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类型 > 胡越的故事电影片段

胡越的故事电影片段

发布时间:2022-12-15 09:30:04

① 许鞍华拍摄的越南难民三部曲是什么

《狮子山下》之《来客》、《胡越的故事》、《投奔怒海》。

1、《狮子山下》之《来客》。

1978年转任香港电台,拍摄纪录片及短篇电视剧,其中拍摄的电影作品《狮子山下》之《来客》,成为许鞍华“越南三部曲”之首 。

2、《胡越的故事》。

《胡越的故事》是由许鞍华执导,周润发、缪骞人、钟楚红、罗烈、金彪等主演的一部剧情片。影片讲述了越南华裔青年胡越在越战后逃亡至香港并会见素未谋面的笔友的故事。

3、《投奔怒海》。

《投奔怒海》是由许鞍华执导,由林子祥、刘德华、马斯晨 、缪骞人等主演的中国香港剧情片,影片以纪实的手法将镜头视角对准一个严肃的主题,对越南战后新经济区的惨状给予了写实性描述,以新闻记者的视觉和新闻报道的态度,对整个大环境的萧条败落致以无情的怀疑与批判。

(1)胡越的故事电影片段扩展阅读:

《投奔怒海》的幕后花絮:

该片原本找的导演是严浩。但当时台湾规定,凡在内地拍过戏、取过景的人,一律封杀,台湾是港片的主要市场,严浩怕不能去台湾拍戏没有接。影片讲述的是越南难民的故事,但无法在越南拍摄,夏梦就建议去跟越南气候很相近的海南岛拍摄。

许鞍华觉得影片角色周润发,但润发不想失去台湾市场没接拍该片。最后摄影师钟志文推荐了刘德华。为了解决刘德华外形的问题,造型师剪短了他的头发,又开车把他带到三亚,晒了三个小时,显得不是太白。该片是刘德华的电影处女作。

② 介绍下钟楚红,越详细越好

名:钟楚红
英 文 名:cheire
性 别:女
星 座:天蝎座
主要职业:演员
籍贯:中国(广东省博罗)
钟楚红广东博罗人。
出生日期:1961-10-24
1961年生于香港

1977年中学肄业后在珠宝行当售货员。曾拍摄广告片。1979年参加香港小姐竞选。之前在一家珠宝公司当鉴定员。1979年入香港无线电视台当艺员 。香港凤凰公司导演杜琪峰选中她在《碧水寒山夺命金》担任女主角,从此踏入影界。电影《男与女》使她名声大噪。1981年因主演影片《胡越的故事》而知名。再度走红是新艺城电影公司拍摄的喜剧片《难兄难弟》,由她担任第一女主角。该片后来成为1982年十大卖座片之一。1983年又主演了一部文艺片《薄荷与咖啡》;使她的知名度越来越高。1983年主演影片 《男与女》,获第二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受欢迎女演员奖。1988年在香港首次举办的“导演评选大奖”中,她在主演《流氓大亨》一片中获最佳女主角奖。

1990年被选为“80年代十大演艺红人”之一。
拍片已达五十多部,其代表影片有《一夫两妻》、《八星报喜》、《枕边宣言》、《火舞风云》、《金燕子》、《秋天的童话》、《青蛙王子》、《英伦琵琶》等。

钟楚红主演电影电视剧作品:

1980:《碧水寒山夺命金》

1981:《胡越的故事》

1982:《薄荷咖啡》,《奇谋妙计五福星》

1983:《星际钝胎俏娇娃》,《难兄难弟》,《男与女》

1984:《英伦琵琶》,《我爱神仙遮》,《青蛙王子》,《雪儿》

1985:《竹篱笆外的春天》

1986:《刀马旦》

1987:《秋天的童话 》,《鬼马保镖贼美人》

1988:《八星报喜》,《爱情谜语》,《三对鸳鸯一张床》,《婚外情》,《金钱大酒店》,《 月亮·星星·太阳》,

1989:《伴我闯天涯 》,《相见好》,《爱人同志》

1991:《纵横四海》

③ 寻一部香港电影~~~~

好像看过,可是也不记得名字了,这里有一些,看看有没有眼熟的。
1979年,钟楚红参选香港小姐,在得知进入决赛时喜极而泣,令人印象深刻。赛后,钟楚红在无线试镜失败,却得到电影公司老板垂青,踏足影坛。钟楚红的第一套电影作品是《胡越的故事》,她在片中饰演一位越南船民。1979年出演杜琪峰执导的影片《碧水寒山夺命金》,并成为邵氏影业公司的签约演员。1981年与周润发搭档主演许鞍华执导的《胡越的故事》引起影坛注目。其后与多位著名导演合作,如洪金宝、章国明、谭家明、麦嘉、徐克、吴宇森、许冠文、冼杞然、张婉婷、林岭东、关锦鹏、杨凡等,陆续主演了《人吓人》、《薄荷咖啡》、《星际钝胎》、《难兄难弟》(1982)、《奇谋妙计五福星》、《男与女》(1983)、《雪儿》(1984)、《女人心》(1985)、《欢乐叮当》、《刀马旦》(1986)、《秋天的童话》(1987)、《月亮·星星·太阳》(1988)、《流金岁月》(1989)、《伴我闯天涯》(1989,获香港导演协会最佳女主角奖)、《纵横四海》、《极道追踪》(1991)等。后激流勇退,结婚淡出影坛多年,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钟楚红天生丽质,带有一种纯朴天然气息,其表演自然流露,毫不矫揉做作,在多部电影中都散发出迷人魅力,一度被公认为性感女神。
1984年,广告界才子朱家鼎(Mike Chu)邀请钟楚红拍摄运动产品广告,两人成为好友。1991年12月10日,钟楚红与朱家鼎在美国罗德岛州圣百兰天主教教堂举行婚礼,花费200多万港币,两人协议不生育。1994年,钟楚红正式息影。2007年8月24日,朱家鼎因食道癌在香港养和医院病逝。
编辑本段其它作品
极道追踪 Zodiac Killer (1991)
纵横四海 Once a Thief (1991)
刀马旦 Do ma daan (1990)
爱人同志 Stars & Roses (1990)
伴我闯天涯 Wild Search (1989)
一妻两夫 Yi qi liang fu (1988)
八星报喜 Eight Happiness, The (1988)
猎鹰计划 Walk on Fire (1988)
小男人周记 Siu nam yan chow gei (1988)
流金岁月 Liu jin sui yue (1988)
杀之恋 Fatal Love (1988)
火舞风云 Hou wu feng yun (1988)
爱情谜语 Ai qing mi yu (1988)
好女十八嫁 Hao nu shi ba jia (1988)
秋天的童话 Autumn's Tale, An (1987)
鬼新娘 Spiritual Love (1987)
欢乐叮当 Happy Din Don (1986)
女人心 Women (1985)
窥情 Maybe It's Love (1984)
花心大少 Hua xin da shao (1983)
男与女 Naam yue nui (1983)
星际钝胎 Xing ji n tai (1983)
奇谋妙计五福星 5 Lucky Stars (1983)
胡越的故事 Story of Woo Viet, The (1982)
人吓人 The Dead and the Deadly (1982)
薄荷咖啡 Pok hoh ka fe (1982)
巡城马 Patrol Horse (1981)
碧水寒山夺命金 Bi shui han shan o ming jin (1980)
红唇劫

④ 成名40年,周润发捐出全部身家:我只是想做个普通人

“我就是神,神也是人,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就是神。”——电影《英雄本色》

很多年后,穷人家的孩子周润发,拥有了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财富与名利,但很快,他又放弃了一切,坐地铁,挤公交,衣着普通逛菜市场。

25岁那年,尝透命运艰涩的周润发说:想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如今的他,历尽人生沧桑,弹指间将数十亿财产悉数散尽,挤地铁、坐公交、逛菜市场。

他穿拖鞋、衣着普通甚至寒酸,默默走过大街小巷,背对身后万丈荣光。

1987年,在第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32岁的周润发做了三件事情:拿影帝,发喜帖,摔断奖杯。

这一年,他凭借《英雄本色》拿下自己第一座金像影帝。

领奖台上,从拍摄现场赶来的周润发风尘仆仆,穿着一身戏中的夹克说:“我等了三届,为何在我最没有心理准备,穿得最随便时,才得到了这个奖。”

“我好遗憾。”

周润发获第六届金像奖影帝后发表感言(1987)

其实早在1980年,周润发就凭借电视剧《上海滩》红了。但此后多年,他一直被称为“票房毒药”,无论拍什么,都会遭遇滑铁卢。

直到1987年,在香港票房年度前10的电影中,有5部是周润发的作品。

“票房毒药”一举成为“票房保障”。

感言最后,周润发从兜里掏出一张喜帖:“不好意思,我又要结婚了”。

周润发在第六届香港金像奖上发请帖(1987)

和没想到会拿影帝一样,周润发也未曾想到,自己会再度踏入婚姻殿堂——之前一段失败的婚姻,让他决定不再结婚。

后来,那座奖杯在赶去拍戏的路上被摔成两段。彼时没人知道,这一摔,是触了霉运,还是讨了彩头。

回头看来,这一晚像极了周润发的人生缩影:永远在没有准备时,迎来人生转折。

1955年,香港南丫岛北部,周润发出生了。

作为家中第三个孩子,他的乳名是“细狗”,在广东话里“细”是“小”的意思,“细狗”就是“小狗”。

名字之下,父母对于儿子没有大富大贵的期望,只盼能 健康 长大。

幼年时期的周润发

彼时,这个五口之家的主要收入来自父亲的海员工作,母亲则在带孩子之余,偶尔打打零工。

但是这些收入,依然没有办法给予家人体面的生活。周润发形容家里那种穷是“没有办法想象的”。

那时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拥有一双价值5块钱的白色球鞋,这样就不用一年四季穿着不成对的人字拖鞋。

童年时期的周润发

即使家里很穷,周润发仍觉得那是自己最快乐的时光,生活简单,家庭和睦,父亲健在。

然而就连这样简单的幸福,也很快被收走。

父亲因病去世的那天,宣告了周润发少年时期的终结,家中顶梁柱的倒塌,重要经济来源被切断,正在读中学的周润发决定退学开始工作。

青年时期的周润发

学历不高,年纪不大,没有工作经,初入 社会 的周润发,日子并不好过。在刚离开学校的那几年,他在酒店做过服务生,也在照相机店卖过胶卷,最累的是在写字楼做工人,但是工资也最高。

