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成成烽火是一支什么部队
系列数字电影《成成烽火》已完成在山西、内蒙等地的外景拍摄。将于2011年6月21日到25日在CCTV6播出。
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献礼影片,电影《成成烽火》真实反映了游击第四支队坚持敌后抗战八年这一历史故事。该剧共十部,讲述了成成中学师生投笔从戎、共赴国难的全过程。
山西太原成成中学成立于1924年,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名校,全校师生以“明德明理、成己成人”为校训。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中共山西省工委三大机关进驻成成中学,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朱德、彭真、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成成中学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抗日战争的前线指挥部。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成成中学的四百余名师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投笔从戎,共赴国难。整建制地组成抗日游击队,转战晋西北,进军大青山,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华章。
❷ 电影《拆弹部队》画面真的属实吗
《拆弹部队》的所有拍摄工作几乎全部是在约旦和科威特实地取景完成的,里面讲述的那个故事,改编自最近从军事机密中泄露出来的信息里的真人真事,影片的编剧马克·鲍尔说:“ 《拆弹部队》将是第一部以一种极为精确的方法还原了美国军人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真实经历的电影作品,我们都希望它能够展示出在CNN中看不到的一些新闻片段。当然,我这么说,并不代表着这部影片是站在了一个审查机构的高度出发的,我只想告诉大家,我传达出来的这些信息,就连战地记者也无法感知得到[1],那种感觉就好像我已经深入到EOD,并成为了其中的一员,除非战争已经结束,否则由战争衍生出来的电影是没办法真正预料到所有的结果和最后的真相的,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对这部影片这么感兴趣的原因。《拆弹部队》是整个新闻业集体努力的成果,里面的故事确实源于冲突,唯一不同的是,这些冲突并没有得出结论,仍然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里。” 深刻理解并承载了马克·鲍尔所创造的原创故事的,就是导演凯瑟琳·毕格罗了,她将自己对电影的触感,完全延伸进了这个全世界最危险的工作——EOD当中……在此之前,曾有两部电影作品关注过同样的领域:其一是罗伯特·奥尔德里奇执导的《十秒下地狱》,主演分别是杰夫·钱德勒和杰克·帕兰斯;另一部则是1974年的《雷公弹》,由理查德·哈里斯和戴维·海明斯领衔。当然,这里还有一部值得一说的经典电视剧——BBC的《拆弹组》。这些电影或电视剧都完美地捕捉到了EOD成员所处的那种紧张刺激的工作环境,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断送掉自己的性命,相信到了这部《拆弹部队》,完全可以重塑此类型电影的经典地位了。 《拆弹部队》中故事内容的设定以及关注的领域,都注定了它将会是一拆弹部队剧照(20张)部让你紧绷着神经的动作片,导演凯瑟琳·毕格罗说:“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可以通过这部影片,让那些对此完全陌生的人更加贴近于这个在军队里也属于机密的高危兵种。我打算通过军人的视角以及他们经历的每一刻,来介绍整个故事和职业技能,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会有一种自己钻进角色的脑袋里的感觉,看着他们所看到的每一个画面,听着他们所听到的每一句话,甚至能够感受得到他们额头上一滴一滴滴落的汗珠——我相信只有这种方法,才可以让一切尽可能地显得真实。影片所关注的每一个角色,因为身处于一个布满了炸弹的世界里,而养成了掠夺成性的暴虐,时时处于妄想症的紧张情绪当中,要知道对于他们来说,安全二字就好比痴人说梦。”
❸ 那个电影网站最好
www.youku.com黄鹤影院
里面的电影不错,最新的电影都会在一周内更新上去
www.91live.com这个主要是看NBA直播跟电视台之类的网站
❹ 求特种部队的电影。哪国都行!
