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东京大审判的内容简介
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东京大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
《东京审判》无论就故事的流畅度和书本的结构来讲,都十分精妙,而它对日本人的刻画也遵循了客观、人性化的描写,没有顺着偏激的民族主义的观念走向一味泄愤的地步。
Ⅱ 电影东京审判简介
1946年3月20日,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作为远东国际大法庭的中国法官,梅汝璈飞抵东京。东京的中国同仁及朋友为梅汝璈举行了一个欢迎宴会,席间, 顾毓秀郑重地赠送了一把宝剑给梅汝璈。《大公报》记者肖南负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全程跟踪报道。在宴会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动和欢欣,但他却预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艰难……
大审判终于开庭了,中国的审判团遭受了种种挑战和挫折,面对各国法官们的偏见与刁难,中国法官和检察官们与他们斗智斗勇,克服了对美国法律不了解的种种不利因素,在庭审辩论中取得了上风。日本右翼势力派刺客行刺梅汝璈,肖南得知后,立即赶往告知,最终挫败了刺杀计划。最后的审判到来了。远东国际大法庭做出判决,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名战犯被处以绞刑……
《东京审判》表现的是在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情况,是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尊严的故事。
当时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11个国家的11名法官组成,整个法庭不赞成死刑的人居然占多数。以梅汝璈(刘松仁饰)为首的中国法官,最终是怎么样将东条英机等战争罪犯送上绞刑架的呢?影片创作者经过大量的历史调查,为观众揭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因为该片故事全部发生在1946年的东京,片中扮演梅汝璈的刘松仁,扮演向哲浚的曾江,扮演倪征燠的英达均一口流利的英语;扮演中国记者肖南和日本恋人和田芳子的林熙蕾操一口流利的日语汉语;而凭《南海十三郎》成为金马影帝的谢君豪和曾志伟的对白是日语;再加上由日本演员扮演的律师广濑一郎、战犯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由美国百老汇著名演员扮演的盟国检察官季南、法庭庭长卫勃,无论叙述风格还是制作气势均强烈透出导演高群书深受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的影响,是国产片中少有的具有好莱坞气象的大片。摘自世纪环球在线
◇ 幕后故事:
《东京审判》是导演高群书的首部电影,也是第一次由中国导演以几乎全外语的形式拍摄国际题材。
《东京审判》是一部检讨战争以及战争责任的电影。该片以发生在1946年东京盟国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日本战犯的艰难审判过程为背景,许多从未曝光的历史密闻将在片中解密。在当时绝大多数不同意判处战犯死刑的多国法官会议上,中国法官上演了一场场思辩缜密撼人心魄的法庭传奇,才艰难扭转了局面,以六票对五票的一票之差,用战犯的绞刑告慰了在战争中死难的中国冤魂。中国法官终于在长达两年818次的开庭中,写下了奇迹。
《东京审判》明星云集,刘松仁、英达和曾江分别饰演世界司法史上的著名人物:中国法官梅汝璈、倪征燠和向哲浚。英达发挥他的良好英文功底,在法庭上用英文盘驳日本战犯的戏慷慨激昂,非常过瘾。朱孝天和林熙蕾饰演一对因为战乱而分别的恋人。朱孝天接拍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是一个南京人”。因《南海十三郎》而斩获金马影帝的谢君豪和实力派明星曾志伟都在片中有精彩表现。曾志伟更是一改往日的谐星和反派的路线,在片中饰演一个从中国战场回家的老兵,最后的疯狂让人震撼。
影片由于题材的缘故,该片更是动用了国际明星阵容,在片中饰演庭长卫勃的美国演员是百老汇的实力派演员丹尼尔热斯基,他沉著并极具爆发力的表演在拍摄时常常获得全场热烈鼓掌。此外日本战犯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肥远贤二,松井石根,日本律师广濑一郎均由日籍演员出演。多国演员演绎六十年前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庭传奇,锐利生动,浑然天成,也显示了导演高群书把握演员的深厚功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搭建了当时的远东军事法庭,当电影中的故事与纪录片悄悄重合的时候,观众都惊叹难以区分历史和现实。《东京审判》的音乐更被乐评人认为是“《辛德勒名单》一样悲悯的作品”,非常让人震撼。在这部电影中,高群书除了坚持他一贯的纪实主义,更将电影技术的色彩运用、叙事技巧不著痕迹地融化在这个史诗题材的故事中,被海外片商赞为有著“象《刺杀肯尼迪》一样精彩”的法庭戏的大片。
好莱坞有《纽伦堡审判》,日本也有一部同样题材但以东条英机为视角表现这次审判的电影《荣誉》。几十年后,中国终于有了以中国法官梅汝璈,检察官向哲浚,倪征燠,中国记者肖南为主角的《东京审判》,就像一个网友在评论中的一句话:“花拳绣腿在电影的江湖里大行其道的时代,拍这样一部片子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历史本身就是一块硬骨头。” 摘自世纪环球在线
◇ 影片看点: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原样复制,60年前惊天历史首度揭密。
法庭上激烈PK,唇枪舌战,满足正义压倒邪恶的极大快感。
导演高群书3000万元打造出第一部中国电影史上主流史诗大片。
两岸三地明星与十国演员全力再现历史上淋漓痛快的一刻。
刘松仁、曾志伟、曾江、英达、朱孝天、林熙蕾、谢君豪众星集合,倾情掀起情感波澜。
完成了电影题材从打击日本侵略者向审判侵略者元凶的飞跃。弘扬爱国热情,满足人们鞭挞至今犹存的军国主义气焰。
一部爱国主义历史教育的生动教材。
一部国际司法教育的详实教材。
东京审判内容简介
1.宝剑赠壮士
1946年3月20日,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作为远东国际大法庭的中国法官,梅汝璈飞抵东京。
东京的中国同仁及朋友为梅汝璈举行了一个欢迎宴会,席间,顾毓秀郑重地赠送了一把宝剑给梅汝璈,此举的含义让梅汝璈既感激昂澎湃又觉使命之重大……
《大公报》记者肖南负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全程跟踪报道。在宴会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激动和欢欣。他不无担忧,他以一个记者的敏感以及对社会现实国际利益的透彻了解预感梅汝璈此行必定艰难,毕竟,梅汝璈是一个留学美国,回国后有多年从事教学和法院工作的学者型专家。
回到住地,梅汝璈将宝剑敬起,默默起誓。
2.宣誓
十一国的法官聚齐,为了和平\正义及公正,他们共同宣誓,梅汝璈尤感神圣和庄严……
3.座位之争
未及决战对手,梅汝璈就遭遇到了来自内部的危机,这次危机虽然以胜利结束,但让梅汝璈领略了此次审判的艰巨和复杂.
