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敦刻尔克专业影评2000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三个时间圈分别以故事为圆心按照自己的节奏转动,跑的最快的秒针最早与分针交汇,所以三架战斗机从游艇上空掠过,船长Dawson光靠听就知道飞来的是什么。随后分针也与时针也有了交汇,游艇船长Dawson救起坐在沉船上的陆军Cillian Murphy,陆军说是鱼雷击沉了船,这也是为什么过了几幕代表一周的那圈转的最慢的时间轴才讲鱼雷击中运兵的船。三根指针按照自己的速度时有穿插,最终三根指针重合,三个故事环终止转动。而整个配乐中表针走动的滴答声贯穿全程也完美配合了这种表盘式的叙述方式。第二遍看下来不得不感叹这种精准的时间运用简直比画面表现出的克制还要克制,导演大概强迫症晚期了吧,如果说前几部电影诺兰能够完美的运用时间的话,这一次他则真正做到了把时间可视化,时间是像空气一样存在与周遭却又最不容易被塑造成型的东西,诺兰几乎每一部电影都在和时间较真儿,但这次他干脆让整部电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表盘呈现在屏幕上,估计以后不干导演的话诺兰会去造表吧……
关于配乐
影片塞得满满的音乐不论对于只看了一遍还是刷了好几遍的人来说都是影片不得不谈的一个方面,这一点当然有人喜欢也有人讨厌,这里想说的并不是配乐的合理性或者配乐有多好多不好,而是影片结束前的一个留白,就是Tommy上了火车,对面的人想跟他说话,他却只是缩在座位上睡着了,这几秒是完全没有一点音乐的,或者说完全静音,整个影院的人到这里理论上应该松口气才对,但在这几秒的安静里连周围观众的喘气声音都听不到。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停顿,这让我想到绘画的留白或者法餐精致的摆盘。对于每一帧都塞满音乐的影片配乐来说突然留出一个缺口应该是一件做不好会显得唐突的事,好在这一处时间算的非常精准,三个时间点交汇完毕,表盘停了下来,滴答声停止,大乐章谢幕,不再有紧张的时间压迫感,一觉醒来噩梦已然过去。所以我并不认为这部影片音乐满到溢出来,给观众在激烈情节处足够的试听震撼却又在该停住的地方毫不犹豫地当即停住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
Ⅱ 敦刻尔克凭什么打着反战的口号
诺兰——一位将时间变成敌人的魔术师
文/梦里诗书
一周、一天、一小时三条时间线索的交错,成为了克里斯托弗·诺兰第一次涉足真实历史所交出的答卷,《敦刻尔克》在他的执导下,不是一次足智多谋的撤退,也并没有着何般英雄主义的彰显,小人物视角直面战争的惨痛与绝望,成为了电影最为诱人共鸣也最为深刻的内在纵深。
敦刻尔克大撤退——一次成功将33万盟军撤离纳粹围堵的历史奇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次尤为重要的转折点,在未看电影前,对诺兰会如何去呈现这场真实的历史事件,个人是满怀期许的,这一次的他也并没有让人失望,在这部作品里诺兰并没有致力于从宏观上多么真实的去还原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而是透过对时间极为出色的把控,将分属陆海空的三个故事,在一种尤为克制的情绪中,用一周、一天、一小时三个时间,呈现了一场仍旧极具自己独特风格却又稳中有变的电影作品。
对于一部战争电影,《敦刻尔克》是复杂的,但对于一部诺兰电影,它又是极简的,非线性叙事手法在这位导演的手中早已被玩转的游刃有余,故其电影在伊始才敢于大胆的摒弃了一切铺垫,直接便将观众带入了枪林弹雨之中,而随着剧情的发酵,你不难发现这是一部并没有绝对主演的作品,多视角多空间多时间对这场大撤退的还原,不仅将一股扣人心弦的紧张感维系到了电影最后一刻,也令人看到了战争阴云下的残酷。
一部好的战争电影什么最为能打动人?无外乎就是感人至深的人性之光和血腥残酷的战争画面,但在这部电影中诺兰给予人物的台词少之又少,在战争场面上也没有多少血腥的画面,但对镜头语言和音乐的善用,使电影对战争残酷的着点并没有逊色分毫,相反电影一面在伊始便透过第一视角将观众拉近电影,另一面透过小人物深陷绝望之境后能否绝地重生的悬疑,以及那用时间构思所带来窒息般的紧迫,都使人仿若真正的走进了敦刻尔克。
《敦刻尔克》是一部没有德军镜头的作品,时间成为了这部电影最大的敌人,而活着这种在和平年代最为基本的需求,在这部电影中却成为了最大的希望,由此这部稍显另类的二战电影,对反战的着点才会在诺兰玩转自己技艺的同时,仍旧充满了打动人心的魅力。
Ⅲ 《敦刻尔克》在中国遭遇两极分化评价,你怎么看这部电影
整个电影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当时40万英法联军被敌军包围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来自英国、比利时、加拿大和法国的盟军士兵被困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他们在德国军队的包围下,形势万分危急,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
第三,突出历史是小人物创造的。按道理,这么一部战争电影,至少英国首相丘吉尔要出现吧,但却没有,全程在结尾的时候是一个士兵读出来了他的演讲,而整个电影的很多画面都是用小士兵、小人物的口吻来表达的,这说明了一个点,就是历史是被每个人创造出来的。
所以,不论这部电影的评价怎么样,历史的确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当年确实存在过真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电影真正要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它拍的多么好看,而是:请铭记历史,爱好和平。
读书行万里 梦想走千城 微信公众号【千城Slash】 ID:Diversified-life
Ⅳ 求敦刻尔克电影开头的那几行字(英文) 大概就是讲背景的,英法盟军
