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拍摄中,实景拍摄和搭景拍摄哪个代价大些为什么
我认为天下不会不想赚钱的店铺,任何店铺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剧组不会做亏本生意,他们选择哪个,就说明哪个代价小。
现在是最贵的电影演员的片酬,基本上占了电影的一半。当你早在张艺谋的《英雄》中打开国内商业电影时,李连杰的一亿美元就占了生产成本的一半。没有其他演员。拍摄现场的可控性。演员的时间减到最少,自然可以省下很多钱。就比如说《乘风破浪》里的挚爱KTV内部这场景,如果用实景,目前已经很难找到90年代末的风格装修的KTV了,不符合这个电影的时间线;如果在KTV实景拍摄,对于摄像机架设已经灯光的布置是根本无法完成,且演员的表演,声音的收声都有很大的干扰,而造成无法拍摄。《乘风破浪》KTV采用剧组自己搭景后,风格化可以按照导演的意思去搭景布置,而且拍摄计划可以根据情况做出更机动的调整,掌握主动权。
Ⅱ 电影特效为什么这么贵,感觉硬件成本和人力成本都不会那么高吧
电影特效那么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硬件成本和人力成本其实很贵的,下面逐个分析:
第一: 硬件成本。
大型影视的特效,没有好的硬件支持是根本做不出来的,一般机器的配置至少是双E5,64G内存。一台下来就要好几万。设备的损耗是相当大的,基本3-5年就要换一拨,专门的工作站,存储阵列,巨大的耗电量,都是很大的开销。
第三:人力成本
《阿凡达》特效参与者1855人、《复仇者联盟》1453人、《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1180人、《变形金刚3》1178人……这些影片的成功,是诸多特效公司协同合作的结果。据称,《阿凡达》的后期阶段,几乎动用了整个洛杉矶的渲染机房。
举个例子:在美国,一个中等水准特效人员的年薪在4万美元左右,高级人员大约6万美元,顶级人员则是15万美元左右。假设一家规模1000人的特效公司,中、高、尖人才比例按6:3:1分配,其一年的工资成本就要有5700万美元。
在国内,初入行的特效技术人员年薪大概4万左右,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员工大约年薪20万。一家100人的特效公司,按人均年薪10万元计算,一年的工资支出也在千万以上。而这种规模的团队,很难接到超大型项目。
Ⅲ 电影拍摄中,实景拍摄和搭景拍摄哪个代价大些
电影早期基本采取搭景拍摄,那个时候的搭景更多像背景板,很粗糟;观影需求提高以后,基本流行实景拍摄了;特效技术发展以后,又回归了搭景拍摄。不过实际上,只是搭了一个轮廓,跟踪点,以及合成必需品。大部分景是后期特效弥补。《斯巴达300》、《风云2》都已经是采取全棚拍。这里的转变过程,无非就是为了在满足导演需求的基础上,把钱省到底。
第一、现在拍电影最贵的费用是演员的片酬,基本占一部电影的一半。早在张艺谋的《英雄》开启国内商业片的时候,李连杰的一亿片酬就占到制作费的一半。还不带其它演员的。搭景拍摄的可控性。可以将演员的时间降到最低,自然就能省下许多片酬。
第二,剧组的整体费用,现在拍电影,一天随便就产生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费用,所以,越短拍完就能省不少钱。实景拍摄产生的费用,你有时候是无法想像的,鸡毛蒜皮的事一开支就是一大笔。比如赵薇在上海某一条街(忘了具体是哪条)拍摄《致青春》的夜戏,一晚的停车费就是几十万。
第三、实景拍摄更费时,一部电影的拍摄周期可能是棚拍搭景的几倍。现在讲求回报周期,同样一部电影赚1000万,前者用了一年,后者只用了三个月,可想而知,投资人会怎么选择了。做个小结,通常小剧组会选择实景拍摄,因为时间成本便宜。大剧组则会选择搭景棚拍,因为时间成本贵,更讲求效率。
Ⅳ 为什么电影特效这么贵
我们所看到的一些科幻巨著的电影,看的制作成本都很高,动辄就是几个亿,因为科幻电影需要大量的特效镜头,这些特效镜头之所以那么贵,就是因为特效镜头需要运用多方的合力,而且一个特效镜头制作出来远不是几个人可以搞定的。
其他方面的成本当然也不低了,比如说软件儿的成本,自然就要需要使用到一定的专业软件儿,这些专业软件儿的使用就像是我们去买一个游戏一样,我们买的这个游戏就享有终身的使用权了,但是这个特效的软件儿还是年费会形式的,而且非常非常贵,他们并不能终身购买。其他方面的支出,比如说一个特效镜头用到的演员用到的场景,布置用到的跟随人员,剧组人员这些都是要工资的,一个电影真正拍摄下来,尤其是大型的科幻片儿,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根本不可能完成。
Ⅳ 科幻电影投资贵在哪里
传统特效需要手工制作,对人工要求很高,价格很难下来。CG特效则方便得多。1977年的《星球大战》成本1100万美元,属于当时的大投资电影,仅在ILM公司上卢卡斯大概就花了500-800万美元,但其实绝大部分钱都花在开发技术上面,真正的CG特效制作本身并没有那么贵,否则电影就拍不出来了——离上映还有3个月时,ILM还只能拿出一个很难看的飞船飞过特效来,卢卡斯都快疯了。
Ⅵ 听说电影特效按秒收费,为什么CG特效制作这么贵
因为花钱的地方多啊!很多人没在这个行业里,总觉得特效一秒成百上千的报价就是天价,好像漫天要价一样,但是本人曾经在影视特效行业工作了8年,实话说大部分时候甲方给的制作费只能叫“坑爹”。先不说国外那些大片和大制作公司的报价,仅说国内如果一个给电影制作影视特效的普通公司制作费低于3000元/秒的话,那这个公司就离破产不远了。
4、研发
研发这个步骤在国内特效制作公司比较少见,但是在国外或者外资公司里是常设职位。一个研发技术人员的重要程度是国内大部分还处在出卖体力的制作公司无法想象的,他们的薪资待遇通常也是普通制作人员的几倍。
可以说国内特效与国际特效最核心的差距就在研发实力上,这部分也是国外特效制作最烧钱的地方,很多专利和软件都是研发者们数年的努力结果。
Ⅶ 电影拍摄中,实景拍摄和搭景拍摄哪个代价大些为什么
实景拍摄的优点是不用搭景,画面真实。缺点是光线无法控制,意外情况多。如果需要某个特定角度的太阳光,那么一天就只能拍一点时间,如果戏很多,那就只能每天拍一点,总的拍摄天数就上去了,会带来很大的费用,此外还有剧组的车费、住宿费也会比较高。
棚内搭景拍摄的优点是光线可控,一天可拍足8小时,意外情况少,总的拍摄天数少。缺点是租棚、搭景会产生费用。
通常小剧组会选择实景拍摄,因为时间成本便宜。大剧组则会选择搭景棚拍,因为时间成本贵,更讲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