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阿丽塔.战斗天使电影原型是什么
卡梅隆导演的《阿丽塔.战斗天使》改编自日本漫画家木城雪户的《铳梦》改编,这部电影充分证明一件事,不想当好粉丝的大导演不是一名好卡车司机。
话说回来,卡梅隆导演的《阿丽塔.战斗天使》于2月22日上映,目前中国票房累计9.11亿,作为一部科幻片在中国票房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换算成美元都有1亿多美元了。但是与稍早上映的郭帆导演的《流浪地球》相比,在中国票房就不能比了。
总而言之,《阿丽塔》证明好莱坞确实有用心在拍,并且用心在还原这个科幻世界,甚至是还原原著《铳梦》,但这部电影最终因为想讨好大众,失去了原作小众的深奥精髓,又因为平衡导致普通观众觉得没有意思,两头不太讨好,最终沦为一部不算太优秀的改编科幻片。
不管如何,卡梅隆花了那么多资金,还有时间功夫拍摄《阿丽塔》,现在票房确实不佳,但还是希望能够出续集吧,也许还有救呢。
更多关于卡梅隆和《阿丽塔》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2. 如何评价《阿丽塔:战斗天使》
我觉得这电影挺亏的,主要在于牛逼的地方大部分人无感,然而这电影的其他问题又很严重。
牛逼的地方在于,阿丽塔是一个完全由CG制作的角色,然而她在电影里的形象和表现一点都不违和,哪怕是和真人进行互动的时候。她的形象如此栩栩如生,让人觉得这个少女心恋爱脑的人形自走拆迁机器就像真的活在这个世上一样。除掉女主角之外,废铁镇的还原也做得很好。废铁镇的场景和传统的赛博朋克那种high-tech-low-life的感觉略有不同,还带上了一点废土的色彩。可惜电影自始至终没有出现天上的那座城市萨勒姆的景象,不然两相对比估计会更有感觉。
问题是,格局打开了之后,这电影剩的时间不够了。所以内心戏当然就无法了——我始终觉得电影的最后强行反向泰坦尼克号的根源就是这苦命鸳鸯的故事讲不完了,索性一了百了,强行给妹子安排了个未婚丧偶的结局,激励她like literally继续往上爬算了。
还有,关于女主那对大眼睛,我身边的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有一派是认为正好戳中恐怖谷的,也有一派觉得萌得不要不要的。
关于如何鉴别自己是哪一派的问题,请你找一张自己喜欢的人的照片,打开美图秀秀,然后使用“去美容”选项中的“放大眼睛”功能,在眼睛部分连续点击约二十到三十下,然后看一看自己是否还喜欢这个人即可。
3. 阿丽塔·战斗天使:人性的救赎
近年来,赛博朋克这样反乌托邦式的主题在电影里的呈现越来越多,而正是因为许多这类题材的好电影都在探讨未来的社会和人性,所以让观众们对这类电影抱有更大的兴趣。
而这次,由罗德里格兹执导、詹姆斯·卡梅隆编剧的赛博朋克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上映。如此强大的阵容团队,吸引我怀着期待观看了这部影片。
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矛盾冲突、生动饱满的背景渲染、叹为观止的特效制作……不得不说,又是一部让我喜爱的电影!
影片中几对矛盾对立面无不给影片添加了戏剧性的冲突:
1.钢铁城和撒冷
住在钢铁城的人们一心想通过努力赚钱而走向天空中那个神秘的存在——撒冷,而殊不知他们都是被当作废品而从上面扔下来的。
去撒冷,这条线索贯穿了整个电影。雨果白天是阳光少年,却在晚上化身肢解机械零件的黑衣人。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这一个目的。这个目标贯穿了他的一生,他也因这而死。不仅是他,阿丽塔也想去撒冷从而解开她的过去并摧毁它……
2.钢铁城人民和诺瓦
钢铁城的人民虽然被撒冷摧残而抛下,但他们的大脑是真实的。纵然他们的手臂、腿脚,亦是身体都是以机械组成的,但他们依然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境界。阿丽塔虽然全身都被替换为机械,她依然能在邪恶势力伤害无辜时挺身而出,依然能告诉自己不能坐视不理;雨果经历生死后仍怀着对撒冷的向往,想要去到那个“天堂”……
不同于钢铁城人民的是生活在撒冷的“人”(以诺瓦为代表)。他们的大脑都被换成了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芯片,还要通过研究拥有别人的大脑而活下去。虽然他们的身体是血肉之躯,但他们没有思想,那与机器人有什么区别?
