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类型 > 献给爱丽丝来自哪个电影

献给爱丽丝来自哪个电影

发布时间:2022-08-29 18:54:40

『壹』 《致爱丽丝》背景故事

《致爱丽丝》背景故事:

是贝多芬为了帮助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善良女孩实现心愿,而创作了这支经典乐谱。据说,贝多芬创作这个作品的灵感,是来自于一位名叫爱丽丝的女孩。她为了帮助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实现看见森林和大海的愿望,而四处求助别人。

贝多芬为此非常感动,特地在圣诞夜为老人演奏了一段美妙的音乐,听着听着,音乐让老人看见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于是老人满意地合上了双眼,不再有孤独和悲怜。之后,贝多芬便将这个曲子献给善良的姑娘爱丽丝。

致爱丽丝所表达的意境

在《致爱丽丝》中,生动地描绘出一个时而轻松活泼、时而优雅端庄、天真俏丽、温柔善良的美丽少女的万种仪态。整首歌以非常丰富柔和的抒情氛围结尾,梦幻般的结尾句子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纯净,那么的空灵,那么的深情,让人热泪盈眶,又有几分清高。

《献给爱丽丝》这部作品柔美动人、短小精致,且技巧简单,易于演奏,几乎成为钢琴初学者必学的一首作品,其高度的艺术性和表现性也使之成为不少音乐家喜欢演奏的曲目。

『贰』 有关《献给爱丽丝》的外国微电影,讲述一个犹太钢琴师的事情,是2015年华中师范武汉学院的艺考题目之一

《献给爱丽丝》(for Elise)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人们都比较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

『叁』 献给爱丽丝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创作过程

主流版本

在1808一1810年间,年近40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Therese Marfati)(有的翻译为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

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

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蕾莎那里,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

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该钢琴作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却被人们忘记了。

其他版本

贝多芬创作这个作品的灵感,是来自于一位名叫爱丽丝的女孩。她为了帮助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实现看见森林和大海的愿望,而四处求助别人。

贝多芬为此非常感动,特地在圣诞夜为老人演奏了一段美妙的音乐,听着听着,音乐让老人看见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于是老人满意地合上了双眼,不再有孤独和悲怜。之后,贝多芬便将这个曲子献给善良的姑娘爱丽丝。

《致爱丽丝》(德语:Für Elise,又译献给爱丽丝、给爱丽丝),是德意志音乐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作曲的一首钢琴曲。创作于1810年4月27日。此曲为A小调回旋曲,通常被归类为小品,有时也被分类在Albumblatt,此曲在贝多芬生前未公开发表。

关于曲名中的“爱丽丝”是谁,迄今仍然没有定论。一般认为,真正的曲名其实是“致特蕾塞(Therese)”,由于笔迹潦草而被误解读为“爱丽丝(Elise)”。

特蕾塞·玛尔法蒂(Therese Malfatti)是贝多芬生前爱上的一位女性,本曲的原稿在她的书中被发现。

(3)献给爱丽丝来自哪个电影扩展阅读:

作品鉴赏

叠部前后出现了三次,成为这首乐曲的基本主题,它纯朴而亲切,概括地描绘出女主人公温柔、美丽的形象,又仿佛贝多芬有不尽的亲切话语要对其诉说。两手交替的分解和弦演奏,犹如两人在亲密地交谈。

历史地位

这部作品柔美动人、短小精致,且技巧简单,易于演奏,几乎成为钢琴初学者必学的一首作品,其高度的艺术性和表现性也使之成为不少音乐家喜爱演奏的曲目。

『肆』 《献给爱丽丝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献给爱丽丝的》创作背景是:

贝多芬创作《献给爱丽丝的》这个作品的灵感,是来自于一位名叫爱丽丝的女孩。她为了帮助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实现看见森林和大海的愿望,而四处求助别人。

贝多芬为此非常感动,特地在圣诞夜为老人演奏了一段美妙的音乐,听着听着,音乐让老人看见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于是老人满意地合上了双眼,不再有孤独和悲怜。之后,贝多芬便将这个曲子献给善良的姑娘爱丽丝。

《献给爱丽丝的》的作品赏析:

《献给爱丽丝的》叠部前后出现了三次,成为这首乐曲的基本主题,它纯朴而亲切,概括地描绘出女主人公温柔、美丽的形象,又仿佛贝多芬有不尽的亲切话语要对其诉说。两手交替的分解和弦演奏,犹如两人在亲密地交谈。

插部一由脉脉的絮语变为愉悦的交谈,音乐流畅、欢快而华丽。第一个句子中右手轻巧地弹奏出装饰音和附点十六分音符,使旋律活跃起来,仿佛是少女明朗而欢快的语调;左手平稳而流畅地演奏分解和弦,温柔而亲切,仿佛是男主人翁不断地回应着恋人的絮语。

『伍』 电影钢的琴音乐作用分析

手风琴,东北一直是中国手风琴文化的重要培育地,地理因素居多,源源不绝的俄罗斯民谣或小调由东北传入中国,因此《钢的琴》的配乐主调是明显以手风琴居多,如《三套车》 、《步步高》、俄罗斯摇滚乐团lube的《Skoro dembel 》或王雁盟的《玛奇朵漂浮》等,都圆融地在这部电影里起舞
电影的音乐。因为故事的原因,电影中大部分都是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流行于工人阶级的音乐,例如刚开始秦海璐唱的《三套车》,以及后来手风琴伴奏,故事进入高潮一起开始造琴,在这种劳动场景中lube的skoro dembe,这首曲子是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摇滚,由九十年代俄罗斯最好的乐队lube演唱,他们的歌曲通常是歌唱俄罗斯的土地,
影片的一开始,由王千源和秦海璐组成的草台班子歌剧团就先唱出了一首《三套车》,“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唱歌是那赶车的人”;之后情绪急转,悲情立刻转为喜悦,演奏一曲《步步高》。这也暗示了影片悲喜交加的调子。
除去各种俄罗斯小调外,电影中还充满了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流行在小城镇的歌曲。台湾民谣《张三的歌》,香港流行天后徐小凤的《心恋》,情歌王子姜育恒的代表作《跟往事干杯》,以及,动听的歌声伴着悦耳的音乐令人心动。《张三的歌》、《心恋》、《跟往事干杯》等流行曲目以点题加诙谐的方式出现在影片的各个段落,让大家在视觉享受之余,耳朵也没闲着。
俄国的曲子,俄罗斯民谣《芦苇沙沙响》第一次出现时淑娴给桂林唱的(0:37),讲述首歌的故事,第二次出现是发现淑娴背叛他,自己在街上,(1:24) 不过最让人会心一笑的就是《超级玛丽》闯关音乐的运用,并且共计两次。超级玛丽声音的出现:第一次(09:27)出现在王千源为女儿搭建木质钢琴上,女儿玩游戏的音乐直接架入到现实,既诙谐又有一种儿戏的感觉。影片中段出现了第二次,王千源正在为如何铸造一架钢琴而犯愁,当时出现的音乐则变成了超级玛丽过关失败的声音,那种悲凉感稍稍触动心灵。(1:22)
对于风格各式各样的配乐,导演张猛早先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道,“其实我一直希望说在音乐配乐上可以有种细腻的存在,像是早先俄罗斯、东德的音乐,那个年代的一些国语流行音乐就会有这种感觉。很多歌曲你一听,就会拨动你心中的那根弦。这应该是电影在视觉之余给人的另一种体验。”
姜育恒的「跟往事干杯」或李寿全的「张三的歌」,除了带领观众回忆当时的时代精神,也有意无意地 点出这种小人物历经沧桑却又满怀希望的纠结与坚强,更让《钢的琴》有效地和充满廉价笑声、低俗情节的二三流喜剧做出区别,观众欢笑同时,也能沉静地感怀时代变迁并反思当下社会,即便《钢的琴》在我看来,对于社会冲突与矛盾的批判力道上仍有些避重就轻,但毕竟这是一部喜剧,能作到如此举重若轻,足以让你我敬他一杯
影片强烈的形式感和富于张力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影片中有多处舞台形式的段落,甚至于还有极为写意的场景,比如陈桂林在大雪纷飞中,肆意的弹奏着钢琴,顶光打下来,自然而然的将陈桂林的失意与梦想强烈的对比表达出来。另外使用多首极具怀旧感的流行音乐和俄罗斯民谣,着实拉近了观众与那个时代的距离。

