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类型 > 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研究

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14 03:56:01

1. 麻烦大家帮我介绍几部台湾青春电影

《沉睡的青春》,《听说》导演郑芬芬的处女电影,张孝全和郭碧婷主演。。。。寻找初恋的电影。

《阳阳》,渺渺里那个小艾主演的,。挺养眼的。

《盛夏光年》,张孝全、杨淇、张睿家主演。讲友情与爱情的,夹杂着同性情感。我当时觉得很好看,虽然最后的故事结尾让人很无解……电影里三个人的名字也很具要象征意义呵。

《夏天的尾巴》,也有张睿家。相比之于《盛夏光年》中的悲剧与不幸,《夏天的尾巴》显得要更夏天一点。这是一部有点趋近于沸腾的青春电影,叛逆与躁动交替成为主线,辅之以音乐的柔美与圆润,宛然构成了一幅刚柔并济的青春画。

《六号出口》:青春总是那么长,但回忆起来才知道那么短。有彭于晏和阮经天。当时的阮经天还不出名哈。。。个人是不觉得好看啦。。。这部电影。

《海角七号》,这个网上评论很多,我就不多少了。。。故事明暗两条线很新颖。。

《囧男孩》,我也还没看哈,貌似是关于小时候的回忆。

还有一部老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很老的,但很经典,你自己选择咯。。。张震出演的。。。。

还有我给你推荐几部不是台湾的。。。但很精彩的青春电影。。。。
泰国《暹罗之恋》,男女主角都很帅,故事很精彩。。。。

日本的岩井俊二大师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情书》,《花与爱丽丝》……。。。。。《花》也是我最近才看的,画面虽然有点老,但故事很精彩。。。。

我又刚刚看了一部,,,马上再推荐给你。。。《带我去远方》,正在看中……

2. 求个好电影

《入殓师》

之所以把这部电影放在首位,是因为他所表达的世界观是生死,可以说没有哪一部文艺片可以直接这样正面的面对生死,并且让他变得如此美丽和浪漫。这部电影,我看了不下于5遍,每一遍都有许多新的感觉,并且都有新的哭点,作为一部电影,能够保质的最大特色是新鲜和寓意,《入殓师》这部片子,融合了爱情,亲情,人性,甚至是信念,最后被生死观囊括住,看完让人唏嘘不已,似乎可以正面生死一般,这种魅力不是一般的电影可以做到的。

入殓师成功在导演的优秀,演员的优秀,我非常喜欢本木雅弘,还有久石让先生催泪的音乐,入殓师的象征意义大于他的显示意义,他让入殓师这个在场人看来恐惧且神秘的职业,被放在大荧幕前,而且是以这么唯美这么另类的方式放在大银幕前。

