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抗战电影红星闪闪的内容介绍
1.不是抗战电影
2.不是《红星闪闪》
而是教《闪闪的红星》
闪闪的红星故事梗概
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改编。
急风暴雨的1931年,潘冬子的家乡——柳溪镇暂时还处在大土豪胡汉三的统治下。潘冬子挑柴经过胡汉三家门前被正准备仓皇逃命的胡汉三拦住盘问,逼他说出他父亲潘行义的下落,并丧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问。这时,红军在潘行义的引导下,打进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柳溪建立了红色政权,潘冬子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潘行义在对敌作战中负伤,他在手术中主动将麻药让给阶级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1934年秋,红军主力被迫撤离中央根据地。潘行义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潘冬子和母亲暂时离开柳溪,转入了深山老林。在当地领导游击队和革命群众进行斗争的红军干部吴修竹,向他们传达了遵义会议的精神,增强了潘冬子和母亲坚持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潘冬子的母亲壮烈牺牲,潘冬子看到母亲的死,变得更加坚强。在闪闪的红星照耀下,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他在战斗中破坏了吊桥,切断了敌靖卫团的后路,使敌人缴枪投降;他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他和椿伢子把情报送给游击队,搞沉了敌人的运粮船,破坏了敌人的搜山计划;他沉着机智地应付了胡汉三多次狡猾的试探和盘问,最终满怀仇恨地砍死了胡汉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军事行动。战斗迎来了胜利。1938年,在江南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奉党中央命令,准备开赴抗日前线。上级派潘行义来接吴修竹领导的游击队下山。潘冬子和父亲终于见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颗闪闪的红星,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红军战士,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这是一部较优秀的儿童片,它以在30年代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少年英雄潘冬子为人物中心安排情节,设置矛盾,体现了主人公在党和前辈的教育、帮助下,逐渐成熟起来的过程,将他爱憎分明、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纯洁质朴的性格特征刻划得比较突出。
该片利用电影手段,将许多画面点染成深远的意境,比如,用红军帽上的红星,象征革命和希望,寄托了少年主人公对红军父亲的思念和追随革命的信念。影片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息,清新而不失凝重。片中插曲格调昂扬向上,节奏鲜明,有力地烘托了影片主题。
该片曾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评奖活动中获二等奖。
❷ 电影《铁血》的故事梗概
铁血 (2005)
导 演:杨光远
编 剧:汪天云 李建琛
主 演:刘颖涛 张咏 谭峰 刘大为 高强
上 映:2005年09月
地 区:中国大陆
语 言:国语
颜 色:彩色
类 型:战争片
铁血 (2005)故事梗概
一九三九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头。在日寇的铁蹄的践踏下,大半个中
国沦陷了。这年秋冬,趁二次大战在欧洲爆发,侵华日军派出号称“钢军”的精锐部
队——第五师团,在华南北部湾突袭登陆,攻占南宁,长驱直入,妄图切断当时我唯
一畅通的西南国际交通线,而威胁陪都重庆。
刚刚装备起来的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陆军第五军奉命南下抗敌于古战场昆仑关
下。该军军长杜聿明、所属第二00师师长戴安澜、新编第二十二师师长邱清泉及荣誉
一师师长郑洞国,皆为杰出的黄埔系青年将领。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结集各路兵马十
五万人,发动了以昆仑关战役为核心的桂南会战。
第五军的先头部队第二00师六00团在南宁市郊二塘与日军遭遇发生激战。从南宁
溃退下来的桂系新兵田十圆与李阿牛被激起了满腔的爱国热情,投入第五军的部队奋
勇杀敌。第六00团团长邵一之血战阵亡,光头连长率领幸存的士兵撤退。日军遂抢先
占领了地处西南国际交通线上咽喉地带的古战场昆仑关。昆仑关下的青楼女子桂花因
独生爱女被日机炸死而满怀愤恨不愿离乡后撤,荣一师的董盐官排长向她发誓要亲手
杀死一打十二个日本鬼子为她女儿报仇。在向昆仑关日军发起进攻前,第二00师师长
戴安澜忍痛处决了强奸民女而又刚立战功的光头连长。当地百姓们用祖坟的墓碑铺平
了被日机炸毁的公路,让第五军的装甲部队开赴战场。
敌我双方在昆仑关及其四周展开了殊死的争夺战,多处高地数次易手,双方伤亡
都很大,日军第十二旅团团长中村正雄率部队在增援昆仑关途中,被邱清泉的新编二
十二师故意放过了五塘阻击线,杜聿明立即部署包围中村正雄于九塘镇街并将其击毙。
董盐官排长奋勇杀敌为桂花报仇的凛然气概,触动了桂花心中的爱情。决战前夕,负
了伤的董盐官知道自己将会战死沙场,便挑选了憨厚朴实的新兵田十圆替自己为桂花
送去信物。桂花深为感动,这个受尽凌辱的女性从内心发出对董排长的真挚的爱。对
昆仑关的总攻开始了!激烈的炮战,群山振颤。
杜聿明将军为中国士兵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的精神所震惊和自豪。敌人施放毒气,
中国士兵没有一个后退的,敢死队把手榴弹困在胸前,冲向敌群。戴安澜师长被炮弹
炸伤倒在血泊中,董盐官、杨瘸子、李阿牛等一个个壮烈的牺牲......
