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类型 > 安吉莉卡电影伦理手机

安吉莉卡电影伦理手机

发布时间:2022-11-13 15:45:22

⑴ 07生物科技十大突破

一 .美国《科学》杂志12月21日公布了2007年度十大科技突破,生物科学方面入选的重大突破多达五项:
1.发现人类基因组个体间差异
2007年的几项前沿性研究进展,首次阐述了人与人之间的DNA究竟存在着多大的差异。这是一个巨大的概念性飞跃,它将影响从医生如何治疗疾病到人类如何看自己以及保护个人隐私等各个方面。
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后,生物学家便一直在绘制碱基上的小差异,即单核苷酸多态性,这些小差异成为2007年十余个研究项目的关键内容。在这些被称为广泛关联基因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数千名患病或无病个体的DNA进行了对比,以确定哪些小的基因差异会给人类带来疾病风险。
这一研究能迅速发现疾病基因,以Ⅱ型糖尿病为例,2007年已发现了几个与该疾病相关的基因。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今后更多的人将会拥有自己部分或全部的基因组,从而更准确地了解自己存在患何种疾病的风险。
2.用皮肤细胞培育胚胎干细胞
日本和美国小组分别在2007年6月宣布,他们用小鼠皮肤细胞培养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这些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能产生身体内包括卵子和精子在内的所有细胞,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相同的功效。
2007年11月,两个小组再次报告说,他们成功地用人类皮肤细胞培养出了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由于这项研究解决了胚胎干细胞研究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因此将彻底改变干细胞研究的科学与政策,为生物医学研究开辟新的方向。
3. 揭开β2-肾上腺素受体神秘面纱
研究人员确定了人类β2-肾上腺素受体的结构,这是科学家第一次真正认识一类重要人体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结构。该受体通过传递体内激素、血清胺以及其它分子的信息来管理人体内部系统,从抗组胺药到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均以该受体为靶标。这一研究不仅能够加速新型或改良药物的研究,还能拓宽人类对自身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4.发现T细胞通过不对称分裂具有两种功能
今年,研究人员发现了免疫细胞具有短期保护和长期保护分工的新证据。当病毒入侵时,一些T细胞就充当短命战士,而记忆细胞能在人体内存在几十年,以防相同的入侵者再次来犯。这项新成果显示了T细胞通过不对称分裂能产生两种类型的细胞。当T细胞遇到携带特殊病毒分子的树突状细胞时,不同的蛋白质聚集在它的两极。研究人员发现,靠近树突状细胞的T细胞的后代携带了具有“战士”特征的感受器,另一极的细胞显示出“记忆细胞”的特征。在这项发现被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前,研究人员还需要对有关记忆细胞的特化作用进行更多了解,但是这项发现最终将加速疫苗的研制过程。
5.发现人类大脑重要记忆中心通过对人和大鼠的研究,科学家提出,记忆力和想象力均植根于人类大脑的海马区,该区是大脑重要的记忆中心。科学家推断,大脑的记忆也许能通过重新梳理过去的经历,来产生关于未来的想象。
二.美国《时代》杂志12月11日评出了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生物科学方面入选的重大发现多达七项
1. 干细胞研究获得突破
两本权威期刊《细胞》及《科学》在11月20日同时刊出来自美国及日本两个研究团队的报告,证实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direct reprogramming )”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这项发现一方面解决了利用胚胎进行干细胞研究的道德争议,另一方面也使得干细胞研究的来源更不受限。分属京都大学及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两个团队虽然独立研究,但使用的方法几乎完全相同,更巧合的是竟然同时分别被两本期刊审核通过,证明基因直接重组技术的确有效。他们所使用的方式都是利用病毒将四个基因送入皮肤细胞,促使普通的皮肤细胞产生变化,最后成为带有胚胎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称为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iPS )。