美国导演昆汀曾说过:这个世界只有两个地方能够产生明星体制并将其发扬光大,其一是好莱坞,其二就是香港。

70年代初的香港, 娱乐 业正值飞速发展时期,当时TVB创办的“艺员培训班”成为了普通少年一夜成名的快速通道。

1973年,周润发陪朋友去参加选拔,没想到,一心想做演员的朋友没有选上,而身形高大、五官棱角分明的周润发,却被彼时的面试官——“香港话剧之父”钟景辉一眼相中。

后来,钟景辉在一档节目中聊起:“当时周润发成绩其实并未合格,但是我觉得这个人高大威猛,又有热情,所以就推荐了他。”

周润发(右)在“TVB艺员培训班”的毕业典礼上

机缘巧合,贵人相助,在经历一年的培训之后,周润发在1974年正式进入演艺圈。

周润发从来都不是有野心的人,纵使后来火遍亚洲,他仍认为当年那段跑龙套的岁月十分开心。第一年工资500块,第二年工资涨到700块,第三年的时候成为了900块,周润发突然觉得日子有了盼头。

在电视剧《红楼梦》中跑龙套的周润发(1975)

在片场的日子,龙套演员被骂是常事,周润发也不例外,在导演的“折磨之下”,许多演员还没有熬过“龙套期”,就选择了放弃,但周润发没有。没有野心是一方面,努力又是另外一方面。

过早进入 社会 带给他的好处就是,不放弃,够坚持。

很快他开始摆脱龙套的角色,在电视剧中拥有具有分量的角色。

1980年,周润发与赵雅芝主演的《上海滩》一经播出,立刻风靡全国,一时之间所有人都记住了剧中那个头戴大礼帽且大衣飘飘的许文强。

26岁的周润发,火遍全国。

电视剧《上海滩》中25岁的周润发与26岁的赵雅芝(1980)

有人说,周润发后再无许文强,纵使之后《上海滩》被翻拍多次,但周润发扮演的那个将成熟与沧桑展现得淋漓尽致的许文强,始终难以被超越。

这部戏之后,他坐上了TVB男演员的头把交椅。然而最初,这部电视剧定下的男主演,并非周润发。

《上海滩》最开始定下的的演员,其实是彼时在业内已风生水起的郑少秋。可惜的是,郑少秋因为拍摄《楚留香传奇》受伤,不得不辞演,而后他向剧组极力推荐了曾经合作过的周润发,最终,这个角色落到了周润发头上。

从左至右郑少秋、许冠杰、周润发

周润发始终记得郑少秋的提携,后来在一次颁奖典礼上,周润发用单膝下跪的方式给郑少秋颁奖,当大家问及此事,他只简单的说了两个字:谢谢。纵使在电视剧圈内拥有了一席之地,但“电视剧之王”周润发,却在进军电影圈时遭遇了滑铁卢。

1975到1986的那10年,“票房毒药”这个名字成为笼罩在周润发头顶挥之不去的印记。说也奇怪,无论怎么努力,在那几年由他主演的电影几乎全部赔钱

。但周润发并不太在意,对他来说,那几年更为重要的是生存,只要挣的钱够自己吃饱,母亲有地方住就已足矣。比起成为名人,周润发更为迫切的是成为普通人。

电影《胡越的故事》中的周润发(1981)

而在当时的香港电影圈,遭受事业低谷的,不止周润发一人:“哥哥”张国荣因为与谭咏麟的“谭张之争”,被媒体不断攻击;“香港四小龙”之一的狄龙,刚被邵氏影业辞退,面临着将要过气的尴尬局面;而导演吴宇森则是才华得不到施展,始终依靠一些不着边际的港式喜剧维持生计。

从左至右:狄龙、张国荣、周润发

正是这样几个人,在困顿中相遇,开创了香港继功夫片以外的又一永恒主题——黑帮片。1986年,这个注定被载入香港影史的一年,《英雄本色》的横空出世,开创一种全新电影类型——吴宇森式的暴力美学电影。

电影《英雄本色》(1986)

后来周润发凭借《英雄本色》中“小马哥”一角,拿到了自己第一座金像奖影帝。颁奖结束,在赶去拍戏的路上,周润发不小心将奖杯摔成两半,这一摔仿佛一种宣告,宣告着属于这个男人的时代来临了。而后周润发一鼓作气连拍11部电影,将1987年变成了“周润发年”:

在那一年香港电影票房的前10名中,周润发一人占据5席,分别是《监狱风云》《秋天的童话》《英雄本色2》《鬼新娘》以及《精装追女仔》。

电影《监狱风云》周润发与梁家辉(1987)

电影《鬼新娘》中的周润发与钟楚红(1987)

电影《精装追女仔》周润发与张曼玉(1987)

在1988年的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甚至出现了3部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共同角逐影帝的盛况,最终其凭借《龙虎风云》连续两年拿下金像奖影帝。如果说《英雄本色》开创了香港黑帮片,那么《赌神》则成为了香港赌片系列的里程碑。片中那个梳着大背头,爱吃巧克力,出场自带背景音乐的“高进”,成为了香港电影中难被超越的经典角色。

《赌神》(1989)

