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评】155分钟的《我和我的祖国》,让我在电影院从头哭到尾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是七位导演分别取材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讲述普通人与国家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聚焦大时代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密切的关联,唤醒全球华人共同回忆。
整部电影由下面7部短片组成(按播放顺序排名)
1、《前夜》— 管虎 2、《相遇》— 张一白
3、《夺冠》— 徐峥 4、《回归》— 薛晓路
5、《北京你好》— 宁浩 6、《白昼流星》— 陈凯歌
7、《护航》— 文牧野
前方高能剧透,请谨慎观看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不成熟的小看法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不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
影片开始伴随着飘扬的五星红旗,响起王菲唱的《我和我的祖国》,只能说王菲的声音真的是太空灵了,用我粗糙的比喻来说,就像一只欢快的百灵鸟在枝头歌唱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尽管王菲这个版本在网上被喷的挺惨的,但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就像这首歌在网易云歌曲底下的评论说的那样:王菲唱得轻松、俏皮、可爱,这种感觉就像不谙世事的邻家小妹,行在放学的路上,闻到街摊小吃的美味、观赏路边花草。偶尔蹦跳,时有驻足。她不需要也不懂得大人们那样的宣誓效忠、夸张表现,她对脚下这片国土的爱与温情自然流淌。
从电影的简介就能看出,这部电影和我们平常看的电影有些许不一样,它是由7个导演拍的7个短片共同组成的。 说实话,还是第一次去影院看这种形式的电影。看完后,尽管7部影片的质量参差不齐,总体上还是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在我个人看来,第一部管虎的《前夜》实在是太精彩了,给了我很大的期待,但是后面几部影片却没有再超过我对第一部的喜爱。
对于影片的叙事手法,采用的都是以小见大的手法,故事没有选择以宏大的角度去进行“硬核输出”,而是从平民化的视角出发,聚焦每个事件背后的平凡人。 以一个个小故事、一个个小家庭、小人物来突显出大事件和大主题,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很高超的表现手法,但是要通过小故事来做到大效果,这往往不太容易,但这7部短片大都做的十分成功。
从整个影片来看,国歌出现的次数可能有超过10遍了,第一部短片《前夜》黄渤饰演的在验收前一遍遍实验,到第四部香港回归的升旗仪式等,虽然观影过程中国歌听了一遍又一遍,但每次听都热血沸腾,丝毫不会有厌烦,或许这就是源自中华儿女骨子里的认同感,国歌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都深深融为一体了。
01
《前夜》— 管虎 主演:黄渤、欧豪
“开国大典当天,广场会有二十万群众,全国会有四万万同胞看着,全世界都在关注着我们”。
为了能让第一面国旗在天安门广场上顺利升起,黄渤饰演的工程师林治远解决了自动升旗装置遇到的一系列难题,最终大典当天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按动按钮,这面国旗也载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希望冉冉升起。
《前夜》这部短片是7部短片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仅是被黄渤牛逼的演技折服,更是被这个故事所打动。
其中最让人动容的一句台词: “你以为升起来的仅仅是一块红布吗?二十八年革命,两万人牺牲换来的红旗,我们能做的只有四个字——万无一失”。
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当时其实有在想,不就是一个自动升旗装置吗,建国那个年代也有汽车有飞机了,不至于有这么困难吧。可在片尾看到影片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后,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
而就是在科技如此不发达、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我们的前辈还是凭借着艰苦奋斗建立起了新中国。如今的中国再也不用为一个自动升旗装置发愁了,也不会像那时周总理说的:开国大典飞机不够我们就飞两遍, 新时代的中国会带着先辈的期待继续前进,这盛世,如您所愿。
02