2.科学家首次完整破译人类个体基因组
人类第一个个体基因组排序已经完成。利用基因组排序技术,研究人员成功绘制了著名科学家克雷格•温特尔的一个完整的DNA蓝图。此次破译过程发现的人类遗传变异的数量比之前人们所设想的要“丰富”的多。这一研究发现刊登在9月4日的《PLoS生物学》上。既是论文作者又是研究对象的温特尔说,遗传密码的28亿个连续位也将加快预防性药物的研制过程。根据温特尔的预测,在5年时间内,更为快速和低廉的排序技术可以打造1万人的完整基因组,它们将为“一个个性化、具体化的基因组学时代的到来”奠定基础。他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一旦完成这些基因组的排序,我们便可在根本上具备认清与天性和坏境有关的每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将知道哪些特定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哪些又是由环境造成的。”此次研究发现颠覆了短期内便成为遗传学“绝对真理”的观点: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所有人的同一性可达到99.9%。
3.南极海域发现多种奇异的深海生物
研究人员在在环绕南极洲的海洋深处发现了700多个新物种。从南极地区海域大约2300到19700英尺(700到6000米)深的海底发现的新物种包括心形海胆、食肉类海绵、和有盘子大小的海蜘蛛。该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安吉莉卡•勃兰特说:“我们为在很多物种中发现的巨大多样性而感到惊讶。我们过去认为,随着营养和食物的减少,可能会引起两极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该研究的合著人、来自威廉港(Wilhelms haven)德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布丽奇特•艾比说:“在发现的这些新物种中,有很多是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因为此前有很多是我们所不知道的。”这项研究是南极深海生物多样性工程的一部分。从2002年到2005年,一个由来自14个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小组乘坐德国波拉斯汀(Polarstern)号研究船在南极半岛东部的威德尔海进行了三次南极深海生物多样性工程考察。这项工程对海洋生物调查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项全球协作计划中,数千名研究人员将在2010年前统计出所有的海洋生物。
4. 科学家研制出人造心脏瓣膜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大约60万人未来三年需要更换心脏瓣膜。英国科学家给这些患者带来了希望:由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心脏学研究中心马格迪•亚库布博士领导实施了一项研究,这项历时10年的努力将有望在不久结出果实,届时,他们可以将将骨髓干细胞诱变培育成为心脏瓣膜细胞。亚库布希望,借助于特制的胶原质支架,这一组织能长成心脏瓣膜的形状。近年来,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努力培育新的心脏瓣膜和其他身体组织。如果亚库布研究小组培育的组织在动物身上的实验取得成功,他估计它有望在3到5年内用于人造心脏瓣膜移植患者身上。
5.内蒙古发现当今世界上最大似鸟恐龙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于6月13日宣布,经研究确认,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发现的一具巨型兽脚类化石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似鸟恐龙化石。古脊椎所研究员徐星介绍,这具化石是我国科学家于2005年在内蒙古二连盆地大约8000万年前沉积的岩石中发现的,体长约8米,站立高度超过5米,体形可与著名的暴龙类相比。中国科学院与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局的学者经过两年的联合研究得出结论,这具化石属于鸟类的近亲——窃蛋龙类,而且是一种处于过渡类型的窃蛋龙,专家最终将其命名为二连巨盗龙。
6.找到人类走出非洲的证据
今年初,一个由多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小组宣布,通过对1952年在南非发现的一个骨头进行分析,证明它是第一块证明现代人是从非洲走出来的化石证据。据信,人类是在65000年前到25000前走出非洲的。这块头骨化石距今已有大约36000年。
7. 世界上年龄最大的动物