同一年,他与吴宇森再度联手打造的《喋血双雄》,被吴宇森称为自己导演生涯中最好的一部电影。

电影《喋血双雄》中的周润发与李修贤(1989)

转过身,在杜琪峰的镜头之下,他又成为了《阿郎的故事》中那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阿郎。

电影《阿郎的故事》中的周润发与张艾嘉(1989)

“再红红不过钟楚红,再发发不过周润发。”《英雄本色》上映第5年,周润发与张国荣、吴宇森再聚首拍摄《纵横四海》,片中他与钟楚红那段轮椅探戈,至今都是港片中的高光片段。

电影《纵横四海》中的周润发与钟楚红(1991)

有人说,周润发推动了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更准确来说,时代也选中了周润发。在他所处的时代,是香港黄金一代导演井喷式出现之时,从吴宇森、王晶再到杜琪峰、许鞍华,周润发合作过的每一个导演都各具风格。

时代巨幕之下,周润发与周星驰、成龙并称为“双周一成”,被认为是最能代表香港电影的男人们,成为了那个黄金年代最闪亮的角标。

周润发与成龙

周星驰与周润发

在没成为“香港最贵黄金配角”之前,吴孟达是周润发的好朋友。在1974年第三届TVB艺人训练班中,吴孟达总能把笑点很低的周润发逗得捧腹大笑,一个爱讲,一个爱听,两人很快成为好友。

第三届TVB艺人训练班(1974)

毕业之后,吴孟达在TVB片场附近租了一个小房子,周润发有时拍摄结束完太累,就会去睡一会。初闯 娱乐 圈的日子里,两人都穷,常常一人掏5块钱买一碗叉烧饭,蹲在马路边分享一下最近自己去哪个剧组跑了龙套。

年轻时期的吴孟达

《楚留香传奇》(1979)32岁的郑少秋与26岁的吴孟达

年轻气盛,厚誉加身,吴孟达很快沉沦在酒醉金迷之中:那时他每日只想着早点收工,与自己的“小弟”一同喝酒,纵使周润发曾侧面提醒过吴孟达,但效果甚微。

最终多个剧组宣布与吴孟达终止合作,香港无线电台决定与他解约。当吴孟达沉沦于灯红酒绿之时,周润发终于凭借《上海滩》一炮而红。

周润发与吴孟达

1980年,欠下30万港币的吴孟达被政府宣告破产,在破产前两天,他找周润发借钱,这位好朋友只回了5个字:“你自己搞定”,彼时心怀怨念的吴孟达不知道,周润发在背后为他做了多少。穷途末路,跌入谷底,吴孟达甚至想过自杀。后来他说:“好在我胆小,只能将人生从新来过。”

此后十年,他努力拍戏,赚钱还债,而与周润发的友情,他绝口不提。

1990年,吴孟达凭借《天若有情》摘下第10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获奖之后,吴孟达前去感谢导演,导演说:你要感谢周润发,是他大力推荐你来演的。

电影《天若有情》中的刘德华与吴孟达(1990)

后来吴孟达说:“过去十年我真的很恨他,但是现在明白了,我是小聪明,他是大智慧。”而面对昔日好友10年间的公开指责,周润发从未直接回应,只在几年后的一档访谈节目中淡淡说起:“住在南丫岛的时候,我看到好多兄弟因为钱财一拍而散,从那个时候,我就定下了一个原则,好朋友之间不要有金钱上的瓜葛。”

对吴孟达很“吝啬”的周润发,对刘德华却很“大方”。香港电影双周刊曾评选20世纪香港电影最佳100部时,曾将1982年的《投奔怒海》排在第五名。在这部电影中,“四大天王”刘德华,贡献了自己的荧幕电影首秀。而在此之前,他已经跑了4年龙套。

在《千王群英会》中跑龙套的刘德华(1981)

从左至右:梁家辉、周润发、刘德华

进入演艺圈之前,刘德华是理发店的学徒,所以在片场没事的时候,他总会拿着剪刀给别人剪头发。好几次在片场,周润发都注意到这个不起眼的年轻人,在得知他是演员后,周润发问他为何要这么做。“正好我有功夫,大家头发长了我就给理一理。”这句话让周润发十分感动,自此他记住了这个有些瘦弱的男生。

周润发(左一)与刘德华(中间)

1982年,周润发接到了电影《投奔怒海》的剧本,读完之后,周润发深思熟虑一番决定将角色让给刘德华。

正是这部剧,让刘德华开启了自己的天王之路,第二年,他就与梁朝伟、黄日华、苗侨伟、汤镇业组成了“TVB五虎将”。

“TVB五虎将”从左至右:黄日华 刘德华 梁朝伟 汤镇业 苗侨伟

后来他在自己的歌曲《十七岁》中唱到:“记得四哥(谢贤)、发哥(周润发)都见过,后来荣升主角太突然。”

无论是周润发还是刘德华,他们都像是那一时期香港演艺圈的缩写:一夜爆红,片约不断。在整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源源不断地产出各类电影,但是与此连带的问题也正浮出水面:制作粗制滥造、题材盲目跟风。巅峰之后,香港电影开始飞速衰落。

电影《和平饭店》(1995)