入殓师这部电影的哭点是撞击人心的,在澡堂老板娘去世的时候,这一段短短的几分钟,讲亲情,友情,爱情的,关系描述的淋漓尽致,我想不管谁看到这一段一定会流泪,是真的,感触的流泪,而不是那种,因为情节在哭,而诱发你的泪腺的假流泪。
《幸福时光》
这部电影只是代表,它代表了张艺谋先生前期优秀作品的最后终结,在幸福时光之前的作品,例如《秋菊打官司》,《我的父亲母亲》,他们的感人度绝对不会亚于幸福时光,幸福时光可以说是里面最弱的一部,因为感动而感动,因为善良而善良的结论也让本电影看得没有深度,有些缺憾。
但是这部电影的缺憾并没有阻止他的感动,作为贺岁片,不可能像许多文艺片一样,可以反反复复的观看,贺岁片要的就是最直接的感动或者是欢笑,《幸福时光》是赵本山比较优秀的作品,基本可以持平《落叶归根》,与后者黑色幽默不同,这部片子是彻底的感动,他的哭点就是善良。人之初性本善。人性就是善良的,电影里面人物立场鲜明,为了董洁饰演的盲女,赵本山一行人编写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谎言,特别是最后,当面对着被拆迁的建筑,当赵本山念着那封伪造的家书,当董洁的笑脸消失在荧幕时候,我想,我们只为了这最后平淡但是依然沁人心脾的感动而流泪了,我们是笑着哭,因为我们看到了最朴实的,一个长辈对于一个孩子,最本质的爱。
这部电影,无关爱,只有情。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这部电影,我想大家都不会陌生,即使没看过,他的名字也足以让你唏嘘不已,在我前面推荐的电影中,亲情电影占了很大一部分,因为那是我们内心最本质的希望,我爱我的家人,我爱我的亲人,这是人内心最本质的想法了吧。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是斯琴高娃老师的代表作品之一,他凭借这部电影,获得了无数的声誉,而纵观高娃老师的其他作品,这部作品与之相比,虽然画面不是最美的,但是故事绝对是最动人的。世界上最难过的事情莫过于亲人的离开,所以当影片里的斯琴高娃的母亲永远的离开之后,斯琴高娃的悔恨和悲痛让所有观众都抑制不了眼里的泪水。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母亲,但是在我们的某个阶段,我们一定会和母亲争执,又脾气的吵闹,但是我希望的是,在母亲的有生之年里,请不要让这些小小的吵闹变成了隔阂,没有那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同样,所有的孩子都爱着这个他们曾经说“恨死你了”的母亲吧。
《机器管家》
这部电影我一共看过2次,一次是在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的,一次是学校组织看的,两次都哭了,并且哭得很厉害。罗兵威廉姆斯的演技实在是太优秀了,为了他在本片里面优秀的演技我也可以为这部影片毫不吝啬的打上9分的高分,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机器人从机器人到人类的一个过程,当联邦法院判定他可以和人类结婚的时候,他安详的走了,那一刻是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满足的微笑,但是我们却留下了感动的眼泪。这就是俗称的哭着笑。
其实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出了人性,在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寻找着自己的认知,我们希望被世界认同,希望被朋友认同,希望被自己认同,我们努力的为了这些而奋斗却失去了自己的梦想与自我,成为了别人的复刻。
安德鲁看着自己的小主人,老去,然后小小主人老去,一次又一次,而他却毫无变化的时候,他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他选择了不为了做一个机器人而活,愿意做一个正常人类而死去。最后的裁决只是一个结果,而安德鲁得到了整个过程。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感动整个过程,这是一个为了尊严,认知与自我认知的过程,我不知道当我们多年过去的时候,回顾自己以前的生活,是否会感到后悔,是否可以自豪的告诉自己的孩子,我们也曾找到过自我呢?
机器管家的故事有着很高的象征意义,为了梦想,为了尊严,为了自己,我们需要追求。
因为我们需要爱。
100楼
《剪刀手爱德华》
虽然他是一部略带恐怖色彩的童话电影,但是他的故事却让我们感动不已,脱离了最本质的爱情的俗套,这部片子通过最美丽的行动表达出了对爱情的忠贞。不俗,也不是大雅,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就是表达出了爱情的坚持与童话,他的哭点就是童话,一个童话一样软软的故事,和糖一样的甜甜的内容,就是我们爱着他们的最本质的存在。
剪刀手爱德华,是我第一次看到的强尼戴普的电影,这部影片基本与巴黎圣母院有异曲同工,都是通过丑陋的外表表达人性的光辉,只是剪刀手爱德华更加真实,更加伤心,更加无奈,因为爱德华是个机器人,机器人和真人不同,他们有太多的不知所措,影片最后,爱德华独自修建记忆的场景让许多人为之动容,一个没有眼泪的机器人,如何表达自己的思念只有同坐这种震撼人心的方式挽留自己的记忆,也许爱情在这部电影里面是主线,但是主线过后,得到的确实美丑之间的升华,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也让我们对于人性的美丑有了新的认识。
爱情,无关美丑,只管心灵。
《渺渺》
渺渺不是最优秀的作品,但他绝对是能够代表台湾青春电影的作品之一,这是一部很隐喻的电影,表面上是异性恋,但是写到最后表达的却是同志情感,陈绮贞的旅行的意义给这部电影增加了不少文艺气质,也给了这部电影一个新的定义,那就是青春只是一场徒劳的旅行。
小贝爱着陈飞,那是放肆的,正面的爱,陈飞爱着小贝,那是隐含的,深处的爱,这样的电影似乎在台湾电影里面不在少数,双方的强烈对比式的反抗型恋爱让这部电影注定是一个悲剧的结果,范植伟作为台湾文艺片新世纪的代表人物,他对于人物的把握不需要我在这里赘述了。
渺渺最经典的台词,是有一对恋人去买磁带
女:老板我要的是你不懂,你给我的是我要我们在一起。
男:我要我们在一起也没什么不好啦
女:你不懂啦。
是啊,你不懂啦,这种爱情,这种暗恋,陈飞在小贝死后追悔莫及,他爱着小贝,但是已经没什么用了,物是人非,人已经消失在了现实的世界里。
一切都是这样的戏剧化,你走过了多少风景,你看过了多少美女。
请珍惜眼前人。
《这个杀手不太冷》
这部电影其实可以吧他理解成为杀手片,也可以理解为亲情片,也可以理解为爱情片,吕克贝松是个很厉害的人,让雷诺很迷人,这是第一次看完之后的感觉,超爱让雷诺,就是因为这部电影而已,这部电影压抑的要死,很多人看了都哭了,至少在最后杀手死的时候,都哭了,虽然在这曲挽歌中,我们看到的,是人性与泯灭到复苏的全过程.里昂在最后一刻是幸福的,脸上挂着微笑,他做了他一直想做了的。
这个电影你可以理解说的是爱吧,马蒂尔德说:他不是我爸爸他是我的情人,这是一部关于超越了年龄,超越了世俗的爱情,冷酷的杀手,和固执的女孩,只是相遇,便有了交集,杀手被女孩感动,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成为了爱人,却胜似爱人,那是种带有亲情的爱情,但是即使如此,他们也已经超过了爱情的界限了。
片中的音乐也制作精良,主题曲《Shape Of My Heart》则由老牌歌手Sting演绎,如此优美的旋律烘托出了故事的真谛,起到了煽人泪下的效果。
这个杀手不太冷虽然观影时间很长,但是不拖沓,其优秀的程度,可以说绝对算得上一流电影。

