字体难以辨认,无疑影响观影体验。《Moulin Rouge!》等电影的字幕便是如此,让人感觉回到了老电影时代。为解决此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字体的选用与匹配。
讨论焦点在于字体应如何存在,以不干扰影片内容传达。主流观点倾向于选择无存在感的字体,但选择何种字体更佳呢?答案在于匹配电影的画面与内容。字体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画面表达、文字内容及字体传达的信息,形成统一的画面效果。
网络中可找到的中文字体,按照字库分类大致分为四类:输简得简、输简得繁、输繁得繁、输繁得简。繁体字库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用不上,除非遇到特定字体只支持big5字库的情况。例如,《Moulin Rouge!》中,华康丽黑字体仅适用于繁体字库,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款。
对于使用chs字幕的情况,常用字体主要分为楷体、宋体、黑体、圆体四类。楷体作为手写体的参考,传统韵律强烈,适合电影画面,如《The Dark Knight》中使用楷体,整体感觉和谐无违和感,且识别度高。
宋体作为楷体的简化版,早期来源于衬线体,笔画细且给人感觉硬朗。旧字形宋体在《Good Bye Lenin!》等国内上映的外语片中常见,而黑宋作为宋体的变种,虽效果稍好,但在《Her》中仍感觉与画面不搭。宋体的粗体则强调粗细对比,如《O Brother, Where Art Thou?》中的大标宋,设计初衷为标题字体,但在字幕中可读性不高。
黑体作为现代设计标志,特点为粗细均匀、无多余修饰,给人感觉干净利落。选择黑体时,主要考虑个人偏好,如《Intouchables》中使用Arial Unicode MS,旧字形与Unicode特点鲜明,中宫收得紧,具有独特性。《In Bruges》中的「冬青黑体」,Mac自带,可读性好,中宫适中,推荐使用。而「微软雅黑」,许多人推荐,但作为字幕,个人感觉并非最佳选择,容易让人联想到操作系统的显示字体。
圆体作为黑体的变体,清晰易读且简单明了,适合大投影与小字号的搭配。如《Un long dimanche de fiançailles》中的圆体使用,效果显著。
总的来说,选择字体应综合考虑电影内容与视觉效果,没有绝对的最佳选择,个人审美偏好至关重要。如《盗梦空间》使用「康熙字典体」作为字幕,也未尝不可,关键在于与整体观影体验的协调一致。
『贰』 90后著名字体设计师尚巍因车祸去世,当初他是如何进入这个行业的
日前,有新闻爆料曾参与设计《我不是药神》、《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电影片头和片尾字幕的90后著名字体设计师尚巍因车祸去世。此新闻一出即可引发网友们的热议,大家都纷纷觉得尚巍的去世真的是太突然了,毕竟他真的很年轻,又那么的有才华。很多观众都很喜欢尚巍参与设计的电影字幕的字体。那么,90后著名字体设计师尚巍当初是如何进入这个行业的?下面我们就来好好的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一、尚巍自小时候起就酷爱书法提起尚巍,很多人表示很陌生,但是如果提到他曾创作过的电影字幕,很多人又都觉得对他有了一丝亲切感。尚巍自小时候起就酷爱书法,无论严寒酷暑,他一直坚持练习书法,最初时他联系楷体,后来又联系行书,尚巍足够刻苦,所以后来成为了书法艺术家。
如果大家对“90后著名字体设计师尚巍因车祸去世,当初他是如何进入这个行业的”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大家积极留言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