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日本侦探小说电影和电视
在江户川乱步作品的影响下,日本涌现出许多推理小说家。50年代最负盛名的是松
本清张、水上勉与笹泽左保、他们被誉为日本推理三杰。
如果说江户川乱步是日本侦探小说的开山之祖,那么松本清张则是日本社会派推理
小说的一代宗师。
推理小说与侦探小说之间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犯罪的社会背景不同。在江户川乱步
时代,推理小说揭示的犯罪动机不外于争夺遗产、因情怨恨、复仇雪恨,基本上与欧美
侦探小说相似。但到了松本清张时代,他把小说的背景放置在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之下。
日本政界、财界乃到官场的黑幕都得到了生动表现;对犯罪的剖析,也触及到人性的高
度。在这方面。松本清张与60年代崛起的森村诚一是杰出的代表。
我们先来谈谈松本清张。松本情张(1910——1992年),生于福冈县。家境贫困,
他原有两个姐姐,都因家贫而夭折。他只读完小学就被迫放弃书本去当学徒,先后在电
器后、印刷厂打杂做苦工,后来又到《朝日新闻》当计件工。32岁时才到报社广告部搞
设计。松本清张一家8口,在战后那段经济困难时期,为了糊口,他什么活都干:扫街、
卖烧饼,受尽种种屈辱,但他喜爱文学的念头始终未变。1953年举办“百万人小说”征
文比赛,松本清张跃跃欲试,写了一篇《西乡钞票》的短篇去投稿,结果获三等奖。这
对于44岁的松本清张来说真是欣喜若狂,也促使他继续从事写作。1954 年,他又以
《的故事》获日本芥川奖。芥川奖是日本纯文学的新人奖。许多人都不知道作者已经45
岁,他的小说是在简陋的宿舍中,一边赶蚊子,一边执笔写出来的。
如果说森下雨森是江户川乱步的伯乐,那么松本清张的脱颖而出,应归功于木木高
太郎的功劳。获得芥川奖的松本清张在木木高太郎的帮助下,调动了工作。并在这位知
名作家的鼓励下,写出了《点与线》。《点与线》是日本侦探小说进入推理小说时代的
一个代表作,作品在日本引起轰动,并被誉为“世界十大推理小说之一”。
以后,大器晚成的松本清张佳作如潮:《隔墙有眼》、《雾之旗》、《零的焦点》、
《女性阶梯》、《死亡的流行色》、《波浪上的塔》、《玫瑰旅游团》、《歪斜的复
印》,以及短篇小说《潜在的杀意》、《龟子旅馆的凶宅》、《谋害情人的画家》、
《盗卖赛马情报的女人》……从而在日本掀起了一股“松本清张热”。他写了100多部
侦探小说,同时还著有历史小说、科幻小说和纪实文学等作品多部,并多次获得各种文
艺奖。1963年起接替江户川乱步,担任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理事长。1992年去世,世界各
大报刊均发了消息,纪念这位杰出的推理小说家。
松本清张在世界侦探小说史上有独特的成就,在日本文学史上也是令人注目的作家。
他的文学成就在推理小说史上的贡献,可以由四个方面来证明。
一、开拓了侦探小说的范围。是他第一个树起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大旗。在松本
清张之前,江户川乱步小说的背景都是以城市为中心;横沟正史则扩大到农村,但追捕
凶手的过程,都局限于某个城市或某个县。松本清张的《点与线》将推理小说的场景无
限扩大,南到九州,北至北海道;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批判的对象只是某个犯罪集团、
松本清张则把矛头直对高层的统治集团:政界、军界、财界的高层头头是幕后真凶。
《波浪上的塔》揭露政府与财界勾结,贪赃枉法;《雾之旗》揭开日本法律界的内幕;
《黄色风土》抨击了军界狼狈为奸;《萧瑟树海》暴露了教育界的尔虞我诈;《深层海
流》则把矛头直指政府内阁。松本清张曾公开宣称:“文学即暴露”。他是一个有社会
责任心的作家,也是一个敢于说真话的作家。
二、歌颂了社会低层的“小人物”。在松本清张的小说中,没有一个固定的侦探,
没有福尔摩斯、波洛,也没有明智小五郎、金田一耕助,他把侦探写成普通的刑警,或
者某个遭受社会压迫的小人物。他曾说:“作家不是特别的阶层,而只是普通的市民,
若有特权思想,岂不自寻末路。”他在《零的焦点》中同情受污辱的妓女;在《点与线》
中为小人物受冤呜不平。因此,松本清张的小说被称为“庶民文学”,这是有充分依据
的。
三、创造了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文风。在江户川乱步与横沟正史的作品中。常有
故弄玄虚、诡秘莫测的场景与情节;但松本清张却以平实的叙述赢得了读者喜爱。他认
为他是为普通读者写作的、文字力求通俗易懂。如《女性阶梯》、《女人的代价》写得
十分亲切感人。写人物心态的复杂变化,尤其入木三分。他不喜欢花俏的文字,也不卖
弄学问。其实,松本清张的文学功力很深,他不仅是小说家。还是剧作家、政治评论家、
美术家。在日本推理小说家中,他与森村诚一的英语最好。但他从不炫耀自已,追求一
种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文风。
四、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有极高的艺术趣味。他写了不少凶杀案,但没有血腥恐怖
的味道。他写男女之情,没有色情的痕迹。他以曲折的情节与严密的推理形成自己的风
格,又在书中穿插了各种知识。如《点与线》,详尽地写各地风俗人情,对交通环境的
交代真实可信,对名胜景观的描写诗意盎然。他擅长以优美的文笔写风景,写地理环境,
让人在紧张的气氛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一张一弛中领略推理小说的奥妙。总之,读
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是一种艺术享受。