《相遇》— 张一白 主演:张译、任素汐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让我们国家能更自信的在国际上挺直腰板站起来。但在这一声巨响后面,是无数科研工作者默默无闻的付出,为了工作的保密他们甚至几年不能与家人爱人联系,《相遇》这个故事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同志,你听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这是女主在公交车上的一句台词,但影片讲的这个爱情故事并没有非常打动到我,尽管两位主演的演技都很在线,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差点意思。影片对于这段爱情的回忆,主要是通过他们第一次相亲、第二次在公园见面、女主生病男主骑几十里路给女主买西瓜这么三个小故事,很单纯、很美好,但或许是叙述的过于平淡了所以不太能让我共情。
更打动到我的是在公交车下,在庆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人群中,男主与女主的那一段眼神对视,在到看到她后想摘下口罩,想到自己不久人世还是放弃,眼神表现出的隐忍与克制,实在是太让人心疼了,尽管没有说一句台词,却又好像能读懂他的内心,不得不说这一段张译的演技太棒了。
03
《夺冠》— 徐峥 主演:吴京、马伊琍
1984年8月8日,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女排以3:0赢了东道主美国,首次在奥运会上夺冠。《夺冠》这个影片选的场景是在上海的弄堂,以一个弄堂里的老百姓对这场比赛的关注和欢呼来回忆这段历史,所有人挤在胡同里守着那台信号不好的黑白电视。也因此牵扯到小男孩冬冬是帮乡亲维持电视信号,还是与移居美国的好朋友告别,这二者的选择之间的小故事。
这个短片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其中充斥着许多笑点,比如说冬冬维持着电视天线的滑稽动作,比如说狗把挂在天线杆的肉咬走了,不过最搞笑的还是当冬冬哭着抱住他爸爸,说到 “我们家的天线实在是太烂了”“中国女排三联冠,我太开心了”。 电影的色调也是我很喜欢的,影片一开始就有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虽然橙与青的对比色的运用在电影里并不少见,但这个影片色调还显示出的一丝活力与复古,看上去就特别的舒服。
如果这个故事以冬冬和它爸爸的对话就结束的话,也许会更好些,留下一种残缺的美、遐想的美。而突然突兀的转到现代,当看到吴京那张脸那一刻就开始出戏了,加之吴京与马伊利之间对话的那一段不论是台词还是表现,也都让我和之前弄堂那边的故事连接不起来。除此之外,两个场景的色调相差极大,也让我极度怀疑是不是在看同一个短片。
04
《回归》— 薛晓路 主演:杜江、朱一龙
“主权回归,分秒必争,0点0分准时升起中国国旗,这是我们的底线”。 与影片开头片段中显示的比较和谐的谈判情形相比,而实际上为了争取到能在0点顺利升旗中国国旗,杰出的中国外交官安文斌与英国代表谈了16轮。
除了对外交官的描述,影片更多的是表现了升旗手为了能在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完美的完成升国旗仪式,一遍又一遍的训练。在仪式开始的前几秒,杜江饰演的升旗手的紧张但坚定的神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突然想知道,人家任务完成的那么好,领导是不是按之前说的给他们发媳妇了呢?
另外这个影片通过“钟表时间”把漂泊到香港的普通市民修表匠人及他的爱人香港警官之间的联系串的特别好,而通过这两个小人物来表现当时香港回归的情形,显得更加生动与接地气。其中印象最深也最让人感动的两个镜头,一个是修表匠人在0点站在楼顶天台眼角泛起的泪光,另一个是到了0点后香港警察换帽徽的场景, 而从这一刻起,她们不仅是香港警察,也是中国警察。
05
《北京你好》— 宁浩 主演:葛优
毫无疑问,这部片子是7部中最轻松最具喜剧色彩的短片,葛大爷饰演的一名普通北京出租车司机在公司抽到一张无比珍贵的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后,发生了一系列有趣好玩的故事。
北京奥运与汶川地震,这两个主题如果单讲一个可能会比较好讲,但这部影片就通过一张门票巧妙的把两个主题串起来了,而且不会让你感到有丝毫的突兀,还让你觉得,在2008年的某个北京角落,这个故事也许是真实发生过的。
不得不说,葛大爷的演技太神了,甚至看不出一丝表演的痕迹,果然你大爷始终是你大爷,这部短片的笑点也主要由葛大爷这贡献出来, “歪瑞嗨皮”“你能不能跟艺谋提提,到时候往咱这扫一镜头” 等台词从他嘴里说出来,一下子就让人忍不住爆笑了。
另外,影片大概是没想营造悲伤的氛围,对于汶川男孩来北京的目的,只用了一句 “栏杆是我老汉修的,我就是要去看一下” ,没有让小男孩讲出汶川地震的残酷,如果要刻意煽情的话导演大可以从小男孩嘴里加上几句父亲为了救他而去世,嘱托代他看看奥运之类的台词。都没有,有的只是葛大爷听到小男孩话后的短暂沉默,的确,对于深藏在每个中国人的记忆,又何须什么多余的台词去画蛇添足呢?
