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圣经创世纪中,亚伯拉罕的故事我们能学到什么
亚伯拉罕——信心的典范
“怀具信心的人,亚伯拉罕就成了他们的父亲。”——罗马书4:11。
他是一个重要民族的祖宗,也是先知、商人、领袖。可是,他最为现代基督徒津津乐道的,却是无可动摇的信心。由于他的信心这么坚定,耶和华上帝把他看做朋友。(以赛亚书41:8;雅各书2:23)他名叫亚伯拉罕。圣经说他是所有怀具信心的人的父亲。——罗马书4:11。
2 在亚伯拉罕之前,亚伯、以诺、挪亚等古人不是也很有信心吗?不错,但由于亚伯拉罕的约,万国才能得福。(创世记22:18)因此,谁对上帝应许的苗裔有信心,亚伯拉罕就仿佛成了这些人的父亲。(加拉太书3:8,9)另一方面,亚伯拉罕的信心是我们的典范,所以也可说是我们的父亲。他的一生体现了信心,经历过许多考验和试炼。上帝吩咐亚伯拉罕献上爱子以撒,可说是亚伯拉罕一生中最严峻的考验。不过在这件事以前,他已经克服了很多障碍。(创世记22:1,2) 现在我们看看较早的时候,有什么困难考验亚伯拉罕的信心,并且看看今天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事。
奉命离开吾珥城
3 圣经在创世记11:26,头一次提到亚伯兰(后来称为亚伯拉罕),说:“他拉活到七十岁,生了亚伯兰、拿鹤、哈兰。”亚伯兰的祖先是敬畏上帝的闪。(创世记11:10-24)据创世记11:31说,亚伯兰和家人住在幼发拉底河东岸一座繁荣的城,叫做“迦勒底的吾珥”。 因此,他本来不是住在帐幕的游牧民族,而是自小在城里长大,过着舒适的生活。吾珥的集市有外地运来的货物,街道两旁是整齐的房子。当地的深宅大院有14个房间,还有粉墙和室内水管。
4 虽然吾珥城繁荣富庶,但城里的人要事奉真神并不容易,因为这个城充斥着偶像崇拜和迷信。吾珥最触目的建筑物是一座高耸的金字塔,供奉着月神南那。 很多人自然想迫使亚伯兰参加这类卑下的崇拜,也许连他的亲戚也给他不少压力。根据犹太人一些传统看法,亚伯兰的父亲他拉是造偶像为生的。(约书亚记24:2,14,15) 不管他拉是不是造偶像的,亚伯兰都没有参加堕落、谬误的崇拜。当时他年迈的祖先闪仍然在世,一定教导亚伯兰认识真神。结果亚伯兰信从耶和华,并没有信奉南那。——加拉太书3:6。
信心经历考验
5 亚伯兰的信心经历考验了。上帝向他显现,吩咐他,说:“你要离开家乡、亲属、父家,往我要指示你的地去。我要让你成为大国,赐福给你。我必使你的名为大,你必使众人得福。祝福你的,我必赐福给他;咒诅你的,我要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必因你而赢得福分。”——创世记12:1-3;使徒行传7:2,3。
6 亚伯兰已届暮年,膝下犹虚,怎能“成为大国”呢?上帝吩咐他去的地方在哪里呢?上帝没有告诉亚伯兰。因此,亚伯兰离开吾珥,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的确要很有信心。《家族·亲情·圣经》论述古代社会说:“家族里要是有人犯了大罪,最重的惩罚就是把他赶走,不认他是家族的一分子。……所以,亚伯拉罕响应上帝的呼召,不但离开本国,还离开族人,实在对上帝绝对服从,非常信任。”
7 现代的基督徒可能遇到类似的考验。我们可能像亚伯兰一样受到很大压力,要我们追求功利,把事奉上帝当做次要的事。(约翰一书2:16)不信的家人、被开除的亲戚也许反对我们的信仰,引诱我们参加一些有害的活动。(马太福音10:34-36;哥林多前书5:11-13;15:33)亚伯兰为我们立下好榜样。在他看来,跟耶和华的友谊比什么都重要,甚至家庭关系也不及上帝的友谊。他虽然不清楚上帝实现应许的方法、时间、地点,却全心信赖上帝的应许,甘愿把一生托付给上帝。他的榜样的确激励我们把王国视为一生首务!——马太福音6:33。
8 亚伯兰的直系亲属又怎样呢?亚伯兰的信心显然对他们有重大影响。他的妻子撒莱、丧父的侄儿罗得都受他感动,响应上帝的呼召,离开吾珥。后来,亚伯兰的兄弟拿鹤和拿鹤的一些子孙也离开吾珥,住在哈兰,崇拜耶和华。(创世记24:1-4,10,31;27:43;29:4,5)连亚伯兰的父亲他拉也同意跟儿子一起离乡背井!既然他拉是一家之主,所以圣经说他带领家人到迦南去。(创世记11:31) 我们要是机巧、体贴地向亲人作见证,会不会也得着一些成果呢?
9 起程之前,亚伯兰有很多事要办。他要变卖产业,买帐幕、骆驼、食物和旅途上需要的用品。亚伯兰匆匆办理这些事,可能要损失金钱,但他乐于服从耶和华。一切预备妥当,亚伯兰的骆驼队终于在吾珥的城墙外集合,准备出发!那一天实在影响深远!骆驼队沿着幼发拉底河弯弯曲曲的河道,往西北前进。几个星期后,骆驼队走了1000公里路程,到达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一座城,叫做哈兰。哈兰是商旅中途歇息的重镇。
10 看来亚伯兰由于父亲他拉年迈,于是在哈兰住下来。(利未记19:32)今天许多基督徒也要照顾年老有病的父母,有些弟兄姊妹因此要改变自己的生活。要是基督徒为了负起儿女的责任,不得不放弃一些事,他们出于爱心的牺牲“在上帝眼中是可悦纳的”。——提摩太前书5:4。
11 时光飞逝。“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年。他拉死在哈兰。”亚伯兰痛失父亲,自然伤心,但哀悼的时候一过,他就马上起程。“亚伯兰离开哈兰的时候,七十五岁。亚伯兰带着妻子撒莱、侄儿罗得,以及他们在哈兰积聚的一切财物和他们所得的人口,出发到迦南地去。”——创世记11:32;12:4,5。
12 在哈兰,亚伯兰积聚了不少财物。这一点很值得注意。亚伯兰离开吾珥,虽然牺牲了不少资财,他离开哈兰的时候却很富有。这显然由于上帝赐福给他。(传道书5:19)今天,上帝没有承诺赐财富给他的所有仆人,但谁为王国“撇下了房屋、兄弟、姊妹”,上帝都应许照顾他们,决不食言。(马可福音10:29,30)亚伯兰也得了“人口”,意思是他得了一大群仆人。《耶路撒冷塔古姆译本》和《迦勒底意译本》说亚伯兰使他们“归信”。(创世记18:19)你的信心促使你向邻居、同事、同学作见证吗?亚伯兰没有就此永久定居,忘记上帝的吩咐,反而善用在哈兰的时间。现在时候到了,“亚伯兰就照耶和华吩咐他的去了”。——创世记12:4。
横渡幼发拉底河
13 亚伯兰又要上路了。他的骆驼队离开哈兰后,往西走了差不多90公里。亚伯兰也许在幼发拉底河岸边停下来,从古代的贸易中心迦基米施渡河。迦基米施是骆驼队渡河的主要地点。 亚伯兰的骆驼队在哪一天渡河呢?根据圣经,以色列人在公元前1513年犹太历尼散月14日离开埃及,在此之前430年就是亚伯兰渡河的日期。出埃及记12:41说:“四百三十年结束的那一天,耶和华的大军都从埃及地出来了。”公元前1943年犹太历尼散月14日,亚伯兰遵照上帝的吩咐渡河,亚伯拉罕的约看来就在那个时候生效了。
14 亚伯兰离开了繁荣的吾珥城,但现在他能预见一座“有稳确根基的城”,就是上帝用来统治人类的正义政府。(希伯来书11:10)亚伯兰虽然所知甚少,但已能看出上帝旨意的端倪,知道上帝要救赎不免一死的人类。今天,我们有福深入了解上帝的旨意,远比亚伯兰所知道的多。(箴言4:18)亚伯兰所指望的“城”已经实现,王国政府已经在1914年于天上建立。既然这样,我们不是更应该信赖耶和华,并且用行动表明我们的信心吗?