松本清张是以纯文学家进入文坛的,后来成为大名鼎鼎的推理小说家。有人以为他
太可惜了,但松本清张始终认为文学是写给广大读者看的,作品只有拥有读者群才有生
命力。他当年投稿时曾受到著名作家井上靖的冷遇;他成名后,扶持了许多新秀。他一
直写到80岁才搁笔。是个多产优质的文学大师。
另一位作家水上勉,困苦的生活经历几乎与松本清张相仿。他1919年生于日本福井
县木工家庭,一家七口,常常穷得揭不开锅。九岁那年当了小和尚,这段艰难的生活后
来让他写入《雁寺》与《一休》中。他先后在相国寺、天龙寺当和尚。十六岁逃出来后
半工半读,念完了中学。白天打工,晚上读夜大学。二十岁那年,水上勉参加义勇军,
因吐血被送回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当了《新文艺》杂志社的编辑,并不断投稿。
他三十岁时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油炸锅之歌》。但这部纯文学小说既无影响,又不能解
决他的生计问题。为了生活和刚出生的孩子,水上勉先后干过新闻记者、广告代理人、
时装推销员。麻将店店员……有30个工作之多,他尝尽了生活的艰难。1957年,38岁的
水上勉读了松本清张的《点与线》后,决定不写纯文学作品,转而写推理小说。1959年,
他写了《雾与影》,这部以揭露竞选内幕的作品发表后引起轰动,水上勉一夜成名。
1960年他又发表了《海的牙齿》,获第十四届日本侦探作家俱乐部大奖。这部小说
以日本某工厂将工业废料排入海中,造成严重公害为题材,揭发了社会黑幕。成名后的
水上勉,每月为七家报纸写连载,被称为“写作机器”。他于1962年又写了《饥饿海
峡》,这部长篇推理小说奠定了水上勉的文学地位。水上勉后来又写了《五号街夕雾
楼》。《一休》 、《越前竹偶》、《湖底琴音》、《湖笛》、《寺泊》、《宇野浩二
传》等纯文学名著。《一休》获谷崎奖,拍成电影后风靡世界各国,《寺泊》获川端奖,
《宇野浩二传》获菊池宽奖。水上勉后来当选为日本文艺家协会副理事长,成为一个纯
文学大作家。
我们不妨把松本清张与水上勉作个比较:松本清张从纯文学作家转变为推理小说家;
水上勉因写推理小说成名最终成为纯文学作家。他们的风格也不同:松本清张的作品气
势宏大,有阳刚之气;水上勉的作品风格细腻,有阴柔之美。但他们在对待揭露社会黑
暗上却是一致的。他们有共同痛苦的经历,关注社会问题,通过作品来表现小人物的抗
争与无奈。因此,他们的作品很受读者欢迎。
三杰之一的另一位日本作家笹泽左保,本名笹泽胜。1930年生于横滨。毕业于关东
学院。在邮政省简易保险局当公务员,最初写电影剧本。60年代以《不速之客》被评选
为江户川乱步佳作奖,从此跻身文坛。他与松本清张、水上勉都是“本格派”的继承者。
其代表作有《断崖边的情人》、《不懂女性心理的罪犯》、《初夜失踪的新娘》、《春
梦疑案》、《暗坡》、《空白的起点》、《突如其来的明日》、《大海的请柬》等。笹
泽左保以流畅的叙述、缜密的推理著称于世。他擅长把爱情故事与破案推理结合在一起,
以浪漫主义的情调见长,并深刻揭示了日本当代的社会弊端,在日本和世界各国拥有大
量读者。
可见,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在继承“本格派”风格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自松本
清张开始,日本推理小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在表现社会内容上,还是艺术风
格上,都令人刮目相看。在三位作家的带领下,日本推理小说的高潮终于形成,并促使
了世界侦探小说的进一步发展。
日本自60年代至80年代,推理小说家人才辈出,但称得上一流作家的寥寥无几,能
和一代宗师松本清张比肩的仅森村诚一一人。森村诚一自60年代脱颖而出,不仅继承发
展了松本清张社会派推理小说的特色,而且还独树一帜,成为日本当代文坛上最有影响
的著名推理小说家。
森村诚一,1933年生于日本琦玉县。父亲是个商人。他从中学到大学,一帆风顺。
1958年毕业于青山学院英美文学系。他是英语科班出身,对欧美小说读得甚多。他最崇
拜的作家是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是引导他走上文学道路的“圣经”。
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大饭店工作,先是当服务员,后来当上柜台主任,生活刻
板而机械。但森村诚一却从大饭店中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看到了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
黑暗与光明、淫荡与缠绵、卑鄙与正直、无聊与振奋……面对现实,激发了森村诚一的
创作欲望。他想通过大饭店来表现社会,反映现实,倾吐自己的感情和显示自己的才华。
为了写作,他毅然辞去了工作。他在35岁之前已经写出《大城市》、《分水岭》等小说。
小说文笔洗炼,揭示了社会问题,但找不到出版社出版。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想在
文坛上闯出一条路谈何容易。一直到森村诚一成名之后,这些小说才陆续出版,并在文
坛上获得很高评价。
森村诚一不愿把自己用心血铸成的书稿变成一堆废纸,他决定另寻出路。当时松本
清张的推理小说正火热,他读了之后豁然开朗:反映社会问题的内容,完全可以用推理
小说的形式来表现。于是他于1969年写出《摩天大厦的死角》。这部书稿以大饭店为舞
台,以饭店经理被谋杀于密室而引出一连串凶杀案。由于作者长期在饭店工作,写来真
实可信,推理也十分严密。于是作品很快给予发表,并获第十五届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