06
《白昼流星》— 陈凯歌 主演:田壮壮
“白昼流星”指的是什么?在影片中大概既是指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又是指照亮两个迷失少年的扶贫主任李叔吧。
影片画面确实没得说,太漂亮了。尤其是在大漠中两个少年去追寻“白昼流行“的那一段,不论是构图、还是色彩、音乐方面都无可挑剔。但是就是这里也体现出,故事本身的硬伤,骑着马去追航天器?嗯,只能说流批。
不止于此,故事表现了航天与扶贫两个主题,如果只表现扶贫的话,我觉得还确实挺让人感动的,毕竟老戏骨演的李叔很动人。但是短片把这两个主题杂糅在一起,实在让我看得有点云里雾里的,航天英雄返乡与两个少年看了返乡的英雄后就痛哭流涕、迷途知返,实在转变的有点快了。
此外,这部短片还有大量的旁白,很多叙事不是靠画面来表现,居然是靠旁白来推动?这不禁让我想到《上海堡垒》的大量旁白,“仙藤被夺取后,几大城市毁灭……上海成为最后的堡垒“”我常常在想,她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注意到我“……把《白昼追星》与《上海堡垒》放到一起对比好像有点不太尊重这部影片,但过多的旁白确实对观影体验打了折扣。
07
《护航》— 文牧野 主演:宋佳、张子枫
影片讲的是发生在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的故事。在有限的时间里,文牧野把主角吕潇然童年、少年、现在三个时期表现的十分生动。
童年对于航天孩童式的向往,甚至从高塔上一跃而下,这个镜头着实让我吃了一惊;饰演少年时期的张子枫在洗头时看见电视的航天新闻嘴里喊着牛逼,还露出憨憨的笑容着实挺有喜感;长大后成了一名飞行员,因为自己最优秀被安排到替补的位置,却还是红着眼眶表示接受安排。
既有对梦想的一往无前,还有为了大局舍弃自己梦想的非凡气度,在个人荣誉与国家利益之间,还是选择了退让,这,就是中国军人。 整部影片看下来,不得不说,吕潇然也太帅了,而导演在这么短的时间把这个角色的性格刻画的如此立体,可见文牧野在年轻导演中确实有很强的实力。
2.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里,你最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我最喜欢陈凯歌的《白昼流星》。电影里7个故事六赞一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陈凯歌?