5月2日,11国法官接到法庭书记员紧急通知,下午四点举行开庭仪式预演。
11国法官身穿法袍衣冠笔挺来到法官专用休息室。澳大利亚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卫勃宣布关于法官座次的排定,故意将中国的位置压至英国之后.梅汝璈勃然大怒,与卫勃据理力争,并不惜退出和去职,也要维护中国应有的地位.
几经波折,在刚烈的梅汝璈面前,卫勃只得答应了他的正当要求.代表中国的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大法庭彰显了一个民族的气节,也唤起了他早已准备已久的斗志。
4.肖南遇芳子
晚上,肖南独自来到一个小街道,他想找到因战争而分别多年的昔日同学芳子。
肖南在战前曾留学日本,对东京应该是很熟悉,但这次他迷惑了,几千吨燃油炸弹的轰炸已使昔日繁华胜景的东京成为一个巨大的瓦砾场。他看着面目全非的小街道,情绪难平。
肖南来到芳子家,他看到了一个炸弹爆炸中心的遗迹。房屋坍塌了,巨大的窟窿里一轮明月清澈无比,但很快就被云遮住了。下雨了。
街上的人们匆匆跑过。
肖南赶忙跑到旁边的小酒馆避雨,顺便要了一壶酒自酌自饮……
突然,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传了进来,那是和人告别的声音,肖南心中一凛,这声音他太熟悉了。那个女子跑了进来。肖南惊住了,他遇到了正在为哥哥买酒的芳子。
芳子告诉他,自己的家已经成了一片废墟,她带他去了她暂时寄居的北野雄家.在那里,肖南见到了芳子的哥哥山口正夫。
山口正夫只看了肖南一眼,这一眼让肖南不寒而栗。那一眼有惊骇,有疑惧,有仇恨,有悲哀,这一切都象成簇的芒刺向他射来。
山口正夫从中国服役回来后,精神濒临崩溃,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似乎是受了什么刺激,丧失了语言能力.
而北野雄则一直在忙于打听他弟弟北野弘的消息.
和北野弘一样,芳子的妹妹缨子也至今没有音讯.
北野雄回来了,见到肖南虽有点尴尬,但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都是当年的同学和朋友。他很快就调整好了情绪,并且叫来了几个当年的老朋友。
众人追怀往昔,都不胜唏嘘。几人均热情洋溢,高声喧哗,欢乐无边,均大醉。朋友之情超越了国界和国恨。
但芳子心情很复杂。她不能忘怀当年的诺言,但毕竟现在北野雄追求的很热烈。
多年以前,肖南离开日本时,他和芳子间曾经有过承诺,彼此等候,永不相负.然而时过境迁,芳子还在等着他.肖南却避而不谈当年的情怀。
芳子痛苦之极,她知道他们的关系完了,她突然很怨恨肖南,她怨恨肖南不能做到超脱,不大度,她认为感情是单纯的,是不应该受国家,战争,正义与非正义的影响的,她怨恨肖南太偏狭,太自私,太功利,太泛政治化。她无法理解肖南的真实痛苦。当然,肖南什么也没解释。
战争,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因为战争,使得他们间应验了那句话:故人不能相见,旧友不能重逢……
肖南离去后,北野雄终于按捺不住自己对芳子的感情,请求芳子做自己的妻子,已对肖南失望的芳子终于答应了……
5.开庭
世纪大审判终于开庭了。
肖南看见混在日本记者群中的芳子时,很是吃惊。
而芳子只是淡淡的打了个招呼就忙开了。
此时大川周明表现的很异样,他脱光了鞋袜,两只脚象得了脚气一样肆无忌惮地搓来搓去,很不雅观。
在季南念起诉书时,大川周明突然伸手照东条英机光头上打了一巴掌,声音很响。法庭哗然。在宪兵将大川周明带出法庭时,大川周明疯狂的高叫着绞死东条英机。东条英机满脸苦笑,一动不动。
梅汝璈直觉大川周明是伪装,休息时,梅汝璈对大川周明的表演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坚持要让大川周明继续接受审判,但众法官却同意了大川周明律师的申请,将大川押回巢鸭监狱,由法院指定的医生负责检查大川的身体是否允许出庭受审,梅汝璈眼睁睁地看着大川周明逃脱法网。
作为战犯的律师,清濑一郎主动出击,他宣称庭长卫勃因曾经参与调查新几内亚日军暴行无法做到公正判决,坚决抗议卫勃任庭长,并要求卫勃回避!
满庭喧哗.卫勃怒而退席。
梅汝璈与清濑一郎首次交锋,唇枪舌剑,法庭激烈异常。
众法官站到了梅汝璈这一阵营,由清濑一郎发起的第一轮攻击被暂时挫败。
再次开庭时,所有的战犯都矢口否认自己有罪。
6.
散庭后,芳子约肖南到她家里吃饭。路上,她和肖南因为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不同发生激烈冲突。作为一个负责报道此次审判的《朝日新闻》的记者,她不认为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她也不认为日本有罪。
她突然发现,也是第一次发现这场战争给她带来的伤害首先就是二人已找不回往日的情感了……
来到芳子家,恰逢北野雄刚刚得到了住地警察的的通知,他的弟弟北野弘已被证实死在了中国战场.
闻此噩耗,兄弟情深的北野雄癫狂了,他将满腔怒火发泄在肖南身上。
北野雄认为,是中国人杀死了自己的弟弟,他一定要复仇!