3. 有在台湾读电影的硕士生们吗

2012年台湾高校已经开始对大陆进行招生并完成了录取。目前台湾高校研究生报名对学生户籍和毕业院校都有限制条件,为避免浪费录取名额,录取增加了“预分发”程序。如果对赴台深造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关注2013年台湾高校的入学规定.

今年台湾公立大学可招收大陆硕士生和博士生,而私立大学只能招收大陆硕士生。据了解,台湾排名第一的私立大学辅仁大学今年有24所系所计划招大陆硕士生。

目前大陆只有41所学校的毕业生可申请台湾高校研究生。同时,因为只被允许在大陆六省市招生,因此台湾高校对学生户籍有要求:

应届生高考()时生源地、非应届生现在的户籍,需要为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六省市。只有户籍和毕业院校都符合要求的大陆学生才可报考台湾地区研究生。

符合条件的考生,每名学生最多填报5个志愿,可集中报考1所高校,也可分别报考5所高校。为防止学生临时变卦,导致录取名额浪费,今年录取分为预分发和正式分发两个过程,预分发时录取的学生若放弃来台,将由备取生代替。

具体报考要求如下:

应届毕业生入学学士班时户籍(非集体户口)所在地、非应届毕业生现在户籍所在地,为大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六省市之大陆地区人民,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 持台湾认可名册所列大陆地区高等学校或的学士学位毕业证(明)书及学位证(明)书者。

  2. 2. 具有符合台湾采认规定的香港或澳门大学校院学士学位者。

  3. 3. 具有台湾公立或已立案的私立大学校院学士学位或具有报考硕士班同等学力资格者。

  4. 4. 具有符合台湾采认规定的外国大学校院学士学位或具有报考硕士班同等学力资格者。

  5. 41所高等学校或名单:

  6. 具体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兰州大学,共41所。

4. 台湾电影的主要特色。

《喜宴》导演: 李安; 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及金马奖最佳影片
《悲情城市》导演: 侯孝贤 获意大利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狮奖”
《一一》导演: 杨德昌 获戛纳影展最佳导演奖
个人认为三部影片的共同点
当 个人 家庭 家族 在遇到外来变化时各个阶段的变化 如何应对 克服困难 面对未来
喜宴 描述了一个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家庭 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同性恋及中国固有的家庭伦理
悲情城市 描述了一个家族在时代动荡 面对大环境转变的无力和兴衰
一一 描写的是现代都市生活 人与人的关系 是多变的 短暂的 疏离的 与前两部影片相比这部影片很贴近一般观众的生活周遭

以上电影的资料在网络里都有 输入电影名字找找吧

5. 十大青春爱情电影台湾

导语:爱情不是数着日子过去,它让每个日子都变得有意义。下面是台湾青春爱情电影,希望大家喜欢:

1. 《我的少女时代》豆瓣:8.3

《我的少女时代》以90年代的台湾高中为背景,讲述了女生林真心和校园霸王徐太宇浪漫又温情的初恋故事。娓娓道来的叙事和青春无悔的情怀都让这部电影拥有着和内地青春片截然不同的气质,不堕胎、不劈腿、不疼痛的“三不”原则更是彻底向狗血剧情说再见,用诚意致敬热血又美好的青春时光。该片作为记录每个人经历的青涩岁月,以充满趣味与青春能量的坚实剧本引起观众共鸣

2.《蓝色大门》豆瓣:8.3

台湾导演对于青春片的把握让人咋舌,反正看得心里又温暖又感动就是了。

3.《麻将》豆瓣:8.5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他们就等着别人来告诉他们,所以,只要你用很诚恳的态度告诉他,他想要什麽就对了。知道为什麽吗?因为没有人愿意在失败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宁愿自己是上当被别人骗而责怪别人,也不愿来骂自己……”

4.《艋舺》豆瓣:7.7

绚丽而美好的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有一种青春,叫残酷!

5.《女朋友○男朋友》豆瓣:7.5

我们的友谊不会长存,因为我对你动了心。

6.《盛夏光年》豆瓣:7.2

青春是残酷的.,更是隐忍的!原来寂寞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7.《听说》豆瓣:8.2

完全不是淡淡的台湾片味道,无声的部分还蛮温情的,但是一旦出现说话对白就变得超搞笑。

8.《转山》豆瓣:8.0

文艺青年的苦行,可见想见,影片对角色、剧组、以及演员本人都是一次磨练。

9.《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豆瓣:8.2

青春就是手牵手,坐上一去不回头的火车。

10.《逆光飞翔》豆瓣:8.3

如果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见你的存在。这部影片没有通过情节而博取观众的同情,更多的是一份内心真挚的感动,让我们看到盲人的勇敢,看到了勇敢的力量,让我们知道勇敢是可以传递的,信心是可以共造的。

6. 10大台湾青春校园爱情电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看过电影吧,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10大台湾青春校园爱情电影推荐相关内容,欢迎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我的少女时代》豆瓣:8.3

《我的少女时代》以90年代的台湾高中为背景,讲述了女生林真心和校园霸王徐太宇浪漫又温情的初恋故事。娓娓道来的叙事和青春无悔的情怀都让这部电影拥有着和内地青春片截然不同的气质,不堕胎、不劈腿、不疼痛的“三不”原则更是彻底向狗血剧情说再见,用诚意致敬热血又美好的青春时光。该片作为记录每个人经历的青涩岁月,以充满趣味与青春能量的坚实剧本引起观众共鸣

2.《蓝色大门》豆瓣:8.3

台湾导演对于青春片的把握让人咋舌,反正看得心里又温暖又感动就是了。

3.《麻将》豆瓣:8.5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麽。他们就等着别人来告诉他们,所以,只要你用很诚恳的态度告诉他,他想要什麽就对了。知道为什麽吗?因为没有人愿意在失败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宁愿自己是上当被别人骗而责怪别人,也不愿来骂自己……”

4.《艋舺》豆瓣:7.7

绚丽而美好的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有一种青春,叫残酷!