⑵ 演加勒比海盗的巴布萨船长(斯帕洛的大副)是谁,他在现实生活中叫什么名字

姓名:杰弗里·拉什 (Geoffrey Rush)杰弗里拉什获得ACADEMY的照片性别:男 出生日期:1951-07-06 国籍:澳大利亚 出生地: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图瓦巴 职业:演员 出道:1981年 配偶:Jane Menelaus 孩子:女儿为安吉莉卡.拉什。儿子为詹姆斯拉什。 毕业院校:昆士兰大学艺术学系,并为昆士兰大学艺术学系名誉博士。
[编辑本段]艺术生涯
戏剧舞台
杰弗里·拉什1951年7月6日出生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图瓦巴,是个土生土长的昆士兰人。父亲罗伊-拉什(Roy Rush)是个会计师,母亲梅林-拉什(Merle Rush)是一位售货员。1971年他在昆士兰大学获得艺术学位以后,签约昆士兰布里斯班戏剧公司,开始了其戏剧生涯。除了参加一些名著的演出以锻炼自己的演技以外,拉什还赴巴黎Jacques Lecoq哑剧学校学习了2年的哑剧。 回到澳大利亚以后,拉什继续了其舞台生涯,与以前的室友梅尔·吉布森合作出演了影片《Waiting for Godot》。从那以后,两位默默无闻的演员开始渐渐有了自己的演艺发展方向:梅尔·吉布森前往好莱坞开拓电影事业,如今己成为影坛数一数二的票房巨星;而拉什则留在国内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舞台剧演员,登台于七十多个不同的剧院,获得过诸如澳大利亚“Sidney Myer Performing Arts Award”荣誉奖等许多戏剧奖项。80年代初的大部分时间,他一直是导演吉姆·沙尔曼(Jim Sharman)主办的'灯塔'(Lighthouse)剧团的一员。后来,他开始转向电影。1981年,他拍摄了其第一部电影《欺骗》(“Hoodwink”),片中的另一位主角是年轻的朱迪·戴维斯(Judy Davis)。这一期间,拉什不但在澳大利亚的电影和舞台界频频露面,扮演角色外,还执导了大量的戏剧作品。
电影-钢琴师
1996年拉什受青年导演斯科特·希克斯的邀请,主演了反映当代澳大利亚著名钢琴师戴维·赫尔弗格特生平的传记片《钢琴师》(又名:Shine,闪亮的风采-钢琴师)。戴维是一位极有天赋、性情孤傲的钢琴师,但整日精神沮丧、举止怪异,在父亲的关爱逼迫下,终于将梦想和天赋融于一身。这是45岁的拉什第一次在电影中担纲主演,他除了接受钢琴弹奏训练外,还花了大量时间来研究和揣摩戴维的心态和举止。拉什在影片中将这位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催人泪下,将这位音乐天才的情感和悲伤演释得出神入化,非常具有感染力。拉什也从一名舞台剧演员一跃成为国际影坛响当当的人物,被认为是1996年国际影坛最重大的发现。他一举囊括了纽约、洛杉矶、伦敦和澳大利亚四地的影评人影帝奖,以及英国电影学院奖、美国广播影评人协会奖、美国演员工会奖、金球奖和奥斯卡奖等多个影帝头衔,为澳大利亚捧回了首个奥斯卡影帝奖杯。杰弗里-拉什周围充满了一片'钢琴奇才'的赞美声,于是拉什开始正式地走进大银幕,在多部人物鲜明的影片中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电影-奥斯卡与露辛达
1997年拉什在吉列恩·阿姆斯特朗(Gillian Armstrong)执导的影片《奥斯卡与露辛达》(“Oscar and Lucinda”)中,扮演奥斯卡的曾孙。1998年,拉什拍摄了夏克哈·卡帕 (Shekhar Kapur)执导的英国史诗片《伊莉莎白》(“Elizabeth”),扮演英国女皇伊莉莎白一世那位城府深奥、为人阴暗的密友----弗朗西斯·华星汉姆公爵,与同为澳大利亚的女星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大演对手戏,扶佐着这位女皇带领英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富强的国家。拉什对弗朗西斯工于心计的性格特征把握得相当准确,表演颇见功力,获得了评论界的好评。
电影-恋爱中的莎士比亚
同年拉什又参加拍摄了约翰·马顿(John Madden)执导的《恋爱中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 in Love),扮演那位濒临破产的剧院老板菲利浦-汉斯劳,猬琐狡猾的形象、收放自如的演技抢尽了镜头,并再次招来了一片赞扬声。他在此片中的精彩表演为他赢得了美国国际电影评论协会和英国电影学院的最佳男配角奖,以及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金球奖和美国电影演员协会奖的提名。上述两片的成功,使拉什精湛的演技深深地印在了许多观众的脑海里。紧接着,他还在比莱·奥古斯特(Bille August)改编的《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中扮演一个“法律的维护者”贾维特警官,塑造了一个富于激情但却拒绝表达情感的人。整部影片揭示深刻、可看性颇高。电影-神秘人、鬼屋