山口正夫神情痛苦地盯着北野雄。
北野雄疯狂了。北野雄怨毒的眼神让肖南再次感到仇恨象一把呼啸着向自己的面门飞驰而来的刀子,他的额头象针扎一样刺痒了一下,一阵晕眩。
7.
紧接着,战犯律师团对国际军事法庭的司法管辖权提出质疑。季南强力反击。
1946年5月17日,战犯辩护团所有动议和观点被法庭全面否决。
回到住所,梅汝璈和向哲浚都知道后面的路将更加艰难.他们商定,马上向国民政府提请:增加援军,并马上加强日军犯罪证据的收集.
1946年6月3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审大戏正式鸣锣。一场对日本战犯的世纪审判拉开大幕,自此以后,法庭控辩起伏跌宕,火药味十足。英美审判法系的宽松让战犯辩护团感到有了信心和斗志。
对日军的审讯正式开始,十一国的法官们及检察团又马上遭遇了更强的来自于战犯辩护律师团的反击。
形势严峻。首先是满洲阶段。
前日军陆军中将,前陆军省兵务局局长田中隆吉的突然出现让法庭出现了短暂的休克,然后是一片骚动。
战犯们及辩护团紧张万分,谁也猜不出田中隆吉究竟会说出什么对自己极具杀伤力的内幕。他知道的内幕太多了,这个来自日军内部的证人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国际检察局隐匿已久在这个有力时刻擎出的第一张神秘王牌。
田中隆吉将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一系列日本侵华决策和实施内幕及幕后主谋一一道出。
东条英机再也无法平静了,他狠狠盯着这个老部下,满脸怒容,焦躁不安。
紧接着,另一张也是本次大审判表现最精彩的王牌出现了。
1946年8月16日,清末代皇帝溥仪出庭。溥仪的出场不仅惊动了法庭,日本朝野轰动异常。
《朝日新闻》把溥仪的出场形容为此次末日审判划时代的时刻。一个曾经的末代皇帝,一个曾经的儿皇帝来出庭作证,这在世界审判史上也是罕见的。
溥仪作证整整八天,对于土肥原贤二和板垣征四郎来说,这八天的每一分钟都是度日如年,心惊肉跳。
溥仪的作证不仅精彩,且极具感染力。溥仪情绪激奋,用词新潮,语气幽默。肖南记录说象在看一场精彩绝伦的莎士比亚大戏。
溥仪控诉并揭露了日本分裂中国的阴谋。
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一系列日本侵华事实渐渐浮出水面……
8.
理智上,肖南控制自己要远离芳子,但情感上,他却时常难以自控。
北野雄象变了一个人,变得神秘和不苟言笑了。芳子同样处于痛苦之中。她左右旁顾,既够不着肖南,又无法斩断,也无法接受北野雄的进一步亲热。这让北野雄怒火更旺。妒火,家仇,国恨,让他迅速地滑向了另一个极端。
北野雄以强悍的态度追逼芳子马上与他结婚,遭到芳子拒绝。
北野雄再次将帐算在了中国人肖南身上,他变得更加仇视中国人了,他的国家打败了战争,而他,情感战争也面临虽胜犹败的悲剧状态,他觉得他最终就是得到了芳子的身体,也很难说能得到芳子的心。在他和肖南之间,其实芳子最在意的还是肖南……
9.
由于中国检察团力量的薄弱,梅汝璈和向哲浚向国内提请支援。
倪征燠飞赴东京。
土肥原贤二,这个阴谋家,战争的推进者,以他多年做特务头子积累的经验,利用远东国际法庭采用英美审判机制的漏洞,居然不为自己申辩,使得检察团及法官们无从下手.
形势极其不利……
对土肥原贤二的失利让中国检察团感觉到了挫败。
梅汝璈擎出所赠之宝剑给大家鼓气。
大家重新振奋,马上商量对策,决定从板垣征四郎身上打开突破口,进而揭穿土肥原贤二的犯罪事实。
对板垣征四郎的审讯开始了。
倪征燠早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法庭上,他咄咄逼人,冷静且机智地把对手带入自己的埋伏圈,进而一步步猎杀,最终,他不但把板垣征四郎的罪行一一揭露,还指东打西,将土肥原贤二的罪行也一并揭穿。
中国检察团打了个漂亮的翻身战。
众人酒馆把酒言欢,但梅汝璈提醒大家,更艰巨的审讯在等着他们,那就是南京大屠杀。
10.
芳子的妹妹缨子回来了,当年那么健康,生命力旺盛的缨子已经形神枯槁,且满身是病,眼看着就将不久于人世。
缨子倚靠在墙边瑟瑟抖着,象一棵枯萎的野草在风中战栗。虽然已毫无力气,但一听到门响和脚步声便迅速作出一种笑脸迎客的妓女模样。
芳子心如刀绞。
而北野雄此时已经参加了一个由清濑一郎主持的秘密组织'复国会',这是由一些拒绝接受战败的军国主义份子,为破坏远东国际大审判而组成的地下组织。对梅汝璈上次的伏击就是北野雄负责实施的。
芳子对北野雄的神秘举止产生了怀疑。
而北野雄对她仍心系肖南十分嫉妒,他让芳子不要管自己的事情。
看着悉心照顾自己哥哥和妹妹的北野雄,芳子左右为难。
11.
在梅汝璈的提议及坚持下,法庭决定对南京大屠杀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进行审讯。
向哲浚他们发现并搜集了日军的犯罪铁证。
南京大屠杀的审判开始了。
从南京大屠杀审讯刚刚一开始,芳子就开始出击了,她对南京大屠杀是否发生过及审讯公正性的质疑言论引起了日本及国际舆论的关注。
肖南跟芳子争执,芳子振振有辞且举例说明,认为是肖南丧失了一个记者应有的客观及公正立场。
面对固执的芳子,肖南终于爆发了,他咆哮着告诉她,自己的母亲和妹妹都被日军奸杀,他无法抹去这段记忆!
肖南告诉她,在国仇家恨面前,自己只能做到不恨她,但也不能再爱她!