1940年元旦,随着火红的日出在山头冉冉升起,中国军队像潮水一样的涌向敌
军。日军守关头目三木大佐见大势已去,随后抛腹自杀,中国军旗终于飘扬在了昆仑
关的山颠。被毒气熏瞎眼睛的田十圆凭着感觉向军长和军旗敬礼……
杜聿明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为让子孙后代记住这场英勇壮烈的战争,他命令在
昆仑关山顶建立烈士陵园,石碑上刻着第五军阵亡的一万多名士兵的姓名!
昆仑关之战歼灭日军五千余人,是中国抗战攻坚战取得的首次胜利。中华民族抗
日战争从这年春由防御阶段转入相持阶段。
铁血 (2005)幕后花絮与评论
为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而推出的战争巨片《铁血》,是著名爱国主义影片《血战台儿庄》的姐妹篇。1985年前,广西著名作家陈敦德作为策划人在著名电影大师伊文思亲自指导下,为伊文思所实地拍摄李宗仁将军指挥台儿庄战役纪录片所感染,鼎立特邀八一厂军事片导演杨光远到广西电影制片厂合作,推出了轰动海内外的故事片《血战台儿庄》。20年后,已在电影体制改革中成为制片人的陈敦德与杨光远导演再度合作,将抗战初期桂南战役之昆仑关争夺战搬上银幕。 1939年冬,侵华日军派出号称“钢军”的精锐部队第五师团与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第十八师团,在华南北部湾沿海钦州一带突袭登陆,攻占南宁,妄图切断当时唯一畅通的国际交通线,威胁陪都重庆。刚刚装备起来的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陆军第五军,在杜聿明将军的指挥下冒雨请战,然后奉命南下抗敌于昆仑关,与侵华日军王牌第五师团的机械化部队激战近月,终于夺回了昆仑关。在这场战役中,中国军队以一万五千将士阵亡之生命的代价,夺回昆仑雄关,击毙日军五千余人及日军少将中村正雄。昆仑关攻坚战,是中国八年抗战历程上的转折点,此战结束后,中国军队从防御阶段转为相持阶段。 为拍摄这部大血战影片,摄制组动用了120个演员、120个景点,无数飞机、坦克、装甲车以及两万多人次的野战军部队,近一万多群众投入拍摄,战争场面十分壮观。为使影片有血有肉、有情有理。影片即刻画了杜聿明、戴安澜、郑洞国等高级爱国抗日名将内心波澜,也表现了下层官兵的喜怒哀乐、视死如归,将战争的宏观与战壕的微观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由著名演员高强扮演的董排长、刘颖涛扮演的军长杜聿明、马绍信扮演的日军司令官中村正雄等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将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青楼烟花女子桂花为了给被鬼子杀死的女儿报仇,与董排长产生了感情纠葛,这条线的穿插运用,在表现军人刚强一面的同时,也细腻刻画了他们的内心感情世界。影片通过感人的故事与“以钢铁撞击钢铁,以血肉拼搏血肉”战争场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军民气势磅礴、荡气回肠的民族圣战!整部影片充满着难能可贵的阳刚之气。 杜聿明将军、戴安澜将军、郑洞国将军、郑庭笈将军后裔等对本片中这些抗战爱国名将的塑造皆十分满意。杜聿明将军的原女婿杨振宁博士曾与杜将军的女儿杜致礼翻箱倒柜。为影片寻找提供珍贵的历史照片,还千里迢迢到摄制组与烈士陵园现场观望。 这部影片是由广西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南宁铁血昆仑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制片人兼出品人陈敦德,导演杨光远,编剧汪天云、李建琛,摄影刘宝贵、美工陈耀功、雷小兰,录音林临、马挺等;该片动人至深的音乐为著名音乐家赵季平作曲。
❸ 电影《抗日冲锋队》的十个故事片剧情都是什么啊