奖。从此,森村诚一成为丈坛新星而引人注目,各大出版社争相同森村诚一约稿。
森村诚一在70年代先后推出《虚构的空路》、《新干线杀人事件》、《腐蚀》、
《恶梦的设计者》、《太阳黑点》、《恋情的报复》、《“蔷薇蕾”的凋谢》、《虚幻
的旅行》、《催眠术杀人案》、《正义的谋杀》、《荒诞世界》等上百部推理小说。在
1972年他被评选为日本推理小说最畅销书作家,并两次获得大奖,成为松本清张最有力
的挑战者。
70年代,涉足于日本推理小说的作家多达百人、但森村试一以其雄厚的实力与独特
的风格独占鳌头。给森村诚一带来声誉的是他的“证明”三部曲(即《人性的证明》、
《青春的证明》、《野性的证明》)。《人性的证明》在10个月内再版30多次,半年中
畅销300万册,这是日本文坛的一个奇迹,也成为世界侦探推理小说史上的一部精品,
它被拍成电影后风靡世界各国。
《人性的证明》写著名时装师兼家庭问题评论家八杉恭子为了保存名利地位,不惜
杀死千里寻母的亲生儿子乔尼。刑警栋居因父亲制止当年美军士兵侮辱日本妇女而被打
死。为了伸张正义,他以一顶草帽、一本诗集为线索,展开艰苦的侦破工作,最后他以
人性唤醒人杉恭子的良知,让凶手低头认罪。这部小说大大扩大了推理小说表现的内容。
森村诚一对人性的剖析,对日本战后几十年生活与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
的回顾;并运用心理学写出一个冷酷无情的女性的心理活动;通过对八杉恭子一家人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型解剖,无情地揭下了日本上层社会华丽、高尚、典雅的
外衣,还其虚伪、丑恶、残酷的本来面目。更可贵的是,森村诚一通过作品提出一个严
峻的问题:人的尊严何在?老一辈推理小说家横沟正史指出:“《人性的证明》是森村
诚一最高的杰作,也是日本推理小说中的杠鼎之作。”
在80年代,森村诚一又写出《恶魔的饱食》。这部不是推理小说的报告文学,使他
再次引得世界文坛的注目、作者用大量事实揭露二次大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时,以
中国人为生物实验对象来试验细菌生化武器。作品先在《赤旗报》上连载,引起轰动,
出书300万册一销而空。此书的出版,日本右派视森村诚一为眼中钉,一些好心人也劝
森村诚一不必冒政治风险,不如写点纯技巧型的推理小说安稳度日。但森村诚一表示了
自己写作的目的:“当一个只知版税与稿酬的作家,我是无法容忍的”,“一个作家应
当关注社会问题,以反省历史来揭露社会弊端,追求人生的真谛,这才是我写作的目的,
是我生存的意义。”80年代中期,《恶魔的饱食》第一、二、三集再次修订出版。他又
以推理小说的形式,写出了《新人性的证明》,以一个女翻译员被谋杀,再次揭露日本
七三一部队当年犯下的杀人事实。
由此可见,森村诚一首先是一个有良知、正直的作家,所以他才能在推理小说方面
作出杰出的贡献。他的推理小说不仅在题材内容上有很大的震撼力,在艺术表现手法上
也新颖而自成一家。
90年代,据《朝日新闻》报道:一批女推理小说家成就卓著,给日本推理小说界带
来了盛誉。仁木悦子、夏树静子与山村美纱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仁木悦子的经历尤其令人注目:1928年生于东京,原名大井三重子、她幼年无忧无
虑,但四岁那年患结核性胸椎骨疽病,以致下肢瘫痪,半身不遂。七岁那年父亲去世,
不久,母亲也亡故。疾病缠身的仁木悦子幸亏有哥哥大井羲光照顾,他每天教她读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6岁的仁木悦子由哥哥背着来到富山乡下居住。她只读到小学三
年级,但却看了不少书,并从18岁起开始写作。她先练习写童话,发表在《儿童俱乐部》
和《母亲之友》杂志上,她的30多篇童话小说还结集出版。后来她又成了“克里斯蒂小
说迷”,并写出推理小说《猫知道》。这部小说的主角是一对兄妹侦探,哥哥雄太郎是
植物系大学生,妹妹悦子是音乐系学生,这对兄妹通过一只猎的经历,侦破了一起谋杀
案。作品中渗入作者与她哥哥的影子,推理手法十分细腻,许多伏线埋在紧张的情节之
中,把粗心的读者引人迷途,在作品中可见女作家的风格。
《猫知道》写于1957年,参加了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奖的评选。经过评委投票,
《猫知道》在96篇征文作品中名列第一,并获第三届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奖。
『贰』 好看励志电影《人证》剧情、影评
好看励志电影《人证》剧情、影评
人证
一幕无法挽回的人生悲剧
一部探讨人性沦落的杰作
以反省历史来揭露世俗社会对人性的压抑
1978年出品
导演:佐藤纯弥
主演:冈田茉莉子
乔治·肯尼迪
三船敏郎
·一九七八年十大卖座影片第二名
·世界侦探推理电影的代表作之一
森村诚一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社会派推理小说作家,他的作品想像奇特,充满了社会责任感,最著名的作品是"证明三部曲"系列,即《人性的证明》、《野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其中,《人性的证明》在10个月内再版30多次,半年中畅销300万册,被认为是日本文坛的一个奇迹,也成为世界侦探推理小说史上的一部精品。