芳子不愿意相信肖南所说,或者她也是不敢相信。
松井石根极力狡辩、抵赖、推卸、否认。
向哲浚他们出击了。
美国牧师的纪录影片,中国证人等一个个受害者,目击者及死难者亲属一一出现在法庭。
一幕幕惨绝人寰的事实,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也一一展现在法庭及世人面前。
铁一般的证据面前,松井石根再也无话可说……
芳子面对这些真实证据,深受震动,再也无力为日军辩驳了。
12.
梅汝璈向庭长卫勃提请将日本天皇列为战犯,其它法官也都赞同。
可接下来的事情出乎世人意料,天皇也逃脱了法庭的审判。
拔剑四顾,梅汝璈却不知手中之剑该挥向何处。
梅汝璈和肖南酒馆愤慨……
回去的路上,梅汝璈受到不明身份的日本人的伏击。
盟军马上就此事展开调查及追捕。
《远东国际大审判》剧本大纲(13-18)
13.
北野雄陷在国恨情仇的漩涡里,但他稍有犹豫,他还在意着和肖南的朋友情。他可以刺杀梅汝璈,但他毕竟还没做到十分彻底。在对待肖南上,他尚存一念善意。
残破的废墟上。肖南和北野雄见面。
北野雄警告肖南收敛,远离芳子。
芳子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缨子垂危,临死之前,她告诉了芳子,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
缨子冷冷地讲述着日军战士摧残她的惨苦经历,一字一句都让肖南后脊背发冷。
芳子遭受双重打击,她迷失了,开始怀疑一切。
梅汝璈再次受到'复国社'的警告,可他毫不在乎。
肖南怀疑北野雄与此事有关。
14.
对东条英机的审讯终于开始。
东条英机的辩护律师清濑一郎气焰嚣张,检方一步步还击。
东条英机也为自己辩护,形势忧人。
梅汝璈和中国检察团向季南提议,声东击西,将矛头直接指向日本天皇。
这手杀招让东条英机无法招架,为了保护自己的主子,东条英机已经无法抵赖了,再加上检方步步进逼,东条英机彻底溃败。
15.
审判进入了最后的量刑程序。
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现了,十一个国家的法官对如何量刑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印度法官巴尔居然主张宽大为怀,对所有战犯不予量刑,将他们无罪释放;法国法官不同意死刑;而庭长卫勃也不赞同死刑,认为可以将这些战犯流放至荒岛……
力主对战犯施行死刑的呼声在法官中处于劣势。
梅汝璈无比愤慨……
冷静下来后,梅汝璈开始利用自己的智慧,针对各个法官逐一说服……
他先找到了庭长卫勃,请求对方放弃错误的立场……
梅汝璈告诉他,如果这些恶贯满盈的战犯不得到应有的惩罚,他将蹈海而死,以谢国人!
梅汝璈的决心让卫勃深感震撼。
16.
北野雄他们同时在行动,他们的目标直指力主支持死刑的梅汝璈。
芳子拼命拦阻要去刺杀梅汝璈的北野雄,但没能如愿。
犹豫再三,芳子告诉了肖南。
肖南马上赶到正在说服印度法官巴尔的梅汝璈身边,及时挫败了北野雄他们的行动。
梅汝璈让巴尔看看面前刺客的尸体,请他警醒,做出正确的抉择。
巴尔无语。
17.
北野雄无法忍受芳子的背叛。
肖南及时赶回,他请北野雄正视历史及现实,悬崖勒马。
嫉妒和仇恨已经吞噬了北野雄,他和肖南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时,目睹一切且经历过一切的山口正夫居然开口说话了。
原来,战前深受武士道精神毒害的山口正夫却在侵华战争中警醒,他目睹了一切日军的暴行,而与他一同奔赴中国战场的北野弘却由一个文弱、善良的人转变成了一个杀人狂魔……
山口正夫忍受不了北野弘的人性泯灭,是他,亲手杀死了满手是鲜血的北野弘!
肖南、芳子、北野雄都惊呆了。
山口正夫拿出了北野弘的遗物,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劝阻北野雄回头是岸,这样,日本的未来才有希望……
追捕北野雄的美国宪兵赶到了。
北野雄此时已处于崩溃状态,他彻底绝望了,战争决绝地抽走了他所有的温暖和人性仅存的一点点自觉。他倏然堕入一个被虚无厚厚挤压的真空里,伴随着他的只有对这个世界的仇恨了,他眼前已经看不见真实的人了。他进入一种无我无他无物的奇特状态。剩下的,只有随心所欲了。
他用卡宾枪胡乱扫射着,因投鼠忌器,宪兵们不敢开枪。山口正夫被击中。芳子也被击中。肖南重伤。此时,山口正夫聚起最后一股力气,将北野雄抱起来,山吼一声,将北野雄狠命扔出楼下。
在空中飞舞着的北野雄仍在扣动着扳机,他重重跌落地上,喘息着,卡宾枪仍在盲目扫射着。
宪兵开枪了。北野雄被打死。
面对弥留之际的芳子,肖南终于说出了让芳子瞑目的话……
18.
最后的审判到来了。
远东国际大法庭做出判决,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名战犯被处以绞刑……
颂歌响起。
Ⅲ 东京审判故事简介
1946年3月20日,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作为远东国际大法庭的中国法官,梅汝璈飞抵东京。东京的中国同仁及朋友为梅汝璈举行了一个欢迎宴会,席间,顾毓秀郑重地赠送了一把宝剑给梅汝璈。《大公报》记者肖南负责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全程跟踪报道。在宴会上,他目睹了梅汝璈的激动和欢欣,但他却预感到梅汝璈此行必定艰难……大审判终于开庭了,中国的审判团遭受到了种种挑战和挫折,面对各国法官们的偏见与刁难,中国法官和检察官们与他们斗智斗勇,克服了对美国法律不了解的种种不利因素,在庭审辩论中取得了上风。日本右翼势力派刺客行刺梅汝璈,肖南得知后,立即赶往告知,最终挫败了刺杀计划。最后的审判到来了。远东国际大法庭做出判决,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名战犯被处以绞刑……
Ⅳ 《东京审判》的内容简介
东京审判
剧情介绍:
一段中国人无法忘记的历史,一次中国人无法忘记的审判
1946年3月20日,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作为远东国际大法庭的中国法官,梅汝璈飞抵东京。
远东军事法庭的任务就是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
在接下去的两年多时间里,经历了817次庭审,以美国检查官季南为首的检查团,对日本战犯的罪行进行了控诉。
最终远东国际大法庭做出判决,以东条英机为首的七名战犯被处以绞刑……
够简洁吗?