十部系列数字电影《抗日冲锋队》于2007年在“冰城”哈尔宾摄制完成。影片以其浓厚的东北风情,讲述了1937年抗日联军沉痛打击日本侵略军的10个故事片段。本片《殊死营救》的故事情节一波三折,险象环生却又妙趣横生,尤其是医院营救的一场戏,充满喜剧效果,充分展示和利用了东北风味的搞笑手段,博得观众的捧腹。
❹ 抗战电影大捷主要讲述了什么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23路军新编第三团的成员大多数是临时拉来的老百姓,其中有保甲长、货栈掌柜、收破烂的等等。团长段仁义原先是县长,手下的这批“暴君”曾经与23路军发生火拼,然后被整编为三团。上面派来两个职业军人。参谋长方向公、黾参谋,还有报务员白洁芬。 这支部队,一片混乱:有人供菩萨,求佛爷保佑;铁匠欧阳贵与丁保长打架,引起群殴,大学生出身的副营长霍杰克好不容易才制止了骚乱,副团长章金魁强奸白洁芬,被击毙,霍杰克任副团长。 日军两个旅及伪军一个师压过来,国民党军队溃败,23路军总司令韩培戈,把三团派至前沿,战斗打响了,三团伤亡惨重。参谋长方向公请求增援,不料司令部回电,不增援。方向公无奈下命令血战。大敌当前,新三团在民族义愤的激励下,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进攻。但是敌强我弱,方向公决定撤退。段仁义安排上面派来的三人先撤,可是途中遭受督战的23军176团公报私仇,仅白洁芬活着回来。随后,新三团再开始与日军浴血奋战。夜间,团长段仁义不甘三团成为炮灰,宣布第三团解散,所有人向后撤退,途中遭到176团预设的地雷袭击,几乎全军覆没,白洁芳重伤,不忍拖累他人,拉响方向公之前给的手榴弹自杀,全团仅剩下段仁义与霍杰克死里逃生,而后二人在为其举办的“庆功会”上开枪为三团亡者报仇,随后被制伏逮捕,结尾在国民党广播中二人被认定是“汉奸”中结束……
❺ 我了解到的抗战故事或者观看的影片简介有什么
银幕上的抗日小英雄——张嘎
小英雄——嘎子,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家喻户晓的电影。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❻ 《小兵张嘎》的故事梗概是什么啊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个男孩叫张嘎,他聪明勇敢,绰号“嘎小子"。张嘎只有一个惟一的亲人——奶奶,他爱奶奶,因为奶奶对他无微不至,他崇敬奶奶,因为奶奶竭尽全力维护着八路军,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着幸福。但是,奶奶为了掩护隐藏在他们家里养伤的八路军地区队侦察连长老钟,惨死在敌人的刺刀下!幸福的家被敌人摧毁了,嘎子最敬爱的老钟叔也被敌人抓走……这一切,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悲惨的啊!突然之间,他变成一个家破人亡的孤儿了!但是,张嘎是个勇敢刚强的孩子,失去亲人的悲痛没有使他消沉,敌人锋利的刺刀更不能使他屈服;相反,在他幼小的心里燃起了炽烈的复仇之火,一定要为奶奶报仇,要救出老钟叔!而且他要实现自己向往已久的理想——像老钟叔和罗金保叔叔那样,当一个勇敢而又机智的侦察员,狠狠地打击敌人。张嘎是个可爱的孩子,他勇敢刚强,在敌人面前无所畏惧,表现出威武不屈的精神。当老满父子为掩护他而遭受伪军的毒打时,他敢于大义凛然地挺身而出,并且沉着有力地告诉敌人:“我就是你们要找的八路军,跟他们没有关系!”当他被敌人关在炮楼里进行拷问时,他敢于勇猛地咬敌人执着皮鞭的魔手……同时,他也是个活泼淘气的孩子,在亲人面前,他撒娇发嘎,又显出天真的稚气,他会不讲道理地堵上胖墩家的烟囱;竟敢违犯纪律将缴获敌人的手枪藏进老鸹窝里……他的稚气逗人爱,他的刚强使人鼓舞。在温暖的革命队伍里,区队长和罗金保等叔叔们关切地关怀着张嘎,也严格地教育着张嘎,这就使张嘎更加坚定了坚强而乐观的革命意志。.虽然区队已经将白洋淀地区敌人的最后一个炮楼拔掉,张嘎所深切痛恨的日本队长龟田已被消灭,替奶奶报了大仇,救出了老钟叔,而且张嘎又得到了一支向往已久的手枪,区队长正式宣布他已是真正的小侦察员,他的理想都已实现,但是,他知道日本帝国主义还没有完全打垮,所以他最后将心爱的木头手枪送给胖墩的时候,还嘱咐胖墩说:“你也要用这支木头的,去缴获一支真家伙!”他希望更多的朋友共同来完成最后打垮敌人的任务。
