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评价《天地玄黄》这个纪录片
整部影片中没有任何对白。尽管没有常见的剧情叙事,该片依然以新颖的视角和独特的镜头语言传递着所蕴含的情感,并在上映后获得了评论界的广泛赞誉之声。同时此片也是20年内第一部使用陶德宽萤幕 70 毫米胶片拍摄的影片。这部影片在刚推出时评价极高,被一些疯狂的影评家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纪录片”。几年前甚至有人声称如果被流放到荒岛上,唯一愿意携带的电影就是它。这部电影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全片只有音乐与影像,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对白。面前的景色究竟来自何方,完全靠观众自己揣摩。该片由20个章节组成,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A1: 01-07章:人类不曾触及的原始自然 – 土著居民、他们的仪式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被集合。
Chap. 01 – 雪与冰。Chap. 02 – 庙宇。Chap. 03 – 光与影。Chap. 04 – 火山。Chap. 05 –克隆群岛Chap. 06 –伊瓜苏瀑布Chap. 07 – 非洲
A2:08-15章: 罪恶的技术侵入自然– 自然背景下崛起的人类文明与人类天性–战争与集中营。
Chap. 08 – 香烟Chap. 09 –钱汤Chap. 10 – 交通混乱Chap. 11 – 大规模生产Chap. 12 – 疯狂Chap. 13 – 飞机墓地Chap. 14 – 过去的阴影Chap. 15 – 兵马俑
A3: 16-20章: 古老,仍然存在的文化– 过往文明的遗迹– 无常而持久的人类的努力。
Chap. 16 –恒河上的生活Chap. 17 – 云海Chap. 18 – 克尔白Chap. 19 – 星空Chap. 20 – 结尾
不管你从何种方面去看它,说它是一部伟大的影片不足为过,对于这部无需支付演员高额出场费的电影来说,投资是相当可观的。如此高投入的另一个原因是拍摄器材:它使用昂贵的TODD-AQ 70毫米格式。那时候我下载,速度还是小水管,20多g的大小差不多下了一两个星期,等到下完后发现这时间太值了,画面质感太强,色彩浓厚,90年代就能有这样清晰的图像,画的钱可想而知。
⑵ 天地玄黄的主要剧情
这部影片在刚推出时评价极高,被一些疯狂的影评家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纪录片”。几年前甚至有人声称如果被流放到荒岛上,唯一愿意携带的电影就是它。
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的纪录片。导演走遍全球二十四国拍摄,全片只有音乐与影像,并无对白,效果绝对震撼。
这部电影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对白。面前的景色究竟来自何方,完全靠观众自己揣摩。
欣赏并观摩电影,并不仅仅是摄像师的专利,拍摄静态照片的摄影家们,同样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教益。从摄影家的角度欣赏电影,注重的并不是演员的投入表演,也不是惊心动魄的视觉效果。 那么,摄影师选择电影的基本条件和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最重要的是用光的角度和环境。其次是场景的选择。为此,我们选择了以下的十部电影,它们的场景令人过目难忘,恨不得身临其境。
据称,导演Ron Fricke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带着三个拍摄小组,花费14个月,走遍了六大洲的24个国家。共耗费四百万美元。对于这部无需支付演员的高额出场费的电影来说,投资是相当可观的。如此高投入的另一个原因是拍摄器材:它使用昂贵的TODD-AQ 70毫米格式。同时,本片的音乐效果极为优秀,为你带来不可多得的视觉和听觉双重震撼。
Baraka中的场景,是任何一个摄影师都梦寐以求的。前一分钟你还在为短尾猿那极似人类的脸而浮想联翩,后一分钟就来到了日本积雪的富士山;来不及细味印度恒河边的火葬仪式,又在叙利亚寺庙前徘徊驻足。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因为其中的内容如此丰富,浮光掠影的浏览根本无法完全吸收。除了风景之外,导演还利用电脑程控技术,拍摄了大量延时镜头,以反映曼哈顿和东京街头的繁忙场景。这固然是动态影片的特点,但是静态照片摄影师能不能考虑使用延时曝光效果来表达一些忙碌的景象呢?