1995年,周润发决定进军好莱坞,而《和平饭店》成为他进军前的最后一部港片。海报中周润发背着枪回眸的画面,好似在回望山河日下的香港影坛,一股苍凉之感挥之不去。

初入好莱坞,周润发并不太顺利,这座充斥着不同文化语境的西方电影工厂,与他熟悉的香港电影江湖截然不同。

面对这种“水土不服”,周润发依然没有强求,此后的几年,他放慢了脚步,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分给了家庭。

2009年,姜文筹拍《让子弹飞》,选角阶段,他给周润发与葛优每人写了一封信,给葛优的信开头是:优优吾兄,而给周润发的则是,致发哥发嫂。

在电影圈里,“发哥发嫂”四个字仿佛变成了一个词语,词语中包含的,是周润发与妻子陈荟莲多年来的相知相守。

周润发与妻子陈荟莲

周润发曾说:我老婆的职位有多个,她是我的私人秘书、经理人、半个煮饭婆、公关和英文教师。

但是,在发哥还是发仔,陈荟莲没成为发嫂的日子里,他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

周润发与陈荟莲

周润发出身贫寒,中学毕业,很早就进入 社会 打拼,而陈荟莲则出身富豪家庭,名校毕业,被家里保护得很好。

就连初次见面,两人对彼此的感觉,也是天壤之别。

在朋友组织的饭局上,周润发觉得这个穿着运动短裤的女生好可爱,而陈荟莲却并不太喜欢这个“据说很有名”的男生。

陈荟莲与周润发

而后,周润发开启了长达两年的“求爱之旅”——每天都会给陈荟莲写明信片,从未间断。

多年后,发嫂在一个访谈节目中聊起这一段,主持人诧异问到:是每天都会写吗?

发嫂说:“是呀,他喜欢你就会这么做啦”。这一年,距离他们结婚已过去32年。但这段婚姻,当初并没有在周润发的“计划之内“。

在此之前,周润发曾与香港女星余安安有过一段婚姻.但这段感情只持续了9个月,就因性格不合告终。

此后周润发决定不再结婚。

所以在与陈荟莲恋爱之初,周润发就明确地告诉对方:我不会同你结婚。

但是,不想踏入婚姻的理由或许有许多个,但最终踏入婚姻的原因大抵相同——因为爱。

恋爱后,陈荟莲成为了周润发的经纪人,替他把关作品,陪伴他左右。

1987年,周润发在纽约拍摄电影《秋天的故事》时,在一次普通的收工后,一天下午他和陈荟莲说:不如我们明天结婚吧。

第二天,两人就在纽约的一个教堂里花了15美金手续费,成为了夫妻。

周润发与陈荟莲(1987)

周润发后来曾说:“我也有过许多女友,也有过风流的时候,后来我明白了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聊得来,然后我就遇到了莲妹。”

婚后第五年,发嫂怀孕了。

可惜的是,在预产期前一周,胎儿因为绕颈不幸夭折,胎死腹中。

陈荟莲坚持自然分娩:“医生建议我开刀,我拒绝了,虽然孩子已经去世,但十月怀胎,我无论如何都想经历这个分娩过程。”

多年之后,陈荟莲依然记得那个下着暴雨的早上,去医院的道路上,雨水没过了膝盖,而在她心中,雨从那天就没停过。

“为什么是我”的念头在像一块乌云,自那天开始盘踞在陈荟莲心中,直到7年后才能够释怀。

陈荟莲在一次采访中谈起去世的女儿

看着妻子在失去爱女的痛苦中不断挣扎,周润发做出了永远不要孩子的决定:“我害怕再让她经历这样的痛苦。”

决定不要孩子的发哥夫妇,开始将时间花在彼此的身上。发哥会在不工作的时候陪伴发嫂去九龙的菜市场买菜,发嫂也会在发哥的片场设置餐车,取名“发记士多”,免费提供餐食给工作人员。

2018年,两人更是决定捐出56亿全部身家。

周润发说:人来的时候什么都没带来,走的时候也应该什么都不带走。这些钱不是我的,我只是暂时保存。

而此时,发嫂也已经能够坦然面对“一生无子”这件事:对孩子的爱散给其他人也是一样的,我有很多小孩子在身边。

回归生活,周润发似乎与自己曾经扮演过的那些英雄角色越来越远,可却又正在走向自己年少时最渴望成为的那个“普通人”。

当年的“双周一成”中,周星驰转行做导演,拍摄的“西游系列”电影在贺岁档里拥有一席之地。成龙则当起了监制,监制的《成化十四年》引发大范围的讨论。

而周润发则越来越少出现在大众视线之内,在过去接近两年的时间,他甚至“交了白卷”——上一部电影上映,还是2018年的《无双》。

电影《无双》中周润发与郭富城(2018)

行业之内,发哥说自己能做好的只有演员。对于自己的作品,他却直言不讳地评价:百分之九十都是烂片——有些是早期没得选,有些则是必须还的“人情债”。

如今岁数渐长,地位至此,他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拍片,有人曾问他,现在出片频率降低,会不会担心逐渐被遗忘?