❼ 关于抗日的影片故事都有什么
中国抗日战争,是指从1937年7月7日的“芦沟桥事变”开始,由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引发的战争,两国军队鏖战八年,至1945年9月2日,以中国胜利而告终。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并取得完全彻底胜利的战争。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抗日战争给每个经历与没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中国人都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材,而其中以视觉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电影作品,更是给大多数中国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已经成为了教育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科书。
建国以来,抗日战争题材故事影片已经拍摄了几十部,以下介绍的是我眼里最好的10部:
1、血战台儿庄
主创人员:导演:杨光远 翟俊杰 主演:邵宏来 初国良
影片简介:1938年春,国民党著名将领李宗仁将军指挥第五战区爱国官兵浴血奋战,歼灭侵华日军一万余人,举世闻名的台儿庄会战以中国军队的辉煌胜利告终。
重要看点:影片创作者的可贵之处在于是冲破改革开放初期电影创作方面的层层阻力,大胆突破禁区,在国内第一次拍摄了描写抗日战争正面战场重大战役的故事影片,并引起强烈的反响。影片对上到蒋介石、李宗仁等国民党军事领导人,下到普通爱国士兵的描写也比较客观、公正。
精彩场面:之一:台儿庄外围滕县战斗中,在包围上来的日军面前,王铭章师长蔑视地看着敌人,默默地吸完最后一枝烟、从容地自尽就义一场十分动人心弦,谁又能说这样静默中的牺牲不是壮怀激烈?之二:一场战斗之后,在《绣荷包》优美的乐曲声中,受伤的战士们依墙而坐、嗅着小草的芳香……他们不远的墙上写着大字“生在陕西,死在山东”,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为国尽忠的无憾。之三:最后一个镜头,在渐强的《义勇军进行曲》乐曲声中(当时还不能称《国歌》吧),无数牺牲了的横躺竖卧的国军战士在残垣断壁的台儿庄城墙上组成了“血肉长城”,已经被称为中国战争片中最经典的悲壮场面。
2、马石山十勇士
主创人员:导演:张新武 主演:孙岩 蒋昌义
影片简介:1942年11月23日,日军两万人对我胶东抗日根据地 “血洗扫荡”,数千名群众被围困在山上。八路军五旅十三团七连六班的战士们,在执行任务后途经马石山时,意外的知道了百姓将遭受日军大规模劫杀的危境。于是,他们毅然自行决定留下来解救乡亲们。十名战士在班长王殿元的指挥带领下,往返三次冲破敌人的火网,护送出群众一千多人。最后全班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重要看点:影片虽然是描写是十位勇士英雄群像,却人人个性鲜明、血肉丰满;两个掉队战士边吹唢呐、边谈笑自如地与10几个鬼子拼刺刀的场面显示了英雄压倒一切敌人的豪迈气概;个别战士对突围后仍然要返回继续救群众而有些犹豫不决的情节使人觉得影片残酷战争中士兵的心理描写真实可信;影片最成功的地方是音乐的使用,勇士们与敌人一次次惨烈的拼杀中,激昂音乐恰如其分的加入使人热血沸腾,最后,在一曲女声激越的壮歌声中、拼杀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三位战士在山顶巍然屹立、完成了雕塑般的英雄造型,这一场面令人久久难忘。
3、南京!南京!