F16“战隼”轻型战斗机,美军主力轻型战斗机。1972年1月,美国空军正式提出“轻型战斗机”研制计划,目的是验证在战斗机上采用新技术,并没打算真的搞一个投产型号。四个月后,就从五家参加投标的公司中选定通用动力公司的401和诺斯罗普公司的P600两个方案,并签订合同要求两家公司各制造两架原型机,进行试飞竞争。通用动力公司的401方案军用编号为YF16;诺斯罗普公司的P600军用编号为YF17,原型机制成后,经过一年时间的竞争试飞。
1974年4月,美国政府决定从中选择一种继续发展,使之成为实用的轻型战斗机,与重型战斗机F15搭配使用,以弥补由于后者复杂昂贵而造成的购置数量不足,后来人们称此为“高低配置”。这一决定是美国空军原本没有预料到的,因此F16的出现可以说是有些偶然因素。75年1月,美国空军宣布通用动力公司的YF16中选,这就是F16战斗机的由来。而YF17虽然败阵,但是在后来的海军“高低配置”选择中,却又击败了F16,成为了后来的F/A18战斗机(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海军认为单发动机的F16安全性不够,不足以应付严格的航母起降要求)。
第一架YF16原型机于73年12月出厂,74年2月首次试飞。F16生产型于1976年12月首飞,1978年底开始交付部队使用。现已成为美国空军的主力战机之一。国外用户包括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以色列、埃及、希腊、土耳其、巴基斯坦、南韩、泰国、新加坡等国家,而中国台湾省也有订购。难怪F16有“国际战斗机”之誉。
机身为半硬壳结构,采用翼身融合体的设计,使机身与机翼平滑连接,不但可减小飞行阻力,提高升阻比,而且对结构强度有好处,可减重258千克,也对减小雷达反射面积很有好处。尾部有全动式平尾,平面形状与机翼相似,翼根整流罩后部是开裂式减速板。垂尾较高,安定面大,后缘是全翼展的方向舵。腹部有两块面积较大的安定翼面。起落架为可收放的前三点式。座舱盖为气泡形的,飞行员视野很好,内装零-零弹射座椅。控制系统采用四余度电传操纵技术,主要由信号转换装置、飞行控制计算机、电缆和动作装置组成。
早期的F16装一台普·惠公司的F100-PW-100型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72.5千牛,加力推力111.1千牛;1984年后生产的F16改装通用动力公司的F110-GE-100发动机。
在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上,它在1994年前曾连续几年位列第一名,多处展现先进,很是风光;可后来德国“豹”2改进型和美国M1A1改进型的技术有新突破,90式排名便下移了,不过还能多年稳挂铜牌,仍属世界先进坦克之一。
它价格昂贵得出奇,它的出厂单价在20世纪90年代为750万~850万美元,差不多是买两辆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价钱,夺世界之最。
它服役后,它不断暴露出严重的缺点和薄弱环节,受到士兵和日本装甲车辆专家的批评或质疑。
技术引进与独创相结合的90式
远看90式坦克的轮廓和框架有些像“豹”2,车体和炮塔的形状扁平且方正,但个头和体重比“豹”2要矮小和轻多了,车下部负重轮和车上部烟幕弹发射器也少。它车体长7.5米,宽3.43米,高2.3米;最大重量50吨,比“豹”2及改进型要轻5~10吨。外形尺寸小和低车姿结构是它的主要外部特征。
90式坦克武器系统的先进性得益于技术引进。它装置了典型的德国莱茵公司精品120毫米滑膛炮,那是日本制钢所获得德国莱茵金属公司许可生产的世界标准型火炮。火炮身管长为44倍口径,身管外装热护套,中间有抽烟器,前端左侧装置炮口基准仪。滑膛炮没有膛线,对弹丸产生阻力小,炮弹不旋转,穿甲弹依靠弹翼获得空力稳定,利于使用细长型弹丸增大穿甲能力;滑膛炮身的压力也因此比线膛炮小,炮身可以采取薄壁型,从而实现火炮身管轻量化。90式的坦克炮充分利用了滑膛炮提供的这些条件。