1999年,拉什转变了戏路,接拍了《神秘人》(“Mystery Men”),在片中扮演那个胆怯的卡萨纳苇·弗兰肯斯坦,出演此片的还有格雷格-金尼尔、简安-加罗法洛、本-施蒂勒和保罗-鲁本斯等。同年,他参加了1958年威廉姆-卡斯特尔(William Castle)的经典恐怖片《鬼屋》(“House On Haunted Hill”)的重拍工作,该片由威廉姆·马龙(William Malone)执导,拉什在片中扮演一个行为反常古怪的百万富翁斯蒂芬,邀请几个朋友(伊丽莎白·赫莉、塔伊-迪格斯和彼特-加拉格尔等饰),在废弃荒芜的精神病研究所内举办生日派对,阴森恐怖的大宅中发生了一系列毛骨悚然的事件。
电影-巴拿马的裁缝
2000年拉什与皮尔斯·布鲁斯南(Pierce Brosnan)联袂主演了约翰·波尔曼(John Boorman)执导的黑色喜剧悬念片《巴拿马的裁缝》(“The Tailor of Panama”),在剧中扮演一个英国裁缝师哈利。这是一部描写巴拿马地区的一个间谍故事的影片,哈利为了保住自己的妻子及生活,于是编造了足以引起国际纠纷的虚假情报提供给“间谍”皮尔斯。此片是第一部在巴拿马拍摄的好莱坞电影。
电影-鹅毛笔
接着,拉什在好莱坞教父级的导演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执导的传记片《鹅毛笔》(“Quills”)中,扮演十八世纪法国才华横溢的著名情色文学作家萨德侯爵(Marquis de Sade)。因为萨德侯爵撰写的作品太过色情骇人,而被统治者拿破仑关进了教堂的疯人院内。但是他在狱中仍继续写作,并由教堂洗衣妇(凯特·温斯莱特饰)把作品偷送出去出版。拉什在片中把萨德侯爵敢于挑战道德及传统伦理戒律的一生演释得淋漓尽致,将情欲与道德、创作与迫害之间的冲突发挥到最高点。这是他继《钢琴师》之后,再次倾力出演的作品,他自己认为“完美地把握了角色的精髓”。此片一经上映即受到广大影迷的关注,使杰弗里·拉什赢得了第58届美国电影金球奖和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双料提名。
[编辑本段]家庭生活
杰弗里·拉什的幸福家庭成立于1988年,妻子珍妮·梅尼罗丝(Jane Menelaus)是澳大利亚资深舞台剧演员,向来很少触电,只参加舞台剧及电视剧的演出。但拉什出演《鹅毛笔》却请出了夫人助阵,扮演萨德侯爵夫人,一同演绎变态夫妻。 家中有一对儿女:1992年出生的女儿安吉莉卡-拉什(Angelica Rush)和1995年出生的儿子詹姆斯-拉什(James Rush)。
[编辑本段]获奖记录
1996年因影片《钢琴师》获得纽约、洛杉矶、伦敦和澳大利亚四地的影评人最佳男演员奖,以及英国电影学院奖、美国广播影评人协会奖、美国演员工会奖、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 1998年因影片《恋爱中的莎士比亚》获得美国电影演员协会奖、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1998年因影片《恋爱中的莎士比亚》获得美国国际电影评论协会和英国电影学院的最佳男配角 2001年因影片《鹅毛笔》获得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2009年因舞台剧《国王出走》获得托尼奖最佳男主角
[编辑本段]参演作品
《国王出走》Exit the king(2009) 慕尼黑 Munich (2005)彼得·塞勒斯的生与死 Life and Death of Peter Sellers, The (2004) 凯利党 Ned Kelly (2003) Harvie Krumpet (2003) 真情假爱 Intolerable Cruelty (2003) 加勒比海盗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 (2003) 脱泳而出 Swimming Upstream (2003) 摇滚姐妹 The Banger Sisters (2002) 巴拿马裁缝 The Tailor of Panama (2001)马缨丹 Lantana (2001) 鹅毛笔 Quills (2000) 猛鬼屋 House on Haunted Hill (1999) 伊莉莎白 Elizabeth (1998) 魔鬼不设防 Little Bit of Soul (1998) 孤星泪 Misérables, Les (1998) 莎翁情史 Shakespeare in Love (1998) 革命小子 Children of the Revolution (1996) 闪亮的风采 Shine (1996) 欺骗Hoodwink(1981)