1、背景: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对波兰发动了进攻,二战全面爆发。9月3日,英国和法国因为利益对德国宣战。但实际上英法联军只是躲在马奇诺防线后,没有对波兰进行有限的军事支援。9月27日,德军占领华沙,波兰完全陷落。在此其间,英法两国只对德国对外交上予以谴责。这一期间被德国人称为“假战”或“奇怪的战争”。
2、作用:敦刻尔克大撤退并不是一次战役,甚至可以说,是在德军的穷追猛打之下被逼无奈的逃亡之举,但正是这一逃亡,为盟军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为将德意日法西斯最终送上断头台奠定了基础。
Ⅳ 残酷《敦刻尔克》,紧张中带着感动,是少有的不被神化的战争片吗
《敦刻尔克》是诺兰最严肃的电影,稍微了解历史的人也听过这个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三个不同的视觉,讲观众的心提在嗓子眼。影片真实感很强,不愧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在那种战争氛围下对人性的刻画很多面性,紧张中带着震感与感动,画面的转换和音乐都很不错,宁静中才是真正的可怕。没有神化的战争片,没有个人英雄主义或者一味煽情真好。原以为会很难看得下去,却并不,结尾台词,我们所做的不过是幸存,那就够了。
不管怎样这部电影让人们对人性有了新的理解,使我感动。影片前面一直阴沉沉的压着,海陆空都在紧张,直到看到救援的小船只,直到踏上英国大陆,回到正常生活才缓一缓,结局滑翔那段感动了。突破叙事格式,突破战争片套路,打乱时间线,用恐惧(小兵线)推动情绪,用互助(渔船线)感动观众,用勇气(空军线)振奋士气,无论空战还是逃生,都在转换中营造出了精彩的紧张感。
Ⅵ 对于电影《敦刻尔克》(Dunkirk)应该如何评价
《敦刻尔克》是一部商业与艺术结合得相当不错的电影。《敦刻尔克》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几乎可以与《钢琴家》《辛德勒的名单》等顶尖的战争片相媲美。
导演用这部作品告诫了当代人和平的重要,尤其唤醒了人们对于现代生活的珍惜之情,硝烟之下的生命都是无辜的生灵,只愿和平永存,善意绵延。
《敦刻尔克》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
Ⅶ 怎么评价《敦刻尔克》这部电影
昨天下午我更和我的室友两个人一起去看了这部电影,《敦刻尔克》这部电影讲的是二战时期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事情。这部电影有三条主线,其实刚开始看的时候我有点蒙,一开始觉得应该是一个场面特别宏大的影片刚开始非常的失望,但是到了最后我深深的被这部影片所吸引了。真的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下面说一说我的感受。
第三条主线就是法瑞尔在空中勇敢的和对方战斗的事情了,德军为了堵截英国军队撤退,派出了大量的空军来堵截,但是英国的飞机只有三架,最后只剩下了一架战斗机了,而且油量不足,但是他没有放弃,通过自己的努力击落了一架战斗机,又利用最后的滑翔的机会击落了最后一架飞机,把士兵从绝望当中救了回来,最后他被德国人活捉了,牺牲了自己。这是一种风险精神,在战斗的时候没油什么大场面,但是他的那种坚持的性格非常的容易感观众,记得当时我还为他加油,希望他能够早一点的击败敌机。
三条主线紧密相连,让我看到了一个战败的国家,一个没有放弃的国家。还有一些伟大的士兵。非常值得大家去电影院看一看。
Ⅷ 如何评价电影《敦刻尔克》
整个电影的事情很简单,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当时40万英法联军被敌军包围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
第三,突出历史是小人物创造的。按道理,这么一部战争电影,至少英国首相丘吉尔要出现吧,但却没有,全程在结尾的时候是一个士兵读出来了他的演讲,而整个电影的很多画面都是用小士兵、小人物的口吻来表达的,这说明了一个点,就是历史是被每个人创造出来的。
所以,不论这部电影的评价怎么样,历史的确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当年确实存在过真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电影真正要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它拍得多么好看,而是:请铭记历史,爱好和平。
Ⅸ 电影《敦刻尔克》中的台词“home”该不该翻译成“祖国”
要看语境,通票都翻译成祖国是不恰当的
Ⅹ 电影《敦刻尔克》主讲了什么呀
电影《敦刻尔克》改编自二战历史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当时40万英法联军被敌军包围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
来自英国、比利时、加拿大和法国的盟军士兵被困在敦刻尔克的海滩上。他们在德国军队的包围下,形势万分危急。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在陆地上,英国士兵汤米(芬恩·怀特海德饰)和亚历克斯(哈里·斯泰尔斯饰)试图逃离海滩,在轰炸中幸存。
在大海上,民用船主道森(马克·里朗斯饰)和他儿子及儿子朋友乔治(巴里·基奥汉饰)离开英国,想尽自己的力量在敦刻尔克拯救一些士兵,途中搭救了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希里安·墨菲饰);在天空上,皇家空军战斗机飞行员法瑞尔(汤姆·哈迪饰)和柯林斯(杰克·劳登饰)驾驶喷火战机试图击落正在轰炸敦刻尔克海滩的德国战机。
影片评价:
该片用细节而不是英雄主义来打动观众,是一部饱含艺术的商业电影。全片场面壮观但不空洞,其出色之处不仅在于其雄心与精美的拍摄,更在于编剧兼导演的克里斯托弗·诺兰在其情感细节中注入的很多心思。
该片没有渲染暴力血腥的战争场面,以及刻意煽情等战争片套路。将焦点凝聚在心理变化和动作刻画上,步步为营地加强紧张感。也没有太多渲染个人英雄主义的主角视角,而是用全景式的画面,纪录式的镜头,真实呈现战争中命悬一线的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