它的火控系统有独创性,曾领先世界先进潮流几年。这个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热成像仪、火控计算机和车长、炮长观瞄装置等。热成像仪通过图像获取和处理实现自动目标跟踪功能。瞄准装置实现了行车中稳定,增强了观察和目标捕捉能力,不但实现了行进间射击,而且提高了射击精度。它采用了日本自制的自动装弹机,发射炮弹速度相当快。所用炮弹主要是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空心装药破甲弹。钨合金穿甲弹性能与美国贫铀穿甲弹相当,弹长884毫米、重19公斤,初速1.65公里/秒,在两公里射程上能穿透700毫米厚钢装甲。
它的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组装了结构紧凑的一体化动力传动部件。发动机采用三菱重工生产的两冲程水冷V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达811千瓦。传动装置里有带闭锁离合器的三菱变矩式行星齿轮自动变速箱,通过电液控制能够实现灵活的变速。通过液压悬挂装置来控制车姿是它所独有的特点。它只能进行纵向的车姿变换,在日本到处是林山野峦、斜坡弯道的地形条件下,这有利于弥补射击时的俯仰角。它以小间隔配置了负重轮,用扭杆降低下振幅,对于在起伏地上行驶极为有利。它的燃油储量为1100升,最大速度7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340公里。备有潜水装置,具有涉两米深水域能力。
在美国东部,有一个神秘的军事基地--北卡罗来纳州布雷登堡。这就是美国于70年代末开始建立的专门用来执行反恐怖作战任务的"三角洲"部队的总部。
"三角洲"特种部队的番号是美国陆军第1特种部队作战分遣队,这支部队是由美国陆军"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派生出来的一支精锐部队,其主要任务是对付世界范围内威胁美国利益的各种恐怖活动,现编有两个中队,中队下辖若干小队,每个小队16人。虽然自成立至今这支部队尚无骄人的战绩,但它却是美国的一支反恐怖拳头力量。
美国的"三角洲"特种部队是在1978年4月仿效英国第22特别空勤团(SAS)建立的,在建制上参考了当时欧洲国家的反恐怖特种部队,但在职责设置上专司海外反恐怖行动。它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装备最齐全、资金最雄厚的部队,人员编制达到2500人,其训练设施和训练拟真度是其他国家特种部队所望尘莫及的,由于具有了精良的装备武装起来的高素质人员以及高度的机动性,时期具有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机动部署的能力。
"三角洲"部队的诞生,体现了美国在经历剧烈的恐怖威胁的"剧痛"之后,奋而进行反恐怖斗争的最痛苦的一页。本世纪70年代中后期,恐怖主义开始在欧洲盛行,各种各样的恐怖活动此起彼伏,大部分欧洲国家陆续建立了专门进行反恐怖行动的特种部队;这时的美国人"老子天下第一"自我感觉依然良好,总觉得恐怖活动这类事情离自己还很遥远。
在美国深陷越南战争而焦头烂额之际,许多国家对美国的强权政治表现出强烈不满,恐怖分子的攻击目标也不再局限于以色列、英国、联邦德国等国家,恐怖活动的矛头悄悄地开始指向了美在欧洲、中东地区的设施、人员和利益。
1973年3月1日,"黑九月"恐怖组织袭击美国驻苏丹大使馆,美国大使克利·罗威尔及使馆人员遭劫吃。当时的美国政府认为苏丹军警有能力处理这起事件,并未采取任何干预行动。但是当时的苏丹政府对这一事件毫无办法,结果导致克利·罗威尔大使惨死在恐怖分子的枪口下。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使美国政府开始坐不住了,接二连三的恐怖活动,表明美国应付恐怖事件的无能,也说明了美国已不再是恐怖分子行动的禁地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专门用于反恐怖行动的突击力量"三角洲"特种部队应运而生。