1978年,《人性的证明》被拍成电影《人证》之后,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风靡世界各国,在我国上映时更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影片所讲述的女主人公八杉恭子与她的黑人儿子焦尼之间哀婉动人的故事让人感伤不已,儿子对母亲的眷恋与失去母爱的悲哀同母亲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而杀害了千里迢迢来寻找自己的儿子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刻剖析了不同种族之间面对亲情的尴尬人性。影片悬念丛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在展示被社会扭曲的人性的同时也揭露了日本社会上层的黑暗与腐朽。影片的主题曲《草帽歌》曾携着凄厉的气息飘过大江南北,催人泪下--"妈妈,就在那个夏天,我那草帽,不知怎么啦,跌进了深渊,你还记得吗?妈妈……"
在我的小说里,我所描绘的全是人间的戏剧。我认为一个作家应当关注社会问题,以反省历史来揭露社会弊端,追求人生的真谛,这才是我写作的目的,也是我生存的意义。
--小说《人性的证明》的作者森村诚一
《人证》可以说是日本旧电影向新电影发展的历程中的一条分界线,也正因为它是分界线,所以当时受到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它太写实,有人说它违背了日本电影讲求含蓄的传统。现在过了很多年,这部影片在日本仍然受到欢迎,作为导演,我的心情也很复杂,但我坚信,随着时代的变化,电影也应该有所变化。
--本片导演佐藤纯弥
《人证》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不单单是一部推理电影,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来的主题,它反映出了许多其他电影没有反映出来的东西,不但风格富有悬念,对于人物的刻画也细腻入微,并且更深一步地注重挖掘犯罪者的精神世界,总之,这是一部开拓了悬疑片的社会深度的好电影。
--日本著名评论家小泉健一郎
善恶本是一念之差,在名誉与亲情的抉择中,将罪恶的双手伸向亲生儿子……这是人的魔性战胜了人性。影片展现了隐藏在人的内心中最黑暗的一面,它是那样丑恶,那样鲜血淋漓。而主题曲《草帽歌》更是凄婉动人,流露出一个儿子对母亲的眷恋和哀怨,也恰到好处地烘托了影片主题。
--网友唐离
在东京皇家饭店的高楼上,一年一度的服装设计奖展出大会正进入高潮。国会议员郡阳平的妻子、著名服装设计家八杉恭子参加了这次展出大会,也在紧张地忙碌着。这时,有消息说饭店电梯里死了一名黑人青年,据电梯服务员讲,被害人死前嘴里直用英语喊着"麦秸草帽,麦秸草帽",在他的风衣里面还有一本《西条八十诗集》……黑人青年怎么会死在这里?杀人凶手是谁?警方紧张地展开了调查行动。
警犬从被害人的死亡地点一直嗅到了皇家饭店附近的清水谷公园,警察在草丛里发现一滩血迹和一顶草帽,说明这才是真正的罪犯作案地点。一对曾在公园里幽会的年轻人报告说,他们在公园里见过死者,而且在此之前,一个穿西装的女人也离开了公园,驾驶一辆白色皇冠轿车走了。
从海关很快查明,被害人叫焦尼·赫瓦德,是3天前从纽约来到日本的。他遗下的《西条八十诗集》和麦秸草帽,都是入境时从美国带进来的。
经过多方搜索,警方得知焦尼的父亲威尔歇·赫瓦德曾作为二战结束时的美国驻军,在日本横须贺居住过。正好同那顶麦秸草帽和那本诗集处在同一时期。而被害人临死时留下的"喀斯密"一句话,也正好在诗集的一首诗中被发现了,指的是一个叫"雾积"的地方。
于是警官栋居决定到雾积去,把这个案子查个水落石出。当地的人都说,中山种老奶奶最了解情况,但当栋居赶到中山种家时,已经有人抢先一步,把了解内情的这位老妇人谋杀了。栋居又调查了一些线索,得知当年在福岛县久之浜海滨,中山种是开小酒店专做外国驻军生意的,当时在店里同时做工的还有八杉恭子……
而正在此时,设计师八杉恭子的儿子居恭平因驾车撞死了人而逃到了纽约,警长栋居也追到了纽约,在纽约国际刑事警察希弗坦的配合下,他们也同时展开了对黑人青年焦尼案件的调查。他们根据线索找到了一个叫阿达姆斯的男人家里,他反映说在几个月前,自己在驾车时,路上突然蹿出一个黑人老头,他来不及刹车,就把他撞倒了,结果被敲去了6000美元。那人名叫威尔歇·赫瓦德,而钱是根据他的要求给了他的儿子--焦尼·赫瓦德。 于是警方推断焦尼的父亲是为了弄到一笔送儿子去日本的钱而去撞汽车的。可是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把儿子送到日本呢?
居恭平因开枪拒捕而被击毙了。栋居得到新线索,找到了焦尼的父亲。一切终于真相大白:原来,威尔歇在任战后驻日美军士兵时同八杉恭子同居?生下了儿子焦尼,美军撤出日本时他把儿子带走了。而八杉恭子不久嫁了个黑市小商人郡阳平,对他隐瞒了过去,生下了儿子居恭平。在美国的焦尼长大成人思念母亲,威尔歇于是通过撞车为儿子挣了一笔钱,让他来日本。而此时郡阳平成了一个有相当实力的资本家,八杉恭子也成了赫赫有名的服装设计艺术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家庭的名誉,八杉恭子亲手杀死了来找自己的黑人儿子焦尼,同时为了掩盖自己的过去,她又杀害了知情的老妇人中山种。正当服装设计的颁奖礼即将结束时,栋居告诉了八杉恭子她的儿子居恭平被击毙的消息,两个儿子都死了,八杉恭子的精神崩溃了。
从授奖大会出来,八杉恭子驾车向雾积的山峦飞驰而去。她用尽力气把手中的草帽投向山谷,自己也纵身跳下了山崖。麦秸草帽在山谷里飘落、飘落,山谷里又响起了焦尼关于草帽的`歌声……
悲伤的草帽
许多人对于电影《人证》的记忆似乎更多地源于那首凄凉哀婉、如泣如诉的《草帽歌》。《草帽歌》的歌词出自日本著名诗人西条八十的同名诗作,原是一首儿童诗,诗中模仿孩子的口吻向妈妈倾诉着一种孩子式的失落感和忧伤情绪。西条八十的《草帽歌》开头是这样的:
妈妈,我的那顶草帽怎么样了?/在那夏日从碓冰去雾积的路上,/落在溪谷里的那顶草帽!/妈妈,我爱那草帽!/可是,一阵清风将它吹走,/那时节,我是多么懊恼!