Ⅳ <<东京审判>>的梗概
剧情简介:
《东京审判》表现的是在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情况,是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尊严的故事。
当时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11个国家的11名法官组成,整个法庭不赞成死刑的人居然占多数。以梅汝璈(刘松仁饰)为首的中国法官,最终是怎么样将东条英机等战争罪犯送上绞刑架的呢?影片创作者经过大量的历史调查,为观众揭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因为该片故事全部发生在1946年的东京,片中扮演梅汝璈的刘松仁,扮演向哲浚的曾江,扮演倪征燠的英达均一口流利的英语;扮演中国记者肖南和日本恋人和田芳子的林熙蕾操一口流利的日语汉语;而凭《南海十三郎》成为金马影帝的谢君豪和曾志伟的对白是日语;再加上由日本演员扮演的律师广濑一郎、战犯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由美国百老汇著名演员扮演的盟国检察官季南、法庭庭长卫勃,无论叙述风格还是制作气势均强烈透出导演高群书深受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的影响,是国产片中少有的具有好莱坞气象的大片。摘自世纪环球在线
幕后故事:
《东京审判》是导演高群书的首部电影,也是第一次由中国导演以几乎全外语的形式拍摄国际题材。
《东京审判》是一部检讨战争以及战争责任的电影。该片以发生在1946年东京盟国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日本战犯的艰难审判过程为背景,许多从未曝光的历史密闻将在片中解密。在当时绝大多数不同意判处战犯死刑的多国法官会议上,中国法官上演了一场场思辩缜密撼人心魄的法庭传奇,才艰难扭转了局面,以六票对五票的一票之差,用战犯的绞刑告慰了在战争中死难的中国冤魂。中国法官终于在长达两年818次的开庭中,写下了奇迹。
《东京审判》明星云集,刘松仁、英达和曾江分别饰演世界司法史上的著名人物:中国法官梅汝璈、倪征燠和向哲浚。英达发挥他的良好英文功底,在法庭上用英文盘驳日本战犯的戏慷慨激昂,非常过瘾。朱孝天和林熙蕾饰演一对因为战乱而分别的恋人。朱孝天接拍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是一个南京人”。因《南海十三郎》而斩获金马影帝的谢君豪和实力派明星曾志伟都在片中有精彩表现。曾志伟更是一改往日的谐星和反派的路线,在片中饰演一个从中国战场回家的老兵,最后的疯狂让人震撼。
影片由于题材的缘故,该片更是动用了国际明星阵容,在片中饰演庭长卫勃的美国演员是百老汇的实力派演员丹尼尔热斯基,他沉著并极具爆发力的表演在拍摄时常常获得全场热烈鼓掌。此外日本战犯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肥远贤二,松井石根,日本律师广濑一郎均由日籍演员出演。多国演员演绎六十年前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庭传奇,锐利生动,浑然天成,也显示了导演高群书把握演员的深厚功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搭建了当时的远东军事法庭,当电影中的故事与纪录片悄悄重合的时候,观众都惊叹难以区分历史和现实。《东京审判》的音乐更被乐评人认为是“《辛德勒名单》一样悲悯的作品”,非常让人震撼。在这部电影中,高群书除了坚持他一贯的纪实主义,更将电影技术的色彩运用、叙事技巧不著痕迹地融化在这个史诗题材的故事中,被海外片商赞为有著“象《刺杀肯尼迪》一样精彩”的法庭戏的大片。
好莱坞有《纽伦堡审判》,日本也有一部同样题材但以东条英机为视角表现这次审判的电影《荣誉》。几十年后,中国终于有了以中国法官梅汝璈,检察官向哲浚,倪征燠,中国记者肖南为主角的《东京审判》,就像一个网友在评论中的一句话:“花拳绣腿在电影的江湖里大行其道的时代,拍这样一部片子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历史本身就是一块硬骨头。” 摘自世纪
Ⅵ 《东京审判》内容简介
《东京审判》剧情简介:
《东京审判》表现的是在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情况,是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第一次成功地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尊严的故事。
当时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11个国家的11名法官组成,整个法庭不赞成死刑的人居然占多数。以梅汝璈(刘松仁饰)为首的中国法官,最终是怎么样将东条英机等战争罪犯送上绞刑架的呢?影片创作者经过大量的历史调查,为观众揭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因为《东京审判》故事全部发生在1946年的东京,片中扮演梅汝璈的刘松仁,扮演向哲浚的曾江,扮演倪征燠的英达均一口流利的英语;扮演中国记者肖南和日本恋人和田芳子的林熙蕾操一口流利的日语汉语;而凭《南海十三郎》成为金马影帝的谢君豪和曾志伟的对白是日语;再加上由日本演员扮演的律师广濑一郎、战犯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由美国百老汇著名演员扮演的盟国检察官季南、法庭庭长卫勃,无论叙述风格还是制作气势均强烈透出导演高群书深受好莱坞主流商业片的影响,是国产片中少有的具有好莱坞气象的大片。
《东京审判》幕后故事:
《东京审判》是导演高群书的首部电影,也是第一次由中国导演以几乎全外语的形式拍摄国际题材。
《东京审判》是一部检讨战争以及战争责任的电影。《东京审判》以发生在1946年东京盟国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日本战犯的艰难审判过程为背景,许多从未曝光的历史密闻将在片中解密。在当时绝大多数不同意判处战犯死刑的多国法官会议上,中国法官上演了一场场思辩缜密撼人心魄的法庭传奇,才艰难扭转了局面,以六票对五票的一票之差,用战犯的绞刑告慰了在战争中死难的中国冤魂。中国法官终于在长达两年818次的开庭中,写下了奇迹。
《东京审判》明星云集,刘松仁、英达和曾江分别饰演世界司法史上的著名人物:中国法官梅汝璈、倪征燠和向哲浚。英达发挥他的良好英文功底,在法庭上用英文盘驳日本战犯的戏慷慨激昂,非常过瘾。朱孝天和林熙蕾饰演一对因为战乱而分别的恋人。朱孝天接拍《东京审判》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是一个南京人”。因《南海十三郎》而斩获金马影帝的谢君豪和实力派明星曾志伟都在《东京审判》中有精彩表现。曾志伟更是一改往日的谐星和反派的路线,在《东京审判》中饰演一个从中国战场回家的老兵,最后的疯狂让人震撼。