开始在应许之地寄居
15 创世记12:5,6说:“最后他们到了迦南地。亚伯兰穿越那地方,到了示剑地,靠近摩利的大树区。”示剑位于耶路撒冷以北50公里一个山谷之中。曾有人说,这个肥沃的山谷是“圣地中的乐园”。那里虽然丰饶,但“当时迦南人还住在那个地方”。迦南人道德沦亡,亚伯兰自然要小心保护家人,免得他们沾染堕落的风气。——出埃及记34:11-16。
16 耶和华第二次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块土地赐给你的苗裔。”这句话使亚伯兰多么兴奋!虽然亚伯兰看不见应许实现,只有后世的子孙才能承受福分,他还是十分高兴,可见他对上帝很有信心。他听见了上帝的应许,“就在那里为向他显现的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创世记12:7)一位圣经学者说:“亚伯兰在当地筑坛,其实是接收土地的仪式,表明他由于对上帝有信心,稳稳当当地得着土地的拥有权。”亚伯兰要筑这么一座坛,必须很有勇气,因为坛显然跟后来律法规定的一样,用未凿过的石头筑成。(出埃及记20:24,25)这种坛跟迦南人的祭坛有显著分别。因此,亚伯兰无畏地宣示他崇拜真神耶和华,不怕迦南人仇视他,伤害他。今天我们又怎样呢?我们不敢让身边的人知道我们崇拜耶和华吗?年轻人,你让邻居或同学知道你的身份吗?但愿我们都效法亚伯兰的勇敢榜样,以身为耶和华的仆人自豪!
17 亚伯兰不管到哪里去,总以崇拜上帝为首务。“后来他从那里迁到伯特利东边的山区,搭盖帐幕,西朝伯特利城,东望艾城。他在那里又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呼求耶和华的名。”(创世记12:8)在希伯来语,“呼求”也有“宣扬”或“传讲”的意思。亚伯兰显然向四邻的迦南人勇敢地宣扬耶和华的名。(创世记14:22-24)我们看见他的榜样,不禁想到自己也有责任竭尽全力宣扬上帝的名。——希伯来书13:15;罗马书10:10。
18 亚伯兰不管住在哪里,都没有久留。“亚伯兰又拔营,渐渐迁到南地去。”(创世记12:9)南地就是犹大山区以南的干旱地带。亚伯兰带着家人不断迁移,并且向各处的邻居表明自己崇拜耶和华,“声明自己在当地是外来的,是寄居的”。(希伯来书11:13)他们从不会跟异教的邻居过度亲密。 现代的基督徒也必须“不属于世界”。(约翰福音17:16)我们虽然对邻居和同事仁慈有礼,却要提防习染不良的行为,免得反映世界的精神,好像远离上帝的世人一样。——以弗所书2:2,3。
19 我们不该忘记,不管是亚伯兰还是撒莱,适应艰苦的游牧生活绝不容易。他们只能吃牲畜的肉,喝牲畜的奶,不能在吾珥的集市上购买种类繁多的食物。他们只能住帐幕,不能住华丽的房子。(希伯来书11:9)亚伯兰有许多事要办,忙于管理牛羊仆婢。撒莱也要做传统中东妇女的家务,例如揉面、烘饼、纺纱、缝衣。(创世记18:6,7;列王纪下23:7;箴言31:19;以西结书13:18) 可是,新的考验快要出现了。不久,亚伯兰和家人都性命堪虞!亚伯兰能应付考验吗?
⑵ 找一部美国电影小男孩杀人的,情节与《孤儿》很像
中文片名:危险小宝贝
英文片名:Mikey
剧情梗概:Mikey是个看似天真的小男孩,然而凡是收养他的家庭总会发生一连串无法解释的“意外”死亡,之后他又被新的家庭收养。
在影片开头,养母因为Mikey在屋里玩火而教训了他,结果他把妹妹淹死在游泳池,趁养母洗澡时电死她,拿球棒打死了养父。警方没有怀疑Mikey,因为他才9岁, 警察 听信了他编的故事,以为是有人闯进屋杀了这家人。
Mikey被带到一个新家。他爱上邻居的漂亮大姐姐Jessie,但是Jessie对他没兴趣,因为两人年龄相差15岁,而且Jessie有男友。学校的一位老师注意到Mikey的异常举动,开始调查他。结果Mikey把Jessie的男友电死在浴池里,然后杀掉了养母、老师、校长,还差点杀死了Jessie,最后制造煤气爆炸烧死养父。Mikey伪造了自己也被一同烧死的假象金蝉脱壳。在影片结尾,Mikey化名Josh,再次走进一个新的家庭。
⑶ 犹太人能够重新建国,主要靠的是哪几个很关键的点
耶路撒冷犹太大屠杀纪念馆
1948年以色列的建立是犹太民族的胜利,更是犹太文化的胜利。十几个世纪以来犹太人经历了无数的分离与苦难,但犹太民族并未被同化或者瓦解,而是以强大的生命力延续到了现在。在此期间,犹太人在其宗教文化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强大的民族身份认同。这种认同正是犹太民族得以存留并发展的核心因素。
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都是多灾多难的民族。中国在经历近代的苦难后最终建立起了新中国。而犹太人更是创造了离散又再复国的奇迹历程。在数十个世纪的离散中犹太文化始终凝聚着犹太民族,并形成了强烈的身份认同感,犹太民族因此存留于历史的进程中。
⑷ 谁能个我两篇影评啊
《西线无战事》是根据埃里奇·马利亚·雷马克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它从一个德国士兵的角度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西线无战事》是一部具有浓重反战色彩的影片,也是好莱坞早期摄制的最佳战争片之一。但是在德国,该片却被禁映长达20年之久。该片导演路易斯·迈尔斯通曾亲身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的导演手法细腻、流畅。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他运用了许多当时较为先进的拍摄技术,如使用升降机拍摄较大的战斗场面,把对话、音响和配乐等混合录在音带上,这在三十年代初期,电影技术尚不发达的条件下,敢于这样创新,是难能可贵的。
《西线无战事》的艺术成就,曾受到各国电影艺术家、评论界的高度赞誉。著名电影艺术家爱森斯坦曾称赞这部影片是“一部优秀的博士论文”。而影片结尾,保尔捕捉蝴蝶被子弹击中的镜头,成为了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一