影片的主题曲《草帽歌》是一首地道的黑人歌曲,有趣的是原唱者乔治与他扮演的剧中人焦尼的身世极为相似,也是美国黑人与亚裔的后代。歌曲以焦尼的口吻唱出,深沉、哀婉的歌声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眷恋和失去母爱的悲哀。
八杉恭子的扮演者冈田茉莉子在年近古稀时回顾这部影片说:"《人证》是我表演转型时期的一部作品,在这之前我没有塑造过心理如此矛盾复杂的母亲形象。虽然这部影片是一部推理片,却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性,八杉恭子这个人物很真实,在她身上蕴涵了太多历史性和社会性的东西。"在谈到《草帽歌》时,冈田茉莉子说这是她最喜爱的一首歌曲,每次听这首歌曲,她都忍不住会掉下眼泪。
文艺爱好者陈贤庆曾根据《草帽歌》的形式创作了一首诗,表达了对电影《人证》的感触,读来仍觉凄婉动人--
妈妈,你为什么杀我?/我千里迢迢来到你身边,/就为了这个?
妈妈,你为什么杀我?/人人都赞美母子之情,/这事怎么评说?
妈妈,你为什么杀我?/人世间虽有贵贱之分,/但就该惹来这灾祸?
妈妈,你杀了我,/你又怎能心安理得,/继续过你上流人的生活?
妈妈,你杀了我,/也杀了弟弟,杀了自己呀,/人性会证明你的罪过。
☆根据日本著名作家松本清张的原著小说改编而成的《砂器》可看做《人证》的姊妹篇,故事讲述了在一个初夏的清晨,国铁蒲田停车场发现一具男尸,今西和吉村警士对案件展开了调查。蒲田站前小酒店的服务员提供线索说,曾有一男子与被害者在此饮酒,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推理,最后终于查出了真相。原来,被害人是岛根县的三木巡警,他的养子和贺本名本蒲秀夫,其父本蒲千代吉得了麻疯病就要死了,于是三木将他送到了医院,并将本蒲秀夫收为养子。后来本蒲秀夫改名为和贺英良,成了知名的作曲家,他怕暴露自己和麻疯病父亲的关系会毁掉名誉、前程,于是杀死了养父三木。
影片含有极深刻的人生意义,它将生活剖析为"生下来,活下去",即生活的价值在于质而不是量,要靠自己的奋斗,要活出生命的理想状态,让活着的每一天都充实,都无愧于己,这在某种意义上深化了影片的主题。
☆著名影片《追捕》是根据日本推理作家西村京太郎的小说改编而成的,检察官杜丘为人正直,却被诬告犯有强奸和抢劫罪,杜丘一面逃避警察追捕,一面独自侦察,途中巧遇牧场主女儿真由美,二人产生爱情。杜丘在真由美的帮助下突破各种险阻,终于查明诬告人横路的下落,并使事情真相水落石出,原来因杜丘对警方判定某国会议员自杀一案持保留态度,真凶、某制药公司经理长冈便买通横路诬告陷害杜丘,以除后患。案情终于大白,长冈被击毙。
影片在我国上映时曾引起过极大的反响,导演佐藤纯弥的执导风格再一次被肯定,而著名影星高仓健和中野良子饰演的男女主人公杜丘和真由美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远山的呼唤》是日本著名女作家三浦绫子的代表作,是一部充溢着悲悯情怀与宽恕的爱心的作品,小说后来被搬上了银幕。影片由著名演员高仓健和倍赏千惠子联袂出演,他们的倾情演出将一个逃犯和一个村妇的不寻常经历演绎得凄美动人。影片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曾经感动并影响着20世纪80年代中国青年的婚恋观。
;『叁』 电影《人证》的全名《人间的证明》是什么意思啊
是人性的证明 日本推理小说森村诚一的作品。
他的“证明”三部曲(即《人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野性的证明》)。《人性的证明》在10个月内再版30多次,半年中畅销300万册,这是日本文坛的一个奇迹,也成为世界侦探推理小说史上的一部精品,它被拍成电影后风靡世界各国。
《人性的证明》写著名时装师兼家庭问题评论家八杉恭子为了保存名利地位,不惜杀死千里寻母的亲生儿子乔尼。刑警栋居因父亲制止当年美军士兵侮辱日本妇女而被打死。为了伸张正义,他以一顶草帽、一本诗集为线索,展开艰苦的侦破工作,最后他以人性唤醒人杉恭子的良知,让凶手低头认罪。这部小说大大扩大了推理小说表现的内容。森村诚一对人性的剖析,对日本战后几十年生活与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回顾;并运用心理学写出一个冷酷无情的女性的心理活动;通过对八杉恭子一家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型解剖,无情地揭下了日本上层社会华丽、高尚、典雅的外衣,还其虚伪、丑恶、残酷的本来面目。更可贵的是,森村诚一通过作品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人的尊严何在?老一辈推理小说家横沟正史指出:“《人性的证明》是森村诚一最高的杰作,也是日本推理小说中的杠鼎之作。”
『肆』 日本各位推理作家的代表作
江户川乱步(1894——1965)
原名平井太郎。日本著名小说家。1916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在求学期间当过印刷厂徒工、图书馆管理员。酷爱写小说。1923年发表处女作《两分铜币》,获《新青年》杂志青睐,一炮打响。此后从事侦探小说与科幻小说的创作,是日本推理“本格派”的创始人。代表作为《D坡杀人案》、《心理测试》、《人间椅子》、《黄金假面人》、《侍人幻戏》、《透明怪人》、《月亮手套》等,笔下的侦探明智小五郎成为日本妇孺皆知的英雄。1954年建立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奖,奖品为一尊福尔摩斯座像。任日本推理协会首届理事长。小说又丰富的想象力,风格怪异,情节曲折离奇。与朋友创办了刊登侦探推理小说的杂志《宝石》。撰写的自传体回忆录《侦探小说三十年》,总结和评价自己一生的创作。