1.艺术性的画面
罗伯特·罗德里格兹,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影片中的画面可以说是非常矛盾却又极具艺术性美感的。在大广角镜头或者远景时,导演往往注重的是梦幻般的构图和色彩——撒冷以及钢铁城的景色都是如此。但在近景时却又可以看到明显的邪恶情感(这也正印证了赛博朋克风格电影的反乌托邦式主题)。最具代表的场景是阿丽塔第一次与反派格鲁依什卡搏斗时,出现的红衣女反派。她原本是以一个美丽女子外表出现的,在开始打斗时突然露出全身的机械装置,观看时便能感受到一种邪恶的美感。并且当她蹬上墙角时,对阿丽塔的嘶吼和那如同蜘蛛般的一幕,极具暴力的美学。
2.高科技的动作捕捉技术
阿丽塔最具有少女气息的便是她那双大眼睛,但她的表情、动作都是由真人动作捕捉而完成的。不论是她的头发在打斗时自然的摆动,还是每一根睫毛的真实性都值得称赞,那双大眼睛不管如何看,都是一双真正的眼睛!
3.近乎完美的特写部分
这部影片不管看哪一帧,都是一种欣赏。影片里最考验技术的两个特写部分,第一个是阿丽塔在地下与格鲁依什卡决斗时的躲避钩爪,第二个是赛场和屋顶上的生死追击。这两个特写部分非常考验质感,但事实证明,这些部分都近乎完美。而最后阿丽塔与雨果生死分别的场景,考验的是构图、色彩的渲染,无一不需要表现出当时生死之中两人的依依不舍。罗德里格兹做到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导演!
三.故事背景渲染和主角的联系
近年来,关于人类未来的电影数不胜数,每个电影里都几乎有相同的元素:随处可见的高科技。比如《头号玩家》里的世界观便以虚拟游戏为中心,而这部电影中的“撒冷”和“机械”便是主题。
不得不说,卡梅隆的编剧功底还是非常强的。电影巧妙地在刚开始便插入了这个庞大的世界观的介绍,从阿丽塔疑惑地醒来,到依德为她介绍这个世界,再到偶遇雨果后雨果给她的讲解……这一切看上去简单的剧情,都被巧妙穿插,从而让观众轻易地明白电影中要表达的庞大世界观。
在所有好的电影中,之所以主角们会被称为主角,是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这部电影中,雨果因为想去撒冷而与维克多达成了利益关系,绮莲由于想回到撒冷也与维克多成为“盟友”;阿丽塔因为想揭开撒冷的秘密而与雨果紧密联系,又因刚开始依德对她的阻止从而产生了矛盾……这样的故事背景渲染和联系,不会让观众们看的莫名其妙,也不会由于突然的转折而奇怪。这才是一个好电影需要的。
1.亲情线
影片开头,第一个与醒来的阿丽塔见面的便是和善的依德医生。他为阿丽塔完善了机械身体机能,他将自己对已故女儿的爱全盘投入于阿丽塔身上。刚开始,对于女儿想要伸张正义、更加强大的要求他通通拒绝,作为一个父亲,他想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女儿的安全——为了阿丽塔的安全。他们的观点不止一次达到了完全不同。但随着剧情不断地推进,阿丽塔在他夜晚成为赏金猎人时的壮举,在酒吧中正义凛然的举措……这一切都让依德对阿丽塔慢慢改观,也慢慢接受阿丽塔。他们对于对方的爱,是非常值得歌颂的。
2.爱情线
本片的爱情线可以说是最令人感动的线路,也是观众们最喜爱的线路。阿丽塔是年岁近300、全身都是机械组成的改造人,而雨果则是个年轻有志的少年;阿丽塔的目标是摧毁撒冷,而雨果一生的目标都是去到撒冷;阿丽塔从不容忍任何与恶势力沾边的行动,而雨果却为了挣钱在夜晚拆改造人的零件……
这部影片最值得称赞的便是,阿丽塔和雨果两人的爱情是在种种矛盾冲突中产生的。即便他们两人的矛盾如此之多,他们依然不顾世人的说辞、不顾生死地想要在一起。正因为前面的铺垫,当观众们看到他们终于在一起时才会如此欣慰,当观众们在结局时看着阿丽塔望着雨果从管道上跌入云层才会如此心痛!