1.西线无战事
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战电影"之一早期有声片中的扛鼎之作有力地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毫不留情地揭开了蒙在战争头上的"神圣"面纱,表现了极为鲜明的反战主题
1930年出品导 演:路易斯·迈尔斯通主 演:卢·艾尔斯约翰·雷
·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在一九六二年美国西雅图世界博览会评选的"电影诞生以来的十四部最伟大的美国影片"中名列第三位
给人类带来永久伤痛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德国小记者雷马克打算开始写一部他自大战结束以来就一直在酝酿构思的小说《西线无战事》。他完全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结果仅用了6个星期,小说就完成了,可手稿却在抽屉里搁置了半年多,因为许多出版社都不愿出版这部作品。后来,总算有家出版社接受了它,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部小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第一年竟销售了120万册,后来又被译成多种文本,总发行量在500万册以上。雷马克也因此由一个无名的小记者,一跃而成为世界闻名的大作家。
导演路易斯·迈尔斯通看中了小说的主题,将《西线无战事》搬上了银幕,这部影片也同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看成是奥斯卡授奖以来第一部有强烈的思想性的作品。迈尔斯通以沉重的笔触和简明精炼的手法写活了帝国主义战争的荒谬无情,透过一名德国士兵从迷恋战争到心冷、心死的每一次心理转变,渲染了战争的恐怖及其对人性的摧残,表达了对人类自相残杀的反感和把人民推向灾难的当权者的厌恶,给人们留下了深深的回味和沉思。
在《西线无战事》中,导演以卓越的摄影技巧、写实的风格把战火、阵地、冲锋、肉搏,以及残酷恐怖、野蛮凶杀的场面拍得十分逼真,有声有色,惊心动魄,具有印象派风格。同时,这部影片极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内涵又使它成为了一部"优秀的博士论文"。
--前苏联著名电影艺术家 谢尔盖·爱森斯坦
《西线无战事》是最早采用混合录音的有声片,导演迈尔斯通很善于运用声音,他将对话、配乐及音响效果巧妙地剪辑于单声带上,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有些镜头,如保尔临死时一只手的抽动、垂落的特写镜头也拍得寓意隽永,被誉为经典之笔。这一系列的因素使本片既具备了无声片的动感,又拥有了有声片丰富的表现力。我们甚至认为,永久消灭战争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西线无战事》在各国每年公映一遍。
--好莱坞著名影评人 肖恩·索普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片并不算多--尤其是在最近这些年。然而诞生于一战结束后不久的这部战争题材的影片《西线无战事》可以说是一个例外,直到今天,这部影片看起来仍然非常尖锐。这部建立在同名小说基础之上的影片通过一群德国士兵的眼睛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真实写照。同时它也给了我们一定的启示:有时候沉默是表现战争的最好方式。
--著名影评人 阿 冬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皇威廉二世的军队正在东、西两线与俄、法、英等国交战,战事十分紧张、激烈。德国政府以漂亮的口号呼吁年轻热情的学生志愿者投身战场,在德国后方的某个小城市里,一批青年学生在老年教师康托莱克的沙文主义煽动下,报名参军。年仅19岁的保尔一心想当个英雄,于是在政府宣传所谓"英勇奋战"、"保卫祖国"的口号下,也自告奋勇地报了名。他的朋友凯姆利希、穆勒等人也都参了军,其中还有一个叫贝姆的,他患有臆症,和他们分在同一个部队里。受蒙蔽的青少年就这样成为了士兵,他们离别家乡和亲人,去为军国主义卖命。
保尔和同学们一入伍就投入了紧张的军事训练。他们起早摸黑,在又松又湿又黑的田野中来回跑,几经折腾,累得精疲力尽,而教官史托斯还要把他们"训练得服服帖帖",成为"真正的德国士兵"。这些青年原来把人生、战争都理想化了,然而现在天真的梦幻破灭了。不久,经过训练后的保尔和他的同学们被派往西线参战。这些青年从不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一上战场就遭到炮火猛烈的轰击,在隆隆的炮声下,他们都吓破了胆,有的哭了,有的尿湿了裤子。幸亏他们遇到了一个好班长卡钦斯基,他是个老兵,对这些涉世未深的"娃娃兵"十分照顾,他主动安慰他们,并教给他们在战场上生存的技巧。于是保尔和同学们开始冲上战场,杀死别人的爱子,夺走别人的生命。弹雨之中,他们抱着"我不杀人,人也杀我"的观念大叫"冲呀、杀呀",失败了,退下来,然后再反攻。在高度的紧张与恐惧中,贝姆真的发疯了。一次战斗中,凯姆利希的腿被炸断,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穆勒被化学毒气毒死。不仅如此,士兵们还要忍受阵地上的饥饿、潮湿、疾病和糟糕的天气。保尔沉痛地哀思着:"为什么要打仗呢?"
保尔在一次战斗中也负伤了,被送往野战医院治疗,康复后被批准回家探望母亲。病重的母亲见到平安归来的儿子格外高兴。但她心中又升起淡淡的忧愁,不知儿子下次还能否归来。保尔也为以后能否见到母亲而担忧。
归队的日子就快到了,这天,保尔路过母校,看到教师们还在鼓吹战争,动员学生们参军。保尔厌恶战争,对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到悲愤,可那些学生却还在以此为乐呢!