随这部电影上市的还有一本精美的画册,详细的记录了电影拍摄的种种有趣的经历。同时附有大量的彩色和黑白照片。
如果非要说这部电影有什么不足的话,它的创意和拍摄手法似乎和1983年的一部名为《Koyaanisqatsi》的电影颇为雷同。有意思的是,《Koyaanisqatsi》的导演和摄像也是这位Ron Fricke。
正如这部电影颇为怪诞的片名一样,这是一部献给所有懂得,并愿意欣赏视觉艺术的人士的杰作。
⑶ 跪求《天地玄黄(1992)》百度网盘免费在线观看,罗恩·弗里克导演的
链接:
⑷ 电影《天地玄黄》
剧情简介 · · · · · · 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的纪录片。电影采用70mm的胶片摄制,摄影足迹遍及六大洲的24个国家,呈现给你一次环球的,充满韵味的超凡之旅。电影跨度多变,从中国、巴西、科威特、美国、欧洲多国及其他国家,捕捉的不仅是和谐,还有人和自然在这片土地上经历过的苦难。不管怎样,单用语言无法描述他的奇妙,Barake需要你用心去看,去感觉,去体会,才能明了它的精髓。 这部影片在刚推出时评价极高,被一些疯狂的影评家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纪录片”。几年前甚至有人声称如果被流放到荒岛上,唯一愿意携带的电影就是它。这部电影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对白。面前的景色究竟来自何方,完全靠观众自己揣摩。 据称,导演Ron Fricke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带着三人拍摄小组,花费14个月,走遍了六大洲的24个国家。共耗费四百万美元。... (展开全部) 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的纪录片。电影采用70mm的胶片摄制,摄影足迹遍及六大洲的24个国家,呈现给你一次环球的,充满韵味的超凡之旅。电影跨度多变,从中国、巴西、科威特、美国、欧洲多国及其他国家,捕捉的不仅是和谐,还有人和自然在这片土地上经历过的苦难。不管怎样,单用语言无法描述他的奇妙,Barake需要你用心去看,去感觉,去体会,才能明了它的精髓。 这部影片在刚推出时评价极高,被一些疯狂的影评家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纪录片”。几年前甚至有人声称如果被流放到荒岛上,唯一愿意携带的电影就是它。这部电影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对白。面前的景色究竟来自何方,完全靠观众自己揣摩。 据称,导演Ron Fricke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带着三人拍摄小组,花费14个月,走遍了六大洲的24个国家。共耗费四百万美元。对于这部无需支付演员的高额出场费的电影来说,投资是相当可观的。如此高投入的另一个原因是拍摄器材:它使用昂贵的TODD-AQ 70毫米格式。同时,本片的音乐效果极为优秀,为你带来不可多得的视觉和听觉双重震撼。 Baraka中的场景,是任何一个摄影师都梦寐以求的。前一分钟你还在为短尾猿那极似人类的脸而浮想联翩,后一分钟就来到了日本积雪的富士山;来不及细味印度恒河边的火葬仪式,又在叙利亚寺庙前徘徊驻足。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因为其中的内容如此丰富,浮光掠影的浏览根本无法完全吸收。 参考资料: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300551/
⑸ 《天地玄黄》这部纪录片到底讲的是什么
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的纪录片。电影采用70mm的胶片摄制,摄影足迹遍及六大洲的24个国家,呈现给你一次环球的,充满韵味的超凡之旅。
电影跨度多变,从中国、巴西、科威特、美国、欧洲多国及其他国家,捕捉的不仅是和谐,还有人和自然在这片土地上经历过的苦难。不管怎样,单用语言无法描述他的奇妙,Barake需要你用心去看,去感觉,去体会,才能明了它的精髓。