5.《女朋友○男朋友》豆瓣:7.5

我们的友谊不会长存,因为我对你动了心。

6.《盛夏光年》豆瓣:7.2

青春是残酷的,更是隐忍的!原来寂寞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7.《听说》豆瓣:8.2

完全不是淡淡的台湾片味道,无声的部分还蛮温情的,但是一旦出现说话对白就变得超搞笑。

8.《转山》豆瓣:8.0

文艺青年的苦行,可见想见,影片对角色、剧组、以及演员本人都是一次磨练。

9.《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豆瓣:8.2

青春就是手牵手,坐上一去不回头的`火车。

10.《逆光飞翔》豆瓣:8.3

如果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见你的存在。这部影片没有通过情节而博取观众的同情,更多的是一份内心真挚的感动,让我们看到盲人的勇敢,看到了勇敢的力量,让我们知道勇敢是可以传递的,信心是可以共造的。

7. 台湾问题一直扣人心弦,有什么记录台湾发展的电影吗

2009年,一部名为《海角七号》的影片席卷了台湾电影界,其总票房达到了5.3亿新台币,它也被誉为台湾电影业的一剂春药。影片通过一场为了迎接日本歌手中孝介而举办的沙滩演唱会展开,在当地人坚持下,暖场嘉宾由一支临时组建的当地乐团担任,故事也在主唱阿嘉和演唱会监督友子之间展开。影片的成功,在于它足够真实,贴近生活,引起当时台湾人的共鸣。

2、《夜奔》



“夜奔”两字,取自京剧《林冲夜奔》,这就像是影片中的少东与林冲雪夜分别,即使生离也是死别。这部影片围绕着三个人暧昧展开,这里面的夫妻,少东和英儿,他们爱着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少东知道,他的内心永远留有两个位子,一个给英儿,一个给林冲,不过一个位子是妻子,另一个位子是爱人!

3、《最遥远的距离》



几年前,一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火遍大江南北,当时的人们,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来上这么一句,似有淡淡的哀愁。这部影片,就是那关于那个最遥远的距离。小汤在努力的寻找丢失的爱情,小云在努力的找录音的主人,阿才则在努力寻找昔日的情人。三个人,好像毫无瓜葛,但却紧紧连在一起。他们在经历一段叫做追寻的旅途。影片的最后,小云在海边的左边,另一个身影慢慢走进画面的右端,就这样,小云与小汤,在同一个海滩。他们是否相遇了?这是导演给我们的留白。这一段距离,也就构成了最遥远的距离。

8. 台湾青春电影参考文献

1.孙慰川 ,《当代台湾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
2.宋子文 ,《台湾电影三十年》,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06年。
3. 孙慰川 ,《当代港台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
4. 程青松 ,《青年电影手册(第3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前三本书只在后半部分简单地介绍了台湾青春电影的部分电影,最后一本书对台湾青春电影介绍比较多,其中第一章介绍台湾新世纪电影,推荐你看这本书。

9. 台湾新电影的介绍

指20世纪80年代台湾青年电影艺术家的电影革新运动,是台湾战后一代新的文化精神的形象体现。台湾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运动,是从1982年8月四位台湾电影届新导演合作导演的影片《光阴的故事》开始的,其代表人物有杨德昌、侯孝贤、柯一正等。期间的代表作有《童年往事》、《恋恋风尘》、《冬冬的假期》等。