保尔重返前线后,发现连队中来了一批像他们当年一样天真、幼稚的"娃娃兵",而老战友却所剩无几了。原来,在他休假期间,班上的战友差不多都牺牲了,只剩下老班长卡钦斯基一个人。而此时,卡钦斯基因部队供应困难,外出给"娃娃兵"找吃的东西去了。保尔跑出连队,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老班长,久别重逢,两人分外高兴。恰在这时,一架轰炸机飞来,投下炸弹,弹片飞向老班长,把他炸伤了。保尔拼尽全力把卡钦斯基背到医疗站,但他已经死了。
一天,双方停战了,西线异常平静。守候在战壕里的保尔发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可当他爬出战壕捕捉蝴蝶时,突然一声枪响,保尔被流弹击中,他倒下了。但是,在这天德军前线司令部的战报上,却清楚地写着"西线无战事"。
战争·生命·悲剧
自从有了人类文明,便有了战争。所有的战争,无论是败是胜,饱受苦难的都是无辜的人民,那些嗜血如命的战争狂人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是无以复加的。
战争曾使地球变得阴森恐怖,许多人号哭着,挣扎着,呼唤着,想从死亡的威胁里解脱出来,却只能无力地倒下,化成一堆堆插着十字架的青冢!无数宝贵的生命遭到了无辜的戕害!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随后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了战争。一战主要分为3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其中西线是最重要的战场,战斗也最为惨烈。所以电影界,尤其是西方电影界拍摄的一战电影,大都是以西线战场为蓝本的。
可以说,一战是从兴高采烈的群众欢送开拔的士兵,高唱《马赛曲》、《在故乡》等歌曲开始的。交战双方的军列上都用粉笔写着"圣诞节回家"的字句,所有人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暂而光荣的战争。但是,他们不久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之中。
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在整个欧洲熄灭。"民族、宗教、姻缘、仇恨、尊严、权力、金钱……所有这一切都似导火线,一旦被点燃就会引发战争,在世界各地掀起血雨腥风。
如今战争已经结束,但是战争带给人类的血泪灾难是不能够忘记的,那是属于人类的灵与肉的创伤。人们痛恨战争,但却喜欢谈论和观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电影,因为战争留给世人的启示与思考是长久的、深刻的,在我们心中形成终生不散的块垒。
好莱坞电影人迈尔斯通根据雷马克的名著《西线无战事》拍摄的同名影片讲述的正是马恩河战役前后,一群德国少年兵对战争态度由兴奋、憧憬到反感的过程。保尔及其同学们在老师的沙文主义思想的煽动下,怀着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战之中,可真正投入到战争中后,他们才体会到战争的可怕:那里炮声轰鸣,大地震憾,血肉横飞,尸骨遍野。主人公保尔开始怀疑过去的理想,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使他的英雄主义彻底破灭,他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开始对战争怀疑、厌恶甚至憎恨。终于有一天,保尔爬出战壕去捕捉蝴蝶,结果被冷枪打中死去。然而同战争相比,个人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在那一天前线司令部的报告中写道:"西线无战事 "。
《西线无战事》成了一战中整个西线残酷战争的小小缩影,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影片带给人类的警醒作用始终是有限的,因为仅仅过了10年,人类便又陷入了一场更大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佚 名)
中央车站
全世界最好看的电影之一
讲述生命的悲欢离合,交织着人生的喜悦和苦痛
震撼与隐忍的交错,悲悯旋律下的自我救赎之路
1998年出品
导 演:华特·萨勒斯
主 演:
菲尔南达·蒙坦纳葛罗
玛瑞莉亚·贝拉
文尼西斯·狄·奥利维拉
·第四十八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女演员奖
·第五十六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第七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及女主角提名
广袤的南美大地在镜头下不停地转动,嘈杂的都市、凋敝的乡村在眼前匆匆掠过,《中央车站》仿佛是一场云影依稀的旧梦。执着地寻找父亲的约书亚固守着一个美丽的梦想:父亲是一个高大魁梧的男子汉,找到他便意味着找到了幸福。被生活的磨难挫出老茧的朵拉如同一柄戳破气泡的尖刀:在成人的世界里,无所谓梦想,接踵于希望而来的,必定是难以承担的绝望。但两个人伴在一起寻觅着,如同生命的两极:纯真与苍老,喜悦与忧伤,被一条看似无尽的道路引向未知的终点。
朵拉与约书亚,究竟谁是谁的救赎者?究竟是谁指引给另一个人新生的方向?在《圣经》里,耶和华晓谕摩西的助手约书亚说:“我的仆人摩西死了,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旦河,往我所要赐给以色列人的地方去。”正是这个名为约书亚的先知,引领着以色列人回到了故土,重建美好家园。而巴西人民在经历多年的政治变乱与经济危机之后,也默默盼望着走出苦难,重新找到通往幸福的旅程。《中央车站》或许暗示了这重含义:“男孩要寻找他的父亲,老妇人要寻找她的归宿。而这个国家,要寻找它的根。”
华特·萨勒斯的作品多处理有关寻找起源和自我发现的历程的主题,这在他的电影《中央车站》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央车站》是一部温情动人的小品,具有新现实主义的风范,它以感伤的氛围和细腻的笔触传达着电影中所呈现的悲悯。在一种宗教的朝拜气氛里,整个国家都在寻找着,在这寻找的过程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心与心的隔膜也逐渐消散。
——好莱坞著名影评人 威尔·罗杰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集中了物质之大成,可是它缺少的东西却如此致命,人类被教唆成头脑简单的崇拜者,懂得奢侈的美丽,可他们学会了嘲笑和僵硬。被城市讽刺得最厉害的,是爱和信任,同情和宽容。有时电影是人类的老师,它用细致的镜头,温柔的光线,沉默的表情,用泪水和欢笑来教导人类尊重一些东西,比如《中央车站》。
朵拉和约书亚是两条线,分分合合,孩子用纯真试图打动忘却,老人习惯用沧桑保持坚定。最后在对灯神圣母的朝拜里,展现在眼前的是这个国家和隐藏其后的整个人类在寻找希望和尽头的爱。朵拉在黎明前离去,而他们都已经完成了自己心灵的旅程,学会想念,学会回忆,学会如何去爱和相信。
——著名影评人 元 曲
就影片的风格而言,本片可以说是小品式的公路电影,它演绎了一老一小寻亲、寻家的过程,较深程度地挖掘了当代巴西人找寻自我认同的主题。在冗繁的“寻根”电影中,《中央车站》以其独特的手法,让人滋生了几多异样的酸楚,具有十足的感染力。
——影评人 金天星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门口,从前的女教师,50多岁的朵拉摆了一个写字摊,专为来来往往、目不识丁的旅客代写家书。写一封信收1块钱,如果需要代寄,就再加1块。然而她常常在晚上将收了钱的代寄信件带回家,和邻居艾琳一起,将这些信一一拆开,尽情地奚落取笑一番,然后把认为重要的信寄出去,其他的信则统统锁进抽屉或干脆扔掉,如果两人意见不同,就把信收进抽屉改天再决定,被人生的苦难磨出老茧的朵拉就这样心肠冷漠地应对着别人的心愿。
这一天,安娜带着她10岁的儿子约书亚来请朵拉写信,因为约书亚很想见他素未谋面的父亲耶酥。第2天,安娜与约书亚再度来到车站,口述了第2封给孩子父亲的信。安娜把积在心底的话终于吐了出来:其实我心里面是爱你的,你回来吧,我们再也不争争吵吵了……
然而安娜刚刚走出车站,就在横穿马路时被一辆急驰而过的大客车撞倒了。可怜的约书亚从此孤身一人,现在他惟一认识的人就是朵拉了,朵拉把他带到了家中,可是约书亚并不知道朵拉把他卖给人贩子了。这天晚上,朵拉伴着新买的电视机入睡,当良心的谴责让她噩梦连连时,未泯的良知使朵拉幡然悔悟,她将约书亚救出了虎口。在母性的驱使下,朵拉答应带约书亚到东北部去找爸爸。
一开始,两人总是争争吵吵,朵拉骂约书亚是个“让人讨厌的坏孩子”,而约书亚则回敬朵拉是个“不抹口红,面目可憎的老太婆”……然而随着长途汽车奔驰在广袤的巴西大地上,约书亚与朵拉之间的感情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约书亚不再憎恶这个凶恶的婆婆,而朵拉也逐渐寻回了她淡忘多年的温柔情感,两人之间萌生了母子一般的依恋。
一路上,朵拉和约书亚经历了不少磨难,但他们都想方设法克服了。他们还遇见了一个好心的司机,一起度过了短暂而快乐的日子,朵拉也破天荒地抹起了口红,涂上了胭脂,她以为找到了久违的爱情,然而最终卡车司机离她而去,她还是与爱情失之交臂。她觉得很沮丧,约书亚已经学会安慰别人了,他甚至对朵拉说:“你化起妆来还是很漂亮的……”
朵拉领着约书亚不远万里,终于来到安娜说过的那个地址,可是却得知约书亚的父亲一家已经搬走了。这时两人身无分文,只好流落街头。所幸的是,他们正好赶上了当地隆重的节日——灯神圣母节,许多人都想为圣母送去自己最虔诚的心愿,约书亚发现这里可以写信挣钱,于是朵拉干起了老行当,这天晚上,他们赚了不少钱,高兴极了。
第2天,他们又去了附近的一个小镇,终于找到了约书亚的家人,可是他的父亲耶酥却离家找约书亚和他的母亲了,约书亚同父异母的哥哥赛亚、摩西热情地收留了他。
朵拉欣慰地走了,回到里约热内卢的中央车站,重新为人们点燃希望的火把。
《中央车站》:何处是归程
巴西电影《中央车站》被世界各地的影评人誉为“全世界最好看的电影”之一。人们对于这部影片的评语是:《中央车站》的不平凡处在于,它是这样一部片子:当它触及到你的内心的时候,它在与你的大脑对话。
因为这部片子的故事场景绝大部分都出现在公路上,因而被人们称做是一部“公路片”。正如电影的名字——“中央车站”,不过是男女主人公结识的地方罢了,人潮人海中因着某个机缘的邂逅相遇,未来的、未知的、漫长的路,还有故事就如此延伸开去……那个“车站”,永远在我们无法回头的身后。
朵拉说,她曾经问过父亲:“你认得我吗?你永远记得我吗?”她的父亲后来死了。约
书亚的父亲耶酥曾写信回家:“等等我,我很快就回家了。”约书亚说:“总有一天他会回来的。”朵拉说:“你说得对,总有一天他会回来的。”
回家,一个多么让人欣慰和温暖的字眼,从不同的人口里说出来,竟然是如此地不同!家在何处?耶酥在片中也如同一个谜,他自始至终也没有出现过,于是他便成了一个关于“家”的图腾。孩子永远在寻觅,永远在寻找那条回家的路……可是回家的路却是如此地漫长!