《东京审判》由于题材的缘故,《东京审判》更是动用了国际明星阵容,在《东京审判》中饰演庭长卫勃的美国演员是百老汇的实力派演员丹尼尔热斯基,他沉著并极具爆发力的表演在拍摄时常常获得全场热烈鼓掌。此外日本战犯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土肥远贤二,松井石根,日本律师广濑一郎均由日籍演员出演。多国演员演绎六十年前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庭传奇,锐利生动,浑然天成,也显示了导演高群书把握演员的深厚功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京审判》按照一比一的比例搭建了当时的远东军事法庭,当电影中的故事与纪录片悄悄重合的时候,观众都惊叹难以区分历史和现实。《东京审判》的音乐更被乐评人认为是“《辛德勒名单》一样悲悯的作品”,非常让人震撼。在《东京审判》中,高群书除了坚持他一贯的纪实主义,更将电影技术的色彩运用、叙事技巧不著痕迹地融化在这个史诗题材的故事中,被海外片商赞为有著“象《刺杀肯尼迪》一样精彩”的法庭戏的大片。
好莱坞有《纽伦堡审判》,日本也有一部同样题材但以东条英机为视角表现这次审判的电影《荣誉》。几十年后,中国终于有了以中国法官梅汝璈,检察官向哲浚,倪征燠,中国记者肖南为主角的《东京审判》,就像一个网友在评论中的一句话:“花拳绣腿在电影的江湖里大行其道的时代,拍这样一部片子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历史本身就是一块硬骨头。”
《东京审判》影片看点: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原样复制,60年前惊天历史首度揭密。
法庭上激烈PK,唇枪舌战,满足正义压倒邪恶的极大快感。
导演高群书3000万元打造出第一部中国电影史上主流史诗大片。
两岸三地明星与十国演员全力再现历史上淋漓痛快的一刻。
刘松仁、曾志伟、曾江、英达、朱孝天、林熙蕾、谢君豪众星集合,倾情掀起情感波澜。
完成了电影题材从打击日本侵略者向审判侵略者元凶的飞跃。弘扬爱国热情,满足人们鞭挞至今犹存的军国主义气焰。
一部爱国主义历史教育的生动教材。
一部国际司法教育的详实教材。
Ⅶ 《东京审判》
反日情绪如此高涨的今天,又加上几乎遗忘了所学过的历史,我在对待日本的态度上,有时候难免有些困惑。《东京审判》再现了日本投降后,远东军事法庭审判 28名甲级战犯的过程,唤起了我一些记忆,也帮我理清了一些思路,所以不必追求情节的合理性,演员的演技,一部电影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已经可以让人致敬了。
回来以后网络了一些当时的史料,影片中梅汝傲关于座次的争取,及法庭上关于皇姑屯、南京大屠杀等诉因的辩论,基本都是真实的,看得人热血沸腾;影片中另一条线索是一个普通日本家庭的故事,其中兄弟姐妹四个在战争的影响下,命运各有不同,却都以悲剧收场。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虽然仅仅只有六十年,但当时的一切在时间的这边慢慢的变淡,很少再有人提及。但用看电影的方式重温历史,总能唤醒心里沉睡的一些东西。战争的年代,百姓的身上留下的是灾难带来的累累伤痕,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而战争的始作俑者虽然被处以极刑,却无法弥补已经发生的一切,这样想来,无比悲哀,所庆幸的是我还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虽然一些自由被禁锢着,但起码的尊严还能够保持。
梅汝傲说的好:“我不是一个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帐上。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在影片的开头,看见日本人拿着酒瓶辱骂着中国人,虽然被枪击,但他们倒下以后,我们所受的屈辱也并未消失,联想起最近“流氓老外”事件,迪斯尼国民素质受指责新闻,还是老话,只有每个人都努力工作,做好份内事,国家强大了,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可惜,这样做的人不在多数,所以,多一些《东京审判》这样的片子,让更多的人记住历史,是非常有必要的。
评论《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国人必看。为什么?冲着它的名字,想着它的内容,就足以让我、让很多国人涌现出一种莫名的愤恨和爱国的冲动。就在前半个小时,我还在电影院里默默的体会着这部电影。现在,在刚回到家的第一时间,我没有做任何事,只是打开电脑,开始记录我的感受和思考。这是值得留下的记忆。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让我比较失望的作品。在看片花的时候,几个主角义愤和激情的演说辞让我对它非常的期盼。然而,在亲身坐在电影院中用心感受的时候,整个过程却只有一种木漂于水的轻浮感。明知道这些历史足以让人的心感到压抑和刺痛,但是这些历史的负重却堵塞在咽喉处,缺少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力量,让这些负重瞬间超重,或者甚至可以慢慢沉淀——然而,没有!!!整个过程中,感受不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主义以及其伴随的杀戮、血腥给人带来的悲痛和憎恨,感受不到各国对历史事件激辩的碰撞和爆破,感受不到罪恶受到惩罚以及和平得以彰显的快感和激动。
总而言之,缺乏——震撼力。
影片是从中国法官梅汝?H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将整个庭审过程中的一些节点作为重点,还穿插了中国记者和日本记者之间的恋情,某些日本人的觉悟,某些日本青年对战争的曲解、对中国的仇恨心态以及报复行为,日本老兵在战争后留下的阴影以及悔恨,日本女性在战争中响应国家号召被侮辱后的恐惧等等。
印象比较深的重点情节:一是庭审刚开始时梅汝?H对审判座次的据理力争;一是两醉酒日本人被美国司机开枪打死的情景;一是溥仪的作证;一是美国法官对东条英机的盘问,以及东条英机最后死硬承认如果可能还会将侵略战争继续进行的丑恶嘴脸;一是日本老板娘被子弹打死时的情景;最后是对死刑进行投票的情节。
然而,让我不太满意的恰恰就是这些重点情节。这些情节并没有深化和细腻,无法让人将感情投入,甚至是我这个满怀激愤、时刻准备投入情绪的观众都无法将感情沉淀下去。整个影片中其实时刻都存在爆发点,况且有刘松仁和曾江这两个老牌的实力巨匠的存在,根本不用担心他们无法将这些情绪表达出来。然而,不知是编剧的原因还是导演的原因,这些情绪激动的演员却在阐述一些空洞的说辞,完全没有力度。这就好像朝你打过来一个大拳头,让你颤抖,让你恐惧,但是打到身上却没有想象得那么痛。