周润发对此很坦然:“浪来了我就冲出去,没有浪的话坐在海边看看也很开心。”

周润发无疑是一个时代的坐标。他的每一次出场,都象征着不可复刻的经典。

25岁的周润发是《上海滩》中的许文强。35岁的周润发是《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

45岁的周润发是《卧虎藏龙》中的李慕白。

55岁的周润发是《让子弹飞》中的黄四郎。

刚刚过去的5月18日,周润发65岁了,他活回了他自己。

在名利场里摸爬滚打了40年,他依然保持着那份赤子之心,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永远都是家人的 健康 ,妻子的快乐,至于钱财,够花就好。所以他捐出56亿身家,推掉许多电影邀约,陪妻子出现在菜市场内。

他的个人生活,也简单的让人难以置信,60生日时,周润发是这样度过的:

而如果你在香港的街头、地铁、公交车上看到一个人很像周润发,不必怀疑,那就是他本人。

有时,他会被一大堆粉丝认出,周润发也乐得与大家互动:“粉丝喜欢了你这么多年,你连这几秒都不舍得给他们吗?”

在周润发身上,时间好像过去了,又好像没过去。

他仍记得年少时在照相馆打工时,那台他喜欢却买不起的相机;

也记得在九龙城区老旧的商店边,他度过了许多个17岁的下午;

更记得小时候家中穷困,那些帮助过自己家的南丫岛村民们。

​所以他拍照、办画展,捐出全部身家,穿着拖鞋穿梭在九龙林立的摊铺间,投身于市井生活之中。

40年前,他也是这样穿着人字拖走在九龙城区的老街上,别人问他:你的梦想是什么?25岁的周润发回答: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⑤ 有关于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电影吗

对越自卫反击战大陆电影:
《高山下的花环》, 《铁甲008》, 《 新兵马强》, 《花枝俏》, 《闪电行动》, 《长排山之战》, 《雷场相思树》, 《蛇谷奇兵》等,以《高山下的花环》影响最大;
香港电影:
胡越的故事(周润发演越南难民胡越、钟楚红演越南难民沈青等)
爱人同志(刘德华演香港记者、钟楚红演越南翻译、成奎安演解放军在越南俘虏)
投奔怒海(刘德华、钟楚红、林子祥)

⑥ 〔200分!〕求胡越的故事下载地址

《胡越的故事》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azC3jsy8AlLXn6zLyA9I-Q

提取码:yxl1

《胡越的故事》是由珠城制片有限公司出品,许鞍华执导,周润发、罗烈、钟楚红主演,缪骞人特别客串的警匪片。于1981年4月24日在中国香港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个越南华裔青年胡越在越战后逃亡至香港的故事。

⑦ 以《桃姐》为例解读许鞍华影片的现实主义

以《桃姐》为例解读许鞍华影片的现实主义

从香港新浪潮算起,纵观许鞍华三十余年的电影创作生涯,其创作了二十余部电影,其中包括“奇情推理片、鬼片、杀手片、武侠片、爱情片、半自传片、纪录片等”。[1]然而,不管她的电影类型如何多变,电影内容如何更新,始终有一点是一直贯穿于许鞍华电影的创作之中的,那就是她对于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路线的执着。她始终立足于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关照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生活命运,悲欢离合。本文将主要以许鞍华2011年的一部新作《桃姐》为例,从许鞍华对于女性的书写,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等方面对影片进行现实主义的解读。

一、立足香港本土

在香港新浪潮时期,新浪潮电影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就在于内容方面的本土化。“这批年轻的影人生长于香港,留学与国外,其成长经验、学历背景、文化熏陶及电影观念已完全不同于朱石麟、李翰祥、胡金铨、张彻等老一代香港影人,他们的影片更加关注本土,通过展示多元化的香港社会现实,表现当下港人在多元化时代的民生状态而逐步在主题形态上趋于本土化。”[2]然而,进入二十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开放,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张,香港与大陆之间的电影合作与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合拍片已然成为潮流。大批的香港电影工作者纷纷北上寻求与大陆电影的合作(其中包括香港新浪潮时期的另一标志性人物徐克),拍摄了大量港片不港的影片,完全失去了香港电影的本土味道。而这时候的许鞍华却一直坚守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关照香港本土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的生活命运与悲欢离合。

影片《桃姐》将镜头聚焦到香港本土一对毫无血缘关系的主仆身上,轻描淡写的表现两人之间那份细腻真挚的情感世界。对于这样一种主仆的关系设置,相信对于大多数生活于内地的观众会比较陌生与遥远,认为这是封建社会的一种不平等的等级关系。然而,在香港这个资本主义社会,这种主仆关系却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这才是属于香港本土特色的。影片用自然纪实的镜头去捕捉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桃姐上街买菜,回家炒菜,吃饭,和少爷Roger在街上散步,这些生活化的普通场景将香港市民的市井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香港人的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在舒缓的镜头下极具港味。

就在香港人才与资本大量外流,港片产量年年下滑的现实面前,有学者提出了“港片已死”的言论,而在我看来至少现在还有许鞍华一直坚守在香港这个电影阵地,为观众拍摄几乎绝迹的纯正港片。《桃姐》中徐克更借角色之口表达了对许鞍华的敬意“拍电影跟生孩子一样,最重要守住自己的底线。”或许,许鞍华的底线就是必须立足香港本土,保持港片的纯度。