所幸的是,在寻觅的过程中,还有着别的新的发现和感动。于是,“父亲”淡出。寻找、失落、再得到,这是否也是我们在追求和渴盼回归的生命过程?
在影片悲悯的主旋律中,生命的悲欢离合、喜悦和苦痛就这样交织着传递给观众,然后观众又变成剧中人,在体会着他们的寻找、失落和悲欢的时候,也完成一次与自我的对话。�
★●以上由jrliu78整理 转载须注明●★
⑸ 关于约书亚的故事
http://www.bookhome.net/zhexue/zongjiao/sjgs/04.html
这里有故事介绍
或者直接看圣经《约书亚记》:
http://www.bookhome.net/zhexue/zongjiao/sjgs/04.html
⑹ 耶利哥是什么东西,我说的不是游戏.耶利哥到底是什么
耶利哥城的崩毁,是西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此城守着迦南的门户,城墙高厚,守军高大壮健,是古代极强大的堡垒,犹太人虽为数达百万人,但却是乌合之众,无任何能力与技术攻城,但据圣经记载,犹太人围城行走七日着A然后一起吹号,上帝以神迹震毁城墙,使犹太军轻易攻入,而后能顺利攻入迦南。此中还有妓女喇合的故事,她因不堪耶利哥人的残暴,义助犹太探子,故大军入城时,没有摧毁喇合的房子。
犹太人数千年来都在传颂这故事,这是历史事实?还是神话故事?
一九○七至一九○九年,考古学家Sellin与Watzinger在耶利哥发掘出两重古城墙,外城六呎厚,内城十二呎厚。一九三○年考古学家Garstang详细考察,发现两城墙之间充满碎砖石,且有大火烧毁的痕迹,更发现外城墙向外倒塌,而内城墙却向内倒塌,那是奇异的事,若因着地震,城墙应向外倒,若是攻城,城墙应往内倒,何以城墙一向外,一向内倒呢?有点不可思议,而他鉴定年代为公元前一四○○年,与早出埃及年代吻合,似真为犹太人着玼}之耶利哥城,但之后在五十年代,考古学家Kenyon再考察后,认为找不到证据证明此城倒塌于公元前一四○○年,却将其年代定为公元前一五五○年,于是又反对了前说,认为此城之倒毁与犹太人入迦南无关。
耶利哥城墙两面倒塌
由于耶利哥城两重城墙分向内外两面倒塌,与圣经所描述的神迹吻合,很多专家都极兴奋。但因Kenyon鉴定年代为公元前一五五○年,则又不符合其它迦南城如夏琐城(Hazor)被毁,令专家又失望了数十年。但到八十年代有戏剧性突破。
一九九○年中东考古学家胡特(Bryant G. Wood)考察耶利哥城及根据新的出土资料,批判了Kenyon的结论,由于她死于一九七八年,未读到有关新的鉴定资料出版,在一九八二年及一九八三年出版两册当地的陶片资料所着狻着的年代,与她所鉴定的不一致,那是公元前一四○○年前后。
胡特指出Kenyon只在一极小范围内发掘,因找不到当时流行的Cyprus陶器,故认为必为较早期时间,这是有误的,因她考察的范围并非商业要道,找不到很正常。但在其它地方却找到了新证据。
其前的Garstang寻找到一埃及的甲虫型雕(Scarabs),它的年代一般迟于公元前一五五○年,而刚好在早出埃及年代的图莫斯第三时期,正用甲虫型雕来刻上其名字。耶利哥城的甲虫型雕可推测其年代在公元前一四○○至一三四○年左右,与陶器的检定年代一致。
br /> 耶利哥之墙〔Wall of Jericho〕 的出处:「耶利哥之墙」是引用自电影『一夜风流』(美·1934),内容是描写一位富家千金与新闻记者共渡一夜的故事。
新闻记者以毛毯在两人之间作了一道墙,然后说着「这是耶利哥之墙」。
「耶利哥」依旧约圣经(旧约:约书亚记)中的记载,是个以坚强要塞著称的有名城壁。
是“棕榈树的城市”, 市郊附近是寸草不生的石头荒滩和丘陵。巴勒斯坦古城,临近死海西北海岸。是扼守约旦河下游河谷的要塞,据《圣经·旧约》所述,它被约书亚征服并毁灭在耶路撒冷的东北。阿拉伯人称“埃里哈”。
相传为世界上最为古老的城市,位于耶路撒冷东部30公里。现在也被多部作品广泛使用,并可作为人名。
参考资料:http://fkxg.falconia.ca/bbs/thread-761-1-2.html
⑺ 有谁知道电影约书亚的结局是什么意思啊
首先,这不是一部乱伦电影,也不是什么恶魔之子的恐怖片,也不是关于嫉妒 怨恨,不是讨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跟社会、家庭毫无关系。
约书亚是重建秩序的神。
片中的约书亚从一开始就是在重建秩序,他在为这个家庭重建秩序。尤其在他的妹妹出生之后,他为她的妹妹重建整个家庭。他认为他的爸妈、奶奶都不是够资格的。这从影片中很多地方得到印证。
所以他所做的一切,为的是创造他心目中的理想家庭。
他在录像带中看见了自己小的时候,那时候的神经质的妈妈。他不想他的妹妹也有一个这样的妈妈。之后他对爸爸说,他比妈妈强多了。
他为什么杀学校里的仓鼠,他认为小孩不应该从小就喜欢囚禁动物。所以他按照他的方法重建了秩序,杀了那些老鼠。
他为什么杀死老狗巴斯特,影片开头提到应该把狗关起来,但是一直都没做。在有应该的屋子里,养大型狗很危险。但是爸妈却没有做什么,约书亚为了她妹妹,重建了秩序。