⑶ 请介绍一下电影演员杰弗里拉什

杰弗里拉什

中文名: 杰弗里·拉什

英文名: Geoffrey Rush

性 别: 男

生 日: 1951-07-06

角 色:演员

就读于昆士兰大学时便加入职业剧团,也曾在伦敦、巴黎两地磨练演技,回国后活跃于舞台,得过不少奖项。1981年进入影坛,1996年演出描写David Helfgott的传记电影《钢琴师》而一举成名,获得无数影评人协会的最佳男主角奖,更勇夺奥斯卡影帝宝座。

演员作品

慕尼黑 Munich (2005)

彼得·塞勒斯的生与死 Life and Death of Peter Sellers, The (2004)

凯利党 Ned Kelly (2003)

Harvie Krumpet (2003)

真情假爱 Intolerable Cruelty (2003)

加勒比海盗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 (2003)

脱泳而出 Swimming Upstream (2003)

摇滚姐妹 The Banger Sisters (2002)

巴拿马裁缝 The Tailor of Panama (2001)

马缨丹 Lantana (2001)

鹅毛笔 Quills (2000)

猛鬼屋 House on Haunted Hill (1999)

伊莉莎白 Elizabeth (1998)

魔鬼不设防 Little Bit of Soul (1998)

孤星泪 Misérables, Les (1998)

莎翁情史 Shakespeare in Love (1998)

革命小子 Children of the Revolution (1996)

闪亮的风采 Shine (1996)

杰弗里-拉什

作为澳大利亚最受欢迎的著名戏剧演员,杰弗里-拉什凭着1996年在传记影片《钢琴师》(“Shine”)中扮演戴维-赫尔弗格特一角的精彩演出,赢得了奥斯卡和金球奖的最佳男主角,以及澳大利亚电影学院最佳男主角奖,引起了全世界影迷们的厚爱。

杰弗里-拉什1951年7月6日出生于澳大利亚昆士兰的图瓦巴,是个土生土长的昆士兰人。父亲罗伊-拉什(Roy Rush)是个会计师,母亲梅林-拉什(Merle Rush)是一位售货员。197
1年他在昆士兰大学获得艺术学位以后,签约昆士兰布里斯班戏剧公司,开始了其戏剧生涯。除了参加一些名著的演出以锻炼自己的演技以外,拉什还赴巴黎Jacques Lecoq哑剧学校学习了2年的哑剧。

回到澳大利亚以后,拉什继续了其舞台生涯,与以前的室友梅尔-吉布森合作出演了影片《Waiting for Godot》。从那以后,两位默默无闻的演员开始渐渐有了自己的演艺发展方向:梅尔-吉布森前往好莱坞开拓电影事业,如今己成为影坛数一数二的票房巨星;而拉什则留在国内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舞台剧演员,登台于七十多个不同的剧院,获得过诸如澳大利亚“Sidney Myer Performing Arts Award”荣誉奖等许多戏剧奖项。80年代初的大部分时间,他一直是导演吉姆-沙尔曼(Jim Sharman)主办的"灯塔"(Lighthouse)剧团的一员。后来,他开始转向电影。1981年,他拍摄了其第一部电影《欺骗》(“Hoodwink”),片中的另一位主角是年轻的朱迪-戴维斯(Judy Davis)。这一期间,拉什不但在澳大利亚的电影和舞台界频频露面,扮演角色外,还执导了大量的戏剧作品。