这部影片在刚推出时评价极高,被一些疯狂的影评家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纪录片”。几年前甚至有人声称如果被流放到荒岛上,唯一愿意携带的电影就是它。
(5)天地玄黄的音乐哪个电影扩展阅读:
幕后制作
导演Ron Fricke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带着三个拍摄小组,花费14个月,走遍了六大洲的24个国家。共耗费四百万美元。对于这部无需支付演员的高额出场费的电影来说,投资是相当可观的。如此高投入的另一个原因是拍摄器材,它使用昂贵的TODD-AQ 70毫米格式。
为了让空旷的民族音乐,配以各个国家的文化重要场景,弗里克花费400万美元、用了5年时间奔波全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取景。
该片中日本长野温泉里泡澡思考的狒狒、养鸡场传送带上的小鸡、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这些都成为后人无法逾越的经典镜头。
⑹ 有哪些优秀的纪录片配乐
要纪录片的配乐,最好本身是喜欢看纪录片的。然后根据纪录片一部部去搜索配乐。目前地球上搞纪录片主要是英国,美国,日本。我们CCTV也出,不过没有什么知名的配乐,有也是和BBC合作的。纪录片最强大的无疑是BBC,而BBC最红的无疑是艾登堡。他出的片我很爱追,他片的配乐占到大部分知名的。美国系如PBS、Discovery、国家地理,片子很多,配乐就不是很有名。没有多少知名唱片。IMAX片也占了一大部分,不过你去找配乐,很少。还有一个办法是奥斯卡的最佳纪录长片,你可以去把名单全部找出来。然后一部一部去找配乐,不过很奇怪,那些奥斯卡的片我不怎么喜欢,所以配乐我没有关注。。这一块,有兴趣的人,你还可以再找到很多OST。都是有出CD的。而日本,NHK的配乐往往很有名,不过我纪录片看的不多。我记得我就是看过神思者《故宫三部曲》那个纪录片。别的纪录片,都是电驴上的NHK,片子也多看过,就是没有遇见什么唱片正好在片里的。日本系无比强大。先不说了,说不完,我也没本事说。日系主要是因为那些音乐的名声远远大过NHK的记录片,NHK的片子下载起来不成体系。以上贴图的英语系大部分纪录片我是有看过的,可是NHK相关知名配乐的我却没有看过纪录片本身。举例说和平之月吉田洁那张《日本人》,音乐红了快20年,但是相信几乎没有几个人看过纪录片。我们只是看介绍的时候听说哦这是什么NHK的什么纪录片的配乐。然后我们就只听唱片。就是说日系的纪录片配乐,基本可以当完全独立的唱片。再比如什么喜多郎敦煌啊,三峡啊,岩代太郎啊,是哪些纪录片?我根本没看过。中日友好那是过去,纪录片也很老。我个人没看多少NHK,没有和唱片对起来。这里就不说日本了,要超级专家才列得明白。我功力远远不够,不成体系。还有,传记的电影有很多的,各种音乐人,迈克啊,莫扎特啊,画家波洛克啊,梵高啊,等等那些都算是电影吧,都有OST,不能算纪录片。你如果真的也要说就没完没了了。另外,迪斯尼也出来很多纪录片,熊,猴子,猩猩,猫科动物,有的BBC作曲家也跑迪斯尼作曲了。但是我都下载不到配乐。
⑺ 《天地玄黄》看完之后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千字文的第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天地玄黄”最早叫“天玄地黄”,后来为了押韵改称“天地玄黄”。很喜欢这部片子的中文翻译,其实直译为《祝福》已经很好了,但是更喜欢《天玄地黄》这个名字,可能翻译片名的人也很喜欢这部纪录片吧。《天玄地黄》主题是关于信仰,这部影片没有任何对白,但是画面会说话,有些地方看了很感动。自己不相信任何宗教,没有信仰,相信科学。但当看到那些虔诚的信徒双手合拢、闭上双眼、口中默念经文时,感觉那些人真的很美丽、很纯粹。自己总会去问:“如果神真的存在,那么他到底在哪?当人悲伤的时候,他又在哪?”这些问题没有答案,现在的我也许会反过来问自己:“你希望神怎样?”影片的最后一部分带我来到了印度恒河,那里的人将身体浸泡在河水中,祈求并祝福。为死人火葬后,画面跳到天空中的云,不停的翻滚,就像海浪一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超渡”么?画面表现得完美~有时真的让你感觉到,逝去的亲人会在世界的另一边能听见你的祝福,安详平静的踏上新的旅程。。这就是信仰,它弥补了精神空虚的一面,帮助我们,原谅我们,信仰也是爱。这部片子成功很大方面也要归功于音乐,画面和音乐结合的太好了,是真的太完美了~喜欢这些音乐原声,最终查到了一个叫MichaelStearns的人身上,后来发现《Baraka》的原声里也有DeadCanDance!环境音乐氛围音乐确实很不错,它给人们遐想的空间总是很大。去掉了对白和语言,只留下画面和音乐,给你观者的体验愈加宽广,如同片中所涵盖的主题——“信仰”(至少我是这么认为此片的主题的),从动物到人,从自然到思想。