他为什么要杀奶奶,他试图把婴儿车推下去,是证明奶奶没有尽责保护他们。除掉奶奶后,他以为剩下爸爸和他会很好照顾妹妹,没想到他爸爸怀疑他,于是他意识到爸爸也不合适,接着利用心理医生等一系列事件,赶走了爸爸。记得他要爸爸搂着他睡觉,等爸爸醒了却看见他拿奶瓶喂妹妹,说明他都可以做的比爸爸好。而公园一役也证明他爸粗暴一面。不是一个好父亲。
就这样,他重建了家庭,摆脱了他原本无法选择的父母。给她妹妹一个她认为洁净的环境。
结尾的细节:画 是他的计划。 变成干尸的宠物,是他知道宠物总有一天会死,而他要让它永远在那就是把它变成“木乃伊”。
故事就是一个小孩,为了重建他心中的秩序所做的一切。除去他认为不合格的父母,让宠物永存,让老狗消失,让班里的老鼠消失。一切都是因为他在用他的方法重建他心目中的秩序。
他是约书亚。
⑻ 推荐几部经典的亚洲恐怖片
楼主你好。本人经验推荐(不含血腥杀人类型) 1.《蔷花红莲》《致命ID》《灵虐》《机械师》人格分裂经典。 2.《静寂岭》《鬼影》《鬼雾》《鬼镜》复仇类型比较好的。 3.《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宗教类型较强的。 4.《见鬼》《咒怨》《鬼来电》(这部其实是复仇的类型的)《午夜凶灵》恐怖片最具人气的,这4部在这里我只推荐看美版的——《咒怨》《午夜凶灵》《鬼来电》原版都是日本,《见鬼》原版是中国(舒淇主演)。美国版最值得看,且拍的也最好。 5.《恶灵空间2》杀人悬疑的 这里之推介《恶灵空间2》是因为《恶灵空间2》最具逻辑性和悬疑性。 6.《小岛惊魂》《第六感》 《空难乘客》 主题:“寻找死去的安息” 非常好看,悬疑。知道什么电影叫结局至制胜吗,恐怖片的外衣,出人意料且温情的结局,被专业人士赞为真正成功的电影。 7. 《约书亚》《水果硬糖》《尤伦卡》《孤儿怨》《血色入侵》真正恐怖的是小孩,让人看后难以忘怀。有的时候我们真的怀疑他们到底是不是小孩。 PS:如果楼主打算看这些电影,在看完电影后一定要在网上搜看影评特别是 1.《蔷花红莲》《致命ID》《灵虐》人格分裂经典。——不看影评,你会看不懂电影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内涵。 2.《静寂岭》《鬼影》《鬼雾》《鬼镜》复仇类型比较好的。——不看影评,你可能会不知道复仇的动机和电影里经典场景所表达象征的是什么。 3.《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宗教类型较强的。那几个类型的电影。——不看影评,你不会理解耶稣宗教和《圣经》在电影里的定位和分析的。 4.《小岛惊魂》《第六感》 那种灵魂与精神人格的问题电影。——看影评,你将对电影的深意更深刻 5.《小岛惊魂》《第六感》 《空难乘客》寻找死去的安息 ——看影评,体会灵魂的安息与温情 6.《约书亚》《水果硬糖》《尤伦卡》《孤儿怨》《血色入侵》 ——看影评, 理解小孩那成熟,阴暗的内心 ——看完电影影评后,你会有收获的...........
⑼ 昨天看到一个电影
美国电影《约书亚》(2007)
自己生自己养的孩子让你觉得害怕?这绝不是什么天方夜谭,尤其是在这个孩子为家里的其他成员带来了生命的危险时。在纽约上东区一座豪华的公寓里,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妇布拉德和艾比·凯安,他们正沉浸在第二个孩子出生的喜悦之中,并为她起了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美丽名字--莉莉。
可以预见到,莉莉将会在一个充满爱的舒适环境中慢慢成长,除了堆满房间、价值不菲的玩具,她还有溺爱自己的叔叔、慈祥的祖母……一切都是如此地完美,只除了一点,莉莉9岁的哥哥、家里的长子约书亚也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而这个约书亚,似乎不是一个普通的男孩。
通常情况下,像约书亚这样的孩子,完全可以用“神童”二字来形容,他不仅有着异于常人的高智商,那令人无所适从的早熟也成了所有不安的源泉。天使般的优雅与从容的冷漠都在预示着约书亚将来的成就肯定非同小可,因为这些都不是他这个年龄的孩子能够拥有的。布拉德和艾比早就习惯了约书亚与家人那形同陌路的相处模式,也就由着他高兴,却忽视了莉莉的出生给约书亚所带来的情绪波动。
这个家里的所有人似乎都在围着莉莉打转,没人注意到约书亚流露出越来越明显的不满,只是放任他坐在角落里安静地弹奏着钢琴。当始于约书亚的黯淡与晦涩席卷了凯安一家所居住的房子时,被精美无瑕的生活所虚掩着的毒瘤开始露头……先是莉莉没日没夜地哭闹,搞得全家在夜晚都无法安睡,艾比的产后抑郁症也没头没脑地突然加重,情况越来越糟糕。至于布拉德,失眠让他肩头的压力骤增,即将抵达崩溃的边缘。
渐渐地,布拉德和艾比发现,似乎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正要摧毁掉他们的家……那么,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这一系列的折磨,让他们遭受痛苦?所有可怕事件的发生,是纯属偶然,还是有人在背后进行了邪恶的预谋?难道是约书亚?全家惟一一个没有受到影响的人?他真的会像那个出现在《圣经》中、和自己同名的人,只会带来毁灭的力量吗?