1996年拉什受青年导演斯科特-希克斯的邀请,主演了反映当代澳大利亚著名钢琴师戴维-赫尔弗格特生平的传记片《钢琴师》。戴维是一位极有天赋、性情孤傲的钢琴师,但整日精神沮丧、举止怪异,在父亲的关爱逼迫下,终于将梦想和天赋融于了一身。这是45岁的拉什第一次在电影中担纲主演,他除了接受钢琴弹奏训练外,还花了大量时间来研究和揣摩戴维的心态和举止。拉什在影片中将这位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的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催人泪下,将这位音乐天才的情感和悲伤演释得出神入化,非常具有感染力。拉什也从一名舞台剧演员一跃成为国际影坛响当当的人物,被认为是1996年国际影坛最重大的发现。他一举囊括了纽约、洛杉矶、伦敦和澳大利亚四地的影评人影帝奖,以及英国电影学院奖、美国广播影评人协会奖、美国演员工会奖、金球奖和奥斯卡奖等多个影帝头衔,为澳大利亚捧回了首个奥斯卡影帝奖杯。杰弗里-拉什周围充满了一片"钢琴奇才"的赞美声,于是拉什开始正式地走进大银幕,在多部人物鲜明的影片中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

1997年拉什在吉列恩-阿姆斯特朗(Gillian Armstrong)执导的影片《奥斯卡与露辛达》(“Oscar and Lucinda”)中,扮演奥斯卡的曾孙。1998年,拉什拍摄了夏克哈-卡帕 (Shekhar Kapur)执导的英国史诗片《伊莉莎白》(“Elizabeth”),扮演英国女皇伊莉莎白一世那位城府深奥、为人阴暗的密友----弗朗西斯-华星汉姆公爵,与同为澳大利亚的女星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大演对手戏,扶佐着这位女皇带领英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富强的国家。拉什对弗朗西斯工于心计的性格特征把握得相当准确,表演颇见功力,获得了评论界的好评。

同年拉什又参加拍摄了约翰-马顿(John Madden)执导的《恋爱中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 in Love),扮演那位濒临破产的剧院老板菲利浦-汉斯劳,猬琐狡猾的形象、收放自如的演技抢尽了镜头,并再次招来了一片赞扬声。他在此片中的精彩表演为他赢得了美国国际电影评论协会和英国电影学院的最佳男配角奖,以及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金球奖和美国电影演员协会奖的提名。上述两片的成功,使拉什精湛的演技深深地印在了许多观众的脑海里。紧接着,他还在比莱-奥古斯特(Bille August)改编的《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中扮演一个“法律的维护者”贾维特警官,塑造了一个富于激情但却拒绝表达情感的人。整部影片揭示深刻、可看性颇高。

1999年,拉什转变了戏路,接拍了《神秘人》(“Mystery Men”),在片中扮演那个胆怯的卡萨纳苇-弗兰肯斯坦,出演此片的还有格雷格-金尼尔、简安-加罗法洛、本-施蒂勒和保罗-鲁本斯等。同年,他参加了1958年威廉姆-卡斯特尔(William Castle)的经典恐怖片《鬼屋》(“House On Haunted Hill”)的重拍工作,该片由威廉姆-马龙(William Malone)执导,拉什在片中扮演一个行为反常古怪的百万富翁斯蒂芬,邀请几个朋友(伊丽莎白-赫莉、塔伊-迪格斯和彼特-加拉格尔等饰),在废弃荒芜的精神病研究所内举办生日派对,阴森恐怖的大宅中发生了一系列毛骨悚然的事件。

2000年拉什与皮尔斯-布鲁斯南(Pierce Brosnan)联袂主演了约翰-波尔曼(John Boorman)执导的黑色喜剧悬念片《巴拿马的裁缝》(“The Tailor of Panama”),在剧中扮演一个英国裁缝师哈利。这是一部描写巴拿马地区的一个间谍故事的影片,哈利为了保住自己的妻子及生活,于是编造了足以引起国际纠纷的虚假情报提供给“间谍”皮尔斯。此片是第一部在巴拿马拍摄的好莱坞电影。