二、对于女性形象的书写

作为一名华人女性导演,许鞍华在《倾城之恋》、《客途秋恨》、《女人四十》、《阿金》、《半生缘》、《玉观音》、《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和《天水围的日与夜》等片中,都将故事的焦点聚集在女性角色身上。许鞍华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从现代视角出发,立足于香港社会关注女性的命运。其作品中的女性大多为人性善良,有着中国传统女性所恪守的道德标准与伦理规范。

在这部以片中的主人公桃姐来命名的影片中,许鞍华延续了其对于女性形象的深切关注。桃姐是Roger(刘德华饰)家里的一个仆人,在Roger家族里工作了整整六十年,伺候了老少五代人,年过古稀的时候突患中风,无奈之下少爷roger将其送入老人院,主仆之间的关系从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两人之间的亲情慢慢融化了观众的心。影片中的桃姐勤劳能干,淳

朴善良,精心的伺候着少爷Roger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对于饮食方面格外挑剔,犹如中国传统贤妻良母的女性形象。而中风之后的桃姐在老人院里却也表现得倔强坚强,生活自立,所有事情必亲力亲为,从来不麻烦老人院的工作人员。在对于亲情的渴求方面,桃姐从来都不会有任何奢望。即使心里希望Roger能来老人院看望自己,嘴里却对Roger说没时间就不要来了,而自己却天天在老人院坐立不安的探着头盼望着“儿子”的到来。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桃姐的好强,替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许鞍华电影中的大多女性在婚姻或是爱情方面几乎都会遭遇挫折与不幸,其中的婚姻与爱情或是涉及第三者,或是有一方死亡。总之圆满收场的'不多。而本片中对于婚姻和爱情的描写则走的更远。影片中的桃姐直接被设定为一个年过七十还未婚的女人,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Roger的家族。或许,这也与导演的自身经历有关,影片中桃姐的爱情与婚姻便是导演对待爱情与婚姻的一个真实写照,只不过许鞍华是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她所钟爱的电影。

三、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

“自《胡越的故事》开始,许鞍华对现实社会中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就远远超过了对于电影形式和电影语言的关注。而纵观其30多年的电影创作,对弱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便是成了她影片的第一主题。”[3]尽管在这期间,许鞍华也对诸如《书剑恩仇录》、《香香公主》、《极道追踪》、《幽灵人间》等武侠、惊悚的商业题材影片做了些许尝试,但许鞍华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却是始终未变的,现实主义创作路线一直贯穿其中。

生老病死是许鞍华电影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命题。《桃姐》便是一部关于探讨老年人生命关怀问题的影片。 影片中有很大一部分场景是在香港的一家老人院拍摄的,导演以客观真实的镜头对于老人院里老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忠实的记录,让观众了解老人们在生命最后一段路程的真实生活生态。老人院里的生老病死在导演的镜头下是那样的稀松平常,没有将死亡悲情化,而是将它看做很自然的事情。

虽然影片着力描写了少爷Roger与仆人桃姐之间温馨动人的亲情关系,流露出导演对老年人的人道主义关怀影片,但是导演也以含蓄的镜头语言讽刺了社会对于老年人关怀的缺失,或只是流于形式。社会义工在中秋节带着月饼来到老人院看望老人,临走时却又将月饼收回,因为接下来他们还要去另一家老人院。而老人院的老人们也被要求继续坐在座位上不许走开,因为接下来还有下一波来访的志愿者。当尊爱老人变成一种应付形式与面子工程的时候,可想而知,社会对于老年人生命关怀的缺失是何其严重。或许,《桃姐》中所传递出的那种久违的亲情正是对于如今老年人生命关怀问题的一种回应与呼吁。

四、追求电影形式的简约化,生活化

香港新浪潮的美学特色表现在导演“注重使用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现代的电影形式,突破了传统香港电影的叙事模式和电影语言。”[4]而这一时期的许鞍华就是在电影形式上具有突出个性的导演之一。“用现代主义手法代替传统剧情按时序进行的单线和单一视点叙事方法,改以时空交错式的多视点叙事则是她电影形式上的最突出特点”。[5]许鞍华在导演初期便开始对于电影叙事方式、手法和功能进行了勇敢的实践和探讨。在其前两部作品《疯劫》和《撞到正》中,导演采用多视点叙事和画外音等表现形式,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叙事模式。而自《胡越的故事》开始,许鞍华变基本上放弃了对于电影形式的专注,重新承接写实主义的创作路线,追求一种更为简约化、生活化的电影美学形式。

《桃姐》中并没有很强烈的戏剧冲突,故事的发展也不是靠情节来推动的,而是依靠影片主人公之间的情感来维系,让观众融入到剧中人物的生活,领悟亲情的温馨与感动。影片用一种类似于生活流的叙事方式来讲述影片,不过多的炫耀技巧,只是忠实的记录现实中的生活,看似平实自然,饱含的情感却生动细腻。桃姐上街买菜,回家做饭,吃饭,照顾Roger的日常生活,这些日常生活的琐碎串联在一起,如果没有任何观影之前的提示的话,我们肯定会误以为桃姐与Roger是母子关系。而Roger在大街上搀扶着桃姐,与桃姐聊天开玩笑的普通生活场景让我们忘记了这是在看电影,而更像是发生在我们周围日常生活当中非常普通的一对母子的生活写照。