《白昼流星》时代背景是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也真人出演了。
只有大约21分钟的篇幅,讲述了内蒙古两个被贫穷生活逼上歧路的少年,被一个老人引领着找到精神力量的故事。
陈凯歌找准了航天员和少年的共同点:都是回乡的人。
陈导做电影是个实在人,在CG大势的当下,他拍电影可以建一座城,被戏称电影圈最烧钱的导演,这次拍《白昼流星》也力求还原,据悉特种车辆、返回舱降落伞是实物,连片中两位航天员的宇航服亦是当年穿过的。
故事开头就引出了“白昼流星”的典故:爷爷的爷爷传下个故事,要是有一天,能在白昼里看见夜里的流星,人们在这片穷土上的日子,才会过得兴旺起来。
到后来,“白昼流星”有了具象,是从天而降的神舟十一号返回舱。在电影语言的烘托下,有了一种传说照进现实的如梦如幻,也让苦难中的人儿大为振奋,结束自暴自弃,未来也有盼头了。
刘昊然和陈飞宇饰演的哥俩,在外形上都很突破,白嫩鲜肉双双成了犀利哥。刘昊然演得挺好的,眼神有戏,陈飞宇生涩些,不过作为弟弟的他本来就有点躲在哥哥身后,戏的风头不如哥哥也正常。
田壮壮太棒了,把一个从旗政府已经退下来了的扶贫办主任演得十分动人,驯服哥俩的过程充满智慧和情感。他吐了一口老血,我的眼泪也一下溢出来了。
田壮壮本身是名导,近两年频频亮出演技,在每部片都很亮眼,这才是真的导而优则演。
《白昼流星》的台词是7个故事里最诗意的。
“和你们一样,是回乡的人。”
“孩子们,那是你们的星星,快追!”
“当我们见到从天上回来的宇航员,我和哥哥像变了一个人,心都化成了河里的春水。”
《白昼流星》的画面也很美。
有老人和少年的策马奔腾。
有戈壁里军车的白烟阵容。
还有骑马少年和军车的相融应和。
有“白昼流星”的空中绽放。
病倒的老人也有凄美的谢幕。
最后是内心受到了冲击和洗礼后的少年,可以自立向前冲了。
即使饭圈女孩要挖八卦素材,也有画面提供。
两个少年的共浴,犀利哥要变回帅哥了。
弟弟给哥哥剪头发。
有两个少年的捆绑play。
呵呵,玩笑了。陈导可是一本正经在拍的。
把边陲扶贫和航天大业结合起来,在我看来,不逊于《北京你好》里把奥运开幕带出汶川地震。
陈凯歌被吐槽,也许是因为他儿子是主演之一(星二代、祖传资源就跟贫富差距一样很容易引起反感),也许是因为神舟不如女排、奥运那样容易有共情,而且这个故事有点沉重,跟其他几个故事或轻快、或紧张、或燃情的节奏相比,它对观众的刺激不是那么直接。
观众本就萝卜青菜各有所好,不可强求。我只能说,我挺喜欢《白昼流星》的。
片中各号的呼报很燃。
长江明白!
黄河明白!
泰山明白!
可惜观众不明白陈凯歌的心。
3.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讲了什么内容
《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祖国息息相关的故事。
1、《夺冠》
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
而与此同时的上海石库门弄堂,黑白电视机摆在弄堂中间,前排马扎、中间椅子、后面踮起脚尖,邻居们层层叠叠聚在一起观看那场振奋人心的比赛,房顶的天线时不时需要有人手动寻找信号,每当中国队得分,欢呼声仿佛能穿破天际。
2、《北京你好》
出租车司机张北京(葛优饰)意外获得一张千金难买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得意洋洋并开启显摆模式的张北京却没想到因为这张门票遭遇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风波。
在炫耀一圈后,他遇见了吃着沙琪玛坐出租的四川男孩(王东饰)。男孩不知人情世故,悄悄用800元钱,换走了张北京的奥运会开幕式门票。
3、《白昼流星》
迷茫落魄的一对少年流浪兄弟沃德乐(刘昊然饰)与哈扎布(陈飞宇饰)在遇到退休扶贫办主任老李(田壮壮饰)后,他们的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
在老李善意的引导下,他们见证了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着陆这一重大历史瞬间,也见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昼流星”,内心受到了极大冲击和洗礼。
影评
不少观众担心该片可能会有说教味、太刻板,但实际上,《我和我的祖国》却很接地气、很平实。《我和我的祖国》虽然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但它的切入点非常巧妙——它关注的是“我”,千千万万普通人中的你我他,以大历史中“我”的故事,来讲述那段岁月,实现个体与宏大时代的共鸣。
《前夜》单元采取的是“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叙事手法,一个小短片拍得一波三折,惊心动魄,感人至深。而在张一白执导的《相遇》单元里,观众们更能深切感受到“我分担着海的忧愁”的那种敢于奉献与牺牲的精神。虽然张一白并没有把这个故事拍得太“抒情”,但它依旧感人至深。
4.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剧情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剧情简介
1、《前夜》单元由管虎执导黄渤主演,主要讲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故事。