主创人员:导演:陆川 主演:刘烨 高园园 范伟
影片简介:1937年的12月,南京城破。尽管有大批国军士兵溃逃出城,也仍然有大量不愿意投降的士兵留了下来,展开了惨烈的抵抗。抵抗失败之后,在数十万中国人的鲜血染红长江之后,南京全城沦为一片死地。虽然侵略者无比凶残野蛮,但决不甘心做亡国奴的南京各阶层的人民与日军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
重要看点:与以往的南京大屠杀题材影片不同的是,该片通过以国军抵抗的士兵、各种阶层、各种心态的南京老百姓、日本侵略者士兵等人物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中命运的描写,为世界观众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同时也是对南京灾难中的国人民族形象的全新书写。在新的层面上为中国历史上这一段惨痛的往事提供了全新的历史思考。
4、红棉袄 红棉裤
主创人员:导演:安战军 主演:何冰
影片简介:抗战时期某山村,10几位开会的县委干部被上千的日本鬼子包围,鬼子要县委干部投降,以换取被八路军俘虏的三名日本军官。县委干部拒绝投降,为了掩护群众撤退,他们先后壮烈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群众的平安。
重要看点:10几个武器简陋的县委干部面对上千装备精良的日本鬼子,寡众悬殊的人数对比显示了战斗的极其惨烈。其中,某年轻干部利用口技模仿婴儿哭声而特意引开即将发现群众的鬼子、自己却不幸英勇牺牲的一场戏感人肺腑;最后,以一曲京剧杨家将的荡气回肠的唱腔来赞颂为保护全村群众而全部壮烈牺牲的县委干部,催人泪下,将影片推向高潮……
5、七、七事变
主创人员:导演:李前宽 肖桂云 主演:吴桂苓 李法曾 杜志国 郑邦玉
影片简介: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展开全面的侵略战争,7月7日,日军大举进攻卢沟桥。国民革命军第29军爱国官兵英勇抵抗日本侵略者,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等身先士卒,壮烈殉国。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重要看点:影片以恢宏的气势、浓烈的色彩艺术地再现了当年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不仅尊重历史地真实表现了事件整个过程,而且血肉丰满地塑造了国民革命军29军数位爱国将领、当地各阶层爱国人士、广大群众的集体光辉形象。
影片非常注意艺术细节的表现,一些精彩场面,如中国军队与日军部队行军狭路相逢、宁可迎面踏步走也不向侵略者退让的镜头,我军一军官战斗结束后愤怒撕裂日本太阳旗的镜头、卢沟桥头我军与日军激战时不时出现的桥栏上愤怒狮子的特写镜头、某将军牺牲时仍傲然站立怒视敌人方向的镜头,无不表现了中国人民誓将抗日到底的钢铁意志和坚强决心。
以往描写重大历史事件的电影因刻意事件过程从容不迫的流水帐式的叙述,而忽视了影片的观赏效果,而《七、七事变》则避免了这一点,它的文戏感人肺腑,武戏悲壮惨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6、烈火金刚
主创人员:导演:何群 主演:申军谊 李强 宋春丽 赵小锐 陈炜 葛优
影片简介:抗日战争“五、一”反扫荡时期,滹沱河边某村发生了残酷的战斗。跟主力部队离散的我八路军排长史更新、侦察员肖飞、战士丁尚武、女区长金月波等人组成了一支抗日队伍,在冀中平原上坚持斗争,争取了伪军起义,歼灭了侵略军,取得了胜利。
重要看点:虽然只是描写了敌后战场小规模战斗,战斗人员也只是八路军受伤、掉队战士和当地的民兵,但影片塑造的几个英雄人物却性格鲜明:史更新的英勇、肖飞的机智、丁尚武的卤莽、金月波的刚强……
影片最震撼人心的情节并不是几场战斗,而是被捕的金月波声泪俱下地激昂号召伪军反抗欺负被俘妇女的鬼子、伪军中队长刁世贵良心发现捆绑猪头小队长等鬼子、鬼子头目猫眼司令闻讯赶来疯狂残杀正义伪军那一长段戏,情节的起伏跌宕,同时也使观众的情绪大起大落,将影片推向高潮……
好的影片必有好的音乐,影片开头的一曲雄浑、悲壮的《大平原》主题歌,配合几个英雄人物的黑白影像造型,极有气势地将观众引入了那个艰苦卓绝的难忘战斗岁月。
7、血性山谷
主创人员:导演:安战军 主演:蒋昌义 李树生
影片简介:1944年3月,一位八路军首长在一支精干的警卫小部队护送下,途经日寇封锁区去延安开会。为了安全和缩短路程,他们在一位农民向导带领下进入了一条渺无人烟的山谷。不料却陷入人数数十倍于己的日军重重包围之中,他们艰难突围,最终完成了重要的使命。
重要看点:影片情节并不复杂。但可贵之处是对战争气氛的渲染极其真实。黄色的荒无人烟的山沟、灰头土脸的八路军与日本鬼子、令人几乎窒息的无数次强烈的爆炸场面(据说剧组使用了10吨高爆炸药表现爆炸场面)、两军白热化的数次肉搏战……虽然仅仅是一系列小规模战斗,但创作者对战争场面的处理,可以说是所有抗战影片中最精彩的一部。使人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抗战的残酷与艰难。贯穿影片始终的《红旗颂》乐曲,很好地表现了影片中军民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正义战争的凛然气氛。
8、归心似箭