不知道是否导演的角度太过客观,却又极力的想用情绪来煽动观众,以至于在影片的拍摄中产生一种情绪上的矛盾。整个影片中贯穿的真实的历史胶片,以及不断出现的字幕,使得这部影片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让人有一种被人搔你痒痒但是又无法发笑的难受感觉。似想爆发,却如鲠在喉。上,上不去;下,下不来。
还有一点也存在着失误,那就是整个情绪的导线都是集中在中国法官身上。中国法官力争座次问题,中国法官说服大家赞同死刑,似乎整个的审判都是中国人在主导,都是中国人在利用大多数的权力来对日本进行镇压和报复。这样容易误导观念,误导情绪。
在演员方面:首先,溥仪的出场应该是一个爆发点。在这个情节上,应该是让溥仪用平静而朴实的语气诉说让别人气愤和窝心的事实,但是溥仪的表现更像是在做秀,有很着迹的伪君子的圆滑和无赖;其次,“小偷”和尚的回忆,情绪激愤是对的,但是他回忆的内容还无法让别人感受到切身的疼痛和颤栗,应该换个内容并且继续细腻;再次,美国律师对东条英机的盘问是很不错的一个部分,有情绪也有内容;还有就是那个日本辩护律师,让他的辩护词更为卑鄙和狡猾一点,也许效果会更好……类似的小角色还有很多,但是都有一个总体上的毛病——没有细腻和深化,只是粗线条的描绘和表演者的冲动肯定是无法让人有情感上的共鸣。
不过,这些的表演者实力还是值得肯定的,除了朱孝天在演技上有些欠缺之外,其他人,包括小角色的表现都比较到位。而且,这些演员从外形到气质和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比较符合,在选角上没有太大的参差,可以表扬。
另外,影片的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衔接有不连贯感,有些地方甚至是有断裂的迹象。比如对东条英机审判的那个场景,镜头对准了东条英机的头顶处,似乎定格了一般,然后下一个画面就直接切到了美国律师的脸上,如果从头顶处往下推进,再缓慢过渡到律师的脸上,效果会很好。不知道导演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疏漏,显然监制和剪切的工作没有做好,或者至少也是做得不够。
总而言之,鄙人认为这部影片原本应该拍得比现在的更精彩,演员的表现总体上还是不错的,音效也还是有分量的,画面还算精致;但是剧本显然没有写到位,该入的不入,该出的倒是出的很开;导演、监制、剪切也有很大的欠缺。整部片子看下来,真的很平静,还会有一种很窝囊的感觉。不过,这部影片的意义以及本意还是好的,我也很希望用电影这样的宣传手段将历史的真相揭露到国际社会面前。不过类似作品的后继者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剧本的深度和力度问题,不要再浪费这些优秀的实力演员。
最后,考虑到配音的不真实性,鄙人觉得还是再重看一遍原声片比较好,也许没有加工过的声音会比配音后的更有震撼力。
东京审判,一九四六年五月三日到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十二日,长达两年多的国际审判。而今年,这件历史事件再一次的引发了热潮,就是因为这部电影《东京审判》。而在本周二下午,我们学校组织全体师生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东京审判》。
《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国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的那段历史。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开庭,持续到1948年11月宣判终结,历时两年零七个月,最终把东条英机等7名战犯送上绞刑架。
这部戏的很多镜头都让我难以忘怀。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开头,是因为法官的座次问题,梅汝敖坚持一定要按日本签定投降书的顺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为这关乎中国的尊严,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坚持,这是一个中国法官的坚持,铮铮铁骨,义正词严,最终,法庭长只能对梅汝敖说:you win……。还有一段对话让我印象很深:
“中国会因为有你这样的斗士而自豪!”
“我不是斗士,我是法官,中国的法官”
这短短的两句话让我震撼,它表达了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自信,让我为中国有这样的一个法官而感动。
第二次让我震撼的是当进入判决阶段时,一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和一句极富湖南特色的地方方言“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来”,浓重的压抑,激昂的斗志充斥了荧屏,一个砰然摔碎的水杯,一个不大的投票箱,梅汝璈慷慨激昂的讲话,紧揪住了我的心。尽管早已经知道了答案,但我依然不知所措。 “NO”“NO”“YES”“NO”“NO”“YES”“NO”,我的心已经开始发凉了,失望,不,绝望已经开始浮现于眼前,11个法官如果按这个频率出现,中国将没有任何的机会,“YES”“YES”“YES”“YES”,MY GOD!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有一刻我会喜欢英语。漫天的乌云突然消散了,心里别提多敞亮了,真有拨云见日,花开月明之感。痛快!他又赢得了胜利,他用对战争犯的正确判处,告慰了了百万被屠杀的中国国民的亡魂。
这部电影提醒国人勿忘国耻家恨,真实比好看更重要,在法庭上的论战的撼人心魄。身体里流着中国鲜血的我,绝不会忘记。就像英达说的那样:“人家都没有忘记我们就更不能忘记了。”这部片值得我们铭记心头,一次次的观看。
自从千禧年以后,中国电影就没了骨气和血性,让人越来越失望,越来越悲观。历数这些年来的所谓大片,《英雄》、《十面埋伏》、《无极》、都是空洞的卡通式的江湖臆想。《少林足球》、《功夫》则是一种触景生情的呐喊和宣泄,《卧虎藏龙》、《花样年华》更不行,华丽的情调只能从单一角度解读中国的文化,却不能注入真正的民族精神。
直到今年,《东京审判》的到来让人看到了一点希望,这是一部真正用心去描述历史的电影,同时也是代表所有中国人发出的一声怒吼,绝不能允许日本人要抵毁真相、颠倒黑白!东京审判已经过去整整六十年了,日本右翼份子一直在试图篡改历史,抵赖曾经的侵略罪行,修改教科书歪曲侵略真相否认南京大屠杀、为战争元凶立靖国神社、厚颜无耻地申请“入常”……面对这样赤裸裸的反动行为,作为中国人,我们怎能无动于衷?