1977年,卡特政府上台后,即着手组建一支专门用于应付恐怖事件的特种反恐怖部队。当时的陆军特种作战指挥官杰明·罗杰斯基将军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时任布拉格堡训练指挥部指挥官的查尔斯·贝克威斯上校。"三角洲"这个名称,据说是源于贝克威斯上校的一段难忘经历。
查尔斯·贝克威斯上校,年轻时自愿加入美国陆军后备军官训练团任教官,该训练团即为"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的前身。1963年,他被派往马来西亚丛林,担任美特种部队与英国SAS特种部队的联络官,深受影响。
1965年,参加越南战争的贝克威斯奉命率十几名特战队员执行一项代号"三角洲计划"行动,对敌后进行秘密侦察和破坏。行动中,他充分表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统帅风格,利用从英国特种部队学到的特战技术,对越南游击队进行了成功的骚扰、破坏、渗透,被誉为"特种作战专家"。
可是在波来梅之战中,贝克威斯却走了"麦城"。他奉命率队从空中支援一个被围困的营地,由于直升机未能将其率领的突击队准确地投送到预定位置,被困于一个三角洲地带内。突围时贝腹部中弹,险些成为越南人的俘虏,,幸被一特战队员救出。回想起他所闯过的柬埔寨沼泽地、老挝的森林、泰国的丘陵,却在越南的一个小小的三角地带栽了大跟头,这使他在心中对这个三角地耿耿于怀。
贝克威斯上校以极大的热情受命组建美国陆军的这支反恐怖特种部队,并将其命名为"三角洲"特种部队。
坚持选拔和保留优秀的官兵,是特种部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只有高质量的人员,才能保证特种作战部队完成特殊而艰巨的任务。特种作战部队是美军的精华,而"三角洲"部队则是精华中的精华。"三角洲"部队初期人员的遴选,几乎完全是仿效英国SAS特种部队的做法,在陆、海、空三军特种部队中选出最合适的人员。
"三角洲"特种部队的报名资格为,美国公民、22岁以下及在特种部队已服役两年以上。
在体能上,必须要能够在25秒内后退爬行35米、每分钟仰卧起坐37次、每分钟做俯卧撑33格、24秒内通过所设置的障碍、16分钟内完成两公里长跑、能全副武装泅渡100米。完成这些项目后紧接着进行18公里急行军,休息两个小时后,还必须在24小时内,在得不到任何暗示、指点的情况下,仅靠一个罗盘和一张地图,在荒无人烟的地区完成单独行军74公里的体力极限测试。
在技能条件上,必须会熟练使用各种轻武器,操作多种机械设备和驾驶各种汽车、坦克、装甲车、大型运输机或直升机。还要求具有擒拿、格斗、攀崖、越障等技能。另外每人至少还要具有一门以上诸如爆破、救护、修理、开箱等专长。此外,志愿者还必须通过标准非常苛刻的心理素质测试。
到1978年,贝克威斯上校按照这一标准从200名志愿者中挑选出53名作为"三角洲"部队的第一批队员。贝克威斯上校给队员上的第一课,就是让他们观看1972年慕尼黑恐怖事件的录像带。他送给队员的一句话:"记住,枪一响就会有人丧命。谁先开枪谁就有活命的希望,这是我们的信条。"
"三角洲"部队的训练基地贝队员们戏称为儿童游乐场。射击训练时,每名队员要在模拟"恐怖屋"内连续进行十个小时以上的人质解救行动训练;在悬吊在空中的真实机舱内进行反劫机训练;利用实际赛车场地进行驾驶竞速追逐训练;除在模拟场地上进行高楼垂降突击训练外,还经常到各大城市的摩天大楼进行实际的垂降突击训练;另外,"三角洲"部队还经常进行雪地作战和水下渗透作战训练。该部队还装备有C-130或C-141运输机,随时准备进行海外机动部署行动。
在短短的时间里,通过近似严酷的训练,"三角洲"部队已成为美国在世界各地进行反恐怖行动的一把尖刀。美国反恐怖办公室、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司法局等单位组成的一个联合考核委员会,对"三角洲"部队进行一次模拟考试,结果令在场的人为之震惊。美联社的一位记者甚至幽默的评论说:"如果给这支部队一架长梯,他们能爬上月亮!"