主创人员:导演:李俊 主演:赵尔康 斯琴高娃
影片简介:1939年冬,我东北抗联某部连长魏德胜,在战斗中与部队失散后,历经千辛万苦,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心,最后终于冲破敌人的层层牢笼,找到了部队。
重要看点:虽然只是一个抗联战士如何归队的故事。但影片给魏德胜精心地设置了生死关、金钱关和美女关数道考验,意志坚强的他以坚定的信念经受住了这些考验,回到抗日队伍之中……中国伟大的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正是因为有了成千上万魏德胜这样意志坚强的战士的舍生忘死的参与,这是抗战胜利的真正源泉。
9、铁血昆仑关
主创人员:导演:杨光远 主演:刘颖涛 高强
影片简介:1939年末至1940年初,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陆军第五军广大国民党爱国官兵在军长杜聿明的率领下,对日军重兵盘踞的军事要地昆仑关展开进攻作战,歼灭日军五千人,是中国抗战中攻坚战的首次胜利。
重要看点:昆仑关战役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的一次最重要的攻坚战,与其他一些在日本侵略军进攻面前被动组织的一些会战相比,此次战役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就更显可贵,可贵就在于中国军队对敌人从消极防御转为主动战略进攻,沉重打击了日寇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抗日战争从此由防御转入相持阶段。
由于昆仑关战役的主要指挥员是曾经的在押战犯杜聿明,影片在发行时遭遇了重重阻力,完成数年后才获准解禁发行,错过了最好的放映时间,再由于发行宣传的不利,致使影片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令人十分遗憾。但作为表现抗日战争重要战役的影片,中国抗日战争影片的画廊里完全应该有《铁血昆仑关》的重要一席位置。
10、地道战
主创人员:导演:任旭东 主演:朱龙广 王炳玉 张勇手
影片简介:冀中抗日根据地高家庄人民在党支书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的领导下,利用地道做掩护,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机智的战斗,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重要看点:虽然影片只是表现了抗日战争敌后战场游击战争中的一种特殊战例,但由于影片绝佳的艺术表现力——脍灸人口的主题歌和音乐和张弛有度的节奏给影片增色不少、所描写战斗的奇特与幽默,再加上“文革”期间优秀战争影片的片源稀少,使影片的放映效果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难以置信的程度。
《地道战》发行拷贝2000多个——没有影片超越,观片观众人次达10几亿——至今仍然没有任何影片能够超越,70、60、50、40后的观众几乎人人或主动或被动地看了无数遍该片,80、90后的大多数青年观众也在电视中观看了该片。影片不可思议的放映效果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奇观!
❽ 农民大叔花4年拍微电影,为拍摄这部作品,他付出了哪些心血
农民大叔花四年时间制作微电影
微电影《平原硝烟》引起了网友们关注,不是这部微电影内容吸引人注意,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拍摄竟然是出自一位农村大叔之手。 这部电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 发生在豫东平原上的抗战故事。这部电影不仅特殊在出自于农民之手,就连演员也都是农民, 拍摄这部电影纯属大家的兴趣,这部电影属于一部公益电影,电影是大家自己编剧、导演、拍摄,演员们加入也是凭着自己爱好,并没有报酬。
这部微电影即将在今年五月上映,而最初拍摄这部电影也是因为大家的爱好而已,对于农民来说他们也想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农民朋友在一起玩玩,大家共圆中国梦。相比于玩手机,吃喝打麻将,这种方式更能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钱先生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值得大家赞扬,毕竟作为农民来说大家从来没有想过能够拍电影。
而农民的业余生活也比较单调,除了做农活之外,也就是玩玩手机,打打麻将。钱先生带领乡亲们一起拍微电影,调动了大家积极性,也丰富了人们精神世界。想想现在很多人,不是熬夜追剧就是视频刷不停,能够做些有意义的事,值得赞扬!
❾ 抗日电影红高粱主要内容简短
影片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梁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本军虐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