2、《相遇》单元由张一白执导张译主演,主要讲述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故事。
3、《夺冠》单元由徐峥执导刘涛主演,主要讲述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夺冠并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的故事。
4、《回归》单元由薛晓路执导杜江主演,主要讲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故事。
5、《北京你好》单元由宁浩执导葛优主演,主要讲述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故事。
6、《护航》单元由文牧野执导宋佳主演,主要讲述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故事。
7、《白昼流星》单元由陈凯歌执导刘昊然陈飞宇田壮壮主演,主要讲述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故事,并将镜头对准刘昊然和陈飞宇饰演的一对少年流浪兄弟,迷茫落魄的二人在遇到田壮壮饰演的退休扶贫办主任后,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更见证了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着陆这一重大历史瞬间,见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昼流星”,内心受到了极大冲击和洗礼。
5. 你怎么评价《白昼流星》
我认为其实“白昼流星”讲述的故事并不是刘昊然和陈飞宇重拾梦想的故事,它更多的是讲述了扶贫,其实对于西部偏远地区而言,没错,小编也是出身于西部偏远地方的,白昼流星中看我们看到的贫穷落后,或者说是路不通,水电不通是真实存在的。而大家一年的希望就指着牛羊来生活,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一年到头的收入连1000元都不到,而作为扶贫干部来说,更是兢兢业业的工作。
在精神脱贫中,“白昼流星”用一种超现实的手法,让这部影片的整体基调耐人寻味。剧情中老李的病并不是很突兀,而是一个长久累积的象征。很多观众认为,陈凯歌导演此次是带着自己的儿子出演,完全是处于私心,那么在小编认为,陈飞宇的演技是存在的,眼睛里单纯干净也是符合人物形象。
6. 《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是由陈凯歌等七大导演联合执导,通过7个小故事,串联起祖国的7个大事件,讲述了7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相关的经历,通过小人物来见证大时代,是新中国70岁生日的献礼大片。
影片共分《前夜》、《相遇》、《夺冠》、《回归》、《北京你好》、《白昼流星》、《护航》七个故事。
具体故事梗概
1、《前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保障开国大典国旗顺利升起,电动旗杆设计安装者林治远(黄渤饰)争分夺秒排除万难,用一个惊心动魄的未眠之夜确保立国大事“万无一失”,而护旗手老方(耿乐饰)等千千万万参与开国大典的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终于保障五星红旗顺利飘扬在天安门广场上空。
2、《相遇》
1964年,由于原子弹研发工作保密度极高,同事之间也互不知姓名,在国防科技战线的科研工作者高远(张译饰)三年未与家人联系,后来因病离岗,在公交车上偶遇曾经的恋人方敏(任素汐饰)。在国家大爱和情侣小爱之间,那一代科研工作者纷纷选择了前者,于是人生从此只有相遇,没有相聚。
3、《夺冠》
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在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而与此同时的上海石库门弄堂,黑白电视机摆在弄堂中间,前排马扎、中间椅子、后面踮起脚尖,邻居们层层叠叠聚在一起观看那场振奋人心的比赛,房顶的天线时不时需要有人手动寻找信号,每当中国队得分,欢呼声仿佛能穿破天际。
4、《回归》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为确保五星红旗分秒不差飘扬在香港上空,升旗手朱涛(杜江饰)刻苦训练不懈怠、女港警莲姐(惠英红饰)兢兢业业守平安、外交官安文彬(王洛勇饰)与英国人谈判16轮分秒不让、修表匠华哥(任达华饰)以精湛的技术确保中英方代表与女港警手表精准确对。
他们是中方外交官、仪仗队军人、香港警察、钟表师傅,身份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在7月1日0点0分准时升起五星红旗。他们在各自的岗位竭尽全力,只为保证香港回归“一秒不差”。
5、《北京你好》
出租车司机张北京(葛优饰)意外获得一张千金难买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门票。得意洋洋并开启显摆模式的张北京却没想到因为这张门票遭遇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风波。在炫耀一圈后,他遇见了吃着沙琪玛坐出租的四川男孩(王东饰)。男孩不知人情世故,悄悄用800元钱,换走了张北京的奥运会开幕式门票。