10. 台湾小清新电影还能火多久

倘若说去年的金马奖还有一部《赛德克·巴莱》撑本土门面的话,那么2012年的金马奖就是“外来人”的天下了,入围最佳影片的五部作品《神探亨特张》、《浮城谜事》、《夺命金》、《消失的子弹》、《女朋友·男朋友》,两部来自大陆,两部来自香港,剩下一部来自台湾,导演是台湾新生代导演杨雅喆,题材还是小清新。小清新仍是台湾电影的方向。 而当每一部电影都拥有一张童话式的海报,每一次谈吐都是卖萌的口吻,每一段故事都是白衣飘飘的年代,场景永远离不开学校、操场,当三十而立的阮经天、赵又廷、彭于晏、桂纶镁、陈意涵、陈妍希等人扮演着永远长不大的学生,你会发现那些清丽脱俗的电影,都成为吃腻了的甜点。台湾小清新还能火多久?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问。 何谓小清新?人人都拍小清新 单纯从影像来说,小清新是精致、唯美、浪漫、诗意、梦幻、童真的综合体,不是一种类型,而是一种气质,台湾电影最重要的类型是青春片,最典型的气质是小清新,前者是后者的形,后者是前者的魂。 在新电影的年代,青春片是《风柜来的人》中的肆意时代,或者《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那样的残酷物语,而新世纪之后,青春片是《蓝色大门》一样的忧郁初恋,《人鱼朵朵》一样的幻彩童话,《盛夏光年》一样的同性萌芽,小清新开始取代艺术、历史和悲情,人文忧思被自我陶醉代替,十年之间台湾电影已经从一半艺术,一半青春过渡到小清新满天下的格局。 而小清新,亦有励志小清新和忧郁小清新之分,前者活泼爽朗,后者多愁善感,常常有些不为人知的隐秘,而这往往是小清新最值得挖掘的东西。 自2002年的《蓝色大门》开始,台湾小清新慢慢成为一股浪潮,十年之中,电视台和广告界的一批青年转向电影创作,陈映蓉的《十七岁的天空》、郑芬芬的《沉睡的青春》、李启源的《巧克力重击》等皆以小清新题材开启导演生涯,而焦雄屏所说的“太超过时代”成员林书宇、杨雅喆、程孝泽、林育贤、陈正道等导演,虽然以侯孝贤、杨德昌为偶像,实际操作上都以易智言的《蓝色大门》为模板,其摄影、构图、色调、节奏,人物的设定、演员的选择,都有太多相同的痕迹。 而新电影导演的门生们,并未继承上一代的艺术感,投向小清新阵营,王明台、王也民、姜秀琼、陈怀恩、萧雅全、侯季然都已经有质量不俗的小清新电影面市。还有最近两年诞生的新导演,如陈骏霖、林孝谦、李丰博和九把刀等,不管是编剧转行、电视台渗入,还是国外学电影归来,手里能拾起来的,似乎也只有这一种类型。 青春片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拍《最遥远的距离》的林靖杰说台湾导演很难,99%时间都在找钱,导演的通常做法是拿剧本向新闻局申请“辅导金”,自己再凑一点开始拍摄,这种“无工业体系”造成的最直接问句,就是如何把资源和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而小清新似乎是个必然的选择,林书宇曾说:“这类东西不需要太多资金就能完成,宣传上也省费用,拍张海报展一下主角和片名,观众一看就知道什么片子。”拍电影需要量入为出,小清新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损失扛得起,且能以小搏大。除此之外,强大的偶像剧和MV制作体系为小清新提供天然资源,有些时候,小清新题材还是偶像剧的衍生品,《背着你跳舞》、《痞子英雄》、《犀利人妻》,以及今年大热的《我可能不会爱你》,都已经被改编或即将被改编为小清新电影版本。 2008年是台湾电影复兴的一年,最卖座的《练习曲》、《九降风》、《沉睡的青春》等都是小清新题材。2011年则是台湾电影最辉煌的一年,有四部电影票房过亿,回报率最高的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部电影投资仅有几百万的小 清新电影,在台湾卖了4.6亿,成为历史第三,在香港挫败《功夫》,荣升历史榜首,大陆突破5000万人民币,在哪里都是奇迹。