松本清张(1910-1992)
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生于福冈县。出身贫苦,高小毕业后当勤杂工、印刷工。后到《朝日新闻》报社广告部搞设计。受芥川龙之介和菊池宽影响,40岁时致力于小说创作。1954年以《一部‘小仓日记’传》获芥川奖。早期作品以写社会小人物为主,后转向推理小说。代表作有《点与线》、《隔墙有眼》、《零的焦点》、《日本的黑雾》、《女人的代价》、《恶棍》、《砂器》、《谋杀情人的画家》。不追求离奇惊险,而以推理剖析犯罪动机,揭示社会黑幕,有一定社会意义。由于其作品的独特风格,1963年被推选为日本推理小说理事长,并誉为“推理小说的清张时代”。另著有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现代小说多部,多次获各种文艺奖,是大器晚成的作家典型。
高木彬光(1920——)
本名诚一。日本著名小说家。青森市人。毕业于东京大学。1948年发表处女作《刺青杀人事件》,从此走上专业作家道路。1961年发表《破戒裁判》塑造了一个辩护律师的形象。又先后出版《检查官雾岛三郎》、《零的蜜月》、《白昼的死亡》、《诱拐》、《告密者》、《成吉思汗之谜》、《都市之狼》、《鬼面谋杀案》等。在法律题材上大大开拓推理小说的新领域,塑造了检查官、法医、警官的鲜明形象。作品以逻辑性强、文笔活泼、构思严密著称。
仁木悦子(1928——)
日本小说家。生于东京。后迁居富山县。4岁时得结核性胸椎骨疽病,下肢瘫痪,半身不遂。在哥哥的鼓励下学习文化,以刻苦努力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写出推理小说《猫知道》。1957年获江户川乱步奖,后拍成电影。与一翻译家结婚。之后又发表《林中小屋》、《杀人线路图》、《有刺的树》、《黑色缎带》、《枯叶色的街》、《冰冷的街道》等。作品风格爽朗、明快,构思精巧,可读性强。以兄妹侦探著称于日本推理小说文坛,并以日本女小说家的风格影响了当时的读者。
西村京太郎(1930——)
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原名矢岛喜八郎。毕业于都立电机工业高校。毕业后做过许多工作,如卡车司机、保安人员、保险公司职员、私人侦探等。1965年发表《天使的伤痕》引起注目,并从事专业写作。作品有《恐怖的星期五》、《雷曼湖谍影》、《蓝色特快上谋杀案》、《疯狂之恋》、《约会中的阴谋》、《危险的拨号盘》等。塑造的人物各具个性,故事情节曲折紧张,悬念迭出不穷。笔下的侦探通常是无意涉及凶杀现场,于是成为破案主角。
森村诚一(1933——)
日本杰出的推理小说家。生于奇玉县。青山学院英美文学专业毕业。曾在大饭店当服务员,这段生活对其诶后写作生涯颇有影响。1969年以《摩天大厦的死角》获江户川乱步奖。辞掉饭店工作后,从事专业创作。在推理小说领域中,敢于揭露日本社会上层黑暗与腐败。代表作《人性的证明》、《野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三部曲,注重挖掘犯罪者的精神世界,开拓了推理小说的身会深度;风格富有悬念,写人物细腻入微。还发表纪实性小说《食人魔窟》,揭露了关东军在中国东北用活人做细菌实验之暴行,在当时震动很大。推理小说风靡日本,被评为最畅销书作家之一。
夏树静子(1938——)
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原名出光静子,另有笔名五十岚静子。生于东京。毕业于庆大英文系。学生时代就涉足推理小说创作,婚后一度中断。1969年又活跃在推理小说舞台上。以《蒸发》获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代表作有《住宅的悲剧》、《天使不见了》、《变性者的隐私》、《罪犯的现场证明》、《案件的假象》等。人物栩栩如生,文风细腻入微;尤其擅长刻画女性的心理活动,有很强的故事性与文学性,揭示了日本社会风气的衰颓。
赤川次郎(1948——)
日本著名推理小说家。1948年生于静岗县。少年时喜爱读书,由好读书而走上文学道路。曾先后获日本大众推理小说奖和角川文学奖。1984年日本评选出20本畅销书,赤川次郎的小说占7部。《侦探物语》、《爱情物语》、《少女的故事》、被编成电影,深受日本青年读者的欢迎。其观察敏锐,善于捕捉民众关心的社会问题,准确把握当代日本青年人的复杂心理,文风明快开朗,悬念迭起。被誉为日本80年代畅销书作家之一,也是日本推理小说家的后起之秀。
『伍』 用视听语言分析日本电影《人证》,最好是专业电影影评那种,谢谢了。
可能是最近胡在访日的原因吧,电视里在频繁地播放跟日本相关的纪录片。适才我在打扫房间,偶然央视新闻在播放一个采访《人证》摄制组的节目。看完纪录片后,对片子的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
影片所有的主要参与者的背景,都与平片的情节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在演绎着自己的人生。
