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些红色经典歌曲适合合唱
1.《团结就是力量》
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产生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疯狂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
2.《红星歌》
1973年夏天,邬大为和魏宝贵应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作曲家傅庚辰之邀,为影片《闪闪的红星》写主题歌歌词。一年后,主题曲《红星歌》迅速唱红了祖国大江南北。
3.《十送红军》
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八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剧,由北京小马奔腾制作出品,该剧由李修文编剧、毛卫宁导演,佟大为、刘威、王雷、万茜、张浩天主演。
4.《映山红》
是邓玉华演唱的歌曲,由陆柱国作词,傅庚辰谱曲,歌曲发行于1974年10月1日,该歌曲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
5.《游击队歌》
是上海乐团合唱的歌曲、贺绿汀作词及编曲,是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曲。
《团结就是力量》
是首在群众歌曲活动中唱得最多的歌曲之一,词曲唱着上口,唱着有劲,唱得人精神振奋。其实这首歌是一个小歌剧的幕中曲,创作《团结就是力量》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当时的减租减息运动。
这首歌的曲作者就是卢肃,在延安鲁艺音乐系学习过作曲和合唱指挥。在当时,他就创作了《平原大合唱》、《生产大合唱》、《春耕大合唱》等作品。
Ⅱ 毕业歌和保卫黄河的共同作用
毕业歌和保卫黄河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战战歌,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争。《毕业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袁牧之、陈波儿等演唱的一首歌曲,同时也是电影《桃李劫》的主题曲。该曲于1934年12月16日随电影《桃李劫》的放映而发行。后该曲被中国歌舞团演唱,收录于1975年中国唱片发行的专辑《聂耳·冼星海作品选(一)》中。
Ⅲ 爱国的合唱歌曲.
1、《我的祖国》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1989年,乔羽、刘炽、郭兰英凭借该曲获得第一届金唱片奖。
2、《国家》是成龙、刘媛媛演唱的一首歌曲,由王平久填词,金培达作曲,歌曲发行于2009年2月28日,收录于专辑《国家》。2012年,这首歌曲获得第12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3、《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歌曲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抗日军民广为传播的一首歌曲。
4、《咱们工人有力量》歌曲以坚实有力、豪迈热烈的旋律,表现工人们为支援全国解放而紧张劳动的战斗生活,塑造了获得解放的中国工人阶级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5、《歌唱祖国》1951年10月,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毛泽东主席见到王莘谈到《歌唱祖国》时说:“这首歌好”,并特地送给王莘一套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并为其签字留念。从此《歌唱祖国》就成为新中国历代人奋进的合唱歌曲。
Ⅳ 求一部关于红色经典电影或是爱党爱国教育片
《开国大典》 中华儿女》《铁道游击队》《烈火中永生》《红色娘子军》(导演谢晋)《英雄儿女》(创作于文革前)《闪闪的红星》(文革中)《开国大典》《解放战争三部曲——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周恩来》《焦裕禄》(文革后),歌曲《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保卫黄河》(1949年以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文革前)《党啊,亲爱的妈妈》《春天的故事》《我的祖国》《走进新时代》(文革后)。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612362.html?wtp=tt
Ⅳ 黄河在咆哮主题曲,插曲,片尾曲歌词名字叫什么
即将公布黄河在咆哮片尾曲《保卫黄河》
黄河在咆哮主题曲、插曲即将公布
【保卫黄河】歌词:
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作词:光未然;作曲:冼星海
朗诵:瞿弦和
指挥:严良堃
乐团:中央乐团交响乐团,中央乐团合唱
(朗诵词)
但是,
中华民族的儿女啊,
谁愿意像猪羊一般
任人宰割?
我们抱定必死的决心,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多声部合唱)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
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靳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Ⅵ 什么叫红色经典、那些属于红色经典.急求
红色经典释义:这本是一个后文革词汇,却蕴涵着与现实相连的文革记忆。最初(1980年代)被用来指称文革中出现的样板戏。
后来(1990年代以后)被怀旧情绪驱使着的人们,泛化推广到用它指称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精神指导下创作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普通工农兵生活的典范性作品。
属于红色经典的作品:
1、《红岩》
《红岩》是1961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国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
1961年12月,正式出版,此书重印113次,再版2次,册数则超过了一千万。作为红色经典作品,轰动一时。作者于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随后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了此长篇小说《红岩》,后改编为红色电影《烈火中永生》。
2、《红日》
《红日》是上海电影制片厂(天马电影制片厂) 拍摄的战争故事片,由汤晓丹执导,张伐、高博、中叔皇、李农等主演,于1963年5月1日上映。
该片根据吴强的同名小说改编,以涟水、吐丝口、孟良崮三次战斗为主线,描写了人民解放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消灭国民党王牌军74师的故事。
3、《红旗谱》
该片人物众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编导者将农民与地主之间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作为主线,并多层次、多侧面地表现了其他各阶层人物及其矛盾,在诸多矛盾斗争中使人物形象得以确立。