当雨果将阿丽塔带上教堂顶端时我就明白,阿丽塔已将雨果深深影响,雨果也已经将阿丽塔当成生命中重要的人,愿意和她分享自己的梦。这样强大的情感渲染和铺垫,实在是值得称赞。
3.友情线
影片中的主线无疑都是温暖人心的,友情线也一样。当丹治因为雨果为了阿丽塔而不干曾经拆解零件的事时,他气愤不已,两人甚至在街上打起架来。但等到赏金猎人扎潘寻找雨果想要陷害他时,看到朋友陷入危机,丹治的第一反应便是偷袭扎潘并让雨果快跑。真正的朋友便是这样,前一秒还在争吵,后一秒就为你两肋插刀。
1.阶级思想
影片最大的转折,便是扎潘故意伤害并陷害雨果成为了赏金猎人的目标那一部分。这一段非常真实地反映了赛博朋克的反乌托邦思想,也更体现出了社会阶级的主题。
首先,扎潘故意陷害了雨果,导致雨果成为了罪犯。之后扎潘便可光明正大地杀死雨果,并且还能领到属于自己的赏金。这样黑暗的社会难道不现实吗?
其次,钢铁城的人民无法上去撒冷,那个地方只能存在于他们的幻想中。只有被解剖,才能去到天空中的撒冷。这难道不是典型的阶级固化吗?
并且,钢铁城的居民无法与诺瓦沟通,一切都是由维克多转述执行。这难道不是阶层隔离?
电影中一切的剧情,可以说都露骨地揭示出了现实的黑暗和阶层中的种种问题。不得不说,影片对于“反乌托邦”的主题叙述得很好,也能在潜移默化中表达它的主题。
2.人性的救赎
在感天动地的爱情线中,阿丽塔对于雨果的救赎是显而易见的。他们俩的爱,使雨果金盆洗手,不再干曾经的事。最后雨果与阿丽塔在生死之际,雨果告诉她“谢谢你救了我”……这也正是影片想表达的“人性的救赎”观念吧。
而且,绮莲也正是被阿丽塔这样坚韧的性格感动,她也决定放弃去撒冷的机会,从而成为一个不再做坏事的人。这也是阿丽塔对于其中人物的第二个救赎,她让绮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去改变她,变得更加富有人性。
同样,依德也是如此被阿丽塔救赎……
影片紧紧地围绕“救赎”二字展开,深刻地展现了关于人性这深刻的话题。
再好的电影,也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电影里绮莲的情感转变有些牵强尴尬。她原本可以说是个彻底的反派,与维克多这个邪恶势力的执行者处于盟友的关系。但突然地,在看到阿丽塔与濒死的雨果深情对话时,维克多打来电话问她是否找到阿丽塔,她却骗维克多说没有。她在电影里的形象是个母亲,也是依德的前妻,有些人可能会说她作为一个母亲还是拥有人性的,看到阿丽塔的种种努力,她被救赎了。但既然她拥有人性,为什么在“被救赎”之前,她会做出那么多坏事?影片中对于这个人物的饱满度交代得还不够,绮莲的情感转变有些突然。
我还认为格鲁依什卡这个角色比较累赘,他完全没有深挖的意义——因为当你深挖这个角色时,你会发现他一点故事都没有。他纯粹就是在电影中为了给阿丽塔制造麻烦的存在。格鲁依什卡的能力也不是不能给绮莲担当,如果将他的装备和武力加在绮莲身上,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并且,维克多的故事更是欠缺。在注重人物细节的影片中,这样直接为老板做坏事的人都会拥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电影中也应该加入一些他曾经的故事,这样才能让观众明白他是为什么成为执行者的,明白为什么他愿意成为这样的人。而不是只是将他当作主角们剧情推进的障碍,一点深挖的可能性都不给。
4. 《阿丽塔:战斗天使》一部烂剧本的电影
《阿丽塔:战斗天使》由科幻电影大师詹姆斯·卡梅隆编剧及监制(阿凡达的特技团队),鬼才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执导,根据日本作家木城雪户经典漫画《铳梦》改编。
原著漫画《铳梦》中,阿丽塔的角色塑造是呈现进阶状态的,从而使得《铳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以及好几个篇章,按照漫画中的发展故事发展,我们就能清晰的看出该角色的成长,以上半部分为例:
★第一幕:成为赏金猎人大战格鲁依什卡——战斗天使第一战,在历练中成长,展现出统治级的战斗力,毫无对手;
★第二幕:爱上雨果重创扎潘——堕入爱河,空有一身本领,却无法挽回向往天空少年的内心,悲剧已成,她感觉生活失去了意义;
★第三幕:参加铁球大战——自暴自弃,终日在杀戮中麻痹自己,直到目睹杰秀皇作为王者的尊严与至高无上的意志力,她被击败,重新找回生活的真谛。
★第四幕:扎潘魔化归来——钢铁城被毁,英雄变成了替罪羊,阿丽塔孤独的走向荒野,曾经一切美好终成“优雅的回忆”
电影对前三幕进行了整合,未尝不可,其实融合也不错,但缺少了原著对角色进阶成长的展现。因为影片只有100多分钟,有所取舍也是在所难免。
观影后,一切都过得去,但看完并不让人兴奋。
阿丽塔优点都在明面,华丽的特效与美术,精彩的动作,神还原的人物形象,唯一的不足,就差在了剧本上。
以“机器人”的名义把各种角色大卸八块,四肢横飞。反正脑袋不坏就死不了,看似惊心动魄,其实点到为止,小朋友都可以理解的。
所以几场动作戏都很好看,赏金猎人酒馆的打斗,机动球赛场的大逃杀,冲击力十足,动作设计也漂亮。
阿丽塔纤弱身躯与强大战斗力的反差非常吸引人,带着少女感十足的杀人机器,纯真外表所包裹的战斗灵魂,让整个人物散发出了极强的气势和魅力。
但隐患也埋藏其中。整部电影里,阿丽塔除了谈一场恋爱,换了副“狂战士”身躯,几乎没有任何成长。
她的战斗力自一开始便开挂爆表,对战几乎都是碾压。哪怕惨胜,也没输过一场,全都无惊无险。
既然要打,那么打斗的氛围营造自然必不可少,关于角色命运的跌宕起伏也应该有所展现。
而这些,电影做得都不好。
大篇幅的情感描写留给了阿丽塔与雨果的爱情,这是原著中便有的设计,少年会成为“战斗天使”心里一道无法愈合的创伤。
但雨果这个角色显然也单薄了,不同于漫画里的充分铺垫,电影中的少年对空中城市的向往毫无缘由,几乎等同发痴。
所以他的悲剧也显得仓促和将就,少了漫画中那躯体支离破碎也要向上攀爬的悲哀与绝望。(在这里,我不禁想问一声:哈哈~~~为什么你那么能打,还是救不了你男朋友?)
当然,人物的精细雕琢与影片特效还是下足功夫的,她包括了13万根头发、2000根眉毛、480根睫毛,以及脸和耳朵上的近50万根“绒毛”。她的镜头平均每帧需要100小时渲染,总计用了4.32亿个小时渲染时间,动用了30000台电脑。仅仅一个吃橙子的镜头,就花费了1年时间拍了2000多个版本
可一个3D人偶在人类世界蹦来蹦去,的确没啥看头,虽然现在好菜坞个人超能力英雄电影太多,看都看腻了,个人超能力越拍越神都大同小异。这种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连卡梅隆也不能免俗,观众慢慢就视觉疲劳了。这个侠那个侠到头来不都是述说他们有什么样的身世,有什么样的能力,坏蛋想干什么然后被他们弄死。银幕上到底多少个超级英雄啊?腻歪了,整体来说,还是值得观看的,下方提供在线播放,不舍得这张票子,或者观望的小伙伴们。可以在线观(关注:yikejidi),再考虑是不是去影院体验3D特效,当然还是推荐去影院观看,毕竟,整部片也就是看特效了~~~
5. 阿丽塔vs毒液电影哪个公司的
唯一有关系的就是都是美国导演拍摄的。
阿丽塔:战斗天使》是由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出品的科幻动作片,由罗伯特·罗德里格兹执导,罗莎·萨拉扎尔、克里斯托弗·瓦尔兹、马赫沙拉·阿里、詹妮弗·康纳利联合主演。
该片于2019年2月14日在美国上映,于2019年2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毒液是美国漫威漫画中的反英雄,也是多位角色使用的代号,初次登场于《神奇蜘蛛侠》,是一种有思想的外星生命共生体,几乎以液体状的形式出现。
它需要与一个宿主结合才能生存(在《毒液V4》后期与共生体之神纳尔接触后获得独立生存的能力),并能赋予宿主强大的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