而对于这段亲情关系的处理,导演有意回避了那种故意煽情,矫揉造作的表现方式,而是采用一种相对含蓄内敛的表现手法来处理这段亲情。所以,影片中关于主仆二人之间的那种情感表达都极为含蓄,点到为止,没有半点用力过猛。即使这样,我们仍然可以透过自然细腻的生活片段感受到片中两人那种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关系。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桃姐在养老院坐立不安的探着头盼望着自己的干儿子来看望她,而表面上却又对自己的干儿子说没时间就不要来了。这种复杂矛盾的心情正是导演对影片情感含蓄表达的一种表现。影片最后,桃姐病入膏肓,此时导演对于“母子”二人之间的情感处理得也是相当克制,没有半点煽情,甚至对桃姐的病逝也是点到为止,没有刻意去渲染死亡的悲情。

其实,将本片处理为一部煽情滥俗的通俗情节剧来赚取观众的眼泪与同情很容易,然而,很显然导演并没有将主仆二人之间的那种亲情关系做廉价处理,而是更为高明的对其进行艺术上的升华,以一种相对隐忍克制的镜头语言,还原电影记录现实生活的本质,还原生活本来的面目,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情感让观众自己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的那份亲情与感恩。

而为了符合影片所追求的简约化、生活化的整体风格,演员们在表演上也做了很大的改变。对于叶德娴与刘德华这对银幕上的黄金搭档,两人之前曾在十多部电影电视剧中饰演母子。但是大多数影视作品要么是以在表演上追求夸张做作来博取观众一笑的喜剧片(如电视剧《猎鹰》,电影《与龙共舞》、《黑马王子》等),要么是以在情感上追求煽情来赚取观众眼泪的悲情戏(如电影《法外情》系列)。所以,对于两人惯常的表演,要在这样一部既不是喜剧又不是悲剧的文艺小品中表现得与影片整体所追求的简约风格相符的话,确非易事。所幸,两位演员做到了,并且很好的诠释了影片中的角色。叶德娴所演绎的桃姐真实自然,对于中风之后老年人走路的姿态,神态表情诠释的恰到好处。而刘德华所饰演的少爷Roger也更加生活化,完全褪去了明星的铅华,没有表演痕迹。

五、结语

作为当今华语影坛为数不多的女导演,许鞍华以其特立独行的作者风格遗世独立于香港影坛,其对于个人、女性命运的书写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都彰显其厚重的人文主义关怀。而她从早期对于电影形式和现代主义的探索,转向对于传统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的回归,则体现了她在浑浊不堪的电影圈里浸染多年之后的一种成熟冷静与返璞归真。许鞍华2011年的这部新作《桃姐》则更像是导演多年电影创作中的集大成者,影片中处处散发出的对于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那自然真实的情感流露也为如今电影市场上充斥着金钱血腥暴力等内容的商业大片注入了一股清新之风,让观众感受到了那久违的人情味。正如影片的英文名《A Simply Life》,平淡之中尽显真情。

;

⑧ 他身高只有一米五,却救过周润发,刘德华承诺一生敬他如父,他是谁

说起刘德华,我们都知道他是演艺圈的大前辈了。但是有一个人刘德华还曾经承诺要一生敬重他如父亲一样。这个人就是泰迪罗宾。泰迪罗宾虽然长得其貌不扬,但是在音乐和影视等方面都有超高的成就。泰迪罗宾正在年轻时候组建了“花花公司”乐队,曾经也是席卷了整个香港的娱乐圈。

未来也祝愿泰迪罗宾可以继续保持好的身体状态,也希望他可以可以继续坚持好的作品,不知道还会不会看到他与刘德华一起主演电影呢?

⑨ 周润发钟楚红主演的电影

周润发钟楚红主演的电影:

1981年《胡越的故事》

《秋天的童话》,是一部刻骨铭心的爱情电影。纯洁含蓄,内敛感动。点到为止,浑然天成。不会因为岁月的洗礼而褪色,现在看正应景。张婉婷导演,周润发、钟楚红主演,豆瓣8.5分。周润发和钟楚红合作的影视作品不少,这对荧幕情侣曾给大家带来了多少欢笑。

尤其是看了《秋天的童话》,真可惜俩人没能走到一起。发哥的作品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如今的香港影视再也难以复制当年的辉煌了。

阅读全文

与胡越的故事电影片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纯真年代电影高清在线完整版 浏览:669
呆萌看电影 浏览:71
即将上映的日本动漫电影有哪些 浏览:889
2021新电影战争 浏览:627
人间有大爱电影观后感小学生 浏览:604
新神榜哪咤重生电影免费突突兔 浏览:787
蜡笔小新最恐怖的十大电影 浏览:112
新疆人电影演员 浏览:156
一个人演的电影科幻 浏览:609
微信如何给对方发电影 浏览:585
如何把电影保存到优盘 浏览:770
有哪些特别好看的喜剧电影 浏览:639
适合离婚女人看的励志电影 浏览:86
去掉电影字幕的最好方法 浏览:772
玩命快递1电影国语版 浏览:526
扣扣看电影 浏览:408
哪些电影有二元对立 浏览:817
哪个平台漫威电影都有 浏览:666
僵尸恐怖看电影 浏览:507
怀孕三个半月能看电影吗 浏览: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