一句话评论:
一个发生在房子里的完美恐怖故事,很有那么点希区柯克的味道。
——《好莱坞报道》
由于过早地解释了所有神秘事件的根源,也就直接导致影片提前结束了。
——《电影回顾》
很好地结合了恐怖、惊慌与悬疑,对角色也进行了深入地挖掘,没有一点点聒噪的感觉。
——《票房杂志》
一个新生儿对一个看似完美的家庭的影响往往是非常惊人的,而这部影片也成功地帮助导演乔治·拉提夫从纪录片领域过度到电影长片中。
——《电影沙龙》
幕后制作:
【儿童凶猛】
《约书亚》成名于2007年的圣丹斯电影节,虽然只是小有收获地得到了最佳摄影奖,但故事中所体现出的智慧和令人震惊的悬疑感,却着实让正在衰退的独立电影业小小地震憾了一下。影片讲述了一对居住在纽约高档社区的完美夫妻,他们拥有一座漂亮的公寓,养育了两个招人喜欢的孩子:一个是才华横溢的神童,另一个则是刚刚出生的婴儿……然而,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随着故事的深入,这个典型的幸福家庭最终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而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这个家中的9岁儿子隐藏在内心中的黑暗--悲惨的现实,远胜于超现实主义。影片熟练地将强迫性的恐惧结合进黑色喜剧中,给观众留下了无法抹去的深刻印象。
人之初,性本善--在我们的信仰中,似乎只有孩子才具备真正的纯净和善良,然而,当这最后的一个信念也轰然倒塌之后,就构成了《约书亚》所遵循的故事主题。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个故事出自一位长年将自己浸泡在心理恐惧题材的导演之手,你一定不会感到吃惊。《约书亚》是乔治·拉提夫(George Ratliff)的导演处女作,这位曾凭借纪录片《地狱房子》(Hell House)而备受赞誉的电影人,一直都本着从日常、自然的观念中寻找恐惧源和人性弱点的基本原则,于是“养育孩子”就成了他在《约书亚》中所创造的故事大环境,而剧本,则是拉提夫与合作伙伴大卫·吉尔伯特(David Gilbert)共同创作的:“这个世界上最让人感到恐惧的小孩,就是比成人还聪明的孩子。”
大卫·吉尔伯特为了让约书亚这个角色丰满且可信,仔细研究了几个在经典的惊悚片中出现过的复杂、邪恶的儿童形象,其中包括《坏种》、《驱魔人》、《天魔》和《闪灵》……那么吉尔伯特究竟为约书亚注入了哪方面的特质呢?乔治·拉提夫表示,就连他自己也被这个角色吓到了:“我刚刚有了自己的小孩,所以最初的时候并不确定到底应不应该拍摄一部描述孩子的可怕的影片。”但是,当拉提夫和吉尔伯德越来越深入地发展这个故事时,也发现了它那无法抗拒的吸引力,最终,他们共同将其带到了一个预想不到的领域,拉提夫说:“影片会给你一种递进式的感觉,你的情绪会随着故事变得越来越灰暗。我们都希望观众对这里描述的家庭产生足够的信任感,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计算出每一个角色隐藏起来的心理问题。”
通过凯安家的家庭成员的心理演变过程所连接出来的故事,最终形成了一个结构严谨、情节设置紧张的完美剧本,并且很快就吸引了ATO电影公司的制片人乔纳森·道夫曼(Johnathan Dorfman)和泰普尔·芬奈尔(Temple Fennell)的注意,道夫曼的评价是:“这是一个字字勾人的好剧本,不看到最后一页,你都不舍得放手。” 道夫曼不但是南非纪录片《阿曼德拉:四党联合之解放》的制片人,同时还是ATO电影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继续说:“我们都把孩子想象得纯洁无比、生性善良,如果他们中有一个人看似正常,实则拥有一个邪恶的灵魂……相信这将会是所有人最害怕的梦魇之一。”
而乔纳森·道夫曼选择这个剧本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代表着一个对现代电影工业的类型片划分的公然挑衅,从头到尾都在使用紧张的现实主义以及少见的恐怖元素来挑战观众的心理承受能力,道夫曼认为:“影片游离于家庭剧和心理恐怖故事之上,里面包含着许多能够让我们产生联想的元素。当一个新生儿降临到一个已经有小孩的家庭中时,总会引发嫉妒的情绪。从某些方面看来,约书亚的反应似乎是很正常的,但这只是表相,因为正是由于他的嫉妒,才会让这个家庭开始土崩瓦解。”
从乔纳森·道夫曼第一次看到剧本,到影片正式开始拍摄,前后只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这在电影工业完全可以用“光速”来形容了:“在看过《地狱房子》之后,我非常确定乔治·拉提夫拥有执导一部电影长片的能力……而且我和泰普尔·芬奈尔都迫不及待地想制作这部影片。”
那么,《约书亚》到底是一部惊悚片、恐怖片,还是心理悬疑片?乔纳森·道夫曼则认为这里全都包括了……影片的主题可能会让观众产生一种不安的恐惧,因为家长和孩子往往是一个家庭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这是一部能够真正吓到你的影片,同时也会引发你的思考。
【成为约书亚】
影片中包含的所有悬疑成分,都是围绕着一个超级聪明的9岁小男孩展开的,所以寻找能够担纲此重任的小演员,就成了整个剧组所面对的最大难题--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不仅能表演,还要会弹钢琴的人,而且这个小演员必须有能力让观众产生疑问:约书亚到底是一个被困在恐怖事件中的无辜小孩,还是一个邪恶的化身?
在全国范围的试镜招募之初,导演乔治·拉提夫就联系了一位正在制作一档儿童节目的朋友,看看能不能帮忙找几个有表演天分的孩子过来试镜,拉提夫还记得那位朋友斩钉截铁地对他说:“不用麻烦了,你要找的那个人,肯定就是雅各布·科冈(Jacob Kogan)。”
乔治·拉提夫前前后后看了不下70名儿童演员,但还是朋友推荐的雅各布·科冈最合他的心意:科冈拥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虽然乍一看和普通孩子没什么两样,可是他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冷漠感,那种沉着与智慧也不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具备的,制片人泰普尔·芬奈尔描述第一次见到科冈时的情景:“我们面试了很多小演员,他们中的一些确实不错,但都没有科冈身上的那种浑然天成的冷静,他就站在那里看着摄像机,眼眸散发出了冰一样的雾气……我突然没来由地打了个寒颤。”乔纳森·道夫曼补充道:“当我们看到科冈时,立即意识到合适的人选已经出现了……他的这种特质是天生的,所以只要本色演出即可。”
而雅各布·科冈也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就是与约书亚一样的天才神童:高智商,在音乐方面也很有天赋,乔纳森·道夫曼回忆道:“在确定了演员人选后,我们立即为科冈安排了钢琴课程,因为他在影片中要亲自演奏贝多芬奏鸣曲。最初的时候,钢琴老师觉得科冈的手不够大,可能没办法弹奏鸣曲……然而只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他就克服了这个难关。现在,虽然钢琴课程已经全部结束了,但钢琴老师却希望科冈能继续练下去,并称赞他在钢琴方面有着很好的天分。”
对于雅各布·科冈来说,这个不同寻常的角色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好在从一开始他就走对了方向,而且似乎特别能理解约书亚为何会有如此神秘、危险、怪诞的忧郁:“他天生冷漠,情绪波动很小,但这并不代表他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我认为,最终导致约书亚走向邪恶的惟一原因,就是妹妹莉莉的出生。其实他并不是特别生莉莉的气,只是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的关爱和温柔,都被莉莉抢走了,所以才会被嫉妒所吞噬。当然,他父母对他的爱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他没发现这一点,反而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只为了重新获得父母的爱。”