还好,《东京审判》站了出来捍卫直相,狠狠地抽了日本人一个嘴巴,铁证如山,面对正义的审判,日本右翼的信口雌黄只能是蚂蚁撼树,徒劳无功。
多年来,日本文艺界一直都不缺少怀有狼子野心的人,《山本五十六》、《啊!海军》这种明晃晃地为战争狂人树碑立传的右翼电影并不可怕,我们要警醒的东西还有很多,如当年在东京大审判期间,黑泽明拍摄《我于青春无悔》来表达反动思想,审判结束后又用《罗生门》暗示每个证人都是各执一词,没有绝对正确的一方,结尾处更是用伪装的善良把军国主义思想寄托在日本下一代的儿童身上,无耻到了极点。
还有在日本组建自卫队期间,黑泽明又假借《七武士》来为自卫队摇旗呐喊,七个武士保护村庄的故事用意路人皆知,其间借用大量细节来宣扬护卫队的精神。其实,黑泽明的大部分影片,如《活人的记录》、《乱》、《红胡子》中都流露出不同程度的法西斯倾向,虽然这些影片的艺术成就很高,但是这种为军国主义甘当走狗的作风不由人不鄙视!
日本另一位反动大导演是小津安二郎,这个曾经入侵中国的三流军官,负伤回国后绝口不提战争的罪恶,以鼓吹社会和谐和家庭美景扬名世界影坛,一生竭力为日本政府粉饰太平。还有拍摄过《壬生义士传》的泷田洋二郎和宫崎骏等大师级导演都是军国主义艺术家的代表。
当时在日本国内,坚持反战态度的大岛诸、今村昌平等导演的影坛地位是低于黑泽明和小津安二郎的,归根结底,是因为日本政府一直在扶持右翼电影的发展。在那个大师如云的年代里,黑泽明在奥斯卡的影响力很大来源于政府的强力支持,而后来的今村昌平能在戛纳两度摘下金棕榈,凭的就完全是实力了。
日本影人在为军国主义的重新抬头在无耻造势,中国影人绝不能再沉默下去。除了抵制日货,反对日本入常,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高群书和他的《东京审判》已经开始行动了,应该不会比《罗生门》拍的更漂亮,也不会比《七武士》的场面更宏大,但是它讲的是一件每一个中国人应该知道并牢记的事,我们都应该去认真地看它,爱护它,让它流传下去……
为了民族的尊严,为了家园能保持纯净和美丽,也为了我们的孩子能挺胸抬头地面对外国人,我们已经不需要更多的《夜宴》和《满城尽带黄金甲》,我们需要的是《东京审判》。
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u/49b429b1010004zw
Ⅷ 东京审判的大致内容是什么
东京审判是指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甲级战犯的国际大审判。这些人中包括东条英机、松井石根、土肥原贤二等对中国和亚洲乃至全世界犯下累累罪行的战犯。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由美国、中国、英国、法国、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印度、菲律宾11国指派的11名法官组成。中国法官梅汝璈代表中国方面参加东京审判,任中国驻国际法庭法律代表团团长,首席检察官和首席法官。
(8)东京审判电影故事梗概扩展阅读
东京审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法西斯同盟国,对在日本政府策划、准备、发动和实施侵略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担负主要责任的人物,进行的国际军事审判。
“国际社会采取法律手段对破坏人类文明的战犯进行审讯和制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创举。”东京审判对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性质的认定和对战犯战争责任的追究与判决,符合国际公约和国际法准则,符合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利益,符合人类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
东京审判从法庭宪章的起草与公布、法庭的组成、对战犯的审判,直到认定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性质和对主要战争罪犯的惩治,都具有不可辩驳的法理依据。
东京审判在两年七个月的审理过程中,盟国并没有以战胜国的姿态对战争罪犯以主观、武断的判决,而是以国际法为根据,在大量的人证、物证的基础上,在给予战犯以充分的自我辩论的基础上而作出的法律判决。“这一点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
Ⅸ 东京审判讲述了什么故事啊~~~
既然你把这个问题安排到法律上,那我也说两句得了,还能得二分。
具体情节就不说了,一二楼说的很详细了。这部影片我看过,就感觉来说,这部影片中对法律方面的问题并没有解释清楚。如日本战犯的辩护人曾提出对远东国际审判庭审判战犯的组成人员有异议,其理由为审判方完全为战胜国派出的法官,而审判长只是以法官的组成是由军队首长指定的(具体情节你看一下电影),在法律上来说这个理由是不能成立的。
还有,整部影片看下来都没有充分的体现出从法律上对战犯的审判,有些地方无法使人信服,导演显得比较急躁,好像不是很重视审判,让人看了直想不如一枪拉出去去打死算了,还审干什么,这是导演的失误。
另外,我国的法律体系大都继承的日本的,就当时的司法能力与日本跟本无法相比,但这一点并没有说明。
总之我感觉这部影片就是部爱国片,从法律上没有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