首先,扮演日本警察栋居的松田优作,当时在日本是炙手可热的男星,他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幼年遭遇母亲的抛弃(母亲不堪战后的贫苦生活,毅然离开了父子二人),与父亲相依为命,后又丧父(父亲在拯救一名被美军欺辱的日本妇女的过程中,被美军殴打致死)的孤儿。所以他立志长大之后要当一名警察,一位审判者。而在他接手美国混血儿乔尼遇刺一案的过程中,过去的阴影挥之不去,那惨痛的一幕幕历历在目,深深折磨着他,他在给予罪犯什么程度的审判这个问题上,他痛苦不堪。而松田优作后来跟导演透露过,他的妈妈,当年也曾在酒吧为美国兵做过招待一类的工作。我想,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痛苦,而是一个民族的痛苦和无法删除的耻辱。
同样遭遇着被所扮演的人物纠结其中的,还有乔.山中——遇害黑人混血儿乔尼的扮演者。乔尼在森村诚一的笔下,是由一位驻日美军与当地招待女郎八杉恭子在日本所生的孩子,后来,美军被国家召回,父亲带着刚满两岁的乔尼离开日本回到了美国。多年后,退役的老兵带着乔尼在美国黑人贫民窟哈姆雷特区挨日子,老兵感到自己的生命已日薄西山,而作为黑人,儿子前途未卜,他对儿子从小丧失母爱一直有着深深的愧疚。老兵决定最后一搏——他用自己的生命,为儿子换来了一笔客观的保险赔偿金,并交代乔尼去日本找到母亲。兴奋的乔尼不明就里,兴奋地来到日本,辛苦地找到了母亲的他欣喜若狂,然而,母亲用冷酷的回应把他的热情全部浇熄。他的母亲就是八杉恭子,一个曾经作招待女郎,现在已经混成名流的她拥有者无数的头衔——议员妇人,时装设计师,畅销作家,同时,她有着一个完整的家庭,一个地道的日本儿子。这个外表光鲜艳丽的女人,无法承认和接受自己污浊的过去——那会把现在一切的荣华富贵都毁了的,她希望给乔尼一笔钱,让他永远不要来烦自己。可是可怜的乔尼,他已经举目无亲,他苦苦地哀求母亲,然而,母亲居然用一把匕首迎接了他的拥抱,深深地刺入他的心脏。绝瓦的乔尼,泪流满面,当着母亲的面,亲手将匕首的末端,更深地刺进自己的身体,他笑着对母亲说:“妈妈,你快走,我爱你”。怀里揣着西条八十的诗集《草帽歌》,挨到他梦中的草帽大厦,在电梯间结束了生命。
这是一场让人不得不流泪的悲剧,而这悲剧,几乎就是演员乔.山中人生的克隆。他就是出生在日本战后的那个年代,一出世,便不知自己的父亲是哪个黑人,他的母亲又再嫁,没到乔小学三年级,母亲就因病去世了,乔一直是个孤儿。电视采访到乔的时候,乔说着一口地道的日语,看样子也有五十多岁了,身袭白衣,很有艺术气质,但是他那黑人的卷发和棕色的皮肤,还是会提醒着我他的异种。乔将自己的身世娓娓道来,目光中并未流露什么哀伤,好像他早已习惯了这一切,这一切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一样。他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头发、眼睛和肤色都跟兄弟姐妹的不同,到了小学一年级,更是经常遭遇同学们的群殴,大假都骂他是“怪物”,“杂种”。二年级的时候,母亲患了肺结核,母亲住院期间,他基本无人照顾,一年多后,他被亲戚写来的信告知母亲已走。他当时还不大明白“走”的确切含义,当他自己确认了母亲死了这个消息后,躲到无人的地方痛快地大哭了一场。从那以后,他成为一名孤儿,开始了在孤儿院中的生活。年幼的他,由于人种问题,找不到正经工作,只好去当拳手(因为拳击不追究人种),一直到19岁。一直生长在日本,认为自己就是日本人,但是却忍受着长期的压抑与歧视。乔说,在影片中,他时常感觉不到自己是在拍戏,因为主人公的一切遭遇他都感同身受,那就是自己的人生。
片尾的《草帽歌》也曾打动过无数人的心灵,赚取了无数的泪水,那首歌,也是乔唱的,他当年曾是一位歌手,现在的主业也是唱歌。有人曾经问他:“你要不要考虑移民美国”?他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认为日本就是他的祖国,母亲也一直在。
其次,关于本片的作者森村诚一,他早期的工作就是印刷厂的码字工人,源于此,他才有了大量阅读他人作品的机会。当他成为作家以后,一个书店的老板曾经来向他约稿,希望他写一部能够证明自己是位作家的作品。森村诚一经过很长时间的酝酿,终于在当时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诗人西条八十的一首诗的启发下,想到了草帽。随后,他开始给文章立意,他最先想到的是“证明”,虽然他一开始也不明确要证明什么。他在采访中表示,当年也觉得这个题目太大,曾经搞得自己不堪重负。而年轻的时候,在一家走私店里买了一条很流行的美国大兵裤,不巧在街上走的时候,被美国巡逻兵逮住(当时美国是禁止走私军裤的),森村诚一被勒令当场脱下裤子,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当时死掉的心都有”——“这就是一个证明”,森村说:“无法证明自己在公开场合可以合法穿它”。
一切都源于人性,我在想,森村诚一经历了怎样的思考和历练的过程,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来呢?他一定也痛苦过,但是最后回归到一种及其理性的角度,来把人性整理出来。我非常欣赏和佩服他。森村诚一还有其他两部名作《青春的证明》以及《野性的证明》,我前些日子想在卓越或者当当订购这套《证明》来着,可惜都缺货,希望能够早日读上。