这一年,台湾共上映30部电影,有17部是所谓的小清新,数量和票房总额都超过年度一半。 2012年迄今为止,台湾电影上映数目大约能达到50部之多,比去年增长20部,小清新题材占据30多部,仍是压倒性的优势。 青春片不死小清新悄然变种 很明显,青春片的单一、重复性都是最大掣肘,但十年来热度不退,自然是有其内在的改良,事实上自“太过超时代”诞生,这些电影被植入更多元化的因素,如《海角七号》是本土杂化,《练习曲》是公路模式,《盛夏光年》是同志题材,《艋舺》 是黑帮传奇,《花吃了那女孩》是MV化的形式,《停车》是多段式结构的探索,这些电影,有些已经不再是所谓“小清新”,或只有部分“小清新”,但作为青春片的变种,在市场上有了更高的竞争性。 这批导演同样有更好的商业头脑,深懂市场回报的意义,拍青春片虽然是资金掣肘,但他们用同性、喜剧、情欲元素来适应市场,成为典型的“另类小清新”,最典型的李启源的《乱青春》,大量唯美大胆的情欲戏未影响小清新的质感,这种另类化既有导演们对影像的追求,也有推陈求新的商业计算,这批导演既善于用参加影展获奖再转销本地的模式,又注重直接的噱头刺激市场,小清新越来越呈现同性恋和唯美色情泛滥的迹象(这也是国外参展的意图),这样的题材已多如牛毛。 近十年,台湾电影的最值得骄傲的恐怕就是这些青春片,它不但以小搏大搞活电影市场,还能走进大陆。尤其是ECFA签订之后, 《那些年》在大陆破5000万,《LOVE》过亿都是了不起的成绩,而更标志性的则是《恋爱恐慌症》、《咫尺天涯的爱恋》、《翻滚吧!阿信》、《转山》、《新天生一对》、《爱的面包魂》、《为你而来》、《星空》这样的青春片大量涌入,蔚为奇观,一下子填补了大陆电影几十年罕见台湾电影的空白。 对大陆观众而言,一眼是清丽,二眼是通俗,三眼就是抵触,如此之多的青春片进入视野,必然有良莠不齐的作品,其中不少就是卖萌装可爱搞低级的商业流水作,电影里也有相当重复性的痕迹,但不可否认的是,碍于资金的问题和制作上的习惯,小清新仍占据市场的最大比重。在2012年,虽然票房最高的是冯凯的《阵头》和叶天伦的《鸡排英雄》这样的本土化创作,但论票房过千万的电影,以《女朋友·男朋友》和《逆光飞翔》为代表的小清新,仍占据了其中的最大比重。 有一点遗憾的,唯一提名金马奖的就只有最佳影片的《女朋友·男朋友》,面对来势汹汹的大陆制作和港片,根本毫无胜算,这类电影可做甜点,但永远成不了大餐。小清新,就像今年两部关于面包的电影《爱的面包魂》和《女孩坏坏》里,精心装饰过的糕点铺,或者《36个故事》中那样泛着小资气息的咖啡馆,咖啡和糕点不会消失,只会有吃腻了的肠胃,小清新也不会死,死掉的只有一颗颗对小清新审美疲劳的心。 腾娱

阅读全文

与新世纪台湾青春电影研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电影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浏览:548
街头女大学生电影 浏览:328
漂移电影国语高清完整版 浏览:45
建行一元看电影 浏览:389
钟汉良爱神电影高清在线 浏览:373
电影六扇门剧情 浏览:849
闪耀的新婚女韩国电影中文版 浏览:854
韩国电影爱情19禁老师的秘密 浏览:861
失控电影中文在线观看 浏览:686
电影最爱在哪里可以免费看 浏览:771
中国刑警一号电影 浏览:940
哪个视频国外电影多 浏览:157
外国小孩音乐天才电影有哪些 浏览:633
大海瞬间结冰是哪个电影 浏览:677
手机如何拍简单的微电影 浏览:757
制作丧尸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48
和对象一起看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241
哪个电影跑步追人 浏览:871
沈腾电影美女泳池甩头发 浏览:335
好看的5566电影 浏览: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