“干杯,朋友,就让那一切成流水,把那往事,把那往事当成一场宿醉,明日的酒杯莫再装着昨日的伤悲”
如流水的往事正是以陈桂林和工友们为代表,而明日酒杯,不正是陈桂林一直想要留住的女儿吗?在这首歌里,歌者奉劝诸位明日的酒杯莫要再装着昨日的伤悲。影片最后女儿随着前妻离去,正是陈桂林的决定,也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 《致爱丽丝》,片中几次出现了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这个但凡是初学钢琴者都耳熟能详的由理查德.克莱德曼在上世纪90年代演绎出如梦似幻的经典曲目,成为当年很多琴童及其家长们的终极理想。献给爱丽丝,在电影中,也是一个梦想,是一种对不能达到的远方的欣羡和期翼。贫穷的家境,简陋的摆设,木质的键盘,父亲坐在椅子上,畅想的却是在雪中抚着琴键奏出那首优美无比的《献给爱丽丝》。那一刻,超越了贫穷、超越了现实的父亲,是幸福的。
《心恋》一众主角在运猪肉的小货车里高唱《心恋》(“我想偷偷望呀望一望他„„”)的场面
张三的歌、山楂树、三套车、跟往事干杯、心恋
《钢的琴》里的现实灰色调很靠近东欧电影的气质,寥无人烟的废弃工厂,寒冷的东北大地,但东北人性格里的幽默与欢乐又为它注入了特殊的个性。
片尾,王千源饰演的父亲,站在一旁,看着女儿弹着成型的钢琴时候的表情,那是一种毫无欣慰的冷冷的表情,既看不到大功已成的成就感,又没有看见女儿回归的幸福感,其他的伙伴包括秦海璐也都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一样凝望而无表情。这种真实感强烈地从视觉上深深地打动着我,把观影者从荒诞的剧情一把拽回残酷的现实,好多人生目标,历经千辛万苦实现的那一刻,竟然没有感觉到一丝丝当初想象的兴奋感,留下的只有疲惫,疲惫到无力的感觉……
《钢的琴》理应被归为一部新现实主义电影,以单纯的拍摄手法来对准平凡的生活、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构建于真实现实状况的故事都把它指向了“新”,它身上浓烈的新现实主义风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也来源于我们时代更迭给我们带来的切身影响,那便是时代的痛,时代之痛是作用在人身上的,那群人便是生活在时代变迁夹缝之中的人,他们贫穷,但是似乎还存有一丝不靠谱的激情,让人为之动容。
时代深处之伤痛是作用在人身上的,一个时代的人牺牲,一个时代的人送 葬,在漫无边际的破败工业废墟之中,一起注视着旧时代的崩塌,新时代的挣扎重生,而处于这种交替边缘的人却如此渺小,但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却真真实实的倒映着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时代的伤疤深深的烙在了他们的身上,小人物身上背负的东西,正是我们引以为自豪或者是唾弃的整个时代。
(完整分析见http://wenku..com/link?url=-GEeQcPsOqmuVtbks8One_91fQZS3uAE4KtqRvQlqbLAfz-U1COs8d0fciNQFxpHal1n_xm)
附:该电影赏析可见北京大学公开课《电影赏析》——戴锦华教授,网易公开课有资源,主要通过电影拍摄手法来进行分析。

阅读全文

与献给爱丽丝来自哪个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6春节儿童电影 浏览:648
印度aj人物是哪部电影 浏览:369
短电影剪辑恐怖 浏览:46
一个学生会隐身的电影 浏览:668
你最喜欢的电影作文英语高中 浏览:870
韩国慰安妇电影有哪些 浏览:977
有什么好看的卡通电影 浏览:450
动物电影怎么拍 浏览:67
香港穿梭阴阳界电影完整版 浏览:808
蜂鸟韩国电影中文字幕 浏览:162
阿诗玛老电影全集 浏览:455
上门家教老师电影伦理 浏览:307
女巫把小孩变老鼠的是什么电影国语 浏览:557
有财神爷的新电影 浏览:954
乌鸦哥电影台词我想对你说 浏览:891
太空科幻电影主题 浏览:548
最恐怖的六大电影 浏览:364
国外很搞笑的电影 浏览:528
恐怖心理电影 浏览:916
韩国电影007中文字幕下载 浏览: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