"三角洲"部队自组建以来,曾在反恐怖作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战绩似乎并不如人意。进入80年代,"三角洲"部队的规模和作战实力不断增强,它与各国的特种部队,如英国地SAS、德国地GSG9、以色列的总参谋部侦察大队、澳大利亚的SAS及意大利的GIS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训练和行动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1982年,他们为意大利特种部队营救被恐怖组织"红色旅"绑架的美国多齐尔将军的行动提供了技术帮助;1987年,他们协助联邦调查局抓获了1985年参与劫持美国环航客机事件的恐怖分子尤尼斯;还参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和1988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安全保卫。
尽管美国耗巨资为"三角洲"部队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最精良的武器装备,拥有巨型计算机、高技术设施和任意使用的全球情报网。但美国政府如何运用这支特战力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打击能力,却由于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善,导致一连串打击行动的失利。1980年4月实施营救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扣人质的"鹫爪行动",由于直升机故障及联合勤务协调处理的失误而遭到彻底失败。1984年12月4日,一架科威特客机被劫持到巴基斯坦,"三角洲"部队的突击行动又因后勤支援出错而搁浅。1985年6月14日,一架美国班机由麦加被劫持到阿尔及利亚,由于阿尔及利亚政府拒绝让"三角洲"部队在其领土上动武,结果导致机上一名美国水兵被恐怖分子杀害。
1990年前后,"三角洲"部队与以色列合作在中东地区秘密执行过多次人质营救任务,在拉美也参与过秘密缉毒行动,战绩未见辉煌。该部队近年来规模最大的突击行动是1993年10月3日在索马里搜捕军事强人艾迪德,因违反特种部队应避免白天进行突击行动的原则,而在"三角洲"部队作战史上留下了悲惨的一页。
美国"三角洲"部队20余年来的战绩可以说是所有特种部队中最暗淡无光的,因而被形容为"永远当不成新娘"的特种部队。"三角洲"部队所进行的行动一支被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后面,人们还难以了解背后的东西。但这支部队具有高素质人员和高技术装备以及强大的作战能力及高机动性,使其在未来国际反恐怖活动中,必将有令人瞠目的表现。
❺ 二战期间美国由罪犯组成特种部队现在拍成电影叫什么
《加里森敢死队》
二战后期,战争越来越残酷,中尉加里森从监狱里找来一些杀人犯,骗子,强盗,小偷组成一支前所未有的敢死队。这些人各有所长但极具个性,抱着各自的目的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纵横于欧洲各国,深入敌后,一次次谴入敌军,营救战友,轰炸雷达站,绑架德军元帅,偷取秘密情报,盗取德军物资,摧毁敌人计划,打击黑帮团伙,把德国人骗得晕头转向。这些人虽然是在押的囚犯,但却骁勇善战,风趣诙谐,即使是最危急的时刻也不忘幽它一默。虽然他们常常抱怨任务艰巨,偶尔也有小偷小摸,甚至于关键时刻撒手离去,但是正是这些缺点使情节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加可爱。由于他们的英勇表现,战争形势一步步转变。
楼主你的问题已解决,资料 来自 搜索。搜索准确1误。就是楼主你匿名了,谢谢!
❻ 找一部关于特种部队的电影
电影《特种部队》
一名法国战地记者女记者Elsa(黛安·克鲁格 Diane Kruger 饰)和她的同事在巴基斯坦采访期间遭到塔利班绑架。塔利班将被捕获的Elsa相关视频放倒了网络上,并声称在规定时间内,她将在摄像机面前被处死,却全世界的人民都可以通过网络看到全过程。在Elsa被行刑之前,一支由特种部队成员组成的救援小组被法国军方派来营救她
❼ 电影《狼群》与以往的军事类影片有什么不同网友是如何评价这部影片的
电影《狼群》已经引发很多网友的热议,因为这部电影和其他的军事动作片不太一样,以往的军事动作片往往偏向于描述宏大的军事斗争,而这部电影却将视角转向到了小规模作战,尤其是一支特种小部队。
三、演员可以说是一部电影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以往的电影当中以及军事题材当中大部分都会选择流量演员,而这往往会成为电影失败的原因之一。而狼群这部电影最终选择了这几个演员,无论是从个人素质方面还是从演技方面,都是得到大家广泛的认可,他们几个人在电影中的团队分工非常明确,在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凭借着团队配合能力和恐怖分子战斗的故事,而且为了真实还请到了军事专家吴新磊作为军事顾问,所以这部电影的口碑还是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