接着,拉什在好莱坞教父级的导演菲利普-考夫曼(Philip Kaufman)执导的传记片《鹅毛笔》(“Quills”)中,扮演十八世纪法国才华横溢的著名情色文学作家萨德侯爵(Marquis de Sade)。因为萨德侯爵撰写的作品太过色情骇人,而被统治者拿破仑关进了教堂的疯人院内。但是他在狱中仍继续写作,并由教堂洗衣妇(凯特-温斯莱特饰)把作品偷送出去出版。拉什在片中把萨德侯爵敢于挑战道德及传统伦理戒律的一生演释得淋漓尽致,将情欲与道德、创作与迫害之间的冲突发挥到最高点。这是他继《钢琴师》之后,再次倾力出演的作品,他自己认为“完美地把握了角色的精髓”。此片一经上映即受到广大影迷的关注,使杰弗里-拉什赢得了第58届美国电影金球奖和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的双料提名,人们祝愿拉什能捧回第二座奥斯卡影帝奖杯。

杰弗里-拉什的幸福家庭成立于1988年,妻子珍妮-梅尼罗丝(Jane Menelaus)是澳大利亚资深舞台剧演员,向来很少触电,只参加舞台剧及电视剧的演出。但此次拉什出演《鹅毛笔》却请出了夫人助阵,扮演萨德侯爵夫人,一同演释变态夫妻。家中有一对儿女:1992年出生的女儿----安吉莉卡-拉什(Angelica Rush)和1995年出生的儿子----詹姆斯-拉什(James Rush)

主要获奖记录:

2001年因影片《鹅毛笔》获得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98年因影片《恋爱中的莎士比亚》获得美国电影演员协会奖、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男配角提名

1998年因影片《恋爱中的莎士比亚》获得美国国际电影评论协会和英国电影学院的最佳男配角奖

1996年因影片《钢琴师》获得纽约、洛杉矶、伦敦和澳大利亚四地的影评人最佳男演员奖,以及英国电影学院奖、美国广播影评人协会奖、美国演员工会奖、金球奖和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

主要电影作品:

2000年 《鹅毛笔》(“Quills”)

2000年 《巴拿马的裁缝》(“The Tailor of Panama”)

1999年 《鬼屋》(“House On Haunted Hill”)

1999年 《神秘人》(“Mystery Men”)

1998年 《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

1998年 《魔鬼不设防》(“A Little Bit Of Soul")

1998年 《恋爱中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 In Love")

1998年 《伊莉莎白》(“Elizabeth”)

1997年 《Twisted》

1997年 《奥斯卡与露辛达》(“Oscar and Lucinda”)

1996年 《钢琴师》(“Shine”)

1981年 《欺骗》(“Hoodwink”)

⑷ 加勒比海盗4里面 杰克船长在结尾为什么抛下安吉莉卡,他不是很喜欢她吗就算想要自由也不用杀了她啊

没杀她,给她了后路。杰克可能不希望这样被束缚,毕竟还是一个善于演戏的人

阅读全文

与安吉莉卡电影伦理手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千玺新电影上映电影院 浏览:724
男子吃胖变成巨人电影名字 浏览:26
有想青春爱欲吻类型的电影吗 浏览:229
韩国人看中国很火的电影 浏览:118
成龙抱美国女人电影 浏览:841
韩国电影办公室美女和老板 浏览:26
看电影的心情短语 浏览:359
的士速递电影全集国语 浏览:55
电影一开始的英语怎么说 浏览:910
没有粤康码可以看电影吗 浏览:262
子弹出租电影粤语 浏览:26
英语电影全部台词 浏览:188
致青春二电影解说 浏览:822
青春惊悚电影 浏览:798
出现经典恐怖场景的电影 浏览:239
美国重生电影有哪些 浏览:969
钢琴家的妻子是电影演员 浏览:549
凯迪拉克追女孩的故事是什么电影 浏览:49
电影关于家里女人强势的电影 浏览:794
吃饭看电影说说心情 浏览: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