4、《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和成长命运的优秀长篇小说。
作者杨沫,出生于北京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在河北省定县等地教书,后又在北京做过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在此期间接触了马列主义思想,并加入了共产党。这种个人的生活经历对她的小说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5、《保卫延安》
《保卫延安》是一部著名的“红色经典”、“英雄史诗”,作者杜鹏程从基层写起,描写了一九四七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在敌人以十倍于我军的绝对优势兵力发动疯狂进攻的情况下。
由防御转为进攻,取得西北战场辉煌胜利的故事。赞颂了无数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精神和许多解放军指战员镇定自若、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
Ⅶ 我心中的红歌
谨以此文献给党的百年华诞。
从小我就缺少艺术细胞,音乐方面更是缺五音少六律,可偏偏爱哼唱红歌。
可以说,小时候就是听着红歌长大的。那时候,《大海航行靠舵手》、《我爱北京天安门 》、《东方红》等经典红歌,人人会唱,而且每个人都唱得情绪激昂。整天沉浸在红歌的旋律里,即使记不清歌词,那旋律也早已印在脑海中。
长大一点,看电影《闪闪的红星》,电影里的两首歌,又成了我那个时间段哼唱的主打歌。
《红星歌 》节奏明快,我们几个小孩子学着电影中潘冬子的样子,一边踏着节拍一边唱,精神抖擞,神气十足。
《映山红》旋律婉转,而又充满希望。一边哼唱一边想着“岭上开遍映山红”的景象,一片美好仿佛就在眼前。
上小学时,老师教我们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最喜欢那一段紧凑的“她坚持抗战八年多,她改善了人民生活,她建设敌后根据地,她实行民主好处多”,然后是一句短暂的缓唱,最后那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高亢激昂,让人内心充满力量。
初中时,记不清是哪个节日排练节目,其中就有《十送红军》和《黄河大合唱 》。
《十送红军》的亲切温婉,好像拉家常一样,在如丝如绵的旋律中,诉说着自己内心的渴望。一直到现在,我依然不时哼唱这首歌。
最震撼我心灵的红歌还是《黄河大合唱》。记得那一次排练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八个乐章。我记忆最深的是《保卫黄河》。它开篇的配乐朗诵,“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意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接着慷慨激越的音乐响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一下子就把人们内心的抗争意识唤醒,把士气推向高潮。如今我偶尔再唱这一章,依然激情澎湃。
一代红歌已深深地印在我心中,或激昂,或婉转,总是能给人力量,给人希望。
Ⅷ 保卫黄河歌曲的故事
铁道游击队的背景: 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现山东枣庄市微山湖一带为主要区域的抗日武装。该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军苏鲁支队命令成立,成立时称“鲁南铁道队”。 歌曲《铁道游击队歌》是在1956年拍摄的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的主题曲。 歌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1937年创作的。。“八一三”事变爆发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沿沪宁、陇海、同蒲铁路线作抗日宣传工作,于1937年底到达晋西南的临汾,住在城郊的刘庄八路军办事处。此时他创作了这首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的歌曲,在洪洞县高庄召开的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将领会议的一次晚会上首次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歌曲随即在华北各敌后根据地传唱开来,并迅速流传到全国各地。直到多年后的今天,还一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赢得了国内外群众的喜爱,这是与其内容的战斗性和音乐形象的鲜明生动、群众性的语言和通俗的形式分不开的。
Ⅸ 关于爱国的歌
1、《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八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剧,由北京小马奔腾制作出品,该剧由李修文编剧、毛卫宁导演,佟大为、刘威、王雷、万茜、张浩天主演。
2、《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
这首歌曲描写的历史背景: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时候,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革命的前途在哪里?路的方向在哪里?此时的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之前的第一二三次反围剿在毛泽东的领导下连战连捷,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根据地的老百姓依依不舍,难舍难分之情从《十送红军》的歌词和旋律中流露出来。
3、《红星歌》
1973年夏天,邬大为和魏宝贵应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作曲家傅庚辰之邀,为影片《闪闪的红星》写主题歌歌词。一年后,主题曲《红星歌》迅速唱红了祖国大江南北。1981年,这首歌曲荣获全国少儿歌曲创作一等奖,被编入小学生音乐教材。这是一首雄壮的儿童队列歌曲,调式为七声音阶宫调式。该歌曲还被改编成钢琴曲《红星歌》和儿童舞蹈《星星在闪烁》。
4、《映山红》
《映山红》是邓玉华演唱的歌曲,由陆柱国作词,傅庚辰谱曲,歌曲发行于1974年10月1日,该歌曲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
5、《情深谊长》
《情深谊长》是由王印泉填词,臧东升谱曲,邓玉华演唱的一首歌曲,是音乐舞蹈剧《东方红》的插曲。1995年,邓玉华凭借该曲获得第三届中国金唱片奖。
6、《五月的鲜花》
《五月的鲜花》是阎述诗创作的一首抗战歌曲,由光未然填词、阎述诗谱曲,原为光未然于武汉所作独幕话剧《阿银姑娘》的序曲,1959年作曲家瞿希贤把《五月的鲜花》选作故事片《青春之歌》的插曲。
7、《保卫黄河》
《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歌曲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抗日军民广为传播的一首歌曲。
8、《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是上海乐团合唱的歌曲、贺绿汀作词及编曲,是电影《铁道游击队》的主题曲。1993年6月5日,该歌曲获得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优秀曲目。
Ⅹ 保卫黄河这首歌出现在哪部电影里面
很多电影都有,尤其是关于红军的,我知道有一部叫做小兵张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