花絮:
·约书亚的妹妹莉莉由雅各布·科冈现实生活中刚刚出生的妹妹饰演。
⑽ 谈谈看了电影《中央车站》的感受吧
中央车站 全世界最好看的电影之一 讲述生命的悲欢离合,交织着人生的喜悦和苦痛 震撼与隐忍的交错,悲悯旋律下的自我救赎之路 1998年出品 导演:华特·萨勒斯 主演: 菲尔南达·蒙坦纳葛罗 玛瑞莉亚·贝拉 文尼西斯·狄·奥利维拉 ·第四十八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女演员奖 ·第五十六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 ·第七十一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及女主角提名 广袤的南美大地在镜头下不停地转动,嘈杂的都市、凋敝的乡村在眼前匆匆掠过,《中央车站》仿佛是一场云影依稀的旧梦。执着地寻找父亲的约书亚固守着一个美丽的梦想:父亲是一个高大魁梧的男子汉,找到他便意味着找到了幸福。被生活的磨难挫出老茧的朵拉如同一柄戳破气泡的尖刀:在成人的世界里,无所谓梦想,接踵于希望而来的,必定是难以承担的绝望。但两个人伴在一起寻觅着,如同生命的两极:纯真与苍老,喜悦与忧伤,被一条看似无尽的道路引向未知的终点。 朵拉与约书亚,究竟谁是谁的救赎者?究竟是谁指引给另一个人新生的方向?在《圣经》里,耶和华晓谕摩西的助手约书亚说:“我的仆人摩西死了,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旦河,往我所要赐给以色列人的地方去。”正是这个名为约书亚的先知,引领着以色列人回到了故土,重建美好家园。而巴西人民在经历多年的政治变乱与经济危机之后,也默默盼望着走出苦难,重新找到通往幸福的旅程。《中央车站》或许暗示了这重含义:“男孩要寻找他的父亲,老妇人要寻找她的归宿。而这个国家,要寻找它的根。” 华特·萨勒斯的作品多处理有关寻找起源和自我发现的历程的主题,这在他的电影《中央车站》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央车站》是一部温情动人的小品,具有新现实主义的风范,它以感伤的氛围和细腻的笔触传达着电影中所呈现的悲悯。在一种宗教的朝拜气氛里,整个国家都在寻找着,在这寻找的过程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心与心的隔膜也逐渐消散。 ——好莱坞著名影评人 威尔·罗杰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集中了物质之大成,可是它缺少的东西却如此致命,人类被教唆成头脑简单的崇拜者,懂得奢侈的美丽,可他们学会了嘲笑和僵硬。被城市讽刺得最厉害的,是爱和信任,同情和宽容。有时电影是人类的老师,它用细致的镜头,温柔的光线,沉默的表情,用泪水和欢笑来教导人类尊重一些东西,比如《中央车站》。 朵拉和约书亚是两条线,分分合合,孩子用纯真试图打动忘却,老人习惯用沧桑保持坚定。最后在对灯神圣母的朝拜里,展现在眼前的是这个国家和隐藏其后的整个人类在寻找希望和尽头的爱。朵拉在黎明前离去,而他们都已经完成了自己心灵的旅程,学会想念,学会回忆,学会如何去爱和相信。 ——著名影评人 元曲 就影片的风格而言,本片可以说是小品式的公路电影,它演绎了一老一小寻亲、寻家的过程,较深程度地挖掘了当代巴西人找寻自我认同的主题。在冗繁的“寻根”电影中,《中央车站》以其独特的手法,让人滋生了几多异样的酸楚,具有十足的感染力。 ——影评人 金天星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门口,从前的女教师,50多岁的朵拉摆了一个写字摊,专为来来往往、目不识丁的旅客代写家书。写一封信收1块钱,如果需要代寄,就再加1块。然而她常常在晚上将收了钱的代寄信件带回家,和邻居艾琳一起,将这些信一一拆开,尽情地奚落取笑一番,然后把认为重要的信寄出去,其他的信则统统锁进抽屉或干脆扔掉,如果两人意见不同,就把信收进抽屉改天再决定,被人生的苦难磨出老茧的朵拉就这样心肠冷漠地应对着别人的心愿。 这一天,安娜带着她10岁的儿子约书亚来请朵拉写信,因为约书亚很想见他素未谋面的父亲耶酥。第2天,安娜与约书亚再度来到车站,口述了第2封给孩子父亲的信。安娜把积在心底的话终于吐了出来:其实我心里面是爱你的,你回来吧,我们再也不争争吵吵了…… 然而安娜刚刚走出车站,就在横穿马路时被一辆急驰而过的大客车撞倒了。可怜的约书亚从此孤身一人,现在他惟一认识的人就是朵拉了,朵拉把他带到了家中,可是约书亚并不知道朵拉把他卖给人贩子了。这天晚上,朵拉伴着新买的电视机入睡,当良心的谴责让她噩梦连连时,未泯的良知使朵拉幡然悔悟,她将约书亚救出了虎口。在母性的驱使下,朵拉答应带约书亚到东北部去找爸爸。 一开始,两人总是争争吵吵,朵拉骂约书亚是个“让人讨厌的坏孩子”,而约书亚则回敬朵拉是个“不抹口红,面目可憎的老太婆”……然而随着长途汽车奔驰在广袤的巴西大地上,约书亚与朵拉之间的感情也在慢慢地发生着变化。约书亚不再憎恶这个凶恶的婆婆,而朵拉也逐渐寻回了她淡忘多年的温柔情感,两人之间萌生了母子一般的依恋。 一路上,朵拉和约书亚经历了不少磨难,但他们都想方设法克服了。他们还遇见了一个好心的司机,一起度过了短暂而快乐的日子,朵拉也破天荒地抹起了口红,涂上了胭脂,她以为找到了久违的爱情,然而最终卡车司机离她而去,她还是与爱情失之交臂。她觉得很沮丧,约书亚已经学会安慰别人了,他甚至对朵拉说:“你化起妆来还是很漂亮的……” 朵拉领着约书亚不远万里,终于来到安娜说过的那个地址,可是却得知约书亚的父亲一家已经搬走了。这时两人身无分文,只好流落街头。所幸的是,他们正好赶上了当地隆重的节日——灯神圣母节,许多人都想为圣母送去自己最虔诚的心愿,约书亚发现这里可以写信挣钱,于是朵拉干起了老行当,这天晚上,他们赚了不少钱,高兴极了。 第2天,他们又去了附近的一个小镇,终于找到了约书亚的家人,可是他的父亲耶酥却离家找约书亚和他的母亲了,约书亚同父异母的哥哥赛亚、摩西热情地收留了他。 朵拉欣慰地走了,回到里约热内卢的中央车站,重新为人们点燃希望的火把。 《中央车站》:何处是归程 巴西电影《中央车站》被世界各地的影评人誉为“全世界最好看的电影”之一。人们对于这部影片的评语是:《中央车站》的不平凡处在于,它是这样一部片子:当它触及到你的内心的时候,它在与你的大脑对话。 因为这部片子的故事场景绝大部分都出现在公路上,因而被人们称做是一部“公路片”。正如电影的名字——“中央车站”,不过是男女主人公结识的地方罢了,人潮人海中因着某个机缘的邂逅相遇,未来的、未知的、漫长的路,还有故事就如此延伸开去……那个“车站”,永远在我们无法回头的身后。 朵拉说,她曾经问过父亲:“你认得我吗?你永远记得我吗?”她的父亲后来死了。约 书亚的父亲耶酥曾写信回家:“等等我,我很快就回家了。”约书亚说:“总有一天他会回来的。”朵拉说:“你说得对,总有一天他会回来的。” 回家,一个多么让人欣慰和温暖的字眼,从不同的人口里说出来,竟然是如此地不同!家在何处?耶酥在片中也如同一个谜,他自始至终也没有出现过,于是他便成了一个关于“家”的图腾。孩子永远在寻觅,永远在寻找那条回家的路……可是回家的路却是如此地漫长! 所幸的是,在寻觅的过程中,还有着别的新的发现和感动。于是,“父亲”淡出。寻找、失落、再得到,这是否也是我们在追求和渴盼回归的生命过程? 在影片悲悯的主旋律中,生命的悲欢离合、喜悦和苦痛就这样交织着传递给观众,然后观众又变成剧中人,在体会着他们的寻找、失落和悲欢的时候,也完成一次与自我的对话。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