6、《白昼流星》
迷茫落魄的一对少年流浪兄弟沃德乐(刘昊然饰)与哈扎布(陈飞宇饰)在遇到退休扶贫办主任老李(田壮壮饰)后,他们的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在老李善意的引导下,他们见证了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着陆这一重大历史瞬间,也见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昼流星”,内心受到了极大冲击和洗礼。
7、《护航》
吕潇然(宋佳饰)作为中国空军飞行队中最优秀的女飞行员,在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之前却被意外通知撤出阅兵编排留作替补。当一架架战斗机滑行起飞,剑指长空临近检阅,作为“备飞”的吕潇然在见证这一荣耀时刻的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7. 《山海情》之后的又一部力作,电影《我的第二故乡》为什么受到观众的力捧
《山海情》不用多说了吧,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电视剧,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是很有特色,也很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各具特色,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有着不一样的人生演绎。
这部电影带给观众的,不止是很真实的场景体现,还有看后让人陷入思考的一种能量,让人了解了那个年代,人们的辛苦与梦想,奋斗的精神还有很曲折的路。
一部作品用不用心,观众们看得很清楚,正是有着这样优秀的作品,才让我们在休闲娱乐的时刻,也能有着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希望这样优秀的影片能多一点。
8. 《白昼流星》讲了什么故事
《白昼流星》主要讲述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故事,并将镜头对准刘昊然和陈飞宇饰演的一对少年流浪兄弟,迷茫落魄的二人在遇到田壮壮饰演的退休扶贫办主任后,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更见证了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着陆这一重大历史瞬间,见到了草原寓言中的“白昼流星”,内心受到了极大冲击和洗礼。
该故事从“天·地·人”三个维度展开故事铺陈。“天”是神舟十一号飞船,也是数十年来航天工作者和全国人民的航天梦。
故事发生的“地”是飞船着陆的祖国边陲贫困地区。十八大以来,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也在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而“天”与“地”间的“人”,是田壮壮和这对兄弟,也是无数扶贫干部和贫困少年的缩影,少年们被改变的不只有生存状态,还有精神状态。从迷惘落魄到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标,流浪兄弟的转变在神州大地不断发生着。
《白昼流星》是由陈凯歌执导的电影,刘昊然、陈飞宇、田壮壮、江珊主演的献礼建国70周年单元电影,该电影是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领衔出品的国庆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大电影的七个单元之一。于2019年9月30日国庆档上映。
主要讲述了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的故事。
9. 《那些日子》讲的什么故事
《那些日子》以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共同遴选的近年来在扶贫攻坚中涌现出的10个脱贫先锋人物为原型,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以影视剧的形态全面、完整地再现扶贫英雄人物数年间一路走来的鲜活历程。
10. 电影《你是我的一束光》全国上映,大家觉得剧情怎么样呢
电影《你是我的一束光》在全国院线播放,这部电影是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摄制,袁文康,王西领衔主演,邓超特别出演,这部电影以乡村振兴为背景,用独特的视角向观众们展现了在乡村振兴中一线工作人员不忘初心,坚持奉献与坚守的温暖故事。这部电影的特点在于剧情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出发,记录他在乡村生活中的所见和所闻,以及在他身边发生的所有温暖的故事。袁文康饰演的穆随心是一个在职场和情场双失意的城市人,他独自驱车前往云南,跨越了三千公里到了云南,邂逅了一位飒爽女孩彭彭(王西饰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