⑻ 跪求天地玄黄1992年上映的由罗恩·弗里克主演的百度云资源
《天地玄黄》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W2oC7nrsKmZCY3YdHuYFqw
《天地玄黄》是Look Filmes公司出品,由罗恩·弗里克执导的纪录片。该片于1992年9月15日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首映。
该片一共分为20个章节,涵盖了诸如雪与冰、非洲与星空之类的主题。讲述地球与人类的进化、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
⑼ 电影《天地玄黄》中,演到巴西贫民窟时候的背景音乐是什么
叫The host of seraphim
⑽ 电影【天地玄黄】导演简介
导演:Ron Fricke
欣赏并观摩电影,并不仅仅是摄像师的专利,拍摄静态照片的摄影家们,同样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教益。从摄影家的角度欣赏电影,注重的并不是演员的投入表演,也不是惊心动魄的视觉效果。那么,摄影师选择电影的基本条件和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最重要的是用光的角度和环境。其次是场景的选择。
Baraka是一个古代伊斯兰苏非派单词,含义是“祝福”。
这部影片在刚推出时评价极高,被一些疯狂的影评家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纪录片”。几年前甚至有人声称如果被流放到荒岛上,唯一愿意携带的电影就是它。这部电影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对白。面前的景色究竟来自何方,完全靠观众自己揣摩。
据称,导演Ron Fricke为了拍摄这部电影,带着三人拍摄小组,花费14个月,走遍了六大洲的24个国家。共耗费四百万美元。对于这部无需支付演员的高额出场费的电影来说,投资是相当可观的。如此高投入的另一个原因是拍摄器材:它使用昂贵的TODD-AQ 70毫米格式。同时,本片的音乐效果极为优秀,为你带来不可多得的视觉和听觉双重震撼。
Baraka中的场景,是任何一个摄影师都梦寐以求的。前一分钟你还在为短尾猿那极似人类的脸而浮想联翩,后一分钟就来到了日本积雪的富士山;来不及细味印度恒河边的火葬仪式,又在叙利亚寺庙前徘徊驻足。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因为其中的内容如此丰富,浮光掠影的浏览根本无法完全吸收。
除了风景之外,导演还利用电脑程控技术,拍摄了大量延时镜头,以反映曼哈顿和东京街头的繁忙场景。这固然是动态影片的特点,但是静态照片摄影师能不能考虑使用延时曝光效果来表达一些忙碌的景象呢?
随这部电影上市的还有一本精美的画册,详细的记录了电影拍摄的种种有趣的经历。同时附有大量的彩色和黑白照片。
如果非要说这部电影有什么不足的话,它的创意和拍摄手法似乎和1983年的一部名为《Koyaanisqatsi》的电影颇为雷同。有意思的是,《Koyaanisqatsi》的导演和摄像也是这位Ron Fricke。
正如这部电影颇为怪诞的片名一样,这是一部献给所有懂得,并愿意欣赏视觉艺术的人士的杰作。
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的纪录片。导演走遍全球二十四国拍摄,全片只有音乐与影像,并无对白,效果绝对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