『陆』 日本有部电影 讲的是一个妈妈的故事 最后是一盏帽子飞了出去 好像是在美国拍的 很感人
是日本作家森村诚一的作品,《人证》(东映1977年)是他的证明三部曲:《人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和《野性的证明》中《人性的证明》电影版,还有一部电影《追捕》是《野性的证明》电影版。
主题歌:《人证》(日:人间の证明のテーマ)/演唱:山中乔(ジョー山中)
『柒』 青春的证明的作者简介
森村诚一,1933年生于日本琦玉县。父亲是个商人。他从中学到大学,一帆风顺。1958年毕业于青山学院英美文学系。他是英语科班出身,对欧美小说读得甚多。他最崇拜的作家是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是引导他走上文学道路的“圣经”。
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大饭店工作,先是当服务员,后来当上柜台主任,生活刻板而机械。但森村诚一却从大饭店中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看到了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黑暗与光明、淫荡与缠绵、卑鄙与正直、无聊与振奋……面对现实,激发了森村诚一的创作欲望。他想通过大饭店来表现社会,反映现实,倾吐自己的感情和显示自己的才华。为了写作,他毅然辞去了工作。他在35岁之前已经写出《大城市》、《分水岭》等小说。小说文笔洗炼,揭示了社会问题,但找不到出版社出版。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想在文坛上闯出一条路谈何容易。一直到森村诚一成名之后,这些小说才陆续出版,并在文坛上获得很高评价。
森村诚一不愿把自己用心血铸成的书稿变成一堆废纸,他决定另寻出路。当时松本清张的推理小说正火热,他读了之后豁然开朗:反映社会问题的内容,完全可以用推理小说的形式来表现。于是他于1969年写出《摩天大厦的死角》。这部书稿以大饭店为舞台,以饭店经理被谋杀于密室而引出一连串凶杀案。由于作者长期在饭店工作,写来真实可信,推理也十分严密。于是作品很快给予发表,并获第十五届江户川乱步侦探小说奖。从此,森村诚一成为丈坛新星而引人注目,各大出版社争相同森村诚一约稿。
森村诚一在70年代先后推出《虚构的空路》、《新干线杀人事件》、《腐蚀》、《恶梦的设计者》、《太阳黑点》、《恋情的报复》、《“蔷薇蕾”的凋谢》、《虚幻的旅行》、《催眠术杀人案》、《正义的谋杀》、《荒诞世界》等上百部推理小说。在1972年他被评选为日本推理小说最畅销书作家,并两次获得大奖,成为松本清张最有力的挑战者。
70年代,涉足于日本推理小说的作家多达百人、但森村试一以其雄厚的实力与独特的风格独占鳌头。给森村诚一带来声誉的是他的“证明”三部曲(即《人性的证明》、《青春的证明》、《野性的证明》)。《人性的证明》在10个月内再版30多次,半年中畅销300万册,这是日本文坛的一个奇迹,也成为世界侦探推理小说史上的一部精品,它被拍成电影后风靡世界各国。
《人性的证明》写著名时装师兼家庭问题评论家八杉恭子为了保存名利地位,不惜杀死千里寻母的亲生儿子乔尼。刑警栋居因父亲制止当年美军士兵侮辱日本妇女而被打死。为了伸张正义,他以一顶草帽、一本诗集为线索,展开艰苦的侦破工作,最后他以人性唤醒人杉恭子的良知,让凶手低头认罪。这部小说大大扩大了推理小说表现的内容。森村诚一对人性的剖析,对日本战后几十年生活与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回顾;并运用心理学写出一个冷酷无情的女性的心理活动;通过对八杉恭子一家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典型解剖,无情地揭下了日本上层社会华丽、高尚、典雅的外衣,还其虚伪、丑恶、残酷的本来面目。更可贵的是,森村诚一通过作品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人的尊严何在?老一辈推理小说家横沟正史指出:“《人性的证明》是森村诚一最高的杰作,也是日本推理小说中的杠鼎之作。”
在80年代,森村诚一又写出《恶魔的饱食》。这部不是推理小说的报告文学,使他再次引得世界文坛的注目、作者用大量事实揭露二次大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时,以中国人为生物实验对象来试验细菌生化武器。作品先在《赤旗报》上连载,引起轰动,出书300万册一销而空。此书的出版,日本右派视森村诚一为眼中钉,一些好心人也劝森村诚一不必冒政治风险,不如写点纯技巧型的推理小说安稳度日。但森村诚一表示了自己写作的目的:“当一个只知版税与稿酬的作家,我是无法容忍的”,“一个作家应当关注社会问题,以反省历史来揭露社会弊端,追求人生的真谛,这才是我写作的目的,是我生存的意义。”80年代中期,《恶魔的饱食》第一、二、三集再次修订出版。他又以推理小说的形式,写出了《新人性的证明》,以一个女翻译员被谋杀,再次揭露日本七三一部队当年犯下的杀人事实。
由此可见,森村诚一首先是一个有良知、正直的作家,所以他才能在推理小说方面作出杰出的贡献。他的推理小说不仅在题材内容上有很大的震撼力,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新颖而自成一家。